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9月9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本(2021)年8月消費物價指數。根據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本年8月整體消費物價與去(2020)年同月比較上升1.6%,較本年7月相應升幅(3.7%)低。本年7月升幅較大,係由於去年7月香港政府代繳公營房屋租金及香港房屋協會豁免乙類屋邨租戶3分之2租金導致比較基數較低。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本年8月的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膨率)為1.2%,較本年7月(1%)高,主要由於外出用膳及外賣費用和電力費用升幅擴大所致。 經季節性調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截至本年8月止3個月的平均每月變動率為-0.1%,與截至本年7月止3個月相應變動率相同。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相應變動率為0.1%及0%。 在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價格在本年8月呈現按年升幅的類別為電力、燃氣及水(上升20.1%)、交通(上升6.0%)、衣履(上升5.3%)、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4.1%)、耐用物品(上升2.8%)、雜項服務(上升1.0%)和基本食品(上升0.5%)。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9月10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本(2021)年第2季輸往中國大陸整體出口貨品中,有17.7%為外發大陸加工用途。自大陸進口貨品中有34.4%與外發大陸加工有關。同期,原產地為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的轉口貨品中,有63.6%曾經安排在大陸加工製造。 去(2020)年第2季,涉及外發大陸加工的相應比率,輸往大陸整體出口貨品有20.5%,自大陸進口貨品有35.7%,而原產地為自大陸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的轉口貨品有64.3%。 以貨值計算,本年第2季輸往大陸整體出口貨品中有1,273億元(港元,下同)貨品為外發大陸加工用途,較去年同期上升10.3%。自大陸進口貨品中有1,971億元貨品與外發大陸加工有關,較去年第2季上升20.1%。而原產地為大陸經本港輸往其他地方的轉口貨品中,有2,125億元貨品曾經安排在大陸加工製造,較去年第2季上升18.8%。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9月10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的業務收益指數的臨時數字顯示,本(2021)年第2季與去(2020)年同期比較,所有主要服務行業以價值計算的業務收益均有不同程度升幅。 其中,住宿服務業(+57.2%)、運輸業(+52.4%)、貨倉及倉庫業(+37.3%)、進出口貿易業(+28.0%)、金融業(銀行除外)(+22.0%)、速遞業(+13.3%)、批發業(+13.3%)和行政及支援服務業(+11.5%)業務收益均呈現升幅。銀行業業務收益則呈現8.6%降幅。 按服務界別分析,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同期按年上升57.3%,電腦及資訊科技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亦按年上升14.5%。 本年第2季與本年第1季比較,不少主要服務行業經季節性調整的業務收益(以價值計算)均呈現不同程度升幅。其中,住宿服務業(+32.2%)、膳食服務業(+26.9%)和運輸業(+13.7%)業務收益均呈現升幅。銀行業的業務收益同期則下降11.7%。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9月20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0年有對外營業的旅館及公寓按年增加2間至124間,在職員工則減少9,181人至42,672人。疫情影響下全年客房平均入住率(28.6%)較2019年減少62.2%,使行業收入下降66.2%至129.3億元(澳門元,下同),支出減少34.2%至222.2億元;在支出高於收入情況下,旅館業去年呈現93.6億元虧損。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21.8億元,按年減少88.8%;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因大型修葺工程減少而按年下降51%至33.4億元。 去年旅館數目較2019年增加1間至85間,在職員工則減少9,149人至42,407人。旅館收入按年下降66.3%至128.8億元,其中出租場地(42.7億元)、客房租金及服務(40.6億元)和餐飲服務收入(27.6億元)分別下降48.9%、77.2%及68.1%。支出減少34.2%至221.5億元,其中員工支出(115.2億元)、經營費用(93.0億元)和購貨及佣金支出(13.4億元)分別下降22.6%、38.1%及64.6%。 旅館級別統計方面,36間五星級旅館收入按年減少66.7%至100.3億元,支出方面下降34.2%至178.2億元;全年虧損78.5億元。同時,其他星級旅館收入及支出均下降,並呈現不同程度虧損。 公寓按年增加1間至39間,在職員工則減少32人至265人。收入較2019年下降52.6%至4,198萬元,其中客房租金(3,913萬元)減少55.5%。支出為6,824萬元,按年微降0.1%;員工支出(2,650萬元)下降9%,經營費用(4,092萬元)則增加7.6%。受收入降幅較大影響,公寓全年共虧損2,645萬元。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9月17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布資料顯示,本(2021)年7月營業額按年上升的受訪餐飲商戶有64%,較本年6月增加10%;其中西式餐廳(62%)和中式酒樓飯店(75%)分別增加15%及12%。7月零售業營業額按年上升的受訪商戶(82%)較6月增加1%;所有受訪皮具零售商和鐘錶珠寶零售商繼續表示營業額按年上升,成人服裝零售商(90%)增加14%,而車商(30%)則減少16%。反映營業額按年變動方向的業務表現指數方面,餐飲業(72)及零售業(85.4)的業務表現指數均高於50,表示2個行業7月業務表現較2020年同月理想。 對營業額預期方面,有74%受訪餐飲商戶預計8月營業額按月下降,較7月增加52%;中式酒樓飯店(78%)、西式餐廳(81%)及茶餐廳和粥麵店(70%)分別增加62%、46%及43%。同時,56%零售業受訪商戶預期8月營業額按月下降,較7月增加42%;鐘錶珠寶零售商(83%)和百貨商戶(75%)更增加78%和67%。超級市場方面,則有89%受訪商戶預計8月營業額按月上升或相若,較7月增加56%。反映被訪商戶預期營業額按月變動方向的業務展望指數方面,餐飲業(15.8)及零售業(29.8)的指數值均低於50,顯示2個行業受訪商戶預期8月業務表現會較7月遜色。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9月14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公布,本(2021)年8月底外匯存底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2,122億澳門元(264.6億美元),較本年7月經修訂總額2,099億澳門元(262.1億美元),上升1.1%。本年8月底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本年7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1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元部份的87.6%。 本年8月貿易加權澳匯指數為103.2,較本年7月及2020年同期分別下降0.07點及2.48點,顯示總體來說,澳門元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匯率出現下浮情況。

A:越南總理頃核准投資8.53億美元興建邊和-頭頓高速公路第1期工程計畫案 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1年9月2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總理范明正頃於2021年9月23日批准第1602/QD-TTg號有關核准越南交通運輸部於2021年9月初提報總理第8264/TTr – BGTVT號,興建邊和-頭頓高速公路第1期工程計畫案投資章程之公告。 依據上述公告,邊和-頭頓高速公路第1期工程計畫,將依高速公路標準規定來興建,時速為100公里,規模為4條到6條車道,由繞穿過同奈省邊和市的1號國道為起點,巴地頭頓省巴地市56號國道為終點。總長度為53.7公里,途經同奈省及巴地頭頓省。 邊和-頭頓高速公路第1期工程計畫案,將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PP)模式,BOT合約方式來投資,並規定準備及執行計畫案時間為2021年至2026年。投資總金額為19.62兆越盾(約8.53億美元) 。其中,民間投資金額為12.99兆越盾(約5.65億美元),政府投資金額為6.63兆越盾(約2.88億美元),包括拆遷、清理場地及安置居民之補償費用。 越南總理指定交通運輸部擔任國家權責機關,負責發布訊息、邀請對該計畫案有興趣投資者進行考察,並主持及領導相關單位研議可行性報告,並進行評估,以及審核該計畫案等工作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9月24日   根據越南工商部統計資料,2021年7月越南與歐盟地區進出口金額達47億3,000萬美元,月增1.41%,年增13.03%。2021年7月越南對歐盟地區貿易,享有達20億3,000萬美元順差,月增15.25%,年增3.13%。   2021年前7月越南與歐盟地區進出口金額達320億9,000萬美元,年增17.42%,占越南與全球貿易進出口總金額之8.56%,進出口金額占比年減少0.98%。2021年前7月越南對歐盟地區貿易順差達130億2,000萬美元,貿易順差年增15.75%。   越南出口至歐盟地區之主要國家,包括荷蘭、德國、義大利及比利時;主要出口品項包括手機與零組件、電腦、電子產品、鞋類、機械設備,以及紡織品等。越南工商部表示,由於自2020年8月1日起越南與歐盟地區自貿協定正式生效,越南及新加坡為東協地區(ASEAN)2個與歐盟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國家,因此提升越南出口至歐盟地區競爭力,並增加越南與歐盟地區之貿易商機。   目前越南企業除關注出口價格外,更加注重改善產品質量,俾維持歐盟地區出口市場。據專家表示,越南企業需多瞭解與掌握歐盟地區市場貿易走向、關稅課題、注意歐盟地區進口之標準,建立新生產計畫以利提高出口能力,俾符歐盟地區技術標準及衛生安全規定。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9月22日 越南貿易促進局局長吳霸富頃表示,日本居越南第2大外人投資國(FDI),迄今投資項目共有4,690件,總註冊投資金額達629億美元,占越南FDI之16%。2021年前8月,日本企業在越南註冊資本達32億美元。 駐河內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主任Takeo Nakajima表示,越南是日本企業重要投資目的地,2020年越南經濟成長率達2.9%,2021年經濟亦有復甦趨勢;雖近數月,越南受第4 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日本企業在越南投資風險亦隨之增加,惟Takeo Nakajima主任分析,這一波疫情對越南,甚至是東協區域造成之影響僅是短暫性,這段時期越南產業投資趨勢雖有放緩跡象,但仍有不少日本企業透過線上方式對越南投資環境進行考察,並計劃進駐。 越南駐日本商務組商務參讚謝德明表示,日本投資商對越南併購(M&A)市場具有濃厚興趣。2019年至2020年日本投資商在越南房地產、建築、金融、銀行,以及醫療領域均實施多項併購交易,最為顯著是日本著名集團Mitsubishi Corporation以及Nomura Real Estate收購越南不動產集團Vingroup名下Grand Park項目第2階段之80%股權、日本Aozora銀行收購越南東方銀行(OCB)15%股權,以及日本不動產集團Haseko收購越南建築公司Ecoba 36%股權等交易。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nExpress,2021年9月23日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日前公布之「越南民營經濟區域研究報告」,COVID-19因Delta變種病毒引發之第4波新冠肺炎疫情將 使越南經濟復甦進度延宕。其中,越南小型企業與從事生產及農業之企業持續受疫情打擊,面臨資金周轉危機。上述報告另稱,即使在需求恢復之後,企業面臨債務負擔以及負面預期將導致越南投資率下滑,同時提高企業破產率及失業率,從而拖累經濟復甦力道。 IFC表示,越南面臨財政政策限制,導致公共部門在滿足發展投資需求方面上遭遇困難。因此,越南經濟未來是否能強勁復甦,主要關鍵係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發揮之作用。IFC東亞及太平洋區域總經理Kim-See Lim表示,依目前疫情趨勢,加上公共資源匱乏的背景下,越南更需專注於創造多樣化、創新及活躍民營環境,為民營企業製造有利發展條件,以為踏入經濟復甦時期預作準備。 IFC評估,越南電力、物流、教育、農業經營以及旅遊等行業均適合促進民營企業參與。IFC研究報告內容針對上述領域提議,越南可透過降低加入市場的壁壘、簡化加入市場之行政手續、提高知識密集型企業多樣化、解決勞工技能差距,以及加速行業數位化進度,以促進民營企業發展。

A:越南本(2021)年前8月出口澳大利亞金額逾27億7,000萬美元,年增18.7%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9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統計資料顯示,越南本(2021)年前8月出口澳大利亞金額逾27億7,000萬美元,年增18.7%;本年8月出口金額逾3億4,930萬美元,月減4.5%。   越南本年前8月輸往澳大利亞商貨品,以電話及相關零組件居首,金額為4億3,548萬美元,年減8.8%,占出口比重15.6%;其次為電腦、電子產品及零組件,金額3億1,945萬美元,年增9.5%,占11.5%;鞋類金額2億2,847萬美元,年增40.8%,占8.2%;紡品金額2億2,753萬美元,年增51.4%,占8.1%。   越南本年前8月輸往澳大利亞增長之產品,包括鞋類,年增40.8%;紡品,年增51.4%;鋼鐵製品,年增63.4%;運輸工具及零組件,年暴增102%;鋼鐵,年增102%;寶石及珍貴金屬,年增95.8%;電線及電纜,年增98%;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年增148.9%;水泥熟料,年增148.9%。   越南本年前8月輸往澳大利亞金額出現衰退的項目,包括電話及相關零組件,年減8.86%;機器設備及零組件,年減1.55%;腰果,年減13.8%;咖啡,年減26%;紡品、皮革及鞋類原副料,年減13.8%;可塑性原料,年減29.2%。   越南2021年前8月輸往澳大利亞統計1覽表   品名 2021年8月 (美元) 較2021年7月 增/減(%) 2021年前8月 (美元) 較2020年同期 增/減(%) 占比 (%) 合計 349,321,704 -4.56 2,778,189,269 18.75 100 電話及相關零組件 54,214,301 8.99 435,487,837 -8.86 15.68 電腦、電子產品及零組件 27,691,978 -7.43 319,452,852 9.51 11.50 鞋類 12,202,542 -46.33 228,477,662 40.81 8.22 紡品 26,234,958 -19.22 227,536,223 51.43 8.19 機器設備及零組件 34,433,207 40.90 206,696,205 -1.55 7.44 水產品 13,940,233 -36.15 165,752,445 35.27 5.97 石油 57,024,600 106.49 122,673,944 51.86 4.42 木材及木製品 9,794,481 -31.85 109,253,153 11.01 3.93 鋼鐵製品 13,606,003 29.80 90,482,008 63.41 3.26 運輸工具及零組件 5,473,644 -8.09 79,624,641 102.08 2.87 腰果 11,702,651 31.93 59,420,288 -13.80 2.14 蔬果 4,746,925 -19.80 51,312,083 37.80 1.85 可塑性產品 6,509,978 -1.09 50,009,740 20.67 1.80 玩具與運動用品 6,447,946 7.80 49,612,990 54.43 1.79 鋼鐵 11,002,263 -28.36 42,805,723 120.82 1.54 手提袋、行李箱、陽傘及帽子等 2,319,357 -58.64 33,411,067 22.12 1.20 紙及紙製品 4,334,684 1.91 32,786,501 10.72 1.18 其他一般金屬製品 3,309,099 -26.43 31,758,861 40.11 1.14 化學製品 2,996,845 -23.70 31,020,350 -1.39 1.12 家具除木製家具外 2,653,991 -50.07 30,975,751 32.02 1.11 糖果及五穀製品 1,018,989 -59.22 18,800,703 -1.70 0.68 藤、竹、莎草地毯相關產品 2,097,305 -4.22 17,305,414 21.28 0.62 咖啡 992,760 -51.48 16,667,917 -26.03 0.60 稻米 2,370,046 76.11 15,658,632 33.84 0.56 陶瓷產品 1,791,067 -21.70 13,891,448 21.88 0.50 寶石及珍貴金屬 127,562 -88.11 13,656,756 95.83 0.49 電線及電纜 934,442 -36.58 12,004,380 98.03 0.43 紡品、皮革及鞋類原副料 3,010,181 425.68 11,556,799 -13.81 0.42 照相機,錄影機及相關零組件 1,941,454 -4.18 9,617,418 148.96 0.35 橡膠製品 1,210,250 -11.89 9,410,021 29.08 0.34 水泥熟料 56,774 -97.68 7,119,745 87.91 0.26 胡椒 803,155 40.29 6,215,214 48.09 0.22 可塑性原料 636,177 -27.21 5,637,078 -29.21 0.20 煤炭 2,156,000 132.01 3,087,316   0.11 其他商品 19,535,858 -49.17 219,010,105 18.56 7.88

A:根據阿根廷商業大學(UADE)頃針對1,300名受訪者調查報告指出,受訪者介於16歲到24歲有71%,介於25歲到34歲有77%之年輕人認為未來10年阿根廷貧窮率會持續上升,貧窮狀況比現在更糟。此外,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盼能移民海外,超過70%的年輕人認為移居海外生活應會更好。受訪者想移民的國家,主要為西班牙(25%)、美國(11%)及義大利(9%),70%年輕族群表示想移民最大主因為經濟因素,58%表示在海外將會有更好職業生涯。選擇留在阿根廷者,50%係家庭因素考量,37%表示為愛國情操。 面對阿國政治經濟局勢惡化,32%受訪者表示,將節省開支及改變生活方式,直到情況好轉。55%受訪者表示,年輕人找工作最大困難為高失業率,其他例如對經驗的過度要求(47%)、缺乏教育(32%)及低工資(21%)也是不易找到工作主因。 UADE研究員Solange Finkelsztein 表示,在就業、安全及經濟方面,超過一半受訪者對阿國未來悲觀,阿國年輕人對個人及未來最大擔憂為經濟困境及缺乏發展空間,也看不到個人發展機會及進步可能性,對未來前景悲觀係阿國社會將面臨的嚴峻挑戰。

A:根據媒體報導,阿國新上任農業部長Julián Domínguez宣布,自10月4日起開放對中國大陸的牛肉出口。先前中國大陸佔阿根廷牛肉出口的75%,主要出口為不在國內市場銷售的牛肉產品。隨著政府開放對中國大陸的牛肉出口,預計外銷量將增加至89%。此外,預估2021年阿國將可出口77萬9,376 噸帶骨牛肉,少於 2020年約90萬噸的出口量。 農業聯合會(Federación Agraria)對政府所宣布的調整措施表示失望,因原期望政府能全面開放牛肉出口,但尚未實現。 目前,阿國政府為控制肉類價格,禁止牛肉出口,僅允許2020年出口量50%的牛肉出口,惟與阿國有關稅配額之國家除外,例如美國、歐洲及以色列。

A:根據最新的蓋洛普巴拿馬(Gallup Panamá )民意調查,49%的巴拿馬人認為該國2021年的經濟形勢比一年前更糟,20%的人說都一樣或不知道,15%的人認為情況更糟,13%的人覺得改善,僅3%的人覺得非常好。大多數巴拿馬人還表示,生活成本繼續上升,經濟狀況惡化,並認為巴拿馬的生活成本和失業率繼續上升。 對明年的經濟形勢預估:31%的巴拿馬人認為會更糟,30%的人表示一樣,21%的人覺得會更好,7%的人認為會極好。生活成本方面:56%的巴拿馬人表示生活成本上升了很多,18%表示有所上升,13%略有上升,12%認為是一樣的。 Gallup Panamá 說明本次調查期間為9月12日至19日,以全國成年人口為樣本,共進行1,200次面對面採訪。可信度為95%,誤差幅度為2.8個百分點。 對於消費者來說,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天比一天糟糕,這是由於缺乏就業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巴拿馬全國消費者聯盟主席Pedro Acosta表示:如果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食品和服務的獲取成本就會更高。他強調,運費的增加影響了日常消費如食品和原物料等商品成本。支出的下降則反映巴拿馬人對工作保障的不確定性。 美國國家經濟學家學院前院長Olmedo Estrada表示,該國度過了非常艱難的兩年,首先是2020年疫情封鎖,再來是2021年經濟重啟卻沒有工作機會。根據國際組織預估,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至兩位數,然而尚不足以從2020年17.9%的跌幅中恢復。

A: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21年運河估計對國庫繳納超過 20億美元稅收。根據本週三議會通過的跨洋高速公路預算,巴拿馬運河在2022年預計向國庫繳納24億9,720萬美元稅收,創下歷史紀錄。 2022財年預算收入為42億1,540萬美元,預計運河將處理5億3,660萬噸CP / SUAB流量(巴拿馬運河船舶通用噸位系統),預計到2021 財年結束為止(即9月30日)將比去年增加3.9%,ACP另估計,2021年10月1日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之間,通行費收入將達到 31億860萬美元,其他海事服務,例如淡水費,將產生1億9,840萬美元收入。 ACP說明,2022 財年的預估數字包括:運河的定價策略、新船閘提供的額外容量(佔通行費收入54%)以及對過境服務強勁需求等考量。預算中包括14億880萬美元用於巴拿馬運河的運營及基礎設施維護。該局表示,自1999年12月31日經營權移交給巴拿馬以來,巴拿馬運河已向國庫提供了186億4,200萬美元收入。 巴拿馬運河從1914年開通至1999年間,由美國建造和管理,連接160個國家的140 多條海上航線和1,700個港口,並於2016年6月首次擴建,工程耗資56億美元。

A:2020年2 月新堡壘能源(New Fortress Energy NFE)簽署了一項購電協議(PPA),承諾建造一座天然氣發電廠,以生產高達300兆瓦電力,該電廠數次延宕。 NFE為一家在美國上市公司,自1月1日股價為44.34美元以來,2月1日一度昇至46.90美元,之後全年一路下滑,截至9月 24日以27.27美元作收,股價振幅劇烈。於此同時該公司仍繼續其在尼加拉瓜桑迪諾港建造工廠,並表示對美國政府對尼國個人或實體採取的制裁表示擔憂,爰將對其運營和投資產生非常負面衝擊。 在其向美國證券市場委員會(SEC)提交的第二季報告中,NFE能源向其監管機構以及其股東說明,如果交易對象由於法律變化,將面臨下列問題:被迫暫時或永久暫停開發及營運,無法收回之前投入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或受制於成本高昂的訴訟、調查或監管程序,並可能導致刑事或民事制裁。 前揭「法律變化」係指「美國貿易和經濟制裁」,為美國商務部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負責的出口管理條例和制裁。OFAC已經制裁了大約 30 名尼國政府領導層及其成員,包括副總統Murillo夫人和其兒女Rafael、Juan Carlos、Laureano 和 Camila,以及部長、陸軍和國家警察官員等國家權力實際掌控者。 該公司表示儘管採取預防措施以遵守所有法律規範,但如果任何因這些法律而受到處罰,我們將面臨包括:不得不放棄投資;無法收回投入的時間和資本,耗時且成本高昂的訴訟、調查或監管程序,並可能導致刑事或民事罰款或處罰,並在報告中承認,可能將時間和資金投入到涉及可能受到制裁的項目中。 NFE公司將在桑迪諾港建造的設施是一個液化天然氣 (LNG) 再氣化裝置和一個每天消耗約700,000加侖的發電廠,以產生 300 兆瓦,(每兆瓦110美元)2020年10月Ortega政權特別批准了一項總統緊急授權法律,承諾鉅額的免稅權力。儘管該公司已多次更改開工日期,然至今仍未公開確定日期。

A: 南加州重要港埠-洛杉磯港及長灘港嚴重堵塞,船期延宕、貨櫃堆積如山,體育用品巨擘Nike公司恐無法於年底消費旺季供應足夠的運動鞋、好市多量販業者將重啟衛生紙等民生物資限購措施,人工聖誕樹的價格則上漲25%。 儘管航運延誤及貨物積壓情況持續惡化,然由於勞動力短缺情形嚴重,南加州洛杉磯、長灘兩大港口難以24小時全天候運作,每日閘門關閉數小時、週日整日休息,依據目前的運營情形,產能利用率僅達60至70%。相較之下,亞洲、歐洲的重要碼頭早於若干年前就已全年24小時無休營運。 後疫情時期眾多企業急於補充耗盡的庫存,美國貨物供應鏈至今仍無法因應進口激增問題,接運美國四分之一以上進口商品的南加州兩大港口目前堆積數以萬計的貨櫃,超過60艘貨櫃船等著進港,時間已拉長至三週以上。 Nike公司表示,目前將貨櫃從亞洲工廠運送到北美所需的時間為 80 天,為新冠疫情前的兩倍,在美國境內運送紙巾或家具等物品也是一項挑戰,好市多公司表示短時間內難以找到足夠卡車及司機處理物流。 美國供應鏈環節業者包括航運公司、港口工人、卡車司機、倉庫運營商、鐵路業者及零售商等均面臨嚴重缺工問題,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指出如無法實現整體供應鏈全天候運營,將難以消化積壓的數量,惟各界均瞭解維持全年24小時運轉幾乎是不可能。 此外,今年至今,洛杉磯港的貨櫃量較去年增加30%,卡車運能卻僅增加8%,倉儲空間較需求缺少25%,南加州物流繁忙的Inland Empire地區98%的倉庫已滿,整個美國西岸的倉儲閒置率僅餘3.6%。

A:現階段勞動力短缺情形嚴重,貨車司機、倉儲人員等均大幅缺工,且因疫情導致網購量遽增,促使物流業、倉儲業等加速採用自動化系統及機器人,以因應日益複雜且須迅速出貨的訂單。 據研究機構 Interact Analysis資料顯示,今年全球倉儲業的自動化系統投資額高達360億美元,較去年提高20%,近兩年的總投資額則較疫情前所預測高出16億美元。 為Nike、雀巢、Apple等公司代管倉庫的GXO物流公司計劃於今年底前將設置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之倉庫數提高至3100座(現有870座),自動化逐漸成為供應鏈關鍵的一環。自動化設備供應商Honeywell的倉儲自動化部門之營收於2020年躍增14%至20億美元。 率先部署、發展倉儲自動化的Amazon公司,早於2012年投資自動化科技,收購麻州倉儲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預估每年在全球省下30至40億美元的勞力成本,取得競爭優勢。 英國物流供應商Wincantonas於北安普敦郡建設占地52.8萬平方的倉庫部署自動化系統,以利迅速出貨於小型電商客戶,以自動化倉庫處理等量貨品預計可減少三至四成人力需求。

A:依據美國物流管理協會 (CSCMP) 甫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整體物流成本下降4%為1.56 兆美元,主要原因為存貨之處理费用下降 15%所致。 電子商務產值成長 33%,達到 7920 億美元,推促物流供應商擴展服務並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因半導體短缺導致運輸設備供應受阻及勞動力短缺情形,擾亂全球供應鏈,加劇市場緊張。 該報告建議托運人及物流供應商應增加韌性、創新及對戰略關係的關注,承運人應強化運營成本管理,並開發與他人合作之機會,托運人則應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係及擴大其服務。 隨著疫情趨緩,民眾更願意至店內購物,倉儲空間需求隨之增加,時屆年終購物旺季,實體零售商所需之存貨逐漸增加,導致倉儲空間之供應將更為緊縮

A: 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大型汽車製造商正擴大開發產製車輛的綠色鋼材,如使用回收鋼材,或改由使用氫耗能之煉鋼廠採購鋼材等,用以取代傳統燃煤煉鋼產品。 鋼鐵產業為全球主要之碳排放源,而汽車產業為鋼鐵業最大客戶群之一,在監管機構、投資者、關注氣候變化的消費者組織等推動之下,鋼鐵製造商正在開發更潔淨的鋼鐵生產方式。 歐盟「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要求,歐盟製造商須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歐洲鋼鐵及汽車製造商現正加快開發及使用低碳排放的鋼材。 近十年來,由於世界各地的監管力度加強,大幅提升全球車輛的燃油使用效率,車廠改進內燃發動機效能,使之更清潔,並改用更輕的鋁、碳複合材料和塑膠減輕重量,進一步節省燃料。 惟實現低碳排放鋼鐵目標面臨巨大阻力,由於鋼鐵產業投資周期較長,生產低碳排放鋼鐵的實質性轉變仍需時間,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測,至2050年時,以氫氣技術生產的鋼鐵將僅佔全球鋼鐵生產的15%以下。低碳排放鋼鐵的生產成本比傳統鋼鐵高出20%至30%,倘使用氫氣生產鋼鐵,成本將提高60%。 汽車需求激增及供應短缺之際,然受新冠疫情影響,汽車製造商亦面臨傳統鋼材和其他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困境,雖然汽車生產商已減少對鋼材的依賴,惟依據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的數據,鋼材仍占一般車輛重量的54%左右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