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15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12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第2021/144號公告,對進口自大陸的銅管(Copper Tube)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終裁,同時對進口自韓國的銅管作出反傾銷終裁,裁定大陸涉案產品不存在傾銷行為,雖存在政府補貼,但補貼幅度為微量;裁定韓國涉案產品雖存在傾銷行為但傾銷幅度微量且對澳大利亞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微小,可忽略不計,因此決定終止對大陸涉案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同時終止對韓國涉案產品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澳大利亞海關稅則號列為7411.10.00.11。 2020年7月13日,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發布第2020/071號公告,應澳大利亞企業Metal Manufactures Pty Ltd.(MM Kembla)提交申請,對進口自大陸的銅管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同時對進口自韓國的銅管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16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8日和9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CITT)和加拿大邊境服務署(CBSA)分別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美國和韓國的銅管件(Copper Pipe Fittings)啟動第三次反傾銷日落複審立案調查, 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銅管件啟動第三次反補貼日落複審立案調查。涉案產品的加拿大稅則號列為7412.10.00.11、7412.10.00.19、7412.10.00.90、7412.20.00.11、7412.20.00.12、7412.20.00.19、7412.20.00.90。 2006年6月8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進口自大陸、美國和韓國的銅管件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同時對大陸銅管件啟動反補貼立案調查。2007年1月18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該案作出雙反終裁。2012年2月17日,加拿大第一次延長大陸、美國和韓國涉案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同時延長大陸涉案產品的反補貼措施。2016年11月28日,加拿大修改並第二次延長大陸、美國和韓國銅管件的反傾銷措施,同時延長大陸涉案產品的反補貼措施。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2021年11月15日 中國大陸貿易救濟信息網公布,本(2021)年11月12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第67/2021-Customs(ADD)號通報,接受印度商工部本年9月3日對大陸測量卷尺(Measuring Tapes)作出反規避終裁建議,即大陸涉案產品經新加坡和柬埔寨進口到印度以規避反傾銷稅,對大陸測量卷尺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及有效期同樣適用於原產於或進口自新加坡和柬埔寨的測量卷尺,其中鋼卷尺及其元件為1.83美元/公斤,玻璃纖維卷尺(皮尺)及其組件為2.56美元/公斤。上述裁決自該通報發布於官方公報之日起生效。該案涉及印度海關稅則號列90178010、90179000項下產品。 2002年10月23日,印度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測量卷尺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印度先後3次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測量卷尺啟動反傾銷日落複審立案調查,並分別於2009年3月27日、2015年5月5日以及2020年6月18日作出反傾銷日落複審肯定性的裁決。2020年7月8日,印度財政部發布第No.17/2020-Customs(ADD)號通報,決定繼續對大陸的卷尺徵收為期5年反傾銷稅,即鋼卷尺及其組件為1.83美元/公斤,玻璃纖維卷尺(皮尺)及其組件為2.56美元/公斤,有效期至2025年7月7日截止。2020年9月21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應國內企業FMI Limited申請,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測量卷尺啟動反規避立案調查,審查涉案產品是否通過新加坡和柬埔寨進口到印度以規避反傾銷稅。本年9月3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或進口自大陸的測量卷尺作出反規避終裁,裁定大陸涉案產品經由新加坡和柬埔寨進口到印度以規避反傾銷稅,因此建議對大陸測量卷尺實施反傾銷措施及有效期同樣適用於原產於或進口自新加坡和柬埔寨的測量卷尺。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9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29日公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指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Soest區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Pinneberg區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德國進口約43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80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德國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5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本(2021)年10月商品整體出口及進口貨值較去(2020)年同月分別上升21.4%和17.7%。 本年1至10月與去年同期比較,商品整體出口及進口貨值分別上升26.7%及25.5%。 本年10月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韓國(升49.9%)、台灣(升48.5%)、新加坡(升41.6%)、馬來西亞(升35.6%)及中國大陸(升21.5%)的整體出口貨值均上升。 同期,來自台灣(升30.4%)、大陸(升26%)、韓國(升18.7%)、菲律賓(升17.9%)的進口貨值均呈現升幅。同時,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貨值則下降(降11.4%)。 本年1至10月與去年同期比較,輸往英國(升77.3%)、台灣(升46.1%)、韓國(升42.2%)、印度(升30.9%)和大陸(升28.2%)的整體出口貨值均呈現升幅 同期,來自台灣(升35.9%)、韓國(升35.5%)、新加坡(升33.1%)及大陸(升27.3%)的進口貨值均呈現上升。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貨值則下降(降1.3%)。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5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25日公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及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分別通報,指波蘭大波蘭省Gostyński區、荷蘭烏德勒支省和韓國全羅南道潭陽郡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自荷蘭進口約730公噸冷藏禽肉,以及自韓國進口約1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8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波蘭、荷蘭和韓國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4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24日公布,因應匈牙利農業部通報,指匈牙利豪伊杜-比豪爾州及索博爾奇-索特馬爾-貝拉格州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香港目前與匈牙利和愛爾蘭僅建立禽肉進口機制,並無禽蛋進口機制。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匈牙利進口約730公噸冷藏禽肉。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匈牙利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2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本(2021)年10月消費物價指數。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本年10月整體消費物價較去(2020)年同月上升1.7%,較本年9月相應升幅(1.4%)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本年10月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膨率)為1.1%,較本年9月(1%)高,主要由於電力費用和新鮮蔬菜價格升幅擴大所致。 經季節性調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截至本年10月止的3個月平均每月變動率為0.2%,而截至本年9月止的3個月相應變動率為-0.7%。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相應變動率均為0.1%。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本年10月呈現按年升幅類別為電力、燃氣及水(上升28.1%)、衣履(上升6.1%)、交通(上升5.7%)、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2.5%)、耐用物品(上升2.0%)、基本食品(上升1.8%)、雜項服務(上升0.9%)和菸酒(上升0.7%)。 此外,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本年10月呈現按年降幅類別為雜項物品(下降1.6%)和住屋(下降0.6%)。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26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2021)年8月至10月總體失業率為2.8%,澳門居民失業率為3.8%,較上一期(本年7月至9月)下降0.1%。就業不足率上升0.6%至4.5%。 本年8月至10月勞動人口共38.73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8.6%。就業人數為37.64萬人,澳門就業居民為28.03萬人,較上一期分別增加800人及1,100人。 失業人數為1.09萬人,較上一期減少300人。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曾從事博奕及博奕中介業和建築業的佔多;尋找第1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比率上升1%至15.9%。 就業不足人數為1.75萬人,較上一期增加2,500人。就業不足人數以博奕及博奕中介業、旅館業、餐飲業和建築業佔多。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11月23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11月23日公布,因應匈牙利農業部、波蘭獸醫檢查總署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分別通報,指匈牙利貝凱什州和瓊格拉德州、波蘭大波蘭省Turecki區,以及愛爾蘭莫納亨郡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香港目前與匈牙利和愛爾蘭僅建立禽肉進口機制,並無禽蛋進口機制。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本年首9個月自匈牙利進口約730公噸冷藏禽肉、自波蘭進口約4,07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482萬隻禽蛋,以及自愛爾蘭進口約300公噸冷藏禽肉。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匈牙利、波蘭和愛爾蘭當局,並會繼續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當地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24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第3季零售業銷售額按年上升78.1%至159.8億元 (澳門元,下同),扣除價格因素影響的銷貨量指數,較去(2020)年同期增加86.5%。 與去(2020)年同季比較,主要零售行業中通訊設備(+218.6%)、鐘錶珠寶(+208.5%)、皮具(+171.3%)和百貨(+96.9%)銷售額均呈現大幅上升,而汽車(-24.9%)則下降。銷貨量方面,同樣以通訊設備(+241.2%)、鐘錶珠寶(+215.7%)、皮具(+181.3%)和百貨(+102.5%)升幅較明顯,汽車(-24%)則下降。 與本年第2季修訂後的零售業銷售額(207.1億元)比較,本年第3季銷售額下降22.9%。其中成人服裝及鐘錶珠寶銷售額按季分別下降36.9%及30.8%;超級市場銷售額上升17%。銷貨量指數按季減少22.6%;成人服裝(-33.3%)及鐘錶珠寶(-31%)降幅較明顯,超級市場(+16.7%)則呈現升幅。 綜合零售商戶意見,有66.8%商戶預計本年第4季貨物銷售量較去年同季減少,29.2%認為銷售量較去年同季相若,預期增加佔4%。預測第4季銷售價格將維持在去年同期水平的商戶達69%,認為價格下降佔24.2%,預計上升佔6.8%。與第3季比較,約62%商戶預計第4季經營情況轉弱,而認為預期經營情況保持穩定(22%)或理想(16%)共佔38%。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22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10月入境旅客較9月減少47.8%至328,245人次;按年減少43.6%。不過夜旅客(216,829人次)及留宿旅客(111,416人次)按年分別下降20.8%及63.9%。旅客平均逗留時間為2.3日,較去(2020)年同期增加0.9日,留宿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增加4.5日至7.2日,不過夜旅客(0.1日)則維持不變。 客源方面,中國大陸旅客按年減少44.2%至300,996人次,其中個人遊旅客共64,097人次。大灣區珠三角九市旅客共184,662人次,來自珠海市佔67.4%。香港及台灣旅客分別為24,403人次及2,809人次。 入境渠道方面,本年10月經陸路入境旅客較去年同期減少42.8%至310,841人次,其中82.9%從關閘口岸入境,經橫琴口岸及青茂口岸入境分別佔10.4%及4.3%。經空路及海路入境旅客分別為11,843人次及5,561人次。 本年1至10月入境旅客共6,083,773人次,按年增加32.2%;留宿旅客(3,015,076人次)及不過夜旅客(3,068,697人次)分別增加43%及23.1%。旅客平均逗留1.6日,較去年同期上升0.2日;留宿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3.2日)增加0.4日,不過夜旅客(0.1日)則減少0.1日。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11月22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2.84)按年上升0.91%,升幅主要由汽油、外出用膳、機票和石油氣價格以及家傭薪酬調升所帶動,而住屋租金與豬肉售價下調抵銷部份升幅。 本年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微升0.02%。冬季成衣應市及酒精飲品售價調升,帶動衣履及菸酒價格指數分別上升0.91%及0.67%。新鮮豬肉售價下調,惟蔬菜和外出用膳價格增加,使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大類價格指數微升0.08%。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按月微升0.02%及0.03%。 至本年10月為止的12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減少0.3%,其中通訊(-7.32%)和康樂及文化(-7.17%)大類的降幅較大。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下降0.34%及0.26%。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2月1日 根據越南新聞報導,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於2021年11月30日晚間,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丁,兩國領導強調能源及油氣仍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主要合作項目之一。 本次會見係阮國家主席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行程之一。兩國領導人針對眾多重要發展趨勢及措施進行交流,並對2030年加強越俄兩國新合作階段深入探討。 阮國家主席表示,越南視俄羅斯為重要合作夥伴,兩國邦誼良好。另一方面,普丁總統亦高度讚賞阮主席訪俄之舉,並表示此次訪問將促進越俄傳統友誼及全面戰略夥伴之合作關係。渠亦高度評價越南所取得之成就,並肯定俄羅斯仍將越南視為東邪地區之主要戰略夥伴。 阮國家主席及普丁總統對越俄加強政治外交關係廣泛交換意見。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在雙邊及多邊合作方面,仍保持聯繫,尤其高階領導聯繫,且越俄在教育培訓、科技、文化、旅遊及通訊等進行全面合作。 對世界局勢的看法,阮國家主席認可俄羅斯在全球地位之重要性,並支持俄羅斯成為東協(ASEAN)及亞太地區之合作橋樑。 雙方亦討論有關維持越俄在亞太地區(包括東海)之航港和平、穩定、自由,以及安全保障,並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1982)之國際規範。 雙方同意在疫情受控制後,將加強黨、州、國會,以及政府各層級之代表團互訪,以及地方與民間交流。 在國防安全合作,兩國取得許多重要成果,深化兩國政治互信關係,並肯定將經濟合作列為重要項目。 在經濟方面,阮國家主席與普丁總統均表示,過去雙邊貿易及投資雖維持成長,但仍存致發展空間。雙方同意繼續落實越南與歐亞經濟聯盟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促進雙邊貿易及投資,並期望有所突破。 兩國領導確認能源及油氣將繼續成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之主要合作項目,為兩國帶來實際利益;同意按照國際法規,包括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1982),維持及擴大在越南水域及俄羅斯領土上之油氣合作。兩國領導歡迎並推動兩國在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燃料及再生能源等領域之合作;加快在越南興建核化學技術研究中心,作為今後重點合作項目之一。倘疫情受控制後,雙方同意將儘快開通兩國航線,以恢復兩國人民之交流。 最後,阮國家主席及普丁總統發表「有關邁向2030年越南-俄羅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願景之聯合聲明」,為兩國間深度信任合作奠定基礎,並日益深化各領域實質合作,以符合兩國人民長遠利益,並為地區與世界和平、安全及永續發展作出貢獻。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網報,2021年11月30日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截至本(2021)年11月20日,越南外人直接投資(FDI)總金額達264.6億美元,年增0.1%。其中,增資資本超過80億美元,年增26.7%;新投資項目共1,577案,總投資金額達141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新投資項目數量及總金額比較,分別下降31.8%及增加3.76%;併購投資共3,466案。 產業別方面,外資企業投資越南領域遍及各行業,其中以製造業、發電與配電業、不動產,以及批發與零售業領先,投資金額分別達140億美元、57億美元、24.1億美元及12.7億美元。 投資來源方面,以新加坡居首,占總投資金額28.7%,其次為南韓及日本,上述3國在越南投資總額分別達76億美元、43.6億美元及37億美元。外資投資主要集中在越南隆安省、胡志明市及海防市,投資金額分別達37.6億美元、34.3億美元及28億美元。 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預計本年可達2,202億美元,年增19.7%,約占越南出口總額之73.6%。另一方面,外資企業之進口總額超過1,955億美元,年增29.5%,約占越南進口總額之65.5%。
A:資料來源:越南政府報網站2021年11月2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頃於2021年11月29日下午率領越南高級代表團員離開瑞士,圓滿結束對瑞士訪問,並啟程前往俄羅斯,繼續對俄國進行正式訪問行程。 阮國家主席出訪瑞士期間,參加近30個活動,包括與瑞士總統帕梅林(Guy Parmelin)會談,拜會聯邦國民議會等多項活動。 阮國家主席與瑞士總統舉行之會談,達成多項合作議案,包括儘快完成長達9年越南與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談判 (成員國包括瑞士、列支敦士登公國、挪威及冰島等4國),強調上述協定係瑞士企業在越南進行長期投資之重要法律框架。瑞士總統Parmelin並盼單獨與越南簽署如越南與歐盟之自由貿易協定。 瑞士在創新與數位轉型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2國領導一致同意加強科技、教育及培訓領域合作,建立創新夥伴關係。瑞士5所著名大學歡迎與越南大學合作。雙方同意研究將2國於2019年簽署之創新合作意向書提升為議定書,發展更廣泛合作,獲在瑞士越南僑界之讚賞與支持,許多在瑞士越南知識分子從事該等領域工作,期盼能為祖國作出貢献。 阮國家主席訪問瑞士期間,另拜會駐瑞士聯合國辦公室、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主要國際組織重要幹部,進行多項多邊活動。其中,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重申將繼續與越南合作,最快協助,提供最多疫苗予越南,並支持越南成為疫苗生產中心之想法。世界衛生組織亦將與技術部門討論有關將越南生產之疫苗參與WHO在全球試驗計畫之可行性。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秘書長則表示,該會將在資源與技術方面支持越南,協助越南提升國家智慧財產權及以創新生態系統服務社會及促進經濟永續發展。 阮國家主席此次對瑞士正式訪問取得豐碩,為2國建交50年後樹立新發展里程碑。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11月23日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1年1至10月越南禽畜及漁業飼料進口金額達41億,4,000萬美元,年增29%。主要進口來源國,以自阿根廷進口最多,進口金額達14億5,000萬美元,年增11.4%,占越南禽畜及漁業飼料進口金額之35%;美國排名第2,進口金額達6億9,236萬美元,年增66.3%,占總進口量之16.7%;其他禽畜及漁業飼料進口來源國,包括巴西、歐盟及東南亞地區,進口金額分別達4億8,737萬美元、3億3,776萬美元,及2億9,729萬美元,分別年增42.2%、47.4%及18%。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1年10月越南玉米進口量達81萬9,000公噸,月增14%,進口金額2億3,400萬美元,月增6%。2021年1至10月越南玉米進口量850萬公噸,年減15%,進口金額24億美元,年增21%。主要進口來源國為阿根廷、巴西及印度。2021年1至10月玉米進口價格為每公噸286美元,與2021年8至9月比較,增加7%,但與2020年10月比較,增加50%。 越南禽畜協會會長分析。由於全球糧食及貨品價格不斷上揚,未來禽畜及漁業飼料價格將持續增加舉升。 美國農業部(USDA)表示,為滿足越南國內肉類產業,近期越南增加進口玉米,主要進口東南亞地區玉米為主,預估2021至2022年越南將成為全球第5大玉米進口國。 根據美國農業部農業國際貿易機構統計,越南養殖有殼水產品及其他禽畜逐漸增加,越南為全球禽畜及漁業之潛在買主, 主要出口養殖漁產品及禽畜飼料如五穀烘乾及發酵添加劑等產品。 預估越南玉米及其他五穀類之禽畜飼料進口量在未來10年將增加3倍,其中,主要進口產品為玉米,其次為小麥及大麥。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報及VnExpress網報,2021年11月29日 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伉儷接受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正式邀請,已於2021年11月29日晚上率高級代表團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將停留至12月2日。阮國家主席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國際機場時由俄羅斯外交部次長及外交部高級官員隆重接機接待。 阮國家主席訪問俄羅斯期間之主要行程包括: 11月30日下午與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會晤。同日視察駐俄羅斯越南大使館及常駐機構人員; 會晤俄羅斯下議院杜馬主席Vyacheslav Volodi、俄羅斯總理Mikhail Vladimirovich Mishustin、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Valentina Matviyenko以及俄羅斯共產黨主席。 出席越-俄企業論壇開幕典禮並致詞,同時會晤俄羅斯越南僑界代表; 會晤俄羅斯醫療、石油及金融等首席集團領導; 出席並見證越捷航空與莫斯科航空直航簽約儀式。 越南與俄羅斯雙邊貿易持續發展。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達48.5億美元,年增9%。2021年前6月雙邊貿易達26億美元,年增12.5%。據駐俄羅斯越南大使鄧明魁表示,阮國家主席此行對越南與俄羅斯雙邊關係提升具有重大意義,有助深化越南-俄羅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阮國家主席訪問俄羅斯加深2國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議題合作,尤其是Sputnik V疫苗、治療藥物研究之生產及分享對抗疫情經驗等。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Konstantin Kosachev2021年9月曾表示,越南是俄羅斯在亞太區之重要緊密夥伴,並透露越南是俄羅斯普丁總統唯一訪問5次之國家。
A:美國能源資訊總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表示,美國將在2022年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位於維吉尼亞州之液化天然氣公司Venture Global LNG將投資超過100億美元在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灣沿岸的Calcasieu河道建造第四座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CP2。此外,該公司已獲得聯邦主管機構的批准,開始試營運目前位於Calcasieu Pass部分天然氣液化設施。 全面投入後,Calcasieu Pass 每年將生產約 1,000萬公噸的液化天然氣。 位於德州休士頓之LNG最大出口商Cheniere,在路易斯安那州的Sabine Pass LNG廠,是美國目前規模最大的LNG出口設施,現有營運中之5條生產線產能達每年2,500萬公噸,興建中的第6條生產線預計111年完工加入生產,屆時該廠累計產能將可達每年3,000萬公噸;此外該公司位於德州的Corpus Christi LNG廠已有2條生產線營運中,第3條產線正在進行商轉前測試,累計該廠產能達每年1,500萬噸。
A:據媒體引用市場分析公司IHS Markit最新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11月非石油經濟成長速度雖持續放緩,PMI自9月的58.6降至10月的57.7再降至11月的56.9,惟仍係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表現不錯月分之一。 上述調查指出,沙烏地非石油經濟持續成長主因為市場需求強勁及物價溫和上漲促使商業活動增加,成長速度趨緩則因企業新增訂單於本年9月達到7年來新高後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