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國政府2021年4月14日有關該稅課徵方式之公告及相關依據稅法如次: 課稅名目:「機械及車床產業發展稅」(Taxe affectée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es industries de la mécanique et décolletage); 課稅對象:自2004年起,針對法國自產之五類產業(機械力學產品、車床、焊接器材及焊條、氣動機械及及熱力機械)特定產品未稅銷售額課稅。另自2021年4月起,針對自歐盟以外第三國進口之特定產品,對其進口商課徵產品報關價格0.09從價稅。該稅額應於0.08%至0.1%之間,每年調整一次。法國海關指出本稅不適用歐盟成員國境內生產並輸銷法國之相關產品。 課稅產品:上述五類產業之1,304項法國產製及進口產品(以HS code 8位碼計,其中約半數為稅則號列84號下之機械類產品,清單詳附件)。 法國海關說明,本發展稅自本年起擴大課徵對象至進口商的主要原因,係為避免法國本土生產商因該稅而遭受來自第三國進口產品之不公平競爭情形。

A:資料來源:2021.12.08,德國世界日報(die Welt) 文號:1104120022號   根據德國通訊社(DPA)委託民調機構(YouGov)進行之民調,有20%受訪者認為,本次由SPD社民黨、Gruene綠黨、FDP自民黨,三黨組成之聯合內閣,將在下一次國會選舉之前(4年內)分崩離析。 44%認為,總理Olaf Scholz最多只能幹一任總理,看衰他4年後無法續任。 有16%受訪者認為他可以續任。但也有1.3%民眾看好Olaf Scholz,可以與前任總理梅克爾一樣,連續執政達16年。 本次民調於12月1日至12月3日間執行,隨機抽訪2,067位德國18歲以上民眾。 另,僅不及四分之一(22%)預期未來會有大幅行政變革,而認為三黨聯合執政對民眾生活僅會有些微改變的居大多數(51%)。16%受訪者則認為,應該與以前一樣,無實質改變。11%受訪者就此問題無意見。 至於對連續執政長達16年的梅克爾政府,多數(55%)民眾感到滿意,對梅克爾施政不滿意者約38%。7%無意見。

A:捷克媒體Czechcrunch本(110)年12月6日報導,新創公司 Carebot為協助醫生快速偵測covid-19病毒病灶,正開發一項技術並已成為第一個獲得 Pilulka Lab 投資項目。 Pililka 實驗室正尋覓改變醫療保健的創新方式。 Pilulka Lab是捷克健康照護數位公司Pilulka與中東歐營運最久的新創加速器StartupYard之合併公司。Pilulka.cz 和 Pilulka Lab 共同創辦人 Martin Kasa 表示,過去幾個月,該公司分析了14個國家的50多家公司,Carebot獲選為第一個參與該公司加速器計畫,Carebot的表現符合相關參數評比。 Carebot透過與 Pilulka Lab 的合作,已獲得數百萬克朗資金挹注,Pilulka Lab加速器同時取得Carebot約7%的股份。Carebot將在Pilulka 實驗室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加速輔導。Carebot刻申請官方核可其計畫可運用於醫療照護,倘若順利,自2023年起即可為醫生使用於手術治療。 Carebot開發的技術係以AI為基礎,該公司創辦人稱該技術為醫生的第三隻眼。可在一秒內判讀肺部X光片,並發現微小異狀。Carebot開發的AI技術可機械準確性判讀X光片並標記病灶。該應用將大幅提高診斷品質,檢測出醫生未注意處,進而挽救病患生命。創辦人Daniel Kvak表示,Carebot的AI技術準確率達99%。 Carebot創辦人之一的Matěj Misař表示,Carebot開發的技術可協助醫生在瀏覽器檢視X光放射圖,專業人員無須執行額外動作,AI即會自動顯示病灶。我們與醫生密切合作,目前人工神經網路已學習了50萬張影像,重要的不僅是數字,如何處理數字使得其重要是我們的商業秘密。 Carebot共同創辦Daniel Kvak、Karolína Kvaková 和 Matěj Misař運用科技減輕醫衛人員冬天新一波疫情的工作負擔。Daniel Kvak曾運用AI進行音樂創作並成功建立機器學習公司,Karolína Kvaková 正攻讀人類學,Misař 曾是一名醫療保健記者。這個團隊在醫生及醫療專業人員協助下,將AI運用於醫療診斷,並廣為人知。 Carebot於(110)年6月,在7月份的時候獲得第一筆資金投入,正是這筆資金啟動系統真正的開發,讓計劃得以延續至今。 Carebot已成為中歐地區發展最快速的公司之一,曾前往紐約參加新創募資簡報競賽Startup Pitch Night並獲獎。輝瑞已選擇Carebot作為健康保健實驗室,以非財務性的方式協助該公司。 Carebot表示,肺部放射線分析只是開始,該公司計畫拓展歐洲及全球市場,並期盼在2023年導入該AI技術在醫院及外科手術治療,並已確定其解決方案可擴大至幾乎所有的影像掃描,Carebot 未來亦將發展運用AI協助進行CT、核磁共振或結腸鏡的診斷技術。  

A: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Singapore Commercial Credit Burea)本(2021)年12月7日發佈最新調查顯示,雖Omicron變種病毒為企業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但星國業者對明年第一季的商業樂觀指數(Business Optimism Index)達5.91%,高於本年第四季的5.78%,連續四個季度擴張。若以年比而言,商業樂觀指數從去(2020)年同期的-1.01%反彈,反映企業情緒從悲觀轉為樂觀。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第二季商業樂觀指數跌至-8%低點,但本年初以來,隨著星國經濟逐步復甦,該指數也由負轉正。 調查顯示,在銷售量、淨利、庫存、銷售價格、新訂單及招聘等六項指標,五個指標擴張,較前一季四個指標擴張,進一步改善。銷售價格、庫存和就業等三個指標擴張,其中銷售價格指標從本年第四季的零成長,在明年第一季增至3.73%;庫存指標從12.12%增至13.53%;就業指標則從-5.35%改善至-0.75%。 就各別產業而言,金融、製造和批發貿易等產業商業情緒維持樂觀,尤其製造業,六項指標皆擴張,但展望稍微下調,例如銷售量和淨利指標均從第四季的11.1%,減至明年第一季的7.41%。建築和交通運輸業稍有所改善,但整體仍保持疲弱,建築業僅新訂單和銷售價格處於擴張狀態。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總裁謝慧卿表示,雖多數產業對明年第一季持樂觀態度,但部分產業的商業情緒略為緩和,包括製造、服務和批發貿易等行業,反映商業樂觀指數成長速度放緩,尤其Omicron對全球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仍不確定,因此預計明年整體前景將不溫不火。星國貿工部日前預估,由於各領域復甦步伐不一,以及全球經濟成長仍充滿未知數,明年經濟成長可能將放緩至3%至5%。

A: 新加坡財政部、民情聯繫組(REACH)和人民協會本(2021)年12月7日發佈聯合新聞稿表示,即日起將展開為期六周之公共諮詢工作,邀請民眾分享對明年財政預算案的意見和願景,討論主題包括後疫情時代的繁榮發展、加強社會凝聚力以及打造新加坡成為一個更綠色和更永續未來。該預算案將於明年2月發表,預料將聚焦於「低收入和弱勢族群」、「緩解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現象」,以及「打造更具包容性社會」等三方面。 在加強社會凝聚力和打造包容社會方面,鑒於新冠疫情加劇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現象,對低收入和低技能員工影響最大,新加坡須解決脆弱階層面對的問題,加倍努力強化社會凝聚力。至於打造綠色和永續未來,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嚴峻挑戰,人民有必要參與綠色能源轉型,共同協助發展永持續措施。為因應財富不平等問題,近期財富稅引發市場熱議,以減少貧富差距與推動包容社會,因此市場預期星國政府明年將調高消費稅和碳稅。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表示,星國政府有可能在明年預算案推出課徵財富稅、調高消費稅及將碳稅調高至每公噸8星元至10星元等措施,但實施稅制改革須做出權衡,尤其是較難以落實的財富稅要採取何種形式徵收,由於現今資本具高度流動性,預計財富稅重點可能將放在不動產如房地產。 上述新聞稿亦指出,在後疫情時代社會將出現根本性變化,新加坡須具備完善戰略和計畫,把握新機會,為未來新挑戰做好準備。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表示,短期而言,星國將繼續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雖不排除因疫情轉變而展開階段封鎖,但重點將放在醫院因應能力和未接種疫苗比率;長遠而言,新加坡將重組和轉型經濟與社會體系,使其更具韌性和生產力,未來可能轉向「高薪資、高成本」結構,包括緊縮外籍員工和移民政策,再加上實施最低薪資和逐步擴大漸進式薪資模式,薪資成本預計將大幅提高。

A:馬來西亞在野黨─人民公正黨巴西古當國會議員哈山卡林頃於國會警告稱,倘馬國政府批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該國的土著企業和國營企業(GLC)的權益將遭受衝擊,屆時渠等的地位將受到削弱。   哈山卡林議員續稱,目前馬國政府是由巫統、土著團結黨和伊斯蘭黨組成,這三大政黨特別強調要捍衛土著穆斯林地位和權益。倘馬國政府批准CPTPP,其國內藥品價格亦將隨之上漲。儘管中國大陸已申請加入CPTPP,但實際上中國大陸旨在與美國抗衡。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已具實力與美國抗衡。但馬國的實力仍微弱。由於前朝政府的錯誤判斷,已導致馬國失去白礁島主權,若再次錯誤研判,恐令馬國在國際舞臺寸步難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內貿易暨消費者事務部(Ministry of Domestic Trade & Consumer Affairs,簡稱貿消部)執法組主任阿茲曼阿當(Azman Adam)表示,為保證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在市場上的供應充足,馬國政府透過2021年管制品(物品管制)(6號)法令,於上(11)月24日在憲報頒布上述措施,自12月2日起生效。   馬國貿消部警告商家須繼續遵守有關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法規,以避免受到該部嚴厲的罰則。倘商家違規,將依據1961年供應管制法令第22(1)條文規定,個人處罰鍰100萬馬幣(約24.83萬美元)、2年監禁或兩者兼施;公司則被判罰款200萬馬幣(約47.53萬美元)。   馬國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一般可在藥劑行、醫療設施及部分註冊的商店,如超市、便利店及加油站購買。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於推薦「2030年土著發展行動」(TPB2030)致詞時指出,馬國政府推薦前述行動旨在打造土著經濟及社會平等地位,並透過土著議程領導單位(TERAJU)加強土著議程。前述土著發展行動旨在透過績效及競爭力提升土著地位,並延續之前的強化土著措施及政策。   馬國政府將透過七項關鍵經濟增長活動包括農業與第一級產業、數位經濟、清真與食品、伊斯蘭金融2.0、運輸與永續流動、製造及旅遊業,以實現土著發展行動所擬定的六大目標。馬國先前雖曾推出新經濟政策解決國內種族經濟失衡問題,但土著30%股權目標至今仍未實現。   土著發展行動的六大目標:(一)土著企業總營業盈餘(GOS)占國內生產毛額20%及總值4,380億馬幣(約1,035億美元)、薪資5,169馬幣(約1,222美元)、家庭收入1萬8,402馬幣(約4,349美元)、人均金融資產報酬率4,495馬幣(約1,062美元)、熟練員工人數324萬8,920人及擁屋權475萬8,469間。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另稱,土著議程領導單位及其他執行機構須執行最高管理及重視素質標準以實現土著議程,並確保未有其他種族被邊緣化,以符合第12大馬計畫(12MG)核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頃為2021年中小企業年度展示會致開幕詞時表示,2019年新冠疫情前,進行線上業務的馬國微型及中小企業僅為35.3%,2021年疫情後則翻倍至75.8%,讓微型及中小企業適應工業4.0的競爭時代作好準備。高達95.3%的微型及中小企業在新冠疫情行動管制令初期銷售額急劇下降,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領域之一。因此,微型及中小企業需善用創新、數位化及科技,來推動經濟復甦,並實踐涵蓋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永續原則。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續稱,隨著需求和機會日益增加,各種電子商務活動包括數位支付、遠端學習、視訊會議,以及物流服務在今日已很普及。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渠認為須透過能源效率、循環經濟原則、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和穩健的公司治理模式,將重點放在減少成本和提高生產力,來達到永續目標。   2010年馬國微型及中小企業為國內生產毛額貢獻2,980億馬幣(約704.24億美元),並於2020年上升72%至5,120億馬幣(約1,209.97億美元),並創造730萬個就業機會,以及為出口貢獻1,180億馬幣(約278.86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據 IHS Markit 最新報告,緬甸11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從10月的43.3略升至11月的46.7,但仍低於50。自 2020 年 9 月以來,運營狀況每個月都在惡化,但已連續第4個月有所緩解。由於材料與人員短缺及持續的政治動盪,11 月的產出進一步萎縮,但速度有所放緩。與此同時,新訂單小幅下降,為連續15個月下降的最低水平。儘管有跡象表明需求狀況有所改善,但由於成本壓力過大,製造商仍不願購買投入品。   11 月就業水平再次下降,在過去22個月中有21個月出現裁員。因製造商難以獲得熟練的勞動力與原材料使公司無法完成新訂單,故積壓訂單呈有史以來第二快速度增長。 物價方面,由於原材料稀缺、石油與運輸價格上漲以及不利的匯率變動,投入成本連續第 14 個月上漲。 然而,通貨膨脹率從 10 月起逐漸放緩。展望未來 12 個月,製造商對產出增長持樂觀態度,對業務擴張計畫的信心達到 10 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消費者事務局表示,在緬甸食用油經銷商協會的協調下,已以補貼價格銷售9,000多噸棕櫚油,約值為1,200萬美元。其中,逾8,000噸的棕櫚油分發給仰光省的批發商,曼德勒省及馬奎省各售出200多噸的棕櫚油、實皆省售出180多噸、勃固省售出100多噸、奈比都省售出70多噸以及撣邦、孟邦及德林達依省各售出50多噸。批發及零售商必須以低於2%的毛利潤轉售給消費者。   根據緬甸食用油經銷商協會(MEODA)的計畫,棕櫚油在移動卡車市場上以每緬斤3,800緬幣(1緬斤相當於1.6公斤)的價格提前出售。然後,從11月9日開始,價格小幅上漲至每緬斤4,350緬幣。商務部與MEODA協調,以緬甸中央銀行的參考匯率為食用油領域購買1,900萬美元,並於9月以每緬斤3,700緬幣的批發價格分發1.6萬噸(787萬緬斤)。在過去2個月裡,棕櫚油銷售逾2.5萬噸,相當於進口油商以參考匯率直接從CBM購買的3,100萬美元。   根據聲明,協會還與有關組織及相關部會共同努力,確保食用油的充足性,並為消費者提供合理的價格。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MEODA正努力保持價格穩定,防止市場操縱,持續地進口棕櫚油滿足國內需求,並以合理的價格將食用油分銷給消費者。國內每年的食用油消費量估計為100萬噸。當地的食用油年產量只有40萬噸左右,每年約需進口70萬噸食用油。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中央銀行(CBM)的聲明,12月3日,CBM以1美元1,780緬幣的拍賣市場價格出售1,500萬美元。在2021年各月標售額分別為,9月份為6,300萬美元、8月份為2,800萬美元、7月份為3,900萬美元、6月份為1,200萬美元、5月份為2,400萬美元,4月份為1,200萬美元、2月份為680萬美元。3月份沒有銷售。   CBM拍賣外匯以減少短期內的匯率波動,滿足外匯儲備的需要。CBM的外匯標售係遵照相關規則及指令,而與持有授權經銷商AD許可證的3家國有銀行、19 家當地私人銀行及13家外國銀行進行外匯交易。   2021年各月份美金兌緬甸的匯率波動幅度分別在1月份為1,327-1,345緬幣、2月份1,335-1,465緬幣、3月份1,420-1,550緬幣,4月1,550-1,610緬幣、5月份1,585- 1,730緬幣、6月份1,595-1,620緬幣、7月份1,626-1,670緬幣、8月份1,660-1,682緬幣、9月份1,696-3,200緬幣。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當前的2021-22年小預算年度期間,10月1日至11月19日緬甸的海運貿易額躍升至28.8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26.79億美元增加2.02億美元。海運出口13億美元,進口15.6億美元,與2020-21財年同期相比,進口減少9,476.8萬美元,而出口增加2.96億美元。另本小預算年度陸路邊境貿易額估計為6.67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的13.4億美元大幅下降。在2020-21財年的295億美元總貿易額中,緬甸的海運貿易額計198億美元。緬甸出口農產品、水產品、礦產品、畜產品、林產品、工業製成品等產品,同時進口資本品、消費品及工業原料。緬甸目前有9個港口涉及海運貿易。仰光港是緬甸海運貿易的主要門戶,包括仰光內部碼頭及外部迪拉瓦港。

A:Business Day 2021.12.06(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南非汽車行業對製造業和市場前景樂觀。然在全球範圍人們對未來憂心忡忡。南非頃發布 11 月新車銷售數據,11月出口量為19,548輛,較2020年同期減少42.2%。11月銷售量為41,558輛,較2020年同期增加6.6%。南非連續四個月銷售額超過40,000輛,本地銷售前景看好,出口前景不佳,但對業內人士而言,景氣復甦僅是時間早晚問題。 另南非政府鼓勵本地銷售和電動汽車,汽車公司似乎已經適應了南非汽車總體規劃。雖該規劃有些許重要變化,但其仍是 2013 年汽車生產與開發計劃之延續。唯一不同之處為,總體規劃有政府的積極參與,提供行業發展所需的交通基礎設施。南非需要高效的鐵路和港口體系支持汽車業發展,而南非多年來沒有此運輸網。 另汽車業進出口港德班市並不可靠,這就是為什麼福特堅持在其Tshwane組裝廠與Gqeberha 引擎廠之間建立專用鐵路網。南非國營運輸公司 Transnet 建議該鐵路應該在 2028 年完成。但福特表示現在目標為 2025 年竣工。

A:The start 2021.12.01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農業企業協會(Agibiz)表示,預期Omicron新變種病毒株對南非農業部門交易造成大幅衝擊,惟因南非農業以出口導向,仍應觀察新病毒株對國際貨運及疫情未來發展可能造成之影響。 該協會表示農業部門10月起已開始進行2021/2022年度生產,南非已迎來雨季,自由省、東開普省、西北省仍需額外雨量滋潤土壤,以便開始耕作,然反聖嬰現象(La Niña)可能導致冰雹增加損害農作物。

A:The Star 2021.12.03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Wonga資產管理公司日前公布調查顯示,37%受訪民眾預期增加本年夏天購物季消費支出,調查預期南非每人平均消費支出將自5673斐鍰提高至6326斐鍰,成長12%,惟該調查係於發現Omicron新變種病毒前作成,之後恐影響南非消費意願。 41%受訪者表示2021年財務狀況較去年為佳,23%受訪者表示本年財務狀況與去年相同,食品及飲料為主要支出項目佔31%,其次為禮品約18%,每人禮品平均支出金額為1188斐鍰。77%受訪者願購買禮物送給家人朋友,高於去年之75%,低於2019年之83%。 43%受訪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將減少夏天假期支出,19%表示將維持與去年相同水準。43%受訪者表示相關支出將由年終獎金負擔,37%將使用自有存款,28%將運用合會集資,25%將申請短期小額貸款,8%將使用信用卡。另48%受訪者表示考慮疫情及負擔能力,夏天假期將選擇不出門旅遊。

A:The Star 2021.11.29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盧森堡Ardagh集團日前宣布將以自有財源及承受57億斐鍰債務合計100億斐鍰之方式,收購南非最大玻璃包材製造廠Consol控股公司,由於Consol公司在南非、肯亞、奈及利亞及衣索比亞設有生產線,本次收購將擴大Ardagh集團非洲市場。 迄2021年6月止,Consol公司收益共90億斐鍰,其中90%來自南非,其他則來自肯亞、奈及利亞及衣索比亞投資,非洲人口持續成長,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對具永續性玻璃包材接受度提高,預期非洲玻璃市場將持續成長,Consol公司盼監理機構儘快同意本次收購案。

A:The Star 2021.12.01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開普敦市觀光局日前表示,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株後導致旅客取消訂房及航班,已造南部非洲觀光協會(Southern Africa Tourism Services Association)、南非旅宿聯合會(Federated Hospitality Association of South Africa)等觀光公協會會員超過2億斐鍰損失。 在新病毒株被發現前,調查顯示67%南非人民計畫出國或國內旅遊,比例遠高於2020年,嗣後英國等國家禁止來自南部非洲航班,對國際旅遊造成衝擊。當地業者表示儘管情況困難,仍將持續對相關設施消毒,南非國家公園管理局表示因航班禁飛而取消住宿之旅客,可在未來1年內再次訂房,無須支付額外費用,盼能再提振南非觀光業。

A:The Star 2021.12.01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Nedbank表示,依據該銀行綠色經濟企業社會投資(Corporate Social Investment, CSI)策略,建議南非應建立整合各利害關係人策略夥伴關係,以促進南非偏遠鄉村地區綠色經濟發展,目前針對貧窮地區該銀行已通過六項農業、資源回收、水利及能源相關之融資計畫,特別是投資產業加值鏈,以發展鄉村循環經濟。 該銀行表示推動偏遠鄉村發展綠色經濟,亟需了解氣候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金融及投資策略人才,目前該政策主要挑戰來自於如何取得地方社區合作,以及如何輔導企業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A:The Star 2021.11.30駐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表示,由於捷克商Draslovka併購南非Sasol氰化鈉業務後,將依預測之進口價格與國內價格差價,提高國內價格,有妨礙競爭之虞,該委員會決定禁止本次14.6億斐鍰之併購交易。 南非Sasol公司係南非國內唯一生產液態氰化物廠商,而南非礦業公司仰賴Sasol供應之氰化物開採黃金礦,該委員會認為併購前Sasol氰化鈉國內銷售價格低於進口價格,併購後捷克商恐調漲國內價格,爰依據憲法法庭Medicine/Motlasana醫療案例,認定本案併購後導致價格上漲,有妨礙競爭之虞,禁止本次併購。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