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瑞士Republik報2021年7月26日新聞報導,瑞士聯邦Paul-Scherrer-Institut (PSI)研究中心與瑞士Touring-Clubs Schweiz(TCS)協會共同合作,比較瑞士市面上最受歡迎之全電動車及其同等級之汽、柴油車溫室氣體排放。其中電動車溫室氣體排放量係依照瑞士電力來源比例計算,於瑞士行駛電動車每公里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同等級汽柴油車的一半(以20萬公里為例)。如現代汽車Konda電動車型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約為133g,而其汽油燃料車型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約為275g。若納入生產電動車電池之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則里程數低於3萬5千公里時電動車排放量仍較汽柴油車大,但整體來說汽車行駛里程數越高,電動車之減碳效果優勢愈大。     資料來源:瑞士Republik報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7月26日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2021年8月3日新聞稿,瑞士2020年新上路車輛數目為33萬6,841輛(-17.8%),其中小客車為23萬8,664輛(-23.7%)。2020年新上路小客車按照動能分類,數量分別為:汽油車11萬9,097輛(-38.1%)、柴油車5萬1,987輛(-34.7%)、一般油電車3萬2,757輛(+49.3%)、全電動車1萬9,765輛(+49.8%)、可充電油電車1萬4,439輛(+225.7%)。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新聞稿 日期: 2021年8月3日  

A:依據瑞士Republik報2021年7月26日報導,瑞士聯邦Paul-Scherrer-Institut (PSI)研究中心與瑞士Touring-Clubs Schweiz(TCS)協會共同合作,比較瑞士市面上最受歡迎之全電動車及其同等級之汽、柴油車經濟效益,包含新車價格、修理及服務費、燃料或電費開銷、牌照稅、保險等,在考慮車輛預期使用年限因素後,電動車及汽、柴油車之經濟效益並無明顯差異。例如Peugeot 208型雖電動車新車價格較汽油車高,但由於行駛一公里之汽油開銷較電大,因此2者總開銷皆為每公里0.59瑞郎(以每年行駛15,000之前提下)。該統計資料以同方法比較13對同等級電動車及汽、柴油車經濟效益後,平均每公里開銷金額差異保持為10%以內。     資料來源:瑞士Republik報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7月26日

A:依據瑞士Republik報2021年7月26日新聞報導,瑞士聯邦Paul-Scherrer-Institut (PSI)研究中心與瑞士Touring-Clubs Schweiz(TCS)協會共同合作,比較瑞士市面上最受歡迎之全電動車及其同等級之汽、柴油車,並總結電動及汽柴油車之車重與其每公里排放量成正比,例如該統計報告列舉之電動車中最重者為Audi E-tron車重2685kg,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06公克;而非全電動車中最輕者為Fiat 500(該款為油電車)車重1127kg,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37公克。因此雖電動車每公里排碳量較少,但因Audi E-tron電動車重超過Fiat 500油電車重量之2倍餘,因此該兩款車每公里碳排放量差異不大。     資料來源: 瑞士Republik報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7月26日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NZZ)2021年4月24日新聞報導,瑞士汽車進口產業計畫成立Librec電池回收初創企業,將於2022年開始建設廠房,2024年開始運作。預計2024年可回收300公噸之電動汽車電池(約1,000輛電動車),並於10年內每年回收數量可增加逐漸至2024年之10倍。該公司係使用德國Duesenfeld公司首先運用之技術,預計可回收90%之電池材料,符合歐盟草案預計2025年起應達成之目標。其中鈷、鎳、錳、銅、鋁、鋼、石墨、電解質及塑膠等材料回收率達90%,鋰回收率達70%,所有其他金屬回收率達100%。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新聞報導 日期: 2021年4月24日

A:電動車電池所需之鈷稀有且不易取得,並全球鈷供應約60%依賴剛果共和國。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NZZ)2021年7月17日新聞報導,若欲將瑞士境內所有之汽柴油車替換為電動車,則估計所需電池中之鈷約為4萬公噸重,占全球全年產量之三分之一,因此電動車電池之替代材料研發至關重要,例如目前中國Tesla 3之電池即以鐵代替鈷及鎳。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NZZ)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7月17日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2021年8月14日新聞報導,瑞士電動車協會(Swiss E-Mobility)預測在2025年後電動汽車生產成本及售價將低於汽柴油車,且目前電動汽車之動力成本已較汽柴油車低廉,因此該協會預測10年內新上路電動車將占所有新上路汽車之90%,並預測2035年占比將增加至99%,且該發展趨勢將徹底改變汽車產業。   可能受影響之產業包含汽車維修廠,其原因為汽柴油車引擎約有數千個零件,而電動車引擎零件明顯較少。據估計汽車維修廠營業額可能因此減少超過50%。然而由於目前瑞士汽車維修業勞動力不足,因此汽車維修業就業市場應不會受到衝擊。另瑞士企業ABB、Brusa以及Brugg集團分別生產快速充電站、無線充電技術以及快速充電站所需電線,據估計該等企業於未來將快速成長。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新聞報導 日期: 2021年8月14日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發布之最新統計資料指出,2021年9月份瑞士登記的失業人口為12萬0,294人,比上月份減少6,061人,失業率為2.6%;與2020年同期相比則減少2萬8,266人,減少19%。 另9月份年輕人(15-24歲)的失業人口為1萬2,533人,比上月份減少1,248人 (-9%),比2020年同期減少6,517人 (-34.2%)。 中年(50-64歲)的失業人口為3萬6,546人,比上月份減少1,481人 (-3.9%),比2020年同期減少3,330人 (-8.4%)。 在9月份登記的求職者為20萬8,282人,比上月份減少6,133人,比2020年同期減少2萬9,863人 (-12.5%)。 9月份有登記的職缺為6萬0,588個,增加2,138個職缺。 另2021年7月份的短期聘僱之勞工為6萬7,807人,比2021年6月份減少9萬4,483人(-58.2%)。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1年10月7日

A:出處:NL Times, 2021/10/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天然氣價格大幅調漲導致荷蘭本年9月份通膨率上揚達 2.7%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公佈,荷蘭本年 9 月份通膨率為 2.7%,略高於8月之2.4%,特別是以能源費調幅最高。2020年9月份通膨率僅為1.1%。   與 2020 年 9 月相比,能源費漲幅平均高出近 20%, 而8月的漲幅僅略低於 14%。相反地,由於大多數消費產品簽訂的是固定合約,多數在明年 1 月份才會進行修訂,故目前價格波動不大。   CBS 表示,如果根據歐盟的計算方式,荷蘭本年9月份通膨率應為 3%,仍低於歐盟平均數3.4%。荷蘭政府原本預估明年薪資調整幅度約為2%,若物價持續上揚,荷蘭政府所抱持明年將會有穩定的消費能力的希望,將無法實現。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 近日與丹麥物流公司DFDS簽訂100輛電動重型卡車(Volvo FM Electric)的訂單,是Volvo AB電動卡車有史以來最大的訂單,預定於2022年底至2023年交車。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之前因為半導體和零組件短缺的影響,曾暫停瑞典工廠的作業。雖然Volvo Cars在9月的銷售量大幅衰退30%,且目前全球供應物流仍相當遲緩,但日前Volvo Cars對於第三季的半導體和零組件供應狀況表示樂觀,也期待第四季的供應無虞,並對汽車銷售的成長趨勢仍具相當信心。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1年10月7日報導,德國製藥大廠Boehringer Ingelheim(簡稱BI)於2017年4月斥資7億歐元,在維也納興建之「大規模細胞培養中心」(LSCC)終於在2021年10月7日完工啟用,為奧地利在強化製藥產業供應鏈穩定性再添生力軍。 該中心位於維也納第12區,主要工作領域係培養活性藥成分,除供自用外,亦可為其他藥廠提供活性藥成分。該中心使用之新系統可在很短時間內,自一種產品線切換至另一種產品線,或同時生產不同產品。此種有彈性之生產線在全球仍屬少數。 BI維也納子公司係該集團全球布局最重要據點之一,未來該集團使用之微生物活性藥成分培養技術將移轉至該中心。BI奧地利子公司2019年營收近15億歐元(集團總營收190億歐元),員工約1,900人,新生產線加入後,員工將增至2,400人。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1年10月7日報導,奧地利最大鋼鐵集團「奧鋼聯」(Voestalpine)斥資1.88億歐元,在Linz廠之3號冷軋機(BETA 3)建造之一條新綜合酸洗線於日前動工,預計該酸洗線串聯工程將於2023年底完工並投入運營,年產量最高可達200萬噸。 奧鋼聯副執行長Herbert Eibensteiner表示,新生產線將符合工業4.0全自動化及數位化最高生產標準,可進一步提高汽車、家用電器及建築產業用鋼鐵質量。E氏指出,在冷軋鋼生產程序中,酸洗係介於熱軋及冷軋之間必不可獲缺之工序。新生產線係將所有必要之工序步驟(酸洗及冷軋)整合至一個系統中,不但可縮短總生產時間,且可減少後勤工作。 據悉,新生產線可根據客戶需求,使用鹽酸進行酸洗,而非硫酸。為符合該集團建立「綠科技鋼鐵」(Greentec Steel)目標,亦將於生產線現場興建一座使用後之廢鹽酸再生裝置;除提煉有用物質外,經處理過之廢水將透過滲透系統,排入地下進入自然循環,而非處理過後排入下水道,再流進河川。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10月1日報導,依據西班牙財政部國稅局資料,西國政府於2021年前8個月課徵托賓稅(tasa Tobin, 金融交易稅)之所得為1億8,500萬歐元,於2021年第1季課徵谷歌稅(tasa Google,網路數位稅)金額為9,200萬歐元。西國政府前述2稅收之預算為9億6,800萬歐元,課徵結果遠低於預期,僅達19%。 西國政府規範托賓稅課徵對象為資本額逾10億歐元之金融機構,就其交易課徵0.2%之稅率,自2021年1月中旬生效。該稅項西國政府原預算收入為8億5,000萬歐元,迄8月實際徵收額僅為總預算之33%。政府說明由於疫情因素,導致稅收數據較難估計,另該項稅收於立法時將課徵基礎自每日實際營業額(operaciones intradia)變更為以每日平均交易額(saldo promedio diario)為基準,更加劇該項稅收預算額與實際課徵額之差異。 西國政府規範谷歌稅課徵對象為全球營業額大於7億5,000萬歐元之跨國大企業及3家西國業者,課徵內容為該類業者自線上廣告服務、數位仲介服務及販售用戶資料所賺取之營業額徵稅,稅率為3%,自2021年1月中旬起生效。西國政府承諾將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取得協議後,取消前揭稅收。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10月2-3日報導,依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21年9月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即消費者物價水準指數,IPC)為3.4%,上漲至13年前,即2008年金融危機時水準。據瞭解,通貨膨脹率大幅增加之主因係能源價格大漲、製造業由於供應鏈短缺導致產能失調及部分國家取消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採取之稅收調整措施等。 依據最新資料,歐元區自2021年6月起物價持續上漲。2020年同期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通貨膨脹率為-0.3%。由於9月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17.4%,導致通貨膨脹問題益加明顯。歐洲經濟專員Paolo Gentiloni表示,由於能源價格高漲,導致歐元區短期通貨膨脹率高於3%。歐洲中央銀行總裁Cristine Lagarde則指出,相關數據顯示歐元區通貨膨脹上漲係暫時性經濟現象。 2021年9月愛沙尼亞通貨膨脹率為6.3%,立陶宛為6.3%,斯洛伐尼亞為5.1%,西班牙9月IPC較8月增加0.7%,為4%,另德國9月通貨膨脹率則為4.1%,係1993年以來首次高於4%。據悉除歐元區發生通膨高漲外,美國亦面臨近10年最嚴重之通膨增加問題。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10月4日報導,西班牙加納利群島(Islas Canarias)自治區拉帕爾馬島(La Palma)老昆布雷火山(La Cumbre Vieja)爆發迄今,嚴重影響當地經濟及民眾生活,地方政府初步估計火山損害基礎建設及房舍金額逾4億歐元。以產業而言,則對當地香蕉種植及觀光業均造成嚴重影響。 拉帕爾馬島經濟發展局長Raquel Diaz指出,當地目前仍尚難以完整估計火山爆發受損情形,初步估計損失金額應為數億歐元。其中,島上主要產業為香蕉種植及觀光業均深受火山爆發影響。 加納利群島香蕉生產業者協會Sergio Caceres經理表示,該島2020年香蕉出口量為14萬4,302公噸。該島GDP約為15億5,000萬歐元,香蕉產業約占GDP之11%。加納利群島La Laguna大學經濟學者Raul Hernandez表示,倘加計香蕉產業在拉帕爾馬島之間接產值,則香蕉產業整體約占當地GDP之30%至50%,對當地經濟發展重要性極高。 老昆布雷火山並未危害拉帕爾馬島全島生計,主要影響Los Llanos de Aridane所屬之Tazacorte及El Paso兩個小鎮。前述2個小鎮直接受岩漿吞蝕及火山灰重創地區之香蕉產量占全島之50%。依據當地政府統計,火山爆發迄今2週已有逾1,000公噸香蕉因此棄收。 拉帕爾馬島觀光業在2019年營收為2億8,500萬歐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減少為8,200萬歐元,近期火山爆發更重創該產業發展。在火山灰攏罩下,全島暫時均成為觀光廢墟,須待解除民眾安全疑慮後,才能逐漸恢復。老昆布雷火山於觀光旺季爆發,所有觀光活動一律取消,影響當地觀光業50%至75%。 火山爆發嚴重影響當地香蕉種植及觀光產業。許多農地均為岩漿覆沒或嚴重損害而無法種植;而火山持續爆發亦使當地被迫暫停接待外來觀光客,旅宿業者因而持續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

A:綜整西班牙ABC日報本(2021)年10月05日及國家報(El Pais)2021年9月29日報導,由於目前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區民眾年齡超過12歲之疫苗施打完成率已逾87.5%,年長者及有免疫問題患者已有逾2萬998名完成第3劑莫德納(Moderna)或輝瑞(Pfizer)疫苗之注射,爰已緩解醫療體系崩潰及民眾死亡危險。鑒此,馬德里自治區政府公布在室外可保持安全距離下,解除6歲以上民眾配戴口罩之規定,惟室內則仍強制配戴口罩。 另自2021年10月4日起,馬德里自治區政府完全解除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所需之旅宿餐飲業酒吧、餐廳、電影院、劇院、夜生活場所室或內足球場之人流限制措施,亦不再限制其營業時間。另允許籃球賽觀賞區得使用80%之座位,餐廳及酒吧室內每桌最多可容納餐飲民眾人數為6名,室外最多則為10名,而吧檯區仍禁止站立飲食。在安養中心部分,則解除訪視親友人數及時間限制,並建議安養中心民眾若外出逾72小時者,應施進行抗體檢測。 由於西班牙等國家並非僅將開放吧檯區視為單純餐飲地點,係回歸新常態生活之象徵,爰前述解除管制措施對旅宿餐飲業而言,其重要性與諾曼地登陸行動日相近。惟民眾對於前述管制措施解除看法不一,部分民眾不願恢復昔日酒吧吵雜的生活環境,部分民眾認為前述措施係恢復昔日獨立自由生活之象徵,部分民眾仍偏好室外露天咖啡座,而另一部分民眾則認為前述措施將加劇新冠肺炎之傳染。

A:西班牙Invest in spain平台2021年9月30日報導,比利時Asteria集團全面收購西班牙葡萄酒標籤之供應商Coreti。該集團指出,Coreti公司為葡萄酒、啤酒及油類等產品標籤之指標型供應商,且在物流市場亦具有豐富經驗,其採用之創新、耐用性高之材料及高品質印刷,可滿足所有顧客之需求,可輕易於競爭激烈之市場中脫穎而出。 Coreti公司成立於1991年,2020年營業額達1,780億歐元,工廠設於加利西亞自治區貝爾貢多市(Bergondo)占地4,500平方公尺,員工人數約110名;亦曾在西班牙巴克大賞(Premios Baco)獲得2017年產品設計金牌獎。

A:西班牙Invest in spain平台2021年10月5日報導,德國利多超市(Lidl)之擴張與房地產部門宣布在2024年將在西班牙投資15億歐元,預計在這3年內將於維多利亞、格拉納達、巴塞隆納及馬德里等地開設150家新門市及4間倉庫,以確保該品牌在西班牙市場持續擴張及物流平台之建設。 目前利多超市在西班牙已有630間門市,11個物流平台及1萬7,000名員工。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研究,利多超市在馬德里自治區已創利約1萬2,500名直接與間接及相關之工作崗位,其營業額約為該自治區國內生產毛額(GDP)之0.27%,約5億7,500萬歐元。此外,利多超市在西班牙全國之年營業額約58億歐元,占西班牙GDP之0.52%,在西班牙亦創造約12萬5,000個直接、間接及相關之工作機會。

A:彭博社10月7日報導,全球頂級晶片製造商抵制美國政府要求提供供應鏈數據,指出拜登政府尋求解決全球晶片供應問題,面臨台灣及韓國政界與企業管理層阻力,增加解決晶片荒的複雜度。   美國商務部上(9)月要求半導體供應鏈廠商須在11月8日前填寫問卷,以獲取晶片短缺相關資訊,儘管該請求為自願性,惟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稱可能援引「國防生產法」等強迫提供。根據最新數據,半導體訂單與交貨時間差距已連續9個月上升,本年9月平均達21.7週,係該公司2017年開始追踪以來最長一次。   台積電占全球晶片代工一半以上,該主導地位已促使英特爾等競爭對手呼籲增加美國本土投資,且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政府亦考慮支持本土晶片產業,以減少對全球最先進半導體製造中心的依賴。   美國要求晶片製造商數據遭台灣政界人士及股東抵制,台積電表示「台積電絕不會交出敏感資訊,尤其客戶數據,尚在評估如何因應」,聯電則拒絕評論如何回應美國詢問,然強調將保護客戶非公開資訊。另台灣經濟部10月2日表示,台灣晶片製造商不會在未經客戶同意情況下提供「商業機密」,並將在我商與客戶及白宮溝通時提供支持。   韓國貿易工業暨能源部10月6日發表聲明,對美國要求資訊範圍表示擔憂,包括韓國中央日報等媒體援引不具名韓國晶片製造商表示,可能難以滿足美國的要求。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10-07/tsmc-leads-pushback-in-taiwan-against-biden-s-chip-data-bid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