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9月30日報導,依據西班牙商業登記處資料,2020年韓國三星集團於西班牙營業額為15億5,700萬歐元,減少10.3%,出口金額為2,560萬歐元,減少23.4%,營業淨利為2,200萬歐元,與2019年之2,800萬歐元相較,則減少21.8%。該公司認為,營業表現下滑係導因於2020年第2季西國店家因防疫要求暫時歇業所致;實際上,其手機銷售表現亦受小米等競爭業者之影響。依據Canalys市場研調公司資料,小米在西國手機市場市占率位居第1名。 依據三星集團資料,該公司電子消費及通訊設備商品於西班牙營收額為15億4,530萬歐元,減少10.32%;其他服務營收額為1,100萬歐元,減少5.48%。該公司於西班牙營業額占99.8%,前20大客戶銷售占整體營業額90%。 有關2021年西班牙市場發展,三星集團樂觀以待。該公司於2021年在西班牙推出可折疊式新款手機,價格減少30%,極具市場競爭力,另亦與谷歌(Google)合作推出新款智慧手表。韓國三星集團與我商台積電同為全球最新半導體晶片生產廠。該集團表示,可整合旗下公司齊力研發商品,不須依賴第3業者,爰商品於市場深具競爭力。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9月28日報導,日前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將西國2021年第2季經濟成長自2.8%調降至1.1%,下修幅度高達1.7%,預料將使西班牙2022年國家總預算計畫對經濟成長之估算受質疑及挑戰。迄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歐盟執委會仍維持西國2020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為6.2%,預計未來幾週內前述2機構將調降西國經濟成長預測。 西班牙中央銀行於國家統計局大幅下修西國經濟成長之前,業公布西國經濟成長預測,已將西國2021年及2022年經濟成長分別調高至6.3%及5.9%。西國央行總裁Pablo Hernández de Cos表示,該機構將依據INE資料修正2021年經濟預測報告,惟亦認為於未來幾季西班牙疫情將逐漸好轉,西國經濟活動亦將逐漸恢復正常。 西班牙外換銀行研究中心(BBVA Research)亦表示,該機構近日將調整西國經濟預測報告。據BVVA Research專家Rafael Domenech指出,INE此次修正報告反應部分產業材料短缺延遲西國經濟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之經濟復甦,顯示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將會下修,未來該機構之經濟預估將會即時反應就業及消費者信用卡消費等數據。西班牙Funcas儲蓄基金會依據INE新數據估計,西國2021年國內生產毛額將因此減少約110億歐元。另西國經濟研究協會(IEE)則預估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為5.4%。 日前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將西國2021年第2季經濟成長自2.8%調降至1.1%,下修幅度高達1.7%,預料將使西班牙2022年國家總預算受到歐盟質疑及挑戰。迄今國際貨幣基金(IMF)及歐盟執委會仍維持西國2020年預估經濟成長率為6.2%,預計未來幾週內前述2機構將調降西國經濟成長預測。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9月28日報導,依據英國汽車調研公司Jato Dynamics資料,2021年8月歐洲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合汽車銷售量為15萬1,737輛,首度超越柴油汽車1萬100部,與2020年同期相較成長61%。其中市場表現最佳者為福斯集團Volkswagen ID3,另飛雅特汽車Fiat 500、標緻汽車Peugeot 208及現代汽車Hyunda Kona等電動汽車於市場亦頗受好評。 該公司資料另指出,歐洲自2021年1月至8月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合汽車共銷售132萬部。歐盟26個成員國2021年8月電動汽車領牌數為71萬3,714輛,與2020年同期相較減少18%,但整體而言,無損其成長趨勢。歐洲2020年8月電動汽車掛牌數為719萬部,2021年同期則增加8,095部。 另依據西班牙汽車工業協會(ANFAC)資料,西班牙2021年8月電動汽車銷售數量為1,511部,與2020年同期相較成長9.6%。當月西國電動汽車占整體汽車銷售比率為2.6%。另可充電式油電混合汽車銷售量為2,698部,成長102%,占整體汽車銷售之4.7%。 西班牙政府現行之永續及效率移動補助計畫(Moves)將適用至2023年,提撥補助金額為4億歐元,民眾購買電動汽車最高可獲補助金額8,000歐元,政府另亦提供其他配套補助優惠。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1年9月28日報導,西班牙政府與工會及業者代表於2021年9月27日達成協議,同意將原於2021年10月31日到期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展延至2022年2月28日。西國工會對前述結果表示歡迎。西國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最嚴重時期領取ERTE補助之勞工人數曾高達340萬名,後隨疫情緩減逐漸改善。迄2021年9月15日止,領取ERTE勞工人數仍有25萬3,969名。 本次協商展延ERTE主要內容為:(1) 所有已申請ERTE補助勞工均可獲得其薪資70%之補助。(2)受疫情影響導致營業活動受限企業(ERTE de limitación)之補助:倘公司員工人數逾10名且提供員工職業培訓,則該企業可獲減免已申請ERTE員工80%之社保費;惟未提供員工職業培訓者,則僅可獲得40%減免。倘企業員工人數低於10名且提供員工培訓課程,可減免已申請ERTE員工80%之社保費;惟未提供培訓課程者,則僅可取得50%減免。(3)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營運企業(ERTE de impedimento de la actividad)之補助:所有企業均可減免已申請ERTE員工100%之社保費。(4)企業員工人數為10-49名者,須提供員工職訓課程逾30個小時;企業員工人數逾50名者,則須提供員工職訓課程逾40個小時。 本次協議亦就西班牙加納利群島(Canarias)自治區La Palma島Cumbre Vieja火山爆發受影響企業及勞工制定ERTE特別條款。倘企業因火山爆發暫停營運,則該公司可減免已申請ERTE員工之100%社保費;另因火山爆發導致營業活動受限者,亦可獲已申請ERTE員工之社保費減免,至多為90%。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9月26日報導,西班牙企業為避免因港口貨櫃短缺、海運成本增加及中國生產商品運送延遲等問題,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已開始尋找中國以外之供應商,以增加貨物運輸彈性及改善貨物供應情形等。西國業者亦盼減少商品碳足跡排放,以達到永續發展,另亦可以針對消費者需求,制定具個人特色之產品。近來由於全球海運運輸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已加速西國企業尋求中國以外廠商,盼取得鄰近西班牙之供應據點。 西班牙麥肯錫諮詢管理公司(McKinsey & Company)合夥人Ignacio Marcos指出,前述情況迫使企業轉型其價值鏈及供應鏈。在生產方面,業者除調整生產線外,並尋找鄰近供應據點及取得多個進口來源,使供應鏈更具靈活性。為因應供應面之不確定性,西國紡織業首先採取因應行動。由於西國服飾業許多品牌業者均以西班牙及歐洲之消費者為主要市場,爰許多企業均優先考慮於葡萄牙、摩洛哥及西國生產製造。西班牙紡織、零配件及皮件貿易協會(Acotex)理事長Eduardo Zamácola表示,儘管東南亞國家有許多良好紡織及皮件廠,惟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選擇於鄰近國家設廠。 西國Cortefield服飾及Springfield服飾品牌母公司Tendam日前已將鞋類產品製造移至西國托雷多(Toledo)省生產。另西班牙最大百貨公司英式裁縫百貨公司(El Corte Inglés)亦將其紡織品之主要生產廠挪到在西國國內生產,且增加本地設計與生產已為該集團重要目標之一。依據該集團年報,2020年其旗下77%之供應商均為西班牙國內業者,採購金額為71億400萬歐元,占該集團總採購金額之84%。另其葡萄牙分公司之供應商70.4%係為葡萄牙廠商,占其總採購額之86%。 另一個增加在西國國內生產之產業為家用電器業。據英式裁縫百貨公司年報資料,其70%之家用電器供應商為西國當地廠商。以法國樂華梅蘭集團(Leroy Merlín España)之西班牙分公司為例,該公司為降低營運成本,即長期與鄰近生產商合作。依據該集團資料,該公司2020年家用電器採購額為11億300萬歐元,供應商共計1,529家,且72%之採購係源自西班牙廠商。
A:資料來源: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文號:1104090056號 為達2045年淨零碳排目標,德國規劃於2030年前至少需1,400萬輛電動汽車註冊上路(至2021年7月底,電動車註冊數量約達100萬輛)。 儘管有政府補貼購買電動車政策加持,電動新車銷售目前約占新車總銷售20%,但德國汽車產業與傳統車廠(如賓士Benz、大眾VW、寶馬BMW)仍面臨轉型升級3大隱憂: 一、技術未臻成熟、人才不足:南部巴登符騰堡邦(賓士汽車總部所在)財政廳長Danyal Bayaz坦言,德國傳統強項為汽車硬體製造,而非電動車所側重之資訊系統開發、資料處理、或人工智慧。為使勞動市場供應可滿足產業升級需求,估計德國汽車相關產業約170萬從業人員中,將有一半以上需進行在職補強訓練,始可符合未來產業需要。 二、擔憂產業升級卻造成失業:傳統汽車內燃機引擎逐漸淘汰,代表眾多中小企業將無法生存,特別是過去專精於研發、產製傳統汽車換檔零件、冷卻系統及燃油噴射泵之企業面臨淘汰。根據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調查,約有42%汽車業勞工憂心未來飯碗。對於政府及傳統汽車大廠而言,如何安置因產業升級而失業之勞工,將是重大挑戰。 三、基礎建設配合問題:除車廠本身須致力轉型升級外,聯邦及各邦政府對於電動車充電樁等基礎建設之增建速度、可否提供便捷化充電樁之電子支付系統,亦係產業能否成功升級之關鍵。 由於汽車業向為德國經濟核心,對於整體經濟表現及政府政策影響舉足輕重,未來新任聯邦政府如何提出有效措施,協助傳統汽車產業順利轉型升級至電動車世代,將是各界關注重點。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04090053號 德國聯邦議會大選甫於今(2021)年9月26日落幕,社民黨(SPD)獲得約25.8%選票並將展開組閣布局。值此之際,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福斯集團VW總裁Herbert Diess對新任聯邦政府提出氣候政策與交通運輸改革建言,重要內容包含: 1. 為達2045年淨零碳排目標,德國新任聯邦政府應設定更具企圖心之氣候政策。Diess總裁呼籲,2024年起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價格應提高為65歐元,迫使煤炭使用及早淘汰、再生能源儘速擴張。(按:現任政府原訂2024年目標為45歐元;2021年碳排放交易價格則為每噸25歐元) 2. 聯邦政府應停止對化石燃料之補貼,但不應針對傳統引擎汽車設定銷售期限,而應透過更嚴格之碳排限制及市場機制,促使燃油車種自然淘汰。同時,建議聯邦政府維持電動車購車補助至2025年。 3. 為大幅增加電動車數量,聯邦政府必須迎頭趕上落後的5G基礎建設、廣增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如此方能提升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動機、拉抬電動車共享之便利度,並為下一世代自動駕駛技術鋪路。 由於綠黨於本次國會大選獲14.6%選票,為創黨以來最佳表現,綠黨極可能於未來聯邦政府扮演關鍵角色,並推動更激進之環保政策,爰此刻位居德國核心產業龍頭之福斯集團對於聯邦政府針貶,已引起各界對於新政府氣候中和與能源轉型政策之高度關注。
A:瑞士Swissinfo.ch 2021年9月30日新聞資料指出,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於本年6月在日內瓦的高峰會達成協議將就戰略議題進行會談;隨後本年7月28日美國國務次卿Wendy Sherman率外交團與俄羅斯外交部次長Sergey Ryabkov於瑞士日內瓦舉行首次戰略會議,2021年9月30日雙方舉行第二次戰略閉門會議,以討論核武控制、網路空間(cyber space)及機器人等高科技問題。 報導指出,S次卿隨後將前往瑞士首都伯恩,於本年10月1日與瑞士國務卿Livia Leu舉行首次合作夥伴會議,雙方將就經濟與教育合作進行會談,此外也將討論政治議題如中國、俄羅斯及伊朗問題等。 S次卿結束瑞士行程後,將轉往烏茲別克續討論印度與巴基斯坦核武問題。 資料來源:本地媒體Swissinfo.ch新聞資料 日期:2021年9月30日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因為COVID-19疫情趨緩及瑞典整體疫苗接種率超過63%,瑞典政府正式於9月29日進入解封第四階段,解除絕大部分公共管制的建議,但COVID防疫法及餐飲防疫規定,仍將持續至2022年1月31日,包括餐飲業持續相關防疫措施與限制、有病狀者應居家並進行檢測、企業主仍應提供居家工作之選項、未接種疫苗者應續保持社交距離以避免感染或傳染及避免近距離接觸高風險族群等建議。 目前,各相關部門及防疫單位對此多持正面看法,認將有助瑞典社會回復過去常態。面對解封第四階段的正式開放,各地的俱樂部和酒吧均充滿歡樂的氣氛,業者表示,瑞典人民經過一年半的防疫管制,已迫不及待要慶祝解封。此外,也可預期各類文化活動和運動競賽在疫情壓抑一年半後的復甦蓬勃發展,包括如即將首映的007電影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電影院業者預計10月第一個週末將可售出超過15萬張門票。 惟仍有部分醫界人士,烏普薩拉市感染控制醫生Johan Nöjd認為必須謹慎觀察解封後疫情發展,雖然瑞典總體疫苗接種率達6成多,首都斯德哥爾摩部分地區長照中心頃爆出 COVID-19確診及死亡病例,且僅半數照服員完全接種疫苗。另,瑞典交通局已提出警告,解封後的交通恐爆發車潮,造成部分路段壅塞現象。
A:許多外資廠商認為目前Covid 19疫情僅為暫時困境,爰仍積極在越南增資。據荷蘭Nestle公司總經理Binu Jacob表示,該公司認為應有長期遠見,越南為東協地區及全球之生產中心,頃公布未來2年將在同奈省投資1.32億美元新建工廠之計畫。雖然越南因應Covid 19疫情之「三就地」措施會增加生產成本,嚴格防疫措施亦會使供應鏈中斷,惟Nestle公司認為此僅是暫時困難。 另,越南三星公司總經理Choi Joo Ho亦肯定,該公司在越南之投資計畫不變。在疫情爆發期間,該公司已受到越南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積極協助,適用「三就地」措施有助於該公司無須關廠,當地政府亦提供便利條件讓韓國專家可儘速入境。 瑞典Tetra Park公司擬於平陽省增資580萬美元擴大工廠,韓商LG公司頃在海防市增資14億美元擴廠。 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副部長阮氏碧玉表示,外國投資者對越南投資環境具有信心。雖然Covid 19疫情嚴重爆發,惟本(2021)年前9個月越南外人投資資金仍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4.4%,越南依然是有吸引力之投資地點。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本(2021)年前8個月北越丘陵地區新登記投資案件數為41件,增資案件為48次、合資、股份購買次數為49次,投資資金約計10.6億美元。太原省為該地區吸引最多外資之省市,投資資金約計88.3億美元,其次為富壽省,投資資金約計78億美元。外資主要投資產業項目為加工製造業,投資資金約計190億美元,占90.2%。韓國為該地區吸引最多外資之投資來源國,其次為新加坡及中國大陸。該地區之重大外資案包括韓商三星集團在太原省投資63.5億美元之高科技案,台商越南Wintek公司在北江省投資11.2億美元之電子業投資案等。 北越丘陵地區省市包括太原、北江、富壽、和平、安沛、老街、山羅、宣光、高平、諒山、河江、底案邊、北乾、萊珠等14個省市。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2021)年9月份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3,899家,較上月衰退32.3%,登記資金約計62.4兆越盾(約計5.34億美元),衰退8.1%;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317家,衰退14.2%。本年前9個月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85,500家,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3.6%,登記資金約計648.8兆越盾,衰退16.3%;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2,300家,衰退6.6 %;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2,400家,成長17.4 %,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12,800家,成長5.9%。
A: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總局資料顯示,本(2021)年前9個月越商赴海外之投資金額約計5.72億美元(包含新登記金額及增資),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32.4%。其中,新登記之投資案件數為41件,投資金額約計1.5億美元;增資案件數為15件,增資金額為4.22億美元。在投資產業別方面,專業項目暨科技投資金額約計2.7億美元,占投資總額之47.3%;批發暨零售約計1.48億美元,占25.9%;農林水產業約計9,840萬美元,占17.2%。本年前9個月越南投資地點共有20個國家及地區,美國居首位,投資金額約計3.02億美元,占52.9%;柬埔寨 8,940萬美元,占15.6%;寮國4,780萬美元,占8.4%;加拿大3,210美元,占5.6%。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 GASTAT)最新估計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2季失業率創2016年第2季以來新低,其中沙烏地本國籍人士失業率自第1季的11.7%降至11.3%,主因為政府刺激民間企業增加就業之措施奏效。 上述數據亦顯示,本年第2季沙烏地本國籍男性失業率自第1季的7.2%降至6.1%,本國籍女性失業率則自21.2$上升至22.3%。
A:據媒體報導,為紓解中小企業因COVID-19疫情造成之營運財政壓力,沙烏地央行(Saudi Central Bank, SAMA)前於本(2021)年6月22日決定將中小企業延遲貸款還款計畫(deferred payment program)之償貸期限自本年7月1日展延3個月至9月30日,現決定再予以延長至本年12月31日,SAMA並將持續評估中小企業是否具備適用上述計畫之資格。 SAMA上述決定係為維持國內金融業穩定,同時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及民間企業就業,尤其是受衝擊最劇之微型企業,另自SAMA於去(2020)年3月推行上述延遲償貸計畫以來,已有超過107,000件企業貸款案受惠,延遲償貸金額總計達1,740億里雅(約460億美元)。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內閣頃於本(2021)年9月28日批准成立數位內容管理委員會(Digital Content Council),政府將投入42億里雅(約12億美元)資金推展在地數位內容產業。 Digital Content Council將負責募集36項相關計畫所需資金並執行,目標包括培養技術人才,同時增加電玩、影視、數位廣告等業別之就業機會。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9月30日報告,美國勞工部公布截至9月25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36.2萬,較前一週35.1萬申請人數增加1.1萬,申請人數已連續3週上升。美媒分析加州增加1.8萬為數據偏高主因,迄今加州已經連續2週增幅偏高,該州主管官員表示可能原因係聯邦失業補助到期,該州將過去已申領聯邦失業惟正轉移補助計畫者列入首次申請名單。美媒認為隨著經濟逐步復甦,預期未來數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將呈下降趨勢。 截至9月18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280.2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較前一週282萬人減少1.8萬;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502.6萬,較前一週約622.3萬大幅降低。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依序:波多黎各(4.7%)、加州(3.4%)、哥倫比亞特區(3.2%)、奧瑞岡州(3.2%)、阿拉斯加州(3.1%)、內華達州(3.1%)、紐澤西州(3.1%)、維京群島(3.1%)、夏威夷州(2.7%)及伊利諾州(2.7%)。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2021年9月30日新聞報導,瑞士ABB集團宣布推出新產品Terra 360。據報導該產品為目前全球最快之電動車充電站,3分鐘內充電量足以行駛約100 公里,並於15分鐘內可將電池充滿,且每個充電站最多可同時為4輛汽車充電。 該充電站將於2021年底於歐洲上市,預計2022年於美國、拉丁美洲及亞洲上市。 ABB集團自2010年以來活躍於電動汽車充電站市場,至今已在全球超過88個市場銷售超過460,0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9月30日
A:泰國位居中南半島之心臟地帶,東部及東南部與柬埔寨交界,南接馬來西亞,西鄰緬甸,東北及北部與寮國接壤,南臨暹邏灣,西南面印度洋,地處戰略要衝。外交政策向採「中立外交」,與世界各國及周邊鄰國均維持友好關係,另亦積極參與東協組織(ASEAN)及聯合國(UN)之相關會議及活動。 台泰產業界持續有密切的互訪、合作與交流,在產業合作方面,透過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在食品生技、紡織、智慧城市、自動化及循環經濟等領域進行合作,並已有多項成果 。
A:根據華爾街日報本(30)日報導,天然氣為相較化石燃料乾淨的能源,近期因極端氣候、疫情趨緩後的維護工作、供應鏈問題及地緣政治因素,世界各地天然氣價格上漲,進而提高能源費用,引起通貨膨脹的擔憂及部分工廠關閉,歐洲基準指數本週上漲超過 30%,創下新紀錄。天然氣亦是能源轉換的核心,作為煤炭和石油的能源替代品及備用發電廠的燃料,以縮短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差距。 預計明(2022)年春天天然氣供應情形將會好轉,但隨世界增加使用低碳能源,天然氣價格可能更加波動,進而提高風力發電能源及太陽能的經濟效益。天然氣市場對於供需失衡的容忍度較低,未來極端氣候將使天然氣供應難以估計,需求不確定性增加投資風險,使供應調整較慢且不穩定,較貧窮的國家可能隨經濟成長而增加天然氣使用量,已開發國家則因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及其他減碳措施等減少天然氣使用量。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gas-markets-will-get-even-more-exciting-11632995050?mod=markets_lead_po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