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1   PAP, The First News, IAR, TVP World,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421日週四報導,20223月份波蘭的工業產值年增17.3%。工業產值月增18.2%。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3月份製造業年增12.3%,月增13.6%

 

3月份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工業生產年增17.2%,月增2.1%

GUS報告稱,3月份製造業物價年比率上漲20.0%,月比率上漲4.9%。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3月份的生產者物價年比率將上漲17.6%,月比率將上漲4.4%

 

另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報導,波蘭2月份工業生產年比率增長17.8%,在歐盟 27個國家中排名第二。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立陶宛2月份的工業生產年比率增長最快,達到20.4%,而保加利亞以14.4%次於波蘭,位居第三。該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可獲得數據的會員國中,愛爾蘭2月份工業生產年比率下降幅度最大,為14.1%,而葡萄牙則下降5.7%

 

該機構表示,歐盟整體工業生產在2月份年比率增長3%,而歐元區則增長2%。歐元區2月份工業生產比20221月份增長+ 0.7%,比20212月份增長+ 2.0%。使用不同計算方法的波蘭中央統計局(GUS)上個月報告稱,波蘭2月份工業生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7.6%

 

另據波蘭經濟研究所稱,波蘭工業的狀況仍然很好,而略有放緩是因烏克蘭戰爭的結果。許多烏克蘭僱員已返回本國,導致勞動力短缺。衝突還導致歐洲需求下降,導致波蘭訂單數量下降。3月份國際訂單數量以2020年中以來的最高速度下降。能源生產和採礦業的增幅最高,而汽車產業的增幅最低。波蘭經濟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從中國進口的短缺仍然是工業產出增長的主要障礙。

 

波蘭經濟研究所的分析稱,為了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中國對占該國GDP 40%的地區實施嚴格的封鎖。工廠和海港已暫停營運。上海等待裝貨的船舶數量是近5年來最高的。這些短缺可能會減緩歐洲工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1   PAP, IAR,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421日週四報導,波蘭公司20223月份的就業人數年比率平均增長2.4%。同時,波蘭企業部門的平均工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4%

 

20223月份,波蘭企業部門的平均就業人數年比率增長2.4%,達到648.49萬人。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上(3)月波蘭企業部門的平均月工資為6,665.64波幣(1,434歐元,1,566美元)。這些數字適用於擁有9名以上員工的公司。波蘭勞工部本月估計,波蘭3月份的失業率從2月份的5.5%小幅下降至5.4%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1   IAR, wirtualnemedia.pl, Reuters

 

德國輪胎製造商Continental公司表示,其位於俄羅斯西部城市卡盧加的工廠已暫時恢復生產。該公司於419日週二表示,此舉旨在保護可能面臨刑事指控的當地工人,正如wirtualnemedia.pl網站所引用的那樣。

 

Continental公司1份聲明中表示,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該公司不滿足當地需求,該公司在俄羅斯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將面臨嚴重的刑事後果。據wirtualnemedia.pl稱,Continental公司補充表示,其產品係用於民用。

 

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上個月表示,將停止為法國零售商Leroy Merlin公司投放廣告,儘管俄羅斯普亭(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該公司仍繼續在俄羅斯營運。波蘭廣播電台當時表示,其電台不會與任何在俄羅斯開展業務、支持普亭(Putin)犯罪政權的公司保持廣告聯繫。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1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衛生部發言人Wojciech Andrusiewicz表示,波蘭可能會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決定不再購買美國默德納(Moderna)製藥公司生產的2,000萬劑Covid-19疫苗。

 

Andrusiewicz發言人於421日週四告訴Radio Plus,波蘭仍在等待歐盟執委會(EC)的決定。據波蘭衛生部長稱,波蘭已經告訴歐盟執委會和輝瑞(Pfizer)製藥公司,波蘭將拒絕接受和支付購買更多的Covid-19疫苗。

 

Andrusiewicz 發言人評論稱,波蘭沒有計劃終止與輝瑞的合約,但由於接收超過 200萬名烏克蘭難民的意外成本,波蘭要求該公司提供更大的靈活性。據他介紹,波蘭每月為每100萬名烏克蘭難民支付3億波幣(6,500 萬歐元)的醫療保健服務費用。這位發言人表示,波蘭希望輝瑞公司承擔「企業責任」,但該公司和歐盟執委會沒有做出回應。

 

波蘭已經儲存了2,500萬劑Covid-19疫苗,並訂購了6,700-7,000萬劑疫苗。然而,隨著感染人數的下降,政府現在正在逐步取消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限制和疫苗接種活動。

 

歐盟執委員會發言人Stefan De Keersmaecker419日週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波蘭已通知歐盟執委會,波蘭決定不根據歐盟的供應合約購買或支付更多劑量的 Covid-19疫苗。他說,歐盟會員國受合約義務的約束,但歐盟執委會了解波蘭的困境,並將努力促進波蘭當局與疫苗製造商之間的談判,以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1   PAP, TVP World, TVP Info

 

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BIC)有興趣返回波蘭並對日本公司提供的現代技術提供資金。該銀行可能對能源計畫提供貸款,包括氫技術的開發。

 

2020年日本國際合作銀行對207個計畫提供融資,金額達180億歐元,包括對歐洲融資的50億歐元。該銀行在2010年後沒有在波蘭從事任何計畫,但據「Puls Biznesu」日報報導,該銀行很可能很快會重新進入波蘭市場。

 

JBIC銀行巴黎辦事處負責人Hiroshi Higashi表示,該銀行有興趣為技術計畫項目提供融資。波蘭和日本可以在能源轉型方面進行合作——放棄煤炭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該銀行希望波蘭和日本公司在此類計畫項目上進行合作。波蘭是歐洲IT工程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可能會成為創新中心。

 

日本公司對需要在提高效率及IT開發方面投資的能源部門感興趣。Higashi指出,JBIC銀行很可能會參與波蘭和日本企業之間的合作。投資於綠色氫計畫開發的設計業者Hynfra公司執行長Tomoho Umeda認為,JIBC銀行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共同對首批計畫提供融資。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24小時太陽報(Il Sole 24 Ore)2022年4月21日報導,烏俄戰爭開始後,為儘速脫離對俄羅斯天然氣之依賴,義大利積極洽尋與其他供應來源國達成天然氣增加供應協議。原訂由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率團前往非洲安哥拉與剛果共和國進行「天然氣之旅」(Tour del gas),惟因總理德拉吉出發前夕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因此改由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及生態轉型部長Roberto Cingolani偕義大利埃尼能源集團(Eni)執行長Claudio Descalzi出訪,4月20日至21日分別前往安哥拉與剛果共和國,並與兩國簽署天然氣增加供應協議。

義大利與安哥拉合作協議中除增加對義大利天然氣出口及開發天然氣新業務外,義大利將協助安哥拉進行有關脫碳及能源轉型等合作計畫。據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長迪馬尤表示,此次再度成功簽署天然氣增加供應協議,證明義大利政府積極達成分散供應來源之目標,並將持續努力保障家庭與企業,且推動兩國在再生能源、生質燃料、液化天然氣、科技與環境之培訓等夥伴關係。

埃尼能源集團與剛果共和國簽署之協議將加速增加剛果天然氣生產,且主要將透過預計於2023年開始投產及年產量超過300萬噸(每年約45億立方公尺)之液化天然氣(LNG)營運計畫,另剛果液化天然氣出口將可能使其天然氣生產高於國內需求。

在此次非洲之行前,義大利在數星期前已分別與阿爾及利亞及埃及簽署協議,目標在2023年前取代來自俄羅斯50%之能源供應,尤以取代義大利進口4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最為迫切。因此義大利政府正積極完成供應來源多元化,並預計在2022年冬天前儲存120 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另加上40億立方公尺緊急備用存量),以供冬季所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波蘭基礎建設部2022.04.20新聞稿

 

波蘭內閣部長會議於2022年4月20日決議通過基礎設施部長提交的2023年國家鐵路建設計畫(National Railway Program until 2023)修正案。該決議旨在更新 2023年國家鐵路計畫(KPK),以配合政府通過的國家經濟復甦計畫(the National Plan for Reconstruction and Increasing Resilience, 波蘭簡稱KPO)草案。KPO是波蘭向歐盟經濟重建和提高韌性機制(the European Instrument for Reconstruction and Increasing Resilience)申請補助的基礎,資金用途包括鐵路項目。

 

波蘭基礎設施部長Andrzej Adamczyk表示,政府決定延長波蘭鐵路史上最大的投資計畫到2026年,維持波蘭一貫追求鐵路安全、舒適和準時之目標。

 

修正案要點如下:

  1. 國家鐵路計畫原訂2023年完成。但有必要根據計劃實施NAP的時間進行更新,該計畫延長至2026年8月結束。
  2. 由於KPO尚未經歐盟執委會核可,KPO相關資金來源的清單已被定義為準備清單(reserve list)。該解決方案將使波蘭鐵路建設公司(PKP Polskie Linie Kolejowe SA)能在歐盟執委會批准清單項目後,啟動招標程序。
  3. 波蘭國家鐵路計畫也將根據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 CEF Transport 2020 的比賽結果獲得補充。目的是為PKP Polskie Linie Kolejowe SA公司規劃的四個documentary projects取得資金。

A:

拜登政府推動60億元計畫,挽救可能關閉的核能發電廠,稱持續使用零碳排放的核能是對抗氣候變遷的有效辦法,這也是聯邦政府迄今對有財務困難的核能反應爐最大手筆投資。

能源部在官員宣布後告訴美聯社,民營核能信貸計畫的認證和招標程序19日啟動,旨在搶救陷入財務危機的核電反應爐擁有者或運營商。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基於財務因素而須關閉反應爐的核電反應爐擁有者或運營商,即符合補助申請資格;第一輪獎勵將優先救助已宣布關閉計畫的對象,第二輪補助則會協助財務狀況不佳的單位,經費由拜登總統去年11月簽署的1兆元基礎建設法案中提撥。

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說:「美國核電廠供應超過半數的零碳電力,拜登總統致力維持這些電廠運轉,達到潔淨能源目標。我們將動用所有資源與工具,在2035年前使用潔淨能源供電,其中包括優先考慮我們現有的核能機組達成零碳排發電,並維持領導這項重要工作參與者的經濟穩定。」

約三分之二的州表示,核電有助取代化石燃料。

過去十年來,全美關掉十多座商用核電反應爐,大多數電廠在執照到期前停止營運,主要是因為不敵便宜的天然氣競爭和便宜電價所致的鉅額損失,以及可觀的維護與整修費用。

能源部表示,核電廠接連關閉導致碳排放增加,空氣品質惡化,數千個高薪職缺消失,重創地方經濟。

目前至少25%的核電廠面臨危機,已有七具運轉中的反應爐廠商宣布,計畫在2025年讓反應爐退役。

美國大多數的核電廠建於1970年到1990年間,發電機組老舊;目前只有喬治亞州還有一座核電廠尚未竣工,其興建費用高漲,2月已宣布完工日期再次延後。

核能倡議組織「核能研究所」(NEI)表示,過去十年有20多具反應爐在州政府出手相救前面臨停機挑戰,伊利諾州曾花費7億元維持三具核能反應爐運作,並資助其他可再生資源發電廠恢復運轉。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87/6255372?from=wj_catelistnews

A:

美聯社(AP) 於本(4)月13日報導指出,2020年7月密蘇里州州政府從聯邦CARES 法案獲得的資金中撥款2千萬美元設立PPE 改造補助計劃(PPE Retooling Grant Program),協助本州48家廠商購買設備、改造、升級或擴建設施以提高密州生產口罩、防護衣、消毒劑等個人防護設備 (PPE)的產能,盼在未來美國PPE供應鏈中取得一席之地,惟成果並不如預期,此一情形亦發生在阿拉巴馬州、俄亥俄州、堪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當初在各地政府建立國內供應鏈之號召下,許多接受補助進行工廠改造以生產PPE的廠商不是縮小規模就是裁員走上關門一途紛紛退出此一市場。

美聯社報導指出這些美商面臨在美國建立PPE供應鏈之困難如下。

    • 取得聯邦食藥署(FDA)及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之核准耗時過久,某些廠商雖然以併購方式取得製造醫療級口罩及N95之許可,但往往為時已晚,市場供需已丕變。
    • 海外供應商之低價競爭:雖然政府機關及醫療體系誓言購買美國製PPE,但在疫情緩和後,卻仍然依賴以往的貨源,意即低廉的中國進口貨。
    • 政府機關及醫療體系訂單多為現有大型供應商掌控,3M、Moldex和 Owens & Minor等3家公司合計取得聯邦政府1.15億美元的N95訂單,醫療供應系統Premier公司聯合15家醫療系統向位於德州達拉斯的口罩製造商Prestige Ameritech簽約採購未來5年該廠20%產能。報導指出政府向大廠採取非競爭性招標的原因是確保發生緊急事件時供應充足,故一般新成立小廠商很難進入供應鏈。
    • 市場需求不足:美國政府責任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去年5月估計美國生產之N95已供過於求,醫療級口罩亦足敷所需。疫苗普及後州政府紛紛取消口罩令,在疫情緩和下廠商之零售業務更未見成長。去年通過之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要求美國衛生福利部、退伍軍人部及國土安全部購買美國製造的PPE,惟尚未見具體動作,2021年6月Honeywell International表示因為需求減少,將關閉兩處於疫情爆發時興建之生產線。大廠尚且如此,小廠商恐更難以久撐。

A:

依據哥倫比亞國家統計局(Dane)資料,2022年1-2月進口107億9,060萬美元,出口80億380萬美元,貿易赤字27億8,68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17億720萬美元,年增率達63.21%。主要進口來源國以中國居首位占總額28.4%,其餘順序為美國、巴西、墨西哥、法國、德國及印度等。

 

2022年2月進口受製造業商品增加帶動下,進口金額達58.26億美元年增49.2%製造業商品進口45.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51.3%,占總進口金額77.5%,其中機器及運輸設備進口達50%,其次是農產品、食品和飲料進口7.17億占進口12.3%,較上年同期成長17.9%,能源燃料及開採業用具達5.85億美元占進口額10%,較上年同期成長90.4%,拜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之賜,帶動開採業用具商品進口大幅成長。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4月20日上午,籌備促進緬中在克欽邦雙邊貿易瞭解備忘錄(MOU)小組委員會召開了第1次協調會議。會中,克欽邦邦長Khet Htein Nan致詞時,提及籌備該備忘錄、成立促進工作進程小組委員會、為農產品加值、依法貿易、權衡利弊以穩定貿易流等議題。隨後,克欽邦農業局局長Htay Lwin以小組委員會主席的身份,陳報SPS協議,以及關於香蕉組織培養(Tissue-Culture Banana)和其他香蕉品種出口標準的方針。

 

克欽邦廳長、有關部會及農作物生產者協會的有關官員,也陳報需求並由邦長協調應對,同時還討論了青貯玉米生產、包裝及作為飼料向中國出口的事宜,K邦長鼓勵生產青貯玉米飼料和加值產品,因該計畫有助於加強克欽邦的農業領域,克欽邦邦長敦促有關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嚴格遵守良好農業規範(GAP)。克欽邦安全與邊境事務廳長詳細介紹了玉米青貯的生產情況。農業局局長Htay Lwin及畜牧育種與獸醫局局長Than Aye博士解釋查青貯玉米的生產,以確保GAP並提高對先進種植方法的認識。隨後,Century Sun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報告在密支那鎮Tarlawgyi村所開發的200英畝土地,生產和包裝青貯玉米出口到中國的案例。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高當區漁業局的數據,在2021-22年小預算年度期間(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德林達依省的跨境邊檢查站及高當-拉廊邊境站的漁產出口量最高。緬甸通過高當向泰國拉廊出口161,283噸的漁業產品,價值逾1.6億美元。海運貿易是高當-拉廊跨境貿易的主要選擇,船隻每日都將海鮮出口到泰國。高當區漁業局局長Tin Htut表示,來自若開邦、孟邦及伊洛瓦底省的漁業產品,也通過高當出口。雖然高當邊境的供應量很大,但漁產品出口量卻比上一財年同期減少1.8萬噸,出口額減少124.5億美元。

 

在產卵季節(4 月、5 月及6 月),魚類出口可能會下降。近海漁業是高當的經濟支柱,該地區約有2,000艘註冊的近海拖網漁船。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對印度的檳榔出口量大幅下降。孟邦檳榔的銷量每年都很高,並在送往仰光省、勃固省及曼德勒省後出口到印度。然而,政情及COVID-19影響造成緬印邊境貿易受阻,檳榔出口大幅下降。今年,儘管產量很高,但需求相對較低。早些時候,有約400-500袋檳榔出口到印度,目前出口量僅為300袋。此外,燃料油價格的上漲也增加貨物代理業務的額外成本。運費從每袋3,600緬幣增加到4,500緬幣。檳榔的現行價格為每緬斤4,300-4,900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而去年同期,檳榔價格高達每緬斤5,000-6,000緬幣。

 

泰國檳榔大量流入使供過於求,是價格下跌的另一個原因。種植者面臨一系列挑戰,如COVID-19負面影響、政治不穩定、安全擔憂、運輸困難、銀行限制及資金提取限制,以及高油價。5月份的價格有可能停留在目前的水位,即使價格下跌,只會小幅下跌。

A:

資料來源:Krungsri銀行「泰國2022-2024產業展望報告」

編譯:駐泰經濟組

2021年概況

泰國製藥業主要集中於下游製成品的生產。國內生產的藥品通常是學名藥(generic drugs),將進口原料藥(active ingredients)混合與加工製成成品,主要銷往國內市場(約90%的產量用於國內消費)。2021年國內分銷的藥品總值預計達到 1,930億泰銖(約1,668億新臺幣,同比成長2.5%,1泰銖約合0.86新臺幣),低於2020年2.8%的同比增幅。在這一年中,COVID-19疫情的爆發導致重症疾病的醫院服務接受率下降,而通過藥店的銷售則因消費者購買力的減弱而放緩。2021年前9個月的整體情況如下:

藥品國內銷售額大部分下降,其中錠劑(占48.8%的市場份額,以下同)同比下滑 11.0%,溶劑(20.6%)同比減少1.0%,藥膏(7.7%)同比衰退4.2%,但膠囊及注射劑的銷售(9.5%與8.6%)則分別增長0.1%及2.9%。

出口同比萎縮5.4%至93億泰銖。銷售至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CLMV)的藥品總額(占藥品總出口的58.3%,以下同)同比下滑7.3%,出口日本(6.6%)下降5.8%,銷往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藥品(合計17.9%)同比減少12.9%。與此同時,由於進口藥品價格上漲,使得其進口總額同比增加7.3%至460億泰銖,其中自德國進口額同比+0.2%(占藥品進口總值的13.1%,以下同),日本+1.7%(8.0%),美國+6.8%(7.8%),另自印度與中國的進口(12.8%及3.2%)同比成長59.1%及22.3%,主因為對前驅物化學品(precursor chemicals)的需求增加與價格上漲所致。

2022-2024年展望

對國內市場銷售的藥品總值預計年均成長3.5-4.5%。需求增長將由以下因素所推動:(i)隨著人口老齡化,尤其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增加對使用昂貴進口藥物進行治療的需求;(ii)全民醫療保險的覆蓋率提高,將刺激對學名藥的更大需求;(iii) COVID-19大流行引起民眾對健康與福祉的極大關注。因此,製造商將傾向於增加投資以滿足不斷成長的需求。

但是,競爭也可能在以下幾方面加劇:(i)自印度及中國進口廉價藥品;(ii)將在泰國生產學名藥以銷往國內外的新海外參與者進入國內市場;(iii)活躍於其他產業的參與者擴展到製藥領域;(iv)為升級生產設備以符合GMP-PIC/S標準所衍生的費用,同時還要面對進口藥品與原料藥價格上漲(由於對前驅物的需求增加),導致國內製藥商的成本上升。

A:

一、新加坡Sunseap集團於本(111)419日與印尼廖內群島地方政府簽署MOUMOU內容涵蓋廖內群島3,000公頃土地,用於建設太陽能電廠及儲能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s, ESS),其生產之電力將提供給廖內群島及新加坡。

二、Sunseap的共同創始人暨執行長Frank Phuan表示,該計畫將為印尼及新加坡提供乾淨的能源,並提供當地居民數千個工作機會。渠指出廖內群島因相對小的生產規模及供應物流,導致電力成本高,此計畫可協助廖內群島減碳,長期下來,電力成本將會大幅降低。

三、廖內群島地方首長Ansar Ahmad表示,期待與Sunseap及所有國際夥伴合作,挖掘廖內群島的潛力,該群島有豐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生物質、沼氣等。

四、印尼駐新加坡大使Suryo Pratomo對此表示,各國必須共同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印尼政府已承諾減排目標為減少29%的溫室氣體,而透過各方的合作,盼能減少高達41%

A: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魏家祥頃表示,自5月1日起,巴生港(Port Klang)將落實新的貨櫃清關標準作業程序(SOP),即規定貨櫃須在3天內完成入港至清關的程序,盼進一步提高港口的效率。倘相關貨櫃需進一步調查,則須在第3至30天內完成。此前,該港口貨櫃入港至清關未設定任何期限。

 

2021年巴生港為全球12大港口,與排名第11的杜拜港的貨櫃處理量相較,巴生港只少2萬標準貨櫃。若非受到去年的世紀大水災影響,巴生港的排名或許會更高。因此,新的標準作業程序將可提升巴生港的效率及貨櫃處理量。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綜整丹麥新聞媒體於4月19日報導, 梅特( Mette Frederiksen)總理於召開記者會提出 "丹麥可以做得更多2"之提案, 旨為丹麥和歐洲必須盡快擺脫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爰要於2030年前淘汰天然氣。  丹麥政府向40萬戶天然氣取暖之丹麥屋主提出淘汰計畫,伊表示,簡單來說,這是一項讓歐洲更環保、更安全的提議,丹麥應率先逐步淘汰天然氣。 伊提出使用天然氣及油氣鍋爐取暖之丹麥屋主應盡速改用區域性供暖,安裝熱泵或是改用綠色沼氣供應。  為不再仰賴俄羅斯天然氣,丹麥將暫時重啟原先已關閉的北海的天然氣生產以接軌供應直到丹麥的綠電及沼氣供應足以涵蓋丹麥所需。 暫時重啟丹麥之北海天然氣供應仍較優於向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北海天然氣及石油的開採仍維持最遲於2050年停止。

 

另政府將提出可以減少 370 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綠色稅制改革提案,  將包括徵收二氧化碳稅。

 

下列為政府建議丹麥必須在 2030 年之前淘汰使用天然氣之提議:

  1. 2022 年底前向家庭發送關於淘汰天然氣及油氣鍋爐替代的明確信息
  2. 最遲在 2028 年之前完成區域供熱
  3. 對低收入戶家庭的綠色供暖補助加倍
  4. 推廣和增加綠色氣體的生產
  5. 暫時增加北海天然氣產量
  6. 到 2030 年底,新增 1-4 GW海上風電
  7. 啟動北海新能源島籌建
  8. 到 2030 年,增加4倍太陽能和陸上風能的產量

A: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萊迪思半導體公司(Lattice Semiconductor),將在馬來西亞檳城州興建新的工程及營運中心,以擴大其在馬國的業務,以支持公司的急速增長。

 

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和「投資檳城」機構(InvestPenang)頃發布聯合聲明表示,該公司將在檳城州峇央峇魯(Bayan Baru)一塊6,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室,專注於工程應用和研發(R&D)以及營運,估計至 2022 年底員工人數將逾 30人。

 

Lattice Malaysia 的網站負責人 Friiscor Ho 表示,檳城是著名的頂尖科技人才的故鄉,使其成為擴大其全球影響力的理想選擇。該公司將制定一個令人振奮的成長計畫,盼在「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市場持續強勁增長。

 

根據維基百科指出,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係以PAL、GAL、CPLD等可程式化邏輯裝置為技術基礎發展而成。作為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中的一種半客製化電路,它既彌補全客製化電路的不足,又可克服原有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與此同時,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Chow Kon Yeow)表示,萊迪思半導體公司將成為該州新興技術產業和先進生態系的重要投資地點。檳城州已定位為全球創新中心並取得重大進展,越來越多全球半導體領導者選擇在檳城州進行研究、設計和開發活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隨著馬來西亞與印尼簽署新的引進印尼女傭瞭解備忘錄後,兩國將重新談判已簽署18年的2004年瞭解備忘錄,以便馬國在六個產業,包括營造業、農業、種植業、製造業、服務業及礦業等引進印尼勞工。

 

馬國與印尼於本(2022)年4月1日在雅加達簽署招聘及保護家庭女傭的協定後,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已指示相關單位審查涉及其他產業的2004年瞭解備忘錄。

 

印尼駐馬來西亞大使赫莫諾(Hermono)表示,佐科威總統盼透過審查該瞭解備忘錄,確保符合時宜及提供更好的保護。

上述產業的瞭解備忘錄或與家庭女傭領域不同,因工作性質及易傷性質程度有異。相對於家庭女傭,相關產業問題較少。主要的問題是勞工未持有許可證,未有固定雇主及健康保障,這些問題均須儘速處理。

 

隨著印尼政府於4月18日解除該國公民出國工作禁令,該國已準備好新協議。隨著全球勞工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對強迫勞工及債務束縛的保護,印尼與馬國人力資源部官員就已過時的2004年瞭解備忘錄,舉行非正式會談。兩國同意就此事舉行正式會談,而在4月1日簽署的家庭女傭協定,可作為參考。兩國討論的重點事項,包括最低薪資規定、單一管道系統、招聘成本上限、生活條件和強迫勞動等。

 

據悉,目前馬國市場迫切需要約100萬名外勞,馬國各產業期盼政府儘速推出聘請外勞的明確規定,並減少繁文縟節,以快速管道的方式讓雇主聘請外勞。過去兩年由於新冠疫情肆虐,馬國國內自先前大約200萬名外勞減少至90萬,如今經濟逐步復甦之際,各產業尤其種植業、營造業及製造業還是極需外勞填補空缺。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席部長曹觀友頃發布消息稱,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兩年,但檳城州去(2021)年核准的製造業投資額卻創下762.24億馬幣(約182.79億美元)新高紀錄,較2020年成長421.96%,尤其電子與電機、機械與配備、醫療技術和其他先進領域持續表現優異,估計未來2年續看好可再創新高。

 

曹首席部長表示,去年檳城州製造業能取得優越表現,主因為該州投資生態傑出,以及中美貿易戰在內的全球局勢變遷所致。近年來檳城成功吸引了新一批外人直接投資,引進尖端產品,渠等不但是國際級的主要領導者,還是策略投資人,先在本地拓展先進活動、擴大檳城州的廠房及展開策略佈局。

 

2019年及2020年檳城州迎來一批新的策略投資人,渠等為各自領域的全球主要領導者;其中有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晶圓製造設備)、信泰(Simmtech,半導體原物料)、博世(Bosch,汽車零組件測試)、超科林半導體(UCT,半導體領域關鍵系統的主要供應商)、德康醫療(DexCom,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及施樂輝(Smith+Nephew全骨科產品)。

新投資人掀起溢出效應,諸如增加和引進相關供應商進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