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阿根廷政府公報2021年9月9日刊載生產部工業、知識經濟及對外貿易總署第563/2021號決議如下:阿根廷政府完成對自中國大陸進口之機車(包括輕型摩托車)用鏈輪、鏈條及鏈條齒輪(coronas, cadenas y piñones para cadenas)等相關產品(南方共同市場稅則號列8714.10.00)之反傾銷調查,決議不對涉案產品採取反傾銷措施。

A:該辦公室聯繫資料: Customs Center - Plateau Bogenschützenstrasse 9b Postfach CH-3001 Berne Tel: +41(0)58 462 68 69 Fax: +41(0)58 464 68 78 Email: diplomaten@ezv.admin.ch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0:30。   瑞士海關位於日內瓦的西部辦公室( Customs West office)新開放時間為: 星期一、星期二及星期四上午8:00-11:30。須透過電話(+41(0)58 469 72 72)或電郵(douane.ouest@ezv.admin.ch)方式預約。星期三及星期五不對外開放。 該辦公室聯繫資料: Customs West office Avenue Louis-Casaï 84 CH-1211 Geneva 28 Tel: +41(0)58 469 72 72 Email: douane.ouest@ezv.admin.ch 另於上述開放時間外,可於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1:00及下午14:00-16:00,撥打電話:+41(0)58 469 72 72聯繫業務承辦人員。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外交部 日期: 2021年9月10日

A:柬國眾議院批准柬埔寨-中國自由貿易協定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9月1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眾議院於9月9日一致通過柬埔寨與中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草案,隨後將提交參議院審查,該草案通過後,預計將於明年全面實施。此FTA對柬埔寨產品出口市場多樣化具有重要意義。   上述雙邊自貿協定談判的倡議是在2019年提出,兩國工作小組開始進行多回合討論,於2020年7月結束談判,並於同年10月在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訪問柬埔寨期間正式簽署。該協定計有16章140條。   柬國商務部部長潘索拉(Pen Sorasak)曾於本年8月表示,柬埔寨擁有雙邊及多邊貿易協定,將加強與開放柬埔寨產品市場,特別是拓展柬國農產品出口市場,柬埔寨能夠生產符合中國檢疫標準的產品,並培訓高技能員工以加強柬國的服務業。一旦柬中FTA實施,柬埔寨產品將擁有更大的出口市場。柬埔寨與中國承諾到2023年雙邊貿易將從2020年的81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拜登總統9月9日宣布,擁有百名以上員工的企業須要求員工施打新冠疫苗或每週接受新冠檢測,美國勞工部預計未來數週發布緊急臨時規定強制執行,預期8千萬名民營企業員工將受影響,違規企業恐面臨高達1.4萬美元罰款。另拜登政府亦強制聯邦雇員及承包商須於75日內施打疫苗,否則面臨解雇風險;醫療機構倘接受聯邦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所屬員工亦須接種新冠疫苗,預期將有約5萬個醫療機構適用。拜登總統上述新規將涵蓋美國1億民眾,全美約2/3勞工受到影響。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9月9日宣布與紐約市府簽有合約的民營托兒所及課後計畫員工須於9月27日前施打至少一劑疫苗,預期數千名勞工將受影響,紐約市府先前已要求所有公立學校教職員接種疫苗。白思豪市長表示尚未有計劃強制符合年齡條件的學生施打疫苗,目前紐約市12歲以上學生約65%已接種,高於紐約州的50%。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網站,2021年9月1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頃於本(2021)年9月9日發布第105/ND-CP號公告,提供受新冠肺炎影響之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紓困方案。   根據該公告,為協助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降低成本、解決現金流短缺及財務困難,總理指派越南勞動部負責與相關部會及機構緊急召 開會議,研擬以下紓困方案,並於本年9月底前提報越南國會常務委員會及相關權責部會審查。   降低企業、合作社、個體戶及其他用人單位提繳社保費之費率,或由社會保險基金結餘款短期支應;   豁免2020年及2021年滯納社保費的罰金。   此外,越南政府指派財政部執行以下任務:   加速實施各權責機關通過及發布之各項稅金、規費、土地租金展延及豁免紓困方案;   落實政府通過進口捐贈用於治療或防疫之醫療用品之優惠關税政策;   審查及研究展延至2021年底提繳在國內組裝及生產汽車之特別消費稅之紓困方案等。   本公告自本年9月9日起生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  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9月10日報導,來自大陸之棒谷電子商務平台 (Banggood)在丹麥銷售多達 24 種構成“重大消費者風險”的危險產品,其中包括所謂的割灌機刀片和角磨機切割盤,丹麥安全技術局多次警告丹麥消費者不要購買這些產品。丹麥政府將根據產品法第 18 條第 1 款的規定封鎖前述電子商務平台。   根據該公司向法院的解釋,危險產品已從其網站上刪除,因此丹麥消費者無法再購買。儘管如此, 弗雷德里克斯堡法院仍裁定, 明知其24 台割灌機為歐盟禁止營銷產品,但仍於其平台銷售之無可爭議事實。根據當地法院的裁決,從下週四起,依此法裁定所有丹麥ISP須封鎖 Banggood 電子商務平台,為丹麥首次執行去年 6 月國會通過之新產品法。

A:綜合紐約時報及美國能源部新聞資料,美國能源部近日公布太陽能未來研究報告指出,太陽能將在美國供電體系減碳過程發揮重要作用,預計2035年有潛力提供全美40%電力,推動美國供電體系淨零碳排,且可在不調高電價情況聘用多達150 萬名勞工,美國能源部長Jennifer M. Granholm強調實現該願景,需大規模公平部署再生能源系統及實施強而有力的減碳政策,此正為臚陳在兩黨「基建與就業法案」及拜登總統「重建美好方案」的內容。   該研究的主要重點包括實現清潔電網需大規模部署多樣化及永續的能源;無碳電力部門可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預計2035年全美可聘用50萬至150萬名勞工從事太陽能相關工作,整體清潔能源轉型將創造約300 萬個就業機會;善用提升能源供應彈性的新工具,將有助太陽能普及至全美,包括電力儲存、變電器及傳輸等技術;再生能源電網有助健康及節省成本,改善空氣品質降低碳排可節省1.1兆至1.7兆美元,遠超過清潔能源轉型的額外成本;透過減碳政策及先進技術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成本。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energy.gov/articles/doe-releases-solar-futures-study-providing-blueprint-zero-carbon-grid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網報,2021年9月9日 越南外交部副發言人段克越於9月9日表示,中國外長王毅接受越南常務副總理范平明、越南外長裴青山,以及國務委員之邀請於9月10日至12日來越進行3天訪問。主要目的係持續加強越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維護雙邊人民利益,促進區域及全球和平、穩定、合作及發展。 王毅在越南主要行程包括: - 與越南副總理范平明共同主持「第13屆越南-中國大陸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會議」; - 會晤越南外交部部長裴青山; - 拜會越南各領導等。 段副發言人稱,雙方外交首長將就越南與中國現有困難以及合作優勢交換意見,以利加強雙邊關係合作;同時,雙方亦將討論有關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方案、疫苗援助,以及醫療設備供應事宜。  

A: 據日本共同社本(9)月10日報導稱,有鑑於目前太陽能發電效率低、量產難度高等問題,東芝公司研發成功能與普通太陽能電池具相同發電效率之獨特工法,未來有望成為可再生能源普及的王牌,該公司將提早在2025年前將商品上市實用化。 上述東芝公司研發新世代產品為「鈣鈦礦(Perovskite)太陽能電池」,若與現行太陽能電池相比較,該新型電池特點不僅輕薄,且能彎曲;由於具透光性,可黏貼在玻璃窗上,製造時在薄膜基板上塗抹相關材料的液體,藉以提高太陽能的轉換效率。 但是,如何降低生產價格及提升產品的耐用性,將是未來待決的課題。東芝公司將進一步改善發電效率,目標設定提早在2025年前商品上市發售。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9月9日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1年7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歐盟地區金額達4,450萬美元,年增22.1%。2021年1月至7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歐盟地區金額達3億9,690萬美元,年增34.1%。 2021年1月至7月,越南木製家具出口至歐盟地區出口金額3億3,170萬美元,年增36.3%。其中,客廳與餐室木製家具,以及木框架椅子占比最多,至於木材及木製品出口成長速度最快之品項為辦公室及廚房木製家具。 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歐盟地區主要國家,包括德國,前7月出口金額達8,030萬美元,年成長16.7%,占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歐盟地區金額之20.2%;法國7,840萬美元,成長29.5%;荷蘭6,340萬美元,增加50%;比利時4,050萬美元,成長55.7%。 據專家預估,雖德國及法國近期經濟恢復成長,對木製家具逐漸興趣,但越南近期受疫情影響,導致原材料短缺,運輸費高漲,部分企業暫停營業,預估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歐盟地區在2021年下半年將較上半年衰退10%至12%。

A:捷克媒體expats.cz本(110)年9月6日報導,歐盟財政部長已核准捷克國家復甦計劃,資金規模 1,800億捷克克朗(約72 億歐元),其中第一期來自歐盟復甦基金款項,佔總額13%,訂本(9)月撥付,將有助捷克邁向經濟復甦道路,餘額將在未來幾年分期支付。惟歐盟執委會提出警示,捷克應在 明年固定開始撥付資金前,解決國內高階政治人物利益衝突問題,否則歐盟可能中止補助。 捷克總理Andrej Babiš在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聯合記者會表示,該基金將投資於新冠疫情後急需的經濟重建項目,促進工業現代化並改善捷克人民的生活品質。 捷克為歐盟核准經濟復甦計劃的第16個歐盟會員國。規模達 7500 億歐元之歐盟復甦基金旨在透過加速投資,提振歐洲經濟復甦,尤其針對遭受疫情嚴重打擊的國家,義大利和西班牙是該基金的最大受益國。 歐盟利用該基金,鼓勵會員國加強對因應氣候變化和促進現代化的投資,依規定,會員國須分配至少 37% 的基金用於氣候方面的投資和改革,20% 用於數位轉型。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9月8日報導,眼見丹麥鄰國利用 ptx技術生產過剩之再生能源產出綠色燃料簽訂購氫協議,全球對綠色燃料的需求大增, 帶給丹麥競爭壓力。   美國分析機構 Allied Market Research 估計,綠氫市場每年大約達 19 億丹麥克朗價值,總值於 2028 年將至少達到 615 億丹麥克朗。   丹麥業界  Reintegrate, CIP, Green Hydrogen Systems及丹麥氫能組織,商業智庫 Axcelfuture 及DTU專家普遍認為,如果要實現丹麥出口綠燃料潛力,就急需政府大力支持在地生產。   Reintegrate,該公司專門將氫進一步加工成甲醇,執行長 Søren Knudsen Kær 說:丹麥製造氫氣的成本及市場競爭地位受電網的電價結構影響。   CIP之合夥人Karsten Plauborg指出, CIP計劃在 Esbjerg 投資 75 億美元建造 PTX 工廠。然而,必須消除一些監管障礙,以便能夠以最佳方式生產並交付給該市場。未來,電力將成為一種原材料。 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好的框架,這樣企業才能生產和出口利潤更高的優質產品。    提供電解綠能產氫之處理系統Green Hydrogen Systems,執行長Sebastian Koks Andreassen指出,歐盟的綠色協議已經設定到 2030 年建設 40 GW電解能力目標。這相當於年產量 1000 萬噸綠氫,而這個目標仍只能滿足歐洲一半的需求,因此歐洲市場所需的商業需求是很明顯。 渠認為, 綠氫的需求不僅限於丹麥市場,國外的市場已經準備好購買綠色燃料。   丹麥氫能組織之執行長 Tejs Laustsen 亦證實,外國需求似乎幾乎無法滿足,並且超過預期的,Ørsted 和 Everfuel 兩家公司已達成其氫項目的重要里程碑。 如果丹麥不立即參與如同德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摩洛哥達成購買氫氣的競標協議將是很可惜的。   一些專業人士擔心丹麥在上述需求提供綠氫的競爭中可能會落後。商業智庫 Axcelfuture之顧問Lars Barfoe正在向政府提出一些具體建議,欲政府必須努力使丹麥成為 ptx 的主要出口國,並指出政府應該考慮將碳捕捉及ptx的發展齊頭並進。   丹麥科技大學(DTU)電力和能源中心之負責人 Jacob Østergaard 對上述提議表示支持,建立及培育此產業的價值鏈是需要時間, 除非從初期就開始關注如何將 ptx 系統最佳地整合到整個能源系統中,否則它不會成功。

A:駐荷蘭經濟組 荷蘭學校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溫床 荷蘭時報現NL Times報導,全荷各地學校暑假結束才剛開學,學校立即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溫床。荷蘭衛生所 GGD表示,自新學年開學以來,全荷各地因染疫而被迫居家隔離的班級就有數十個。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所 (RIVM)的最新數據亦證實,上週有八分之一(12.5%)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在學校或託兒所被感染。 RIVM每週報告顯示,荷蘭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案例急遽上升,而全荷感染總數與一週前相比則持平。 上週5 至 9 歲年齡層的染疫人數增幅最高,共 1,708 例,比一週前增加56%, 10 至 14 歲年齡層,共2,075 人染疫,增加 42%,而 0 至 4 歲年齡層,確診人數增加 19%,為 571 例。 RIVM所長Aura Timen表示,每週感染案例居高不下,特別是兒童感染率急遽增加,引發在秋天是否會有下一波疫情的憂慮,今年秋天政府應該更加努力,以防止疫情再度爆發。    

A:日期:110年9月9日 來源: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9-09/uk-government-accused-of-dropping-fta-climate-commitments/100445668   當英國首相Boris Jackson宣布與澳大利亞敲定英澳自由貿易協定,並可望於近幾週內正式簽署。根據英媒Sky News截獲來自英國內閣高層官員外洩電郵顯示,為對外宣傳完成雙贏之英澳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可能於下個月底將在Galsgow所舉辦的氣候變遷碳排目標,對澳大利亞做出讓步妥協。   此舉引起英國工黨議員Ed Miliband強力抨擊,認為英國政府正犧牲農民權益,以氣候變遷為代價來簽訂貿易協定,無異是背叛國家、背叛地球(This is simply a massive betrayal of our country and our planet.)。英國前保守黨環境部長Lord Deben亦表示,倘英澳FTA對碳排目標卻有讓步,顯示英國已放棄於氣候變遷議題上的領先優勢,並背棄對《巴黎協定》之承諾。   英國政府則反駁略以,英國與澳大利亞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將重申對氣候變遷的重視,澳英雙方將實現《巴黎協定》承諾目標,致力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度內。至於是否迫使英國對澳大利亞減排目標讓步,將待澳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後方可確定。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Dan Tehan於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澳英兩國已同意在包括碳減排等環境議題進行合作,貿易協定將包括對環境議題之承諾。渠又表示,氣候議題向來不是澳洲考慮簽署FTA之主要因素,碳減排議題實屬多邊環境協定範疇;澳大利亞已經簽署了巴黎協議,並將實現對巴黎協定之承諾。

A:日期:110年9月6日、110年9月9日 來源: ABC News New $226m Goldfields mine on track to pour first bar next year -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9-09/aussie-gold-glitters-the-brightest-but-for-how-long/100439040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9-09/aussie-gold-glitters-the-brightest-but-for-how-long/100439040   產量首度超越中國居全球之冠: 澳媒ABC News相關報導,自2007年以來,中國一直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而澳大利亞位居第二。今年上半年中國黃金產量為153噸,澳大利亞開採量157噸,已超越中國。據蘇爾比頓(Surbiton)黃金顧問公司分析,由於中國礦區爆炸事件刻正進行安全調查影響產能,未來六個月產量將為觀察重點。   西澳King of Hills礦區Red5礦商接手: 該礦區原由澳大利亞第二大金礦商Saracen礦業及北極星資源公司(Northern Star Resource)公司合併擁有,2017年8月1,600萬澳元售予Red 5金礦業開採商,該公司另以1,850萬澳元投資King of Hill礦區北邊Darlot金礦,成為該區最大金礦開採商。去年10月建造380人加工廠,規劃2022年中開始生產,預估未來可開採16年。   澳大利亞黃金產量正在上升:2019/20財政年度開採328噸黃金,2020/21財政年度開採321噸,為澳大利亞黃金生產表現亮麗的兩年。由於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不確定,帶動保值之黃金需求並推升金價。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本年6月份黃金勘探投資增幅超過其他大宗商品,增長19.3%至4.3億澳元。IBISWorld的研究預測,今年黃金產業營收增長11.6%達260億澳元。  

A:日期: 110年9月7日   來源: 澳洲總理辦公室新聞稿、ABC News   https://www.pm.gov.au/media/interview-kieran-gilbert-sky-news-2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9-08/vaccine-passports-available-next-month-covid/100442992     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昨(9/8)日表示,聯邦政府將從今(2021)年10月份開始推出疫苗接種護照 ,供海外旅行時使用。護照將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及QR Code掃描方式,確認是否已接種過疫苗及施打疫苗之品名(如輝瑞或阿斯利康)。護照將成為國際協定共同認可的系統,如同電子護照(ePassport),其應用程式和護照將符合國際標準,其他國家邊境官員可以QR Code掃描。   未來澳大利亞公民返國時無須出示疫苗護照,所有疫苗的訊息將連結到護照上。國際旅客訪澳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只承認澳大利亞聯邦國家醫療監管機構(TGA)及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疫苗。目前南澳已在進行疫苗應用軟體試驗,新州及西澳亦在研擬中。   根據澳洲國家計劃(National Plan to transition Australia’s National COVID-19 response),為儘速開放國家邊境,已接種二劑疫苗因工作需要之國際往返者,未來亦將使用疫苗電子護照,入境後採居家檢疫隔離並監控其健康狀況。為方便已接種兩劑疫苗國人之入出境,居家檢疫隔離(Home Quarantine)將是未來開放後的規劃方向,至隔離時間長短仍在研議中。   至於重新開放國際邊境時程,將視80%的人口已完全接種疫苗而定;一旦達到疫苗接種目標,澳大利亞公民可望能於今(2021)年11月後允許出境。   National Plan to transition Australia’s National COVID-19 response https://www.pm.gov.au/sites/default/files/media/national-plan-to-transition-australias-national-covid-19-response-30-july-2021.pdf      

A:法媒新工廠(Usine Nouvelle)2021年9月8日報導,法國國內禽肉消費市場進口產品比例過高,本年第一季全國禽肉市場39%消費來自進口,其中雞肉比例高達46%。法國養禽產業協會主席Paul Lopez指出,法國年均消費190萬噸禽肉,為歐盟第三大禽肉市場,進口禽肉比例自2000年20%達2010年40%,近年來禽肉進口佔比成長趨緩,然本土產品仍難以取得市場。 法國進口禽肉產品來源國以巴西(全球最大雞肉出口國)、烏克蘭及波蘭為主,其中波蘭為歐盟最大禽肉生產國,2019年平均生產254萬噸,為歐盟總產量之17%。法國進口多為中低階及餐廳用禽肉產品,其中80%之餐廳使用進口禽肉。 法國已於2019年農產品及食品資訊標示透明法規定餐廳就使用肉品應強制產地來源標示,然目前仍待跨部會實施細則之訂定,故餐廳暫無需強制標示肉品來源。法國禽肉業者強調,本規範並非打擊進口,而係藉消費者資訊透明,以降低來路不明肉品,目前法國僅於狂牛病疫情爆發後,規定牛肉等其他肉類產品自2015年4月1日起於賣場販售時需強制標示。

A: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頃為「2021年世界清真產業大會」主持開幕典禮時指出,馬國已逐漸從新冠疫情對社會和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中復甦。馬國政府將會以安全和有條理的方式,逐步重新開放經濟。由於首相不克出席,因此其講稿由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代讀。   依斯邁首相稱,過去一年半以來,馬國政府努力確保國人在安全和經濟彈性之間取得平衡。各國的封鎖措施嚴重阻礙了許多企業的營運,甚至擾亂了供應鏈,威脅到中小企業的生存,造成大量失業。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就連作為全球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清真產業,亦未能倖免於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   根據「2020/21年全球經濟報告狀況」顯示,2020年全球穆斯林在伊斯蘭經濟各個領域的支出下降了8%。從經濟角度來看,考慮到轉向和消費清真產品的非穆斯林消費者,全球清真產業市場規模預計從目前的3.1兆美元將提升至2030年的5兆美元。僅是清真食品與飲料產業總值將達2.1兆美元,而清真化妝品和清真藥劑業總值為1,360億美元。   根據馬國清真產業發展機構(HDC)統計數據顯示,馬國排名前三位的清真出口產品為食品與飲料、原物料及化妝品與個人護理。這些清真產業不僅在商業方面有巨大的機會,更重要是能滿足國家的自給自足。   在考量到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清真產業可為馬國發揮重要作用,並在各種價值主張中起著催化劑的作用。馬國清真產業是國家復甦計畫的關鍵特徵之一,該產業的復甦對於恢復以穆斯林占大多數的國家經濟而言,至關重要。   工業4.0是關鍵技術的融合,為清真產業的利益相關者提供了提高產業產能、推動生產力和效率。至於機器學習、雲端計算和物聯網(IoT),包括區塊鏈和金融科技,亦為開展業務活動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   在以知識為基礎的清真發展方面,馬國盼被公認是全球領先的清真專業人士和清真培訓卓越中心。馬國敦促全球清真產業利害關係人應共同努力,透過世界清真商業大會等全球平台,加強國際貿易與投資聯繫。清真產業參與者亦可透過多邊和雙邊會議、貿易代表團和自由貿易協定,以加強穆斯林貿易國之間的貿易聯繫,滿足全球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消費者的需求。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FMM)主席蘇添來認為,馬國盡速批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將可幫助馬國出口商在參與國獲得優惠的市場進入機會。馬國盡速批准該協定將為國內出口商在區域競爭對手中維持競爭力,並建立投資人對馬國的信心。   該聯合會是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堅定倡導者,而 CPTPP 等自由貿易協定一旦獲得批准,將有助於加強馬國的全球供應鏈。   隨著世界經濟繼續加大復甦力度,馬國企業將可利用 CPTPP 促進貿易,因馬國預計將向目前未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另外三個國家—加拿大、墨西哥和秘魯開放市場。前述三個市場的總人口逾1.99 億,GDP 合計為 2兆9,210 億美元,為馬國本身經濟的 8.6 倍。   CPTPP預計將撤銷馬國目前對該協定會員國家出口的關稅,並准許馬國企業為全球供應鏈供應包括零組件和原材料在內的商品,並參與國內支援服務。CPTPP 亦讓馬國出口商能夠進入其他參與國的供應鏈。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賀特佳集團(Hartalega Group)執行長關明亮表示,儘管面對中國來勢洶洶的激烈競爭,然馬國手套產業短中期仍可維持全球逾60%市占率的主導地位。從長遠來說,馬國政府需營造有利於營運的環境,便是扶持馬國手套產業的最好方法,這包括在外勞政策上更具清晰度與永續性,以及疫情下的手套業復甦計畫等。   關執行長續稱,馬國手套產業須力爭上游,許多業者已往自動化與進行研發,透過創新研發更佳產品。中國在手套業崛起,是一股需正視的事實,馬國政府需營造有利手套業營運的環境,支援其成長。   根中國發布的擴張產能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中國將橡膠手套產能提升59%至1,360億隻手套,該期間馬國的產能增加20%至2,230億隻手套;預計2022年馬國仍可維持60%全球市占率(前期為67%),而中國占23%(前期為16%)。   在全面封鎖期間,馬國手套產業因被列為於非基礎領域而需關閉,導致產能損失5%;至於營收損失,則以平均手套價格計算中。透過「工業疫苗接種計畫」(PIKAS)與設立兩個疫苗接種中心後,該集團已為逾90%員工或8,000人接種,可以近期恢復產能至接近疫前水平。然該集團憂慮政府下令每兩週為100%或9,000名員工進行篩檢,這使得情況維艱;要為9,000名員工進行篩檢,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該集團目前以70%產能營運,60%員工工作。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