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財經新聞台BFM Business本(4)月20日報導,根據法國Urssaf社會保險機構頃公布之今(2022)年第一季最新統計,雇用期一個月以上(不含短期臨時工)之招聘申報已連續三季逾240萬件,並於去年第4季達歷史新高。全職(CDI)招聘人數持穩,而一個月以上之定期工作合約(CDD)之招聘人數則下降 0.9%。
若與疫情前之 2019 年第4季相比,雇用期一個月以上之招聘申報量增加 11.7%,且因公司規模有所不同,員工人數少於20人之小型公司( très petites entreprises, TPE)持續減少招聘,規模較大的企業申報件數則持續增加。
若就產業別分析,工業雇用期一個月以上之招聘申報量較上一季微幅增加0.6%,營建業衰退3.8%,第三產業則持穩。若與2019年第4季比較,工業與第三產業均有明顯成長,分別增加14.3%及13%。
A: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本(4)月20日報導,受到烏俄戰爭影響,歐元區之經濟復甦放緩,而法國所受衝擊程度可望較其他主要經濟體輕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昨日發布之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Outlook)報告,對比其1月份之預測值,將法國今(2022)年經濟成長率下調 0.6 個百分點為 2.9%;而歐元區與德國分別下修 1.1 個百分點與 1.7 個百分點。
法商安盛集團(AXA)首席經濟學家 Gilles Moëc 預期法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7%,並表示法國憑藉現行能源結構與政策以及製造業相對較低之比重,使其較歐元區鄰國更易躲過技術性衰退。法商 Ostrum 資產管理集團則認為IMF預測偏樂觀,預測法國今年成長率為2.5%左右。
當前局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自 2 月 24 日烏俄開戰以來,不利成長因素由能源、價格及信心三方面夾擊經濟,還得加上日前中國大陸因新冠疫情反彈封城之新衝擊與威脅。不僅生產活動受到干擾,西方國家對俄制裁更使出口前景蒙上陰影;M氏表示,法國企業可能會受其主要貿易夥伴-德國經濟放緩之影響,就業市場動態將是近期觀察焦點。法國上月通貨膨脹率高達 4.5% ,預期未來數月仍將持續偏高,恐將衝擊驅動經濟成長主力的消費活動,即使薪資調升,仍難彌補購買力之下降幅度。
IMF前開報告亦將法國明( 2023) 年經濟成長預測從 1.8% 下修至 1.4%,遠低於歐元區 2.3% 的平均預期,惟法國部分經濟學家不以為然,認為若無其他意外衝擊,該國經濟明年將走向正常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0 PAP, TVP World
烏克蘭持續的戰爭以及國際市場價格的急劇上漲正在激勵農民持有庫存,減少供應並導致價格飆升。波蘭穀物和飼料商會(Polish Grain and Feed Chamber)在4月20日週三發布的1份報告中稱,穀物很難進入國內市場。
波蘭穀物和飼料商會指出,最近的復活節假期以及最近幾週在那些較低供應的區域正在進行工作。然而,烏克蘭——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不斷升高的戰爭以及國際市場上飛漲的價格可能正在促使尋求提高利潤的供應商,逐漸釋出庫存。
根據該商會專家表示,只有在5月長周末之後以及與春季作物播種相關的春季田間工作完成之後,才能預計穀物產量的增加。大量的加工企業,主要是飼料廠,正在尋找未來幾個月——5月和6月的穀物。
波蘭的海運穀物出口仍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玉米仍然是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亞港口裝載的主要穀物。預計下半月將有5萬公噸小麥裝上大型散貨船。據該商會專家稱,今年4月海運小麥出口量不太可能超過17萬公噸。
在歐洲主要商品期貨交易所MATIF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波蘭波幣(茲羅提)兌主要貨幣走弱後,出口商的港口交貨報價的小麥價格上漲。4月中旬,小麥和玉米的價格分別為1,800波幣/噸及1,450波幣/噸。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0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9.04.2022
波蘭會保險機構 (ZUS) 宣布,自從推出電子服務平台可以烏克蘭語申請 500+ 津貼後,ZUS已受理約318,000份申請,涵蓋約487,000名兒童,ZUS並補充說付款將於 5 月開始。該津貼適用於在 2022 年 2 月 23 日後越過邊境、獲得波蘭人民身份證明(PESEL)號碼、在波蘭開設銀行賬戶並擁有波蘭電話號碼的烏克蘭人。除了500波幣進階版(500+)的育兒津貼外,烏克蘭難民在波蘭停留期間還有資格獲得家庭照護津貼和托兒所的資助費用。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20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9.04.2022
Experis引用50個招聘人才廣告網站資訊所發布之Job 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IT專家是勞動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人才,2022年第一季度該類別人才之招聘廣告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根據該報告,2022年1月發布之人才招聘廣告有51,000個(2021年1月為21,000個),2月為53,600個(去年同期為24,300 個),3月達到61,000個(去年同期為30,800個)。Experis 專家 Konrad Gandziarski 在評論該報告時指出,IT專家可以期待高收入,他們可以選擇的行業也很廣。
由於遠程工作模式為波蘭的勞工創造巨大的機會,他們可以為另一個城市和另一個國家的客戶執行任務;而可能的障礙是語言問題和時區,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深夜工作。
報告顯示,由於數位轉型和IT環境轉向雲端的趨勢,對負責雲端技術和安全領域的IT專家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的需求也在增加。市場對區塊鏈網絡的開發人員和系統設計人員的需求也很大。G氏認為,波蘭 IT 行業未來將持續發展,惟缺乏專家。
A:
依據匈牙利媒體Profitline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於本(2022)年4月19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將匈牙利本年的GDP成長預測下調至3.7%,IMF前於2021年10月預測為5.1%。
Portfolio指出,IMF預估值與其他預測相仿,匈牙利央行於本年3月底預估本年GDP成長率為2.5-4.5%,多數分析師也預測匈國經濟成長率在3%至4%之間。然匈牙利央行預測明年GDP成長4%-5%,而IMF預測僅為3.6%。
IMF認為,俄烏戰爭將明顯影響匈牙利經濟成長,並延長高物價壓力。IMF預測匈國本年平均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10.3%,遠高於其前次預測的3.6%,亦較匈國央行預測7.5%-9.8%為高。
A:
臺澳的經濟關係是互補互惠。澳洲主要出口肉類、小麥和乳製品等農產品到臺灣,此外,我國注重養生的消費者特別喜歡澳洲的保健食品和飲料。另一方面,澳洲從臺灣進口電信設備和零件、精煉石油、電腦、摩托車以及自行車。澳洲農產品供應的卓越性,以及我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重要價值,展現我們兩國貿易關係的相輔相成。
A:
通貨膨脹不僅讓低收入者勒緊褲帶,年收入六位數以上的富人,恐也會很快削減開支。然而,富人若停止消費,恐對經濟成長帶來巨大壓力。
KTLA電視台報導,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儘管高收入者人數占全美消費者三分之一左右,但卻占全美消費者總支出的66%。
然而,根據CNBC與Momentive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年收入至少為10萬元的美國人,正計劃削減或很快會緊縮開支,此一數字與低收入群體類似緊縮褲帶措施相距不遠,這一點令人擔憂。
Momentive研究科學資深經理沃倫斯基(Laura Wronski)告訴CNBC,「收入達六位數字群體對通膨的擔憂,幾乎和年收入僅達六位數群體一半的人一樣,他們很可能採取措施,減輕通膨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她說,「通膨是個會隨時間推移而加劇的問題,即使是高收入者,也無法免受物價一在上漲的影響。」
隨著零售價格正以40年來最快速度上漲,許多家庭重新審視家中開支。據估計,多達60%的美國勞工,靠薪資過活。
但是,若有錢人也開始縮減開銷,不僅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也會在正從疫情中復甦的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調查稱,68%高收入消費者表示,飛快上漲的價格,使他們重新考慮財務決策,低於82%年收入在5萬元或以下的美國人,有同樣感受。
「美國消費情緒低落」,穆迪(Moody)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說。
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經濟下滑。美聯儲一系列預期的加息政策,完全有可能阻止失控的通膨,使經濟恢復常態。
但消費者支出是關鍵。若擁有最多可支配財富的消費者削減開支,會將情況變得更糟糕。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6252696?from=wj_catelistnews
A:
串流媒體業者Netflix公布,第1季用戶流失20萬戶,為逾十來首度出現付費用戶下滑情況,並警告未來局面更糟糕,反映Netflix在經歷十年極速成長、徹底顛覆好萊塢後,現在進入「撞牆期」。
Netflix 19日還警告,預期本季再流失200萬用戶,將是公司上市以來最慘的一年。Netflix上一回出現訂閱戶流失是在2011年10月,當時流失80萬付費用戶。
消息拖累Netflix盤後股價重挫逾25%,至每股259.60美元,此前,股價今年來已崩跌超過40%。儘管投資人、分析師和好萊塢主管都對今年開局低迷有心理準備,但華爾街原先預期該公司首季將增加250萬用戶。
其他影音串流業者的股價也受拖累,盤後紛紛大跌,Roku重挫6%、迪士尼跌5%、Spotify跌2%。
Netflix管理層指出用戶流失的原因,包括調漲價格、帳號共享盛行、同業競爭加劇。該公司表示,在2.216億付費訂戶之外,還有1億家庭使用其服務但沒付費。該公司正在嘗試讓這些觀眾註冊的方法。
管理層在給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計入大量共享帳號的數量,我們的家庭滲透率相對較高,再加上競爭,對我們的營收成長造成阻力。」
這一結果將影響所有大型娛樂公司。美國娛樂巨擘在看到千百萬用戶放棄付費電視、轉向串流媒體後,紛紛合併與整頓業務,在串流領域與Netflix展開競爭。投資人受到這一策略轉向鼓舞,買進迪士尼這類顯示出致力往串流領域發展的公司。然而,Netflix當前遇到的麻煩將引發投資人質疑隨後踏入串流領域的媒體公司能否簽下足夠訂戶,對新節目製播的投資獲得合理化報酬。
Netflix在四個地區中有三個地區流失客戶,包括在美國與加拿大流失超過60萬用戶。該公司歸咎漲價是客戶退訂主因,同時表示訂戶減少是在預期中。俄烏戰爭讓該公司另外流失70萬用戶,因為完全退出俄羅斯市場,這使得歐、非、中東地區總訂戶量損失30萬。
亞洲則是亮點,新增逾100萬用戶,主要受到韓劇「魷魚遊戲」這類人氣作品帶動影響。Netflix表示,在台灣、日本、印度、菲律賓和泰國市場都出現成長,「以長期而言,我們多數的成長將來自美國以外」。
在美國之外,Netflix仍然遙遙領先於大多數競爭同業。該公司認為,可透過推出更好的節目來吸引新訂戶,並找到更多方法向現有用戶收費,以擺脫當前困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252168?from=wj_catelistnews
A:
(一)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la Carne,CPC) 總經理Daniel Burt本(20)日接受訪問時表示,距離美國核准巴拉圭牛肉輸銷美國市場之審查結果期限已不到兩個月,並就俄烏戰爭影響及目前巴拉圭牛肉出口市場狀況提出說明。
(二)B總經理指出,2021年美國已派遣實地查廠技術人員對巴拉圭屠宰廠進行實地技術性查核,審查程序業已進入最後階段。美國農業部應於6月15日提出對巴拉圭牛肉之審查結果,方能使巴國牛肉及時出口等語。
(三)渠另稱,巴拉圭牛肉進入美國市場將具歷史性意義,不僅將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亦將為巴拉圭牛肉帶來良好聲譽。此外,根據該區域經驗,一旦巴國獲准輸銷美國市場,象徵巴拉圭牛肉將進入另一水準,銷量亦將逐漸增加,爰此,巴拉圭必須為進入其他市場做好最佳準備,如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及加勒比海國家等語。
(四)另一方面,由於俄烏戰爭影響,3月份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量確實有所下降,惟自戰爭初起,巴拉圭牛肉海上運往俄羅斯之貨櫃,大部分均已抵達並已交由俄羅斯進口商提領,巴拉圭目前僅2家屠宰廠將牛肉輸銷俄羅斯市場,即Athena Foods及Concepción,兩者牛肉出口即占總出口量20%等語。
A:
依據哥倫比亞商工暨觀光部統計,2022年哥國復活節聖週期間,旅遊業表現優異,其具體說明反映於航空旅客人數以及飯店入住率數據中。本年聖週航空運輸量達152萬人次,較2019 年同期119.9萬人次成長26.77%。
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月份住宿率調查,2022年2月期間,全國12個地區飯店、公寓式飯店、度假中心、鄉村民宿、旅館和露營區旅客住率達50.3%。與 2021年同期相較,成長18.8%,與2019 年相較成長2.2%,顯示觀光業已復甦跡象明顯。另依據哥國信用卡Redeban公司統計,本年聖週哥國觀光業之刷卡消費金額較上年同期成長40%,交易次數成長45%。相較於2021年,本年哥國航空業營業額成長375%、旅行社成長124%、餐廳成長100%及旅館成長80%。
A:
(一)由於巴拉圭國內油價飆漲,巴拉圭卡車司機及物流業者不斷在巴國主要高速幹道封閉道路,致經濟產生嚴重損失,巴拉圭工業總會聯盟(UIP)則表達強烈不滿。UIP表示,民眾不能成為卡車司機人質,更不能活在國內自由通行被阻斷之危脅中,並要求政府制定嚴厲法律,以保證自由通行及物流暢通之權利。巴拉圭工業總會聯盟(UIP)主席Enrique Duarte在新聞記者會上表示,此次訴求並非討論民眾是否有權抗議,而係主管機關不做為,造成少數利益團體脅迫全國大多數民眾之局勢,導致巴國發生高度不確定性。D主席續稱,工業團體具重啟經濟之急迫性,主要讓巴國民能正常抵達目的地,不論是工作、醫療、教育或其他目的。
(二)巴拉圭生產暨工商聯盟(FEPRINCO)代表Beltrán Macchi指出,據估計此前封路行動已經對全國物流產業造成每日100萬美元之損失,嚴重傷害所有層級及服務業之供應鏈,爰此,巴拉圭具研議嚴格法律避免封閉道路之必要性。有關對於是否違法示威權利問題一節,M代表續稱,高舉示威權大旗來侵犯其他公民憲法保障權利並不合法,因此UIP及其他工商團體共同反對透過勒索或阻礙公民權利之各種示威活動。
(三)UIP堅持制定對封閉道路行為嚴逞之法案係正當及有效之公共政策工具,並代表政府捍衛公民之基本權利,爰此,要求立法機構優予考量此提案。此舉將保障巴拉圭經濟之可預測性,進而吸引外人投資,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推動巴拉圭整體經濟發展。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當局公告呼籲民眾無需擔心國內汽油供應問題。有傳言稱,從週一(4月18日)開始,緬甸的迪拉瓦儲油罐碼頭將面臨汽油庫存短缺。從4月19日上午開始,許多車輛在加油站排長隊等待加油,部分加油站暫時關閉。緬甸有充足的燃料供應。目前,有2艘燃料油船停靠在油庫,由於潑水節假期,燃油無法裝入儲油槽。因此,根據電力暨能源部的聲明,燃料庫存不會出現短缺。
部分媒體報導假新聞,稱燃料是從中國經斯里蘭卡進口的,實際上燃料主要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韓國進口。有關部委、燃料油進口經銷商協會、石油產品監管局正努力讓燃油正常銷售,包括每日發布參考流程,監督銷售優質、合理的燃料。緬甸商務部於19日與緬甸燃料油進口商及分銷商協會、燃料油供應商等相關委員會等召開協調會議,以簡便燃料油進口,並在加油站的參考價格範圍內無限制地出售燃料。
由於個各部委及機關的迅速努力,加油站從19日下午開始無限制地出售燃料。Denko、Myat Myitta Mon、Shwe Byine Phyu及BOC等私營加油站也發表聲明稱,將向公眾出售所需的燃料。此外,依據緬甸燃料油進口商及分銷商協會公布每日燃料油價格。週二(4月19日),世界原油價格為133.04美元,當地燃油價格較週一(4月18日)上漲50至80緬幣。
19日,由緬甸商務部部長 Pwint San 博士召開便捷燃料油進口流通協調會,討論包括假新聞、在零售站設置銷售限額,以及消費者和進口商和有關部委的恐慌性購買。會中進口商及有關的中小企業報告分銷網絡及當前市場狀況的困難。商務部討論減輕國民憂慮及支持政府的方案。進口公司為緩解消費者的憂慮,決定確保配銷過程不受限制。商務部副部長Nyunt Aung、相關局局長、中央確保貿易及貨物暢通委員會秘書、緬甸石油貿易協會的官員及進口公司的代表等出席該會議。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元兌美元貶值及建築市場放緩已衝擊相關資本財的進口。在2021-22年小預算年度期間(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緬甸進口汽車零件、車輛、機器及鋼鐵等資本財,進口值約為14.9億美元,較2020-21財年同期的27.8億美元大幅下降12.88億美元。
此外,COVID-19疫情也造成部分外資企業關閉,依賴外籍人士的公寓房地產市場暴跌70%。因此,房地產經紀人被迫降低租金。在COVID-19疫情及政情變化的影響下,租賃市場繼續下降。仰光房地產經紀人表示,入住率大幅下降。然房地產市場的房價及土地價正在回升,因為部分投資者認為,在困難時期,房地產一種避險資產。隨著緬元兌美元貶值,建築成本上升,因此,開發商面臨著供應鏈問題。
建築業進口鋼鐵、水泥、電子電器、機械等。此外包括藥品、化妝品及棕櫚油等在內的消費品進口呈成長,進口值逾17.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16.2億美元小幅增加1.25億美元。占緬甸進口比重最大的是中間財,主要進口石油產品及塑料原料。原材料進口從去年同期的25.7億美元飆升至35.73億美元。來料加工CMP成衣業進口的原材料總值逾11.4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8.15億美元增加3.29億美元。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前10大進口國是中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越南、日本、韓國及美國。
A:
資料來源:越南西貢時報網站2022年04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地區基本工資維持2年半後,全國薪資委員會頃於2022年4月12日通過於2022年7月1日起上調6%之建議。惟越南名個公協會認為,自2022年7月1日起上調地區基本工資將對許多企業產生諸多困擾。
越南8個公協會頃於4月14日提交越南范明正總理第CHH/1404/2022號函,建議總理將調高地區基本工資時間延後至2023年1月1日實施,以利企業有更多時間因應。
上述公協會包括日本商會、越南水產加工暨外銷協會、越南紡織協會、越南電子工業協會、胡志明市食品糧食協會、越南木材暨林產協會、越南塑膠協會,以及越南機車製造商協會,該等公協會之會員廠商大多從事勞力密集行業。
該等公協會認為,2020年至2021年疫情對許多企業已造成巨大影響,延期調薪將使企業有時間恢復營收。
越南媒體報導,由於感染新冠病毒之員工人數仍居高不下,而且新變種病毒正威脅生產活動,爰疫情造成之困難依然存在。
倘自本年7月起調高地區基本工資,雇主恐難以應對。基於企業係在去年底編制本年度全年之生產及財務計畫,爰不可能經由調高產品價格以抵銷成本上漲,且許多企業於去年初與本年初均已上調員工工資。
一旦薪資成本於年中上揚,企業將難以完成訂單,屆時恐會選擇裁員或縮減生產規模。
依據越南全國薪資委員會頃於4月12日通過自7月1日起將地區基本工資上調6%提案,即每月依地區上調18萬(7.8美元)至26萬越盾(11.3美元)。
倘該提案獲越南政府批准,第1區、第2區、第3區及第4區之基本工資將分別提高至468萬越盾(203美元)、416萬越盾(181美元)、364萬越盾(158美元)及325萬越盾(141美元)。
根據越南全國薪資委員會統計,區域基本工資上漲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平均上漲0.5%至0.6%。紡織服裝企業成本增幅最高,達1.1%至1.2%。
另越南商工聯合會(VCCI)雖同意上調地區基本工資,惟建議自2023年年初起上調,並下修幅度為3%至5%。
A:
資料來源:越南加報網站2022年04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計畫投資部統計,本(2022)年第1季,外國對越南房地產投資近 27 億美元,超過去( 2021 )年全年。
上述統計顯示,僅第1季外商投資房地產即達26.9億美元,高於去年之26.3億美元。其中包括 11 億美元用於現有項目,9.92 億美元用於向本國公司出資或購買股票。資本流入主要由工業地產帶動。
新加坡在北寧省北部之越南-新加坡工業園(VSIP)之城市基礎設施與服務開發項目中增加近9.41億美元,有助於促進外資踴躍投資越南房地產。
新加坡工業地產巨擘GLP亦宣布設立11億美元之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基金GLP Vietnam Development Partners I。
新加坡在第1季居越南最大外資來源,註冊資本總額為22.9 億美元,相當於外人直接投資(FDI) 總額之25.7%。
A:
根據緬甸商務部發佈,自2022年4月20日起,貨物必須在到達港口之前申請進口許可證,不再批准貨物到港後才提交的進口許可證申請。此前,商務部爲促進貿易便捷,允許進口商在取得進口許可證前即預裝運(Valid for Prior Arrival),並可在貨物運抵港口或機場當日批發進口許可證。
商務部曾在2015年10月22日第93/2015號公告所頒布的「緬甸進出口流程(2015)」中聲明:須申請進口許可的貨品,在取得進口許可證前,不得提前將貨物運抵港口。此外,計畫暨財政部的第(68/2019)號公告也聲明,爲遵守商務部2020年7月8日的第(50/2020)號的公告,除了已取得進口許可證的貨物可儲存到海關的倉庫外,其餘未獲批准的貨物禁止提前抵達港口,違者將依法追責。爲避免不必要損失,當局再次提醒商家,自2022年4月20日起應在獲得進口許可證後才開始裝運。如發現違規行爲,將按照第(50/2020)號公告規定依法處理。
A: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本(4)月19日公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EO)中,將菲律賓今(2022)年經濟成長由之前預估之6.3%上調至6.5%,但由於烏克蘭持續的戰爭給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該成長仍低於菲國政府今年7-9%之目標。
IMF菲律賓業務負責人Cheng Hoon Lim表示,由於Omicron此波的影響較預期為低,使得包括馬尼拉都會區在內的菲國大多數地區降至限制移動最少的第一級警戒,預估在2022年經濟將進一步加速復甦。菲國衛生部截至4月17日統計,菲律賓已有6,685萬人完全接種疫苗,但只有1,264萬人接受加強針。
IMF對菲律賓的成長預測是東協五國中最高,其次是越南(6%),馬來西亞(5.6%),印尼(5.4%)和泰國(3.3%)。並預估東協五國今年將成長5.3%,至2023年將成長5.9%,高於2021年3.4%的成長率。
IMF預估到2023年,菲律賓經濟成長將放緩至6.3%。主要反映2022年較高成長率的基數效應以及全球不確定性加劇帶來的影響。菲律賓經濟去(2021)年成長5.7%,比2020年創紀錄的衰退9.6%有所好轉。
A:
-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4月21日報導,星國為應付日益成長的港口貨運量,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去(2021)年10月於大士港口(Tuas Port)落實貨物新通關概念,其中包括「無中斷」通關('On-the-Fly' Clearance)措施。
- 在「無中斷」通關措施下,拖車頭在大士港口連接上貨櫃後,可以直接前往「射線照相掃描系統」(Radiographic Scanning Portal,簡稱RSP)掃描貨櫃。與其他港口相比,大士港口的RSP更靠近碼頭,貨櫃能更快抵達RSP進行掃描,縮短路程。
- 通過RSP後,拖車頭司機可一路駛向出口,途中可透過設置在拖車頭上的「行動數據終端機」(Mobile Data Terminal),得知貨櫃的掃描結果。若貨櫃掃描結果與入口准證都沒有異常,便可以直接離開大士港口,全程僅需三至五分鐘;其他港口的貨物通關過程則需時14分鐘至20分鐘。另外,若貨櫃的掃描結果出現異常,全車就須開往第二個檢查站,待移民局官到辦公室審查批准入口准證後,才能放行。
- 但在大士港口,移民局官可透過「行動式貨物檢查系統」在第二個檢查站獲取貨櫃的入口准證及其他相關資料,從而節省審查時間,提高通關效率。該系統目前僅在大士港口與樟宜航空貨運中心使用,ICA計劃將該系統陸續推廣到其他貨物檢查站。
- 目前,星國每年處理5,000萬個標準箱(TEUs)的貨櫃。大士港口在2040年全面投入運作時,每年的貨櫃吞吐量預計將達6,500萬個標準箱,比目前每年的處理量高出30%。ICA指出,隨著貨物處理量與日俱增,安全需求與其他需求也將增加,實施新的通關概念是解決這些需求的關鍵步驟。ICA也計劃逐步擴展貨物新通關概念,包括利用生物特徵驗證系統讓陸路檢查站的貨車司機自行通關,以及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改善圖像分析員檢查貨物掃描畫面的流程。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依據義大利多家媒體(Il sole 24 ore、Repubblica、fanpage.it)2022年4月19日及20日報導,義大利參議院刻正審查已獲眾議院多數決通過義大利內閣於4月6日提出之「政府財政暨經濟文件」(Documento di economia e finanza, Def)草案;依據歐盟規定,該文件須於4月30日前將義大利參眾兩院通過後版本提報歐盟執委會。義大利「政府財政暨經濟文件」(Def) 為義大利政府在符合《歐洲穩定及成長公約》準則下,提出中長期經濟及預算政策,並為指引國家公共政策規劃之主要文件。
鑒於國際情勢不定,烏俄戰爭造成能源危機,並已對經濟動能產生負面影響。預計義大利「政府財政暨經濟文件」編列預算60億歐元,將做為延長對企業之貸款保證期限、降低燃料油消費稅(accise)等擴大援助措施之資金,以減緩能源成本上漲及通貨膨漲對經濟之影響。
據報導續指出,義大利主要政黨將對「政府財政暨經濟文件」提出修正要求,包括曾任前總理暨現任五星運動黨(M5S)黨魁孔德(Giuseppe Conte)已提出免除食品(包括麵包、牛奶、肉類及義大利麵條等)之加值型營業稅(IVA)及降低電力與天然氣稅賦之提案;曾任前總理暨現任中間偏左政黨民主(PD)黨秘書長雷塔(Enrico Letta)提出稅收減免及對弱勢家庭給予能源補貼;右翼政黨聯盟黨(Lega)及中間偏右政黨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將維持不增加房屋稅及保留租屋與公債信用票據(BOT)統一稅(cedolare secca)之立場。另除義大利活力黨(Italia Viva)外,包括民主黨、五星運動黨及義大利力量黨等多數政黨均要求增加預算赤字,以做為解決能源危機之各項必要措施之資金,惟義大利總理府及財政部皆否認目前有任何額外增加赤字之計畫;又義大利政府承諾倘整體經濟情形轉壞,將會調整預算,並對家庭及企業提供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