A:
日期:111年4月29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08/P200號(商情文號:第308號)
商情本文:
據悉,美國Tishman Speyer房地產開發商及美國Bellco Capital投資管理公司籌集30億美元,將用於開發和購買發展生命科學的建築,設立高專業化實驗室與靠近研究中心的傳統辦公室等;兩家公司的Breakthrough Properties合資企業將花費高達50億至60億美元投資英國房地產,此合資企業在過去兩個月內進行位於牛津、劍橋的投資,顯示金三角投資競爭力。大部分針對生命科學的風險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均在牛津、劍橋和倫敦之金三角地區。
另外,加拿大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投資管理公司專注於英國的生命科學房地產的平台,透過進階研究群(Advanced Research Clusters)集結上述投資管理公司在英國的既有資產,包括位於牛津南部的Harwell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ampus科學創新園區,占地超過160萬平方呎。該公司計畫在未來5到10年內投資15億至20億英鎊,用於開發更多的實驗室與辦公空間,使占地面積可增超過四倍。頂級大學研究機構及風險資本投資者,加上英國政府對生命科技領域的大力支持,吸引大量全球投資者;政府已承諾提供10億英鎊用於支持生命科學公司。加拿大OMERS退休基金集團的Oxford Properties子公司總經理Michael Turner表示,英國脫歐並未削弱其對國際投資的吸引力。本日,Guy’s & St Thomas’ Foundation公益團體選擇Oxford Properties公司以及倫敦Reef Group開發商作為合作夥伴,擬在倫敦橋車站附近建造價值3.5億英鎊的生命科學中心。
根據McKinsey諮詢公司近日報告,英國生物科技部門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領先歐洲,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共有22家生物技術公司於英國成立,是法國或瑞士之兩倍,且由於辦公室和零售等傳統投資資產前景不佳,預期生命科學業將快速成長。法國AXA Investment Managers投資集團也透過Kadans Science Partner房地產開發商與Canary Wharf集團在東倫敦興建大型生命科學中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8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於4月29日週四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截至2021年底,波蘭中央銀行擁有相當於1,660億美元的資金,與2020年相比成長6倍,在過去10年中幾乎翻了1倍。
波蘭中央銀行表示,波蘭在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排名中位居「高位」—第20位。該聲明宣稱,目前該銀行外匯儲備的金額相當於波蘭GDP約26%,此確保維持常用儲備充足率之適當水準,尤其是反映出在危機情況下國際收支的潛在需求。NBP銀行表示,外匯儲備是由中央銀行持有和管理之易於處置的流動性外國資產,其包括以外幣計價的資產,主要是證券、存款、現金和黃金。目前,外匯儲備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國家的信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級機構和外國投資者在評估總體經濟和金融穩定時會考慮外匯儲備的規模。
據波蘭中央銀行稱,自2000年以來,NBP銀行外匯儲備的積累步伐一直與全球趨勢保持一致。然而,這種積累的主要來源與大多數新興經濟體的典型來源不同。NBP銀行表示,就波蘭而言,儲備價值的連續增加不是由於貨幣干預,而是主要由於外部流動的正平衡,大部分是由於來自歐盟的資金流入。該銀行援引波蘭財政部的數據報告稱,2004-2021年歐盟資金流入的淨額為1,434億歐元(1,780億美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8 PAP, The First News
在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關閉開關後,波蘭將可能每天透過1條新的波蘭-立陶宛管道從克萊佩達(Klaipeda)的立陶宛天然氣終端接收多達200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從而確保波蘭的供應。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從4月27日週三開始切斷對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因為該2國家不遵照俄羅斯的一項法令,該法令規定所謂的「敵對國家」或大多數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西方國家現在應該以盧布為單位支付俄羅斯天然氣的費用。
波蘭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商Gaz-System公司於4月28日週四從立陶宛訂購多達 200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預計供應將於5月開始。由歐盟共同資助全長522公里的波蘭-立陶宛天然氣互聯(GIPL)管道即將完工。2022年2月Gaz-System公司 之立陶宛同業Amber Grid公司宣布,該管道將於5月1日開始商業營運,不過其產能有限。該管道的目標容量將是通往立陶宛的25億立方公尺及通往波蘭的20億立方公尺,但在9月底之前仍將受到限制,即通往立陶宛的20億立方公尺和通往波蘭的19億立方公尺。
由於波羅的海沿岸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 ; LNG)終端的擴建以及1條 新管道將很快可將天然氣從挪威大陸棚儲層輸送到波蘭,波蘭接近完全獨立於俄羅斯天然氣。立陶宛管道是波蘭戰略天然氣獨立計畫的另一個組成部分。
另據The First News報導,美國總統Joe Biden承諾美國將幫助波蘭、保加利亞供應天然氣。美國總統Joe Biden於4月28日週四宣布,在俄羅斯停止向這兩個國家供應天然氣後,美國將幫助其歐洲盟友向波蘭和保加利亞供應天然氣。
Biden總統表示,美國不會允許莫斯科透過天然氣恐嚇歐洲,並強調波蘭和保加利亞都不需要擔心天然氣短缺。Biden總統還表示,他正在敦促美國國會為烏克蘭在對俄羅斯的防禦性戰爭中籌集美國援助資金。
美國國務卿Antony Blinken在推特上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單方面終止與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合約,證明俄羅斯正在利用其自然資源作為武器。Blinken國務卿表示,此舉使俄羅斯成為不可靠的供應商。
歐盟執委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也在週四宣布了一項週一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以尋求確保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他表示波蘭將在歐盟實現天然氣供應來源多樣化的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9 PAP, IAR, ft.com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和莫斯科的付款要求中,波蘭將在歐洲天然氣供應多樣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歐盟高級官員Maroš Šefčovič於週四在與波蘭參議員的虛擬會議上發表了上述言論。
歐盟執委會負責機構間關係和遠見之副主席Šefčovič表示,波蘭正成為歐洲真正的天然氣樞紐,而此時正是歐洲迫切需要它的時候。他補充稱,波蘭將在歐洲天然氣供應多樣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斯洛伐克外交官強調,在俄羅斯本週稍早時候切斷對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後,歐盟將面臨「非常困難的幾個月甚至幾年」。
他表示,歐盟能源部長將在週一召開緊急會議討論這一情況,他並補充稱,歐盟執行官將做出「強烈回應」。
據新聞媒體報導,在兩國拒絕以俄羅斯盧布支付天然氣資源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週三暫停止向波蘭和保加利亞供應天然氣。俄羅斯總統Vladimir Putin上個月要求對其國家的天然氣支付雙倍費用。歐盟警告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買家,以盧布支付將違反對克里姆林宮(Kremlin)入侵烏克蘭的制裁。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同時,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稱,俄羅斯的天然氣關閉是對波蘭的直接攻擊。他補充稱,波蘭有足夠的儲備和替代供應來源,包括即將從挪威啟動的管道,波羅的海管道(Baltic Pipe),不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A:
依據匈牙利中央統計局本(2022)年4月28日公布數據,匈國本年3月失業率為3.6%,低於2月的3.8%及去年同期4%,15至74歲失業人數為17.6萬人。
觀察本年第1季數值,失業人數為181,100人,平均失業率為3.7%,較上年同期4.8%為低;失業人口中,15-24歲失業人數下降至3.1萬人,失業率為10.4%,占全部失業人數之17%;至於25-54歲及55-74歲失業率則各為3.3%及3.1%。另,失業人士平均約花 8.9 個月找工作,其中有34.2%失業者費時超過1年。
中央統計局指出,國家就業服務局(NFSZ)數據顯示,截至本年3月底,登記求職者計25.1萬人,比一年前減少17.2%。
本地媒體Portfolio表示,匈牙利勞動力市場已經從COVID-19危機完全恢復,但俄烏戰爭目前尚無顯著影響。
A:
為協助馬里蘭州達成能源目標,馬州能源管理局(Maryland Energy Administration)的開放能源計畫(OPEN Energy Program),內容涵蓋促進能源效率、電動車基礎建設等,開始受理能源計畫補助申請。企業、非營利組織、地方/州政府及教育機構均可提交申請。提案內容可為資本支出計劃、技術協助或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計畫等。
該申請並無截止日期,惟欲申請2022財政年度款項者,須於2022年5月15日前提出申請。2022財政年度款項總計100萬美元,最高補助金額為30萬美元,可依提案內容調整實際補助金額。
消息來源:馬里蘭州能源管理局官網
https://energy.maryland.gov/Pages/OpenEnergyGrantProgram.aspx
A:
一、秘魯治安概況:
根據秘魯國家統計機構2020年報告指出,在2020年7月至12月期間有22%城市人口曾為犯罪受害者,然而只有16%的受害者向警方報案。據悉,如此低之報案率原因為,35%受害者認為向警方報案無任何幫助,圖為浪費時間,而有12.5%受害者則是不信任警方。
上述數據顯示,秘魯的治安疑率是一項深受居民關切之問題,雖此係考驗秘魯政府的一大社會問題,但在無法得到公家保障下,民眾對於住家、工廠及辦公室的安全設備出現強勁需求。
二、安全產業商機:
由於秘魯犯罪率持續上升,企業及住戶為求自保,對於警報器、監視器及照明設備等安全設備之需持續成長;秘魯國家警察則規畫於2020-2024年期間採購1.17億美元之警用設備;秘政府亦推出「Per105」計畫斥資4.7億美元加強安全設施,主要內容包括:
1.設置單一緊急聯絡號碼:105
2.在秘魯國家民防機構(INDECI )旁建設新大樓
3.設置8,000個監視器及採購8,000個隨身錄像器
4.添購1,990台巡邏車、 517台警用摩托車、83台消防車
5.添購25台警察移動指揮中心用車
2020年秘魯安全產業市場規模約3.5億美元,進口3.7億美元,主要來源占比為:中國44%、美國16%、西班牙6%、墨西哥4%、德國4%、台灣3%、法國2%、哥倫比亞2%、義大利1.9%、巴西1.8%、智利1.5%。
2018-2021年秘魯安全產品貿易情形
單位:百萬美元
安全產品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總出口 |
30.1 |
29.5 |
20 |
27.5 |
總進口 |
366.8 |
370.1 |
370.1 |
324.4 |
總市場規模 (=當地生產+進口-出口) |
336.7 |
340.6 |
350.1 |
296.9 |
資料來源:GLobal Trade Atlas
2020年秘魯主要進口之安全產品
HS Code |
Description 描述 |
900490 |
Spectacles, Etc, Corrective, Protective, NESOI 眼鏡,矯正,保護 |
630790 |
Made-Up Textile Articles, NESOI 紡織製品 |
853110 |
Burglar or Fire Alarms And Similar Apparatus 防盜或火災報警器和類似設備 |
902710 |
Gas or Smoke Analysis Apparatus 氣體或煙霧分析儀 |
902000 |
Breathing Appliances & Gas Masks NESOI; Parts Etc. 呼吸器具和防毒面具等零件 |
853180 |
Electric Sound or Visual Signaling Apparatus NESOI 電聲或視覺信號設備 |
650610 |
Safety (Incl Sports) Hdgr, Whether/Not Lined/Trimmed |
700729 |
Laminated Safety Glass, Not for Vehicular Use 夾層安全玻璃,非車用 |
842410 |
Fire Extinguishers, Whether or Not Charged 滅火器,無論是否帶電 |
三、秘魯相關展覽活動:
1.秘魯國際安全展(Seguritec):2022年5月18-20日,地點於利馬市Jockey Exhibition Center,由Thais Corporation S. A. C.主辦。
2.秘魯防災安全展(Sitdef) :每兩年舉辦一次,上次舉辦於2021年10月28-31日,地點於利馬市 San Borja Army Base。
A:
美國國會正在商議一項大規模補助案,要扶助美國的晶片商擴大產能,增強發展。但根據路透檢視的國會草案文件顯示,這項立法將嚴格限制美國廠商不得投入巨資在中國設立晶片廠,此項法條可能引起美國廠商的反對。
根據眾議院的草案版本之一,這項法案將向晶片製造商提供520億美元以擴大業務,但與此同時,也將成立專門委員會,嚴格評估受到補貼的晶片廠對中國的投資是否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此舉可能讓晶片廠必須在獲得美國政府補貼以及赴中國投資二選一。
路透報導,一些晶片廠業界人士認為,既然要拿美國政府的補貼,還要肆意把這些錢拿去投資中國,的確說不過去,畢竟這項立法的宗旨就是要厚植美國晶片產業的競爭力與自給自足能力。
另一方面,包括美國商會在內的商業團體對這項規定強烈反對,根據榮鼎咨詢(Rhodium)的一項研究顯示,依照這項審查規定的範圍,過去20年中美國對中國的FDI投資,有43%都必須受到審查。
這項對外投資的審查提案最初是由共和黨參議員康寧(John Cornyn)和參議員凱塞(Bob Casey)作為一項獨立議案提出,但後來被添加到眾議院向晶片製造商提供補貼的議案中,旨在對抗中國的崛起。有消息人士指出,業界最重要的是不要惹惱康寧,否則將失去他是晶片資助案的強力支持者。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6277697
A: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近期從家電商惠而浦(Whirlpool)到RH、席伊麗(Sealy)、Sleep Number等家具商紛紛在財測上發出警訊;造成這些企業榮景可能開始褪色的原因眾多,其中一大因素就是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
惠而浦在日前表示,今年第一季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8.2%;家具商RH則在3月時表示,注意到產品訂單自2月下旬開始降溫;床具商Sleep Number第一季銷售額年減7%;另一間床具商席伊麗銷售額雖然仍年增15%,但與去年第四季29%的數字相比大幅下降。
造成這些企業銷售額放緩的理由眾多,包括通貨膨脹、烏俄戰爭、晶片缺貨、中國因疫情封城而惡化供應鏈危機等;走高端家具路線的RH甚至表示,高收入家庭因股市下跌而影響支出。
至於惠而浦,其歐洲、非洲、中東業務貢獻逾20%銷售額,現在由於烏俄戰爭衝擊,惠而浦表示該地需要進行「戰略審查」;至於Sleep Number的智慧床墊則苦於晶片缺貨。
但真正值得關注、也是這些企業銷售額放緩的共通理由是:民眾對家用產品的火熱需求開始降溫。
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為長時間居家的需求,讓民眾大舉採購如床鋪、家電、烹飪器具、桌椅、娛樂用品等家用產品;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顯示,美國民眾2021年在此板塊支出2985億元,較2020年上揚22%、較2019年上揚31%。
但是這些產品泰半屬於耐久財,許多民眾既已補足需求,到當前又逢通貨膨脹、烏俄戰爭、紓困金耗盡等,讓不少人感到經濟前景晦暗不明,進而拖累消費信心;金融機構Piper Sandler分析師齊斯(Peter Keith)就表示,床鋪多半是慢慢磨損,很少直接損壞,因此消費者要推遲選購很容易。
大體上來說,民眾的消費需求依然強勁,例如惠而浦第一季銷售額仍較2020年同期多14%;但多間家用產品商已開始下調財測,齊斯就說,床鋪銷售走軟,有可能是整體消費支出開始下滑的前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72/6275642?from=wj_catelistnews
A:
哥倫比亞投資組合報(Portafolio)本年4月29日報導,該國中央銀行(Banco de la República)為對抗通膨上漲,於2022 年 4 月下旬貨幣政策會議上,該行貨幣執行委員會同意升息100個基點將重貼現率自5%率調升至6%,以確保未來通貨膨脹率可控制在3%左右。此項決定係自2021年10月開始執行正常化利率上升週期之一部分,至少需要1年或至1.5年時間。
升息對民眾直接與間接影響,因此措施主要在遏制因通脹壓力和全球危機等因素導致進口原物料上漲衝擊。升息將導致消費和投資下降,並透過需求降低減緩通膨上漲壓力。故未來個人和公司將減少消費與投資擴張。哥國2022年3月通膨年增率自2月8.01%上升至8.53%,預計2022年全年通膨率約7%。
哥國財經專家表示,升息政策係短期措施,目的在於控制或遏制通膨上升之預期。對該國非常有利,因其向市場與民眾發出肯定訊息,該國央行有能力且可不斷監控及減緩通膨爆發之走勢。
A:
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統計資料,2022 年3月失業率為 12.1%,較2021 年同期之14.7%,下降2.6 %。而與2022 年2月相比,則下降0.8%。
2022年3月哥國就業者約有2,168萬名,與2021年同期相比,新增158.5萬個就業機會,幅度達7.9%,近100萬就業機會(998,000個)由女性取得,顯示該月份女性就業現況表現優異,就業機會以行業為區別,製造業創造最多,達46萬6,000個;其次為公共行政、國防、教育、醫療,共30萬4,000個;運輸及倉儲26萬4,000個,惟僅建築業則減少19萬9,000個,衰退較為嚴重。
而總計哥國2022年3月份之失業人數仍達290萬名,其中120萬屬於中等教育程度,大學生約有27萬9,000人失業,專門領域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失業人數分別為31萬3,000人和11萬3,000人。
A:
日期:111年4月28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AFR)報導,澳洲最大的稀土礦商Lynas負責人拉卡澤(Amanda Lacaze)表示,由於市場對稀土礦的需求暢旺,該公司原定於2025年將稀土產量提高50%的戰略已不再足夠。雖然美、澳、歐洲等政府承諾投資數十億資金來確保稀土供應鏈安全,惟各國之規劃化時程步調不一,該公司將不再等待政府注資,盼於投資人同意後即投入興建加工基礎設施。
由於中國掌控全球80%的稀土礦金屬,而這些金屬元素是無人機、風力渦輪機及電動車等磁鐵所需材料。L女士稱,該團隊對等待政府批准資金的漫長過程感到相當沮喪,爰將向投資者提出比原2019年規劃(於2025年增加50%的產能)更快的稀土生產計畫。
據稱Lynas與美國官方研議由美方提供財務支應,於德州設立稀土加工設施,將Lynas在西澳開採的稀土礦石在德州工廠分離成稀土元素。德州工廠基本將複製其馬來西亞現有稀土廠的作業模式。由於本案談判已歷時4年,L女士表示不再由政府決定推案時程,將於6個月內向投資者提出加速生產計畫。
鋁業巨頭美鋁(Alcoa)警告稱,烏克蘭的戰爭原材料價格飆升,已減緩汽車製造業的需求。惟L女士表示,低碳排放汽車(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比傳統汽車之內燃機需要更多的稀土金屬元素,所以市場對稀土礦的需求不會放緩,她也不會改變增產計畫。
另據報導,澳洲及美國政府今年已提供Iluka、MP Materials等稀土生產商貸款,歐洲議會去年通過「關鍵材料法案」,將建立專屬基金來支應礦區開採,故推論歐盟可能很快也會效仿歐美的補助作法。
L女士稱,全球主要經濟體對於稀土礦的開採與加工均保持警覺,因無稀土就無法發展汽車產業,德國的汽車產業即是一例。鑒於市場需求龐大,而Lynas是中國以外唯一稀土加工商,渠相信更多參與者將使市場更能健康成長,故歡迎其他業者進入,惟渠仍會確保Lynas之競爭優勢。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第57屆緬甸寶石展售會為期7天(4月22日至28日),在奈比都Mani Yadana玉大廳圓滿落幕,吸引國內外寶石商舉會觀看廳內陳列的翡翠及珠寶以及廳外陳列的玉石。期間,該展售會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共展出珍珠330件、寶石120件及玉石2,000件。期間,計售出330件珍珠、54件寶石,以及1,335件玉石。
第57屆緬甸寶石展售會由緬甸寶石展會中央委員會主辦,旨在為國家創造外匯收入並為人民帶來經濟利益。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漁業聯合會(MFF)將向仰光省Twantay市的魚類養殖者分發鰻魚幼苗(Eel larvae),取代把野外生鰻魚逕為出口及國內消費的作法。亞洲有8種本土鰻魚種,其中兩種來自緬甸。從河流、小溪、池塘、湖泊及田野中自然捕獲的紅鰻魚及黑鰻魚,會被送往仰光及曼德勒的鰻魚養殖場,然後通過木姐邊境檢查站出口到中國。鰻魚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主要分布在若開邦、孟邦及科倫邦、伊洛瓦底省、實皆省及曼德勒省,以若開邦發現最多,但漁獲量最大則是伊洛瓦底省。在過去10年中,越南就從水產養殖領域賺取大量外匯,今年的漁產出口的目標值是110億美元,越南的鰻魚養殖業也對出口貢獻頗多。MFF正加緊努力在緬甸養殖鰻魚,該組織去越南考察後,於2019年成功進行鰻魚的誘導養殖試驗。然而,受COVID-19影響,鰻魚養殖業務暫停。鰻魚幼苗的分發,目標在提增養殖業者的收入。
MFF高級副主席Toe Nandar Tin博士表示,在越南學習之後,鰻魚文化在緬甸很成功。鰻魚幼苗將於5月份開始分發,供業者進行鰻魚養殖。緬甸持續向中國出口野生鰻魚。甚至連小鰻魚也包括在內,鰻魚可能會因為過度捕撈而滅絕。因此,緬甸開始鰻魚養殖,以提高個人收入以及國家的經濟效益。業者看好鰻魚的國內及中國市場的需求。他們可以用油布做成人工湖,一年後就可收穫鰻魚。鰻魚是十大最具商業價值的漁產之一。鰻魚養殖價格低廉但產量豐碩。MFF將直接將魚苗分發給養殖者。
蝸牛是鰻魚養殖的主要飼料。緬甸本土鰻魚主要分佈在越南、泰國及寮國。在中國需求量很大。緬甸要想打入中國以外的歐洲市場,就需要新鮮水產的加工及包裝技術。越南已經擁有該條件,除中國之外,越南持續在提增歐洲市場的市占率。緬甸有可行銷的本土鰻魚品種,並已經試驗成功可開展鰻魚養殖。以系統化農業發展價值鏈,將增加國家的收入。MFF將從5月開始進行研究,並向養殖者提供養殖及孵育技術。
A:
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延長了中國及泰國邊境貿易出口商之外幣強制兌換期限。根據CBM 4月26日發布的指令,依據緬中及緬泰邊境貿易計畫下進行貿易的出口商,無須強制在一個工作日內將其出口外匯收入兌換為緬元,而是適用在1個月的強制兌換期。CBM指示被指定的外匯銀行,須負責檢核出口商將出口收入強制存入國銀帳戶。此外,CBM還允許進口商在未經外匯管理委員會批准下,於指定銀行進行外幣支付。
A:
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4/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將提供企業購買綠色環保卡車補貼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基礎設施部頃公佈,從下(5)月起,企業購買使用氫燃料或電動的綠色環保卡車,將可申請政府補貼。
荷蘭政府未來幾年將為該計畫撥款超過 4,000 萬歐元,其中包括今年的 1,350 萬歐元。補貼的計算基礎是氫燃料或電動卡車與柴油卡車售價的差額,大型公司最高可獲得差額 40% 的補貼,員工不超過 10 名的小型公司則最高可獲得 60% 的補貼。
荷蘭目前共有約160,000 輛卡車,目前僅有 202 輛「乾淨」卡車(clean truck),基礎設施部希望在三年內至少能增至 1,000 輛,到 2030 年增至 16,000 輛,到 2040 年,所有新卡車都必須是「乾淨」卡車。
A:
出處:NL Times, 2022/04/29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本年4 月份通膨率略降至 11.2%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公佈,以歐盟統一方式(HICP)計算,本年 4 月份荷蘭通膨率由3月份之11.7%略降至 11.2%。
儘管本年4月份通膨略降,惟仍處於高點,尤其是烏克蘭戰爭導致能源價格急劇上漲,加速通膨上揚,但由於荷蘭政府調降汽油和柴油消費稅,有助於抑制通膨的漲幅。
本年3月份歐元區平均通膨率為 7.4%。高通膨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歐洲央行(ECB)副總裁Luis de Guindos於日前表示,現在通膨率近歷史新高,本年下半年物價漲幅有可能放緩,惟通膨不會很快回復至低水準。
高通膨足以讓ECB加速退出資產購買計畫,一旦達成,利率可能會調高,因此歐洲央行專家預計今年夏季利率有可能將調高。
A:
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2年5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本(2022)年4月份進出口動向」,韓國本年4月份之出口金額約為576億9,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成長12.6%。進口金額約603億5,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18.6%,貿易逆差金額約為26億6,000萬美元。
本年4月份韓國15大主要出口項目(20大項目自本年1月份減為15大項目、4月1日至30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僅有汽車零件及船舶之出口分別減少4.8%及16.6%,其他項目,石油製品(68.8%)、電腦(56.4%)、顯示器(21.8%)、鋼鐵(21.1%)、半導體(15.8%)、生技保健(14.2%)、蓄電池(11.7%)、無線通訊機器(8.3%)、石油化學(6.8%)、家電(6.2%)、汽車(6.1%)、紡纖(0.1%)及一般機械(0.02%)。
主要出口地區方面(4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對CIS之出口、中國及中東之出口分別減少46.5%、3.4%及2.7%,對其他地區則增加,對東協(ASEAN)之出口增加37.3%、對美國增加26.4%、越南增加24.6%、中南美增加17.9%、印度增加13.9%、歐盟(EU)(27國)增加7.4%及日本增加6.2%。
進口項目方面,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均大幅增加,煤炭之進口增加149.6%、瓦斯增加107.6%、原油增加78.4%及石油製品增加34.8%。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文勝煜表示,本年4月份之出口金額再刷新有史以來4月份最高出口金額之紀錄,1至4月份之累計金額亦高於年度累計最高出口金額之2021年同期間紀錄,但因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情勢可能長期化、中國因疫情封城等全球局勢不穩定因素增大、全球有通膨現象之憂,以及供應鏈亦不穩定等,全球經濟展望預估值陸續下調,整體環境已對依賴出口之韓國經濟造成壓力,為減輕相關外部因素對出口之衝擊,政府除密切留意中國封城、部分國家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等可能對韓國供應鏈造成之影響外,亦將集中針對經濟安全有關主要項目,穩定價格及供需,並積極開發新成長項目,拓展新興市場,擴大數位及服務貿易,積極創新貿易架構。
A:
印度商工部頃公布「製造業生產連結補助計畫(PLI)」推動成效略以,相關部會提供總計262億美元補助14 個優先領域產業,共吸引312億的投資承諾,重點包括汽車及零配件60億美元、先進化學電池60億美元、特殊鋼材53億美元、太陽光電40億美元、紡織產品25億美元、手機產品15億美元、加工食品11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的整體產值增加 3,753億美元,及創造645萬個就業機會。
印度商工部指出,上述14項PLI補助計畫已於2020年起陸續展開,廠商需在承諾期間達到最低投資門檻,以市場銷售實績及每年業績增量核定現金補助。倘廠商承諾投資期間內未達特定年度的投資門檻及淨增量銷售標準,則該年度將不予核撥補助款,惟不影響投資期間內的後續年度補助資格。此外,倘獲選補助廠商在尚未完成履行承諾投資期間中途退出市場,則必須退還請領補助款及該款項的利息,避免影響其他公司申請的權益,或企圖占用名額干擾其他業者申請機會。
A:
OECD上(4)月29日公布旨揭統計報告,2021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達1兆8,150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88%,且相較於疫情前(2019年)成長達37%。
分析FDI反彈原因,主要因OECD國家之企業將盈餘再投資而非匯回母公司所致,當年度OECD國家之 FDI流入金額為8,090億美元,較疫情前高5%,FDI流出亦創下7年以來新高;在非OECD的G20國家經濟體,FDI之流入及流出,更高出疫情前47%及20%。然而,歐盟整體FDI流入卻衰退30%,主要係愛爾蘭、德國及盧森堡等國自2020年高點下滑顯著,另一方面荷蘭亦面臨連續3年的撤資。
2021年美國為全球外人直接投資最大目的國(FDI流入3,820億美元),其次為中國(3,340億美元)、加拿大(600億美元)、巴西(500億美元)。當年度美國亦為最大FDI流出國(4,340億美元),主要是盈餘再投資之效果,其次為德國(1,520億美元)、日本(1,470億美元)、中國(1,280億美元)及英國(1,080億美元)。
分析2021年OECD國家之FDI流出,金額為1兆3,030億美元,幾乎是2020年之3倍,亦較疫情前成長74%,達2015年以來之最高峰。OECD國家FDI流出占全球FDI流出70%,與2020年61%及2021年66%比較,占比有所提升,主要由於美國企業之國外分支機構盈餘再投資效果,以及德國、加拿大等國之對外投資。在歐盟國家方面,FDI流出較2020年成長近5倍之多,主要因2020年FDI流出於愛爾蘭、荷蘭等國為負數(FDI流量可能因為撤資、母公司借貸或盈餘再投資為負而產生負數);然而FDI流出於盧森堡亦下滑顯著,另法國及西班牙的FDI流出甚至呈現負值,主要因股權撤資(如股份出售或集團內部借貸交易)等因素。
在跨境併購方面,2021年成交總額在先進經濟體及開發中國家分別較2020年成長76%及30%,超過疫情前水準50%及25%。重要跨境併購案件包括:(一)美商Altimeter與新加坡商Grab Holdings併購案; (二)運輸部門中加拿大商Pacific Railway與美商Kansas City Southern併購案;(三)愛爾蘭商AerCap收購美國GE Capital Aviation Services等。在科技、工業及能源部門已超出疫情前水準,分別較2019年成長194%、77%及41%。在創建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方面,2021年先進經濟體中成長38%,較疫情前成長16%,但於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中,仍較疫情前衰退43%。
報告分析,儘管2021年的投資動能反彈力道強勁,但全球總體經濟環境仍面臨不確定因素包括俄國入侵烏克蘭及創建投資在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仍疲弱等,恐持續對全球外人投資表現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