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奈國食品通膨主因係來自交通成本上升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Nairametrics網站 日期:111年1月25日 內容摘要: 奈國央行總裁Godwin Emefiele表示,經比較市場價格得出奈國上(2021)年12月食品通膨主因係來自交通成本上升,影響農產品運送成本導致食品通膨增加;渠呼籲物流挑戰有待共同解決。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nairametrics.com/2022/01/25/transportation-is-the-major-cost-of-food-inflation-in-nigeria-cbn/。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為何該5大經濟體可能超過奈及利亞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商業日報網站 日期:111年1月25日 內容摘要: IMF預測2022年奈國經濟成長可能不如盧安達(7%)、迦納(6.2%)、塞內加爾(5.5%)、貝南(6.5%)及塞席爾(8%)等5個非洲小型經濟體成長,並指出主要挑戰包括:治安、缺乏經濟改革動力、外匯體系脆弱及經商環境惡劣等。IMF估計次薩哈拉區域(SSA)本年平均經濟成長達3.8%。 至於長期依據石油經濟的奈國,IMF則預估2022年奈國經濟成長可達2.7%,宜考慮非石油之能源轉型及刺激出口等發展方向。媒體指出奈國近10年進口石油燃料及食品大宗,宜加速製造業轉型,其中產業升級所需之機械及其設備雖增加,但整體製造業改革尚有進步空間。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businessday.ng/business-economy/article/why-these-5-small-economies-will-outpace-nigeria-in-2022/。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CBN錨定借款計畫業釋出9,279.4億奈拉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Nairametrics網站 日期:111年1月26日 內容摘要: CBN揭露,錨定借款計畫(Anchor Borrowers’ Programme、ABP)迄今已釋出9279億奈拉協助450萬小農種植21種農產品,該計畫在透過提供融資提高製造業/產業、農業、能源/建設、醫療及中小企業之生產力。 另查,上(2021)年11至12月CBN釋出59.9億奈拉以支持38萬3千畝地種植玉米、稻米及小麥等,將有助糧食穩定食品價格及通膨壓力。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nairametrics.com/2022/01/26/cbn-has-disbursed-n927-94-billion-to-over-4-5-million-smallholder-farmers-since-launch-of-abp/。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外匯存底創3個月新低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商業日報網站 日期:111年1月26日 內容摘要: 根據奈國央行(CBN)資料揭露,本(2022)年1月外匯存底跌至403.1億美元,較上(2021)年10月底418.2億美元跌幅3.61%。報載國際布蘭特原油價格已升至每桶87.15美元,奈國媒體預測奈拉將持續貶值。 CBN報告並指出未來倘國際原油及天然氣出口收入增加將有助外匯存底供應。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businessday.ng/business-economy/article/external-reserves-decline-to-3-month-low/。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Jumia:非洲電商大有可為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企業日報網站 日期:111年1月26日 內容摘要: 奈國Jumia主席Juliet Anammah表示,目前非洲電商僅佔非洲大路零售市場之5%,未來成長潛力與商機無窮;伊表示2020年非週數位買主約2.81人口,預期2025年前將增加至5.2億,鼓勵更多科技公司加入。 A主席補充2014至2018年間非洲大陸線上銷售每年平均18%成長,高於全球平均(12%);目前Jumia已在非洲11國設據點,未來Jumia將提供Lagos及Abuja州Jumia Express 免費宅配服務、引進更多品牌、提供高品質商品,以服務客戶。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businessday.ng/news/article/africa-e-commerce-market-hugely-untapped-with-potential-for-growth-says-jumia-chairwoman/。
A: 據日本NHK新聞本(1)月31日報導稱,由於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病毒株快速蔓延的影響,導致部分日本中小企業等營業額大幅減少;日本政府為支援受到嚴峻衝擊的企業,日本經濟產業省自本(1)月月31日起開始網上受理受損失的中小企業補助申請,其中最高補助金額為250萬日圓。 上述受疫情衝擊的企業,自去(2021)年11月至本(2022)年3月的期間內,任何1個月營業額較上年同期下滑30%及50%以上的所有行業的業者均可獲得補貼。 其中,例如營業額減少50%以上者,年營業額不超過1億日圓的企業最多可獲得100萬日圓補助金;年營業額超過1億日圓、5億日圓以下的企業,最多可獲得150萬日圓補助;而年營業額為5億日圓以上企業,最多可獲得250萬日圓的補助金。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奈國海關將於邊境部署135台掃瞄機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Punch網站 日期:111年1月27日 內容摘要: 奈國海關服務署(Nigeria Customs Service)署長Hameed Ali揭露,未來2年將於邊境及海港入出口部署135台掃描機,每小時可望掃瞄20個貨櫃。目前NCS已在Apapa、Tin Can及Onne海港裝設掃描機,盼透過數位化方式促進貿易便捷效果。本年預估關稅收入可達3.1兆奈拉。 A署長並表示未來將續建立資料庫,建全管理系統。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punchng.com/smuggling-customs-to-deploy-135-scanners-at-ports-land-borders/。
A:駐奈及利亞代表處經濟組 經貿商情 布哈里總統宣布5G計畫開跑 類別:經貿與投資 資料來源:Punch網站 日期:111年1月26日 內容摘要: 奈國布哈里總統於本月底宣布開始執行「5G國家政策」, 並命令所有與安全相關政府單位準備迎接5G科技,以強化國防安全及經濟發展。奈國通訊及數位經濟部長Isa Pantami前於上(2021)年公布將於本(2022)年1月起布署5G,並強化資安與公共安全。 查5G計畫為奈國2019年11月宣布國家數位經濟政策與策略(National Digital Economy Policy and Strategy)項下重要項目之一。其他重要項目包括:奈國國家寬頻計畫、促進奈國電信產業等。 布哈里總統並表示5G科技將支持各產業、改善醫療、教育、發展智慧城市及農業升級等優點,並有助奈國朝向工業革命、自動化與AI等。奈國資通訊產業在武肺(COVID-19)期間扮演角色更為重要,將可協助奈國經濟復甦。 網路相關連結,請參考:https://punchng.com/buhari-launches-5g-policy-directs-security-agencies-to-adopt-technology/。
A: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1)月28日引述法商獨立經濟研析公司TAC Economics最新發表報告,分析當今國際經貿環境面臨新冠疫情、通貨膨脹、中國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利益緊張拉鋸以及社會衝突等之多重風險考驗,篩選出今(2022)年全球新興市場中仍具商機開發潛力之9國,包括:中東歐的克羅埃西亞、拉丁美洲的巴拉圭與哥倫比亞、非洲的盧安達和迦納、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與摩洛哥以及亞洲的越南與印度。 中東歐 中東歐地區因有歐盟國家撐腰,在預期經濟成長率4%之一片光明前景中,尤以克羅埃西亞最引人注目。該國公共投資獲歐洲結構性資金支援,至2026 年將佔 GDP 的 10% 以上;旅遊業重啟前景看好;同時為了加入歐元區,力求匯率穩定之政策下貨幣緊縮有限。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地區雖然風險高,今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有 2.5%,但預期哥倫比亞與巴拉圭將可脫穎而出,經濟成長率超越 4%。報告分析兩者勞動力市場表現良好,消費回溫,加上哥國盛產石油,巴國農產豐富,兩國均因近來原物料價格上揚而受益。 非洲 在整體風險等級偏高的非洲大陸上,報告分析認為東非的盧安達與西非的迦納兩國例外。盧國經濟去(2021) 年強勁反彈 10%後,預期今年力道仍將持續,可有7% 經濟成長。隨著限制鬆綁,各產業復甦逐步兌現,資本財進口亦呈明顯回溫。至於迦國儘管公共債務增加,但外債規模仍持穩可控,加上政府大刀闊斧進行結構性改革與泛非自由貿易區的成立,預期今年將有 6%的經濟成長。 中東 儘管全球經濟放緩後石油需求反彈不如專家預期來的迅速,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今年仍是贏家,預期 GDP 成長率將達 5%,為 10 年來最高。至於摩洛哥受新冠Omicron變種此波疫情的衝擊相對較小,即將對國外旅客重啟國門亦將有益服務業收入增加,預期今年將有 4% 的經濟成長。 亞洲 去年亞洲地區在中國大陸經濟帶動下強勁反彈後,目前則成分道揚鑣之局面,一方面中國大幅放緩,另一方面如東南亞國協(ASEAN)等國則復甦力道十足,越南即為實例。該國由民間消費與公共投資帶動成長,且出口暢旺為 GDP的三倍,預期經濟成長率將達6 %。而報告預期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與去年同為 9 %,雖有就業與通膨的雙重考驗,印度經濟復甦漸步入正軌,民間需求回溫,企業信心指數也有提升。 TAC 是項分析建立在美國今年將升息4次使美債殖利率到 2023 年初突破 2% 之情境上,報導另指出新興市場一般匯率風險偏高,應留意國家包括委內瑞拉、葉門、阿根廷,柬埔寨、斯里蘭卡、蒙古、肯亞、蘇丹、伊索比亞、伊朗、土耳其、尚比亞、多明尼加、巴西及埃及。該等國家普遍而言公債規模堪憂,部分國家如突尼西亞與巴西更面臨社會政治緊張局勢。面對疫情瞬息萬變的不確定性,新興國家往往因疫苗普及率低而更顯脆弱易受衝擊,因此TAC分析慎選仍具商機潛力之以上9國市場供投資者與企業參考。
A:根據美媒本(31)日報導,貝萊德投資管理公司公布最新通貨膨脹報告,過去40年通貨膨脹主要受需求量影響,新冠疫情期間通貨膨脹則受運輸及供應鏈短缺影響,貝萊德認為各國中央銀行應採取更多限制並進行調整以因應「新市場體制」。 目前全球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於本年升息5次,貝萊德擔憂若聯準會太快速降溫需求量,可能將導致經濟崩壞,呼籲各國中央銀行接受更高通貨膨脹率及調整2%通膨警戒線,另報告中提及隨各國重新調整供應鏈、轉換至淨零排放及受地緣政治影響能源供應中斷,投資者應預期供應影響及通貨膨脹將持續增長。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29日報導稱,日本政府預定與美國合作就新世代通訊標準「6G」無人化技術建立國際標準制度,並計劃在本(2022)年度建立企業合作聯盟策略,目標鎖定在遠端管理自動駕駛汽車及無人化工廠機器人技術的實用化,以防止中國企業的市場壟斷。 日本總務省預定最快將在2022上半年度在手機、通訊設備、汽車及無人機等領域招募企業加入聯盟,並擬招募在軟體領域等具有優勢的美商企業加入合作行列。 在6G無人化技術方面,中國華為、中興通訊、阿里巴巴集團及騰訊控股等科技企業對取得國際標準表達高度意願,在歐美企業當中,歐洲諾基亞及美國電訊大廠AT&T,以及日本企業NTT Docomo、KDDI及DENSO 等亦公布同樣的措施,未來被視為可與中國通訊企業抗衡。 日本總務省預定自本(2022)年度開始,4年內預定向研開及驗證實驗企業提供部分補助資金。此外,日本總務省轄下國立研究研發法人「資訊通信研究機構」(NICT)亦計劃向相關企業聯盟提供特殊半導體的先進技術。
A: 據日本入出境管理局本(1)月28日公布統計數據,去(2021)年入境外國人數計35萬3,118人,較2020年入境超過430萬人大幅減少91.8%,創195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大減幅,且連續2年呈現負成長,主要係因全球新冠疫情擴大蔓延而實施強化邊境防疫管制措施影響所致。 自國外入境日本的外籍人數,由於日本政府採取擴大接納訪日外籍觀光客及外籍勞動者等政府,自2013年以後入境日本人數連續創新高水準,並在2019年達到高峰(約3,119萬人),惟2020年全球陸續爆發新冠疫情開始反轉向下走勢。 以國家及地區別視之,2021年入境日本最多的人數國家為越南(約2.5萬人),其後依次為中國(約1.9萬人)、美國(約1.4萬人);從在留資格來看,以「短期在留」方式入境的人數最多,約計有7.2萬人(較上年大幅減少97.9%),占全體入境人數之47%。
A: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本(1)月31日公布統計數據,去(2021)年礦工業生產指數速報(2015年=100)為95.9,較上年增加5.8%,係2018年以來首度呈現正成長。日本2020年因新冠疫情擴大蔓延的衝擊,礦工業生產指數跌至谷底低盪,惟2021年受惠於生產機械等大幅成長,指數由谷底反向攀升。 此外,日本經濟產也省亦公布2021年12月生產指數速報值96.5(季節調整值),較上(11)月下滑1.0%,連續3個月呈現負成長,主要係因泛用及業務用機械工具及生產用機械工具等低迷不振的影響。另,由於日本國內本(2022)年1月起因變種病毒株Omicron迅速擴大傳染,有可能造成礦工業指數持續下滑走勢。 以行業別來看,2021年12月調查對象的15種行業中,業務用機械、泛用內然機、不含汽車的運輸機械等10種行業全面呈現衰退;而汽車、石油及煤碳產品等5種行業則呈現上升趨勢。
A:日期:111年1月28日 來源: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eral/international-border-could-open-before-easter-pm-20220128-p59s2m 澳洲總理莫里森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只要新冠疫情得到控制,醫院系統能夠應對,澳大利亞或可於復活節前向世界開放邊境。 澳大利亞目前只允許公民、永居身份及其家屬,以及與紐西蘭、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之旅行泡泡國家旅客入境,其他如運動員和外國學生仍需取得旅行豁免方可入境。 昆士蘭州政府宣布額外注資10億美元,以恢復澳洲重要旅遊景點之一的-「大堡礁之生態」,且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可順利開放歡迎所有外國遊客造訪。 由於旅遊業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遭受打擊,昆州政府盼透過9年10億元預算投入,以阻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珊瑚礁列為瀕危計劃,以免影響該州之觀光收入。
A:Myanmar Business Today電子報報導,世界銀行先前預估緬甸2020-2021財年的經濟將衰退18%,該行頃於1月6日再發布緬甸的經濟監測報告,指出2021-2022財年緬甸經濟成長率僅1%,反映部分地區出現穩定跡象,但該預測仍與極度疲軟的經濟現況相符,規模約比沒有COVID-19及2021年2月軍方接管政權的情況下縮水 30%。近期前景 將取決於COVID-19的疫情及政情的影響、外匯及金融領域持續受限的程度,以及電力、物流及數位連接等其他關鍵服務的中斷。從更長期來看,2021年2月以來發生的事件將限縮緬甸的成長潛力。 世銀緬甸資深經濟學家Kim Edwards表示,大多數指標顯示,私人投資顯著下降、需求疲軟使先前可行的計畫變得不可行、進口成本上升、以緬元計價的收入轉換為外幣值後爆跌。此前在2021年7月時,活動性較COVID-19疫情前的水準衰退約70%,近期經濟穩定跡像中,活動性已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但零售、娛樂及交通場所的活動性仍比疫情前水平低約30%,服務業或尚能支撐,但由於近期收入及就業受到衝擊,整體消費需求繼續疲軟。在製造業領域,產出及就業似在走穩,出口在最近幾個月也已恢復。然而,經濟活動繼續同時受到供兩方面的重大衝擊。企業繼續發布銷售及利潤急降、現金流短缺以及缺乏足夠的銀行和網絡服務。 世銀最新的企業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10月份約有半數企業承受投入及原料供應中斷的問題,主因為物流限制及緬元大幅貶值導致成本增加。農民繼續受到關鍵投入物價格上漲、獲得信貸的限制以及持續的物流限制的影響。持續的經濟壓力對弱勢及糧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貧困族群而言,他們的儲蓄因近期的衝擊而被耗盡。緬甸貧困人口的的比例預估將較COVID-19爆發前的水準翻倍。再加上農業生產面臨的壓力、價格快速上漲及信貸管道減少,預料將再加劇糧食安全風險。
A:伊洛瓦底電子報報導,澳洲能源公司Woodside於1月27日宣佈退出緬甸,成為緬甸軍方接管政權後最新一家退出緬甸的公司。Woodside公司總部位於伯斯,在緬甸經營著多個探勘及鑽探項目。Woodside在致股東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在緬甸經營了9年,由於人權狀況不斷惡化,故已決定退出緬甸,此舉將使該公司損失至少2億美元。 面國際社會日增的壓力,能源巨頭Total Energies及Chevron公司已於2022年1月中旬宣布撤離緬甸。Woodside執行官Meg O’Neill表示,鑒於緬甸目前的局勢,該公司不再考慮參與A-6天然氣資源的開發或未來在緬甸的其他活動。A-6案是與Total合作的緬甸西海岸深水天然氣項目。據估計,緬甸天然氣產業年產值約10億美元。泰國國營的PTT及韓國POSCO仍續在緬甸運營。
A:據媒體引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阿布達比統計中心(Statistics Centre-Abu Dhabi, SCAD)最新數據報導,去(2021)年1月至11月阿布達比非石油貿易金額總計1,900億迪拉姆(約517億美元),較前(2020)年同期增加3%,其中非石油進口為840億迪拉姆、出口710億迪拉姆。 上述數據亦顯示,去年11月單月阿布達比非石油貿易金額為200億迪拉姆,高於前年同期的170億迪拉姆,沙烏地仍為阿布達比最大貿易夥伴,雙邊非石油貿易金額達約50億迪拉姆,其次為美國的14億迪拉姆及中國大陸的11億4,000萬迪拉姆。
A:據美媒報導,隨著加州加速推動到在2035年前只出售零排放新車的目標,成千上萬的電動車電池面臨壽命結束後的處理問題,目前許多大型廢電池,例如重量達到約900磅的特斯拉汽車電池,似乎都被暫時儲存起來,等待未來出現更大的再利用和回收市場。但這些電池以及可能滲出的有毒化學物質,最終仍可能被丟到危險廢物填埋場。 根據加州環保局,儘管使用過的鋰離子電池含有寶貴的礦物質,但加州目前沒有電動車電池回收廠,而全美總共也只有五家正在運作。設於加州的電動車電池診斷公司ReJoule,已經啟動一個州政府資助的實驗項目,嘗試將廢電池用於儲存太陽能,這樣可使電池壽命再延長十年以上。 得益於進步的環境政策,加州電動車數量佔全國總量的42%,近幾年來州議員已經意識到,電池驅動的車輛可能帶來的有毒後果。在2018年簽署成為法律的AB 2832號法案,要求電動車諮詢小組研擬立法和監管建議,以確保加州盡可能重覆使用或回收州內所有耗盡使用壽命的鋰離子電池。 該小組的19名成員來自監管機構、汽車製造商、廢物和回收利益團體、環保主義人士和一個電池商業團體,該小組在2021年12月完成一份報告草案,並於2月16日之前就所提出的建議徵求公眾意見,然後將呈交州議會採取行動。 根據加州新車經銷商協會的數字,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加州賣出了200萬輛新車,隨著銷量逐年增長,這意味著在2035年後,每年將有至少200萬輛以上的新電動車上路,未來重複使用和回收這些電動車電池,可能面臨巨大挑戰。
A: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1日宣布近5萬4000輛特斯拉(Tesla)電動車被召回的訊息,因為車上的「全自動駕駛」軟體在遇到停車標誌時不是完全停下,而是以0.1至5.6哩的時速緩緩滑行通過。 NHTSA網站的召回通告顯示,被召回的特斯拉車為2016至2022年份Model S型轎車與X型多功能車、2017至2022年份Model 3型轎車,以及2020至2022年份Model Y型多功能車;特斯拉公司將上網發布軟體更新,以廢止路口緩慢滑行的功能,預計2月初可供用戶下載。 遇到停車標誌不是完全停車點而是慢速滑過,在多數州均屬交通違規,警方會開出無視停車標誌的罰單。特斯拉公司表示沒有接到該功能導致撞車與人員受傷的報告,但在與NHTSA協商後同意採取召回行動。特斯拉已不再設有媒體關係部門,因此沒有對召回發表評論。 部分車主在路上是試驗性地啟動全自動駕駛功能,特斯拉表示,由於自動駕駛軟體尚不能實現完全自動操作,因此車主必須時刻準備手動操作;NHTSA表示,在停車標誌前沒有完全停下可增大撞車風險,車輛安全法禁止車廠銷售有任何安全隱憂的車輛,如發現安全隱患的訊息,NHTSA需立刻採取行動。 特斯拉車的緩行滑過路口軟體是2020年10月20日開始在網路下載,只要車主啟動該功能,車到停車標誌前就會減速至5.6哩以下,在緩慢滑行中可識別附近的行人與騎車人,以0.1至5.6的時速通過路口,但需要其他所有方向駛來的車輛均以不到30哩的時速行駛。經與NHTSA協商,特斯拉公司今年1月20日同意通過軟體更新將該功能廢止。 卡內基美隆大學電動與電腦工程教授庫普曼(Philip Koopman)說,有四個停車標誌的十字路口是為了保護無人照顧的兒童過馬路,特斯拉車的路口緩慢滑行功能可能出現誤判,5.6哩的時速類似路口的禮讓標誌(yield),認為過馬路的兒童無關緊要,汽車絕不能安裝任何不安全的軟體。 州長高速公路安全協會(Governors Highway Safety Association)表示,特斯拉公司推出路口緩慢滑行的軟體並不令人意外,他們總是屢屢嘗試突破安全紅線,如今被NHTSA擋住令人欣慰。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72/6074335?from=wj_catelistnews
A: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師人力雖然短缺,但由於各州推出各項政策盡可能回補教師人力,現在已漸漸緩解;然而,學齡前階段照顧幼兒的保母仍然供不應求,兒童托育人員從業人數不增反減,拖累勞工市場;據勞工部統計,去年9月至12月間兒童托育行業共有約8200人離職。 專家表示,兒童托育人員減少對於整體經濟發展有不良影響,因為一旦學校改線上授課或是托育中心因疫情停課,父母若仍要出門上班就必須請保母;但是由於平均工資水平較低、福利參差不齊沒有公認的「業界行情」,許多從業人員不願意再投入。 華盛頓州立大學最新研究也指出,兒童托育從業人員的減少使家有幼兒的父母工作時間減少,對於收入較低的家庭造成的影響也比高收入家庭大。 研究中說明,此情形已持續兩年,時間愈長,原從業人員回到這個產業的機會也愈低,因為原本打算「只離職一下」的人不得不迫於生計去找別的工作;而托育人員本來就工資較低也無福利制度,且現在前景不佳,社會新鮮人也不會願意投入,即使疫情結束也會有一段時間的人力斷層,而非只是短暫的托育勞動力短缺。 經濟政策研究所(EPI)指出,解決此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薪,因為托育人員時薪平均只有13.51元,比全國勞工平均27.31元的薪水低近50%,最理想薪資水平落在21.11元至25.95元間;但加薪對需要托育服務的父母而言也很兩難,因為托育支出已占家庭總支出最大比例,很難再擠出錢來。 因此政府適當介入,透過立法管制托育業的最低工資水平及工作環境最低要求就很重要,不論是聯邦或州政府均應想辦法解決。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148/6073318?from=wj_catelis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