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電子報,2021年12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會主席王廷惠(Vuong Dinh Hue)頃於2021年12月15日至19日率領越南高階官員代表團出訪印度,並於12月17日出席越印企業論壇及會見印度Essar 集團主席 Prashant Ruia,以擴增雙邊貿易及投資,要點如下: (一)本企業論壇由越南計畫投資部、越南駐印度大使館及印度工業聯盟聯合舉辦。 (二)王國會主席表示,迄今共有141個國家及地區在越南投資,累計投資項目達3萬4,400項,登記總投資金額逾4,000億美元。印度在越南投資金額尚未達10億美元,顯示成長空間仍大,期盼印度公司積極前往越南投資基礎建設、加工業、農業、科技及教育培訓等領域。 (三)印度參議員(前工商部長) Suresh Prabhu與印度工業聯合會秘書長Chandrajit Banerjee強調,印度政府刻正執行東向(Act East)政策,越南係印度在東南亞重要合作夥伴之一,2國有相似之處,可為實現高增長與改善人民生活而加強合作。 (四)王國會主席並見證資通訊、油氣加工、能源及勞工培訓等12項雙邊合作協議之簽署儀式。 王國會主席於會後接見印度Essar 集團主席 Prashant Ruia,會談要點如下: (一)該集團從事多角化經營,市值約 150 億美元,年盈利約 22 億美元。主要經營產業為石油與和天然氣,包括石油開採、石化技術與天然氣液化;採礦、冶金及基礎設施發展。該集團未來有興趣在越南投資石油及天然氣行業。 (二)王國會主席表示,越南支持並將為該集團油氣勘探開採創造有利條件。渠呼籲Essar集團擴增對越南投資並讚揚該集團業務豐富多元,歡迎其赴越投資石化產業。 謹查2021年越印雙邊貿易總額可望達130億美元,未來將增至150億美元。印度在越南投資總金額則尚未達10億美元。
A:資料來源:Viet Nam News網站2021年12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工商部最新預測,越南2021年貿易總額將超過6,600億美元,年增21%。其中,出口金額預計達3,310億美元,年增17.2%;進口金額將達3,290億美元,年增25.2%,出超金額約達21億美元,年增0.64%。 越南2021年出口產品中約有37項貨品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較去年增加4項。出口產品結構已快速轉向製造業加工產品,係占比增加最快之產業,成為出口值突破新高及創造貿易順差之決定性因素;預計2021年,製造業加工產品約占出口金額比重之86.1%;而農林水產業僅占出口金額之8.4%。 越南工商部次長陳國慶(Tran Quoc Khanh)表示,2021年越南雖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惟越南貿易依然強勁增長,締造新猷,此一佳績除應歸功於越南中央政府正確指導外,各部會、行業與地方政府之積極參與,以及企業全力以赴亦功不可沒。 越南工商部貿易促進局局長宇霸富(Vu Ba Phu)表示,2021年越南工商部已協調全國各地方政府舉辦1,000多場線上研討會、促成數百萬次線上貿易,並支持百萬家企業參與數位平臺之貿易促銷活動。上述活動有助越南出口商節省成本、縮短打入出口市場及發掘潛在客戶時間,協助越南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能與國際市場保持緊密連結,並善用已簽署之各項自由貿易協定(FTA)優勢,為該國2年來出口成長作出積極貢獻,此一成果有助達成國家數位化轉型目標,以及順應國際貿易數位化之潮流與趨勢。
A:一、本(12)月15日菲國參議院三讀通過公共服務法(Public Service Act)修正案,此係修正已有85年歷史之第146號共和國法案,將准許外資100%擁有電信、航空、國內航運等事業。參議院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兼該法案發起人Grace Poe參議員表示,該修正案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使菲律賓人未來真正享受公共服務自由化的利益。 二、該法案係重新定義對現行法律中「公共服務」和「公共事業」之定義。公共事業(public utility)是指「為公眾使用而營運、管理或控制的公共服務」,如配電或輸電、石油及其產品配送系統、供水管道分配系統和廢水管道系統,以及機場、海港、公共事業車輛和收費公路或高速公路。不屬於公共事業範圍者,則視為公共服務,不受外資所有權40%限制,可100%由外資持有。公共服務包括電信、航空承運人、國內航運、鐵路和地鐵。 三、外國商會聯合會(JFC)對法案通過表示歡迎,並將鼓勵引進外資,以支持該國的公共服務,預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技術和更便宜的公共服務成本。 四、眾議院已於2020年3月10日批准該院版本之修正案,由於兩院對各自修正案中公共事業項目存有歧見,該案應無法於今年年底前提交總統簽署後公布。
A:一、菲律賓財政部國稅局(Bureau of Internal Revenue, BIR)於本(12)月7日公布第21-2021號稅收條例(RR No. 21-2021),已登記出口企業於進口及本地採購適用加值稅零稅率之規定: (一)經登記之出口企業於當地採購商品或服務,可享有自登記日起長達17年免稅期,除非於戰略投資優先計畫(SIPP)下另有延長。經濟特區及自由港區之已登記出口企業採購亦享有零稅率,惟期限另定。 (二)上述交易之採購標的不論商品或服務,均僅限於直接及專門用於依CREATE所登記項目或活動。 (三)該條例舉例商品交易之範疇涵蓋原物料、存貨、補給品、設備、包裝材料及產品銷售等。服務則以基礎建設、公用事業、設備之維護翻修等,惟不限於此。 二、出口企業當地採購適用加值稅零稅率之資格,除需符合 BIR文件要求外,尚需取得投資促進機構(IPA)背書後方可取得。 三、該條例自公布後即刻生效,並涵蓋自2021年第3季起之交易。 四、本案緣起 BIR於本年6月11日公布第9-2021號稅收條例(RR No. 21-2021),取消菲國出口導向企業原先適用零加值稅(VAT)之稅務優惠,恢復課徵12%加值稅,引發國內產業反彈,隨後BIR於同年7月28日公布第15-2021號稅收條例(RR No. 15-2021),宣布暫緩實施RR No. 9-2021至新稅收條例公布為止。
A:一、本(12)月17日菲國參議院通過電動車發展法案之兩院報告,該法案主要制訂菲國發展電動車產業之路線圖(CERVI),提供電動車、充電站、零組件、電池及相關設備之通用標準及規範,以及設置專用停車位及充電設施之時間表,另特定公共場所也將被允許安裝商業用途之公用充電站,建築物和加油站之業主可選擇於其場所安裝、營運或維護充電站,或同意由其他服務提供商提供。 二、該報告對眾議院版法案亦全部納入,包括由環境及自然資源部(DENR)擔任制訂回收及處理電動車廢棄產品相關規範之主管機關,並確保符合菲國1990年有毒及危險物質與核廢料管理法。 三、該報告刻正送眾議院審核,通過後將送總統簽署後公布,公布後能源部、交通部及其他政府機關及利害關係人將於120天內完成施行細則之制訂。
A:資料來源:越南勞動人報網站2021年12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亞銀(ADB)頃於2021年12月14日對外公布最新展望報告,亞洲開發中國家之新冠肺炎疫情雖趨緩,惟全球性疫情升溫及Omicron新變種病毒快速擴散,爰預計全球仍需較長時間應對,始能恢復常態。ADB擔心Omicron 病毒可能引發更嚴重疫情,因此將亞洲開發中國家2021 年之 GDP(國內生產毛額) 成長率預估值下修至 7.0%,2022 年下修至 5.3%。 越南遭Delta病毒衝擊,導致2021年第3季GDP萎縮6.17%。因此,ADB進一步將越南2021年GDP增長預測由3.8%調降至2% ,2022年GDP成長率則維持先前預測之6.5%。 另,越南國內相關機構之GDP預測如下: 越南政策研究院(VEPR)於2021年12月初預測,越南2021年GDP約成長2%至2.5%,其中居首為營造業,增長4%至4.5%,其次為農林水產業,增長2.7%至3.2%,以及服務業,微增0%至0.5%。 越南統計總局預測,越南2021年GDP成長為2.5%至3%,較為樂觀。 越南中央經濟委員會主委陳英俊(Tran Anh Tuan)表示,依目前疫情演變,短期內不能過於依賴刺激國內消費以創造經濟成長動力,需促進公共投資及進出口來刺激經濟成長;至年底之目標係全力推動公共投資之放款,從而吸引民間投資以發展經濟。 越南國會議員兼國際仲裁中心(VIAC)主席武進祿(Vu Tien Loc)博士對陳主委說法表示認同,渠強調加速公共投資放款進度,對國家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越南政府本年對公共投資之放款率需達100%,建議收回或減少執行率不高、未達標部會、行業及地方政府之款項,移轉至執行率高、達標之部會、行業及地方政府,以提升整體資金運用效率。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12月2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90/P200號(商情文號:第1090號) 商情本文: 英國第四大能源供應商 EDF 表示,因天然氣批發價格飆升,須再調漲原先已創紀錄的能源帳單,此將導致客戶大受打擊。 英國能源協會祕書長Emma Pinchbeck 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即將損害經濟。儘管英政府表示其有提供保護消費者的措施,但 Pinchbeck 秘書長表示,減稅和綠色徵稅才會對此問題有所幫助。自 9 月以來,英國的汽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而明年春天預估能源費用將上漲 45-50%。本週能源批發成本創下一度熱 450 便士 (penny) 的新紀錄,專家預測明年平均年度帳單可能會高達約 2 千英鎊。另EDF 能源公司總經理 Philippe Commaret 表示:2022 年 4 月能源價格可能上漲高達 700 英鎊。 能源監管機構 (Ofgem )已採取限制能源價格上限政策,以保護消費者免受批發成本增加的困擾,並將於明年四月份更新。業內許多人將能源價格飆升的問題歸咎於能源監管機構限制能源價格上限政策 。這才導致自 9 月初以來,已有二十多家能源供應商破產以及數千人失業,且現有數百萬家庭在等待新的能源供應商。這些破產的公司包括擁有 170 萬客戶的 Bulb Energy公司。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的能源價格上限計畫每六個月更新一次。由於今年天然氣價格飆升,迫使供應商以龐大的損失為家庭提供能源。針對該問題,能源監管機構並提出一系列短期和長期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每三個月審查價格上限或每六個月能源價格修改。 政府發言人表示,將繼續通過 5 億英鎊的家庭支持基金計畫, 包含溫暖家庭折扣和冬季燃料支付等措施, 來支持最需要幫助的人。待明年市場穩定下來,政府將發布更新的能源零售市場戰略,以確保市場符合消費者的最大利益。 英國央行行長警告,天然氣批發價格飆升將導致英國明年初通膨率升至 6% 左右。通貨膨脹率目前已經處於10 年高位, 係 5.1%。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12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9/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9號) 商情本文: 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 ( SMMT) 報告顯示,因 Covid 疫情影響供應鏈,11 月英國汽車產量創下 1984 年以來的最低點,並連續第五個月持續下降,產量下降 28.7%,達 7萬5756 輛。 報告並指出,英國脫歐後的海關管制也可能打擊汽車業。過去一年,英國一直缺乏汽車用半導體零件。隨著經濟復甦,亞洲工廠在 Covid 疫情的限制下,仍一直難以跟上需求。 協會秘書長Mike Hawes 表示,其已為明年1 月 1 日起的歐盟海關全面檢查做好充分準備,並認為由於貨運或政府系統的不足而導致的任何延誤都會給企業帶來更多壓力,因此呼籲政府提供更多援助計劃,並進一步表示,半導體晶片短缺可能會持續到 2023 年9 月。 報告另指出,11 月數據中的一大亮點是電動汽車在總產量中的比例繼續成長,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佔上個月汽車生產的 32.7%。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產量成長 52.9% (1萬359 輛),創下總產量 13.7% 的新高,係一年前平均值的兩倍多。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12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8/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8號) 商情本文: Wizz 廉價航空公司總部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頃購買挪威航空Gatwick Airport 的 15 個起降時段,係因挪威航空在疫情期間放棄長途航班並撤回歐洲。 Wizz 廉價航空公司將在 Gatwick機場再安置四架A321neo 飛機,至明年春將總共有五架。 Wizz廉價航空公司利用新買的時段推出一系列新短途航線,作為其成長計劃的一部分。分析師估計這些起降時段的價值在 2500萬英鎊到 3 400英鎊之間。Wizz廉價航空公司此舉被解讀為,因看好疫情後航空旅行將復甦,現若擴大其業務即能從Ryan廉價航空公司和EasyJet 廉價航空公司競爭對手那贏得更多市場。 上個月 Wizz廉價航空公司從空中巴士 Airbus 訂購 100 多架新飛機,作為到 2030 年前將其機隊增加兩倍計劃的一部分。Wizz廉價航空公司也向競爭對手施加壓力,例如在 9 月份嘗試收購 Easy Jet廉價航空公司但未成功。 Wizz廉價航空公司總經理Jozsef Varadi 位呼籲,應強制航空公司放棄航班起降時段,除非在疫情後其能使用其航班起降時段80%。英國航空 和Virgin Atlantic廉價航空公司保留航班起降時段同時,也暫停了許多航班,Wizz 廉價航空公司認為此舉是其在機場擴展的障礙。另英國航空本月稍早時表示,在其疫情期間差點放棄運營後,將在新的預算中恢復短途航班。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12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6/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6號) 商情本文: 在冬季供應緊縮的擔憂之下,英國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隨著更冷的氣流從俄羅斯移動到歐洲大陸,本週二英國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每克卡熱 470 便士 (penny) 新高,高於 10 月份 407 便士的記錄。與此同時,歐盟地區的天然氣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促使法國啟動重油(最髒的化石燃料之一)工廠,以緩解其電網壓力。法國於 2 月份的電價飆升至每兆瓦時 1 千歐元。 Investec 顧問公司分析師表示,天然氣價格飆升幾乎肯定會導致數百萬英國家庭的能源費用增加,以及更多供應商的倒閉,其原因為歐洲天然氣的低儲存量、風能等再生能源產量下降以及最近能源供應不足等事件,其中包括法國核能停用、俄羅斯北溪 2 號管道開通的延遲以及逐步淘汰的德國核電。另天然氣從俄羅斯輸送到德國的Yamal-Europe 主要管道轉向東流且減少西流後。 Investec 顧問公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員 Nathan Piper 認為,4 月份能源價格可能會升至 2 千英鎊,相比目前多了 700 英鎊左右,這將使每個家庭每月賬單將增加 60 英鎊。 今年天然氣和石油價格飆升係因世界各國開始時施嚴厲的疫情限制措施,供應商已正在努力滿足快速成長的需求。英國 10 年來平均天然氣價格為每克卡熱 50 便士。自去年 11 月以來,因成本飆升已迫使 25 家家庭能源供應商倒閉,導致數百萬家庭面臨高額的賬單。
A:參考資料:UK.GOV、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2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7/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已結束與歐盟的年度漁業談判,使雙方在 2022 年的捕撈權提供確定性。 英國與歐盟就 70多種魚類之捕撈條件 ( = 允許捕撈量 Total Allowable Catches) 達成一致。該計畫將為英國船隊提供約 14 萬噸的捕魚權。根據歷史上岸價格估計,這些魚獲量價值約 3.13 億英鎊。 該協議亦承諾將為英國和歐盟制定長期非配額物種計畫,以確保對魚群的永續管理。英國和歐盟亦同意在 2022 年不對非配額魚種實施捕撈量限制,非配額魚種的捕撈量將保持往年水準。 此外,該協議亦承諾將根據貿易與合作協議 (Trade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設立漁業專門委員會 ,以期就與漁業管理有關的具體問題進行建設性討論。 該委員會 2022年上半年將著重於: 1. 年度配額交換機制。 2. 制定非配額魚種長期計畫。 3. 審查現有措施配額的靈活性。 4. 與 ICES 合作解決一系列問題(包括TAC 管理區域校正問題、沒有 ICES 資訊之魚種、了解如何利用 ICES 的建議更好地管理混合漁業,並尋求改進 ICES 鱸魚捕撈的工具分配)。 5. 解釋 ICES 關於冰鞋和射線的建議。 6. 審查數據收集和共享。 這是繼2020年英國與歐盟簽署貿易合作協定後,英國作為獨立國第二次參與和歐盟的談判。2020 年簽署的貿易與合作協議 (TCA) 係為確保英國的漁撈量在 2021-26 年間增加 25%。 但是許多環保活動人士表示,政府違背原先預計結束過度捕撈的承諾。環境法律慈善機構並表示,只有 40% 的魚種是可持續捕撈的。Oceana 歐洲宣傳部高級主管 Vera Coelho 稱,蘇格蘭西部鯡魚與愛爾蘭海鱈等特定魚種在 2022 年將繼續遭到過度捕撈。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2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5/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5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於21日公佈受 Omicron 冠狀病毒變種嚴重打擊的公司提供 10 億英鎊措施,使陷入困境的酒店和休閒業者可獲高達 6000 英鎊的補助款,預估有20萬家業者可獲補助。 但餐飲住宿業表示,該提供資金遠遠低於預訂量暴跌後,其維持營運所需資金。英國餐飲住宿業協會估計,自政府上個月開始實施所謂的限制措施以應對 Omicron 以來,該行業銷售額已損失 40 億英鎊,其中倫敦市中心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過去一周倫敦市中心銷售額下降到 2019 年水平的20%。另英國強生首相表示,聖誕節前英國不會引入更進一步限制措施,儘管首相不排除此後不久會採取新措施。 另外,英政府還將為中小型公司支付與 Covid 相關的員工缺勤之法定病假工資,並提供 3 千萬英鎊用於支持文化機構。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政府將獲得 1.54 億英鎊以扶持該計畫。如因 Omicron 導致英政府採取更多限制,財政部不排除聖誕節後為企業提供進一步財政支持。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2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4/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4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財政部與經濟和社會研究所 (ESRI) 研究報告假設在不考慮疫情等其他驅動因素的情況下,預估英國脫歐對愛爾蘭和英國之間貿易的影響。其報告顯示,英國脫歐導致愛爾蘭與英國雙邊貿易影響不對稱,英國出口至愛爾蘭影響較大,其中愛爾蘭從英國進口總額比例已從 2015 年(即英國脫歐公投前一年) 23% 下降至 2021 年初的 7.2%,其中以食品、機械為甚,主要係英國企業需符合海關相關文件要求。英國Marks and Spencer (M&S) 超市並表示,英國脫歐後的過多文件,迫使其在愛爾蘭削減約 800 條生產線,約佔其在英國商品總數的 20%。 報告另指出,從英國本土的進口有所下降,但自北愛爾蘭的進口卻成長,北愛爾蘭在愛爾蘭進口總額所占比率從 2015 年的 1.5%, 成長到 5% (英國脫歐後)。推動這一轉變的關鍵貨物是食品和飲料,所占進口比率從 6% 成長到 40% 以上。 另外報告顯示,愛爾蘭對英國的出口額所占比率雖然有所下降,惟幅度較小(從 10.9% 降至 6.3%),這可能是由於英國採取逐步實施海關程序,並將在 2022 年才引入一系列檢查。 另指出,愛爾蘭對英國對部分特定產業出口卻面臨大幅減少,其中以食品和飲料部門受到的負面影響尤其嚴重。在 2015 年 (即英國脫歐公投前一年) 到 2021 年8月間,愛爾蘭對英國的食品出口所占比率下降 24%,飲料出口所占比率下降 41%。 該報告作者Martina Lawless表示,儘管自 Covid疫情以來,供應鏈面臨許多挑戰,但愛爾蘭從英國進口減少的最大驅動力仍係受英國脫歐的影響。另表示,迄今對愛爾蘭出口商影響並不大,而英國原定於 1 月推出從愛爾蘭運往英國的貨物的海關檢查延期,帶來持續的好消息。
A:參考資料:BBC、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2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3/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本日數據顯示,11月份財政赤字為174億英鎊,比去年同月減少49億英鎊,主要係疫情補助薪資措施於10月底屆期,並使本財政年度至11 月財政赤字縮減至 1360 億英鎊,係去年同期的50%。11 月中央政府機構支出 766 億英鎊,比去年同月減少 57 億英鎊,收入為 611 億英鎊,比去年同月增加 25 億英鎊,主因是經濟復甦提振稅收。 然而, 12 月新的Omicron 冠狀病毒變種打擊了信心和活動,並給財政部長Rishi Sunak增加壓力,要求其為受災最嚴重的行業例如酒店業提供新的支持。Pantheon Macroeconomics顧問公司 Pantheon Macroeconomics 經濟學家Samuel Tombs表示,公共借貸即將面臨顯著惡化趨勢,因為Omicron 冠狀病毒變種迅速增加,經濟將在明年第一季停滯不前。 另KPMG經濟學家 Michael Stelmach 表示,由於大約一半的公共借款與通膨或英格蘭央行量化寬鬆計劃的利率有關,他預計在 2022-23 年底前的加息可能會增加該年多達 110 億英鎊的借款,係為當前英國財政空間 50% 以上。儘管有所減少,但這是自 1993 年有月度記錄以來的第二高的 11 月財政赤字數額,反映英國政府和其行政機構宣布的 50 多項計劃以支持疫情期間的個人和企業。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2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2/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2號) 商情本文: 英國數位文化部提出產品安全和電信基礎設施法案 (Product Securit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Bill, PSTI)予國會,將要求數位科技(能連接至網際網路或其他裝置之科技)的製造商、進口商和分銷商遵守嚴格的新網路安全標準,並對不遵守的公司處以巨額罰款。 該草案將禁止通用預設密碼、使公司向客戶公開修復可連接裝置時之安全漏洞、以及建立一個更好的漏洞公共報告系統,並且將使電信營運商更容易地升級和共享基礎設施,從而加速推出更快及更可靠的寬頻和行動網路。 近年來,網際網路科技產品的擁有量和使用率急劇增加。平均每個英國家庭有高達 9 部智慧裝置。據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可能有多達 500 億部智慧裝置,但只有五分之一的製造商為其產品製定適當的安全措施,導致網絡犯罪分子瞄準未裝有適當安全措施的裝置。最近Which測試公司調查發現,一個裝滿智慧型設備的家庭可能會在一周內遭受來自世界各地 1萬2000 多次的駭客攻擊。在 2021 年上半年,就有駭客 15 億次嘗試入侵物聯網 (IoT) 紀錄,係為 2020 年的兩倍。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上週透露在過去一年中處理空前數量的網路安全事件。 目前,數位技術產品的製造商沒有任何法規來保護消費者免受網路漏洞造成的傷害,其中包括欺詐和竊取個人數據。法案將通過賦予新權力為設備製造商引入更嚴格的安全標準來應對這一威脅,並且規範企業有責任調查及製作聲明並保留適當的記錄。 法案並將設立監管機構監督,以對違規公司處以高達 1000萬英鎊或其全球營業額 4% 的罰款。在持續違規的情況下,每天最高罰款高達 2萬英鎊。監管機構亦可向公司發出通知,要求他們遵守安全要求、召回產品或完全停止銷售及供應。 法棻不僅適用於製造商並適用於其他企業,包括實體店和線上零售商。除非零售商滿足安全要求,否則零售商將被禁止向英國客戶銷售產品,並將被要求將有關安全更新的重要資訊傳遞給客戶。該法案適用於可連接裝置,包括可以連接網際網路的所有設備,例如智慧型手機、智慧型電視、遊戲機、監視器和警報系統、智慧型玩具和嬰兒監視器、聲控助手及智慧型家電(如洗衣機和冰箱)。亦適用於可以連接到多個其他設備但不能直接連接到網際網路的產品,包括智慧型燈泡、智慧型恆溫器和可穿戴的健身追蹤器。 該法案的施行細則係由英國數位文化部和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和相關產業諮詢後共同製定,以確保市場上的連接設備符合公認的安全標準。 然而,政府打算豁免某些產品,例如,會受到雙重監管及不會導致產品或用戶安全的產品。包括汽車、智慧手錶、電動汽車充電站和醫療設備。另外還有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因其操作系統已經包含成熟的防毒軟體市場提供之安全功能。二手可連接產品亦將被豁免,係因它們會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極高的機會成本。 另外,電信運營商和土地所有者在談判安裝、使用和升級電信基礎設施的權利時遇到困難問題,法案將通過一系列促進更多合作和談判以及電信營運商與土地所有者之間更好的工作關係,以期解決問題。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2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81/P200號(商情文號:第1081號) 商情本文: 根據最新協議的條款,卡達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將向英國Rolls-Royce公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計畫,投資 8500 萬英鎊,並從中獲得 10% 的股份。美國能源公司 Exelon Generation 和由法國富豪 Perrodo 家族成員組成的 BNF Resources 能源公司將擁有 20% 的股份。而英國Rolls-Royce公司將擁有剩餘 70% 的股份。英國Rolls-Royce公司表示目前已從上述兩家公司獲得 1.45 億英鎊的投資後,英國財政部上個月也宣布將向Rolls-Royce公司提供 2.1 億英鎊。。 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計劃在開發英國設計的小型核反應堆,並在工廠建造以及組裝,以期降低建設核能廠的風險和巨額成本。阿拉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支持將幫助勞斯萊斯通過英國評估核反應堆的嚴格監管程序的前兩個階段,並為其提供設計資金,該過程預計需要約4年的時間。勞斯萊斯希望在10年內儘早建造第一個小型模塊化反應堆。 勞斯萊斯設計的 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發電量為470MW,與英格蘭西南部Somerset 的3.2GW 雙反應堆核電站 Hinkley Point C 相比規模較小。英政府已承諾將支持創建小型和大型核電站,作為創造就業機會和幫助滿足未來電力需求計劃的一部分。另美國和法國在內的等其他國家亦正在開發小型核反應堆。 然而,許多學者懷疑Rolls-Royce公司的小型核反應堆計畫已為時已晚,無法為英國的 2035 年零碳排放做出重大貢獻。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wnp.pl 2021.12.24 根據波蘭國家銀行公佈數據,到2021年底經常帳戶不會有現盈餘。2020年波蘭外貿順差超過540億波幣。 • 波蘭出口降幅最大的是汽車產業。包括波蘭工廠在內的歐洲工廠的生產受到限制,造成嚴重損失和影響交貨給客戶。 • 原油、天然氣等能源(energy carriers)以及化學品、冶金產品和工業半成品(intermediates)價格空前上漲,造成進口值激增,這是多年來前所未有的。 • 通貨膨脹爆發。升息將抑制國內消費,因此大多數波蘭公司自然轉向專注增加出口。 近年來,除國內消費外,出口一直是波蘭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貿易順差以數十億波幣計算。在對德國市場的出口,波蘭已超過傳統的大國--法國。 疫情期間,波蘭各行業都非常艱難,小客車和廂型貨車之生產等汽車製造業受創很重,但並非所有行業都受創,例如家具、家居用品、家用電器,尤其是食品產業,波蘭供應商在歐盟市場的地位反而提升。 COVID-19疫情爆發後,整個歐洲汽車產量出現前所未有的下降。位於Tychy和 Gliwice的波蘭Stellantis工廠以及波茲南附近的VW汽車工廠亦不例外。汽車減產幾十萬輛意味著出口顯著減少。歐洲市場將只有1,300-1,400萬輛汽車能送到客戶手中,而不是(正常產能的)2,000萬輛汽車(減產600萬輛)。 這直接影響整個汽車產業。市場對相關零配件之需求減少:輪胎2,400萬個、鋼或鋁輪圈2,400萬個,更不用說窗戶、座椅和數十萬公里的銅線電纜。影響所及,包括普利司通(Bridgestone)、Good Year 和米其林(Michelin)等三個全球輪胎品牌大廠在波蘭工廠的生產;汽車車窗則是在波蘭東南部的Sandomierz小鎮生產製造。 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半導體短缺的困擾。這是一種奇怪的情況,價值100歐元的元件素竟能阻礙一輛價值2-3萬歐元汽車之生產。波蘭汽車工業協會主席Jakub Faryś表示,製造商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不同,但都受到很嚴重的影響。生產車身鋼板的冶金產業,也面臨鎂礦材料的短缺問題。主要供應商的中國,有35家冶煉廠停工,汽車生產商正在努力尋找這種材料新的供應來源。 汽車生產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故缺料問題無處不在。波蘭的產量因此下降13%,1-10月僅生產197,500輛汽車。貨車和卡車的情況稍好,因該等商用車輛的電子複雜程度較低。 波蘭的化工行業特別容易受外貿影響,評估其未來形勢也不好,甚至很差,未來幾個月的預測也不樂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com.pl 2021.12.24 有關波蘭政府認為,碳排交易制度(ETS)是導致當前能源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的論點,歐盟執委會副主委Frans Timmermans在接受波蘭共和報(Rzeczpospolita)採訪時表示:我們必須保持冷靜,看看能源價格上漲的原因在哪裡。因通貨膨脹而終止ETS,並不會降低通貨膨脹,但會嚴重減緩我們朝再生能源轉型的過渡期。 T氏補充,能源價格上漲背後的主要因素不是二氧化碳排放交易,而是天然氣價格上漲。天然氣對能源價格的影響是ETS的八倍。他指出,在波蘭,ETS 對價格的影響更大,是因為波蘭生產能源的碳足跡是歐洲最大的。 T氏強調:渠知道波蘭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批評歐洲法院。但渠真的相信這個制度,因為它可讓歐盟轉向再生能源並為成員國的預算帶來相當大的收入。據報導,2013-2020年,波蘭從ETS獲配的收入為85億歐元,僅2021年,波蘭就將通過出售二氧化碳排放證書獲得超過55億歐元的收入。T氏表示:畢竟,波蘭可以將其用於投資,或將其提供給支付能源帳單有困難的家庭。 T副主委另提及歐盟對波蘭違反法治(rule of law)之制裁。報載強調,歐盟執委會首先嘗試以政治和外交手段,然後才轉向法律—訴請歐盟法院裁決,現在則威脅要進行金融制裁。波蘭則揚言威脅要透過阻止歐盟的減排方案“Fit for 55”作為報復。 T氏強調:渠現在經常聽到不要再對rule of law案做任何事情,否則波蘭就會阻止綠色協議。但渠坦言,倘成員國不遵守基本原則,歐盟將無法存在。這些基本原則包括司法獨立、媒體獨立和多元化、尊重簽署和批准的條約,這在波蘭甚至在全民公投中獲得確認。我們不傻。我們可以看到,尤其是現在,當如此多的媒體被波蘭政府控制時,這場辯論變成被操作的工具,歐盟被視為在施加懲罰—這在波蘭歷史的背景下令人產生共鳴。 在T氏看來,在西里西亞省(Silesia)或大波蘭省(Greater Poland),無人不知煤炭沒有未來。他補充說,地方需要錢,而錢也有準備好在那裏。歐盟委員會T副主委表示:但為能拿到這些錢,我們最終必須擺脫這場可怕的法治危機。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The First News 2021.12.24 波蘭經濟研究所(PIE)稱,波蘭是世界第九大、歐盟第四大傳統典型玩具出口國。2020年,價值8.078億歐元的玩具從波蘭寄出,2021年這一紀錄肯定會被打破。 PIE在最新一期的經濟周刊上宣布,中國是全球玩具出口的領導者。波蘭以1.7% 的比重位居第九。在歐盟,波蘭領先捷克、德國和荷蘭。 波蘭仍然生產玩具,包括組合式玩具(construction kits)例如積木)、縮小模型(實物的複製品)、毛絨玩具、拼圖(木材和其他材料)、玩具車和類似的踏板操作玩具以及玩偶。在波蘭出口中,並非所有玩具都是國內生產的,玩具的進口也在動態增長,其中一些再出口到其他國家。 從PIE周刊可知,2020 年是波蘭玩具出口額創紀錄的一年。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的數據,波蘭出口8.078億歐元的玩具,比2019年增加1.183億歐元(17.2%),是2015年的兩倍以上。 據PIE分析師稱,2021年肯定會打破去年的紀錄。據透露,今年1-10月波蘭玩具出口額達7.645億歐元,同比增長26.7%。在電子產品、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無處不在的時代,這個表現算是非常傑出。 2021年1-10月波蘭玩具銷往各大洲的138個國家,但歐盟國家就占87%,波蘭玩具最大出口市場是德國,占39.5%。捷克占10.8%,匈牙利(5.9%)、法國(4.4%)、奧地利(4.3%)以及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歐盟以外最大的出口市場是美國(4.5%)、英國和俄羅斯。 PIE指出,除傳統典型玩具,波蘭也是“數位玩具”的重要出口國,即遊戲機和遊戲設備。 2020年波蘭是繼中國和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此類產品出口國(所占比重7%)。2020年波蘭遊戲機和設備出口金額接近14億歐元,比2019年增長22%。
A:重重低溫迷霧壟罩下的法國,今年恐將是電力當局在供電安全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 “寒冬”。 近期歐洲能源短缺加上法國電力公司(EDF)眾多核電廠被迫停運,電力供需平衡岌岌可危,實為歷來罕見。多方預期法國明(2022) 年 1 月供電最為吃緊,令業界擔憂,負責調節電力供需平衡之法國國營輸電網公司(Réseau de Transport d'Électricité, RTE)甚至因此延後公布其1月之預測,生態轉型部長Barbara Pompili只得出面聲明保證今年冬季結束前不會大停電(black-out)。 根據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本(12)月23日專題報導,在此平安夜前夕法國電力系統可能已進逼滿載極限,連鮮少運作之高汙染火力發電廠都得加入供電行列。同時,法國電力進口亦接近歷史新高,自鄰國德、西、義進口相當於13座核電廠(13吉瓦)之電力。 報導指出,法國約四分之一核子反應爐停運,整體供電吃緊,且法國家庭普遍使用電暖器,低溫將使電力需求攀升,專家表示,氣溫每降低攝氏1度代表電力需求將增加 2.4 吉瓦(gigawatts)。如果一月份天氣寒冷,不得已恐須考慮輪流分區停電:以20萬居民為一區劃分,輪流停電2小時,受影響之地區於前一天晚上 7 時公布,隨後由配電單位公布停電街道。設有醫院或其他重要公共建設之區域則不受影響,巴黎為公務戰略重地因此倖免於難。惟法國總統大選僅數月之遙,此等作法之政治後果不堪設想,僅為最後手段之參考。 RTE其他可能作法尚包括部分工廠緊急停電,若10家大型工廠暫停供電,即可節省一座核電廠之發電,甚或短時間減壓供電,RTE發言人表示減壓供電的兩小時內可能手機充電較慢,一般用戶難以察覺。此外,其實EDF亦可根據法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Autorité de sûreté nucléaire,ASN)授權,將部分核能反應爐計畫停運維修之期程延後數周,避開用電旺季。此等避免大停電之因應措施,法國至今尚未實際執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