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智利媒體報導,自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均出現海運缺櫃及塞港情形,智利San Antonio港口亦無例外,除導致汽車等工業進口產品延遲數月到港,並影響智利櫻桃、藍莓及葡萄等農產品出口。智利海運業者表示,2021年San Antonio塞港情形除因進口貨量大增,亦因各航運公司船舶於先前各停靠港已有延誤,導致抵達San Antonio港口時間混亂,又該港人力及舶位有限,造成目前船舶延遲靠港情形普遍,惟每日每艘船舶延遲靠港時刻、貨櫃物流及裝卸情形均不相同,難以預估平均延遲時間。
A:依據智利汽車零配件公會報告,智利已美國、中國大陸及巴西為前3大進口來源。智利市場對汽車零配件的需求穩定,其汽車零件分為兩大類,一為輕型車市場,包括客車;另一類為重型車輛市場,包括巴士、卡車、拖車和重型設備。 原則上原廠汽車零件進口業者即為同廠牌汽車進口商及經銷商;非原廠零件則多進口供舊車使用,且以「價格」為重要考量,多數來自亞洲製造。智利汽車零配件市場主要集中於首都區、第五區(Valparaiso)及南部第八區(Bio Bio)等主要人口聚居城市。 智利實施統一進口關稅,稅率為6%,與該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之國家享有免稅或優惠稅率之待遇,例如自美國、中國大陸、韓國、巴西、阿根廷或日本等國進口汽車零配件免徵進口關稅。
A:依據智利當地媒體報導,2021年智利汽車需求量大增,再加上全球貨櫃短缺及塞港問題嚴重,以致新車延遲數月始能運抵智利San Antonio港,造成車商無車可賣、交車延遲及車價持續上漲,該種供需失衡情形料將持續至2022年。又受到經濟成長減緩、政府刺激財政措施及各項補助措施減少等因素影響,智利全國汽車公會預估2022年汽車銷售量將下修至384,000輛,但仍須視疫情、Boric新政府施政情形及總體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 因市面上不易購得新車,間接造成二手車市場極為熱絡,且價格亦出現上漲情形,據智利全國汽車公會統計,智利2021年二手車銷售達1,429,335輛,不但較去年同期增加42.2%,亦創下歷史紀錄,預計2022年二手車市場仍有大量需求。
A:依據智利汽車公會2021年統計資料,智利中小型車輛市場主力為休旅車(SUV),2021年總銷量為174,278輛,成長79.1%,其次為轎車,銷售121,372輛,成長35%,貨卡車銷售約73,370輛,成長62.5%,商用車輛銷售約46,561輛,成長75.9%。 廠牌偏好:整體銷售部分,Chevelot仍為智利最暢銷汽車品牌,2021年市佔率為9.3%,其次為Suzuki(7.0%)、Hyundai(6.7%)、Nissan(6.0%)、Cherry(5.9%)、Toyota(5.7%)、Kia(5.2%)、MG(5.0%)、PEUGEOT(4.4%)及VOLKSWAGEN(4.0%)。 車種偏好:其中可觀察休旅車(SUV)數量逐年擴大,2021年於各類車種占41.9%(2020年占比37.6%),轎車占比則萎縮至29.2%(2020年占比34.7%),貨卡車(Pickup Truck)及商用汽車占比變化不大。 各類車種廠牌排名: 轎車銷售量前5名:Chevrolet Sail、Suzuki S-Presso、Nissan Versa、Suzuki Baleno HB、MG MG3。 SUV銷售量前5名:Cherry Tiggo2、MG ZS、Chevrolet Groove、Cherry Tiggo3及JAC JS2。 貨卡車(Pickup Truck)銷售量前5名:Mitzubishi L-200、 Toyota Lilux、Maxus T60及 Nissan New Navara。 商用汽車銷售量前5名:Chevrolet N400 MAX、Peugeot Partner、Citroen Berlingo、Hyundai Porter及Foton Midi。
A:依據智利全國汽車公會(ANAC)統計,智利約有580萬輛汽車,其國內沒有汽車產業,完全仰賴整車進口。市面上計有來自20餘國65個廠牌的汽車,其中以雪佛蘭(Chevrolet)、起亞(Kia)、鈴木(Suzuki)、日產(Nissan)、現代(Hyundai)、豐田(Toyota)等廠牌市占率最高,而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崛起,且價格極具競爭力,因此在智利有越來越多Cherry、JAC及Changan等中國廠牌汽車;另智利重視氣候變遷議題,並訂定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標,因此低碳排放之環保車種及電動車亦逐漸受到青睞並引進智利市場。進口來源部分,中國為智利第一大汽車進口來源,中國製汽車佔智利汽車總銷量的 38.5%、其次為印度 11.3%、巴西7.8%、日本6.6%、韓國6.1%、法國5.5%。 智利每年平均汽車銷售量約35萬輛,2018年達417,038萬輛高峰,2019智利爆發社會危機,銷售量減至372,878輛(減少10.6%),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跌至258,835輛(減少30.6%),2021年因智利經濟逐漸復甦、政府三度允許人民提前提領退休金及民眾避免搭乘公共交通系統以降低染疫風險等因素,汽車市場供不應求,銷售量再度攀高至415,581輛。
A:依據智利市場分析網站marketing4ecommerce.cl資料,智利主要資訊產品電商平台包括: PC Factory 智利最大科技產品電商平台,採實體及線上結合商業模式,共有 19 個銷售據點和 750 個以上供應商夥伴,販售包括電腦、手機、印表機、攝影機、音響、安全、家庭自動化及娛樂相關科技產品,另銷售自有品牌Gear之產品。 SP Digital 智利最大電子產品B2B電商平台,產品種類多樣,共有超過15,000 項產品庫存,該商亦自行進口產品、配銷並向企業消費者提供後續之平台管理服務。 Casa Royal 該商定位為技術解決方案專家,在聖地牙哥共有 16 間營業據點,並以電商方式銷售,營業項目標括電子、安全監控、音響、電力、照明等各類產品。 Winpy 1999年成立,專營消費性電子產品之電商平台,以提供較市場更優惠之價格為目標,主要銷售對象為中小企業及最終消費者,銷售產品包括手機、電腦、相機、電視等。
A:依據智利電信次部統計,截至2020年底智利手機使用用戶數為2510萬,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智利2021 年售出約 900 萬台手機,前三大供應商為: 三星,市佔42.1% ; 聯想-摩托羅拉,市佔17.2%; 小米,市佔15.5%,2021 年第一季在智利銷售成長 1025%,倘依該趨勢成長,小米在 2021 年底將超越聯想-摩托羅拉成為第2大品牌。 依手機單價區分,在售價超過 600 美元之高階手機市場,蘋果銷售仍大幅現先,佔63%之市場份額,三星佔33%;售價400至 600 美元間之中階手機部分,三星以 60.5% 領先,華為佔 19.9%,小米在售價400美元以下市場領先。另智利品牌業者持續看好智利市場,估計智利手機市場2021年銷售成長可達18%。
A:依據智利電商平台Linio2021年調查資料,智利筆記型電腦平均售價為882 美元,在拉美地區僅次阿根廷,其中花費最高之消費者為電玩遊戲玩家,平均購買單價為1,342美元,一般工作用電腦平均售價800美元,學生族群購買平均單價為 889 美元,另智利品牌代理商表示,智利消費者對於高階、高單價機種接受度高。 目前HP為智利筆電第一大品牌,市佔約30%,華碩及Lenovo同位於第二大品牌,各佔智利市場約25%。
A:根據智利國際經濟關係次部(SUBREI)對外貿易統計報告,智利2021年外貿表現亮眼,許多消費性產品創下歷史進口新高,反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消費及購物習慣變化,尤其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口金額上,因應居家辦公、視訊會議及遠距教學等趨勢,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耳機、電動玩具、攝影機、液晶螢幕、滑鼠、喇叭、鍵盤及辦公座椅等產品進口大幅成長。 依據智利海關發布之年度進出口統計報告,2021全年智利進口總額為 875.12億美元,較 2020 年成長 56.7%,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部分,總進口額達51.24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64.3%,成長幅度領先其他產品,其中第一大進口產品為電腦及零配件,進口金額21.33億美元,成長70.4%,其次為手機,進口額19.59億美元,成長41.9%、電視進口額為9.34億美元,成長114.0%、電動遊戲機進口9,740萬美元,成長78.1%。
A:資料來源:德國央行(Deutsche Bundesbank)、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10065號 德國央行(Deutsche Bundesbank)新任總裁Joachim Nagel於今(2022)年1月1日就職,渠曾於上任時對外揭櫫協助對抗氣候變遷將為央行關鍵任務,並言明德國正面臨經濟結構重組之挑戰。德國央行甫於1月24日發布之經濟概況與工作月報中,評析氣候政策與金融穩定間之關聯及影響,重點摘要如下: 氣候政策與及行政部門面對氣候問題採行的經濟應對措施,將成為金融體系穩定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不同產業受氣候變遷打擊程度互異,除產業發展受氣候政策牽引,氣候政策亦將對通貨膨漲產生影響。 德國央行分析氣候暖化與氣候政策對經濟成長、個別經濟部門及股市的影響,初步結論為:碳交易或碳價機制短期可能對經濟成長產生破壞性影響,但長期而言,降低氣候變遷對經濟產生之不確定因素與直接衝擊,將有助於穩定整體金融系統與經濟成長。因此,未來務須逐步改進金融分析工具,始有助於客觀評估及衡量氣候政策對貨幣與金融體系之影響。 由股市觀察,德國5,200家上市公司中,約有7%的企業可能因氣候變遷與氣候政策蒙受嚴重損失,尤其專靠石化燃料獲利之企業。未來,與氣候相關的產業價值變化,以及因氣候所引起的特定資產貶值問題,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 由產業面觀察,採礦、能源、水泥、鋼鐵業及航空業等,較易受氣候相關風險影響,因此,行政部門可預先因應,在氣候政策中納入經濟安全措施,俾減緩產業受創時對整體經濟之衝擊。 德國央行另指出,由於製造業受供應鏈瓶頸之限制仍在,且消費者因新冠疫情減少支出,加上因疫情採取之管制措施,均對經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德國2021年第4季經濟可能再度萎縮。此外,德國通貨膨脹率在2021年12月達5.7%,受制於高漲的能源價格與物流瓶頸,預估德國通膨直至2024年,都將超過歐洲央行2%之目標,且2022年年初通膨將持續處於異常高水平。惟一片隱憂中,德國製造業產出與採購經理指數(PMI)有逐步增溫跡象,已創下5個月來新高。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114010064號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福斯汽車(VW)與博世(Bosch)繼上周發布將共同建置車用鋰電池製造、組裝與維修工廠後,1月25日再召開記者會,宣布聯手開發自動駕駛系統,以爭取規模達10億美元之市場。 福斯汽車子公司Cariad與博世將合派1,000名工程師共同開發自駕軟體及Level 3等級自駕系統,使車輛可在公路極大程度上獨立行駛,僅變換車道需要由駕駛員協助。此系統預計於2023年問市。福斯汽車估計,至2030年車用軟體市場營業額將超過1兆歐元,自駕軟體將占其大部分。 福斯與博世此次聯手,將在汽車製造商與供應商之合作樹立新標準,汽車製造商向供應商採購現成系統並將其安裝於車輛中的時代即將結束。由於車用電子及軟體系統日益複雜,製造商須與供應商更緊密合作,尤其特斯拉等美國科技巨頭及嶄露頭角之中國汽車製造商,在自動駕駛與操作系統,部分已超越德國汽車產業。這也是德國汽車產業於自駕領域,在與美國科技巨頭合作之外,強強攜手另闢新徑之嘗試。 兩家公司合作開發可發揮雙方互補優勢,Cariad軟體部門目前僅5,000人規模,且缺乏經驗豐富之軟體工程師,而博世僅在車用軟體部門就有超過17,000名工程師。另一方面,身為歐洲最大車廠之福斯汽車可提供博世龐大數據庫,將自動駕駛系統提升至一個新水平。透過合作,透過合作,德國汽車產業有機會扭轉特斯拉及矽谷在自動駕駛數據評估方面之領先優勢。 目前兩家公司正在開發聯合資料庫,聲稱不排除共同開發Level 4自駕系統。屆時博世可望成為福斯新車型「Trinity」自動駕駛系統之主要合作夥伴,福斯希望在該車型中打造適合福斯的Level 4自駕系統,並希望最遲在2026年之前上市。 然而福斯與博世的合作並非如童話中公主與王子的結合,Cariad與博世之聯合記者會上,重要問題如合作投資金額、收入如何分配、合作多長時間等仍未得到解答,顯示兩家公司各有不同盤算。福斯似想複製特斯拉的成功策略-例如最初特斯拉依靠眾多供應商開發自動駕駛,如Mobileye供應攝像頭及其軟件、Nvidia提供晶片。然而特斯拉現在已能自行開發攝像頭軟體、駕駛演算法及晶片。因此對福斯來說,與博世的合作不可能持續幾十年。另一方面,福斯汽車沒有獨家使用聯合開發之自駕系統權,惟博世並未透露何時能夠向其他汽車品牌出售聯合開發的駕駛輔助系統。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6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25.01.2022 對企業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自己的商業前景感到悲觀的企業家數量持續增長,從2021年初的40%增加到當年年底的50%。企業家擔心的主要問題包括:維持金融流動性、價格飆升、激烈競爭或銷售減少。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進一步加深問題的嚴重性。BCC的另一項調查顯示,89.45%的企業家認為,與銷售額相比,2022年他們的營業費用將增加。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25.01.2022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報告稱,2022年1月波蘭的整體綜合指標為101.5點,低於2021年12月的106.1點,高於2021年1月的87.5點。GUS補充說,2021年 1 月,工業產能利用率從去年同期的77.6%提高到79.5%。波蘭產能利用率最高的產業:家具製造、家電製造、機械設備,以及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和安裝。 相對地,產能利用率最低的產業包括:汽車、拖車和半拖車製造(摩托車除外)、化學品及化學製品、食品、飲料、菸草產品、金屬,以及印刷及資訊戴體之重製(printing and reproduction of recorded information carriers)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6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iznes.interia.pl, 25.01.2022 Tauron將在Mysłowice建設一個裝機容量為100MW的太陽能電場,該電場將成為波蘭最大的此類設施。該電場將建在復墾爐廢料填埋場上,該計畫將分兩個階段實施。在第一階段將交付37MW,第二階段約60MW。Tauron代理執行長Artur Michałowski指出,利用屬於該集團的後工業區開發太陽能電場是該公司能源結構中生產綠色電力的主要方向之一。M氏補充,Tauron在Jaworzno啟動第一個PV電場,並將在Mysłowice啟動一個更大的項目。 對於第一階段的電場開發,Tauron將獲得8,250萬波幣的無息貸款,並有可能回收高達2,400萬波幣的合格成本。Tauron與國家環境保護和水管理基金簽訂融資合約,資金來源為2014-2020年基礎設施和環境行動計畫(the Operational Program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2014-2020)。工程將於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Mysłowice將安裝94,000單位(units), PV模板總面積為16公頃,相當於22個足球場。預計該裝置將生產3.9萬MWh的綠電,可滿足1.6萬戶的家庭用電需求。第一批電力將於2023年從該電場輸出。 2020年12月,Tauron在Jaworzno投入運營其第一個5MW太陽能發電場。2022年1月中旬,該公司在西波美拉尼亞省完成容量為8MW的Choszczno II PV電場建設。此外,不到一年時間,Choszczno I 裝置也開始發電,總容量為6MW。 目前,Tauron集團總共擁有三個大規模(industrial)太陽能發電廠,總發電容量為19MW。按其戰略規劃,到2025年,該集團將擁有1.6GW的再生能源裝機容量。
A:根據法國財經媒體國貿觀測(Le MOCI)報導,阿爾及利亞之法國商工會 (Chambre de commerce et d’industrie algéro-française, CCIAF)於本(1)月24日與大巴黎商工會( CCI Paris Ile-de-France)法非交流委員會( Comité d'Échanges Afrique-France,CEAF)合辦線上研討會,公布阿國本年進口新規。因受惠於油價上漲,阿國經濟成長與投資前景預期將漸趨明朗/樂觀。 報導摘列CCIAF法遵主管Akram Hamouda會中簡報重點如下: 1.銀行法規部分:取消商品出貨後45日付款之規定 進口商進行任何付款、轉帳或清關前必須在該國銀行開戶註冊,須在出口商發貨前至少30天完成註冊手續,且帳戶餘額須至少有進口貨款總額之1.2倍。付款方式部分,2022年財政法(Loi de Finances pour 2022)則取消商品出貨後45日付款之規定,期能使阿國進口商與其海外供應商之交易便捷化。出口商要求押金上限仍維持為發票金額 15%不變。最常付款期限亦維持不變,為出貨後360天。進口勞務時最好訂立合約,仍須預先扣繳款項,稅率為30%;由進口商代扣繳付後,再以餘款支付出口商。 2.海關法規部分:強化產品標示規定 供人食用或使用產品包裝除須以阿語標示外,阿國商務部命令新規定須附上產品資訊條碼。CCIFA建議進出口使用船上交貨(FOB)之貿易條件,H氏提醒若採用其他貿易條件,則發票上須清楚區分運費與貨物成本。相關保險費用應於阿國境內支付。此外,因應歐盟與阿爾及利亞之貿易協議自2020年9月1日生效後,出口商須檢附相關品項原產地證明與 EUR.1 ( Movement Certificate)表格,方能享有免關稅禮遇。(謹按: EUR.1 Movement Certificate表格,為歐盟輸往簽有貿易優惠協定目的國時,所核發之商品輸出產地證明,以便取得協定之相關優惠貿易條件。) 3.關稅與稅收規定:部分擴大徵收 海外出口商須留意阿國政府持續鼓勵國內生產而傾向抑制進口之立場。部分進口商品適用之三項稅種中有兩項擴大徵收: i.臨時附加防衛稅(droit additionnel provisoire de sauvegarde, DAPS ) ,稅率 30%至 120%不等,目前針對阿國境內已有生產之 992項進口產品課徵,據報此稅適用品項將可能擴及多達2600項產品; ii.國內消費稅(Taxe intérieure de consommation, TIC),稅率 30% 至 60%不等,主要針對奢侈品如菸酒、豪華轎車等課徵; iii.團結互助稅(contribution de solidarité,CS)適用於進口消費品,2022年新法將稅率由 1% 提高為 2%。 4.進口即賣產品部分: 去年 8 月 30 日起實施之貨櫃空櫃歸還( restitution de conteneurs)新規,進口商須嚴守歸還期限,否則將受罰。2022年新規要求該國即賣產品進口商須選定其專營品項或單一同質類別。此外,新增部分國內已有生產之禁止進口品項,此外還有其他類別達六、七千品項,除非進口商自用,否則禁止進口。 5. 生產線及設備更新: 新規要求生產線進口設備之最低可使用年限為10年,若為農產食品或製藥產業者,則須可使用12年。若為二手設備翻新者,須為製造出廠日在10年以內者,且翻新後機況須經阿國認證機構ALGERAC檢驗合格。 報導最後建議法商,如欲了解各新規細節內容,應直接查詢阿國政府官網(www.douane.gov.dz),亦可逕洽其該國合作進口商客戶或CCIAF (www.cciaf.org)。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4 Biznes Polska ( weekly January 16-21) ArcelorMittal Poland公司新聞稿稱,該公司今年將在克拉科夫冷軋鋼廠(Kraków cold rolling mill)的三個計畫中投資1.05億波幣。作為該計畫的一部分,該公司執行三個計畫:更換軋鋼電動機(rolling mill motors)、對鋼板蝕刻線(sheet etching line)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及購買新的磨床(grinding machine)。該計畫的結束時間定於今年年底。 ArcelorMittal Poland公司總裁Sanjay Samaddar表示,這是該公司在克拉科夫鋼鐵廠實施的另一項投資計畫。去年年底,該公司通報了焦化廠(coking plan)的環保計畫,投資金額超過3,000萬波幣。這是該公司對克拉科夫分公司的投資興趣的最好證明。該公司希望其克拉科夫軋鋼廠能夠以永續的方式運作,並準備好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第一個計畫已經完成,包括用一台交流電機(AC motor)替換軋機(rolling mill)的一個軋機機架上(rolling stands)的三台直流電機(DC motors)。ArcelorMittal Poland公司扁平材部門董事總經理Wojciech Koszuta表示,更高的發動機功率使軋機加速,從而提高生產線效率。還值得關注這項投資的環境方面——儘管軋機的產能增加,但電力的使用不會增加。 鋼板蝕刻線的現代化改造計畫在今年第四季度進行。由於自動化,材料進入生產線之前執行的流程將被縮短。該過程的全自動化也在等待生產線的出口段(exit section):將安裝一台新的捲取機(coiler)、一台自動卷材捆紮機(automatic coil tying machine)和新的捲材運輸手推車(coil transport trolleys)。此外,用於測試目的的鈑金切割將是自動的。另一方面,一種新型、高精度的全自動磨床將出現在輥磨廠中(roller grinding plant)。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4 Biznes Polska ( weekly January 16-21) 波蘭在首次開工興建之後50年及該計畫被放棄之後33年將再度恢復其最大的水力發電廠的興建工作。波蘭西南部Młoty村的發電廠計畫最初是在1960年代制定的,而於1972年開工興建,但在九年後因一系列問題而停工。1989年該計畫被放棄。 總理辦公室主任Michał Dwoczyk宣布,現在該設施的興建工作預定將恢復。其發電容量為750MW,將成為波蘭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像波蘭其他此類大型電廠(如在Żarnowiec的電廠)一樣,Młoty水力發電廠將成為抽水蓄能水力發電設施(pumped-storage hydroelectricity facility)。在低能源需求的時期,水被向上泵入水庫。在需求量大的時候,水會透過渦輪機(turbines)釋放出來以供發電。Dworczyk 主任表示,如果另一個重要的「電源」發生故障,它將保護系統避免電力系統可能出現的電力短缺。同時,為蓄水而建的水庫還將發揮蓄水和娛樂功能,從而促進其所在的克沃茲科河谷(Kłodzko Valley)的發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5 PAP, IAR, gpw.pl 波蘭華沙股票交易所(Warsaw Stock Exchange)於1月25日週二宣布,該交易所已成為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 ; WFE)的附屬成員(affiliate member),該世界交易所聯合會是一個代表全球250多家金融交易所(financial exchanges)和票據交換所(clearing houses)的全球產業協會。 華沙交易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作為附屬成員,它將與國際貿易協會(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交換訊息和統計數據,並參與WFE舉辦的一些活動。WSE補充稱,此夥伴關係將作為邁向聯合會正式成員的臨時步驟。 華沙證券交易所(WSE)執行長Marek Dietl對其交易所新的身份地位表示歡迎,並表示世界交易所聯合會將提供與其他交易所的同儕建立業務關係並成為組織和政策對話一部分的絕佳機會,這將塑造其產業的未來。WSE還表示,為了要成為附屬成員,申請人必須在其國家或地區的資本市場發展有重大影響。此外,當地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必須隸屬於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 IOSCO)。波蘭監管機構自1991年以來一直是該組織的成員。據該聲明稱,總部位於倫敦的世界交易所聯合會也已接受華沙交易所的申請,開始啟動該交易所成為該聯合會的正式成員的程序。 WSE執行長Dietl表示,該交易所為這個社區帶來的是波蘭資本市場的巨大成功故事,其加入全球已開發市場的速度是韓國或以色列市場的兩倍。華沙股票交易所成立於1991年,是中東歐最大的交易所,有430家公司在其主要市場上市。
A:根據匈國媒體報導,匈國創新科技部與中國科技部「火炬高科技產業開發中心」(Torch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於111年1月25日簽署協議,建立加強雙邊創新企業發展架構。 雙方將為兩國創新生態圈定期舉辦研討會及相關研習、在醫學、資訊科技和人工智慧領域交換資訊,同時建立創新及商業平台來發掘及推廣雙邊投資機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25 PAP, IAR, TVP Info 波蘭教育部長Przemysław Czarnek於1月25日週二表示,隨著omicron新型冠狀病毒變種在波蘭的傳播,波蘭年長的小學生和高中生將轉向遠距學習。Czarnek部長宣布,學校課程將從1月27日週四開始實施部分遠距學習,直到2月下旬學校寒假結束。Czarnek部長向記者表示,實際上,這意味著兩週的遠距學習,並將其歸咎於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死灰復燃。 波蘭衛生部週二報發布單日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36,995例和 252例死亡病例,使波蘭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累計確診病例總數達到4,584,360 例,死亡病例數達到104,097例。 三天前,波蘭衛生部公布單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數增幅創歷史新高,確認了40,876例新的確診病例,這是近兩年前疫情大流行襲擊波蘭以來的最高水準。隨著波蘭在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種的傳播中進入第五波COVID-19大流行,波蘭政府本週強制要求公共部門員工進行遠距工作,直到2月底。另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1月21日上週五警告稱,波蘭每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數將在未來幾週內創下新紀錄,每天將超過60,000例,可能接近140,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