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波蘭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2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ational Bank of Poland ;NBP)報告稱,波蘭在2021年最後一個季度錄得有史以來最高的燃料貿易逆差。 波蘭中央銀行表示,隨著進出口動態差距繼續擴大,商品貿易逆差進一步惡化。 2021年第4季度的負餘額為153億波幣,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逆差。燃料貿易的負餘額為332億波幣,這是外貿統計中記錄的最高逆差。NBP補充稱,與去年第4季度相比,增加212億波幣,這意味著燃料佔商品貿易差額惡化的比例超過6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最大的石油公司PKN Orlen將接管斯洛伐克的25家加油站,並將成為斯洛伐克5家最大的加油站營運商之一。PKN 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於4月12日週二在Twitter上表示,PKN Orlen公司根據簽署的合約接管斯洛伐克的25家加油站,他並補充稱,PKN Orlen公司在斯洛伐克經營的加油站數量將增加1倍。 據Obajtek表示,PKN Orlen公司在斯洛伐克市場的市場占比目前接近15%。 收購後,PKN Orlen公司將在斯洛伐克擁有47家加油站。根據1月份簽署的協議,匈牙利石油及天然氣公司MOL集團將接管Lotos公司在波蘭營運的417家加油站,而PKN Orlen公司將接管MOL集團在匈牙利營運的144家加油站和斯洛伐克的41家加油站。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4月12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4)月12日以「貪腐程度調查:史瓦帝尼在180國中排名122」(Corruption Survey: Eswatini Ranks 122 out of 180)為題,報導國際透明組織於2022年4月發布2021年「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史國2021年清廉度在全球18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122,相較2020年排名117,史國清廉程度略微衰退。 二、據國際透明組織「清廉印象指數」,史國清廉度在非洲54國中排名25,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中則排名倒數第5,顯示史國清廉程度在整個非洲大陸中排名中段班,惟在SADC地區則排名後段班。非洲清廉度排名第1國家為塞席爾(Seychelles),居全球23名;非洲第2至第5名為波札那、模里西斯、盧安達與納米比亞,分居全球45、49、52與58名。非洲2大經濟體奈及利亞與南非則分居全球第154名與第70名 三、國際透明組織表示,「清廉印象指數」係依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經濟論壇(WEF)、非洲開發銀行(AfDB)等13個機構相關調查彙編而成,用以衡量一國公部門在商人與專家眼中清廉程度。該指數分數界於0至100,分數越高代表該國清廉程度越高,史國2021年分數為32分。史國政府副發言人Thabile Mdluli表示,為提高史國清廉程度,史國政府刻正將史國反貪腐委員會(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與人權委員會(Human Rights Commission)進行整併,盼提高整體效率。 四、謹查,非洲清廉度排前5名國家中,4者為SADC成員國(塞席爾、波札那、模里西斯與納米比亞),顯示SADC地區是非洲較清廉地區。史國亦是SADC成員國,隨著史國積極參與區域整合,史國清廉度是否會逐漸提高值得關注。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4.1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弗羅茨瓦夫科技大學(Wroclaw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航空俱樂部的學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著名的SAE Aero Design航空設計競賽中獲獎。 本次比賽在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西門子(Siemens)等航空業巨頭的贊助下,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47支隊伍參賽。弗羅茨瓦夫學生團隊- JetStream - 在微型和高級兩個級別中獲勝,並在對年輕飛機製造者舉辦之SAE航空設計系列的常規比賽中獲得第4名。 該大學航空俱樂部的團隊多年來一直是參加SAE航空設計比賽的領先團隊之一,但有一段時間沒有入圍比賽的所有類別。學生們帶著他們自己設計的3個類別的飛機赴國外參賽。每個類別都有自己的要求,包括飛機的尺寸和重量及其性能。 該大學航空俱樂部主席Bartłomiej Dziewoński在常規組中獲得第4名時表示,考慮到該俱樂部在中斷7年之後參加了這一類別的比賽,該俱樂部對這一結果感到非常滿意。在組件分類比賽中,JetStream團隊成員也獲得4枚金牌、1枚銀牌和1枚銅牌。
A: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2022年1月哥國外債總額1,719.5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比重為50.2%,較2021年同期1,553億美元,增加10.6%。其中公共債部分占GDP比重29.6%,民間債務占GDP比重20.6%。另哥國2021年12月1,712.95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達54.6%,顯示哥國經濟於2022年1月受疫情衝擊國內經濟生產規模收縮減少所致。
A: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依據哥國國家稅務和關務署(Dian)統計資料,2022年3月稅收17.82兆披索,較2021年同期13.52兆披索,年增率31.8%,已達成哥國財政部原先訂稅收目標之119%,表現優異。另同年1至3月之稅收達53.71兆披索,亦較上年同期增加29.9%。其中所得稅、加值稅及關稅等之收入,達41.36兆披索,占總稅收之81.9%,哥國為主要稅收來源。 2021年哥國關稅收入為1,000億披索(約2,631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00%。另2022年第1季哥國查緝逃漏稅金額達5.5兆披索,其中之4.23兆披索以現金交易逃稅,另1.27兆披索為漏開發票避稅。
A:法國財經新聞台 BFM Business本(4)月12日報導,根據法商Altares企業資訊顧問公司最新發表之研究報告顯示,法國今(2022)年第一季企業倒閉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34.6%,但仍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 2020 年第一季。 法國自今年初以來共計啟動 9,972 件破產程序( procédures collectives),企業破產率自去年第4季首度增加,正逐步逼近疫情前水準。2020年第一季企業倒閉有1萬902件。該研究指出,疫情前或疫情期間剛成立之公司破產率偏高;啟動破產程序者近五分之一(1,927 件)為成立不及 3 年的新公司。中小企業倒閉率較去年同期增加 56%,更超越疫情前水準。 若以產業類別分析,三分之二產業倒閉率均偏高,尤以營建、工業與商業最嚴重,商業中又以零售業倒閉增加率最高,較去年同期增加 83%。汽車業亦表現不佳,汽車銷售與維修公司破產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 33%。隨著政府部分失業紓困方案告一段落,餐飲業倒閉數則為去年同期2倍以上,接近 2020 年第一季的門檻。個人服務業情況亦類似,美髮沙龍與美容院倒閉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 86%。 面對當今烏俄戰爭及其後果之不確定性,Altares 研究主任Thierry Millon呼籲企業經營宜謹慎為之。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38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本(4月12)日公布數據,2022年3月份躉售物價指數(Großhandelspreisindex)較上年同期升高達22.6%,係自1962年該局有相關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點。統計局分析,俄國入侵烏克蘭戰事導致各種能源及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揚是主因,製造業成本持續增加,未來也會進一步反映在零售市場上。 聯邦統計局表示,2022年2月份的躉售物價指數亦較上年同期增加達16.6%,顯示物價原本即已成攀升趨勢,而2月底俄烏戰事爆發,繼續對批發價格造成壓力,3月份躉售物價在比2月份增約6.9%,短短1個月內物價增加如此快速,也是二次大戰後德國少見之幅度。 本期批發石油產品的成本比2021年3月高出70.2%。固體燃料(上漲61.9%)與礦石、金屬及半成品金屬(上漲55.8%)也變得更加昂貴。糧食、生煙草、種籽與動物飼料(上漲43%)、原木及鋸材(上漲42.5%)、以及化工產品(上漲40.1%)等,批發價格也明顯上漲。此外,牛奶、乳製品、雞蛋、食用油與食用脂肪的費用也增加22.6%。 根據德國批發協會BGA調查,德國批發商對於價格繼續上漲深表憂慮,且深怕一旦倉庫貨品出清後,受到戰事及物流不順影響,後續供應無法跟上。BGA專家認為,目前德國批發業者除了對能源部門的強烈依賴外,鋁生產商以及食品貿易最可能受到戰事影響。紙漿也可能變得稀缺,尤其是衛生紙及廚房用紙,未來可能出現短期缺貨。不過BGA認為,即使短缺應該只會是短暫現象,除非只能從烏克蘭或俄羅斯引進之商品,否則必要時自然可改由其他地方進口,雖然價格可能更高、或交貨期可能更長。 另一方面,聯邦統計局也於周二(4/12)公布2022年3月份的通貨膨脹初始統計(尚未經季節或其他因素校訂),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費用較2021年3月份平均高出達7.3%,創下兩德統一以來最高紀錄。統計局指出,前一次出現如此高通膨率大約是1981年秋季,當時由於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第1次海灣戰爭,造成全球礦物油價格大幅上漲。 與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3月份能源價格上漲39.5%。輕質取暖油價格上漲更達144.0%。燃料(+47.4%)及天然氣(+41.8%)變得更加昂貴。 整體而言,3月份民眾必須比一年前多支付6.2% 的食品費用。食用脂肪及食用油增加17.2%,葵花籽油、菜籽油等的價格較去年高出近三分之一。生鮮蔬菜的費用則增加14.8%。汽車售價較上年同月增約8.2%,由於新車交貨期延長使得二手車變得更搶手,漲幅達23.9%。 由於俄烏戰事膠著,一般預料德國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將持續,根據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調查,由於製造成本上升,未來3個月內希望提高價格的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歐盟執委會、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40034號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及西方國家對俄國之經濟制裁,已導致能源價格持續高漲,造成眾多德國企業面臨營運成本攀升與對經濟前景之不確定性。副總理兼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部長Dr. Robert Habeck(綠黨)及聯邦財政部(BMF)部長Christian Lindner(自民黨),於2022年4月8日,共同宣布援助企業方案。 BMWK發布之聲明指出,鑒於俄烏戰爭及國際情勢對於歐洲產業產生之重大衝擊,歐盟執委會於2022年3月23日公布之臨時危機架構(Temporary Crisis Framework),為歐盟各國政府援助企業提供必要之法源基礎,俾支援受影響的公司減緩衝擊。德國聯邦政府考量當前情勢,瞭解企業之痛點在於確保營運資金短期流動性,爰將以下列措施支持企業與產業: 透過高達70億歐元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信貸計畫,提供各種規模企業低息貸款,以確保短期營運周轉與資金流動性。 繼續為明顯受俄烏戰事影響的公司,提供聯邦與各邦擔保計畫(Bund-Länder- Bürgschaftsprogrammen),這些擔保計畫已於新冠肺炎期間開始實施,現將續依個案狀況延長,以便捷企業降低營運成本。 此外,考量經濟情勢倘持續惡化,將對企業造成更大衝擊,為確保有效針對特定企業緩解營運困難、避免倒閉,聯邦政府正準備透過以下措施因應,待日後視情形實施: 受天然氣及電力價格上漲影響最鉅之企業,聯邦政府將提供限時補助計畫,提供符合特定條件之企業申請。H部長舉例補充,與2021年相比,倘能源支出上漲超過100%之企業,將獲得能源補助。聯邦政府務須避免企業倒閉,而導致整體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針對部分須負擔高額保證金以維持營運之企業,聯邦政府正制定標準,提供高達1,000億歐元總信貸額度的融資計畫。未來將由KfW向企業提供短期信貸額度,並由聯邦政府提供擔保。 針對特定企業,聯邦政府刻正研議,針對性地使用股權與混合資本援助(Hybridkapitalhilfen)之方式,穩定企業營運。 相關德媒政經分析,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能源價格持續上漲而至目前達到高峰,已帶給歐洲企業莫大壓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加劇企業可能因通貨膨脹而倒閉之擔憂。然而,德國聯邦政府儘管順應民情對企業伸出援手,卻也引發不少雜音,質疑行政部門日後是否仍有足夠銀彈,以應付推動能源轉型、氣候中和相關政策的龐大支出。
A:出處:NL Times, 2022/04/1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2021年第4季房價大幅上揚18.7%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 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第4季荷蘭房價比2020年同期大幅上揚 18.7%,漲幅幾乎是歐盟平均漲幅 (10%) 的一倍,荷蘭因此名列歐盟房價漲幅最快國家的前五名之一。 僅捷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匈牙利的房價漲幅超過荷蘭。2021 年第4季,幾乎所有歐盟國家的房價均上揚,僅塞浦路斯房價較2020年同期下跌5.3%。 CBS公佈, 2021 年第4季,新建房售價比2020年同期上揚 13.5%。現有自住房上揚 19.6%。總計 2021年全年,新建房平均成交價格上揚15.2%,現有房平均上揚13.9%。 2021 年第4季共售出52,798套現有房和9,583套新建房,比2020年同期分別下降21%及10.8%。總體而言,2021 年第4季售出的房屋減少19.6%。
A:出處:NL Times, 2022/04/1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正設法彌補150億歐元的預算短缺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新聞台 NOS 報導,荷蘭政府為彌補過去數月意外事件所造成的高達150 億歐元預算缺口,正在尋找資金來源,惟任何解決方案都存在政治爭議。 由於日前法院裁決政府必須補償不合理超徵的存款利息稅(稅務局依據自行核定的存款利息課稅,而非浮動的實際利息),預計將花費 70 億歐元。再者,受俄烏戰爭影響,政府計劃額外投資數十億歐元用於國防領域。 此外,荷蘭參議院亦反對政府將國家養老金與最低工資脫鉤的計畫,繼續讓國家養老金隨著最低工資而調漲,估計每年將花費 24 億歐元。 最後,隨著烏克蘭戰爭和通膨飆升,政府額外投入了 30 億歐元用於保障荷蘭民眾的購買力。 NOS報導,政府可能再次考慮對富有的荷蘭人增稅。社會部長 Karien van Gennip 日前表示,對社會財富重新進行分配,有助弱勢群體。 另一種選項是削減開支或進一步增加國債。荷蘭政府本週將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並開始著手制定春季備忘錄,更新國家年度預算。該備忘錄必須在 6 月 1 日前提交給眾議院。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4)月12日報導,根據法國海關本日發布之統計,該國 2 月貿易逆差為94 億歐元,較1月有所改善;由於出口增加與進口停滯,總算打破法國三個月貿易逆差持續擴大之趨勢。而 1 月之統計經校正後達 98 億歐元,為海關有史以來最嚴重之逆差紀錄。 惟近數月來,商品價格上漲助長赤字之惡化,2 月份進口價格再度上漲 3%,而出口價格僅上漲 1%;油氣價格飆升,能源進口亦對法國貿易餘額造成壓力,赤字達 2 億歐元。海關指出,2月進口能源商品價格上漲10%,同期又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際市場油價更飆破每桶 100 美元之象徵性門檻。 能源以外之貿易餘額則因顯著的出口成長已連續三個月呈上升之勢。另根據法國央行本日公布包括服務貿易在內之國際收支帳,1月份經常賬戶赤字為11億歐元,去(2021)年12月則為13億歐元。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 2022年4月11日報導,為取代目前占總進口量40%之俄羅斯天然氣,義大利政府近日積極訪問包括北非及中東之天然氣供應來源國,並由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率領包括義大利外交部部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義大利生態轉型部部長Roberto Cingolani及義大利埃尼能源集團(Eni)執行長Claudio Descalzi等之代表團,於4月月11日抵達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Algeri),並由阿爾及利亞總統Abdelmadjid Tebboune接見,兩國總統首先簽署加強能源合作協議,隨後在兩國總統見證下,由義大利埃尼能源集團(Eni)執行長Claudio Descalzi與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執行長Toufik Hakkar共同簽署天然氣增量協議,將利用目前連接兩國之跨地中海天然氣管線(Transmed)及確保最大彈性能源供應,並自2022年起逐漸增加天然氣輸送量,預計2023至2024年每年將對義大利輸送最多9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 義大利埃尼能源集團(Eni) D執行長除對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及阿爾及利亞相關機構表達謝意外,且表示兩家企業長期以來密切合作,才能在短時間經雙方共同努力推動,促成簽署此項重要協議,不僅進一步鞏固企業之合作夥伴關係,亦將強化兩國之雙邊合作。 據義大利德拉吉總理表示,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軍事行動後,義大利政府即宣布將儘速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之依賴,此項協議即證明義大利政府執行策略目標之決心,並將持續簽訂此類協議。此外,義大利將進一步與阿爾及利亞合作,共同進行再生能源及綠色氫能合作,以加速能源轉型並創造發展及就業機會。 鑒於義大利與阿爾及利亞兩國均盼進一步強化其他產業合作,並已正式宣布將於2022年7月18至19日在阿爾及爾召開第四屆阿爾及利亞-義大利高峰會,前次兩國高峰會係於2015年在羅馬召開;又阿爾及利亞總統預定將於5月下旬前往義大利進行訪問。 另據義大利生態轉型部Cingolani部長表示,阿爾及利亞對義大利增加輸送天然氣協議將不會在2024年終止,並將維持輸送量不變或再增量;阿爾及利亞將立即對義大利增加輸送約3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至2023年將再增加60億立方公尺,以達到輸送9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4月12日報導,奧地利央行(OeNB)日前預估2022年奧國平均通貨膨脹率將達5.6%,為奧國加入歐元區以來之最高年度通膨紀錄。預估2022年4月份通膨率恐攀升至7.2%,惟至年底若能保持能源供應不中斷(主要指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則奧國通膨可望逐漸舒緩。 奧國央行表示,2022年迄今驅動奧國通膨主要因素為原油、天然氣以及電力,而自2022年第2季起糧食亦逐漸成為主要通膨因素之一。另,中國之新冠防疫清零政策以及俄烏戰爭皆衝擊全球供應鏈,對身受通膨之苦之歐盟國家如同雪上加霜。 奧國央行認為至2023年通膨方能明顯下降,預估2023年及2024年奧國通膨率分別為2.9%及2.2%。
A: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2022年4月12日引述斯國統計局資料:2022年2月份斯國工業生產指數較2022年同期減少1.2%,較2022年1月更大幅下降8.3%。 2022年2月份斯國工業生產指數減少主因係當月國際能源供應價格大漲,造成斯國能源產量急劇減少。2022年2月份斯國電力、天然氣、蒸氣及暖氣等能源類別指數較2021年同期減少38.2%,較上2022年1月分則下降幅度逾50%。 2022年2月份斯國另外2大工業類別製造業及礦業產情況則與能源產業不同;礦業較2021年同期增加23.3%,較2022年1月減少4.4%。製造業較2021年同期增加2.1%,較2022年1月則減少2.3%。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2022年4月11日公布之統計資料,2022年2月份奧國工業生產指數較2021年同期增加12.2%,較2022年1月份增加2.2%。 相較2021年同期,2022年2月奧國工業生產指數按產業分類,其變化情形如下:能源(+30.3%)、中間財(+13.4%)、資本財(+9.7%)、耐用財(+8.9%)、消費財(+7.4%)。 相較2022年1月,變化情形如下:能源(+1.8%)、資本財(+1.5%)、中間財(+1.0%)、耐用財(+0.8%)、消費財(-0.3%)。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4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89/P200號(商情文號:第289號) 商情本文: 英國Tees Valley Lithium鋰金屬公司預計在英格蘭東北部設置價值3.5億美元(約2.69億英鎊)的加工基地。該公司總裁Paul Atherley表示,歐洲需要提升本地電池生產力;該公司預估歐洲地區在2025年前將擁有數十家電池製造廠,每年將需要超過32萬5,000噸氫氧化鋰(lithium hydroxide),而中國現控制全球約90%的氫氧化鋰。A總裁希望該公司計畫有助於減少歐洲在鋰生產方面對中國之依賴。且因從中國進口鋰電池將使產品生產週期碳足跡增加,此使為脫碳而使用電動車的行動本末倒置。Tees Valley Lithium公司新地將位於Britishvolt電池公司的Blyth電池大廠附近,且將有另一廠設於日本Nissan汽車的桑德蘭工廠附近。推動英國鋰革命的另一業者為British Lithium礦業公司,計畫使每年生產力達2萬1,000噸的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或氫氧化物,相當於可滿足英國超過25%的鋰材料需求。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數據,澳大利亞是2020年全球最大鋰生產國,開採全球近半的鋰產量,第二大國為智利,擁有最大的鋰儲量。生產鋰金屬的鋰輝石(spodumene)目前主要從澳大利亞、南美礦區運到中國加工,因此Tees Valley Lithium公司希望使鋰出貨量的比例從不到10%提高到40%,運到英國提煉;該公司正與澳大利亞採礦業者磋商。 BloombergNEF研究分析顯示,在2030年前鋰需求將成長5倍,同時全球採礦和煉油業需要高達190億美元投資。且電池重要原料不僅有鋰,並有石墨(graphite),目前也由中國主導;美國Urbix新創石墨(graphite)公司則計畫進入英國,該公司總裁兼執行長Nico Cuevas指出,由於靠近港口且與BritishVolt電池工廠,可能選擇Newcastle地區作為基地。據悉該公司獲3000萬英鎊資金支持,其技術在加工方面可比同業更便宜,且使用更少的電力將石墨變成可用材料。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4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90/P200號(商情文號:第290號) 商情本文: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富商Alexander Eliseev、Ilya Yushaev等對瑞典Voi電動滑板車公司的投資一直備受關注。英格蘭西部(West of England)首長Dan Norris在布里斯托與Voi公司執行長Fredrik Hjelm會面表示,Voi公司應讓俄羅斯投資者出售其在Voi的股份,不然當局擬終止當地使用Voi的電動滑板車。 Voi電動滑板車遍布伯明罕、劍橋、牛津和利物浦等英國城市以及歐洲。該公司執行長指出,上述兩位俄國投資者在該公司擁有的股份不到4%,該公司正在探索符合瑞典法律與股東權利下可解決問題的辦法。 由於該執行長在瑞典武裝部隊學俄語並曾在俄羅斯生活和工作,因此被批評;不過該公司在俄羅斯侵烏後的第二天就已與俄羅斯斷絕關係,且強調不會接受未來投資。布里斯托電動滑板車實驗計畫將持續到11月,屆時將再進行評估。
A:參考資料:ONS,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4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87/P200號(商情文號:第28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本(12)日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的季就業率為75.5%,雖此時期全職工作者人數增加,但兼職工作者下降,且自僱人士有增加但仍遠低於疫情前人數,總體就業率仍低於疫情前規模。同季失業率平均為3.8%,失業長達12個月的人數下降,失業超過12個月的人數也從2021年7月到9月的季高峰持續下降。經濟不活動率則上升0.2%,達21.4%,係因部分勞動力辭職以照顧家庭、退休或患長期疾病。 另含獎金薪資平均成長5.4%,不含獎金的一般薪資增加4.0%;經通貨膨脹調整後,含獎金薪資則只略成長0.4%,一般薪資則年下降1.0%。 該局對2022年3月就職情形初步評估,月間小幅增長(略增3萬5,000人),國內就業市場就業人數創新高達2960萬人。2022年第1季職缺數量增加5萬200個,主要在健康和社會工作領域,總數創新高達128萬8,000個,不過職缺增長速度已有放緩。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4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88/P200號(商情文號:第288號) 商情本文: 在烏克蘭危機加劇供應鏈問題下,全球食品價格由植物油、穀物價格推動於上週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食品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數據顯示,3月份食品價格創新高,比一年前上漲34%之多。除受到種植全球近25%的小麥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干擾,與食品有關的抗議活動也在斯里蘭卡爆發,食品價格越來越難以負擔;雖有合成澱粉,但成本更高。英國包裝業巨頭DS Smith公司策略部門主管Alex Manisty表示,紙箱瓦楞紙到明年可能出現短缺,此對食品飲料業者將造成極大影響,如供應中斷,而對該公司已簽訂的合約也將造成問題。另芬蘭紙漿和造紙廠長達數月的罷工也為紙張供應增加壓力,此罷工事件在三月底又延長兩週。 紙板供應問題甚可能導致採用更多的塑膠包裝。且此供應問題將持續打擊小公司,業者呼籲政府能夠盡快找到穩定供應和降低價格的方法,或可透過暫停關稅以從美洲進口廉價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