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日期: 110年11月17日   來源: 總理辦公室官網 https://www.pmc.gov.au/resource-centre/domestic-policy/action-plan-critical-technologies    澳洲政府為保護及促進關鍵技術,澳洲總理及內閣署轄下「關鍵技術政策協調辦公室」(Critical Technologies Policy Coordination Office),基於「國家利益」考量,於本年11/17發布「關鍵技術行動計畫」(The Action Plan for Critical Technologies)。   本計畫界定9大領域—關鍵礦物開採及加工、先進通訊(含5G及6G)、AI、網路安全技術、基因工程(Genomics and genetic engineering)、新型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疫苗(Novel Antibiotics, antivirals and vaccines)、低碳排替代燃料(含生質能、氫能及氨)、量子科技、自駕車、無人機及機器人(Autonomous vehicles, drones, swarming and collaborative robotics)—合計63項技術清單。   並整合現有倡議,如:現代化製造戰略(MMS)、國家氫能戰略、供應鏈韌性倡議、主權mRNA疫苗能力(Sovereign mRNA vaccine capability)…等,因應氣候變遷及新能源經濟轉型,盼透過「技術」奠定澳洲未來於經濟、政治及軍事之實力,進而確保全球規範及價值不受影響。   目前刻正與印度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架構下,於11/17舉辦班加羅爾技術峰會(Bengaluru Tech Summit),確認於網路安全、量子計算、AI、開採及加工礦物(如鈷、鋰、稀土)、航天、低碳等科技領域合作。又於11月中旬首屆「雪梨對話」邀請印方與我方,探討「關鍵供應鏈」與「國家安全」之關聯等議題。   另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關鍵及新興技術政策卓越中心」,集結雙方技術專家(technologists)、政策制定者、學者、研究人員及思想領袖等,促進雙邊之技術創新及投資機會,進而擴大對全球政策之影響力。    

A:日期:110年12月8日   來源:澳洲儲備銀行 https://www.rba.gov.au/media-releases/2021/mr-21-29.html   澳洲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RBA)於本(110)年12月8日召開理事會議並發布最新貨幣政策聲明略以,澳洲民間消費強力反彈回升、商業投資展望已經改善,新變種武漢肺炎病毒(Omicron)為經濟復甦之新增變數,惟不至於延緩澳洲經濟復甦。RBA決定維持既定寬鬆之貨幣政策,包括(一)維持官方利率0.1%、(二)持續在公開市場於2022年2月中旬以前,以每週40億澳元之規模購入政府公債。   澳洲經濟已自Delta變種病毒之疫情中逐漸復甦,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與具體支持性政策下,促成經濟迅速回升(按:依據澳洲儲備銀行之預估,澳洲經濟成長率於2021、2022與2023年分別可達3%、5.5%與2.5%;財長本月初根據澳洲統計局《ABS》稱本年經濟成長預估可達3.9%)。   澳洲領先指標顯示勞動市場強力復甦,徵才廣告數量處於歷史新高,根據相關商業通報與報告,許多企業面臨招募員工不易之情況。澳洲薪資已逐步成長,惟僅回到疫情爆發之相對低檔之水平,由於勞動市場需求強勁,薪資水平料將進一步提升,惟僅維持漸進緩步之上升幅度。(註:依據澳洲儲備銀行之預估,澳洲失業率於2021、2022與2023年底分別為4.75%、4.25%與4%)。   澳洲通貨膨脹微幅上升,幅度仍在低檔,漲幅為2.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為3%,主要係汽油價格、新成屋價格上漲與受全球供應鏈緊張之影響所致。澳洲儲備銀行預估,通貨膨脹將續緩步上升,澳洲通貨膨脹率於2021、2022與2023年底分別為2.25%、2.25%與2.5%。另澳洲薪資成長可望因就業市場活絡而進一步調升,依據澳洲儲備銀行之預估,澳洲薪資成長率於2022與2023年分別為2.5%與3%。   澳洲房價近年呈現上漲趨勢,近月以來房貸利率上調已放緩房價上升速度,澳洲房貸總額較去年同期成長6.7%,惟近月房貸件數已自高峰明顯減少,澳洲儲備銀行強調,在低利率之大環境下,確保放款品質之重要性。   澳洲儲銀宣布維持前揭支持性寬鬆貨幣政策,推動朝向達成澳洲充分就業以及確保通貨膨脹率維持在該行所設定2-3%之目標區間。澳洲通貨膨脹率已微幅上升,惟仍處低水平,通膨之壓力低於其他國家,主因澳洲之適度薪資成長之支撐。前揭通膨目標區間有賴「勞動市場成長」及「薪資成長」達成。鑒於目前預估2023年底之通貨膨脹率為2.5%,薪資成長率為3%,儲銀仍將維持目前現行之官方利率,並稱除非通貨膨脹率未維持在前揭目標區間,否則將不會調高官方利率。​  

A:包括英特爾在內的三位美國大企業執行長表示,對一些企業而言,美國經濟中的供應鏈問題正在改善,但長期的修復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7日在華爾街日報執行長高峰會上表示,預期供應鏈問題還要持續到2023年,部分原因是要蓋一座新廠必須耗費三年時間。 基辛格說:「我們認為現在已是最糟的情況。」他在7月時曾表示,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可能會延續至2023年。 基辛格說,英特爾已讓亞洲供應鏈整合,以因應供應鏈受擾的情況。他說,該公司計畫在美興建一座「巨型工廠」,讓生產地更接近需要晶片的市場。 另外,網路零售業者Wayfair執行長沙哈(Niraj Shah)則表示,供應鏈受擾情況已有改善,「谷底是在剛過去的夏季,但復甦緩慢」。 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執行長史威特表示:「供應鏈不會在一夜之間轉移」,她說,全球的轉變必須要耗費時間,「中國大陸將繼續是全球的重要供應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5946219  

A:一個大型產業團體敦促美國華府,編列了520億美元預算的《晶片法案》(CHIPS),除本土晶片製造商外,也該補助包括台積電和三星在內的外商。這兩家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正赴美國建廠以擴大產能。 美國半導體材料巨擘Entergris的執行長羅伊(Bertrand Loy)在全球擁有2,400名會員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擔任主席,他周二受訪時指出:「半導體業是一個高度精細複雜,仰賴日本、歐洲、北美、台灣和中國大陸公司的的生態系統。如果美國政府或任何其他政府的目標是,在國內為半導體業的繁榮發展創造合適的條件,他們就必須開放補助所有參與者,不論國籍。」 美國國會尚未正式通過520億美元的補助款,但各家公司已經為誰具有申請資格起爭議。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一再建議美國納稅人只補助本土廠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這樣作「不利」於美國。 SEMI的羅伊認為,提供晶片補助給在供應鏈裡扮演關鍵作用的設備和材料商,也份外重要。他說,「如果材料和設備公司不能請領誘因,是在供應鏈創造出阻塞點。那些誘因廣泛分布於生態系統,對大家都好。」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5947594?from=wj_catelistnews

A: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6日表示,計畫明年中讓旗下自駕車事業Mobileye在美國上市,從這項投資獲得回報,並藉此強化自駕車市場布局。這也是執行長基辛格重振旗鼓的最新行動。 英特爾表示,預計明年中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發行新股,讓Mobileye上市。 知情人士指出,Mobileye的估值可望突破500億美元。 Mobileye是光達感測器(LiDAR)設計商,一旦上市後,勢將獲得更豐沛的銀彈,有助加速後續產品開發時程,國內砷化鎵代工龍頭穩懋有望取得相關訂單,受惠最大。 法人預料,未來Mobileye將自行設計光達元件,並託付給穩懋代工生產,再將成品交給英特爾進行晶片整合,完成光達單晶片產品,並導入自駕車系統之中。 此外,Mobileye正積極打造光達元件與XPU(跨CPU、GPU、FPGA和其他加速器的混合架構)的新晶片,此設計方式能讓光達元件收發資訊後,立即進行運算處理,進而達到自動駕駛的應用。 Mobileye原已在2014年上市,2017年被英特爾以約150億美元併購後下市,明年上市後英特爾仍將持有多數股權,雙方也會繼續在自駕技術領域合作;Mobileye共同創辦人沙夏會續任執行長。併入英特爾後,Mobileye成為旗下事業中的亮點,成長表現一直勝過母公司,營收已成長約兩倍;第3季營收為3.26億美元,年增39%。押注未來運輸科技的公司日益受投資人青睞,英特爾讓Mobileye上市,可望從中獲利。 基辛格表示,促成英特爾讓Mobileye上市的原因,是投資人對自駕車的興趣急遽攀升,「我們過去並未獲得項資產的完整價值,讓Mobileye上市有助釋放這些價值」。 基辛格上任以來持續整頓英特爾各項事業,設法扭轉公司命運。英特爾曾稱霸電腦處理器市場多年,如今市占率已被超微(AMD)等對手蠶食,在主要市場也已失去技術領先優勢。Mobileye上市計畫傳出後,英特爾股價6日盤後大漲8.5%,7日早盤漲5.5%。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5945625?from=wj_catelistnews  

A:加州是全美最大牛奶生產地,但不少乳製品農民面對成本上漲、日漸複雜的環保規例和用水短缺的壓力,嚴峻的旱災使問題加劇,有些乳農只好出盡法寶渡難關。 《華爾街日報》報道, 在北加沿岸有不少小型有機乳品農場。遭遇今年初的乾旱,部份乳農到了決定是否繼續營運的關頭。在出產加州九成牛奶的農業重鎮聖華昆谷(San Joaquin Valley),農民養牛的飼料和用水成本都大大增加。 牛奶生產和乳品加工每年為加州經濟帶來逾200億元利益,成為加州農業最大收入來源之一,而加州也是全美最大的農業州。 過去10年的挑戰不斷已帶來變化,觸發一些乳農遷移、關閉或改種農作物。乳農、農業經濟師和業界組織指,旱災持續現在加劇乳農的困難,導致產業東移,威脅加州乳品收益。 加州正經歷旱冬,勢進一步加劇現有短缺。州府上周就首次宣佈,或無足夠儲水供應地方水務機構,恐加深地方民宅、企業和農場用水不足。 58歲中谷第三代乳農蒙特羅(Mike Monteiro)今春等候降雨多時,但事與願違,繼而轉用水井儲水,但數月以來水井供水量僅及正常值一半,其中一座更乾涸。蒙特羅三座乳品場有兩座因此被迫停產,他直言倘旱災繼續,乳品場未來三年將會倒閉。 類似決定出現加州各地,持續的旱災迫使農民思考他們能否繼續種植農作物或飼養牲畜,這一向是當地的經濟支柱。 乳品場是用水大戶。一頭泌乳的乳牛每日飲用多達50加侖水,飼養乳牛群的用水量就更多。聖華昆縣乳農今年因缺水將原本種植玉米和苜蓿等農作物的農地休耕,或減少灌溉而傷害產量。儘管不少農民從週邊縣買水,但一年來成本上漲,加上中西部供應減少和西部旱災,令農作物成本繼續上揚。 面臨成本上漲,中谷第二代乳農門多沙(Frank Mendonsa)不得不將旗下擁有的三個乳牛場的其中一個抵押,又將年幼乳牛變賣屠宰以減輕成本。他坦言成本增加加快整合家族多種乳品的計劃,尤其擔心將面對第二個乾旱年,「如果乾旱持續,這些老舊的乳牛場未來三年可能都要一一關門。」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12-08/%e7%b6%93%e7%87%9f%e7%89%a7%e5%a0%b4%e5%a2%83%e6%b3%81%e6%85%98%e6%b7%a1-%e5%8a%a0%e5%b7%9e%e4%b9%b3%e8%be%b2%e5%8f%ab%e8%8b%a6%e9%80%a3%e5%a4%a9/3805335  

A:澳紐商會日前發表2021白皮書,並向紐國首府傳遞以下訊息: 一、台紐ANZTEC有效促進雙邊貿易,並為紐商提供分散出口市場選項。 二、鼓勵並歡迎紐西蘭支持台灣加入CPTPP,我入會將有益所有成員國。 三、敦促台紐政府盡速展快研商雙邊人員安全旅行,促進商業連結與人員互訪。

A:越南本(2021)年前11月農林漁產品出口約達435億美元,年增14.2% 資料來源:越南農業網站  (nongnghiep.vn) 日期:2021年12月7日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統計,本(2021)年前11月越南農林漁產品進出口總額高達826.7億美元,年增24.7% 。 本年11月越南農林漁產品出口金額達42億美元,年增8.9%,月增5.8%。累計本年前11月出口總額達435億美元,年增14.2%。 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193億美元,年增13.7%。;林產品達143億美元,激增20.9%;水產品達79億美元,年增3.5%;畜牧業產品出口3.93億美元,年增4%。 本年前11月大部分農產品出口價格均上漲,包括咖啡、橡膠、稻米、蔬果、楜椒、腰果、木薯及木薯製品、畜牧業產品、木材製品、竹、藤、莎草地毯,以及木桂等。其中出口價格及數量均成長之產品包括橡膠、腰果、木薯及木薯製品。 本年前11月出口至亞洲市場份額,占43.1%;美洲,占29.6%;歐洲,占11.5%,非洲,占1.9%;大洋洲,占1.6%。 越南農林漁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中國、日本,以及南韓。其中,美國占27.5%(出口金額達119億美元);中國占19.2%(84億美元)、日本占6.9%(30億美元),南韓占4.4%(19億美元)。 進口方面,本年前11月越南農林漁產品累計進口總額達391.8億美元,激增39%。 本年前11月越南農林水產品貿易順差43億美元,年減56.5%。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2月7日   越南紡織協會(VITAS)Truong Van Cam副會長於2021年12月7日在該協會年終會議上表示,2021年係越南紡織業非常困難之年度,2021年第1季雖各企業已獲取至同年第3及4季之訂單,但2021年第2季北越新冠肺炎爆發,加上第3季胡志明市及南越地區疫情爆發而導致生產線停頓,2021年7、8及9月之紡織品出口均下降,而至2021年10月越南政府發布第128/NQ-CP號決議有關疫情初步受控制而安全適應措施,因此各行業生產及出口將逐漸恢復。   VITAS表示,由於各企業在2021年年底恢復生產而盼帶動該產業達到390億美元之出口目標,相當於2019年之出口總額。其中成衣加工出口金額達289億美元,年增4%;紗線55億美元,年增49%。   Truong Van Cam副會長表示,越南紡織業之外資企業出口金額占該產業出口金額之59%至61%,本國企業出口金額占39%至41%,越南外資紡織品企業之投資總額達329億美元。   至於紡織業市場趨向,VITAS預估全球疫情演變複雜,但該產業之未來出口展望仍佳,美國及歐盟地區逐漸開放進口越南產品,加上越南政府最近為因應疫情,採行措施良好,應可有效管控疫情避免再次爆發。   VITAS設立2022年3大目標,倘越南疫情於2022年第1季受控,最樂觀之出口金額將達425億至435億美元;若疫情於2022年中才受控制,出口目標將設為400億至410億美元;倘疫情演變複雜而延至2022年底將設為380億至390億美元。

A:綜合美媒12月7日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提出「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以利美國建立半導體產業鏈,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已數度敦促國會應儘决通過該法案,另該協會表示除美國業者外,亦應提供我國台積電及韓國三星等非美國企業相關補助,並稱該二家公司均為世界最大晶片製造商且已在美國建立新工廠增加產能。此外,SEMI主席表示半導體供應鏈具關鍵性的設備及材料供應商,亦應提供相關補助,期望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均能受益於該法案。   半導體產業高度複雜,美國政府提出「美國晶片法案」,研議撥款520億美元以加強美國晶片生產,避免未來再次面臨晶片短缺,該法案於本年6月納入旨在對抗中國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雖已獲參院通過,然在眾院立法進度停滯,目前未有任何新進展。

A:據媒體報導,為與其他國際商業中心作業時間同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政府決定於明(2022)年1月1日起將週末自目前的週五至週六調整為週六至週日,所有聯邦政府機關辦公時間將調整為週一至週四的上午7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週五則為上午7時30分至中午12時,即每週工時將為4天半。 UAE政府對此表示,上述週末及工時調整將有助勞工工作及生活保持健康平衡,進而提高生產力,此亦為政府推動國際化經濟政策之一,例如政府前已開放外籍人士取得長期簽證,皆有助吸引更多國際人才及投資。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2021.12.3日報導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資訊通信部(MIC)頃於2021年12月3日公布第19/2021/TT-BTTTT號有關重點資訊產品清單公告。 根據該公告,重點資訊產品清單計有16項產品,包括: - 5G網絡之設備與軟體及其衍生產品; - 物聯網(IoT)所有設備與軟體; - 4G智慧型手機及其衍生產品; - 教育計算機; - 智慧鏡頭、AI鏡頭與分析、處理及管理鏡頭獲得之數據軟體; - 電訊、資訊產品及物聯網之積體電路(IC)產品; - 光纖通信中之光纖、光纜以及傳輸設備; - 電子身分認證設備及軟體平臺; - 雲端系統設備及軟體; - 發展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產品之平臺軟體; - 區塊鏈技術之應用軟體; - 數位平臺軟體; - 數據共享及集合平臺軟體; - 電子一站式及公共服務軟體; - 文件管理及操作軟體; - 網絡信息安全產品。 越南資訊通信部將依據實際發展及管理需求對該清單進行審查、修正及補充。2022年2月2日前適用第01/2017/TT-BTTTT號公告之重點資訊產品計畫案仍可繼續享受優惠,直至規定之優惠時間結束為止。 本(第19/2021/TT-BTTTT號)公告自2022年2月2日起生效,並將取代2017年2月16日第01/2017/TT-BTTTT號公告。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2月5日   根據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統計,2021年11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金額11億5,000萬美元,月增20.9%,年減7.4%。其中木製品出口金額達8億4,000萬美元,月增35.4%,年減17.3%。2021年1至11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金額達132億美元,年增20%;其中木製品出口金額99億美元,年增16.6%。   近期越南各企業生產營運逐漸恢復,積極生產並努力完成2021年底及2022年上半年之訂單。2021年1至11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產業雖受疫情影響,但各企業利用越南政府解除社區隔離措施後,加速復工,爰仍可維持生產並帶動該產業快速恢復。預估2021年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金額將達143億美元,年增14.3%,達2021年所設目標之98.7%。   越南木材及木製品產業之主要成長潛力仍是木製家具,木製家具品項占該產業出口金額之67.6%;2021年1至11月出口金額達82億美元,年增21.7%,鑒於全球木製家具需求量大,未來需求量仍將持續增加,目前越南木製家具係全球第2大出口國,但出口金額仍少,爰有很大之發展空間。  

A:港口壅塞癱瘓供應鏈之際,美國眾議院兩黨議員聯手通過「2021海運改革法案」,是美國20多年來首次翻修國際海運法,意在落實新海運法規,以確保公平的國際貿易與海運措施,保護國內出口商免遭不公平對待。 這項海運改革法案獲眾院兩黨議員支持,得以364對60的壓倒性票數表決通過,將交付參議院審議。新修訂法案將賦予聯邦海事委員會(FMC)更多工具,可用來保護進、出口商和消費大眾免遭不公平對待。 美國零售協會發表聲明說,此法「給過時制度帶來亟需的更新和改革,成千上萬零售商和其他生意人每天運貨都須依循此制度。改革時機再重要不過,正值疫情造成嚴重影響」。 美國港口塞港,焦點一直放在美國消費者拿不到進口貨。但另一方面,美國含農產品在內的出口貨,要送達海外客戶也很困難。 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10為月為止,從美國九大港口啟航的空櫃數量多達1210萬只,達59%,幾乎比去年同期暴增50%,裝運美國貨物、從這些港口出發的TEU已減少10.7%;由於託運商急著將空櫃調回亞洲,美國出口方除面臨港口壅塞造成的物流瓶頸,預訂的艙位也經常遭到取消。     美國消費者對進口貨物的需求勁增,推升亞洲對美出口的運價,意味這趟旅程的獲利遠高於美國對亞洲出口。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執行董事弗瑞曼表示,這促使托運商急忙把空櫃運回亞洲,再裝運更多貨物運往美國。AGTC是代表農業出口商的貿易團體。 此外,企業支出管理軟體業者Coupa供應鏈策略部門副總裁德爾巴在報告中說:「這絕對是全球供應鏈23年來面臨的最嚴峻處境」,認為供應鏈受阻將使顧客在聖誕購物季飽受煎熬,預料明年也將如此。他說:「這個挑戰在於,要如何把產品從港口送到顧客手上?」 據報告,零售業者預估,過去18個月的營收損失5%至20%不等,相當於銷售額減損數十億美元,因受到供應鏈議題拖累。這項報告訪調英美德法逾600位供應鏈領袖和零售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9/5951377?from=wj_catelistnews  

A:   隨著迷因圖盛行,每名推特用戶都避免一夜之間被人肉起底成為網上主角。但如果真的不幸成為被起底對象,推特做好準備助遭受網上欺凌的用戶渡過難關。 彭博社報道,推特已經制訂「監護人計劃」(Project Guardian),是一份內有數千個可能遭其他用戶攻擊的帳號名單。推特的審核系統會快速處理任何與名單上的帳號相關投訴。 雖然聽起來有點可疑,但彭博社報道的一大重點是「監護人計劃」只是推特保安措施的預測方面。而且有別於對手臉書「VIP特別待遇」被批容許名人和政治人物違反該平台規則,推特這套系統不一定給予用戶有更多特權。 「監護人計劃」亦包括一些知名運動員、媒體人和政治人物,但推特網站完整主管羅夫(Yoel Roth)向彭博社表明名單不包含知名用戶。正如科技新聞網站Engadget形容,該名單亦有助保護突然成為網上主角的一般民眾。 羅夫說︰「這個構思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是日人物』現象。基於這點,有些人大多數日子都是『是日人物』,因此『監護人計劃』是保護他們的方法。」 在理想世界中,推特可以給予每名用戶同樣程度的保安支援。但正如彭博社提到,該公司現在收到太多審核要求去管理這個部份,也許這就是用戶安全應與用戶增長成正比的論點。「監護人計劃」不只有助保護部份用戶,同時也是推特壓制重挫其形象的騷擾一種明智方法,不過大家可能認為這是社交網站公司幾乎都會採取的保安措施。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12-10/%e6%8e%a8%e7%89%b9%e8%a8%ad%e7%9b%a3%e8%ad%b7%e5%90%8d%e5%96%ae%e4%bf%9d%e7%94%a8%e6%88%b6%e5%85%8d%e9%81%ad%e6%ac%ba%e5%87%8c-2/3809413  

A:無法啟動掃地機器人,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網購訂單突然被取消;亞馬遜龐大的零售業務中部分放緩甚至停頓。 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是為大小企業提供雲端基礎建設技術的領先供應商,7日出現歷史性長達數小時的中斷。熱門網站和大量服務被下線,激怒用戶,並引發一個重要的議題:如此多的經濟活動依賴少數供應商的技術可能產生嚴重的問題。 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AWS在第2季控制了全球雲端基礎建設市場的33%,其次是微軟的20%,谷歌的10%。AWS第3季營收同比增加39%至161億元,超過整體亞馬遜15%的增幅。 7日的停擺始於美東時間上午11點左右,並大多在當晚得到解決。亞馬遜證實,AWS位於維吉尼亞北部的US-East-1服務出現故障。該公司尚未說明導致停擺的原因。 亞馬遜於2017年以137億元收購的全食超市取消了受影響地區部分用戶的訂單,並提供退款以示安慰。根據亞馬遜的通知,使用自有車輛外送的亞馬遜Flex司機因無法出勤,獲承諾依舊可獲支付報酬。 AWS的混亂在一個特別不便的時機削弱了亞馬遜的零售業務。目前正是銷售旺季,假日購物者的訂單紛至沓來。占亞馬遜所有零售量一半以上的第三方商家,通常靠年底幾周時間來實現大多數全年銷售額目標。 其他主要網路服務和基礎建設業者今年也都出現嚴重的中斷。協助企業加快向消費者遞送數位內容速度的Fastly,在6月也經歷宕機,導致亞馬遜、紐約時報和Hulu等主要網站癱瘓。臉書在10月由於配置問題,遭遇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中斷。 這次AWS宕機還導致擁有超過3000萬用戶的網路教學平台Canvas以及Respondus的LockDown瀏覽器癱瘓,後者是一種考試監考服務,可在學生參加考試時阻止使用網頁瀏覽功能。 對於教育機構和零售業來說,遇到這種事真是糟透了,因為全美許多大學生都正在進行期末考。加州聖安娜學院助理教授拉穆雷爾(Chantal Lamourelle)不得不延後原定7日早上以網路視訊進行的兒童發展課程考試。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5952397?from=wj_catelistnews

A:智利總統大選將於12月19日進行第二輪投票,2名總統候選人均頃提出最新政見,依據智利媒體報導智利民調機構CADEM於12月3日公布最新調查,極左派尊嚴認同黨侯選人Gabriel Boric民調支持率40%,極右派基督社會陣線黨總統候選人José Antonio Kast支持率35%,另有25%選民尚未決定、未表態或不投票。在選民預期方面,53%受訪者預期Boric將當選,35%認為Kast將勝出。

A:依據智利媒體報導,智利極左派尊嚴認同黨侯選人Gabriel Boric於12月8日提出最新經濟政見(Acuerdo de Implementación Programática),強調政策可行性及經濟永續成長,重點包括: 1、推動經濟永續發展:注重中小企業及女性參與經濟活動,包括繼續發放疫情期間相關經濟補貼、提供職業訓練、鼓勵創業、投資綠色基礎建設、促進綠色就業。 2、退休基金改革:廢除現行由私人機構營運退休金制度(AFP),將推行普遍退休基金制度(Pensión Básica Universal),使所有智利人民於65歲起均領取相同金額之退休金(25萬智利披索,約310美元)。另由雇主、勞工及國家成立及共同管理新的退休金機制,雇主及勞工均提撥6%以進行投資,並由3方定期就該制度進行檢討。 3、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建立全民健康基金,提供無歧視之醫療服務,強制提撥7%作為全民健保基金,增加國家醫療及健康支出,整併公私立醫療服務,增加國家醫藥採購單位藥品分發權力等。 4、進行稅制改革:增加稅收以減少財政赤字,包括對企業所得稅率重新評估、減少稅務豁免、徵收富人稅、徵收綠色稅以減少汙染、進行採礦權利金改革等,如徵收礦產銷售稅及對其他邊際收入課稅,將礦業權利金制度延伸至其他礦產等。

A:據智利媒體報導,智利極右派基督社會陣線黨總統候選人José Antonio Kast於本週二(12月7日)提出執政計畫,包括智利之和平及秩序(Chile en paz y orden)、經濟復甦(Atrévete a Recuperar la Economía)、尊嚴的生活(Vida Digna)、智利婦女(Mujer chilena)及氣候變遷框架下之環境、乾旱及能源(Medioambiente, Sequía y Energía en el marco del Cambio Climático)等五大施政主軸: 1、智利之和平及秩序:強化國家內部安全、解決智利南部原住民暴力抗爭問題、獄政改革、保護兒童及受害者人權、強化移民法規執行及監管、打擊毒梟及毒品、推動警政現代化等。 2、經濟復甦: (1)實施負責任之財政政策:使國家公共債務減少至GDP之50%以下,並隨著經濟穩定將規劃降低公司稅負,以減少逃稅並簡化稅收。 (2)深化及擴大自由貿易協定:促進智利參與全球市場,確保智投資及出口受到保護,並將推動批准CPTPP。 (3)改革社會保險政策:為所有智利人民提供退休金,確保勞動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上;將現行退休金費率由10%提高至14%,並推動修改勞動法規,以縮減養老基金缺口。 (4)推動基礎建設:每年吸引40億美元之基礎建設投資,包括興建水庫、海水淡化廠、鐵路、公路及機場等。 (5)其他政策:促進投資、創造就業、提高工資、推動中小企業發展。 3、尊嚴的生活:包括加強家庭網絡支援、提高生育福利、國家提供育兒協助、加速社會住宅興建、社區環境改造、提高教育品質、確保選擇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之權利、減少病患自付額度、推動醫療價格透明、降低藥物成本等。 4、智利婦女:防治對婦女之暴力、提高女性勞動參與、強化偏鄉婦女各項支援、培訓婦女創業、促進婦女融入社會、提升婦女健康等。 5、氣候變遷框架下之環境、乾旱及能源: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制定水資源路徑圖、提供安全飲水及衛生設施、遵守智利在COP26之碳排承諾、加速推動「氣候變化框架法」審議、改善海洋、空氣汙染、減少礦業環境汙染、保護動植物棲地、減少森林火災、汰除火力發電廠、加速推動電動交通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12.10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波蘭2022 年新的地方稅最高稅率將生效,幾乎所有大城市的市政委員會都決定(按財政部公告之稅率上限)將地方稅費(包括財產稅)的稅率提高3.6%。HRE Investments顧問公司指出,2022年波蘭商用土地最高稅率調高為每平方公尺1.03波幣(增加0.04波幣),而其他用途土地,最高稅率將為0.54波幣(增加0.02波幣)。同時,住宅建物最高稅率為每平方公尺0.89波幣(增加0.04波幣),而用於商業用途的建築物的最高稅率為每平方公尺25.74波幣(增加0.90波幣)。   財產稅是波蘭市政當局預算的主要稅收之一。倘觀察歷年房地產稅在預算中所佔的百分比,可發現它在2003年所占比重最高,占自治政府收入的 27 %。之後,這個百分比逐漸下降,但幾年來它大致穩定保持在17%的水準。因此,財產稅仍是市政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