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阿曼目前仍朝經濟多元化策略、改善投資環境措施等方向上進行。政府未來發展方向主要仍在積極吸引外資,期使產業能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如製造業、觀光業及物流產業等,積極開發推展自由貿易區與資訊科技園區等,輔以經濟多元化,以及加強國營事業民營化等。
A: 科威特相關政策制定皆是以實現”New Kuwait 2035”為目標,除制定有”Kuwait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KNDP”之長期發展計畫,另亦制定每五年期的「五年經濟發展計畫」。計劃以7大支柱為目標:(1)提升全球定位、(2)強化基礎建設、(3)投資人力資本、(4)改善公共管理、(5)高品質醫療環境、(6)平衡經濟發展、(7)環保宜居國家。
A:巴林目前的發展目標在於推升整體經濟動能,主要措施有暫停徵收外勞雇用稅及對國有的海灣航空(Gulf Air)進行紓困;而降低青年失業率,提高國民素質,鼓勵新興產業及降低政府債務將是未來幾年最主要的挑戰。
A:印尼為我第17大出口國及第13大進口國,我國對印尼主要出口積體電路、織品、車輛零件等,主要進口煤、含金金屬、液化天然氣等。 108年佐科威總統上任後,積極興建基礎建設及偏遠鄉村地區建設、改善製造業結構與出口能力,並進行法制改革以吸引外人投資,如109年11月簽署「創造就業綜合立法」草案,大幅改善印尼經商投資環境。
A:日期: 110年9月23及110年9月26日 來源: 總理辦公室新聞稿、7news、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ACT Health https://www.pm.gov.au/media/interview-mark-riley-weekend-sunrise https://7news.com.au/lifestyle/health-wellbeing/pm-doubles-down-on-plan-to-open-international-travel-by-christmas-at-the-latest-c-4044016 澳大利亞總理Scott Morrsion於美國四方會議後接受澳媒訪問時提到,當全國疫苗接種率達到80%時,將開放州邊境及國境,恢復國際旅行。M總理並表示,澳大利亞支持美國總統Joe Biden的 2022 年為全世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計劃,提供給沒有疫苗的國家接種疫苗。 M總理表示,當疫苗施打率達80%以上,我們將與疫毒共存,口罩政策、OR Code掃描系統將持續進行,而疫苗護照亦可望於10月中下旬施行,確保民眾安全。渠並呼籲各州州長能儘快達到80%的施打率,以開放邊境。根據最新的聯邦政府統計數據,全國平均目前約有 48.5% 的人口接種二劑疫苗,以首都坎培拉二劑接種率佔全國最高,達60.7%,完成第一劑接種率亦高達86.8% ;目前全國二劑接種率最低的兩州分別為昆士蘭州(43.96%)及西澳(43.91%)。 澳大利亞外貿部部長Dan Tahan於上週國家新聞俱樂部記者會時亦表示,會朝著在聖誕節前夕達到80%疫苗施打率的國家疫苗計劃及開放國際邊境努力。 M總理並表示,新南威爾斯州最有可能成為二劑接種率達80%的州,並已與新州州長Gladys Berejiklian討論未來開放國際旅行後,如何促進觀光。而新州州政府將由新州衛生廳主政於未來幾週內試行海外返國居家隔離7天之計劃,目前新州衛生廳已允許約175名完全接種疫苗的國民返回並居家隔離7天的申請。 新州旅遊 廳長Stuart Ayres表示,雪梨是一座全球城市,必須與全球接軌。 新州電子商務及客戶服務廳(Digital and Customer Service Minister) 廳長Victor Dominello 於今(9/27)日表示,新州目前已在建置疫苗電子護照系統,預估於10月11日可望達到70%疫苗接種率,而疫苗電子護照可望能在10月中旬開始於各中小企業及餐聽試行。
A:日期:9月20日、9月27、28日 來源: ABC News、the Ages Regional Victoria's roadmap out of COVID restrictions has been released. Here's what it looks like - ABC News https://www.theage.com.au/national/victoria/lockdown-restrictions-ease-again-in-some-regions-as-victoria-records-705-new-local-covid-cases-and-one-death-20210927-p58uyu.html 維州州長Daniel Andrews於9/19日公佈新的解封路線圖並表示,當維州完成二劑疫苗接種的民眾達8成時,將可以擁有更多自由,惟解封路圖所公佈的日期建立在疫苗施打的預測,若未達到或提早達到,解封日期將隨之改變。 截至今(9/28)日,維州確診病例為1,016例,超過新州確診病例,完成二劑疫苗接種率為47.4%,第一劑接種率為77.5%。維州州長宣布,本週二(9/28)日晚間11:59分起,墨爾本大都會地區、Geelong、Surf Coast偏郊城市將微解封,將於上述地區試行疫苗護照,並期能在11月2日墨爾本盃(Melbourne Cup)時能開放已完成接種疫苗的民眾前往觀賞賽馬比賽,而Mitchell Shire市中心仍有多數確診病例,將保持封城狀態。 根據州長公布的解封路線圖時程如下: 9月26日放寬外出限制至15公里(網球場及高爾夫球場非接觸式的戶外運動設施將重新開放,家庭聚會人數上限5人。 10月5日學生返校 :(參加維州綜合能力考試(General Achievement Test)的學生將從10月5日起複課:其他年級的學生,必須待解封路線圖的下一步實施後複課) 10月26日零售飲業逐步解封:(二劑疫苗施打率達7成,將 開放50人戶外用餐) 11月5日維州境內自由行: 1、二劑疫苗施打率達8,將開放室內150人用餐,戶外500人用餐; 2、幼兒護理機構和早教中心將對所有孩子開放,學校也將全部複課,大學生仍將維持線上上課; 3、在這一階段,開放措施應與全國性的解封計劃一致,包括可能開放國境,視情 況必要時接種第三劑疫苗,對接種疫苗旅客的 入境人數沒有限制,對新冠採取與流感或其他傳染病一致的管理手段等。 Deakin Unviersity流行病學家Catherine Bennett教授表示,如果民眾能嚴格遵守規定的話,維州就可以更快地解封並可減少住院率和死亡率。 澳大利亞護理聯合會(Australian Nursing Federation)提醒表示,如果醫院系統因為解封而不堪重負,則需要暫停路線圖計劃的實施。 維州工商協會(Victor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稱希望維州能在實現70%兩劑接種率的情況下完全解封,類似於新州的解封計劃。
A:日期:110年9月20、9月21日、9月27日 來源:7 News Live、澳洲人報 (The Australian)、 ABC News https://7news.com.au/lifestyle/health-wellbeing/construction-workers-protest-at-cfmeu-c-4014364 https://7news.com.au/lifestyle/health-wellbeing/victorian-premier-daniel-andrews-expected-to-shut-down-construction-industry-after-tradie-protest-over-covid-jabs-turns-violent--c-4018018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politics/cfmeu-protest-andrews-faces-losing-significant-political-skin-if-riots-continue/news-story/d9fe3f1f7fb70cea00f1408a4b24e496 https://www.news.com.au/national/victoria/melbourne-braces-for-fourth-consecutive-day-of-protest-mayhem-from-tradies-antivaxxers-and-freedom/news-story/e526091018b4a5aa59657be65c464a09 鑑於維州Delta疫情持續攀升,為達到8成以上之疫苗接種率,維州建築、林業、海事、採礦及能源業工會(Construction, Forestry, Maritime, Mining and Energy Union ,CFMEU)公布從這9/24起,要求建築工人必須接種一劑疫苗後方能進入工地工作,以降低Delta感染人數並確保工人工作安全,此政策於9/20日引起建築工人對CFMEU發動血腥抗議並暴發衝突事件, 毀損墨爾本公會總部入口並造成10多名警方受傷,抗議已持續維持一週,而此衝突暴力抗議事件越演越烈,參與其中人員包括有反疫苗施打異議人士、右翼極端份子及其他反社會人士等,藉此次抗議參與其中滋事。 維多利亞州州長Daniel Andrews對此表示,不容許暴力行為,宣布維州建築工地將關閉二週。A州長並譴責,此次暴力抗議參與人士中已有數名確診Delta病毒,並住進ICU,有些需使用呼吸器,渠並再次強調疫苗的重要性,另於本週維州偏郊非熱點地區可望能微解封。 目前維州建築工地除非須進行必要的緊急維護方能施工外,其他工地將暫時停工。 澳大利亞工會理事會(The 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譴責連日來的暴力行為,認為可能導致疫情大幅擴散。CFMEU工會領袖已於9/21日表示, 暴力抗議活動是由少數極端分子所為,並非完全工會成員。CFMEU並表示,對政府要求關閉建築工地兩週之政策表示失望,強制接種疫苗規定會起反作用。維州反對黨領袖則呼籲對建築業工人進行新冠快篩檢測,認為工地停工不智的的做法。
A:寮國天然資源豐富,主要包括煤、石油器、鐵、鋅等礦產及農產品,另伴隨寮國發展水力發電,大量外資投入能源產業。自2006年起至2019年止,寮國每年經濟成長率均維持在6%至8%,其擁有歐盟、美國及日本等約50多個國家給予普遍化優惠關稅待遇(GSP),我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紡織原料、化學品、電子組件、鞋類、機械零組件等,寮國對輕工業發展所需之加工原物料、機具設備及零組件等需求有增加趨勢。
A:華爾街日報報導,福斯、福特及豐田等大型汽車商正開發固態電池技術,盼成為電動車下一代電池,取代具起火風險的鋰電池,惟固態電池尚須多年才可量產。 目前電動車大多使用的鋰電池,鋰電池歷經數十年發展,充電容量已有所改善、價格較可負擔,然鋰電池的液態電解質具起火風險,並隨著能量密度增加,加重起火風險,日前通用汽車召回雪佛蘭電動車,修理與電池起火相關的製造瑕疵。 固態電池主要材料較不具燃燒風險,較鋰電池更安全,且充電時間更快,惟固態電池製造成本高昂,在極熱或極寒溫度下運作能力尚未被證實,大規模量產恐須數年時間。 豐田汽車自行研發固態電池,去年豐田使用固態電池製造原型車並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固態電池輸出高於傳統鋰電池,然使用壽命較短,豐田表示將持續研發,尤其是固體電解質材料,目前計劃在其混合電動車中使用小型固態電池。 福斯、福特及BMW投資新創公司,盼開發可量產的固態電池技術,市研公司AlixPartners LLP表示過去一年插電式電動車電池投資增長40%,推算領先的電池新創已獲汽車商及創投等投入約20 億美元資金,包括福斯投資QuantumScape公司約3億美元,本年初測試QuantumScape固態電池,計劃建立QuantumScape技術電動車試驗工廠;BMW與福特等將投資Solid Power公司約1.3 億美元,Solid Power規劃明年建立固態電池試驗生產線。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https://www.wsj.com/articles/volkswagen-ford-other-big-auto-makers-push-to-make-solid-state-batteries-the-next-big-thing-for-evs-11632858485
A:綜合美媒報導,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公布的最新排名,紐約位居榜首,第2名為英國倫敦,該指數由智庫Z/Yen Group與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發布。 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且英國於2020年12月脫離歐盟後,無法進入歐盟金融市場,紐約及倫敦的金融服務業仍表現強勁,亞太地區香港及新加坡則排名第3及第4。Z/Yen Group主席表示,該指數顯示,北美及西歐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對經濟復甦的信心,亞太地區在疫情期間經濟穩定,且亞太地區金融中心快速成長。 在金融科技中心的排名中,紐約及上海分別為第1及第2,先前英國優先有利金融科技事項的政策,排名第3。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new-york-london-keep-top-spots-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2021-09-24/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7/5769780?from=wj_hot_story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8月份越南出口金額約262億美元,較上(7)月份減少6%,並較去年同期減少5.4%;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減少13.9%,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減少1.9%。 本年前8個月出口金額約2,125.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2%,其中越資企業之出口金額為556.9億美元,成長10.5%;外資企業之出口金額(含原油)為1,568.6億美元,成長25.5%。前8個月計有30項出口產品之金額10億美元以上(其中有6項出口金額100億美元以上)包括:各種電話機與零件357億美元,成長13%;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313億美元,成長12.8%;機械設備及其零件230億美元,成長49.9%;紡織成衣品212億美元,成長9.7%;鞋類126億美元,成長16.2%;木材及木製品104億美元,成長41.9%。此外,前8個月若干農水產品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包括:水產品56億美元,增加7.1%;蔬果25億美元,增加11.8%;腰果23億美元,增加15.1%;咖啡20億美元,增加1.1%;橡膠19億美元,成長61.4%;木薯及其產品7.76億美元,增加28.4%;胡椒6.66億美元,成長50.2%。此外,若干農產品出口金額減少,包括稻米21億美元,減少6.8%;茶葉1.33億美元,減少1.6%。 有關出口市場,本年前8個月美國仍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為6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5%;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為327億美元,增加19.8%;歐盟261億美元,增加14.5%;東協184億美元,增加23.3%;韓國139億美元,成長9.9%;日本135億美元,成長8.6%。
A: 由於德州2月寒冬導致天然氣生產出現中斷,加上美國和全球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不斷增加,天然氣價格今年 2 月以來已上漲超過兩倍。 路易斯安那州Henry Hub的美國天然氣交易基準價格,自 9 月中旬以來一直維持在5 美元(每百萬英熱單位)以上,是去年平均價格2.03 美元的兩倍多。週三(9/29)之現貨價格收於 5.93 美元,創7年來最高。 儘管價格上漲帶來豐盈穫利,但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仍保持戒心,未將額外獲利投資於鑽勘新井。多選擇透過發放股利和買回股票以償還債務,希望仍在擔心疫情和石油產業週期影響的投資者能夠重回投資陣營。
A:總部位於德州休士頓附近WOODLANDS市的特用化工公司Huntsman 與韓國化學公司KPX於9月28日宣布成立一家名為 KPX Huntsman Polyurethanes Automotive Co.的合資公司。 該合資公司將透過位於韓國蔚山的 KPX特種化學工廠,為韓國汽車製造商生產聚氨酯。 此次合作將Huntsman的全球供應鏈和聚氨酯生產技術(用於化學泡沫、絕緣材料、紡織品和汽車製造)與 KPX 的多元醇技術相結合。 KPX Huntsman Polyurethanes Automotive Co. 合資公司預計將於今年 10 月底開始營運。KPX 總裁表示,新的合資企業將有助於該公司因應自駕車和電動車持續成長的需求,以支持韓國在 2050 年實現國家碳中和的願景。 Hunstman本月稍早已表示其匈牙利廠將擴大生產功能性產品,以滿足全球對聚氨酯催化劑和特種胺日益增長的需求,並將應用於汽車和運輸產業、塗料和黏合劑、建築工程、電子和工業製造。 Huntsman首席執行長稱電動車的電路和電子設備將是柴油汽車的五倍,將是拓展市場的好機會。該公司在德州 Conroe 工廠已增產碳酸乙烯酯(Ethylene Carbonate),廣泛運用在鋰電池的電解液中。
A:經濟學人集團經濟情報部門(EIU)發布對尼國2021年成長預測6.0%,國際信用評價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 Rating)也預測為6.0%。主要歸因於有利的出口外部環境,以及國家投入資源。並指出成長是由於2020年巨幅下滑的反彈,並預測未來3-4年將不會如此亮眼。三週前尼國央行總裁Ovidio Reyes報告稱,第一季GDP成長9.9%,因此他將2021年成長預測從4.0%-6.0%上調至5.0%-7.0%間。 EIU預計2021年實際GDP將 6%,使尼加拉瓜成為該地區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由於2018至2020年的長期衰退(自2018年以來已累計收縮8.8%),這種改善也來自低基期。預計明年的表現將下降至三分之一,並繼續下降至2025 年,估計2022 年至 2025 年間平均成長為1.8%,然後在未來三年放緩至每年 2.5%,低於2018年政治危機前強勁的擴張速度。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測算,2021年GDP為136.81億美元,接近2017年的137.86億美元,而2017年人均GDP為6004美元,要到2022年才會達到6,146 美元。標普指出,給予尼加拉瓜「穩定展望」評等反映了認為經濟將在2021年復甦,但鑑於商業環境減弱,以及2021年11月大選前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僵局,未來三年成長相對溫和,預測2022年增長1.0%,2023年為2.5%,2024 年為3.0%。 重生法及多邊協定進展影響 上述預測取決於一系列經濟變量加總,包括政治危機演變,以及疫情造成的影響。EIU表示,國內方面,11月大選的政治不穩定和社會動蕩將打擊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並將增加銀行擠兌風險。外部因素則為,美國國會刻正討論的「重生法」將如何審視尼加拉瓜在「美國與多明尼加籍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DR -Cafta)」的角色。美國若從DR-CAFTA排除尼加拉瓜,將使尼國百姓經濟更加困頓,可能對中美洲地區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EIU預測尼國政府將能夠透過繼續舉債來滿足其大部分融資需求,外部融資將來自CABEI。國內則繼續在金融市場發行債券。然而為了吸引投資者,必須提供高利率,致使償債成本增加。EIU預計,在11月7日大選之後,桑定黨(FSLN)將持續掌權至2025年。FSLN政權建立於強大的威權主義,在選舉中對反對派高度鎮壓,高度依賴國家鎮壓來消除異議。 標普在分析Ortega連任的後果時表示,將保有政治及大多數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包括對財政政策的謹慎態度和對宏觀經濟穩定的承諾。也不排除由於美國的反對,政府和反對派之間持續的政治僵局將可能限制選舉後的經濟增長,削弱尼國從多邊銀行獲得官方貸款的機會。爰此,緩解政治緊張局勢和改善政府與私營部門關係是該國GDP成長關鍵。認為,儘管存在不利的內外部衝擊,尼政府仍致力於財政整頓和穩健的宏觀經濟政策。鑑於2019年養老金和稅收改革後財政赤字大幅減少,然而GDP成長卻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政府可能沒有太多增加收入的空間。 疫苗接種進展非常緩慢 由於疫苗的採購和分發出現延誤,直到9月初,僅7%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EIU專家認為尼加拉瓜最快要到2023年才能達到改善健康環境的免疫水平(即60-70% 人口接種完整疫苗)。即使尼國沒有採取放疫措施,疫情也會因為消費者需求下降和員工缺勤率提高影響經濟表現。渠預計尼政府將在2022年採取緊縮政策,除了減少資本支出,政府可能會開始新一輪的社會保障改革。然而,INSS財務狀況的改善可能是短暫的,因為改革不太可能解決許多問題,包括 INSS過高的管理成本和不穩定的投資政策。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8月消費品進口金額28億9,060萬美元 日期:2021.10.0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8月消費品進口金額28億9,06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2億660萬美元,成長31%。以重量而言,2021年1-8月消費品進口重量362.6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264公噸,成長37%。 (二)BCP首席經濟學家Miguel Mora表示,資本財要素中含有運輸項目,包括吉普車、農村卡車、機械及電器品等。此外,農耕用具及其配件亦歸類於資本財。疫情期間,由於經濟活動之減少,進口相對下降,惟目前經濟復甦效果具正面意義,因此亦帶動進口成長之現象等語。 (三)2021年1-8月巴拉圭進口金額79億1,76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2.9%。已報關之進口部分占95.5%,相當於75億6,06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亦成長24.1%;尚未報關進口者則占4.5%,相當於3億5,700萬美元。
A:標題:巴拉圭牛肉倘通過美國實地查廠稽核作業擬自2022年開始輸銷美國市場 日期:2021.10.0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家動物健康暨品質管理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公開確定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USDA-FSIS)擬於本年11月1-17日派員赴巴拉圭進行實地查廠稽核作業。此次查廠將以實體配合遠距方式檢視巴拉圭食品安全檢驗系統符合美國要求之衛生安全等效性標準,以確保巴拉圭牛肉產品出口至北美洲市場,並於連鎖超市販售不會發生食品安全之疑慮。 (二)此外,美方實地查廠稽核人員將親自考察SENACSA實驗室配置標準、私立實驗室、符合出口標準之屠宰設施,另一組技術團隊並將以遠距方式同步查廠資訊,以利後續作業。 (三)SENACSA局長José Carlos Matin強調,儘管此次美國官方派員實地查廠使巴拉圭牛肉完成輸銷美國市場僅差一哩路,惟渠不認為巴牛本年即可立即出口美國,最快獲美方准予出口應於2022年等語。渠續稱,該局業與美方完成協調安排所有查廠細節及後勤支援,此次實地查廠之屠宰廠共計10至11家,並將擁有20天設施缺失補正資料候送的作業時間。 (四)M局長表示,目前正與駐美巴拉圭大使館及投資暨出口促進局(Rediex)共同初算巴拉圭擬輸銷美國市場之牛肉數量;美國市場對巴拉圭牛肉之出口相當重要,倘要征服美國市場,首先必須征服美國消費者味蕾,M局長對巴拉圭深具信心。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0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19/P200號(商情文號:第819號) 商情本文: 自今(1)日起,在英國所有參與政府重大標案達500萬英鎊的業者,須承諾實現淨零排放。本項措施規定有助於政府對於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宣言承諾。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此措施的國家,顯現政府在應對氣候變遷的領導地位。本項規定在英國主辦國際氣候會議 COP26之前生效,鼓勵其他國家效仿英國。 2018年公布的簡化能源與碳報告規定,其實已有多家業者依循此規範提出企業碳排報告,包括第一類的直接碳排量與第二類的間接碳排量。今日實施的新規定,則是將此規範更進一步,要求企業提出第三類的碳足跡報告,包括商務出差旅行、員工通勤狀況、企業運輸調度、物流配送與垃圾量等。新規定將推動政府的綠色議程,同時也不會造成過度負擔並可能將中小型企業排除在政府投標外。新措施將適用於所有中央政府部門。 英國工商總會減碳執行主席Tom Thackray表示,以政府標案涉及的層面與金額的規模,的確能夠有效推動達到淨零碳排的進度。商業服務協會(Business Services Associatio, BSA)主席Mark Fox也樂見政府、業界與社會志工團體(Voluntary, Community and Social Enterprise, VCSE)共同努力,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10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17/P200號(商情文號:第817號) 商情本文: 即日起,英國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Ofgem)調漲標準能源價格上限139英鎊,從每年1138英鎊增加至1277英鎊,並於預付電費用戶價格上限調漲153英鎊,從每年1156英鎊增至1309英鎊。此加劇已面臨預算緊縮的家庭之困難,預計總數1500萬戶家庭將受此影響。由於全球天然氣成本飆漲,引發政府監管的價格上限也隨之上漲,此更已造成境內九家能源供應商倒閉,目前能源價格上限已攀升至2019年初推出後最高點。國內公益團體指出,一年中能源價格成長12%,在冬季來臨之際,民生成本增加,疫情間政府的支持措施卻已終止。 能源使用量高於平均的用戶,將預期收到更高的帳單,而被歸於定價合約的用戶將不受影響,但在定價合約期限後均將被移至適用新上限的默認價格方案。以往能源客戶可透過比價方式,轉換至更優惠的能源價格方案,但在目前局勢下,國內能源供應商均因成本考量而暫無便宜方案。因此,欲減少能源花費的用戶,應尋找節約能源使用量的辦法。能源節約基金會(Energy Saving Trust)呼籲,政府不可忽視在家庭住宅節能的長期方案,英國實擁有一些在歐洲節能率最差的房屋,此使英國比其他國更易受到天然氣價格影響,估計每年在漏水屋頂、地板及天花板等修理費要數十億英鎊。 另外,部分大型能源業者也爭論,能源價格上限導致業者必須花費高於收費價格的成本以取得能源供應。英國能源協會秘書長Emma Pinchbeck表示,由於目前天然氣成本高昂,接收一位新用戶的成本約為600英鎊,越來越多的能源業者恐將垮台。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監管署署長Jonathan Brearley拒絕承認業者指責當前危機源自於市場監管失常,渠則同意保障受害用戶的相關措施費用,可能進一步導致未來價格上漲。該署每年審查兩次能源價格上限,一戶家庭的能源總帳單仍依實際使用量計算,而該署將於明年2月份才會公布新的能源價格上限審查結果,並於4月份實施。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0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18/P200號(商情文號:第818號) 商情本文: 在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中,最核心但也最具爭議的制度為一站式機制(one-stop-shop mechanism)。此機制下,倘若某方欲向監管機構投訴,此投訴將被提交至受投訴方位於歐盟國的監管機構,此衍生歐盟在處置世界數據巨頭業者違規時,投訴常轉給愛爾蘭隱私保護監管機構(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歐盟其他國家數據保護機構(DPA)則抱怨愛爾蘭監管機構罰款過低。 愛爾蘭公民自由委員會(Irish Council of Civil Liberties, ICCL)在其報告中,再次重申此問題。在歐盟所有投訴案中,20%均交由愛爾蘭隱私保護監管機構,但該機構受理的案件中則有高達98%未獲解決。由此可見,愛爾蘭監管當局成為《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執行瓶頸;《一般資料保護規範》應為強大的手段,賦予國家數據保護機構極大的決策能力,但愛爾蘭隱私保護監管機構則不願大筆開罰。 歐盟前任司法委員Viviane Reding於9月在都柏林城市大學,針對跨境數據保護發表演說表示,雖歐盟國最初因數據違規事件,而對大公司開罰的速度緩慢,但在公眾輿論下各監管機構有所改善,且在今年7月時盧森堡當局向亞馬遜公司違規開罰7.46億歐元,此應可對愛爾蘭當局帶來壓力。直到最近對WhatsApp手機通訊軟體開罰前,愛爾蘭當局均未曾處以鉅款。有趣的是,該委員表示反對一站式機制,而應該將投訴交由歐盟中央機構處理,以集權對抗產業巨頭違規,歐盟必須改革《一般資料保護規範》並以中央監管。長久以來,渠認為一站式機制成果不佳,其原本更不屬於《一般資料保護規範》的一部分,後來是為了其他目的才加入。在美國,有團體對《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大力遊說,任命80多名高階專家,發起歐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遊說活動之一。若愛爾蘭和盧森堡等主要國家監管機構未能及時採取有效行動,《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將會面臨改革。
A: 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10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815/P200號(商情文號:第815號) 商情本文: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本日公布核融合綠皮書(Fusion Green Paper),闡述安全且有效推廣核融合法規架構的細則。核融合研究旨在捕捉太陽能動力過程,將成為政府在國內長期推動之新的能源技術之一,以減輕國內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擺脫受全球天然氣市場波動的影響。核融合技術可結合氫原子,在不產生碳排放下產生能源。此外,核融合策略也於本日出版,將主導推動潛在創新革命的核融合商業化。 英國首相綠能科技推動綠色工業革命10項措施,政府欲透過領先科技,以終止國內加劇氣候變遷的情形,並促進區域經濟升級。其中,計畫透過興建核聚變(Spherical Tokamak for Energy Production)發電廠雛型,研發核融合商業化潛力,期盼在2040年前建成世界首座核融合發電廠。在核融合策略中,尚有使英國核融合業領先全球的抱負,未來可在低碳能源市場內成為核融合技術出口國。抓住核融合科技,將可使國內擁抱低碳及安全電力供應,未來在核融合反應器的燃料更可變得無窮無盡。由於核融合低危害,政府提議對此技術持續採取非核監管方式,本日展開諮詢,政府呼籲業界及民眾可對核融合能源監管法規發表意見,公眾諮詢將於今年12月24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