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謹查,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部長Arifin Tasrif及新加坡貿工部第二部長Tan See Leng前於本年1月21日簽署雙邊能源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跨境電網併聯、區域電網合作、電力出售以及發電廠建設案融資等領域合作,此外印星雙方並將成立能源工作小組,針對兩國能源合作案定期追蹤及檢討。 在上述合作備忘錄架構下,印星兩國刻正研議由印尼太陽能發電廠出售電力至新加坡,該發電廠預計發電能量可達12億瓦(1.2 GW),目前雙方尚須進行法規調和,並釐清電廠建設及電網管理等權利義務歸屬。 有關本項合作案法規框架,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2021年第11號部長令已初步訂定跨境售電相關條款,惟為落實上述合作備忘錄,該部仍需重新檢視並更新條文,俾順利與新加坡進行售電合作。
A:紐西蘭政府宣布自111年2月28日起,擴大與太平洋島國單向免隔離旅行泡泡,來自諾魯、吐瓦魯和美屬薩摩亞旅客將可免隔離進入紐國。 紐西蘭自110年5月18日與庫克群島成立雙向旅行泡泡,並分別於110年3月及11月與紐埃及薩摩亞、東加、萬那杜等南太平洋島國建立單向安全旅行圈,來自紐埃、薩摩亞、東加、萬那杜旅客得免隔離進入紐國。
A: 一、 印尼海洋事務暨漁業部上(2021)年發布修正草案,擬廢除核發漁船的捕撈許可證制度,修改為漁獲配額的公開招標制,並對得標業者設有家數限制。相關規定如下說明。 二、 原有規定:據印尼海洋事務暨漁業部2015年第38號部長法規(38/PERMEN-KP/2015),漁業公司須取得漁業經營許可證(SIUP),以及每艘漁船須取得捕撈許可證(SIPI),始有捕魚權利。實務操作上,該部對持有捕撈許可證之家數無限制,政府在管理捕撈總量、稅收上有困難,易造成逃漏稅及過度捕撈之問題。 三、 為解決前述問題,印尼海洋事務暨漁業部上年12月24日發布新的部長令之修正草案,說明如下: (一) 印尼政府將每年可捕撈量以配額方式公開招標,目前規劃將捕魚區分為4個區域。據本組了解,每一區域可有3至5家漁業業者取得,未來僅有約20家(本國或外國)公司可競標得標,並與印尼政府簽署商業配額捕獲契約。該法案對漁業業者影響在於未能得標的個別業者將無法自行捕撈,除非另與得標業者進行合作。 (二) 依草案規定,得標業者將與印尼政府簽署15年合作契約,每年至少獲得10萬噸漁獲量之商業配額,該配額不得轉讓給第三人。 (三) 據瞭解,今(2022)年得標商可能無法在第1年就完全達標,故部長令草案另設計3年的過渡期,得標業者每年須達到年度最低商業配額,第1年至少需捕獲配額量的15%、第2年至少達40%、第3年至少達75%、第4年之後才須每年達標100%,直到合作契約終止。漁業業者每年按年度商業配額繳納捕撈漁業稅,即使捕撈漁獲量未達到約定配額量,簽約業者仍須足額繳納捕撈漁業稅。 四、 據本組瞭解,該法規草案已獲部長簽署,目前已送至國會秘書處,預計本(2)月底將完成刊載於政府公報,成為正式法規。至於商業配額之招標,據瞭解,也將於3月底完成,屆時將一併公佈得標廠商名單。
A: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於本(2022)年2月18日發布「2022年財政預算案聲明」時表示,星國將推出總值逾66億星幣(49億美元)之「定心及援助配套」,包括於2022年推出5.6億星幣(4.16億美元)之「家庭援助配套」協助星國家庭應付生活費上漲壓力,例如水電費補助,符合條件之組屋(國宅)家庭於2022年4月、7月及10月可透過「家庭援助配套」,獲得多一倍之「消費稅補助券-水電費補助(GST Voucher-U-Save)」,額外補助額最高可達285星幣(211.7美元);2023年起至2026年則可透過「定心及援助配套」在原有水電費補助基礎上,獲得介於330星幣(245.1美元)至570星幣(423.3美元)之額外補助(額度視組屋類型而定);約95萬戶組屋家庭於2023年1月起可受惠。 新加坡擬自2023年1月1日起將消費稅由目前7%調高至8%,2024年1月1日將進一步調高至9%,為協助所有新加坡家庭因應消費稅調高之影響,讓多數家庭抵消至少5年因消費稅調高衍生之額外支出,低收入家庭甚至可抵消約10年,星國政府將提供下列補助: 年滿21歲及以上成年人可獲得介於700星幣(519.9美元)至1,600星幣(1,188.3美元)現金補助,補助額視個人收入及所擁有房產而定,約280萬名星國成年人可受惠,現金補助將自2022年12月起分5年發放; 較低收入年長者可額外獲得「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樂齡花紅(GST Voucher-Cash, Seniors’Bonus)」,約85萬名年長者自2023年起至2025年,可獲得介於600星幣(445.2美元)至900星幣(668.4美元)現金補助,補助額視年齡及住房年值而定,惟排除擁有逾一筆房產者; 20歲及以下孩童及青少年,以及55歲及以上年長者,另可獲得450星幣(334.2美元)保健儲蓄補助;將自2023年起分3年補助,約200萬人可受惠; 所有新加坡公民家庭於2023年及2024年獲得共400星幣(297.1美元)「鄰里購物券(CDC vouchers)」。 另針對弱勢家庭,星國政府將提供額外援助,包括:(1)未來5年為「公民諮詢委員會」之「社區關懷基金(CCC Comcare Fund)補助500萬星幣(371.34萬美元);(2)未來4年為社福團體撥款共1,200萬星幣(891.2萬美元)提供弱勢家庭支援;(3)「定心及援助配套」提供之過渡性援助在2026年期滿後,星國政府將繼續透過「強化版消費稅補助券計劃」,持續提供中低收入家庭支援。 新加坡實施之「永久性消費稅補助券計劃」是由「現金補助」、「保健儲蓄補助」及「水電費補助」等三個部分組成,2022財年星國政府將撥款12億星幣(8.91億美元)提升此計劃,包括:(1)組屋之「服務及雜費(S&CC)」將成為永久性補助項目,符合條件家庭可於2022財政年度獲得介於1.5月至3.5月補助,約95萬戶家庭可受惠;(2)自2022年8月起,現金補助之可估稅收入上限從28,000星幣(20,795美元)調高至34,000星幣(25,251美元),以涵蓋更多新加坡人;(3)「消費稅補助券-現金補助額」將依住房年值逐步增加至介於500星幣(371.4美元)至250星幣(185.7美元)。
A:美國豪華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於22日宣布,將召回約200輛Lucid Air電動汽車,因為存在安全缺陷,可能會增加發生碰撞的可能性。 該公司表示,由於供應商的一個錯誤,這些車輛的前支柱減震器的一個部件可能安裝不正確。 「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離地間隙突然減少、車輛振動和前剎;車線損壞,從而增加撞車的風險。」 此次召回涉及203輛Lucid Air房車,但該公司預計,其中可能只有約1%的車輛安裝了錯誤的部件。 該公司提出免費為車主檢查和修理這些汽車。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2-23/lucid%e5%8f%ac%e5%9b%9e%e7%b4%84200%e8%bc%9b%e6%b1%bd%e8%bb%8a/3941181
A:日期:111年2月18 、22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AFR)、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https://www.afr.com/markets/commodities/china-intervention-plunges-iron-ore-into-bear-market-20220218-p59xnp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mining-energy/chinese-single-market-threats-could-lead-to-opec-of-iron-ore-says-industry-veteran/news-story/64270f6afaa01aa80f8f868055d6705f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及澳洲人報報導,中國佔全球鐵礦砂進口量的75%,為壓低鐵礦砂價格,正加大對本市場交易的干預,希望創建由國家支持的單一「集中式平台」,監控本項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背後的因素,並讓鋼鐵製造商於出價上更有話語權。 據稱鐵礦砂現貨價格主要係由S&P Global Platts等市場情報機構決定,長約則再依據約定時段(如每月或每季)之平均現貨價格決定。中國抱怨目前現貨市場的評估作業,有利鐵礦砂生產商。 此消息一出,引發鐵礦砂期貨市場及澳大利亞鐵礦砂生產商股價下跌。 2月21日在大連交易所交易的鐵礦砂期貨下跌2.2%,新加坡期貨下跌1.2%至138.15美元。澳洲BHP收盤下跌1.7美元至118.50澳元,Rio Tinto則下跌0.43澳元至47.81澳元,而Fortescue Metals Group亦下跌0.29澳元至19.32澳元。 礦業分析師推論,當中國當局尋求支持鋼鐵需求以推動經濟成長之政策,另一方面也要找尋限制由原物料引發通貨膨脹之策略,鐵礦砂集中式平台即在此對立政策背景下生成。 加拿大皇家銀行之投資銀行(RBC Capital Markets)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和礦產安全日益重要,該平台可能成為其他商品效仿的模板(a template for other commodities)。 澳洲鐵礦砂資深顧問Philip Kirchlechner認為,中國出於政治原因針對澳大利亞生產商的任何舉動,都只會傷害中國。強調澳洲是穩定且可靠的鐵礦砂供應夥伴,認為中國應該增產因應。倘買方有組織的勾結干預市場,反可能促成賣方供應商有組織的回應,如澳洲、巴西成立鐵礦砂OPEC之卡特爾組織(an “OPEC of iron ore” cartel)等情況。
A:紐外長Nanaia Mahuta 本(23)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紐國外交貿易部本日召見俄國駐紐大使,表達紐國強烈反對俄國近日行為,她除再度呼籲俄國遵守國際義務,以外交談判解決衝突,並表示紐國一貫立場為支持烏克蘭主權及領土完整,並以外交方式尋求和平解決之道。 M外長指出,倘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紐國已準備好與國際間夥伴採取共同行動,以清楚表達反對俄國入侵行為,紐國可能採行措施包括禁止相關人士入境紐國、出口管制及其他外交手段。 M外長表示俄國侵略行為可能在人道、安全及經濟層面,對全球及區域造成深遠且嚴重之影響;俄國任何侵略行為均將直接威脅全球和平及安全,並將進一步違反國際法。
A:根據阿根廷中型企業聯合會(CAME)報告指出,2021年工業部門之中小企業生產較2020年成長22%,所有產業均呈現成長。若與2019 年COVID-19疫情前相較,仍有5個產業類別未恢復到疫情前水準,但以整體而言,成長3.8%。 2021年與上一年相較,成長最多的產業為紡織40.7%及紙/紙板/印刷品35.4%,其次為金屬/機械及設備26.1%、橡膠及塑膠23.3%、鞋類及皮革製品23.2%、木製品及家具21.5%、機電及資訊產品18.9%等。而成長幅度較小的產業別為非金屬礦產品及食品/飲料分別為12%及12.9%。 另,據CAME於2021年12月調查顯示,63%的中小企業評估目前狀況為良好或非常好,而69%表示公司營運穩定,且有獲利。
A:根據紐約州政府公告,紐約州首座離岸風力發電項目South Fork Wind於2月11日宣布開工,由丹麥沃旭能源(Ørsted) 和美國 Eversource 在長島海岸聯合開發,將協助紐約州建立全美國最強健的離岸風電項目及其供應鏈,加強勞力發展及勞工關係,預計2023年底完工並開始營運,估計可提供7萬多戶家庭用電。 紐約州為美國最大風電投資組合,州長於本年1月宣布將投資5億美元於離岸風電產業,並與紐澤西州州長共同出席紐約灣New York Bight釋出海域租用權之招標案。紐約州目前共5項離岸風電項目進行中,總計超過4,300MW約可提供超過240萬戶家庭用電,估計約121億美元綜合經濟影響力,另外項目開發過程、零組件製造、安裝和營運及維護等可創造約6,800個工作機會。紐約州目標2035年開發9,000MW離岸風力發電,使離岸風電為30%紐約電力來源,提供約600萬戶家庭用電及創造1萬個工作機會。
A:越南新創事業受惠於澳洲擴大投資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通社(VietnamPlus),2022年2月23日 澳大利亞駐越南大使館頃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承諾向越南創業投資基金 Ascend Vietnam Ventures (AVV) 増加投資353 萬美元,以協助當地新創企業。該金額將澳大利亞在新興越南科技創業市場之投資總額提高至 5,052 萬美元。 澳大利亞駐越南大使Robyn Mudie 於2 月 22 日在胡志明市舉行之注資宣布儀式上表示: (一)該投資旨在實現澳大利亞承諾,協助加強包括女企業家在內之年輕企業家能力,以擴大其業務規模與對環境及社會產生積極正面影響。 (二)越南係東南亞增長最強勁經濟體之一,並在發展女性主導企業方面取得傑出成就。女性領導公司雖飽受COVID-19疫情之衝擊,惟越南經濟快速增長將為女性企業家帶來充分發揮潛力之巨大機會。 (三)對 AVV 基金之投資,旨在為新成立公司提供初始資金,以利在疫情後經濟復甦中,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收入。 (四)AVV 基金將為越南新創公司提供資金與必要支持,並聚焦於教育、金融服務及醫療保健等極具影響力領域之女性領導企業。 (五)該投資將有助於實現澳大利亞深化與越南經濟合作關係之優先事項,進而促使雙邊貿易翻倍,並加強澳大利亞支持越南從邊緣(marginal)市場升級為新興市場之努力。
A:在Alphabet公司狀告加州車管局(DMV)的訴訟中,加州法院裁定Alphabet公司勝訴,允許Waymo對其部分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數據保密。 據The Verge報道,上個月,Waymo起訴DMV以阻止某方人士提出的公共紀錄請求,該請求要求查看Waymo在公路上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的許可證申請書。該公司稱,被迫披露商業機密將使公司處於競爭劣勢。 此案放大了自動汽車(AV)行業正在醞釀的緊張關係,既希望不讓競爭對手獲得保密的信息,又需要通過公開透明贏得公眾的信任。Waymo稱,它發布了比業內任何其他AV公司都多的安全數據和駕駛方法,來贏得公眾的信任。 Waymo在一份聲明中讚揚了法院的決定,同時發誓對公眾保持透明。「我們很高興法院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批准了Waymo的初步禁制令請求,使Waymo不用披露提交給DMV的許可申請中包含的敏感商業機密。」該公司發言人史密斯(Nicholas Smith)在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公開分享我們有關自動駕駛技術和運營的安全和其他數據,同時知道我們與監管機構分享的詳細技術信息並不總適合與公眾分享。」 Waymo提起訴訟是為了對它如何處理自動駕駛車輛的某些緊急情況的信息進行保密,例如當自動駕駛系統發生故障時,或當地法規要求停車時。Waymo也不想透露當汽車開到不該開的地方或遇到陡峭的山坡和急轉彎時,它們會如何處理。 在訴訟中,該公司辯稱,發布該信息將使競爭對手能夠複製其流程,而無需支付Waymo多年研發的成本。 加州的DMV負責監督美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計劃,有60多家公司獲准在公路上測試車輛。這些公司必須提交詳細的申請並向州政府官員證明其技術能力,才能獲得測試許可證。 Waymo目前正在舊金山市中心和Google山景城園區及其周邊地區測試數百輛汽車。去年,該公司的自動駕駛里程達230萬哩,是加州所有獲准測試的公司中最高的。也大幅超過了該公司2020年的62萬8838哩里程,甚至在疫情前2019年的145萬哩還多。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2-25/%e5%9c%96%e7%8d%b2%e5%be%97%e5%95%86%e6%a5%ad%e6%a9%9f%e5%af%86-%e5%8a%a0%e5%b7%9e%e8%bb%8a%e7%ae%a1%e5%b1%80%e6%95%97%e8%a8%b4/3945008
A:半導體業因為疫情和前所未見的需求激增使得供應吃緊,但晶片製造商周四釋出訊息:烏克蘭危機不太可能讓短缺惡化。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表示,俄羅斯是晶片業的一個小市場,俄國入侵烏克蘭不會對晶片供應構成威脅,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太可能對產業銷售造成重大影響。 SIA執行長John Neuffer發表聲明說,「雖然新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可能很大,但俄羅斯並不是重要的半導體直接消費國,占全球晶片採購不到0.1%。此外,半導體業擁有多元化的關鍵材料和氣體供應商,所以我們認為不會立即面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有關的供應中斷風險。」 烏克蘭是半導體製造原料氖氣的主要生產國,外界因此擔憂,戰事會影響供應。但晶片公司在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時就警覺到可能因此被掐住咽喉,已經從那時起多元分散供應商。 個別的公司也發表安撫客戶的聲明。英特爾說:「我們預計不會對我們的供應鏈產生任何影響。我們的戰略是擁有多元化的全球供應鏈,將可能發生的地方性中斷風險降至最低。」 美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表示,在全球各地設廠,各廠擁有自己在當地的供應商,有助降低風險。該公司在紐約州北部、新加坡和德國德勒斯登都有工廠。格芯在聲明中表示:「在格芯,我們預計不會有直接風險。 我們並非完全免於全球短缺影響,但我們的布局提供了更多絕緣保護。」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6123104
A: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揮軍入侵烏克蘭,惹來全球撻伐。遭俄軍入侵首日,當地不少基建受損,政府網站遭攻擊,令烏國運作陷入癱瘓。面對俄烏開打,科技界又如何應對? 儘管歐美積極斡旋,但普京仍然入侵烏克蘭,使烏國上下陷入戰亂之中。除了民生,烏國內外科技業,包括數百間初創和較大型科企,還有國際科企品牌的研發辦公室已受戰雲密佈影響。 有些較大型科企也在烏克蘭設有研發部門,也有團隊處理內容和廣告銷售等本地服務。例如谷歌的YouTube和中國抖音海外版TikTok等面向消費者的平台,現在面對的問題是如何被假訊息利用或誤用或遭審查,以及公司要如何處理這類流量,更重要是如何維持運作和會否因制裁或互聯網服務中斷而面臨遭關網風險。 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Meta和Snap尚未回應,微軟則拒絕評論。 谷歌在烏克蘭僱有200人,涵蓋全球服務研發和本地運作。屬下YouTube多年來遭受俄羅斯審查,但在烏國尚無這類問題。臉書保安政策主管格萊歇爾(Nathaniel Gleicher)發推文透露,該公司已採取行動應對俄軍入侵烏國,包括讓烏國用戶鎖好他們帳號以免遭下載個人檔案。臉書去年8月阿富汗遭塔利班淪陷時也有這樣做。 推特則警告烏國用戶保護他們的帳號,包括多重認證和關閉推文位置。但警告發出前24小時,推特證實,在俄軍入侵前錯誤停用分享俄軍活動的帳號。 2016年在基輔開設數據中心的互聯網巨擘Cloudflare,其執行長普林斯(Matthew Prince)透露,該公司已於俄軍入侵後數小時內將客戶加密資料移離烏國伺服器,但其烏國數據中心仍照常運作。 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大型科企主向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證實,該公司正在評估如何將員工安全撤離烏克蘭。但現時烏國陸空交通已停頓,因此該公司正在研究如何把員工送至匈牙利或波蘭邊境。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2-25/%e7%81%a3%e5%8d%80%e7%a7%91%e6%8a%80%e6%a5%ad%e7%b7%8a%e6%80%a5%e6%87%89%e5%b0%8d%e4%bf%84%e7%83%8f%e6%88%b0%e5%b1%80/3945040
A:為了讓員工重返辦公室,Google決定放寬與新冠有關的強制措施,總部也將恢復提供各項福利。 Google房地產與職場服務副總裁雷德克里夫(David Radcliffe)本周發出電郵給灣區員工,說明公司將放寬部分防疫規定,包括疫苗接種、病毒檢測、保持距離和佩戴口罩。Google發言人對CNBC表示,他們已改變政策,未來不會將疫苗接種作為美國員工保住飯碗的條件之一。 儘管部分灣區科技公司提供員工完全遠距辦公的選擇,但Google要求大部分員工每周至少回辦公室三天。新變種病毒造成的病例激增,已讓Google多次延後實施員工重返辦公室計畫,萬一再有新一波疫情,Google的最新計畫也可能再次生變。 去年11月,Google告訴員工必須遵守疫苗接種政策,否則可能面臨減薪或被解雇的命運。但Google發言人艾利克森(Lora Erickson)現在表示,上個月已取消強制員工接種疫苗或申請接種豁免的政策,但員工仍需出示接種證明或擁有接種豁免權才能進入辦公室。獲准進入辦公室的未接種疫苗者必須遵守額外的規定,包括接受病毒檢測和戴口罩。 艾利克森說:「我們仍維持新冠疫苗接種政策,要求任何進入辦公室的人員都必須出示接種或豁免證明,因為這是我們確保員工安全和保持業務運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雷德克里夫表示,公司將恢復各項福利,例如無需預約、提供按摩的健身中心、通勤接送巴士、增加食用免費早午餐的空間、重開包括休息室、遊戲室、音樂室和按摩椅區等所有非辦公空間。 雷德克里夫說:「辦公室重開後的氛圍應該會和疫前的感覺類似。我們正在設計和試行新的共同工作方式,同時收集數據和員工的意見,邊走邊學。」 雷德克里夫補充,面對面的商業會議和活動也都在增加中。他說:「根據我們在灣區目前的情況,選擇進辦公室工作的員工現在有更多的空間和服務可以使用,還可與同事互動。」 灣區是Google辦公室最集中的地區,在多個城市擁有數十座辦公大樓,包括山景城總部。雷德克里夫指出,過去一周,灣區有30%的員工進辦公室工作,但目前仍是自願性的。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6123783?from=wj_catelistnews
A:根據烏拉圭汽車商業同業協會(ACAU)統計,2021年烏國車輛總銷售量為5萬1,737輛,較2020年的3萬6,398輛成長42%。 2021年在烏國經營的汽車公司及主要經銷商銷售成績良好,該國汽車市場明顯已走出COVID-19疫情的衝擊,遠超過2019年的銷售總數4萬2,335輛及2018年的4萬5,612輛。惟疫情前烏拉圭的經濟形勢已不如10年前最佳景氣的年代,此反映在汽車銷量持續衰退。在過去一年中,美元匯率的穩定性明顯有利銷售,烏國2021年美元升值5.6%。 烏拉圭2021年的車型銷售情形分別為:轎車2萬1,313輛、SUV 9,383輛、輕型貨車1萬3,097輛、卡車2,671輛等。另最受歡迎的轎車廠牌依序為Suzuki、Hyundai、Chevrolet、Renault及Volkswagen;另輕型貨車為Fiat、SUV為Volkswagen。
A:巴西經濟學家指出,俄烏衝突對巴西經濟影響主要為巴西食品及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巴西通貨膨脹更加惡化保持在2位數以上。近期巴西原油價格已飆升8%,並推動本年2月份通貨膨脹率,預估將高於去年同期。而經濟復甦放緩導致消費減少、生產下降及失業率上升之效應,迫使巴西中央銀行恐延長升息時間,甚至不排除利率由10.75%上調至13%。此外,俄烏衝突也帶來巴西經濟發展更多障礙,例如俄羅斯可能會暫停化肥談判,對巴西糧食生產造成損害等。 巴西經濟部長Paulo Guedes表示,對俄烏間緊張局勢升級感到擔憂,爰巴西政府將加速推動政府財政持續性及經濟復甦所需的結構性改革以為因應來以面對國際局勢之動盪。 2021年俄羅斯為巴西第6大進口國,進口總額56億9,800萬美元,其中化學肥料進口額計34億7,700萬美元。俄羅斯則對巴西貿易逆差,出口金額僅15億8,700萬美元。
A:依據美國農業部(USDA)資料顯示,2020/21年糧食作物價格屢創新高情形在未來幾年不會重演,但全球農牧業將持續保持獲利,惟成本增加將使獲利較少,並指出未來10年巴西在全球各項農牧產品之重要性將增加。 巴西大豆預估2031/32年間出口量可達1億3,600萬公噸,出口比重增加至佔全球之62%;玉米將自目前4,300萬公噸增加至6,300萬公噸,佔全球玉米之26%,10年後巴西、烏克蘭及美國玉米出口量預估將佔全球之90%。巴西之棉花得力於可耕種土地及農業技術運用,將可大幅成長佔全球27%,遠高於目前之17%;雞肉出口預估可維持全球領先地位達520萬噸;另牛肉及豬肉出口量於2031年均將增加至369萬噸牛肉,佔全球26.3%及184萬噸豬肉,佔全球之13%。儘管2031年全球石油產能可達150億公升,但巴西石油出口量於2031年預估將低於目前之數量。 美國及巴西同時為全球最大糧食供應國,但美國比重將減少如美國大豆預估將由目前之33%降到2031年之27%。玉米降至31%;小麥11.6%及棉花31.6%,另在牛肉、豬肉及雞肉將被巴西取代佔比將減少。
A:依據匈牙利中央統計局2022年2月23日發布統計,2021年12月匈國全職受僱員工每人平均總薪資為492,800福林(約新臺幣43,460元),較前年同期增加9.7%。同時,平均淨薪資也上漲9.7%,達327,700福林(約新臺幣28,900元)。 以2021全年度來看,薪資成長8.7%,平均總薪資為438,800福林(約新臺幣38,700元),淨薪資為291,800福林(約新臺幣25,730元);總薪資中位數為350,000福林,比前年增加9.2%。若以2021年平均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5.1%計算,2021年實質薪資成長3.4%。 中央統計局亦公布,2021年平均總薪資最高的業別為金融保險業(758,700福林),最低為住宿及食品服務活動(267,500福林);全職受僱男性平均總薪資479,200福林,女性則為401,700福林,各增加8.9%及8.6%。 本地媒體引述ING銀行分析師Peter Virovacz觀察,匈牙利薪資成長主要受低失業、特定行業勞動力短缺及勞動力持續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勞動成本顯著上升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已在2022年1月份7.9%CPI年增率表現得十分明顯,1月CPI年增率為去年初的3倍,且影響的產品及服務比以往更為廣泛。V分析師補充,匈牙利已見薪資物價螺旋式上漲(wage-price spiral)現象,只能透過貨幣及財政政策合力遏制,即提高利率必須伴隨更嚴格的財政政策。
A: 西班牙2022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2)將於2月28日至3月3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展覽館(Fira Gran Via)展出。本次展覽係繼MWC 2021復展後,再次以現場實體展出無線通訊科技最新發展。美國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芬蘭諾基亞電信(Nokia)總裁暨執行長Pekka Lundmark、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新任主席暨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 總裁及執行長Jose Maria Álvarez Pallete Lopez等電信網路領導業者,均將赴展及演講。 MWC 2022之6大主題包括:5G連網(5G Connect)、先進人工智慧(Advancing AI)、雲端網路(CloudNet)、金融科技(FinTech)、物聯網(Internet of Everthing)及科技創新(Tech Horizon)。本次展覽有全球逾1,500家業者展出,展覽另包括新創展覽4YFN(Four Years From Now),活動將於巴塞隆納Fira Gran Via展場的7個展館展出。MWC 2022展覽將透過大型論壇及記者會發表最新通信技術、產品與產業趨勢相關資訊。西班牙國家廣播電視 (RTVE)指出,韓國三星電子、美國摩托羅拉通訊及中國華為電信、小米、歐珀及真我等,都將於本次展覽發表新產品。 本次展覽開展主題演講(Keynote)為「New Tech Order」及「Value Creation」,屆時電信業者及專家將探討人工智慧、加密貨幣及元宇宙等創新科技,以及日新月益的行動通訊科技、在服務創新與網路智慧化所創造的價值,及5G到6G對未來人類生活發展的影響。 我商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將出席「Delivering a New World」主題演講,與以色列軟體大廠Amdocs總裁暨執行長Shuky Sheffer、中國華為電信總裁郭平、美國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執行長Adam Selipsky、紐西蘭電影特效公司Weta Digital執行長Prem Akkaraju等業界高層討論未來行動通訊與創新科技發展及「元宇宙」議題。 本次MWC 2022大會我商中磊電子(攤位#2G3MR)、聯發科(攤位#5A40)、亞旭電腦(攤位 #5C11)、正文科技(攤位 #5E11)、研華工業電腦(攤位 #5F60)、合勤科技(攤位 #5G4)等均將參與實體展示。經濟部工業局所籌組之線上臺灣館則將以「ORAN(開放架構)」及「DCSG(分散式行動基地台回傳路由器)」兩大主軸為題,協助業者與國際買主媒合,2月1日將以「DCSG─5G世代的Game Changer」為主題,辦理線上論壇。另我商技嘉科技(Gigabyte)線上展覽則將呈現 5G、車輛、創意及電競、資料中心、智慧製造及零售等主題之解決方案,協助各界認識物聯網於未來之發展。 MWC 2022大會之「4YFN」新創展區將有全球逾600家新創團隊,透過展覽、展示(Demo)、競賽(Pitch)、演講及交流等方式,陳現及展出商品。「4YFN」新創展將有法國La French Tech籌組70家新創業者、韓國KITA安排之10家新創業者及KICTA安排之 17家新創業者參展。另日本、亞美尼亞、德國北萊茵西發里亞邦(NRW)、波蘭波麥拉寧(Pomeranian)等則設有新創專館。 由於歐洲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措施鬆綁,本屆MWC大會將不再強制入場者須進行快篩,所有與會者每日均須於線上填寫健康聲明書後,啟動數位入場證(Digital Badge),並配戴符合歐盟FFP2標準口罩,即可進場。依據主辦單位GSMA預估,MWC 2022大會將有來自150個國家之4萬到6萬名業者及買主與會,入場證售價則介於699歐元至4,195歐元不等。
A: 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本(2022)年2月24日報導略以: 德國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計劃在歐洲設立6座電動汽車電池廠,西班牙將為設廠地點之ㄧ。西班牙政府認為,西國將為協助歐洲落實電動汽車生產計畫領導國家之ㄧ。西國中央政府及瓦倫西亞自治區政府均表示,與福斯汽車集團協商在該自治區設立電動汽車電池廠之進度業已完成95%,待完成最後諮商後,即可確認設廠。福斯汽車集團發言人則表示,由於設立電動汽車電池廠涉及資本投資逾35億歐元,該計畫仍有西國政府及「經濟轉型及復甦策略計畫(PERTE)」所能提供協助之細節等因素。 西班牙PERTE計畫部分之資金係由下世代歐盟(Next Generation EU)基金所提供,且歐盟於2021年12月已核准西班牙得運用30億歐元於電動汽車發展之補助,包括電動汽車產業鏈之研發、創新、環保及能源效率等投資。福斯汽車集團及其子公司喜悅汽車(Seat)已向西國政府提出發展電動汽車整合方案,包括在瓦倫西亞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廠及自2025年起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及納瓦拉自治區組裝小型電動汽車等。福斯汽車集團總裁Herbert Diess表示,該計畫仍待西國政府核准PERTE援助計畫,以確定成案。 福斯汽車集團規劃於西國設立之電動汽車用電池廠將可提供3,500個工作機會,每年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產量達40吉瓦小時(Gigavatios, GWh),該工廠規模雖較福斯汽車規劃於其他歐洲國家設立之電池廠為小,該廠除可提供西國福斯汽車及喜悅汽車廠生產所需之外,亦可供應福特汽車廠生產2款電動汽車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