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OST近日宣布,將優先建立為菲國運輸業提供智慧移動解決方案之商業生態系,預計將投入超過3.21億披索(約630萬美元)於相關項目,協助公共交通系統現代化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菲國能源部計劃採購電動三輪車,DOST預期將需要先進科技投入以下領域:電動三輪車充電需求、低成本電池儲存系統、電池管理系統、低成本材料及製造電動三輪車、電池零組件以及採礦技術。DOST之工業、能源及新興技術研究發展委員會(DOST-PCIEERD)執行董事Enrico Paringit呼籲大眾為研發電動三輪車注入融資,以及應用研發之新技術於運輸產業,渠強調電動車成本較燃油車便宜40%以上
DOST於一場視訊新聞發表會中,宣布將啟動16項針對運輸產業各領域之智慧移動計畫,主要項目如次:
- 成立智慧運輸研發中心:將於呂宋島北部卡加焉區(Cagayan)設立菲國第1個電動三輪車中心,進行3項計畫包括電動三輪車零組件之設計、開發與製造;當地研發之電子系統設計、製造及測試以及傳統三輪車轉換成電動三輪車之可行性研究。
- 智慧電動運輸系統:DOST協助菲國工程師所設計與生產之材料應用於汽車製造,研發項目包括混合動力之火車以及混合動力電動公路聯結車、特殊目的車輛基礎建設合作環境、智慧移動充電設備網路以及電動三輪車部署與使用調查。
- 快速充電系統:研發於半小時內為電動車充飽電之充電系統,有助菲國開發更具彈性及對生態環境友善之大眾運輸系統。
- 研發先進電池技術:由DOST轄下之NICER研發中心與當地大學合作,建立區域研發能量。該中心將進行研發下一世代先進陰極材料、鎳鐵高能量密度電池以及先進鉛酸電池。
- 電動吉普尼(E-Jeepney):主要開發更具彈性之物流及載客用電動小貨車之設計、研發、展示及商業應用規劃。
- 其他項目如具安全、高效能及永續特性之太陽能輔助電動船、模組化電動馬達系統及鋁空氣電池之製造等。
P執行董事表示,智慧運輸解決方案優勢在於維護成本低,因電池之零組件較傳統汽車少,易於維護、更換頻率低且經濟效益高,有助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隨著菲國轉向發展再生能源,智慧移動解決方案將有助緩解菲國面臨之能源挑戰。
A:
資料來源:vietnamnet.vn,2022年4月2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胡志明市本(2022)年前4月經濟-社會報告顯示,該市各經濟領域成長良好。該市預算總收入約168兆1,770越盾(約73億1,200萬美元),達預算43.51% ,年增13.87%。胡志明市港口出口總額約139億美元,年增3.6%。
該報告指出,胡志明市經濟持續復甦,4月部分經濟領域呈現成長,包括工業生產指数(IIP)月增2%、年增9.7%;服務與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增3.2%、年增6.2%。
該市旅遊業4月總營收約8.76兆越盾,年增26.7%。前往胡志明市之國內遊客約197萬人次,年增56.7%,國際遊客11萬4,728人次,年激增100%。
該市銀行業方面,信貸機構之營運總金額約322兆9,500越盾,月增0.7%、年增2.73%。地方信貸機構之未償還信貸總額約304兆1,500越盾,月增1%、年增7.32%。
胡志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陳黃銀(Tran Hoang Ngan)副教授表示,未償還信貸增長,證明該市之商業生產活動在疫情後經濟復甦時,呈現擴大之跡象。
值得注意係胡志明市本年前4月有關房地產之交易案件激增。前4月成交172,000案,土地使用費達8.4兆越盾,年增將近1倍,主要集中在土地使用費與土地及水面租金。
A:
一、 新加坡吉寶企業(Keppel Corp)及勝科海事(Sembcorp Marine)於本(2022)年4月27日宣布簽署「吉寶離岸與海事(Keppel O&M,簡稱KOM)及勝科海事」兩家公司的合併協議,預計將創造出一家市值87億星幣(63.06億美元)的跨國離岸再生能源、新能源及潔淨離岸與海事方案的控股公司,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可更有效擴充業務及競爭力,強化新加坡作為海事及離岸海事中心的地位。前述合併交易預計於2022年第4季完成,合併後公司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目前勝科海事的市值是41億星幣(29.72億美元)。
二、 KOM及勝科海事係於去(2021)年6月24日簽署諒解備忘錄,如今達成合併,被公認為「雙贏局面」。據兩家公司聯合發布的新聞稿,合併兩家具世界級工程能力、優良業績及信譽的公司,將可相輔相成,把握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除碳化以及全球邁向再生能源轉型所帶來的商機,尤其是海上風電及氫、氨等新能源領域。合併公司將採用新的名稱及品牌標識,透過保留及吸引離岸與海事工程人才保持營運競爭力。
三、 據勝科海事的協議安排,該公司將進行內部重組,股東每持一股,即可換合併公司一股股份,合併公司將是掛牌公司,勝科海事將成為其獨資子公司。合併公司亦將另透過KOM的協議安排,與重組後的KOM(不包括鑽油臺等資產)合併。
四、 合併交易完成後,吉寶企業及勝科海事的股東將分別持有合併後公司的56%及44%股權。吉寶企業將把合併公司的46%股權分發給股東,並保留10%股權,而淡馬錫集團將成為合併公司的最大股東,持有33.5%股權。
A:
一、 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長孟文能於本(2022)年4月27日出席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加密及數位資產研討會」時透露,由該局、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BIS Innovation Centre)、澳洲儲備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及南非儲備銀行合作的「鄧巴計畫 (Project Dunbar)」已取得良好進展,目前完成建置全新的「多元央行數位貨幣(multi CBDC)」平臺原型,未來將可實現更迅速、安全及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交易。該合作計畫剛完成第一階段發展,未來各合作方將進行更深入討論,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二、 近年越來越多支付模型轉為數位化,區塊鏈技術及數位資產等領域的技術突飛猛進,使央行數位貨幣成為多數央行關注的領域。為加快跨境支付交易時間及節省成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一年多前與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等合作,探討建立多邊跨境支付系統及所需的數位架構,在上述平臺,參與央行可減少對仲介機構的依賴,直接進行跨境交易。
三、 至於央行數位貨幣,孟文能局長表示,央行數位貨幣大致分為批發及零售兩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支持並推動批發數位貨幣的發展,對於零售數位貨幣則持觀望態度,現階段不會發行,但將建立必要的技術能力及監管架構,為未來做準備。
A:
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企業「迅達科技公司」(TTM Technologies, Inc.)為全球印刷電路板、射頻(RF)元件和射頻微波/微電子組件領導製造商,該公司頃慶祝其馬來西亞檳城州製造廠動土儀式,盼至 2025 年,其檳城廠的資本投資將達 1.3 億美元。
迅達科技公司的前述擴張計是為了直接響應客戶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先進技術印刷電路板供應鏈彈性和多樣化的要求。在對多個國家進行廣泛審查,並詳細考慮了投資和營運成本、客戶及供應鏈支援後,該公司選擇了檳城州作為其新工廠的所在地,主因為檳城州具完善的電子與電機產業生態系。新工廠將服務迅達科技公司的全球商業市場,包括網路通訊、數據中心計算以及醫療、工業及儀器。
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Chow Kon Yeow)致詞時表示,檳城州被公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特別是在組裝和測試以及設備製造領域。憑藉其50年卓越永續製造業發展,該州將致力加強其產業群集。由於 PCB 和基板(substrate)是檳城州新興次領域,迅達科技公司的加入將提高本地專才在先進 PCB 技術解決方案方面的能力。
前述先進、高度自動化的工廠將建在檳城州科學園區約 27 英畝的工業用地上。預計廠房興建需時 12至15個月,並於2023年中安裝設備,以及2024年起投入營運,並在 2025 年逐步達到第一階段的全產能生產。該廠預計於2025年實現約 1.8 億美元營收。
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副執行長Lim Bee Vian女士表示,該局深信馬國的綜合電子電機生態系、國內專才的能力以及完善的半導體供應鏈將可為支持迅達科技公司等投資人在東協地區擴張提供重要基石。預計迅達科技公司的投資計畫將對創造就業產生連鎖效應,並協助發展本地供應鏈,以滿足電子電機產業快速變化的需求,同時鼓勵新興領域的創新。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頃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時稱,受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反復及全球融資環境緊縮等不利因素影響,該組織預測本(2022)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速的放緩幅度可能超越先前的估計;其中下修馬來西亞國內生產毛額(GDP)為5.6%,較2月預測值5.75%為低。明(2023)年則放緩至5.5%。
根據IMF最新預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帶來的挑戰最大;其中,亞太地區的先進經濟體受歐洲需求減少的影響最大,亞太新興經濟體則會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升的影響。俄烏戰爭升級將進一步抬高食品與能源價格,這不僅會增加脆弱家庭的壓力,亦可能導致社會動盪蔓延至更多國家。亞太區政府應實施經濟改革,推動經濟長期增長,這對亞洲新興經濟體尤為重要,因他們可能受的衝擊最大。亞太地區需在非關稅障礙、產品和勞動力市場等多個領域進行改革,以提高生產率。
IMF亦調高亞太各國通膨預測,其中馬國本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加速至3%,高於去(2021)年的2.5%,並預測將於2023年放減緩至2.4%。
IMF續稱,亞洲大多數新興與開發中經濟體皆為石油與天然氣及金屬的淨進口國,這使得他們尤其容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這意味著貿易條件(衡量一國出口相對於進口的價格)的惡化可能壓抑經濟成長增速、使貨幣貶值及經常帳差額惡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衛生部部長凱裡(Khairy Jamaluddin)頃表示,隨著馬國已渡過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病毒傳染高峰期,並進入地方流行病(Endemic)過渡階段,在342法令下的新冠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
(一)自5月1日起,原先須隔離7天的新冠確診患者於第4天檢測呈陰性後可以結束隔離;
(二)無論接種疫苗的狀態(除新冠確診者及收到居家隔離令的人士外),馬國民眾皆准許出入任何場所;
(三)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的旅客、12歲及以下兒童在入境前及抵達馬國之後無需檢測;未完整或未接種者,須在入境前2天進行RT-PCR檢測,以及在抵達後的24小時內,在專業人士監督下進行RTK-AG檢測,同時亦需隔離5天;
(四)外籍旅客入境馬國無需再投保新冠保險;
(五)室內及封閉式場所,尤其購物中心、辦公室、教室電梯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電子召車)仍強制佩戴口罩,室外和開放式場所(包括公園、操場可選擇性佩戴口罩;
(六)無需保持人身距離,但是在未戴口罩情況下受鼓勵保持人身距離;
(七)無需繼續再透過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掃瞄;
(八)可互相問候,但須經常洗手或清潔手部,問候之後不要觸摸臉部;
(九)自5月15日起,所有在國家安全理事會列入「未准許營業」領域,將可全面恢復營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資料來源:越南加報網站2022年04月2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物流商業協會(VLA)頃表示,越南物流業在培訓、再培訓與提升工人知識,以及跟上國際標準與措施方面瀕臨巨大壓力。
根據該協會最近進行之調查顯示,59%企業表示需要對員工進行現代品質管理體系培訓,例如 ISO 9001、ISO 14001、ISO 17025、HACCP 及ISO 22000。
專家表示,目前係越南建立自身品質管理體系之良好時機,該體系應依照越南中小企業、國家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方式,以及能源消耗而量身定制。
該協會主席黎唯協(Le Duy Hiep) 表示,政府已經開始制定物流業工作之職業標準。一旦完成,該標準將成為該行業招聘與培訓員工流程中之基礎。
根據世界銀行之研究報告,越南物流業在過去30年中取得長足進步。該國之標準,包括海關、基礎建設及物流能力已顯著提高。越南之物流績效指數(LPI)於2018 年在東協10國中排名第3,僅次於新加坡與泰國。
報告指出,迄2025 年,物流業產值將占該國GDP 之 5%至6%,增長率為15%至20%。同時, 越南物流業已訂定目標,將成本降低16%至20%,並在 LPI 排名中躋身全球前50 名。
為實現該願景,業界必須導入品質管理體系與標準,以確保貨物進出越南之順利流通。標準化在降低成本與提高該行業國際競爭力,以及培育人力資源及訓練熟練勞動力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該協會建議企業開始著手建立自身之品質監控體系,採用國際慣例與模式,以提高內部檢查及調整營運之能力。
該協會非常重視企業與員工之溝通,以提高士氣及個人對促成組織成功之承諾。 該協會稱,從現在開始,隨著物流邁向現代化,該行業員工應該期待更大責任與需求,以執行高度複雜之任務。
A:
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網站2022年04月22日
https://english.thesaigontimes.vn/deputy-pm-seeks-focus-on-major-economic-recovery-projects/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鑒於計畫投資部已提出高達393 個計畫項目提出以協助經濟復甦。越南副總理黎明凱(Le Minh Khai)尋求能創造新發展空間之主要計畫項目。
據Tuoi Tre Online媒體報道,越南總理府已致函計畫投資部,告知該部有關黎副總理對社會經濟復甦及發展計畫清單之看法。
黎副總理要求計畫投資部協調相關機構檢視計畫案,以確保資金分配至關鍵項目。 不符合條件之計畫項目不應列入清單。
計畫投資部已於4月18日致函相關部會、機構及地方政府,要求檢視符合社會經濟復甦和發展之計畫項目。
對於符合條件之項目,若分配之資金低於所需,各部會、機構及地方政府應承諾處理超支問題,俾完成計畫項目。
至於與之前提報政府之報告比較資訊與統計資料發生變化之計畫項目,計畫投資部亦要求提交報告並說明發生變化之原因。
該部強調各部會、機構及地方政府必須對總理、政府以及審計機構承擔項目清單與其資訊及統計資料準確性之責任。
計畫及投資部稍早已向總理提交各部會、機構及地方政府提出393個計畫項目之報告,以協助疫情後地方社會經濟恢復及發展,此次報告多出127個計畫項目。
惟上述項目估計總投資降至國會核准資本之97.75%即135.6兆越盾(約59億美元)。
獲准資金將主要用於重點交通項目,包括2021年至2025年東部南-北高速公路、Bien Hoa-Vung Tau、Khanh Hoa-Buon Ma Thuot、Chau Doc-Can Tho-Soc Trang與An Huu-Cao Lanh高速公路以及Dai Ngai橋等計畫案。
此外,地方政府亦為興建省級公路及快速道路尋求資金,如北寧省道、第4號環狀道路,以及連接1A國道與惹橋-寧平(Cau gie-Ninh Binh)高速公路等道路。
A: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4月26日引述能源網(Energinet)所發布之新聞稿,連接北海與波羅地海天然氣管路,名為Europipe 2 ,將把 10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從挪威天然氣田經丹麥送達到波蘭,以確保東歐和波羅地海的附近國家供應安全,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仰賴。此管道長度超過120公里,連接由挪威經丹麥西岸之城市 Nybro 通往德國的新天然氣管道已於4月26日完工,爰再過幾個月將有天然氣由挪威送達丹麥。
該項目於去年 6 月亦遇到障礙,其環境許可證因為沒有充分說明該項目將如何影響榛樹、樺樹和蝙蝠等物種而被拒絕, 因而導致該項目暫停幾個月,並增加約 6 億丹麥克朗的賬單。儘管天然氣可以從挪威北海的油田送達丹麥,但丹麥消費者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受益,因該項目仍有幾個部分要到夏天才能完成。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能源供應危機下,環境部長Lea Wermelin在接受貝林時報採訪時強調, “這種事情絕不能發生”。根據計劃,整個波羅地海管道項目將於2023年1月全面投入運營。
A:
資料來源:越南西貢時報,2022年4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後江省工商廳廳長黃清峰(Huynh Thanh Phong)頃表示,後江省頃向工商部提議增加12項風能及太陽能計畫項目至越南國家能源發展計畫,主因該省審查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後,認為該省太陽能及風能發電能力分別可達900兆瓦(MW)及350兆瓦(MW)。
據當地媒體報導,該提議旨在充分利用後江省再生能源潛力,促進該省社會經濟發展。如獲工商部批准,2021年至2025年後江省預計將在隆美縣、鳳合縣、渭水縣以及渭清市等地開發8個太陽能及4個風電計畫項目。
2021年3月,位於鳳合縣和安社之29兆瓦(MW)太陽能發電廠已正式投入營運,有助發揮其在湄公河三角洲之再生能源潛力。此外,該太陽能發電廠已為隆美鎮及隆美縣提供充足電力。
A:
柬埔寨與越南 2022 年雙邊貿易額可望達100億美元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 年 4 月25 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Sok Sopheak與越南工商部次長陳國慶(Tran Quoc Khanh)於本(2022)年4月22日共同主持線上會議,商討促進貿易活動事宜,並承諾今年雙邊貿易額將推進至100億美元。
本次會談雙方討論解決出口歐盟之自行車產品、出口越南之腰果及白糖原產地規則所衍生的問題,並建立加强2國雙邊合作的架構。在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於2020年生效後,雙方就尋求解決柬埔寨出口歐盟自行車生產的擴大累積原產地規則進行意見交換,歐盟規定柬埔寨及越南出口商應完成必要的程序以符合擴大累積原產地規則。
此外,柬埔寨向越南出口腰果與糖存在部分技術障礙,雙方承諾將繼續共同努力,以解決相互關切的議題。雖然柬埔寨與越南之貿易仍有問題尚待解決,但兩國貿易額卻穩步增長。
2021年柬越雙邊貿易額達到近90億美元。2022年雙方承諾將貿易額擴增到100億美元。今年第1季柬越雙邊貿易額達17億美元。柬埔寨向越南出口7.58 億美元,年增 3.9%,進口 9.63 億美元,年增 22.7%。
A:
綜整奧媒新聞報2022年4月27日報導及奧國永續區域觀光部(簡稱農業部)官網資訊,奧地利政府於當(27)日內閣部長會議通過與實施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 CAP)有關之「2021市場秩序法」(Marktordnungsgesetz 2021, MOG 2021)、「農業法」以及「奧地利農業市場法」等3法修正草案,尚須國會通過。
上述相關法規修正案將規範,奧地利2023年至2027年對歐盟分配之數十億歐元農業補貼之運用。自2023年起,每年約18億歐元補助將用於奧國農業部門,補助重點包括:強化農業永續性、保障生產及競爭力,以及促進有機產品。奧國農業部長Elisabeth Köstinger指出,實施符合CAP之新法規將為農業供應安全提高可規劃性;另因烏克蘭為重要糧倉,未來糧食供應將成為重大挑戰。
CAP包含2支柱:第1支柱為100%由歐盟直接補助之資金支持,第2支柱為由歐盟及奧地利政府共同資助之相關計畫。以第2支柱為例,未來逾40%歐盟農業補助資金將用於與氣候與環境保護相關之措施,並擴大奧地利「農業環境計劃」(ÖPUL),使年預算增加25%(1.25億歐元)至5.75億歐元;有機農業相關之年預算約為5.5億歐元。
奧政府另將規劃1.2億歐元,補貼投資動物友善型畜牧系統,同時提高對豬隻及火雞友善型畜場之補貼率。另,對農業機械及智慧農業之投資,亦將獲得補貼。此外,約3%預算將用於加強對偏遠地區農民之補償性補貼,以及對青年農民之支持。
奧地利在野之社會民主黨(SPÖ)、工總及環境保護組織「Global 2000」,批評前述修法草案缺乏具體環境目標。反之,農業總會及人民黨(ÖVP)農業協會則予以正面評價,認為奧國農民自2023年起之歐盟新CAP期間,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A:
柬埔寨政府計劃與私營企業合作發展充滿活力的電子業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政府計畫與私營部門合作共同發展電子業,因為該行業的出口成長良好,尤其在過去數年,柬國的電子產品出口從2015年的4億美元飆升至2020年的13億美元,以27%年成長率向上增長,顯示出巨大潛力。
為發揮該行業的增長潛力,柬埔寨政府已將電子產品列為優先發展行業,電子產品出口激增原因之一是政府與私營部門有效的夥伴關係。柬國政府熱衷於與私營部門合作共同發展電子業,從制定整體策略到設計及實施行動計畫等。電子業占柬埔寨2020年出口總額的7%,柬國政府已將其列為優先發展的行業,納入在新發布的「2021-2023 年經濟復甦計畫」。
柬埔寨政府將成立電子業委員會,供主要政府機構及電子業投資者共同討論該行業的發展方向與相關措施的優先次序。預計未來5年電子產品年出口額將增加至16億美元,並創造1萬6,000多個新工作職位。根據電子業發展草案,柬國將專注於擴大其簡單組件與零組件的組裝,包括電纜、連接器及PCB組裝等。
柬國發展該領域的主要優勢是具有成本競爭力及靈巧的勞動力,以及與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市場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柬國電子業發展的中期目標是向價值鏈上游移動,進入更高附加值的組裝和設計領域。該部門目前主要包括簡單的零組件製造與裝配。柬國的主要出口電子業產品包括線束、照明電纜、電機和LED燈。對印刷電路板組件、揚聲器及相機等其他消費產品的需求也有增加。發展草案指出,未來10年目標是發展為一個綜合性電子產品生產地,貫穿設計、零組件製造、分裝及組裝之完整價值鏈。
為促進該行業的發展,柬埔寨將實施跨部會行動計畫,幫助投資者順利在柬埔寨開展業務,並提高成本競爭力,包括確定電子產業聚落位置/經濟特區,以及加強與泰國及越南等鄰國在該領域的合作。其他主要目標包括提升私營部門的勞動力,以及透過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工作媒合服務。
柬國電子業的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東協、中國、日本及韓國,而日本與中國一直是柬國電子產品的主要外資來源國。主要的電子零件製造商,例如美蓓亞、SVI、Hana Micro Electronics、Sumitronics 及 Nidec,均已在柬埔寨建立成功的業務,通常位於金邊或泰國邊境。該等製造商利用柬埔寨的競爭優勢,例如柬國在東協國家中心的戰略位置及其競爭成本優勢,將事業版圖擴展到全球。
據專家預測,全球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一直迅速增長,尤其在東協等新興市場。到2025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預計將達到1兆4,000億美元,東協是電子設備增長第3快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6.5%。電子業不斷增長的需求為柬埔寨提供更多機會。5G網絡的推出也為電子業發展提供機會,新應用方式有望湧現,例如,在工業4.0革命的推動下,擴增實境/虛擬實境 (AR/VR) 設備及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是蓬勃發展的市場。
A:
Business Day 2022.04.28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應南非最大製藥商 Aspen要求,南非政府必要服務委員會(essential services committee)於 2021 年對製藥行業展開調查。在2022年 4 月 14 日該委員會裁定疫苗、生物製品、麻醉劑、愛滋病藥物、免疫抑制劑、新冠肺炎相關產品、抗生素和慢性藥物之製造、供應與分銷應被指定為必要服務,並禁止該行業的工人罷工。
二、 製藥業工會對此結果表示震驚,並考慮對該裁定提出質疑。南非工業總會(Giwusa)表示,此決定是對勞方權利之侵害,且對其他行業之資方而言,皆希望被政府宣佈其產業為必要服務。另Aspen 對此裁定稱善,並表示禁止罷工將使製藥業對欲在南非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三、必要服務業從業人員若停止工作會對南非國民健康、生命或安全構成威脅,南非政府認為必要服務是不可或缺的,迄今已禁止包括警察、軍人與醫療保健人員罷工。
A:
根據瑞士中央銀行(SNB)發布之新聞稿,該行於2022年第一季虧損為328億瑞士法郎,該行表示虧損主要原因是外匯部分損失368億瑞士法郎,另黃金儲存收益為42億瑞士法郎。瑞士法郎項目利潤為1,060萬瑞士法郎。瑞士中央銀行的獲利結果主要取決於黃金、外匯和資本市場。
資料來源: 瑞士中央銀行(SNB)
日期: 2022年4月28日
A:
SA News Agency 2022.04.22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與波札那於2022年4月22日在南非首都普利托維亞舉行兩國會議(Bi-National Commission),由南非總統Cyril Ramaposa及波札那總統Mokgweetsi Masisi共同主持,兩國元首強調南非與波札那共享歷史、地理及文化,透過該會議深化兩國在基礎建設、能源、礦業、國防、衛生、運輸及資通訊等合作,促進兩國人民交流。另兩國應提高資訊交換,共同打擊洗錢、人口販運、盜獵、武裝搶劫等跨境犯罪,維護社會安全。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il fatto quotidiano)2022年4月27日報導,義大利埃尼能源集團(ENI)擬在尚未遭受歐盟制裁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開設盧布帳戶,以做為購買俄羅斯天然氣之支付方式選項。
根據彭博通訊社(Bloomberg)消息來源指出,下一個俄羅斯天然氣合約付款截止日期預定在5 月中旬,儘管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4月26日曾敦促歐洲企業切勿屈服於俄羅斯要求,且指出倘依照俄羅斯付款機制,將違反歐盟制裁,然而歐盟已同意企業可在Gazprombank開設帳戶。ENI此舉為預防性行動,期望在尊重制裁下,義大利政府及歐盟能給予更明確規範,並拒絕發表其他評論。(該商曾表示將不接受以盧布支付俄國天然氣,因根據合約,天然氣款項應以歐元結算,否則違反合約規定)
俄羅斯自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陸續受到來自歐美國家包括切斷俄羅斯與全球支付系統SWIFT 等諸多金融經濟制裁手段,為反制西方,俄羅斯政府宣布自4月1日起,歐洲天然氣買家須在Gazprombank銀行開設可將外幣轉換為盧布之帳戶,即以盧布支付天然氣。根據報導,目前已有4家歐洲天然氣買家依照俄羅斯要求,以盧布購買天然氣,另有10家歐洲企業已在該銀行開設盧布付款帳戶(惟尚未使用)。德國主要進口俄羅斯天然氣之能源進口商Uniper表示在不違反制裁下,將持續向俄羅斯購買天然氣。
A: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4月2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02/P200號(商情文號:第302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數據,目前國內電動車電池的平均續航力達257英里,如2011年首次亮相的Nissan汽車Leaf電動車,當時續航力僅73英里,如今同等車款一次充電後可行駛226英里,而Mercedes汽車EQS 450+電動車的續航力更高達450英里。SMMT協會將2011年到2021年期間譽為「汽車電動化十年」,該期間內電動和混合動力車銷量從1,082輛躍升到超過19萬輛;同時,可插電汽車車款數量增長近15倍,達140款,係當前市場中每10輛汽車車款中就有至少4輛是插電式汽車。
SMMT協會重申,雖然國內汽車製造商大力投資開發電動車,國內公共充電樁數量仍很有限。交通部數據顯示,現有超過3萬座公共充電樁可用,年增率超過33%;政府目標則是在2030年前使國內公共充電樁數量達30萬座。汽車製造商更擔心特別在北愛爾蘭和英格蘭西北部等地區,由於缺乏快速充電樁,將影響民眾購買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的意願;與西北部地區每10萬人有5.9座快速充電樁的比例相比,倫敦每10萬人有111座。該協會秘書長Mike Hawes表示,英國汽車業已積極準備,但業界尚需要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充電樁業者和能源公司等之努力,透過更有雄心的獎勵措施和基礎建設以支持製造商經營電動車市場。
A:
參考資料:GOV.UK, BBC
日期:111年4月2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04/P200號(商情文號:第304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通訊監管辦公室(Ofcom)數據,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ITV、BBC等傳統電視頻道的總收視比例下降超過10%,同期Netflix、亞馬遜Prime Video等串聯影音點播服務的比例則從6%上升到19%。英國政府於本(28)日發布新廣播服務白皮書,以促進國內公眾廣播服務發展,將使傳統公共廣播服務電視台能夠與新興媒體公平競爭,並持續致力於製作深受國內外觀眾喜愛的節目,進而支持英國超過30億英鎊價值的影視製作部門。
新政策下,英國公共服務廣播公司的職權將改革與簡化,且將確保英國觀眾在包括智慧電視、機上盒(set-top box)與串聯影音設備等裝置平台上更易搜尋公眾廣播服務。提案尚包括保護使用串流隨選視訊點播服務(video-on-demand services)的觀眾免受有害內容之措施;違規者最高可罰25萬英鎊或全年營業額之5%,擇最高。在新法案下,串流媒體服務將首次由Ofcom監管。目前,串流媒體中僅BBC iPlayer受到Ofcom之規範。
奧運賽事、男子世界盃足球決賽、男子足總盃(FA Cup)決賽、英國國家障礙賽馬大賽(Grand National)以及溫布頓單打錦標決賽等重大體育盛事之數位轉播權變更計畫也在白皮書內。係如2021年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與美國Discovery電視頻道的協議,國內觀眾抱怨BBC播放東京奧運會的內容比以往的少。本日白皮書尚重申政府擬將Channel 4電視台私有化的意圖,私有化後政府將取消Channel 4電視台在自製節目與出售節目內容方面的限制,此舉應有助於電視台增加收入來源。而Channel 4電視台仍將依據其他公共廣播服務的配額,必須委託獨立製作公司製作最低數量的節目內容,以保護影視製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