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柬埔寨經濟復甦之優先發展領域為汽車及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4月21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Sok Sithika / 高棉時報

 

柬埔寨財經部長兼經濟金融政策委員會主席Aun Pornmoniroth表示,柬國政府已將汽車及電子產品列為促進柬埔寨參與全球價值鏈與促進經濟多元化之優先發展產業,並特別列為經濟復甦之優先領域。為此,財經部準備2份文件介紹柬國政府的長期願景,如下:

 

「汽車業發展與吸引投資路徑圖」:以發展柬埔寨汽車業為目標,並將其與區域及全球價值鏈連結起來,期盼將柬埔寨轉型為汽車零組件製造中心,並促進更高端之汽車零組件及高附加值之生產。

 

「電子業發展與吸引投資路徑圖」:將柬埔寨轉型為綜合電子生產中心為目標,生產各類電子零組件、半成品零組件、分裝產品及全組裝產品,出口至區域及全球市場。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曾於本(2022)年3月1日就「汽車及電子業發展路徑圖草案」舉行磋商會議,邀請相關部門與機構代表,及汽車與電子業的主要相關利益者與會。會中CDC秘書長Sok Chenda Sophea表示,這2個產業路徑圖的成功實施將對柬埔寨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出口將增加逾20億美元,並在5年內創造超過2萬2,000個新工作職位,且未來將為本地汽車及電子業的中小企業帶來新機會。此外,汽車及電子業的投資者也將從該路徑圖中受益,例如培育熟練的人力資源,以及改善電力與物流基礎設施。

 

柬埔寨皇家學院經濟研究員Hong Vannak表示,過去10年間,儘管近年發生Covid-19危機,柬埔寨對車輛的購買力顯著提高。加以上(3)月CDC批准柬埔寨電子零件新投資案,以及由日本公司在金邊經濟特區與波貝經濟特區投資現有電子零件公司來看,發展與落實路徑圖對柬埔寨至關重要。

 

上述行業的發展與全球需求密不可分,係柬埔寨產業切入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機會。柬國具有潛力吸引汽車及電子業之外人直接投資,因為柬國擁有充足的基礎設施,包括深水港口、有利的自然條件、穩定的政治環境及公平有益的法律政策。與成衣業相比,汽車和電子業的全球需求更顯穩定。

 

Vannak經濟研究員表示,為確保該路徑圖能成功落實,柬國政府的參與不僅是政策措施的協助,甚至擴及資金的獲取及海外市場的開拓,以發展國內汽車及電子業。例如柬國政府將與企業充分合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此外,柬國政府將續與貿易夥伴國家及金融機構建立良好關係,以確保柬埔寨生產之汽車及電子產品順利出口。

A:

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歐元區通貨膨脹率繼2月高達5.9%,3月更進一步推高至7.5%,遠高於歐洲中央銀行(ECB)設定之中期通膨率目標2%。

 

推高通膨率之最主要因素依舊是能源價格,從2月的32%上漲至3月的44.7%,其次為食品和菸酒(5%)、非能源工業產品(3.4%)和服務(2.7%)。

 

歐元區3月通貨膨脹率在會員國當中又以波羅的海3小國最高(愛沙尼亞14.8%、拉脫維亞11.2%、立陶宛15.6%),其次為荷蘭11.9%、西班牙9.8%、斯洛伐克9.5%、比利時9.3%。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統計局根據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所得出之計算結果,比利時3月通膨率為9.3%,該計算方式與比利時統計局Statbel和比利時聯邦經濟部FPS Economy所使用之計算模式稍有不同,故後者所發布之比利時3月通膨率為8.31%。

A:

媒體報導,沙烏地主要電信商之一 Etihad Etisalat Co. (Mobily)本(2022)年第1季獲利自去(2021)年同期的2億2,600萬里雅成長41%至3億1,900萬里雅(約8,500萬美元),營收則自36億里雅增加5.8%至38億里雅,毛利則年增8%至220萬里雅。

Mobily最新財報顯示,營收成長主因為用戶訂閱數增加,帶動旗下投資、消費產品及批發等事業一併成長。

A:

SADC Press Release 2022.04.19南非經濟組摘譯

  • 人類與環境民間機構(Save the Environment and People Agency)成功在尚比亞Mufumbwe地區推展氣候變遷智慧農業計畫,目前成功協助5000名農民建立蒜頭、薑、馬鈴薯等農產品生產能力,除可自用外,亦可銷售至鄰近社區。
  • 該計畫係屬歐盟出資800萬歐元成立之全球氣候變遷聯盟計畫(Global Climate Change Alliance Plus, GCCA+)之一,目的在協助SADC會員國提升對抗氣候變遷之能力,促進會員國在氣候變遷議題協商之話語權。該計畫係由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之南部非洲農業研究發展中心(Centre for Coordination of Agricul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CARDESA)於2020年底在尚比亞、史瓦帝尼、莫三比克及辛巴威開始執行。

A:

The Star 2022.4.21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Old Mutual投資集團日前宣布將提供28億蘭特股票提升黑人經濟力,以提升該集團黑人股東比例4%,屆時該集團黑人股東將超過總股份數30%。
  • Old Mutual於2018年承諾至2021年6月前將提升黑人股東比例至25%,至2023年6月前將超過30%。本次交易預計發行2053萬普通股,除開放由集團所屬黑人公司、黑人員工及其他黑人社區基金認購外,另將在公開市場發售,惟尚未決定買受人是否限定黑人婦女或必須符合其他提升黑人經濟力之規定。

A:

The Star 2022.4.21 南非經濟組摘譯

  • 南非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Sa)日前公布2022年3月南非通貨膨脹率為5.9%,高於2月之5.7%,接近南非儲備銀行(SARB)設定之6%上限,已連續11個月超過SARB設定之3%至6%中間值。
  • 分析家表示受烏俄衝突推升國際油價影響,包括交通運輸、水電及食品飲料等價格持續高漲,為抑制通貨膨脹,由於預期南非至2023年通膨始能回復至4.5%水準,預期南非儲備銀行將在5月調升利率2碼,嗣後至2023年5月為止每月調升一碼利率。

A:

非洲東部與南部共同市場(COMESA)新聞稿

2022.04.05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剛果民主共和國、尚比亞與納米比亞交通部長於2022 年 3 月 16 日至 17 日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舉行三方部長級會議,會中提及增加區域交通走廊邊境運營時間,並協調各個區域經濟共同體所建議的國家間跨境收費。

二、  此外,會中亦討論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尚比亞需要定期進行雙邊交流,以應對交通走廊不定期發生的問題。另由於 Kasumbalesa 邊境哨所交通繁忙,會中三國亦立即將邊境營業時間從 上午6點 至 晚間6點延長至上午6點至 晚間8點。

三、  三國部長亦同意改善Walvis Bay-Ndola-Lubumbashi走廊的道路基礎建設,以方便貨物和人員更方便快捷過境。另持續開發走廊旅行監測系統 (CTMS),以應對疫情造成運輸之影響。CTMS 係電子監控系統,用於監控駕駛人健康狀況並追踪駕駛員與卡車移動。

A:

一、查德國進口的天然氣有55%來自俄羅斯,德國聯邦政府計畫在3年內將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比例由目前的55%降低至10%。為彌補天然氣能源的不足德國將提高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的佔比,惟德國現今並無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另鑑於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需耗良久,因德國聯邦經濟部計畫先建置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作為過渡期之解決方案。

 

二、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通常是由退役或老舊的液化天然氣載運船改裝,可儲存液化天然氣,增加相關設備需要時加熱恢復到氣態,再透過輸氣管道送上岸。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優勢在於:其規劃和建置著陸設施(包括通往最靠近陸上儲存設施之輸氣管道)所需的時間,明顯少於陸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所需的建置時間。

 

三、德國聯邦政府計畫將興建三座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並委託德國能源公司Uniper和RWE負責三座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液化天然氣載運船)的租賃,最快可於2022年冬天啟動營運。每個接收站每年可處理的天然氣量達80億至90億立方公尺,三個接收站總計將可處理到27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約可取代俄羅斯約一半的天然氣供應量。(查德國2020年向俄羅斯採購約56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

 

四、陸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最早要到 2025 年才能建置完成,透過陸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將可完全取代俄羅斯先前供應的天然氣量。新建造的液化天然氣基礎設施亦須考量到未來可轉換用於氫氣的進口。

 

註:本文摘譯整理自德國經濟研究所的資料、每日新聞及世界報等報導。

A:

依據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報導,瑞士雀巢集團(Nestlé) 2022年第一季業績成長7.6%,銷售額為222億瑞士法郎,與2021年同期相比較成長5.4%。產品銷售數量成長2.4%,其中以Purina動物飼料、Nespresso咖啡膠囊及Kitkat巧克力等產品成長最多

雀巢集團總裁Mr. Mark Schneider表示,由於原物料價格上漲,該集團產品價格上漲5.2%,但本年預定目標維持不變,預計有機產品銷售額成長約5%,集團稅前息前利潤成長預估約17%至17.5%之間。

 

資料來源: 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

日期: 2022年4月21日

A:

依據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報導瑞士ABB電力/電機集團2021年第一季的產品訂單成長21%,金額為93.7億美金另營業額約為69.7億美金,該集團表示營業額減緩的主要因素為機器人及工廠自動化部門的零組件供貨交付瓶頸。另該公司第一季稅前息前利潤成長4%金額為9.97億美金淨利潤成長20%金額為6.04億美金

 

資料來源: 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

日期: 2022421

A:

依據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報導,瑞士聯邦國際金融國務秘書處(Staatssekretariat für internationale Finanzfragen SIF)表示,在2011至2021年間,瑞士的金融與保險服務的增值貢獻從644億瑞士法郎成長至669億瑞士法郎,其中金融服務貢獻364億瑞士法郎,保險服務貢獻305億瑞士法郎。瑞士過去十年來GDP成長強勁,因此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GDP比重在2021年降至9%,2011年時為10%。金融業就業人數也減少了,從2011年的21萬6,391人,減少為21萬1,605人(2021年)。在過去十年間,金融業的聘用人員占瑞士全國總就業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5.9%下降為2021年的5.2%。

 

資料來源: 瑞士Tages Anziger日報

日期: 2022年4月20日

A:

出處:NL Times, 2022/04/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計劃取消太陽能板增值稅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從2023年初起,在自家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的費用將可能大幅下降。

歐盟頃於4 月 5 日發佈第 2022/542 號指令,根據新規定,會員國將可自由適用 0% 至 5% 的太陽能板增值稅率。

荷蘭政府擬據此修法,自2023 年 1 月 1 日起完全取消太陽能板增值稅,刻正徵求公眾意見中,利益相關者可在 5 月 20 日前對該提案做出回應。

目前荷蘭政府對於太陽能板增值稅係採取先繳納,後申請退稅的做法,不僅程序繁複且費時,倘完全取消太陽能板增值稅,亦將為稅務局省去不少麻煩。

 

A:

出處:Dutch News, 2022/04/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本年4月份荷蘭消費者信心指數創新低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於4月21日公佈,本年4月份荷蘭消費者信心指數創新低,由3月份之-39降至-48,遠低於過去二十年的平均水平 (-8)。

CBS自1986年開始統計消費者信心指數,前次最低點是2022年2月與2013 年 3 月的-41,而2000 年 1 月份則創新高,為36。

CBS表示,本年4月份荷蘭消費者不僅對總體經濟看法非常悲觀,購買意願亦創新低, 指數從3月份之 -26 降至 -34。

A:

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工業總會(Swedish Confederation of Enterprise)將於5月19日召開年度大會,瑞典以知名投資集團的瓦倫博家族成員Jacob Wallenberg已被提名出任會長。

Jacob Wallenberg是瑞典資深創業家,目前身兼自動化公司ABB、電信企業Ericsson、基金資產管理公司FAM和家族投資顧問公司Patricia Industries and Wallenberg Investments AB的副董事長。對於被提名一事,他表示樂意出任該職。

A:

綜合美媒報導,美國IBM公司4月19日公布本年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營收達142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131.9億美元增長約8%,受惠於客戶加速數位投資,其中該公司業務轉型重點之一混合雲(hybrid cloud)強勁成長14%。

 

IBM執行長Arvind Krishna表示,技術與商業間關係近年來已改變,從商業成本轉為當今競爭優勢基本來源,自渠2020年上任後,該公司業務聚焦在混合雲運算、AI、區塊鏈及量子電腦等領域,去年拆分IT服務至獨立新公司Kyndryl,並收購15家公司以加強AI與混合雲能力。

 

Krishna執行長強調混合雲及AI重要性,雲端有助企業部署技術,其中混合雲跨越公有雲、私有雲、與即服務平台;人類處理數據能力有限,AI可有效分析與管理數據,然須解決道德議題,瞭解AI的生命科學準則,否則恐製造怪物,惟AI商業轉型尚須十年時間。

 

另Krishna執行長指出,網路安全為企業這十年面臨最大挑戰,須採分層防禦方式、數據加密、存取控制等,確保被入侵後,可迅速回復,尤其涉及關鍵系統時。

A: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4)月21日報導,德商Gorillas 及其速遞之商務競爭對手在短短一年內已順利帶動法國都會區消費新風潮,尤其年輕消費者隨想隨買,樂於採用雜貨即刻宅配服務。根據市調平台NielsenIQ 統計,大巴黎地區之宅配到府服務有十分之一係由去(2021)年春天才席捲花都之新創公司經營,包括Gorillas、Getir、Flink、Cajoo等。根據 IRI市調顧問公司統計,法國此塊市場規模達 2 億歐元,且刻正成長擴展中。

 

引領此風之德商Gorillas 進軍巴黎僅一年,已經手逾百萬份訂單,其中六成客戶回訂,顯見其客戶忠誠度,一年之間平均單筆消費由 20 歐元增加為 25 歐元。與Casino 超市集團合作後,送貨內容不再侷限於餐前開胃酒小點(apéritif)的啤酒與洋芋片,目前一半訂單內亦有蔬果,訂購熱門產品主要為瓶裝礦泉水、酪梨、香蕉與牛奶。實體商店打烊後正是快遞宅配爭取業績的黃金時段,以晚間 6 時到 11 時與週日期間訂單最多。

 

Gorillas憑其去年 10 月籌得之 10 億美元,頃收購另一宅配送餐品牌 Frichti,合計市場占有率超過 60% ,成為法國市場此業領導廠商。據Gorillas法國總裁Pierre Guionin分析,目前法國速遞商務市場仍是各家搶奪客戶的階段,訂單量必須達一定規模才有利可圖,部分品牌不敵競爭現實已退出,未來應會有進一步整合。

A:

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

文號:1114040052號

 

鑒於俄烏戰事持續進行,在戰爭爆發初期便已暫停俄羅斯業務的德國軟體巨擘SAP,現考慮進一步退出俄國市場。俄羅斯企業未來將需另尋找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

SAP財務執行長Luka Mucic表示,該公司打算終止在俄羅斯市場的軟體產品支援及維護授權許可業務,目前正針對具體實施細項進行研議。因為SAP仍必須在不牴觸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施的國際制裁情況下,履行其對客戶之義務。

今年3月初,在俄羅斯營運逾30年的DAX上市集團SAP宣布加入制裁行列,並暫停開展俄國及白俄羅斯兩地的新業務。但是,該公司仍為現有客戶繼續提供維護及雲端服務,直到日前才決定退出俄國的雲端業務。

不過,數據中心資料為客戶所有,SAP將為不受制裁的俄國企業提供刪除數據、自行擷取數據,或將其轉移到俄羅斯境外數據中心等服務。M財務執行長並宣布,選擇最後選項的俄羅斯企業客戶,在合約期滿後將不予續約。

SAP雖計劃全面中止在俄羅斯的軟體產品支援及維護授權許可業務,然而確切的時間仍不可知,需視個別客戶契約內容而定。

根據最新資料,SAP集團在俄羅斯聘僱員工1,200多名,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3國占集團年營業額之比例約1.5%。

A: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53號

 

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引發國際制裁,德國對俄羅斯的出口也在3月份出現大幅衰退。根據聯邦統計局最新發布之數據,與去年同月相比,2022年3月德國對俄出口大幅減少57.5%,金額降至11億歐元。3月份俄羅斯在德國出口排名上,除歐盟以外國家當中,排名滑落至第12位。統計局指出,2022年2月份,當時俄羅斯仍排名非歐盟貿易夥伴之第5位。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促使西方國家相繼實施制裁,對俄貿易限制,除進口值降低,自然也連帶影響出口。

總體而言,3月份德國對歐盟以外國家的出口較2月份下降7.2%,金額為528億歐元。不過,總出口額與2021年3月相比,今年3月份德國出口仍有3.2%成長。

美國續居德國出口商最重要的客戶。3月德對美出口價值約135億歐元之商品。與去年同月相比,對美國出口貿易增加達21.0%。中國是德國第2大出口市場,3月份計有價值102億歐元的商品出口至中國,但比去年同期減少1.0%。第3大出口國是英國,3月份德對英出口下降0.3%,金額約64億歐元。

德國外貿與批發商協會(BGA)主席Dirk Jandura表示,受到俄烏戰事影響,短期來看2022年對德國外貿情勢而言,預計將是十分艱難的一年,而且中長期的影響目前仍難預估,情況不容樂觀。德國工商總會(DIHK)也持類似觀點,並且也密切關注近期中國的新冠疫情發展。DIHK對外貿易處處長Volker Treier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經濟後果、以及中國因疫情封鎖措施造成的生產及物流瓶頸,恐加重原已出現病情的供應鏈危機。

A:

資料來源: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文號:1114040054號

 

為推動氣候中和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德國聯邦新內閣於2021年12月7日公布之未來施政計畫中(即:紅黃綠3黨聯合組閣協議)在交通政策方面明訂:應於2030年以前達成全國1,500萬輛電動車上路,較上一任政府設定之1,000萬輛目標大幅加碼。

惟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截至2022年1月1日之統計,德國至2021年底實際領牌上路之電動車總數累計約61.8萬輛。

亦即:需要在剩下的不到9年時間,完成新增至少1,438輛電動車註冊上路始能達標。於9年內新增1,438萬輛電動車,表示平均每年至少需要160萬輛電動車註冊。以目前德國每年度新增汽車300萬輛的速度估算,平均每年應有一半以上(>50%)的車輛必須為電動車種。不過,迄2021年底,德國電動車占所有註冊新車的比重,約僅占約一成(10%),離理想值尚有一段不小差距。

聯邦交通部政務次長Daniela Kluckert近期於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為加速電動車普及,德國聯邦交通部或將檢討修正目前對電動車一體適用的補助,未來可能對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和車至少有明確區隔。K次長表示,隨著2022年底,對民眾購買電動車的補助優惠屆期,可能需要檢討修正,或許將逐步調降,例如自2023年起,從原有政府補助之6,000歐元,降至4,000、2024或2025年,再進一步降為3,000歐元。目前還在內部討論,以及尋求經濟部、財政部之共識中,尚未定案。K次長籲請民眾了解,限於政府財政負荷,補助不可能永久持續。

本屆聯邦新政府上任不久即宣布,原有補助民眾購買電動車方案,將延長適用至2022年底:購車時政府補助獎勵金6,000歐元、車商同步補助3,000歐元,合計買1輛電動車可獲得9,000歐元補貼。惟業界分析,2022年底本方案屆期停用後,如無後續支持,民眾購買電動車意願恐受影響。

業界人士認為,決定電動車能否普及的因素,主要可分為3項:行駛里程(續航力)、價格(含購車價及充電費用)、以及充電設備是否普及。

電動車於德國上市迄今已十數年,累計全國僅有充電樁約4.5萬支,依照新政府的政策目標,需要2030年達成全國至少有100萬支公用充電設施,尚缺95.5萬支。換算為每年平均需增建12萬支,能否達標也有變數。

使用自家或普通充電站,一輛車平均需充電7小時方可完全充滿。因此除非住家或公司設有充電站,否則很不方便。至於目前充電費用,一般快速充電站收費,每度電收費0.4至0.5歐元。充電至80%至少需30分鐘。費用平均攤算後,於公用充電樁充電,每行駛100公里需花費8至10歐元。於自家充電,每行駛100公里所需電力約花費4至5歐元。

以上總總顯示,需在2030年達成新政府的施政目標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

A:

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 Le MOCI)本(4)月21日報導,根據法國海關總署(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douanes & droits indirects, DGDDI)最新公佈統計,去(2021) 年第4季法國出口商家數增為 13.64萬,較前一年同期成長 5.1%。惟法國海關表示,此增加幅度部分為技術發展因素,與經濟情勢無關,正與其他當局數據交叉比對,分析可能之合理解釋。

 

去年第4季淨增加 6,800家出口商,數量之增長前所未見;出口商增加之產業主要為農產食品(增加2,710家)、製造品(增加1,040家)及塑料橡膠(增加960家),而停止出口業務者則多來自藥品、紡織品、服裝與皮革及測量設備與鐘錶業等。其中分布於各產業之出口商包括商業貿易業約6.5萬家、工業約3.1萬家、服務業約2.3萬家、農業約1.5萬等。

 

報導引述分析指出,去年英國脫歐生效後,部分出口商為順利出口歐盟市場而續留法國僅為眾多可能因素之一,進一步列舉法國出口業結構特性,包括:出口業務集中於少數大型出口商、員工人數少於20名之中小企業規模出口商佔絕大多數(95 %)以及外資子公司之比重,尤以中、大型規模企業為高。

 

值此後疫情時代,由於部分地區仍有防疫限制措施,許多出口商轉往歐洲市場,出口至歐盟者增加 5千多家,另一方面,出口至第三國者則減少近7千家。鑑於烏克蘭戰爭引發之地緣政治變數,今年發展態勢值得持續觀察。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