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來源:越南文化、體育與旅遊部,2022年4月2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文化、體育與旅遊部已正式發布關於在新常態下重新開放旅遊活動計畫之第829號公告,該公告對國際旅客入境越南之規定較以前提出之規定更加寬鬆,主要規定包括自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俄羅斯、日本、南韓、丹麥、瑞典、挪威、芬蘭與白俄羅斯等13個國家入境越南時,不分護照種類與入境目的在滿足所有入境越南條件者可獲15天免簽證停留,實施期限自本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14日止。外國人與居住在國外越南人及其親屬需持有效越南永久居留證、臨時居留證、簽證與免簽證證書等入境所需證件。上述旅客無需辦理人事代理、簽證簽發或免簽證等手續,亦無需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入境批准。搭乘飛機之旅客須持有入境越南之前72小時內PCR檢測或24小時內快篩陰性證明(2歲以下兒童除外)。若出行時間短,通過公路、鐵路或海運入境旅客可按乘坐飛機旅客規定在出境前進行檢測。若出行時間較長,旅客須入境前在邊境口岸接受檢測。搭乘飛機之旅客在入境越南後無需重新進行檢測,也無需進行隔離,可立即參加旅遊。所有旅客須在出發之前在tokhaiyte.vn 網站上進行醫療申報並在手機上安裝PC-Covid應用程序。旅客在入境越南之日起10天內需注意自身健康狀況。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等新冠肺炎感染症狀,須立即通知就近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並採取戴口罩,用消毒液洗手等各項防疫措施。此外,入境旅客須持有包含新冠肺炎治療費用之醫療保險或旅行保險,最低保額為1萬美元,所有新冠檢測費用、醫療隔離費用、治療費用等相關費用係由旅客自付。
A:
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本(22)日訪印度期間表示,英方願對印度專業人士簽證限制展現彈性,以利雙方於本(2022)年底前洽簽印英FTA之早收清單協議。惟印英頃於上週結束FTA第3回合談判,並持續就達成早收協議的可能性進行協商。
據悉雙方談判中,雙方對威士忌市場進入仍有歧見,印方則非預期提出印度製造威士忌出口英國市場之建議,惟對蘇格蘭威士忌關稅自由化仍持保留立場。此間人士則認為,印方上週頃同意削減來自澳洲高價位葡萄酒之進口關稅,惟對蘇格蘭威士忌降低其高達150%的關稅仍不願給予降稅之承諾。印方則更提出,為其酒精飲料業者尋求進入英國市場之機會,盼英國取銷法律規定對進口威士忌需於橡木桶陳釀3年之規定要求,上述規定使印度威士忌無法進入英國市場。此外,因印度氣候炎熱,酒在熟成過程中會蒸發,造成損失及增加成本,損及出口競爭力。
印度酒精飲料公司聯合會(CIABC)總幹事Vinod Giri表示,英國對威士忌有3年陳釀之要求,但印度氣候炎熱無法陳釀到那種程度,應該設立一個不同類別,稱為印度威士忌,考慮技術因素不需要陳年(Aged),在印度兩年的熟成期就相當於一般6~10年的熟成期。印度的烈酒每年蒸發損失10%,而蘇格蘭或澳洲塔斯馬尼亞的蒸發率則僅為1.5~2%,這意味印度酒精飲料在3年熟成要求下將損失近30%,而蘇格蘭僅為4~6%;如此增加印度威士忌成本,印度烈酒在短短3~6個月內就達到與蘇格蘭相同的成熟度,30%的酒精損失,使印度威士忌完全失去出口競爭力,英方界定威士忌的限制顯為非關稅障礙。
此外,英印度商業委員會(UKIBC)執行董事Kevin Cole則表示,印方降低蘇格蘭威士忌進口關稅可創造雙贏局面,因大部分輸銷印度的蘇格蘭威士忌都係散裝並非瓶裝,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於生產印度製外國酒(Indian Made Foreign Liquer, IMFL),因此如果關稅從150%降低,印度威士忌公司的原料成本亦將降低,即有利於印度消費者。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委員會(ICRIER)教授Arpita Mukherjee表示,雙方可就自源自英國散裝及瓶裝威士忌設立一個最低門檻,如此進口就不會與國內產品競爭,最低門檻應該與所有產業機構進行討論,其他如標籤或食品安全標準等非關稅問題,可以在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及技術性貿易障礙(TBT)中討論。
A:
柬埔寨考慮推動與印度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22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次長Penn Sovicheat頃表示,該部刻正考慮推動柬埔寨-印度雙邊貿易與投資協定,主因印度係柬埔寨產品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亦係外資來源國(FDI)之一,兩國各自之工作小組已完成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研究,目前處於即將可能進入談判之階段。
次長表示,柬埔寨正在尋求簽署柬印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增進貿易與投資合作,為柬國產品打開印度市場,推動市場多元化,而非僅集中在與中、韓及東協國家現有之市場。
2021 年前11月柬印雙邊貿易額為2億7,420萬美元,比2020年同期之1億7,430萬美元激增57.2%,其中柬國對印度出口1億1,380萬美元,比2020年同期5,700 萬美元暴增99%。次長稱,雖然2國貿易額目前仍處於低檔,惟逐年穩步成長,顯示兩國關係在貿易與經濟合作方面日益密切。
印度國會眾議院議長Lok Sabha Om Birla於4月21日率領高階代表團對柬埔寨進行為期4天之正式友好訪問,以慶祝柬印建交70周年,並進一步加强兩國立法與行政機構間之友好合作關係。
柬埔寨商工總會(CCC)副會長林恆表示,雖然2國貿易量仍然很小,期盼透過這次印度高階官員的正式訪問,柬埔寨能夠展示經濟和投資潛力,特別是讓印度投資者和柬埔寨商人充滿信心。林恆對推動柬印洽簽雙邊自貿協定持高度評價,認為可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並使柬埔寨多一個人口眾多且有消費力的新市場。
柬埔寨觀光部今年4月初向印度政府提議在兩國間建立直航以促進旅遊業發展,因為印度駐柬埔寨大使館日前在柬國觀光部簽署諒解備忘錄,該部敦促印度政府加快安排每週從金邊或暹粒直飛印度的航班。
A:
Business Day 2022.04.20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公共汽車工會(Towu)表示,就工人調薪案不會接受任何低於通貨膨脹的方案。該工會盼能調整至 6.5%。有跡象表明,今年的通膨率恐升至 6.2%,而且隨著南非持續限電,相關費用將更加昂貴。
二、 公共汽車客運部門是受到疫情衝擊的行業之一,因封城導致邊境關閉、限制公車人數及禁止跨省旅行。南非國家金屬工會(Numsa)、南非運輸聯合工會 (Satawu)、運輸聯合工會 (Tawusa)、Tirisano 運輸服務工會 (Taswu) 和 南非公共汽車工會(Towu)起初要求加薪 11%,高於南非儲備銀行對 2022 年 5.8% 的預估總體通膨率。
三、 資方公路乘客談判委員會 (Sarpbac)是雇主與工會就工資和就業條件協商之平台,最初資方為工會提供 2.5% 調薪,現在已上調至 4.5%。目前相關工會仍就資方調薪方案進行討論統整意見,屆時再彙總回復資方。
A:
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4月22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 4月份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至-20.9已破金融危機初期之紀錄。 下列為3位丹麥經濟分析師之見解:
Arbejdernes Landsbank之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表示,丹麥人目前正在經歷自 1980 年代以來最劇烈的價格上漲,這顯然影響經濟情緒。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為-3.2, 到3 月份就下降至-14.4,是自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 當時為-16.6。隨著價格上漲,影響消費者的荷包,相對的消費者的信心亦發生變化。 另3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 5.4%,達自 1985 年以來最高之通膨率 , 這相當於一個有孩子的普通家庭,每年因價格上漲而多支付 25,000 丹麥克朗。 此外,與烏俄戰爭相關的不確定性增加也可能導致家庭經濟情緒低迷。
Sydbank 的資深經濟分析師 Mathias Dollerup Sproegel, 預計烏克蘭戰爭不會導致經濟陷入困境 ,但丹麥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渠指出,勞動力市場預計不會像金融和新冠危機期間那樣進行大規模解僱, 民眾仍然對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持一定的樂觀態度,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勞動力市場的繁榮活動將抵消實際工資的負增長。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因為購買主要消費品通常與對未來的樂觀情緒有關,民眾對大型消費品的需求現在已接近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這亦是對消費具有潛在的巨大阻力警告。
丹麥商總(DE)資深分析師 Kristian Skriver指出, 儘管消費者信心指數低,但預計今年的消費不會出現大幅下滑。 相反,預計今年消費將繼續增長,主因為就業率創歷史新高,失業率仍處於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預計良好的民間金融狀況將超越消費者的極大擔憂,爰將確保今年消費持續成長。
A:
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4月19日報導,15間丹麥光纖網絡公司聯手成立電信光纖協會 Tele- & Fiberalliancen , 旨為共同努力改善丹麥電信和數位化領域的政策和監管框架。此電信和光纖聯盟隸屬於丹麥綠色電力,由能源組織 Dansk Energi 以及來自風能(Wind Denmark)和太陽能行業(Dansk Solkraft)的遊說者所組成的。共有15 家公司分別為 Aura、Energi Fyn、Energi Ikast、Ewii、Fibia(Andel 和 NRGi)、GEV、Jysk Energi、MES、Nef Fonden、Nord Energi、Norlys、RAH / RAH Fiber Broadband、SEF 和Thy- Mors聯手成立。
最近幾年寬頻光纖網路公司爭奪進入不同區域之競爭激烈,藉此合作聯盟以確保光纖網路的連接能盡可能為更多民眾提供更好的光纖網路覆蓋區域。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日期: 20220421
原瑞典COVID-19防疫中心流行病學專家Anders Tegnell前於3月間由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宣布,將赴WHO參與全球COVID-19防疫與協助疫苗相關事務。但因雙方似乎無法就工作職務達成共識,最終WHO正式決定婉謝Anders Tegnell。
Anders Tegnel對此表示失望,未來將續在瑞典公共健康局繼續從事疫情防治相關工作。
A:
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汽車市場分析家Magnus Behm指出,雖然未來汽車趨勢為電動車,但依目前受到包括物價高漲、俄烏戰爭、疫情與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未來轉型至電動車的時程將會被延遲。
美國知名電動車企業Tesla近期發布季報,同時表示現在的採購成本已高於去(2021)年25%至30%。其中以原物料價格上漲為最,電動車電池所需的鋰成本也在一年內成長20%,使得電池占了整車價格80%,兩倍於2015年的40%。
正在參與俄烏戰爭的俄羅斯是生產電動車所需原物料約10%至30%,加上上海現正因為疫情關係封城嚴重影響供應鏈及其他因素,可預期未來電動車製造與交貨時間都將因此而延長。
A:
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4)月21日報導,該國政府立法建立新補貼機制,由法國商工會(CCI)承辦管理,鼓勵中小企業重返法國專業貿易會展,提升其面對國際買家與觀展人士機會。
此機制共編列 9620 萬歐元,將補助中小企業參加官方指定之法國貿易會展上之相關費用,凡同一展會上一屆未參展者即可申請。憑會方開立發票計算,最高可補助展場租金與報名費的 50%,每家公司補助金額不超過 12,500 歐元,每場會展活動補助總額上限為 130萬歐元;係屬商工會輔導企業任務之範疇,由該會承辦受理申請。
實施期間為本( 2022) 年 3 月至 明(2023) 年 6 月,依據法國政府上(3) 月 16 日第 2022-370 號法令附錄清單所列指定74項國內舉辦之專業貿易會展活動,除了地方區域博覽會外,包括許多知名國際會展,例如國際運輸與物流週 (Semaine internationale du transport et de la logistique ,SITL)、法國巴黎複合材料展覽會JEC World、歐洲指標新創展Viva Technology、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及巴黎烈酒葡萄酒博覽會Vinexpo。有意申請廠商須於今年底前至專頁登錄,並於展後2個月內檢據申請補助。
A:
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he Slovenia Times」2022年4月20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下調斯洛維尼亞經濟增長預測:2022年斯國GDP預計成長3.7%,較2021年10月之預測調降0.9%。另,預測2023年成長率3%,亦較上次估值調降0.6%。
IMF下調斯國經濟成長率主要原因係:歐盟對俄羅斯經濟制裁措施阻礙其疫情後之復甦。此外,IMF對斯國2022年通貨膨脹率預測自早先預測之1.8%調升至6.7%,2023年則放緩至5.1%。
A:
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4月21日報導,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表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該集團即不再進口俄羅斯原油,缺口部分已找到其他供應源。
根據奧國統計局資料,2021年奧國進口原油總計760萬噸,哈薩克斯坦為主要輸入來源(占38.9%),其他來源依次為:利比亞(22.1%)、伊拉克(20.7%)、俄國(7.8%)、葉門(3.5%)、阿爾及利亞(2.7%)、亞塞拜然(1.4%)、英國(1.3%)、其他(1.6%)。
OMV發言人表示,奧國自俄羅斯進口原油數量不多,尋找替代來源相對容易。惟奧國進口天然氣80%來自俄國,短期內很難找到足夠供應源。
A:
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4月21日報導,奧地利航空管理公司(Austro Control)宣布,將於2023年啟動無人機飛航管理數位系統(UTM),取代目前以電話進行之飛航管制。
依據奧地利遙控無人機管理法規,在開放空間操控250公克以上無人機須持有「操作執照」。該證照之取得過程彷如考駕照,必須上完規定課程及方能報考。奧國自2014年無人機管理法規生效迄今約45,000人取得無人機執照。該管理法規亦規定無人機必須註冊,依據Austro Control資料,奧國無人機註冊數量約30,000架。
前揭無人機飛航管理數位系統係由奧國知名高科技通訊技術系統公司Frequentis開發與Austro Control合作開發。雙方計畫未來5年將陸續投資530萬歐元完善該系統。
A:
依據奧媒「小報」(Kleine Zeitung)2022年4月20日使用租車平台「Billiger-Mietwagen.de」試算,奧地利2022年夏季租車費用(租車業價目表已出爐)相較於2019年疫情前上漲54%。
奧媒分析,疫情期間,因防疫封鎖措施導致旅遊業蕭條,租車業務亦大幅萎縮,業者紛紛縮減車隊。惟自2021年第4季起,歐洲各國逐步放寬封鎖措施,旅遊業逐漸復甦,租車業務需求大增。就在租車業者擬添購新車,迎接回暖之租車市場之際,新車市場因供應鏈不穩定,交貨期大幅增加,造成歐洲多數租車公司面臨車隊數量短缺,供不應求現象。
根據前揭租車平台試算,租車費用漲幅較大之歐洲國家多為觀光熱門國家,例如:西班牙租車價平均上漲155%,葡萄牙(+100%)、希臘(+80%)、法國(+74%)、義大利(+64%)。奧國漲幅雖不如上述國家多,惟平均租車費卻居歐洲觀光熱門國家榜首,以2022年夏季歐洲觀光熱門國租車平均每日費用排名如后:奧國(58歐元)、希臘(53歐元)、西班牙(52歐元)、義大利(50歐元)、德國(47歐元)、法國(46歐元)、土耳其(37歐元)。
A:
奧地利統計局2022年4月22日發布報告,預估2022年奧國研發支出將近141億歐元,較2021年增加9.3%,相當於2022年奧國GDP之3.26%。近3年奧國研發支出GDP占比為:2019年(3.13%)、2020年(3.22%)、2021年(3.21%)。按,一國研發支出占GDP比重被稱為「研發強度」(Research Intensity)。
奧國統計局估預估,2022年奧國企業研發支出為71.6億歐元,占全國總支出51%。奧國政府部門提撥獎勵研發補助預算近47億歐元(占總支出33%),其中聯邦政府編列逾39億預算挹注研發基金,地方政府編列逾6億歐元預算。另有22億歐元(占16%)為外資,主要係由外國企業在奧地利子公司投資之研發支出。
由於歐盟各國公布統計數據時間快慢不一,以目前就資料最完整之2020年作比較,當年奧國研發支出占GDP比重3.22%,研發強度排名歐盟第3,僅次於瑞典(3.53%)及比利時(3.48%)。歐盟研發強度超過3%之國家尚包括:德國(3.14%)及丹麥(3.03%)。歐盟平均研發強度為2.32%,在平均水準以上之國家有芬蘭(2.94%)及法國(2.35%)。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 News)報導,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在綠色經濟融資機制(GEFF)下,啟動GEFF Turkey綠色融資計畫,提供土耳其近5.4億美元(5億歐元),加速該國金融體系綠色轉型,盼增加綠色投資,以協助該國履行2053年零碳排承諾。
歐銀土耳其分部副主任Arthur Poghosyan表示,該計畫旨在協助供應或製造商投資於高性能之綠色技術,提高競爭力,並加速土耳其金融體系改革;此係歐銀歷來對土國在此類能源效率項目中所提供最大筆款項,資金來源除歐銀外,亦包含清潔技術基金(CTF)2,150萬歐元優惠貸款及該基金與土國歐銀合作基金共710萬歐元技術援贈款。
P副主任表示,土耳其工業開發銀行(TSKB)為GEFF Turkey首個綠色信貸額度受益者,將獲得高達5,350萬歐元之貸款。未來倘市場需求強,亦不排除擴大總計畫額度,以協助土國邁向綠色及低碳經濟轉型道路。
土耳其天然資源豐富,根據歐銀研究,目前土國已開發之太陽能及風能約僅占其各別發電潛力之3%及15%。而截至本年3月底,土耳其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8千MW(百萬瓦),占總裝置容量8%,另風電10,861MW,占總電力容量10.8%。地熱容量則為1,676MW。
2010年以來,歐銀及其融資合作夥伴總計提供土國14家金融機構25億歐元資金推動再生能源相關計畫,其中包含CTF基金8千萬歐元優惠融資及2,300萬歐元來自歐盟援贈。所提供再生能源融資計畫占土國太陽能發電之10%、生質能及廢棄物發電8%,風能7%和地熱能5%。
前述機構融資計畫每年共產出約5.95太瓦小時潔淨電力,相當於土國2021年全國總發電量1.8%。除協助土國減少相當於該國2020年總碳排1.5%排放量外,亦協助節省相當於該國2020年火力電廠煤炭進口量之12%,倘以2021年煤炭平均價格換算,共協助節省約2.65億美元。
A:
The Star 2022.4.22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Transnet國營運輸集團港務部門日前表示,計畫在納他省理查灣港(Richards Bay)興建新天然氣(LNG)接收站,將以設計、建造、營運、維修及移轉所有權方式辦理,目前已收到19家跨國公司提出企劃書,該集團將著手辦理招標。
- 南非能礦部提出之2020-2025礦產及能源策略計畫(Mineral Resources and Energy’s Strategic Plan),預計至2027年將天然氣發電量提升至3000MW,以替代燃煤發電,促進天然氣市場發展,解決南非Eskom國營電力公司供電問題。
- Transnet集團前於2019年表示將依據世界銀行提供之200萬美元(約3000萬蘭特)經費建立天然氣運輸設備,並將更新原有管線將天然氣自德本港運輸至約翰尼斯堡,預計2024年開始接收進口之天然氣。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55號
根據德國「明鏡周刊」取得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回復國會議員Sevim Dağdelen(左派黨)之書面質詢資料,德國武器出口值已連續3年出現成長。2020年時的出口金額約13.8億歐元,2021年則成長至15.1億歐元。
而其中,多數軍火出口流向所謂「第三國」,這引起反對黨以及輿論的批評。
近期由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引發民眾對德國軍火工業在全球武器供應鏈扮演角色之關注。根據聯邦經濟部統計資料:德國在2021年出口15.1億歐元軍火武器—此係2017年以來的最高值。
其中約有60%以上軍品係流向既非北約NATO、亦非歐盟EU之「第三地」,尤其,部分國家地區因侵犯人權而廣受批評或易使德國捲入地區衝突,因此特別遭到輿論批評。
2021年德國軍火的前十大買家分別是:埃及、以色列、卡達、土耳其、英國、挪威,以及同屬歐盟之義大利、荷蘭、拉脫維亞與奧地利。
國會議員Dagdelen尤其針對德國向土耳其的軍火出口多有責難。伊指出,土耳其在該地區爭端中,與伊拉克、敘利亞及利比亞之紛爭都有關係,另土耳其對歐盟鄰國之希臘與塞浦路斯,也長期屬於具有軍事威脅之來源國,因此德國實不應該繼續對土耳其提供軍火。
Sevim Dağdelen,女性,46歲。係「庫德族」移民德國第2代,出生於杜伊斯堡市(Duisburg),大學修習法律,2017年起當選國會議員至今,從政前曾任記者。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56號
不斷上漲的物價除對民眾生計造成影響,也令經濟學家同感擔憂。德國經濟專家Monika Schnitzer警告,持續的通貨膨脹浪潮恐導致德國經濟出現巨大的不確定性。
Schnitzer教授是德國聯邦政府最倚重之「經濟專家委員會」五位總體經濟顧問之一,伊對於高通膨及預期歐洲央行(ECB)將棄守廉價貨幣政策等尤表憂心。伊於日前在Ludwig-Erhard-Forum論壇會議上表示,能源價格上漲、進口價格變貴,以及對個別市場依賴度的必要減少,將導致整體成本上升。
此外,壓力大的公司可能面臨員工要求調高工資。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指出,如果每個人都認為通膨會逐漸惡化,那麼經濟將呈現嚴重不穩定,此時即需要歐洲央行出面調節。今年3月份歐元區平均通膨率升至7.4%;歐洲央行上周宣布利率維持0%不變。
德國工業總會(BDI)理事長Siegfried Russwurm透露,迄今為止,德國能源轉型計劃是建立在利用來自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基礎上,因此是在完全不同的框架條件下訂定。如果能源成本急劇增加,德國政府須重新思考如何減免能源稅與其他賦稅。德國無法承擔非永續經營的代價,即使是以氫能為基礎的經濟也須面臨國際競爭。
BDI理事長Russwurm也同時警告,勿對德國貿易夥伴設定過高標準;德國作為出口大國,很難僅與自由民主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渠批評,德國甚至無法與加拿大達成貿易協定。德國與歐洲對創新作為貿易潛在良機的關注太少,唯有在市場上迅速推出創新,才能吸引買家青睞。
另一方面,德國財長Christian Lindner(FDP自民黨)則呼籲,德國經濟應謀求更廣泛之國際定位,減少對中國的集中程度。尤其是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在烏克蘭戰爭期間變得異常明顯。而所有人也清楚:德國作為出口大國,與中國過度緊密的雙邊關係也並不健康。
L財長主張,德國在技術上重新定位的時代來臨,應以多樣化方式融入世界。渠對減少德國在中國之參與不表贊成,但支持德國在美國、加拿大、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及東協(Asean)尋求更多經貿機會。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57號
近期由於中國疫情轉趨嚴峻,在封堵防疫政策下,主要港口如上海港遭到封鎖,碼頭作業一再中斷,塞在港口等待御貨之貨船大排長龍。此前數十艘貨船在中國完成御貨,經數周航行後抵達歐洲,目前在黑爾戈蘭島(Helgoland)附近等待進入漢堡港。儘管漢堡港口物流公司(HHLA)動員大規模人員及設備,要消化這一波到港貨輪,估計仍可能需要幾天至幾周時間。
新冠疫情兩年來,HHLA透過良好管理化解各項突發狀況,維持漢堡港營運不致發生嚴重塞港現象。但如2021年3月長榮海運長賜號於蘇伊士運河擱淺致運河封鎖、2022年2月颶風來襲,以及最近俄烏戰事等特殊事件,造成全球供應鏈大亂,海上運輸期程延誤嚴重,導致貨櫃堆滿漢堡港碼頭倉庫。
為安置抵達貨櫃,HHLA已經調度各種可用空間存放,但已達到港口承載極限。若供應鏈緊張情形拖延,堆在倉庫的貨櫃越多,處理工作量就越大,處理時間亦越長。過去,將貨櫃從倉庫運至船上的距離約500公尺,現今,有時長達1.5公里,徒增作業時間。
A:
依據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報導,瑞士Holcim水泥集團2022年第一季銷售額為66.4億瑞士法郎,與2021年同期相比較,增加20%,第一季經常性稅前息前利潤為6.14億瑞士法郎,與2021年同期相比較,成長16.3%。
Holcim提高了今年的營銷預測,由原先銷售目標6%提升為10%。該集團多項公司收購促成了屋頂業務第一季銷售顯著成長,尤其是對Firestone及Malarkey兩家公司的收購。對於收購Firestone創建新的解決方案和產品部門,Holcim預計銷售額將可實現2位數的成長,達到50億瑞士法郎。
資料來源: 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
日期: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