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2月22日 一、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本(2)月22日以「支持ESA強力拓展非洲地區糖市場」(Backing for ESA's robust african markets exploration)為題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之專家就全球糖業市場現況分析報告指出,未來10年亞洲市場對糖需求將增加68%,非洲市場則增加30%;根據OECD-FAO之2020-2029展望報告,亞洲及非洲市場對糖需求增加主因係甜味劑消耗量之增加。 二、非洲及亞洲現為缺糖地區,糖消耗量目前相較其他地區為低,惟預期該區域糖需求量將高度成長。一般預期埃及及若干撒哈拉南部地區糖需求成長速度最快,然包括衣索比亞及奈及利亞等撒哈拉南部低度發展國家(LDC)人平均糖消耗量將維持每人每年14公斤以下;專家指出非洲地區較高度之糖消耗成長率來自人口總數成長,亞洲地區則來自都會地區對含糖糕餅及軟性飲料之需求成長。該報告預期全球市場糖消耗量每年持續成長1.4%,並將於2029年因人口及收入增加,達到1.99億噸(報導誤植為199噸)。 三、關於ESA拓展非洲地區糖市場事,專家強烈建議史國採取強力拓展行動,該行動有助避免因南非蔗糖業價值鏈整體計畫(South African Sugarcane Value Chain Master Plan)影響史糖輸往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之負面效益,估計前揭計畫之落實可能減少40萬噸以上史糖輸銷SACU地區。 四、 謹查AfCFTA協議落實後將形成參加國家最多之自由貿易區,包含54個國家13億人口,國內生產毛額(GDP)加總達3.4兆美元;根據該報告指出,因AfCFTA相關關稅減免措施,非洲市場對史糖將為一高獲益地區,相對加拿大、歐盟及英國等市場預期因對過度攝取糖對健康有礙,將大幅降低糖消耗量,因而在中短期減少ESA相關歲入。歐盟目前雖為史國主要散裝糖及小部分高質量袋裝糖市場,並藉由歐盟與SADC經濟夥伴國(SADC-EPA states)之經濟夥伴協議提供史糖免關稅無限額之優惠,使歐盟在ESA國際貿易夥伴約佔25%比重,然未來建議ESA應善用AfCFTA效益,強化拓銷非洲地區市場。另該報告指出南非蔗糖業價值鏈整體計畫可能大幅減少史糖輸銷SACU,即說明上(110)年11月至本(111)年1月間史糖出口至南非急遽下降事。
A:保加利亞索菲亞環球電子報(Sofia Global)報導,保加利亞中央銀行(BNB)本(2)月數據指出,2021年保加利亞外人直接投資(FDI)總計10.4億歐元,約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5%。至2020年FDI,保國央行前曾公布為5億6,170萬歐元,之後上修至22.7億歐元。 根據央行數據,2020年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股權投資流入3億5,16萬歐元、再投資收益7億3,840萬歐元、外人投資房地產淨收入流出130萬歐元。2021年之股權投資流出則為9,060萬歐元、再投資收益159萬歐元、外人投資房地產淨收入則流出770萬歐元。 海外投資部分,2021年相較於2020年增加1億5,630萬歐元,計成長1億7,930萬歐元。另保加利亞2021年在金融貸款、供應商信貸及債務證券等流出總計4億6,130萬歐元,2020年則為流入11.8億歐元。 2021年保加利亞主要外資來源國為盧森堡(4億5,450萬歐元)、德國(2億8,480萬歐元)、奧地利(2億1,340萬歐元)。俄羅斯(-3億4,360萬歐元)及瑞士(-1億4,370萬歐元)則有很顯著的淨流出。
A:出處:NL Times, 2022/02/2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超過7 成荷蘭民眾希望儘快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 荷蘭時報NL Times 報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PSOS 為無塑膠基金會(The Plastic Free Foundation) 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做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71% 的荷蘭人希望儘快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84% 則認為不是消費者個人,而是製造商和零售商有責任減少、重複使用和回收塑膠包裝。 荷蘭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NL) 塑膠專家Oskar de Roos 指出,荷蘭人給出明確的信息,更好的環境始於政府和商界,而不是消費者。荷蘭政府目前自願性參與與回收塑膠的政策遠遠不足,樂見民眾對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支持率如此之高。希望因此能獲得荷蘭政府的支持,並在本月底將於Kenya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致力於達成具體的國際協議。 IPSOS 為 The Plastic Free Foundation 和 WWF 就一次性塑膠問題對 28 個國家的 20,513 名受訪者進行調查,平均而言,90% 的受訪者均認為具有國際約束力的條約對因應塑膠危機很重要。
A:根據捷克媒體svethospodarstvi本(2022)年2月22日報導,捷克最大汽車製造商斯柯達(Škoda) 去(2021)受疫情爆發及車用晶片短缺影響,年產量較疫情爆發前減少約20萬輛。斯柯達所屬母公司福斯集團,鑒於晶片短缺危機,指定斯柯達汽車採購經理Karsten Schnake執行名為Compass的計畫,處理未來4至5年半導體供應營運與戰略計畫,以解決汽車零配件及晶片採購問題,預期斯科達汽車及整個福斯集團晶片短缺問題將於本年下半年得到紓解。 Karsten Schnake表示,其團隊與半導體產業夥伴合作不僅可滿足晶片採購需求,更可直接取得半導體產業重要內部資訊,包括晶片庫存及上市情形,預期許多類型的晶片未來2年產能將增加。渠亦表示,福斯集團將不會直接參與車用晶片之生產,但將自行研發設計晶片,交由供應商製造並運用在其集團下世代車款。
A:(一)由於巴西豬肉價格較巴拉圭低廉,故中國自巴西進口豬肉量下降時,連帶影響巴拉圭豬肉出口受到嚴重威脅。巴拉圭養豬協會(Asociación de Criadores de Cerdos del Paraguay,ACCP)總經理Delia Núñez指出,儘管自2011年至2021年期間巴拉圭豬肉出口成長441%,惟由於乾旱影響黃豆及玉米等作物收成歉收致飼養豬隻之原物料成本飆漲,再加上中國減少自巴西進口豬肉,巴西豬肉則轉向輸銷巴拉圭主要出口市場,導致巴拉圭出現滯銷情況,嚴重衝擊中小型生產商,並盼臺灣可自巴拉圭進口豬肉,解決巴拉圭豬肉產業鏈之窘境。 (二)依據巴拉圭動物衛生暨品質局(SENACSA)區域辦公室資訊處理系統(Sistema Informático de Gestión de Oficinas Regiones,SIGOR)數據顯示,巴拉圭計有150萬5,000頭豬隻,分布於4萬6,188座牧場,包括289座大型(100頭以上)、1,739座中型(20-99頭),以及4萬4,160 小型家庭式農場(1-19頭)。大型牧場尚可生存,惟中小型牧場卻將面臨歇業風險。 (三)N總經理不諱言地指出,巴國豬隻早已達到健康衛生標準,巴拉圭豬肉輸銷臺灣具競爭優勢,且臺巴政府雙邊已就此議題討論多時,惟迄今仍尚未能輸銷臺灣感到不解。另疫情期間,臺方曾要求進行非洲豬瘟第2次檢測,SENACSA則為此再花費100萬美元,且向臺方提交檢測結果,迄今亦未獲回應。伊表示,UPISA係巴拉圭唯一獲准豬肉出口之屠宰廠,由於前述國際情勢競爭下,巴國出口已受到嚴重損害,且巴國豬農正處於危險邊緣,亟盼臺方實地查察人員儘速來巴,協助巴拉圭加速完成檢疫程序等語。 (四)N經理續稱,2022年1月巴拉圭豬肉出口紀錄為零,僅其豬肉副產品,亦為國家創造外匯收入。檢視歷史出口紀錄,巴拉圭豬肉2020年1月出口重量314噸,2021年同期則為399噸,2022年1月掛零,僅70噸豬肉副產品,此出口統計結果讓該協會感到非常擔憂等語。
A:(一) 巴拉圭生產者聯盟(Unión de Gremios de la Producción,UGP)理事長Héctor Cristaldo表示,倘國內黃豆產能持續短缺,巴拉圭可能將損失近20億美元,以進口黃豆不足部分,國內黃豆產業能否維持正常供應刻正遭受嚴峻挑戰。2021年巴拉圭黃豆產量表現衰退至2012年之歷史新低紀錄,除產量萎縮52%,亦較2020年衰退4%。至2021年11月黃豆收成仍表現尚佳,惟自12月起,雨水開始缺乏,截至目前為止,雨量尚未正常化。儘管2022年2月起降下關鍵降雨量,惟作物早已乾枯,降雨時機為時已晚等語。 (二) C理事長續稱,2021年12月29日該聯盟曾向經濟顧問團隊(Equipo Económico)說明黃豆價格行情看漲,亦提前預測2022年黃豆產量將萎縮至2012年之表現,即每公頃種植面積僅收成1,367公斤(正常為2,500~3,000公斤/公頃),惟並未預測降雨量持續惡化現象,致黃豆產量亦將持續萎縮之窘境等語。 (三) C理事長表示,黃豆產量持續萎縮將為經濟成長帶來嚴峻挑戰,並為農民增添困境;政府與公會應為該等農民研議更佳之種植條件,減少高度不確定性,讓生產者2022年9月能有再次播種之機會,並盼2023年黃豆產量反彈恢復正常收成量。 (四) C理事長另強調,經濟顧問團隊已透過巴拉圭中央銀行(BCP)研議訂定促進長期發展再融資措施,以及取消罰款等方式,協助黃豆生產者維持種植品項,使貸款機構亦可提前撥貸放款。儘管在樂觀情形下,前述措施可協助彌補損失,惟由於長期極端乾旱造成之損害程度已超出過往經驗,爰仍建議加速研議其他因應措施等語。
A:沙烏地不動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論壇(Real Estate Future Forum)於2022年2月23日舉行, 沙烏地城鄉暨住宅事務部(Ministry of Municipal and Rural Affairs and Housing )部長Majid Al-Hogail於論壇表示,沙國住房不動產融資規模於2030年達6,000億里雅(約1,620億美元),融資案逾120萬件。 A部長並表示,沙烏地不動產產業在GDP占比將於2030年前達8.8%,另2021年國內土地及房產登記數成長85%,且提供4萬個工作機會。
A: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部長Ahmad Sulaiman Al Rajhi 出席沙國不動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論壇(Real Estate Future Forum)時表示,不動產涵蓋建材、銷售及整個供應鏈相關產業,而觀光產業可為不動產產業創造更多需求。 A部長進一步表示,2021年共有4萬名本國籍人士新加入沙烏地勞動市場,目前總計有195萬名本國籍人士從事不動產相關行業,預期在沙烏地大力推展觀光產業的情況下,可於2030年前增加100萬個就業機會,另政府正計劃對6項不動產相關職業實施本土化,並計劃對該等沙籍工作者提供為期2年之40%月薪補助,每月最高補助2,000里雅(約533美元)。
A:沙烏地不動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論壇(Real Estate Future Forum)於本(2022)年2月23日舉行, 沙烏地承包管理局(Saudi Contractors Authority, SCA)局長Thabet Al-Sawyeed 於論壇表示,沙國營造承包規模於2024年達2,750億里雅(約750億美元)。 A局長並表示,沙烏地營造承包市場將以每年4%至4.5%速度成長,除政府開發案外,民間開發案對於吸引投資及產業發展至為重要。
A:沙烏地不動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論壇(Real Estate Future Forum)於本(2022)年2月23日舉行,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次長 Osama Al-Zamil於活動中表示,沙國目前共有17座水泥廠,國內水泥生產自給自足,未來10年供應無虞。 A次長並表示,目前沙烏地玻璃產量可滿足國內85%需求,且超過60%產量用作出口,另國內目前共有12座磁磚廠,總產能達1億5,000萬平方公尺,此外,國內32座鋼鐵廠每年產能總計1,000萬噸、15座製鋁廠年產能總計20萬噸,均為沙烏地推動在地製造之成果。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20061號 德國聯邦內閣本周三(2022年2月23日)通過基本工資法案,法定時薪將自10月1日起調增為12歐元。 德國聯邦勞動部長Hubertus Heil表示,除女性將特別受益於基本工資的調漲之外,消費者購買力也將獲得支撐。渠並宣布,未來將確保聯邦政府的公共合同授予按照薪資協議付款的公司,以進一步加強企業薪資協議。 全德國預計將有620萬名員工可自更高的基本工資中受益,且若干行業中已開始執行更嚴格的基本工資下限。 不過,雇主則認為,企業與工會的社會夥伴關係恐因此而被削弱。執業界領導地位的德國聯邦雇主協會聯合會(BDA)即認為,訂定基本工資應該是行業薪資委員會的任務,而非聯邦政府。不過,根據當初之修法草案,基本工資在依法一次性上調後,應恢復到正常機制,由雇主與雇員組成之委員會來負責調整。BDA揚言,將提行政訴訟。 全德國不分行業,法定基本工資目前為每小時9.82歐元。2022年7 月份,將先調增至10.45歐元,10月份再上調至12 歐元。 德國工會批評,德國已是歐盟基本工資相對較高的國家之一。依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自年初以來生效的時薪9.82歐元,約相當於全職工作1,621歐元的月薪毛額,占所有全職員工平均毛收入的48%。 相較之下,盧森堡(2,257歐元)、愛爾蘭(1,775歐元)、荷蘭(1,725歐元)及比利時(1,658歐元)的基本工資更高。法國則較低,為1,603歐元。至位於東歐的歐盟國家,其基本工資則明顯低於750歐元,但當地的平均生活成本也較低。 此外,在27個歐盟成員國中,丹麥、芬蘭、義大利、奧地利、瑞典及賽普勒斯等6國並未明訂法定基本工資,但部分國家的工資水準仍高於歐盟平均。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 文號:1114020060號 新冠疫情迫使許多員工減少工時。根據德國聯邦勞工局(BA)初步統計,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所實施的短時工總成本估約460億歐元。局長Detlef Scheele受訪於媒體Rheinischen Post時表示,自2020年初爆發新冠危機以來,德國為短時工福利已支付約420億歐元。如果危機能於今年結束,最後總額將攀升至460億歐元,雖耗盡歷年來積存的儲備金,但這筆錢「花得值」,否則失業人數恐達3倍之多。 Scheele指出,短時工的申請人數,並不像2021年11月第4波新冠疫情初期時所預測的那麼高。在過去的兩個月中,每月各約25,000人申請;全年平均約有300,000人從事短時工作。不過,到2022年底,BA的財政赤字總額將會超過10億歐元。 根據2022年1月底資料,新冠危機爆發迄今,德國聯邦勞工局總支出計約520億歐元。財務主管Christiane Schönefeld認為,德國將需要一段時間來建立儲備金,以因應新冠疫情之後的危機。伊表示,在2022年的國家財政預算中,仍有13億歐元的缺口,最快也要等到2023年才能減少開銷、開始存錢。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媒體事務部長Faisal Shboul與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 NCSC)主席Ahmad Melhem於本(2022)年2月20日在總理府舉行之新聞記者會指出,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在2021年度中共發現897起網路攻擊事件。 S部長指出,包括約旦在內的世界各國正面臨越來越多的網络攻擊,這些攻擊的數量和目標各不相同,除了金融與經濟目標外,這些攻擊還集中在主權機構,這些網路攻擊的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複雜的網路攻擊是由國家、組織、個人或業餘愛好者所進行的。資訊戰是這個時代的特徵,鑒於通信技術與數位通信工具的發展,全球資訊系統發展得越多,國家、組織、機構及個人就越積極地滲透這些系統,呼籲任何個人或機構聯繫NCSC報告遭受任何駭客攻擊之情形,該中心將在其管轄範圍內追蹤違規來源並提供相關協助。 NCSC M主席指出,NCSC成立於2021年1月,旨在為約旦之網路安全制定有效之策略,以保護約旦免受任何發生的網路威脅,並保護個人及數據的安全。據目前統計34%之攻擊針對網路使用者,而27%是國家攻擊或國家支持的攻擊。26%是網路犯罪,而只有13%與極端主義組織與恐怖組織有關。在過去六個月中,該中心發現來自40多個國家的網路攻擊事件,但很難確定襲擊的確切國家,因為攻擊者可以使用任何國家的基礎設施。這些攻擊針對的是一些官方機構及個人的內部網路與操作系統。私營與公共機構,駐約旦各國使館以及公民都是「網路釣魚」的目標。 NCSC M主席續指出,過去一年在約旦記錄網路攻擊之目的歸因於以下原因:33%用於破壞網路,23%用於竊取資訊與數據,21%用於網路間諜活動,14%用於利用基礎設施發起對其他實體的攻擊,而4%是出於政治原因進行間諜活動。在過去六個月中,該中心能夠發現和分析236種高級持續性威脅。在全球範圍內,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消除網络攻擊的可能性,但約旦有能力升級技能以因應任何潛在的網路攻擊,該中心的目標是檢測與確定網路攻擊,並消除網路攻擊造成之威脅。約旦目前在全球安全指數中排名第73位。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自由開發區集團(Jordan Free and Development Zones Group, JFDZG)主席Khalaf Humeisat於本(2022)年2月20日表示,截至2021年底,所有自由開發區的註冊資本總額約為14億約幣,分佈在各個商業,工業,旅遊及服務部門。 JFDZG H主席指出,由於JFDZG提供的優惠措施及完善基礎設施,鼓勵投資人對公共自由開發區之投資。JFGZG為自由區配備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服務,如道路,電力,水,污水處理和最新的通信網路,以及其他服務。並免除工業專案10%之租金,免除投資者出口貨物、境外服務及過境貿易利潤所得稅。 H主席續指出,該集團與約旦政府有關當局共同合作,在自由區內開設銀行分行,以方便投資者的工作,並開設保險及清關公司分行。除了提供單一窗口服務與營運電子入口網站外,還為自由區內製造的工業產品核發原產地證書,使投資者能夠便利查詢交易所有資訊。
A:根據美媒本(24)日報導,美國許多企業開始嘗試使用元宇宙(Metaverse),且多數透過現今全球最大元宇宙項目 Decentraland進行,Decentraland元宇宙利用區塊鏈技術讓使用者於虛擬平台以虛擬角色探索空間、互動及透過代幣進行交易。 1. 三星:本月初透過Decentraland 元宇宙舉辦活動,建立紐約旗艦體驗中心虛擬大樓,惟活動中仍有技術問題,如參與者難以找到該大樓或無法進入會場。 2. 摩根大通銀行:本月於Decentraland元宇宙上開設第一間虛擬美國銀行,並設置專用休息室,惟使用者難以找尋該空間,另公布一份報告探討企業於元宇宙的商業機會。 3. 可口可樂公司: 2021年7月與3D創作者Tafi合作推出NFT虛擬拍賣,讓購買者其虛擬角色可於Decentraland元宇宙使用。 4. Gucci:2021年5月在Roblox平台上展出為期兩周藝術裝置,平台使用者付費後即將Gucci產品套用在虛擬角色。 5. PwC會計事務所:本年1月在The Sandbox虛擬遊戲世界中購買虛擬土地。
A:綜合奧地利總理府新聞稿以及奧國主流媒體2022年2月23日報導: 一、奧國政府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回應: (一)奧國總理Karl Nehammer於22日召開「危機內閣」(crisis-cabinet)會議(副總理、外交、內政、國防、能源及數位經濟部長與會)。會後表示: 1.奧國聲援烏克蘭並完全支持歐盟按步驟制裁俄國,惟仍盼透過外交解決俄烏衝突。 2.已指示相關部會確保能源供應安全。 3.已派遣危機小組前往烏克蘭,必要時協助奧國駐烏使館疏散奧地利僑民。 (二)奧國外交部長Alexander Schallenberg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常設理事會」(總部設於維也納)發言:任何國家承認所謂「Donezk人民共和國」以及「Luhansk人民共和國」之獨立,係對烏克蘭主權及領土完整之公然侵犯,不可接受。奧國雖為軍事中立國,惟必須在政治上採取明確立場,奧國在當前局勢中不存在政治中立。 二、奧國工商界與智庫對西方經濟制裁俄國看法及評析: (一)奧國工商界與智庫認為西方制裁俄國恐使奧國付出高經濟代價:奧國工商總會(WKO)警告,勿對莫斯科實施過分嚴厲制裁,以免反作用力過大而嚴重衝擊奧國經濟。此外,亦將造成俄國以及烏克蘭投資環境迅速惡化。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表示,該所最近一次對奧國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為GDP成長5.2%,惟倘若西方嚴厲制裁俄國導致被反制裁,甚至關閉天然氣輸出,則歐盟及奧國恐陷入衰退,奧國經濟甚至可能出現負成長。 (二)奧國與俄國雙邊經濟投資關係密切:奧國與俄國雙邊貿易額不大,惟雙邊投資相當可觀,俄國已成為僅次於德國之奧國第二大外國投資者。據WKO稱,約500家俄國企業區域總部設在奧國,投資總額達214億歐元。規模最大兩家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及「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後者將其歐洲總部設於維也納。奧國企業在俄國設立公司或分支機構約650家,投資總額約46億歐元,規模最大兩家為「奧地利國家石油暨天然氣集團」(OMV)及RBI銀行集團;另,在烏克蘭投資之奧國企業約200家,投資額約17億歐元,奧國係烏克蘭第6大外資來源國。 (三)奧國銀行在俄國曝險金額排行各國第3高:依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數據,至2021年9月底奧國銀行在俄國曝險總額達175億歐元,僅次於義大利(253億歐元)、法國(252億歐元)。其他銀行曝險金額較高之國家尚有:美國(147億歐元)、德國(81億歐元)、瑞士(37億歐元)、英國(30億歐元)。此外,奧國銀行在烏克蘭之曝險金額為40億歐元。 (四)俄國係奧國最主要天然氣供應國:天然氣占奧國能源供應約25%,奧國80%天然氣由俄國供應。由以上數據可知奧國相當倚賴俄國天然氣,尤其是冬天供暖所需。奧國為非核國家,無核能電廠,在其逐漸放棄石化能源發電(目前已無燃煤發電廠),轉向綠能發電過渡期間,天然氣仍為奧國重要依賴能源,替代性極低。 (五)奧國經濟成長恐被能源價格高漲導致之高通膨吞噬:奧國2022年1月通膨率5%創1984年以來新高。倘若俄國切斷或減少天然氣供應,勢必再推高通膨指數,屆時不僅奧國恐將面臨通膨苦果,歐盟各國恐亦難避免。
A:依據瑞士建築業公會(Schweizerischer Baumeisterverband,SBV)本年2月23日宣佈,2021年瑞士建築業銷售額成長4.5%,計達231億瑞士法郎。該公會會長Mr. Gian-Luca Lardi表示,自去年第三季末以來,建築業聘僱員工約91,500名,就業情形與疫情前持平。另外,在受到疫情後景氣追趕效應影響,60%的建築原物料價格上漲,這也是促成建築業銷售額上升的原因之一。雖然建築業價格有所波動是正常的,但鋼材、塑料、木材價格同時上漲已造成業界新一波的影響。 另Lardi會長表示,目前高昂的建築材料價格和物料交付困難是造成建築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交付瓶頸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因此建築業亦不能倖免。由於全球原物料交貨瓶頸問題,目前約有60%的瑞士建築公司受到影響,該公會預計在2022年建築業建材價格將維持高位,建商成本增加,成本增加部分除轉嫁給客戶外,營運利潤恐將縮減維持在2%到3%之間,但預估銷售額可將成長約2.1%,另交付瓶頸與追趕效應將於2023年逐漸恢復正常。 資料來源: 瑞士建築業公會(SBV)、瑞士Swissinfo電子報 日期: 2022年2月24日
A:出處:NL Times, 2022/02/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監管機構對Apple的罰款已累計至2,500萬歐元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由於Apple的交友應用程式和使用的支付系統的條件不合理,荷蘭消費者與市場管理局 (ACM) 為Apple設定了調整的最後期限,但迄今為止,該公司仍未提出符合ACM要求的新方案,截至目前,罰款已累計至 2,500 萬歐元。 2021年ACM曾要求Apple的交友應用程式除了使用自己的支付系統外,亦允許其他支付方式,如 Tinder、Lexa、Bumble 和 Happen等,並要求於2022年1月15日前做出調整。 Apple則表示將調整規則以符合 ACM 的要求,同時,該公司對裁決提出上訴。 ACM 認為,Apple迄今仍未做出足夠調整,因此每週對Apple處以 500 萬歐元的罰款。罰款最高上限為5000萬歐元。 由於Apple的 App Store 政策,該公司已在多國受到抨擊,主要涉及該公司 15% 到 30% 的佣金以及應用程式使用Apple支付系統的要求。由於其交友應用程式受到投訴,因此ACM 的裁決僅適用於此。
A:柬埔寨與馬來西亞加強經貿聯繫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2月2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與馬來西亞期待加強經貿合作。正在金邊進行為期2天訪問的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獲晉見柬埔寨國王諾羅敦之安排,並與柬國首相洪森會談,此次高調訪問被視為加强兩國貿易關係與建立馬來西亞業者在柬埔寨投資的信心。 柬埔寨商務部副部長Penn Sovicheat表示,馬來西亞首相來柬埔寨訪問除加強外交關係外,還特別擴大加强兩國間的經貿與貿易便捷化。柬埔寨與馬來西亞之間的貿易關係顯著改善,進口量顯著增加。兩國間夥伴關係具有長期的經濟合作,並在東協架構及RCEP協定下相互幫助。柬國商務部認為,馬來西亞首相來訪是加強兩國外交和經貿關係的證明,並進一步鼓勵馬來西亞商人及投資者來到柬埔寨。 依據柬埔寨商務部統計顯示,2021年柬埔寨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額達5億美元,年增13.14%。其中,柬埔寨向馬來西亞出口金額1.01億美元的商品,自馬來西亞進口3.99億美元。柬國出口到馬來西亞的主要產品是布匹、精米、工業產品,而自馬來西亞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汽車零配件、食品與飲料、電子設備。 柬埔寨商會副會長林恆表示,馬來西亞是柬埔寨在房地產、服裝廠和加工廠等領域的主要外資之一。兩國目前正在加強旅遊合作,隨著兩國正在實施促進貿易和相互投資的活動,馬來西亞商正在柬埔寨進行許多投資案。此外,兩國首相會談,將進一步討論加強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合作關係的具體方案,包括後疫情時代的合作模式、參與東協合作,以及共同關切的區域及國際議題。
A:2022年柬埔寨電力需求預計將超過4,200兆瓦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2月2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電力局(EAC)日前發布報告表示,2021 年柬埔寨的電力需求已飆升至 4,014兆瓦(MW),比2020年的3,972兆瓦成長1%。該報告稱,當地水電大壩、燃煤電廠、柴油發電廠、太陽能發電廠及生物質發電廠等總發電量約為3,033 兆瓦,從鄰國泰國、寮國及越南進口981兆瓦。 柬埔寨的主要電力來源是水力發電與燃煤發電廠。該王國有7座中國建造的水電站,總容量為1,328兆瓦,還有3座燃煤電廠,總容量為675兆瓦。 由於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預計今年柬國電力需求將再增加5.8%至4,247兆瓦。該報告還指出,在柬國1萬4,168個村莊中,約有1萬3,818個村莊通電,(即占總村莊數97.53%)。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尚餘350個村莊(占總村莊數2.47% )尚未連接到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