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亞洲開發銀行調降柬埔寨2021年GDP至1.9%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22-2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亞銀(ADB)於9月22日將2021年柬埔寨經濟增長預測從4月份4%下修至1.9%。亞銀仍維持柬埔寨明年GDP增長5.5%的預測不變。ADB表示,疫情蔓延是下調的原因, 主因削減國內需求,並導致2021年通貨膨脹率達2.9%。亞行稱,明年通膨率將放緩至2.7%。 根據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ADOU)報告,柬國農業預計將增長1.5%。雖然疫情擾亂柬國農業供應鏈,但整體影響有限。2021年上半年柬國農產品出口成30.3%,非稻米農產出口穩健增長。疫情爆發與封鎖措施限制國內對食品、住宿、交通及其他面對面服務的需求,加以國際旅行限制仍然存在,2021 年上半年國際遊客人數銳91.3%,以致2021年柬國服務業恐將衰退0.6%。 2021年上半年柬埔寨服裝、旅行用品與鞋類行業(GTF)的出口遠低於疫情前水平,但高於2020年。其他製造業繼續蓬勃發展,建築活動開始復甦,其中2021年前6月,建築材料進口成長23.5%。預計2021年柬國工業成長為5.3%, 此將取決於GTF出口加速與其他製造業的持續走強。 柬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減輕疫情對經濟與社會影響。上述措施包括免費疫苗與確診治療、向貧困家庭提供現金補助、經濟刺激及貸款重組計等。為提高人民福祉並保持成長,柬國政府將繼續加強社會保護體系,並提高醫療保健與教育品質。此外,穩步政策改革,包括推動數位基礎建設投資、提高公務員績效,提高國家國際競爭力等。 目前,ADB在柬埔寨執行之投資計畫金額達20.8億美元。2020年ADB向柬埔寨提供4.77億美元的主權貸款與贈款,並通過聯合融資促成額外2.8億美元。預估ADB承諾在2021至2024年提供的援助包括14.9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和3,180萬美元的贈款,以支持柬國經濟發展與疫情復甦。
A:根據瑞士中央銀行(SNB)於9月23日發布新聞指出,瑞士央行將繼續維持基準利率 -0.75%的政策不變。瑞士央行總裁 Mr. Thomas J. Jordan1表示,瑞士央行維持負利率的主要目的為抑制瑞郎貨幣的升值,為了經濟和穩定物價走勢,央行實施其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不變。央行的負利率和干預政策能降低投機瑞郎的吸引力,以減緩瑞郎的升值壓力,藉此穩定瑞士國內物價及支持經濟發展。另瑞士央行預估2021年瑞士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成長約3%。2021年瑞士的通貨膨脹預估將為0.5% (2022為0.7%及2023年為0.6%)。 資料來源: 瑞士中央銀行(SNB) 日期: 2021年9月23日
A:柬埔寨發展委員會批准3件投資案,投資金額達1,510萬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2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 頃批准3件投資案,投資金額為1,510萬美元。 該等投資案為柬國求職者帶來信心,儘管疫情導致許多行業裁員而失業,但對新行業的投資仍繼續進入柬埔寨,為失業者創造不少就業機會。 據CDC公告,上述3件獲准投資案分別為Mountain Forest Products Co., Ltd、Kingmall Industrial (Cambodia) Co., Ltd與Cambodia Birchever Furniture Co., Ltd.,皆位於西哈努克省,前2家是家具與裝飾材料製造商,第3家是門窗及鋁製品製造商,預計將為當地人創造約375個工作職位。
A:柬埔寨最低薪資談判,勞資雙方各執一詞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9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9月21日上午政府、勞、資三方就2022年最低薪資進行新一輪談判。基於複雜的形勢使得參與談判的三方提出了不同的薪資方案,工會提出明年工人最低工資升至204美元,資方提出188美元,而政府方則建議取中192美元,各方闡明立場,未能達成共識。9月28日三方將再次啟動談判,並最終敲定2022年最低薪資。 最低薪資談判機制自2013年建立以來,已經將行業最低工資由每月61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每月192美元,漲幅明顯。由於服裝業是柬埔寨最大出口行業,僱用工人超過70萬,談判結果會對其他行業產生示範效應,因此每次談判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雖然政府與企業為停業工人按月發放補貼,稍為緩解工人的生活壓力,但如果經濟形勢不好轉,這種方式將無法長期維持。幸好歐美市場需求隨著新冠疫苗的問世而逐漸反彈,柬埔寨工廠也在政府的大力防控與大規模疫苗接種之後陸續開工。近期更是由於周邊鄰國疫情再起,不少訂單流向柬埔寨,一些工廠甚至開始考慮擴充生產線。但據柬商業部統計,今年前8月出口仍年減5.3%,紡織類出口仍呈下降趨勢。 柬埔寨最低薪資談判由工會、企業與政府三方共同參與,歷史上還從未有過調降經驗。即使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最低工資也微漲2美元。除薪資外,政府還要求企業提供小額交通與房租補貼,以及全勤獎金、工齡津貼等,以體現政府對工人群體的關心,爭取民眾支持。明年鄉選在即,此時降低薪資的可能性很低。但隨著薪資的連年上漲,確實已影響到柬埔寨製衣業的競爭力。 顯然,柬埔寨要解決的不是單純的薪資調漲問題,而是如何使經濟結構更加平衡,出口產品更加多元,如何向價值鏈上游攀爬的課題。與此同時,生活成本不斷上升,薪資無法明顯改善工人生活狀況也是現實。如何使民眾在國家的快速發展中有切實的獲得感,顯然還需要政府在薪資之外,推出更多配套政策支持。
A:柬埔寨政府致力推動工業發展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商業經濟,2021年9月1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工業、科學、技術暨創新部表示,柬國政府正與所有合作夥伴大力發展工業,促進夥伴關係,並計劃斥資約6,000萬美元壯大工業領域的發展。「2020-2023年國家夥伴關係計畫(PCP)」是柬埔寨在亞太地區第1個從聯合國獲得該計畫的國家,以支持柬埔寨的「2015-2025年工業發展政策」,目標是實現包容性與永續工業發展(ISID)。 「國家夥伴關係計畫」涵蓋2大部分與5項跨領域,第1部分涉及農業價值鏈發展,包括與旅遊領域的連結。第2部分涉及產業多元化、經濟特區發展與創新,跨領域項目有經濟領域,包括工業政策、統計及優質基礎設施;環保領域,包括賦予婦女權力與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
A:資料來源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體認創新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動力,因此每年針對全球超過130個經濟體創新力進行評比,依據包括機構(institutions)、人力資本與研究(human capital and research)、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市場成熟性(market sophistication)、商業成熟性 (business sophistication)、知識與科技的輸出(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utputs)及創意輸出(Creative outputs)等7大領域,發布全球創新指數 (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排名。 根據最新出爐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II排名,瑞士蟬聯冠軍,瑞典也連續3年高居第2名,第3名由美國奪得。同為北歐國家的芬蘭與丹麥也進入前10名,分居第7名和第9名。亞洲國家以南韓和新加坡表現最優,排名各為第5名和第8名,中國、日本和香港則分為第12、13及14名。 瑞典於前述7大領域表現最好的是商業成熟性、人力資本與研究,以及知識與科技的產出等 。另,在GII評比細項中,表現良好項目包括專利家族申請量的GDP產值占比(Patent families/bn PPP$ GDP)、PCT專利申請量的GDP產值占比(PCT patents by origin/bn PPP$ GDP)、知識創造、創新關連、物流表現、資通訊和組織模式創造(ICTs and organizational model creation)等均居全球第1或第2;評比弱項則為信貸取得容易度(Ease of getting credit)(第74名)、勞動生產力成長率(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第70名)及印刷出版產出(第61名)等部分,仍有進步空間。
A:2021年截至8月臺巴貿易總額5.50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成長65.65%;2020年巴國為我第49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巴基斯坦貿易總額自2015年6.52億美元,降至2020年5.24億美元,主要是因2019年美中貿易摩擦及2020年全球疫情影響所致。我對巴國主要出口為熱軋、冷軋鐵及紡織原料,進口石油煉製品、成衣等。
A:2021年截至8月臺不貿易總額8.07萬美元,與同期相比衰退31.80%;2020年不丹為我第212大貿易夥伴。 我國與不丹之貿易總額不高,皆在100萬美元以下,主要出口產品為儲存裝置及電話機。
A:綜合美媒本(2021)年9月22日報導,美國FDA於本(9)月22日核准輝瑞新冠疫苗加強劑供65歲以上長者或嚴重疾病與高風險患者的使用授權,以避免Delta新冠變種病毒重症,接種輝瑞第二劑疫苗半年後可接種加強劑,CDC亦在研擬相關疫苗政策指南與建議。 CDC預估約2200萬人已接種輝瑞第二劑6個月,其中約50%為65歲以上長者,另有數百萬名已接種莫德納及嬌生疫苗者,仍在等待加強劑的接種核准。截至22日,全美已有64%人口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另54.9%已完成完全接種,但各州疫苗接種率分布不均,疫苗接種率低的區域死亡率及住院率皆高於疫苗接種率高的區域。 近期白宮官員與FDA及CDC針對加強劑接種對象及時機討論許久,衛生監管機構反對拜登政府提出的全面接種加強劑計畫,該計畫原期望所有已接種輝瑞或莫德納疫苗8個月的成年人須接種加強劑,CDC仍需更多研究數據進行評估。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fda-clears-covid-19-booster-shots-from-pfizer-for-high-risk-people-11632354542 https://udn.com/news/story/121707/5765779?from=udn-relatednews_ch2
A:亞洲開發銀行(ADB)頃發布的「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指出,由於馬國先前應對新冠疫情實施的全面封鎖措施、政局變動及出口疲軟等考量,加上Delta變種病毒快速傳播影響,亞銀再下修馬來西亞本(2021)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至4.7%,較7月份預測值5.5%為低,明(2022)年則上修至6.1%,較先前5.7%預測值為高。 該報告指出,本年4月馬國疫情再升溫,馬國政府實施行動管制措施衝擊消費者信心及經商情況,加上前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Md Yasin)辭去首相造成政局變動,連帶亦拖累馬幣兌美元匯率下跌至1年新低。亞銀下修馬國本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至4.7%,原油及大宗產品價格攀升,並推高馬國通貨膨脹,而隨著出口成長超越進口,經常帳盈餘仍將持續擴張。 亞銀上述預測符合馬國中央銀行最新預測資料。上(8)月中旬,馬國央行公布本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16.1%後,將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從先前的6%至7.5%下修至3%~4%。 另一方面,亞銀亦指出幾個短期下跌風險或拖累近期馬國增長前景之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復甦腳步疲軟、國內政局持續變動,以及公共債務攀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指出,森美蘭州因已符合指標門檻,自9月24日過渡至「國家復甦計畫」第四階段;彭亨州邁入第三階段以及柔佛州進入第二階段。 依斯邁沙比里首相另稱,一旦全國成年人口的疫苗接種率達90%,政府將會允許民眾跨州,以及批准旅遊中心、島嶼及旅遊區重新對外開放。目前馬國已有80.2%成年人口接種疫苗。 另一方面,馬國衛生部及國家安全理事會在考慮了上述州屬疫情的住院率、加護病房(ICU)使用率及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後,決定放寬下列措施:(一)雜貨店、迷你市場、餐館、加油站及便利店的營業時間獲准由早上6時開始營業至午夜12時,並於9月23日生效;(二)水療(SPA)、保健中心(wellness)和健康按摩中心可自10月1日起恢復營運,業者和顧客須需完成完整的二劑疫苗接種;(三)自10月1日起,在國家復甦計畫的所有階段,旅遊中心、建築物和旅遊產品皆可重新開放,包括動物園、農業園、水族館、潛水中心、釣魚場和森林公園,惟業者和顧客需完成二劑疫苗接種;(四)獲准營運的商家可100%的規模營運,雇主和所有員工均須完成二劑疫苗接種;(五)外國公民一旦抵達馬國入境處,需自行承擔冠病RT-PCR檢測費用,馬國公民則免費。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由聯合國旗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1全球創新指數」(GII)排行榜顯示,馬來西亞本(2021)年位居第36名,較2020年第33名為差。本次馬國在34個中高收入的經濟體中,為繼中國及保加利亞之後,排名第三最創新之國家。在17個東亞與大洋洲的經濟中則排名第8位。 該報告根據81項指標,包括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與技術產出、創意輸出等7大類,針對全球 132個經濟體進行評估。 該報告指出,馬國在創意輸出的表現優於創新投入。2021年創意輸出的排名為34,高過2020和2019年的36及39。在全球創新指數的7個衡量指標中,馬國在市場成熟度方面表現最佳,而在基礎設施方面則表現最差。馬國在市場成熟度的排名為30,在知識和科技產出排名31、在創意產出排名37、商業成熟度排名39、人力資源和研究排名39、體制排名41和基礎建設排名51。馬國高科技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比例指標,排名第一位。 瑞士連續11年蟬聯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冠軍,韓國則首度挺進前5名,僅次於瑞士、瑞典、美國和英國,在亞太區排名第一。躋身前15名的亞太國家尚有新加坡,維持與去(2020)年第八位;中國排名第12位,較去年進步兩名;緊接著為排名第13的日本和排名第14的香港。 WIPO的報告顯示,儘管遭逢新冠疫情,全球研究創新的努力仍維持強穩,2020年透過WIPO的專利申請增加3.5%,創下新高紀錄,主要受醫療科技、藥劑和生技產業推動。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越南新聞報網站,2021年9月2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工商部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7月份,越南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之貿易總額為79億美元,月增0.5%,年增22.1%。其中,越南對CPTPP成員國出口金額為39.8億美元,月增0.8%,年增21.6%;越南與CPTPP成員國進口金額為39.2億美元,月增0.23%,年增22.7%;越南享有貿易順差5,908萬美元,月增60.5%,年減22.6%。 2021年前7月,越南與CPTPP成員國貿易總金額達520億美元,年增23.36%,占越南對外貿易比重之13.86%,年比重稍減(註:2020年比重為14.7%)。其中,越南出口金額為260.4億美元,年增22.5%;越南進口金額為259.6億美元,年增24.2%;越南享有貿易順差8,628萬美元,年減75.9%。 2021年前7月,雖然越南對馬來西亞、日本與新加坡等亞洲市場出口有所放緩,但對澳大利亞、智利及秘魯卻大幅增長。在越南主要出口貨品中,手機、電話及零組件等持續增長,而紡織品、電腦及相關零組件,以及鞋類等則持續下降。 2021年前7月,越南對CPTPP成員國出口貨品中,除原油、大米、以及飼料增長趨緩外,大部分貨品均呈現強勁增長。值得關注的是,由於紡織品僅增長2.6%,因此越南對CPTPP成員國出口紡織品之比重已從2020年同期之13.04%,降為10.92%。 同時,2021年前7月,越南自CPTPP成員國進口貨品中,除煤碳、玻璃及玻璃製品、藥品,以及紙製品等下降外,其餘貨品均呈現增長。值得關注的是,機械設備零組件是越南自CPTPP成員國進口占比重最高的貨品,由於僅微增1.82%,因此,已從2020同期比重之16.46%,降為13.49%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23日報導,日本製藥公司「武田製藥」(Takeda Pharmaceutical )斥資1,400萬美元(1,893萬星元)建造新大樓以擴展在星國的生產基地。新大樓緊鄰武田製藥位在星國的生產基地,預計明年竣工。該大樓遵循新加坡建設局(BCA)的綠色建築標章認證要求,是該集團在全球的第一棟淨零碳排放建築,也是星國生物科技業的先鋒。 武田製藥全球製造和供應負責人Thomas Wozniewski表示,該集團去年已落實碳中和,如今專注在204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很榮幸有機會與區域夥伴一起合作,支持新加坡政府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本年初推出「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推動星國邁向永續發展的未來經濟,目標之一是透過智慧和永續建築解決方案綠化80%當地建築。貿工部長顏金勇指出,武田製藥的零碳排大樓凸顯該公司致力因應氣候變遷,使營運環境更永續,並協助星國綠化工業地產。並呼籲當地企業都應努力實現新加坡的永續發展目標。 顏金勇部長亦表示,星國多年來發展出一套強韌的公共與私部門合作機制,可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例如,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裕廊集團(JTC)以及包括武田製藥在內的16家頂尖生物藥劑業者組成的「醫藥製造商諮詢委員會」(BMAC),就非常專注於永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共同開發最佳作業準則,分享創新科技的知識,減少廢料及碳足跡,共同促進新加坡更綠色的未來。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消費者已有超過800萬人使用電子支付Swish,雖然數據亮眼,但該瑞典電子支付科技企業Swish新任執行長Urban Höglund並未因此而滿意,希望未來能夠成為瑞典的電子錢包。 雖然在瑞典市場上存在Revolut和PayPal等競爭對手的類似支付,但Swish仍以不到10年的時間,建立其在個人數位直接支付市場的近似壟斷地位。近年來,Swish更擴大客戶群到公司用戶,主要包括電子零售商和公共交通運輸公司SL和SJ。 雖然Swish成長迅速穩定,但瑞典金管會(Finansinspektionen,FI)早於今(2021)年3月指出,Swish金融服務不再只影響個人支付,已成為關係整個金融體系穩定性的問題。Swish回應表示其公司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安全、無障礙和穩定是該公司最重要任務。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9月23日報導,星展私人銀行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IU)進行研究估計,2020年,東南亞富豪掌握的財富共3,690億美元(約4,990億星元),超過四分之三東南亞富豪的財富由華人所有。該區域逾6億5,000萬人口中,華人只占5%,顯示華人在30兆美元的區域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其中以泰國和新加坡比例最高,各有20名華人富豪居住在這兩個國家。越來越多在亞洲的華人成立家族理財辦公室,但採用家族治理機制的情況仍不常見。 經濟學人智庫引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范博宏針對250家香港、臺灣和新加坡上市家族企業的研究發現,當創辦人卸任,公司出現第一次權力轉移時,公司市值縮水將近60%。 星展私人銀行區域主管李文修表示,因根深蒂固的傳統或文化因素,許多華人尚未建立正式系統來管理其資產。隨著家庭的變化和財富成長,以及交棒給下一代時,傳統觀念開始出現改變。新冠疫情也加速這些轉變,疫情令更多家族意識到潛在的脆弱,以及必須為家族長遠和穩定的發展進行規劃。已經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家族也重新審視其結構,以確保可以更靈活適應時代的變化。 家族治理機制有不同的實際應用,最廣泛的定義為,一個商定的指導決策框架,為家族辦公室或家族企業在各個方面的決策提供指引。香港科技大學金樂琦教授表示,家族治理應包括一個書面、正式的結構,內含繼承規劃和風險管理準則,應涵蓋三個面向:首先是「維護家族財富」,其多為成立家族辦公室的宗旨;其次是「維護家庭和諧」,這對亞洲社會尤其重要;最後是「保護家族價值和遺產」。
A:越南加強對中國廣東省之貿易拓展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9月23日 2020年中國廣東省人口約1億2,000萬,GDP約1兆6,000億美元,進出口總金額達1兆1,000億美元,為中國經濟貿易發展主要地區之一。該省加工製造產業包括紡織品、鞋類、陶瓷等產品,另,電子通訊產品產量最大。 2020年越南與廣東省雙邊貿易金額達410億美元,占越中兩國貿易金額之20%。其中,越南出口至中國廣東省金額達210億美元,進口190億美元。越南電子產品與零組件、手機出口至該省達105億美元;其次為漁產品,金額達3億美元;主要出口水果為火龍果,金額1億8,300萬美元、稻米1億6,000萬美元、咖啡45萬美元、茶葉3萬美元、胡椒140萬美元,以及加工食品6,000萬美元。 目前中歐仍為越南漁產品及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現在廣東省進口商採購數量龐大,平均每公司採購量每周4至5貨櫃漁產品。為擴大對廣東省出口,越南貿易促進局與相關企業已加強舉辦及參與中國貿易促進活動,尋找農產品及漁產品輸出商機。
A:越南本(2021)年前8月燃油料出口金額達8億6,660萬美元,年增26.5%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1年9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本(2021)年8月燃油料出口19 萬4,120公噸,出口金額達1億2,496萬美元,出口數量月增5.4%,金額則月增7.5%,平均每公噸643.7美元,月增12美元。 越南本年前8月燃油料出口152 萬2,441公噸,金額達8億6,660萬美元,數量年減2.7%,金額則年增26.5%,平均每公噸569.2美元,年增131美元。 越南本年8月燃油料主要出口市場為柬埔寨,數量達6萬245公噸,月減28.99%;金額約2,863萬美元,月減28.1%,平均每公噸669美元,月增9美元。 越南本年前8月燃油料主要出口市場亦為柬埔寨,數量46萬8,379公噸,占越南該期出口燃油料總數量30.7%,金額為2億5,379萬美元,占越南該期出口燃油料總金額29.2%,出口數量與金額分別年增11.8%及51.3%。 越南本(2021)年前8月燃油料出口1覽表 國別 2021年前8月 年增(%) 占比(%) 數量(公噸) 金額(USD) 數量 金額 數量 金額 總計 1,522,441 866,603,000 -2.7 26.5 100 100 柬埔寨 468,379 253,792,000 11.89 51.39 30.77 29.29 新加坡 271,501 155,158,000 99.29 301.26 17.83 17.90 馬來西亞 182,023 109,635,000 -7.49 101.99 11.96 12.65 中國 68,442 45,380,000 -61.64 -52.81 4.50 5.24 泰國 51,838 25,587,000 -0.81 47.47 3.40 2.95 寮國 20,111 11,915,000 -35.89 -23.83 1.32 1.37 韓國 20,985 10,999,000 -47.30 -43.81 1.38 1.27
A:資料來源:The Nation,2021年9月23日 亞洲開發銀行(ADB)於9月22日發布報告顯示,突如其來的Covid-19大流行推遲寮國的經濟復甦,自本年4月以來實施的疫情管控措施對消費造成沉重打擊。據《亞洲發展展望(ADO)2021年更新》報告,目前預計寮國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為2.3%,低於本年4月原先預測的4.0%。 首都永珍及若干省份因Covid-19大流行採取的封鎖措施,破壞經濟活動,導致失業率上升,並降低消費者支出。據該報告,大流行導致亞洲的發展中國家產生額外7,500萬至8,0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然而,ADB報告指出,全球復甦預計將在2022年刺激其國內增長,儘管低於其先前的預測。 ADB主管寮國事務主任Sonomi Tanaka表示,寮國為減少Covid-19病毒傳播的政策,抑制製造業的產出,並損害零售貿易、運輸及旅遊服務業的成長。經濟活動的減少導致失業率上升並降低家庭收入,尤其是在女性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群中。欲從Covid-19大流行中迅速復甦將取決於支持企業及家庭適應「新常態」的政策。 據ADB報告的數據,由於寮國國內需求下降,今年前7個月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維持在3.1%。寮國貨幣基普(kip)兌外幣貶值,7月基普與美元的官方匯率及平行匯率(parallel rates)之間的差價超過20%,反映出在支付大量外部公共債務後國內貨幣的短缺。此外,稅收尚未恢復到Covid-19大流行前的水準,公共財政仍然受到限制。 ADD報告稱,寮國的經濟復甦將受益於新採礦許可證的核發與電力出口的收入,以及計劃於本年12月開通的中寮鐵路,該鐵路連接寮國首都與中國,耗資59億美元。 隨著氣溫升高及降雨趨勢的預測,寮國水稻與經濟作物的收成預計將保持穩定。大宗商品出口,尤其是糧食作物、電力與黃金,在2021年上半年保持強勁,有助於抵銷製造業產品出口的持續疲軟,以及支付進口貨款及投資者的股息。 寮國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正如本年4月ADO 2021報告指出,加強總體經濟管理及改善投資者情緒的措施對於經濟復甦與家庭福利依然至關重要。促進農業及旅遊業的發展對於寮國減輕貧困與推進經濟轉型至關重要,農業與旅遊業為當地人創造許多就業機會,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另為遏制Covid-19疫情蔓延的新措施與疫苗接種的速度將影響該國的經濟前景。
A:據緬甸商務部統計,截至本財年 9 月 3 日,緬甸的外貿額逾 271.51 億美元,而上財年同期超過 345.5 億美元,與上財年相比下降 73.9 億美元。在本財年前 10 個月中,中國以 44.083 億美元在緬甸出口國中排名第一,其次為泰國以 25.4812 億美元。 商務部數據顯示,在 2019-2020 財年,緬甸對中國出口額為 39.8506 億美元,對泰國出口 20.9181 億美元,對日本出口 6.738 億美元,對印度出口 4.855 億美元,對美國出口 4.346 億美元,德國 2.617 億美元,英國 2.457 億美元,西班牙 2.334 億美元,荷蘭 2.037 億美元,韓國 1.982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