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4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73/P200號(商情文號:第273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中央銀行在最新經濟季報中,下調其對愛爾蘭2023年經濟成長之預期,從5.2%調降至4.3%,係因烏克蘭戰爭導致境內物價飆漲,該央行現預測通貨膨脹率平均為6.5%,原為4.5%,此可能拖累全年消費者支出。據悉愛爾蘭與俄羅斯、烏克蘭兩國的整體直接貿易關係不高,但俄烏兩國供應之能源、食品和金屬等重要性,導致全球性供應衝擊,愛爾蘭能源業者已將飆升能源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央行估計未來數月食品價格也將大幅上漲。數據顯示,2021年愛爾蘭從俄羅斯進口約65%的煤、煤焦和煤球,且有25%的化肥產品也來自俄國;另愛爾蘭從烏克蘭進口約13%的玉米。 央行尚警告,建築業勞力短缺,加上原材料到貨延誤和建築成本增加等,短期內當地住屋和其他基礎建設方面面臨困難。且由於愛爾蘭政府預計今年開放10萬名烏克蘭難民入境,此可能加劇愛爾蘭住屋供應緊張。央行指出,雖估有3萬1,000個單位開工,但規畫流程、採購延遲以及材料、勞力供應有限等,一些公共基礎建設可能無法在今年完工;估計今年只有約2萬4,500套房屋完工,到2023年和2024年將分別有2萬9,000套和3萬3,000套。愛爾蘭政府目標則為在2021年至2030年間每年平均建造3萬3,000套新宅。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4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70/P200號(商情文號:第270號) 商情本文: 根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對11萬名參與者進行之React-1研究顯示,在3月8日至3月31日期間,新冠病毒感染激增,英格蘭約有6.4%的居民感染病毒,創歷史新高;其中,病毒在老年族群中感染最快,年齡55歲及以上者感染率上升到8.3%,而在兒童和年輕族群的感染率則可能已達頂峰。最近的感染率實比1月份Omicron變種病毒快速傳播的紀錄增加超過40%。該研究參與教授Christl Donnelly指出,儘管國內接種疫苗率極高,老年人口高感染率仍可能增加住院率和死亡人數。據統計,英國現約有2萬398名病患因新冠病毒住院,為今年以來最高。 React-1研究領導教授Paul Elliott表示,國內最近一波感染是由Omicron變種病毒BA.2子變種造成,此傳播率甚比原版Omicron變種快30%。儘管感染率再次回升,英國政府仍按計畫實施「與病毒共存」策略,已自4月1日起停止為一般民眾提供免費檢測試劑,並終止英格蘭地區所剩的防疫措施。研究教授則警告,此可能增加監測疫情流向的困難,係由於檢測體下降,將拉長發現新變種病毒的時間。 自政府免費檢測措施終止後,境內PCR實驗室的工作已減少一半以上,每日執行約42萬次檢測。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React-1研究自去年9月以來花費1800萬英鎊,是近月中花費最多公款的疫情追蹤研究之一。政府則未續簽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Zoe新冠感染病毒追蹤研究的資金,該計畫一年花費約250萬英鎊。另國家統計局的新冠感染調查預算也已減25%,但將至少再延續執行一年時間。

A:參考資料:BBC, 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4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71/P200號(商情文號:第271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自本日起調漲國民保險金費率1.25%,目前係年所得9880英鎊者,需增加支付1.25%,包括僱主及員工。雖部分議員在生活成本飆漲的背景下反對實施調漲國民保險金措施,財政部對此壓力的緩解措施則要在7月份才會生效,財政部長於今年春季聲明中提及7月起將提高必須繳納國民保險金的收入門檻由9880英鎊提高至1萬2570英鎊,估計可使約200萬勞工免支付該保險金費用。智庫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分析,上述措施綜合應可使下個財政年中,年收入低者實際受益。 商業團體則警告,許多企業仍將支付額外費用,此成本可能反映到消費者價格上,且許多企業在疫情措施終止後面臨壓力。政府則已將員工津貼(Employment Allowance)從4,000英鎊提高到5,000英鎊,使一些較小公司可從國民保險金稅務中申請高達5,000英鎊減免,應有多達67萬家企業不用繳此稅。 政府調高國民保險金費用1.25%,是為疫情後支持NHS所需經費以及改革社會福利等方面籌款。智庫財政研究所(IFS)估算,提高雇主和高收入工作者之國民保險金可在一年內為政府籌集120億英鎊。

A:參考資料:SMMT, The Guardian BBC 日期:111年4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68/P200號(商情文號:第268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數據顯示,3月份新車註冊數24萬3479輛,下降14.3%,是自1998年以來最低的3月份表現,可見供應鏈短缺持續影響新車銷售;但純電池電動車創下歷史新高,有3萬9315輛,成長78.7%,占總市場16.1%,另混合 電池電動車,有2萬7737輛,成長28.4%,占總市場11.1%,整體電動車註冊數占市場超過33%。 3月份新車註冊數下降,導致2022年第1季總體註冊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9%。雖今年3月私人註冊數增加8.2%,但此應是由於2021年3月防疫措施導致去年較低參考標準;同月大型車隊註冊數也下降34.4%之多,此則可能是因為業者優先接私人消費者和小企業的訂單。 疫情期間爆發的半導體短缺問題仍持續影響全球產業,俄羅斯入侵更加劇供應鏈之風險;且英國國內能源費、燃料費等通貨膨脹和家庭實際所得緊縮等經濟蕭條均可能持續重創新車註冊數。SMMT協會秘書長Mike Hawes指出,3月份通常為新車市場旺季,本次數據令業界深感失望,也暴露未來挑戰規模,反映全球半導體持續短缺的嚴重性。英國Auto Trader汽車交易網業務總監Ian Plummer表示,傳統3月份搶購新車熱潮今年因持續短缺問題而不見;而2025年前新電動車銷量應可超越傳統汽柴油車銷量,不過電動車增加的同時,政府應確保國內充電基礎設施也增加以因應充電樁需求大增。決議基金會已於2月警告,估計約1000萬戶家庭無法使用路邊停車位或無私有車庫,將因此錯過使用更便宜的晚間電力充電的機會。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4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69/P200號(商情文號:第269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副部長John Glen昨(4)日在創新金融全球峰會(Innovate Finance Global Summit)上發表演說,闡述英國成為全球加密資產技術中心的願景,提及將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在金融界的潛在變革性,使數據可去中心化地同步、共享,有助於提高效率、透明化與彈性。 財政部擬打造英國成為全球加密資產技術投資中心的計畫措施,包括將穩定幣納入監管範圍,以在未來成為合法付款方式。另計畫為推動企業創新設立「金融市場基礎建設沙箱」(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 sandbox),尤其將測試區塊鏈技術;並由英國金融監管署(FCA)主辦為期兩日專注討論加密資產監管的CryptoSprint活動,與業者直接探討關於未來加密資產制度相關的重要課題,此外將建立加密資產參與小組並召集監管機構和相關行業的重要人士就加密資產面臨的問題向政府提供建議,以與業界更緊密合作。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已委託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於今年夏季創造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 簡稱NFT)。政府預計將於今年稍晚針對加密資產行業進行更廣泛的監管展開公眾諮詢。 穩定幣為加密資產的一種,常涉及美元等法定貨幣,以保持穩定價值;透過適當監管將可使之亦成為消費者合法付款方式。因此政府計畫立法將穩定幣納入支付監管,為穩定幣發行方和服務業者在英國營運與投資創造機會。

A:智利總統Gabriel Boric認為南美洲進步論壇(Prosur)之組織過度官僚和意識形態化,故決定正式停止參與Prosur論壇活動。謹查該論壇前於2019年由智利前總統Sebastian Piñera及哥倫比亞總統Iván Duque為了取代過於官僚與偏頗的南美洲國家聯盟(Unasur)而創設。 智利Boric總統續稱,盼南美洲及整個拉丁美洲,能團結一致來獲最更大之影響力,而不是透過過多的區域組織。智利未來將更專注於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太平洋聯盟、南方共同市場等區域多邊組織活動。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第3份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各國條件與氣候目標的差異,有些國家可兼顧減碳與經濟成長,有些國家產業排碳仍不斷地增加,致使過去1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 gas, GHG)仍有增加,亞洲地區碳排增加較多,歐洲地區碳排則有減少趨勢。雖然整體碳排增加速度已趨緩和,但預期本世紀結束前仍無法達到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在1.5度以內的目標。如要確實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必須在2030年後運用已有的科技加速減碳,才可能控制上升溫度在1.5度至2度內。 以產業看,儘管能源效率有所改善以及再生能源使用增加,碳排在各產業均仍有上升趨勢,主要原因包括經濟發展、能源分配、運輸、及建築物和農作物的土地利用增加。另,報告認為減少碳排的有效手段,包括提高建築能效,使用低碳建築材料,以及供暖/製冷利用再生能源。產業界可運用新材料科技,低碳排能源以及碳補存等製程,落實節能減碳。其中,運輸電氣化改用生質燃料與低碳燃料為最能達到減碳目標的途徑。 芬蘭工業科技研究院(VTT)產業能源和氫能源研究中心副總經理Antti Arasto表示,化石燃料在氣候變遷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新式低碳科技成本降低,被實際商轉運用時程加快,現在能源轉型提供解決氣候變遷的最佳機會。 環保部部長Emma Kari指出,IPCC報告是給世人的嚴重警訊,因為地球生存端賴多快脫離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近日的俄烏戰爭更顯示能源轉型不只為氣候中和,更是為國家安全。因此,為加快綠色轉型,須對相關氣候行動計畫資助提供更多資金挹注。 IPCC報告強調在執行永續發展目標的措施時,應慎重評估在環境、經濟、人民之間的平等條件,並了解因執行措施同時可能產生對經濟結構的正負面影響。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12號   根據德國聯邦木材包裝棧板及出口包裝協會(HPE)評估,由於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將使部分製造原料供應不足,導致貨運棧板短缺,部分棧板製造商面臨減產。   德國棧板製造商正面臨材料極度短缺的威脅,因為生產棧板所需之鐵釘無法從俄羅斯取得鋼材。用於製造棧板釘子使用之鋼線約90%來自俄羅斯,而由於對俄採取之制裁,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鋼鐵,因此短期內尚無替代品。 棧板在產業及國際貿易中非常重要。無論是食品、電子產品或是藥品,皆須裝載於棧板上,經由卡車、貨運火車或飛機運送。2021年,德國棧板產業共生產約1.2億個木質棧板。其中大約一半是可重複使用,另一半是一次性產品。 棧板製造廠多屬中小型企業,德國目前約有180家,平均每家約35名員工。該產業的大多數公司皆自東歐國家取得上游材料,例如自波蘭的供應商取得釘子,而這些波蘭業者又幾乎完全依賴來自俄羅斯的鋼鐵。雖然從亞洲地區也可以訂購合適的鋼材,但產量較少,且自其他市場取得鋼材可能需要6到8個月。 HPE表示,鑒於可能的棧板短缺,目前業者不得不增加棧板重複使用的次數,但在裝載過程中,不免破裂及耗損。如果市場上的棧板數量嚴重減少,原料供應短缺問題是無法藉由增加棧板重複使用次數來彌補的。 此外,由於目前木材成本也急劇增加,棧板產業已經面臨壓力,自2019年以來,棧板的價格從每片10歐元上漲到目前約25歐元。現在生產所需之釘子短缺,已非僅是成本問題,而是無可生產的問題。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11號   近2年來連遭新冠疫情、物流瓶頸、晶片短缺衝擊的德國產業龍頭-汽車業,最近再因俄國侵略烏克蘭戰事引發之能源、金屬原物料價格高漲,以及零部件短缺陷入困境。雖然市場需求不減,但德國汽車製造業者對於前景紛表悲觀。 根據Ifo研究所資料,德國汽車製造業經理人目前對景氣普遍悲觀,最近一次之3月份調查顯示,汽車業者對景氣預測值由2月份之14.4點,一口氣降至負43.1點,這是Ifo自有相關研究以來之最大降幅。 Ifo產業經濟與新技術中心資深研究員Oliver Falck認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導致石油及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連帶引發業界對新車銷量可能下降的擔憂。且與此同時,汽車生產與供應鏈中的能源成本也持續增加。 不僅對未來看壞,德國汽車業者對於現階段的業務評估也比2月份要差得多。該指標從正28.3點(2月),跌至負13.5點(3月)。 汽車製造所需之各種初級產品與零組件,目前均呈短缺且將繼續惡化的情況,例如之前傳出之烏克蘭生產車用「集束線材」斷料情形,到目前仍然無解。不但如此,由於戰爭爆發後大批烏克蘭男性需返國保衛家園投入戰鬥,目前歐洲公路物流運輸也因缺乏司機駕駛陷入停擺。 對於歐美對莫斯科的制裁,德國汽車業者倒不是特別擔心俄羅斯汽車市場萎縮,因為俄國市場對於德國車廠原本就非重要目標,而且當地市場現在已基本上消失不在。Falck研究員認為,俄國市場對德國汽車製造商來說「重要性不高」,況且全球車市整體需求目前仍居高不下,相關指標甚至從2月份的17.5點升至37.5點。最核心的關鍵問題,現在是業者「全面感受到原材料短缺危機」,此一細項的預期指數也從2月份的負6.2,進一步降至負37.9。 整體來講,德國汽車市場的需求在,但缺料導致供應不繼,消費者訂車的等候期已經從原本的數月,延長到幾達1年以上。長此以往將導致訂單減少,並引發需求進一步下降,造成惡性循環。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40010號   2022年復活節將至,但是深受兒童喜愛的Kinder巧克力蛋(Überraschungseier,我國稱「健達出奇蛋」),近日在歐洲各地卻傳出沙門氏菌感染致病之報導。義大利製造商Ferrero緊急宣布自即日起展開召回行動。 包含德國在內的若干歐洲國家,最近傳出數起沙門氏菌感染事件,義大利製造商Ferrero已召回部分巧克力蛋。根據PA通訊社新聞,迄今為止計有63例感染致病事件,受害者多為幼童。英國食品安全局表示,召回行動可能與沙門氏菌引發感染有關。Kinder巧克力蛋為國際知名品牌,在復活節時期尤受消費者青睞。 另據報導,德國、法國、瑞典及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出現感染事件。如巴黎衛生當局宣布,在發生21起感染病例後,法國亦召回Ferrero巧克力蛋產品。不過到目前為止,Ferrero尚未針對德國地區發布召回行動之訊息。   英國此次召回之製品,批號顯示其保存日期介於2022 年7月11日至10月7日之間,且均在同一家工廠生產,建議顧客勿購買食用。但Ferrero公司旗下的其他產品則不受影響。 法國衛生當局稱,基因分析顯示,沙門氏菌是導致英國與愛爾蘭兩地感染事件的主要禍首,受影響的產品皆由比利時Arlon的Ferrero分廠所生產,比利時食品當局正對此進行相關調查。

A: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本(4)月6日報導,法商阿爾斯通(Alstom)與 Engie集團宣布簽署合作協議並發布新聞稿表示,將聯手開發以氫燃料電池驅動之高能量電力機車(locomotives electriques),提供非電氣化貨運列車動力。Engie集團將供應再生氫能,使電力機車能牽引 2千噸之列車車廂;預計2025年底將正式啟用。   阿爾斯通已推出氫能客運列車,如德國兩個邦已訂購 41 輛列車,另奧地利、荷蘭、波蘭、瑞典及法國境內等多處刻進行試驗。阿爾斯通副總裁Raphael Bernardelli表示,發展氫能火車之目的是讓現有電力機車之使用達到最優化,以擺脫每年數百萬公升柴油的消耗量,尤其在擴增鐵路運輸比重的同時,須有完整之去碳化措施。   法國國鐵(SNCF)、德國國鐵(Deutsche Bahn)已承諾於2035年及2040年停用柴油。目前北美洲及澳洲目前亦開發類似之解決方案。法媒報導,目前法國氫能火車主要在東部貝爾福(Belfort)、西南部塔布(Tarbes)及東南部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等地進行開發,同時阿爾斯通與其他14家法商,已於歐盟共同利益重大計畫(IPCEI)之架構下,獲得法國政府提供財務支持,以推動創新式科技(如氫能)及研究發展。另一方面,Engie將憑藉氫能於重型運輸之新應用(如鐵路運輸、礦用貨車等)強化其產業地位。Engie集團副總裁Sebastien Arbola表示,該集團已建置可觀的再生能源產能,未來新應用將再推升市場對於氫能之相關需求。   謹查,法商阿爾斯通於上(2021)年4月與代表奧弗涅-隆河-阿爾卑斯(Auvergne-Rhone-Alpes)、勃艮第-法蘭琪-康堤(Bourgogne-Franche-Comte)、大東部(Grand Est)及奧克西塔尼(Occitanie)四個大區之法國國鐵(SNCF)正式簽約,將供應氫能驅動混合動力Coradia Polyvalent系列Regiolis列車計12輛(每個大區各3輛,另大東部大區保留加購額外2輛之權利),訂單總價達1.9億歐元。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 News)報導,根據土耳其出口商協會(TIM)數據,本(2022)年3月土耳其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僅2.93億美元(43.2億土耳其里拉),較上(2)月6.56億美元衰退55.3%。該會主席Ismail Gülle表示,此反映了俄烏戰爭對土國的巨大影響。 本年3月土耳其對烏克蘭出口4,17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2.08億美元減少近80%,較上月2.2億美元減少81%,第一季出貨量為4.43億美元,年比衰退8.6%。在出口產品方面,當月土國榛果、地毯、水果乾、水產品、珠寶、煙草、橄欖油等產業均未出口烏國,而化工、鋼鐵、汽車、機械及零配件、紡織及原材料等對烏出口衰退約90%,其中化工產品出口額更自去年同期5,700萬美元降至225萬美元,衰退達 96%以上。 同月土國對俄羅斯出口2.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4.2億美元減少40%,較上月4.36億美元減少42.1%。第一季出貨量為11億美元,衰退4%。在出口產品方面,成衣、紡織、鋼鐵、水泥和皮革等行業減損均超過30%;新鮮水果及蔬菜出口額自去年同期6,935萬美元降至3,940萬美元,汽車產業出口更由去年同期5,770萬美元降至1,835萬美,衰退68%以上。 另土耳其能源和小麥和玉米等基本食物主要仰賴進口,而本年該等產品價格均上漲25%至40%,儘管土國農業部強調土國不會因俄烏戰爭而出現穀物短缺問題,惟土國穀物嚴重依賴該兩國;2021年土自俄進口穀物22.4億美元,占總穀物進口量56%,自烏則進口8.61億美元。 2021年土國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占總進口量之45%,而原油則有10%至三分之一係來自俄國。本年能源價格上漲,土自俄進口金額躍升,第一季進口總額達126.1億美元,成長108%,貿易逆差達115.4億美元。本年3月進口41億美元,去年同期及上月則分別進口25.4億及38.6億美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將可能破壞土耳其旨在實現經常帳盈餘之新經濟計劃。本年3月土國貿易逆差增加76.7%,達82.4億美元,主因即為能源進口成本上漲156%。儘管如此,土國出口仍持續創新高,3 月出口成長19.8%至227億美元,進口亦成長31%至309.5億美元。

A:依據匈牙利中央統計局2022年4月5日發布初步統計,匈牙利2022年2月工業生產年增率為4.5%,較1月8.9%成長速度減緩。累計2022年前2個月的工業生產較上年同期高6.6%。 多數製造業次業別均成長,但占比最高的汽車製造略有下降。在經歷上個月的停滯後,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類與食品、飲料及煙草類的生產均出現成長,後者的增速高於平均水平。 本地媒體Portfolio報導,2月份數據顯示去年底供應鏈中斷問題已減緩,且因外部需求強勁,產量得以增加。然而,俄烏戰爭可能會中止該動能。迄今已有零星訊息反映部分生產已再度發生供應問題,後續可能在4、5月即會影響整個產業。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fanpage.it、open.online) 2022年4月4日報導,俄烏戰事已超過1個月,迄今尚未停歇。近日烏克蘭逐漸收復首都基輔附近地區控制權,在俄羅斯軍隊在市郊布查鎮(Bucha)發動平民大屠殺消息傳出後,為求更嚴厲打擊犯下嚴重罪行之俄羅斯,歐洲再度要求各國政府及機構全面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進一步孤立普丁政府之俄羅斯經濟。 據義大利農業部部長Stefano Patuanelli接受訪問時表示,以目前情形來看,除季節已轉換並減少天然氣需求外,亦因即時處理及開發能源供應多元化來源,全面切斷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為可行做法。另據P部長表示,迄今尚未達成訂定天然氣價格上限之共識足見自私心態,若持續不管,歐洲將更加弱化,但我希望並非如此。近日義大利外交部部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亦向歐洲要求訂定天然氣價格上限;義國前總理及現任歐盟經濟事務執委Paolo Gentiloni對此回應表示,此為複雜及關鍵性議題,並宣布歐盟執委會將於4月底前對此議題進行提案。惟P部長認為屆時為時已晚,並表示此事進展十分緩慢,倘在5月提案,並在6月訂定價格上限,俟該提案生效時歐盟經濟早已衰退,目前以技術面來看尚未如此,但短期內仍將面臨此問題,歐盟之退縮做法不是好事。 另據義大利生態轉型部部長Roberto Cingolani表示,倘在近期內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未來數個月,包括夏季將不會造成問題,惟應多加注意儲存問題,且須為下一個冬天用量儘快準備存儲。渠重申,訂定天然氣價格上限為目前最重要之事,此決定於是否能限制天然氣價格且須國際間採取一致做法;倘訂定價格上限僅限於國家層級,此將使能源出口商選擇停止銷售給訂定天然氣價格上限之國家(如義大利),效果有限。

A:依據瑞士有機產品協會(Bio Suisse)發布之統計顯示,瑞士有機食品於2021年銷售額超過40億瑞士法郎,與2020年相比,有機銷售額增加1.5億瑞士法郎,成長0.6%;占總食品市場銷售量的10.9%。銷售最多的有機新鮮農產品為: 雞蛋29.2%,麵包類產品26.3%,蔬菜類產品23.8%。另該會表示,由於瑞士零售業者對有機食品需求不斷增加,預計本年銷售額將持續成長。     資料來源: 瑞士有機產品協會(Bio Suisse) 日期: 2022年4月6日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2022年4月6日新聞報導,瑞士蘇黎世應用大學(ZHAW)4月6日公布其「中小企業發展威脅評估問卷報告」,近200家瑞士受訪中小企業中,三分之二預估新冠病毒疫情未來不會對其經營產生影響;31%中小企業預估未來仍將繼續受疫情影響,較上年同期減少8%。   另針對烏克蘭戰爭,60%企業表示將對其企業經營產生負面影響。未來3個月以內約50%之中小企業表示其經營情況將因為原物料或半成品供應短缺受到重大影響,受影響最明顯的產業為化學、零售以及機械及電氣產業。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2022年4月6日  

A: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4月6日報導,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ánchez)於本月4日宣布,將於經濟復甦暨轉型策略計畫(Proyecto Estratégico para la Recuperación  y Transformación Económica, PERTE)中投資110億歐元發展晶片及半導體產業,旨在呼應歐盟發展半導體自主性策略計畫,吸引半導體及技術業者在西班牙投資。桑切斯強調,半導體為能源產業基礎之一,在企業數位化轉型趨勢下,具有全球性戰略地位,盼西班牙能成為產業與技術發展之領導者。 目前西國政府規劃之PERTE計畫已通過9項,包括電動汽車、公共衛生、再生能源、農業糧食、西班牙語新經濟、循環經濟、造船工業、航太工業、數位化用水計畫等,預計總投資金額為560億歐元,其中190億歐元資金係源自歐盟。西國政府另宣布,將於PERTE計畫中新增長照社會經濟與發展晶片2項計畫。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由於半導體供應短缺,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俄烏戰爭爆發後使俄羅斯及烏克蘭原物料出口受影響,造成生產半導體所需原料氣體氬及氖之供應受限。鑒此,歐盟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自主,於2022年2月宣布投資430億歐元(其中300億歐元將來自歐盟預算及復甦基金),使歐盟晶片產量自目前占全球產量之10%至2030年增加至20%。歐盟另規劃增加110億歐元於晶片研究、設計及製造補助,並將提撥20億歐元設立「晶片基金(Fondo de Chips)」,協助中小型企業及成長中企業發展半導體產業。

A: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4月6日報導,根據西班牙Funcas儲蓄基金會(Fundación de las Cajas de Ahorros, Funcas)調查報告,由於物價上漲,2022年西班牙消費者購買力將減少167億歐元,以全國1,875萬4,800戶家庭計算,平均每戶家庭購買力將減少890歐元。由於2022年3月通貨膨脹為9.8%,顯示西國消費者可支配所得將變更少。由於燃料、電費及食品等價格上漲,Funcas認為西國政府採行之補助措施僅將使消費者物價水準增加幅度減少1%。 西班牙消費者與使用者組織(Organización de Consumidores y Usuarios,OCU)指出,目前西國8%之家庭面臨嚴重經濟困難,許多家庭償付能力降低,無法儲蓄。據統計,西班牙發生儲蓄困難家庭數目已自2020年之60%增加至2021年之66%。由於通貨膨脹大幅上漲,幾近所有家庭預算均皆增加,如2022年3月平均電費帳單為143歐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130%。 Funcas預測2022年西國家庭消費將增加3.8%,惟其經濟學家María Jesús Fernández指出,通貨膨脹上漲將使家庭消費總額增加,惟實質消費卻減少。另由於燃油價格上漲,許多消費者亦開始改變生活習慣︰OCU調查顯示,約60%習慣開車民眾已考慮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步行。OCU發言人Enrique García指出,2022年3月西國核心通貨膨脹率(inflación subyacente, 扣除新鮮食品與能源等物價變動幅度較大之商品)自3.0%上漲至3.4%,且未來幾個月恐將不會下滑。  根據凱度集團(Kantar)國際市場研究諮詢公司在俄烏戰爭爆發後調查指出,西國超市日常消費品價格平均上漲5%,其中食用油價格漲幅最高,較2021年增加303%,麵類食品商品增加183%,米與牛奶則分別增加181%及145%。Kantar另指出,西班牙每10戶家庭中,有4戶嘗試經由購買促銷品及折扣商品,或改選購超市自有品牌產品,以降低家庭支出,另有40%之家庭表示,已減少外出用餐次數。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2年3月31日報導,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初步估計,2022年3月西班牙累積通貨膨脹率(IPC)高達9.8%,與2月累積通貨膨脹率(IPC)7.6%相較增加2.2%,為自1985年5月以來之新高。西班牙經濟部指出,西班牙物價上漲73%係導因於俄烏戰爭所引起之能源及未加工食品價格飆漲,政府已於3月29日通過因應之補助措施。 能源價格高漲使西國電力批發市場電價自2022年2月之205.80歐元/MWh(每百萬瓦小時)上漲至3月之283.30 歐元/MWh,倘與2021年同期電價51.99歐元/MWh相較,增加445%。西班牙汽油油價自2022年2月每公升1.538歐元上漲至3月1.845歐元,創歷史新高。由於電力價格大幅上漲,使農業、牧畜業及其他工業生產成本增加,導致食品及日常用品價格大幅上漲。同時2022年3月西國核心通貨膨漲亦自3.0%上漲至3.4%。 除能源價格上漲外,國際海運運費高漲亦令人擔憂。國際貨幣基金(IMF)本月28日公布報告指出,運輸成本恐將持續上漲至2022年年底,且俄烏戰爭將使供應鏈中斷問題更加嚴重,將使全球物價持續上漲。牛津經濟學院經濟學家Ángel Talavera1表示,在俄烏戰爭無法短期內解決下,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恐將持續高漲,西國期待政府之補助措施能解決能源價格上漲問題。惟渠另亦認為,西國政府未來因應之補助措施恐需更多及更加迅速。 西班牙市場除能源及未加工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外,基本民生必需商品如橄欖油、麵類食品、麵粉、肉類及牛奶等產品價格亦上漲。由於俄羅斯為全球第3大鎳礦生產國,俄烏戰爭使鎳礦價格大幅上漲,而鎳礦為生產電池重要金屬材料,爰對汽車生產造成影響。另西班牙畜牧業許多飼料所需小麥及玉米多源自烏克蘭,爰動物飼料價格亦因而上漲。 歐洲中央銀行(BCE)擔心通貨膨脹導致勞工調薪大幅調升,而調薪使企業提高商品售價,加劇通貨膨脹,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由於目前西班牙薪資並未依照物價調漲,爰歐洲中央銀行(BCE)認為應可避免通貨膨脹持續惡化。歐洲央行另認為,歐洲通貨膨脹問題至2023年至2024年應可恢復常態,平均通貨膨脹率應可維持於2%。

A:西班牙「ABC日報」2022年4月1日報導,根據西班牙財政部(Ministerio de Hacienda)資料顯示,西班牙2021年財政收入為5,269億5,700萬歐元,較2020年增加13.2%;財政支出為6,084億7,800萬歐元,較2020年增加5.2%;財政赤字總金額為815億2,100萬歐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6.76%,較2020年之10.1%降低3.3%,亦低於西國政府承諾歐盟財政赤字目標8.4%。儘管西班牙財政赤字仍偏高,財政部長María Jesús Montero表示,2021年該部達成3項重要政策目標,包括減少財政缺口、達成承諾歐盟之降低財政赤字及公共收入充份支應疫情補助等,相關重要內容摘述如下︰ 1.減少財政缺口︰2021年西班牙財政赤字減少315億3,900萬歐元,與2020年占GDP之10.1%相較減少3.3%,為自1995年以來最健全之公共財政紀錄。 2.達成西班牙政府承諾歐盟,將財政赤字降至GDP之8.4%目標︰西班牙政府達成承諾歐盟增加稅收,以降低財政赤字之目標;同時完成西班牙政府公債自2020年占GDP之120%,降至2021年之118.4%,達成西班牙國外公債占GDP之119.5%以下之目標。 3.公共財政充份支應政府對疫情之補助措施︰為補助西班牙各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災情,政府財政預算增加357億3,800萬歐元,以支應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提供自營業者補助及一般民眾基本生活費補助等。目前西班牙政府財政結餘款仍足以因應俄烏戰爭補助措施所需等,同時政府規劃將2022年財政赤字目標自目前占GDP之6.76%,降至5%。 2021年西班牙各項稅收收入為2,233億8,500萬歐元,較2020年增加15.1%,主要係因2021年物價上漲幅度達6.5%,使商品價格上升,爰使政府加值營業稅(IVA)收入增加14.5%、特種稅收入增加5%及個人所得稅增加7.5%。另西班牙政府提出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自營業者補助措施協助維持就業市場穩定,使2021年底西班牙總就業人數逾2,000萬人,亦使公司營業所得稅收入增加67.9%。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