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最新報告指出,儘管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經濟,矽谷2021年的辦公大樓建設面積卻創下六年來新高。 房地產諮詢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 )最近公布一項調查報告指出,聖他克拉拉縣去年辦公室建設激增,是受到科技巨頭對辦公空間的強烈需求所推動的,而且這個需求短時間內不會消失。 2020年3月,受到疫情衝擊,加州和地方政府下令大規模關閉企業,包括科技公司在內的眾多企業開始允許員工居家工作。 報告說:「矽谷的科技和生命科學企業將繼續帶領美國經濟的發展,在疫情最嚴重時被擱置的辦公室建設需求已經被重新啟動。」 戴德梁行這項調查統計的是已完工的新辦公室建案。數據指出,聖他克拉拉縣2021年總共興建了306萬平方呎的新辦公室面積,是2020年新增辦公室面積的兩倍多。 儘管如此,戴德梁行指出,矽谷2021年新增的辦公室面積仍遠低於2015年的600萬平方呎。回顧過去五年,矽谷2021年新增306萬平方呎的辦公室面積,2020年新增150萬平方呎,2019年新增243萬平方呎,2018年新增138萬平方呎,2017年新增261萬平方呎。報告特別指出,聖荷西市中心2021年沒有任何完工的辦公室面積。 根據報告,矽谷2021年完工的主要辦公大樓建案包括: —雅虎北聖荷西1199 Coleman Ave.園區,辦公室總面積為65萬7000平方呎; —Google北聖荷西East Brokaw Road和North First Street園區,辦公室總面積為61萬1000平方呎; —聖荷西One Santana West,辦公室總面積為37萬5000平方呎; —ServiceNow聖他克拉拉市Lawson Lane總部第二期,辦公室總面積為26萬8000平方呎。 專家認為,企業2022年對新辦公空間的需求將持續強勁。報告說:「矽谷現在對辦公室面積的需求約為890萬平方呎。」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19/6088368?from=wj_catelistnews

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 10日說,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將在美國召回57萬8,607輛車,因為這些車輛透過「音箱」(Boombox)功能向外界發出的聲音,可能蓋過風險警示音,恐導致行人不知道車輛正在靠近。 特斯拉召回的車款涵蓋2020-2022年份的Model S、Model X、Model Y,以及2017-2022年式的Model 3。 特斯拉將透過無線軟體更新,在車輛處於行駛、空檔和倒車模式時禁用Boombox功能。特斯拉最近的許多召回都是為了解決軟體問題,而這已是該公司過去兩周來的第四度召回。在NHTSA愈來愈嚴格的監管下,這位美國電動車巨人在過去四個月裡已10度在美國召回車輛。 據美聯社報導,提倡車輛安全人士和自動駕駛專家表示,特斯拉不斷在安全議題上測試主管機關的極限,,可能是想了解在哪些方面可以僥倖不受限制,如今已遭到NHTSA的反制。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51/6090093   

A:依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最新公布報告指出,2021年工業生產指數(IPI)與2020年相較成長15.8%,工業活動自2017年以來一路大幅衰退,2021年為3年來首次由負轉正。 同時,INDEC公布,阿國2021年建築相關綜合指數(ISAC)成長30.8%。報告中強調,除了連續14個月呈現成長外,建築活動與2020年2月Covid-19疫情前相較,成長高出26.5%。 主要成長的工業產業為:其他運輸設備成長 65.7%、服裝/皮革/鞋類42.9%、汽車及其零件19.5%、煉油/焦炭/核燃料15.1%、煙草製品13.6%、食品及飲料12.5%、機械及設備9.9%等。 另在建築業方面,主要成長的建材為瀝青42.2%、花崗岩26.7%、建築用圓鋼22.9%及石膏25%等。

A:據法媒Le Moci本(2022)年2月10日報導,法國財經部國庫署於本(2)月9日舉行年度出口計畫研討會,提出本年度出口融資政策趨勢,將因應氣候變遷及減碳議題相關產業列為優先項目。繼2021年推動綠色復甦,並實施出口融資氣候計畫以來,本年計畫持續關注綠色或減碳出口專案,並邀請再生能源業者進行經驗分享。 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於會中表示,政府將支持減碳出口視為與加強企業競爭力、推動再工業化同等重要,係因應貿易逆差之3大結構性策略。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於2021年宣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盼透過實施氣候紅利(bonus climatiques)促進出口減碳,以及修訂OECD出口信貸協議,推動更多綠色專案因應氣候變遷,均顯示全球環保意識不斷升高。國庫署長Emmanuel Moulin指出,生態轉型刻重新建構法國出口融資之政策方向。 為確保疫情期間之政策延續性,財經部本年僅微調計畫內容,未另新增政策工具。為促進生態轉型相關產業之再工業化,法國公共投資銀行(Bpifrance)放寬戰略項目信貸擔保(GPS)之申請限制,包括:鬆綁須於海外開展業務之條件,範圍納入法國境內;審核條件納入業務之延續性及對生態轉型之貢獻;以及取消企業須在法國設立總部之規定,鬆綁為設立機構。B行出口業務處長Pedro Novo表示,放寬標準將有助新創公司及中小企業發展。 Bpifrance 2021年於出口信用保險(assurance-crédit export) 新增氣候紅利類別,針對有助減緩氣候變遷或適應極端天氣之專案補助85%,目前已接獲220件申請案,金額達177.34億歐元,其中11案已獲准申請。市場開發保險(Assurance Prospection)亦逐漸轉向綠色經濟,2021年核發之案件約有25%為環保相關項目,出口信貸(crédit export)申請案亦有三分之二涉及綠色經濟活動。 國庫署2021年將其私部門援助基金(Fasep)經費提高雙倍至5,000萬歐元,優先用於綠色研究或試點項目(如:水、衛生、能源);迄今共資助83件專案,其中82%由中小企業執行。2022年基金經費將回復正常值2,500萬歐元,另將提高直接貸款經費,由2021年之10億歐元提高至2022年之15億歐元。2021年該署共核發11件貸款案予中小企業投入海外6個國家之基礎建設,金額計8.53億歐元,大幅高於2020年之3.18億歐元,對中小企業有極大幫助。 商業投資署(Business France)署長Christophe Lecourtier提出,除上述資源以外,該署補助企業開發海外市場之出口振興支票、青年企業國際實習等計畫,實施時間均延長至2022年6月,企業可多加運用。 此外,法國擬推動修訂2023年OECD官方支持出口信貸協議(Arrangement on Officially Supported Export Credits),內容包括:調整商業參考利率(TICR)計算方式、本地股份融資比例及融資比例等。法國之出口信貸制度已全面邁向生態轉型,亦盼推廣此概念至其他國家。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0   Polish News Bulletin, forsal.pl   波蘭銅礦巨頭KGHM Polska Miedź 公司已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International Energy Exchange; INE)註冊其陰極銅(copper cathodes)產品。KGHM公司強調,中國市場對該公司至關重要。   該公司負責國際資產的副總裁Paweł Gruza指出,由於此註冊,該公司將可保證其客戶能夠使用KGHM公司產品與INE合作的可能性。KGHM公司的陰極銅是一個在全世界使用的成熟品牌。KGHM公司的陰極銅在中國市場上已有25年的歷史,而對中國的銅銷售占公司銷售收入的10-1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0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money.pl   波蘭國會眾議院(SEJM)頃通過一項法案,根據該法案,財務狀況不佳的家庭將可獲得最高100波幣補助,以購買機上盒(set-top box),用於接收政府將於今年稍晚時候推出的DVB-T2 / HEVC標準的數位電視(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有一些電視機已經支持該標準,但許多電視機需要加裝額外的設備。波蘭弱勢家庭將能夠透過政府gov.pl平台以及Poczta Polska員工以電子方式申請此項補助。據估計,將有超過200萬戶家庭將可能利用這項補助。   另波蘭國會眾議院(SEJM)通過對能源密集產業補償法的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將增加對間接排放成本補償基金(Indirect Emission Costs Compensation Fund)支付的補償限額,預計該基金的收入將增加。   該修正案還修改那些在2020年9月新的歐盟執委會(EC)指導方針下有資格獲得補償的能源密集行業(energy-intensive sectors)和子行業(sub-sectors)清單。根據該修正案,無論其電力來源如何,都將對全部的電力消耗提供支持,同時根據以前的指導方針,自發電力者(self-generation)將被排除在補償計畫之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0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iznes.interia.pl, 09.02.2022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報告稱,2021年第四季度的平均工資為5,995.09波幣,而2021年全年平均工資為5,662.53波幣。GUS 還指出,在獎金、獎勵、加班費和退休福利的推升下,2021年12月企業部門的平均總工資同比增長11.2%至 6,644.39波幣。 然而,專家指出,重要的是仍有些產業部門的收入低於平均工資,而且工資增長遠低於通貨膨脹率。在經濟學家看來,一個更好的指標是中位數,它遠低於GUS報告的平均工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0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波蘭經濟研究所(PIE)報告稱,2022 年2月波蘭月度商業景氣指數(MIK)降至93點,與1月相比下降17點。根據PIE表示,該指數下跌的原因有多種,包括最新一波COVID-19大流行、烏克蘭衝突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工資上漲壓力。   然而,該研究所強調,波蘭2月份的金融流動性、就業和薪酬指數仍高於中性水準。PIE補充稱,調查顯示,有12%的公司計劃招聘新員工,23%的公司計劃提高工資,53%的公司對其財務流動性有正面的評估。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10   PAP, The First News,   歐盟執委會(EC)於2月10日週四表示,波蘭經濟將在2022年成長5.5%,上調其先前5.2%的成長預測。歐盟執委會表示,到2023年,波蘭經濟將進一步成長4.2%,這一次調降其去年秋季所發布之4.4%的成長預測。   歐盟執委會表示,波蘭經濟在2021年下半年意外上升,證實了儘管COVID-19浪潮反復出現且供應鏈中斷,但波蘭經濟仍具有彈性。第三季度實際GDP季比率成長2.1%,主要是由於與COVID-19相關的防疫限制逐漸放寬,這增加支出的機會並支持私人消費的成長。   歐盟執委會還將其先前對波蘭2021年GDP成長的估計從4.9%上調至5.7%。 然而,歐盟執委會提高對波蘭通貨膨脹的預測,現在預測2022年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通貨膨脹率將為6.8%,2023年將為3.8%。稍早時候,歐盟執委會預測相應年份的通貨膨脹數據為5.2%和2.6%。歐盟執委會表示,由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供應瓶頸,波蘭2021年下半年HICP通貨膨脹顯著上升,使2021年HICP 年度通貨膨脹率達5.2%,為20年來的最高水準。展望未來,儘管波蘭政府推出的新的配套計畫將在上半年減少能源和食品加值稅,但由於受監管的能源價格上漲,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通貨膨脹仍將加速。   歐盟執委會警告稱,強勁的工資成長可能會在整個2022年繼續給核心通貨膨脹帶來上升壓力,預計隨著通貨膨脹壓力消退,核心通脹將在2023年開始緩解。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對波蘭新聞局(PAP)評論稱,更好的預測對波蘭經濟和潛在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好的訊號。Mueller補充表示,這也證明(波蘭政府的)反危機保護措施(anti-crisis shield)在疫情大流行防疫限制期間是有效的並幫助企業。Mueller表示,波蘭經濟的正面表現可歸因於政府在保護就業及將失業率保持在低水準方面所做的努力。現在波蘭政府正專注於對抗通貨膨脹。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09   PAP, The First News,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 EC)表示,將把波蘭提交歐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 CJEU),因為波蘭缺乏對城市廢水的處理。根據歐盟執委會表示,波蘭不遵守城市廢水處理指令(Urban Waste Water Treatment Directive),該指令要求歐盟會員國確保城市群包括城鎮、城市、定居點(agglomerations (towns, cities, settlements)),當廢水被排放到水體中時,應妥適收集和處理其廢水,從而消除或減少其所有不良影響。   歐盟執委會表示,波蘭從2015年起就應該完全遵守該指令。歐盟執委員會在2月9日週三的新聞稿中表示,執委會已決定......將波蘭提交給歐盟法院,因為波蘭未能遵守城市廢水處理指令。   歐盟執委會的新聞稿稱,在波蘭,超過1,000個城市群沒有城市廢水收集系統,這意味著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海洋或湖泊中。執委會補充稱,儘管歐盟凝聚政策(cohesion policy)取得一些進展和財政支持,但迄今為止,波蘭當局的努力並不令人滿意且不足。歐盟執委會在聲明中稱,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為歐盟設定零污染的目標。歐盟立法,例如城市廢水處理指令,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會員國必須全面實施。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20027號   Tesla特斯拉公司位於柏林近郊Grünheide的超級工廠,原本預計於2021年7月開始生產電動車,但由於該公司後來變更投資計畫,擬擴增鋰電池生產部門,致外界對於電池工廠是否污染水源產生疑慮,設廠計畫一波三折。2021年10月馬斯克宣布投產延到2021年底。然而,反對團體相繼提出包括汽車工廠及附屬電池工廠之環境風險與用水等數百項反對意見,迫使地方政府(布蘭登堡邦環境保護廳)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審查。   特斯拉Grünheide工廠規劃每年生產50萬輛電動車,宣稱可創造約12,000個工作機會。根據該公司工會訊息,目前該廠已經得到第一階段批准,並僱用約2,300名員工,以生產約2,000輛用於測試目的電動車。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廣播電台(rbb)早先曾報導,由於主管當局仍在檢查工廠之安全防護措施,該廠最快恐需等到2022年3月中旬才能投產首批電動車。而近日布蘭登堡邦環境保護廳表示,目前全案處於審查程序最後階段,尚需要所有主管機關之最後同意,再對工廠進行複查,因此還需要些許時間。針對媒體詢問,布蘭登堡邦環保廳長Steffen不願對rbb的報導多做評論,對於可能完成時間亦不願鬆口。   但Steffen補充,即使審查通過,該工廠亦無法立即投入運營,開發商仍需提供資料,以證明該廠符合其他要求。倘所提供之資料尚有問題,可能需要數周時間釐清,因此理論上也無法在批准後即開始投產。   Tesla馬斯克對地方政府冗長的環境審查程序表達不耐,布蘭登堡邦經濟廳長 Jörg Steinbach對此表示理解,並稱願檢討簡化案件審查流程。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14020026號   薪資多寡在德國向為禁忌話題,尤有甚者,根據網路求職平台Stepstone日前針對5千餘人的一項調查結果,德國有三成勞工不知道他們的配偶收入多少,也有大約80%不知道同僚的薪水高低。為縮小這種資訊差距,該網路求職平台首次與薪資資料庫GEHALT.de共同發布德國各行業薪資報告供各界參考。   科技與生物技術產業是當前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另因專業技術人員短缺,雇主必須提出更有吸引力的薪資,以留住優秀員工並吸引新人才,因此此類行業的薪資成長高於平均值。   Stepstone預測,2022年德國的薪資可能成長3%至4.7%。在新冠疫情前的10年間(2010年至2019年),德國平均薪資僅上漲約2.4%。然而,最近幾次基本工資調升以及專業技工的缺乏,可能會進一步推升工資水平。目前德國法定基本工資為每小時9.82歐元。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調漲為10.45歐元,並自10月起再調高至12歐元。   半導體業係公認年度最熱門行業,平均員工年收入為76,317歐元,高於整體水準。其次為生物技術行業,員工平均年收入為74,341歐元。關鍵產業的薪資也不錯:女性員工在銀行的平均年薪有63,786歐元,在汽車行業則為62,122歐元。   而另一方面,電話客服中心(Call Center)員工薪資最低,目前平均年薪為32,614 歐元,其次為飯店及餐飲業從業人員(36,894歐元)、零售業(44,864歐元)、旅遊業(42,182歐元)、以及社會機構(39,666歐元)等。   學術研究行業方面,具大學以上學歷的平均年薪為67,964歐元,較不具大學文憑的員工年薪高出至少20,000歐元,醫生的平均年薪為92,597歐元,居學術類之冠。顧問、資訊科技或工程師的收入也高於平均水準。   除產業別外,薪水亦取決於工作地點。黑森邦的平均年薪最高(55,023歐元),其次是巴登符騰堡邦(54,665歐元)及巴伐利亞邦(53,661歐元),高出德國平均水平約42%。以城市來看,法蘭克福市以平均年薪61,617歐元在德國主要城市的排名中居首,慕尼黑市(60,767)及斯圖加特市(60,815)緊隨其後。不過,這些城市雖然平均薪資較高,但生活成本也高於平均水準。   統計數據中還有其他與個人資歷無關、但對薪酬有影響的因素:性別。根據Stepstone分析,德國女性的平均年收入接近45,000歐元,而男性同事的年收入則超過54,000歐元。這種所謂的性別薪酬差距有時可以解釋為女性更有可能因家庭因素退出職場,或僅從事半職工作,因而較無晉升機會,進而影響薪資行情。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20025號   自歷經多年醞釀–2016年公投通過、2020年底完成脫歐後,英國作為德國貿易夥伴的重要性持續下降。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評估,儘管全球經濟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逐漸好轉復甦,但無助於2021年的德英雙邊貿易。GTAI專家Marc Lehnfeld表示,當德國與前10大貿易夥伴於後疫情期間,交易量以兩位數反彈成長之際,與英國的貿易量反而縮水4.6%。英國在德國前10大重要貿易夥伴之排名,由第7位下滑至第10位。   與2020年相比,2021年德國自英國進口下降8.5%,而出口減少2.6%,減幅明顯較小。Lehnfeld認為,未來英國甚至可能跌出德國重要夥伴的前10名。   另一方面,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德國2021年的商品出口額較 2020年成長14%,金額達1兆3,755億歐元,較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還要高出3.6%。   外貿專家分析,目前所引用的聯邦統計局12月份數據尚未完成最終統計,仍有可能再做修正。截至目前為止,英國對捷克的領先差距甚微。多年來德英貿易發展緩慢,相比之下,德國與捷克間的貿易發展較佳。   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不再是歐盟關稅同盟及單一市場的成員。最後一刻達成的英國脫歐貿易協定雖確保大多數地區免徵關稅;然而,由於愈來愈多的通關繁文縟節,也導致交易困難。

A:資料來源:時代週報 (Die Zeit)、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德國之聲(DW)、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 (VDMA) 文號:1114020023號   為確保歐洲晶片供應無虞、振興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力,歐盟執委會甫於2022年2月7日公布「歐洲晶片法」(European Chips Act),規劃以420億歐元規模之公共投資,配合歐盟成員國合作與導入資本市場資金,目標於2030年前提升歐盟晶片生產比例達全球20%以上。針對該項法案,德國聯邦政府及產業初步給予正面評價,部分智庫及政界人士則提出警示。   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肯定該項法案,政務職國務秘書Franziska Brantner(相當於政務次長,綠黨)表示,半導體對未來各項產業發展具戰略意義,歐盟執委會正嘗試強化歐洲半導體產能,俾使歐洲經濟實力更為強韌、更具自主權。此舉將提高企業營運安全性,避免因晶片供應短缺,造成生產停頓與交貨延遲。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VDMA,為歐洲最大工業協會,擁有3,200家企業會員,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對該法案表示歡迎,惟也提醒歐盟不應僅關注2奈米之高階晶片生產,對於16奈米以上晶片,歐洲及德國產業仍有龐大需求,未來在政策執行上,亦應一併提供支持。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成員包含德國傳統3大汽車製造商大眾VW、賓士Mercedes-Benz及寶馬BMW)聲明則指出,依據甫公布之「歐洲晶片法」,ACEA將續敦促歐盟減少對海外晶片供應商之依賴,避免未來歐洲具戰略重要性之產業,續因類似問題受創。   德國重要汽車晶片設計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總裁Reinhard Ploss數年來即呼籲行政部門,應重視歐洲晶片產能不足問題。渠認為晶片短缺問題最快2023年始能舒緩,且歐盟半導體工廠亦需幾年時間完成建廠後投產,晶片短缺造成的經濟挑戰,顯然將成為一中長期問題。另由於高階晶片主要運用於歐洲幾乎未生產的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汽車生產製造則使用非高階晶片居多,呼籲「歐洲晶片法」不要僅追求高階晶片之產能,方能對產業產生正面經濟效益。   德籍歐洲議會議員Andreas Schwab(基民盟CDU)指出,無法接受因晶片供應鏈問題,導致歐洲汽車製造商數月來無法生產或減產,「歐洲晶片法」將設法改善瓶頸,惟歐盟產業援助相關規定應予改革,使多數歐盟國家可藉該法案雨露均霑,倘歐盟僅有3個成員國從中獲益,大多數國家將無法認同。另一德籍歐洲議會議員Markus Ferber(基社盟CSU)則批評,歐洲晶片法係「新瓶裝舊酒」,絕大部分經費原早已編列,此次僅是冠上新名公布,擴大宣傳搏眼球而已。   德國智庫歐洲政策研究中心(Centrums für Europäische Politik)經濟學家Henning Vöpel則批評,「歐洲晶片法」將可能限制競爭與自由貿易,使歐盟步上危險的產業政策道路,違反歐盟所重視的市場經濟基本原則。此外,另亦有分析指出,美國、歐洲、亞洲競相針對半導體產業祭出援助政策,將可能導致幾年內發生產能過剩,需嚴防產生相關負面效應。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2年2月8日引述歐盟統計局資料,儘管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滑雪用具銷售額大幅下滑,惟奧地利仍穩居歐盟2020年最大滑雪板(包括:雙板(Ski)、單板(Snowboard))生產及進出口國。 2020年歐盟會員國共生產350萬套滑雪板,其中奧國以160萬套滑雪板排名歐盟第一。 出口方面,奧國出口210萬套滑雪板(含復運出口),位居歐盟會員國出口冠軍,其次為:保加利亞(564,700套)、法國(551,200套);進口方面,奧國進口170萬套滑雪板,亦排名歐盟會員國第一,其次為:法國(825,100套)、德國(549,200套)。 歐盟會員國製造商在歐盟境內出口370萬套滑雪板。歐盟會員國向非歐盟國家出口190萬套滑雪板,其中對出口至美國(708,800套)、瑞士(289,600套)、加拿大(277,900套)。 歐盟會員國自非歐盟國家進口110萬套滑雪板,其中自烏克蘭進口529,000套,其次是中國328,500套。  

A:依據克羅埃西亞媒體「The Croatia Times」2022年2月10日報導,克國超商Studenac收購同業Pemo 100%股權,成為克國最大連鎖超市,並鞏固其在亞徳里亞海地區領導地位。該交易已獲克國反壟斷機構批准。 Studenac成立於1991年,總部設於亞德里亞沿海小鎮Omiš 。該超商由地方型零售商,經不斷擴張及併購Istaski Supermarketi、Sonik、Bure Trgovina等同業,目前已成為近750家連鎖超市,逾3,700名員工之超市集團。未來併購Pemo後再增加40家超市及300餘名員工,成為克國超市龍頭。 Studenac主要股東係中歐最大私募投資基金Enterprise Investors,該基金自2018年收購Studenac迄今已投資約2.5億歐元。Studenac被收購後加速成長,超市形象及組織重組再出發,並推出新產品及服務爭取顧客。  

A:依據奧地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Bank Austia,簡稱BA)日前公布新聞稿,2022年1月份奧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開年強勁,自2021年12月份之58.7點上升至61.5點。 奧國製造業2022年1月份新訂單指數,自11月份53.1點(2021年最低值)回升至58.7點。國內外訂單加速成長後,產能強勁擴張,生產指數亦自53.9點上升至58.4點;就業率在2021年12月微跌至59.8點後,2022年1月再度攀升至61.1點。 由於全球供應鏈緊張,製造業刻意維持較高水位庫存,存貨指數為57.8點。另,因新訂單增加,交貨時間亦自24.4點微增至24.6點。 BA經濟專家預測,2022年奧國製造業較2021年更加樂觀,主要原因係Omicron變種病毒對經濟衝擊較預期緩和,另預估全球供應鏈問題應可於2022年逐漸舒緩,預期全年PMI指數為61.7點。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於瑞典近期詐騙案不斷,瑞典政府與瑞典貿易協會(Swedish Trade Federation)、銀行協會與付費服務產業進行對話,針對詐騙帳單橫行,將祭出更為嚴謹的規定。因此,提供付費服務的Fintech企業Klarna和Qliro未來將要求服務使用者透過BankID(網路身分證)或兩段式身分確認,確保交易的正確性。 瑞典金融市場部長Max Elger希望透過此舉可減少詐騙案件的發生,該法規應可於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由瑞典研究創新機構 - 瑞典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s of Sweden, RISE)所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瑞典的社會韌性有三大風險,包括能源、食品與運輸。其中,最脆弱的是瑞典電力供應系統的風險,很容易因為網路攻擊而影響能源穩定性供給,進而造成嚴重大停電,影響數十萬居民基本生計。 第二個風險為食品供應,因為瑞典農業必須依賴進口才能運作,而且所生產糧食並不足以提供瑞典國內所需。除了食品外,包括國防物資、電子商品與零配件、水泥及農業化學用品等重要物資,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 第三個風險為運輸系統,瑞典完全依賴西部大城哥德堡港口海運、公路E4和E20及通往至Hallsberg的鐵路,沒有其他備用運輸方式。RISE建議可透過AI,尋找出替代方案,以防主要交通路線關閉的緊急狀況。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挪威石油公司Equinor發布2021年第四季財報,營業額達150億美元(約1,320億挪威克朗),稅後盈餘達44億美元,2021年全年稅後盈餘達150億美元。Equinor出色財報主要得利於下半年油價與天然氣價格上漲、年產油量增加3.2%優秀營運表現、以及持續成本與資本控管。該公司現金流達250億美元。 Equinor執行長Anders Opedal指出,雖然天然氣與原油價格均處高檔,但主要是卓越經營能力和增加產量,使該企業可從中取得高額營利,使財報出現亮麗的數字。此外,透過持續企業改善和嚴謹資本紀律,才累積取得250億美元的強勁現金流。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