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8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4/P200號(商情文號:第664號) 商情本文: 根據最新論文研究,英國政府欲推動氫氣為房屋供暖的措施,反可能增加碳排放且加劇全球暖化,此可能對強生首相的環保改革造成衝擊。研究顯示,即使使用低碳排放法生產氫氣,仍可能比天然氣或煤炭造成更大污染,此可能進而阻礙政府欲從2030年代中期起在英國禁售新天然氣鍋爐的計畫,且將對能源巨頭如Shell公司及BP公司等造成風波,此兩大能源業者已將生產透過天然氣的藍色氫列為綠色環保計劃的核心。此研究今(12)日刊載於《能源科學與工程雜誌》(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 該研究由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教授Robert Howarth領導,獲得美國Park Foundation基金會贊助。 實際上,氫在燃燒時不會產生碳排放,因此被認為是重工業、航空及房屋供暖裝置等的化石燃料替代品。而目前氫氣仍有從天然氣中提取的生產方法,此亦被認為是碳排放元凶,業者欲將工廠連接碳捕捉設施,在地下貯存產生的溫室氣體,以生產「藍色氫」。研究則警告,至今尚未開發碳捕捉技術可完全清除碳排放,且碳捕捉技術也很耗能,同時會產生天然氣且導致甲烷排放。更驚人的是,藍色氫的碳足跡比燃燒天然氣或煤炭供暖多20%以上,更比燃燒柴油供暖多超過60%。 因此若改變藍色氫設施,則可對環境有更好的貢獻。此研究可能引發關於英國氫能未來的激烈討論。由於碳捕捉技術尚未大規模發展,使用電解法從水中提取的「綠色氫」可成為藍色氫的替代辦法,不過價格仍昂貴,業者正努力降低成本。 英國政府欲在2030年前達成生產5GW容量的氫能之潛力,為落實2050年淨零目標的行動之一,但未指出是藍色氫或綠色氫。氣候變遷委員會(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分析表明,與化石燃料相比,藍色氫可減少高達85%的碳排放量,但尚需要更多研究。政府發言人表示,除了制訂相關氫氣策略外,政府將針對低碳生產氫氣的新標準進行磋商,獨立研究顯示藍色氫和綠色氫的組合有助於國內達成淨零目標。英國碳捕捉及儲存技術協會(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Association)也指出,若沒有藍色氫和碳捕捉技術,工業製造商將面臨難脫碳的困難,碳捕捉與儲存技術以及藍色氫仍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組合。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5/P200號(商情文號:第665號) 商情本文: 根據愛爾蘭銀行與支付業協會(Banking and Payments Federation of Ireland, BPFI)數據,愛爾蘭今(2021)6 月份平均每日有超過240萬筆感應式付款交易,顯示隨著境內防疫限制放寬,消費者支出亦強勁回升,此為自2016年該協會針對該項目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每日平均量。另本周稍早公布的失業率也顯示進一步下降,可見愛爾蘭經濟在封城數月後正在復甦。愛爾蘭銀行與支付業協會數據顯示,6月份共有7300萬筆感應式付款交易,總額超過12億歐元。 該協會秘書長Brian Hayes表示,從6月份數據可見感應式付款交易增加,預計未來數個月內將持續這股趨勢。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ESRI)預測,繼去(2020)年緊縮9%後,今年家庭消費支付可能成長7.5%。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8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3/P200號(商情文號:第663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今(2021)年第2季經濟成長達4.8%。政府階段性解除防疫措施,推動國內零售業、餐飲業及教育部門復甦,單單6月份GDP成長達1%,較5月份成長率0.6%還多,此為自1970年代以來第二佳的季度成長,僅次於去(2020)年第3季大幅反彈。不過今年第2季商品和服務產值仍較2019年第4季減少4.4%,且雖成長率雖符合市場預期,但略低於英國央行預測的5%。 英國今年第2季成長受消費者支出強勁推動,消費支出集中在餐飲業及交通運輸部門,增加7.3%。投資方面,政府資本支出下降,導致投資總額減少0.5%,但國內商業投資提高2.4%,反映政府解除防疫限制。整體而言,6月份由於餐飲業可恢復正常營業,促使食品及飲料行業產值大增10.1%,且民眾前往一般診所(GP)次數增加,醫療服務也對整體成長有所貢獻。Capital Economics顧問公司經濟學家Ruth Gregory認為,從數據可預見,國內生產總值應可在10月前恢復至疫情前規模。國家統計局副局長Jonathan Athow表示,英國經濟表現持續強勁,6月份餐飲業首次在疫情後可整月完整開放室內用餐空間,服務業許多部門的重新開放亦推動廣告花費支出增加。 惟隨著Delta變種病毒在英國和歐洲持續蔓延,英國平均每周約有100萬人必須自我隔離,打擊旅遊業復甦,故部分經濟學者認為,今年夏季復甦可能放緩。ING銀行經濟學家James Smith認為,7月份確診病例再次急劇增加,可能阻礙英國復甦的軌道。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則對第2季強勁表現感到歡迎,認為此為英國經濟反彈的徵兆,其在聲明中表示,渠了解仍有困難必須克服,但對英國經濟實力和韌性充滿信心。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8月1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2/P200號(商情文號:第662號) 商情本文: 英國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成人及未滿18歲者,自8月16日起,將不再需要遵守NHS追蹤系統的自我隔離指令,而改為在與確診病例接觸後,盡快進行免費的PCR檢測,依此規定僅適用在接觸確診病例的14日前,已接種疫苗者。欲進行PCR檢測的民眾,可上網申請,或撥打119專線,或自行前往檢疫站索取。無論是否已接種兩劑疫苗或年齡,在PCR檢測結果呈陽性者仍必須依法自我隔離;同時,任何疑似有新冠肺炎症狀者也仍應自我隔離,且進行PCR檢測,直到陰性結果出爐才可解除隔離。除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成人與未滿18歲者外,可證明因醫療原因不能接種疫苗的醫療豁免者(Medical exemptions)也適用上述變更措施。未滿5歲的兒童亦將被建議進行PCR檢測,僅需在確診後才需要自我隔離,且僅有在密切接觸的確診人為同戶居住者時才會被建議檢測。 英國政府疫苗計劃推展順利,全境已有75%者接種兩劑疫苗。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和劍橋大學的最新數據顯示,疫苗目前已防治疫情相關約6萬人死亡,約2200萬人免感染,以及66900人免住院。針對NHS追蹤系統自我隔離指令鬆綁,政府目前已允許重要產業就職人士可依規定豁免隔離,以維持重要產業運行,8月16日將進一步開放豁免。隨著自我隔離限制放寬,定期檢疫仍將為英國控制新冠散播的關鍵措施。除了有感染症狀或密切接觸已感染者的民眾應進行PCR檢測外,民眾應每兩周定期使用政府提供之免費快篩檢測,將有助於提早偵測無症狀感染者。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1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61/P200號(商情文號:第661號) 商情本文: 根據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ESRI),碳稅將導致房屋供暖燃料價格上漲,進而增加燃料貧窮人口比例。家庭無力負擔溫暖的住宅,已成為全球日益關注的問題。歐盟執委會設立公平過渡基金(Just Transition Fund),以保障在因應氣候變遷措施下受創較深的家庭,此基金旨為投資保障弱勢家庭和降低燃料貧窮問題。 然而,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估計,由於碳稅等環境政策,若使房屋供暖燃料價格上漲1%,便會使燃料貧窮人口比例從11.5%增加至12%。研究尚發現,定額式收費有利於低收入家庭,若依據能源價格和房屋供暖所需使用量增加,則對低收入戶家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燃料碳稅增加,導致實際可支配收入減少,為理解燃料貧窮與收入貧窮之間聯繫的關鍵。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之前研究顯示,剝奪感和居住品質程度是解釋燃料貧窮的關鍵。 愛爾蘭經濟與社會研究所表示,提高能源效率規模將有助於減少燃料貧窮,在制定針對燃料貧窮問題的政策時,關鍵在於居住品質、修整措施以及資金機制。此外,低碳政策的公眾接受性,部分取決於因應差異問題效應。碳稅可能在不同的方法上增加低收入人口,如導致高漲的能源價格、燃料貧窮家庭數量增加,爰了解環境政策對不同群體產生的影響也非常重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0 Biznes Polska 據波蘭Biznes Polska報導,根據波蘭監督機構Lewiatan Confederation表示,波蘭基礎建設部關於投資離岸風電場的公司必須符合的要件之法令草案將排除外國和私營公司在波蘭投資離岸風能場。該機構建議重新起草和妥協。 Lewiatan 能源及氣候變化部門主管 Dorota Zawadzka-Stępniak 表示,該法規的內容對以煤炭為基礎的國有能源公司提供獎金(bonuses),這些公司將更容易獲得地點許可,從而獲得離岸風電場的拍賣支持。而與波蘭國營企業沒有合作協議的外國和私人企業將受到影響。 據 Lewiatan 稱,基礎建設部放棄主要在海域實施複雜計畫的獎勵經驗(reward experience)的想法。除了與離岸風電場建設相關的標準外,還導入關於陸上風電場建設經驗、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生產領域的短期試點計畫或儲能實施的其他標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0 Biznes Polska 根據合約條款,KBR公司將為其位於波蘭Plock的PKN ORLEN公司的Olefins Complex III 計畫的先進乙烯技術提供技術許可、基礎工程設計及專有設備。這是歐洲20年來最大的石化計畫。 KBR公司技術總裁Doug Kelly表示,KBR公司很榮幸被選為這個雄心勃勃的計畫的乙烯技術許可方,並為PKN ORLEN公司的成長及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SCORE將在提供最高產量及營運靈活性方面繼續引領產業,同時將使碳足跡減至最小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2 PAP, PolandIn,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PolandIn日報報導,美國對波蘭的新媒體法表示擔憂,根據該法,只有總部位於歐洲經濟區 (European Economic Area ; EEA) 國家的實體才能獲得廣播許可證,前提是它們不依賴於來自EEA以外的實體。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對波蘭下議院通過針對美國獨立新聞台的立法表示「深切關注」。他還敦促波蘭總統不要簽署週三稍早通過的新立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Ned Price)於8月11日週三向記者表示,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敦促波蘭展現其對這些原則的承諾,這些原則確實是共同的,不僅在口頭上而且在行動上。他表示,談到媒體法,我們知道自由及獨立的媒體使我們的民主更加強大。這使跨大西洋聯盟更具彈性,包括那些試圖分裂聯盟及分裂我們的人,這是我們與波蘭雙邊關係的基本組成部分。Price發言人表示,波蘭是重要的北約(NATO)盟友,重要的是,它明白跨大西洋聯盟不僅基於我們共同安全的相互利益,而且還基於對共同民主價值觀及繁榮的相互承諾。 該法律是由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的議員提出對波蘭廣播法之有爭議的修正案,規定只有總部位於EEA國家的實體才能獲得廣播許可證,前提是它們不依賴於EEA外部實體。如果推出,新法規將影響美國的 Discovery Inc.公司,該公司是波蘭最大的獨立電視網絡TVN的所有者,該公司以其批評政府的立場而聞名。實際上,該廣播公司的新聞頻道TVN24可能會在其目前許可證於9月26日到期後被拒絕延期,並且Discovery可能會被迫出售該電視台。 週三稍晚TVN管理委員會表示,該電台將堅定並始終如一地捍衛TVN24新聞頻道以及TVN Discovery Group 擁有的其他頻道。該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波蘭下議院關於廣播法修正案的決定是針對TVN 的。今天的投票結果損害財產權,從而引起波蘭外國投資者的憂慮。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0 PAP, IAR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於8月11日週三在推特上表示,在過去的四個星期裡,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的Delta 變種病毒占波蘭所有新的 COVID-19感染確診病例的86%以上。N部長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迄今為止,在波蘭有404例確診的Delta 變種病例。Alpha變種病毒在波蘭已成為過去,僅佔所有COVID-19感染確診病例的8%以下。 自COVID-19 流行開始以來(第一例病例於2020年3月4日在波蘭發生),迄今累計共檢測到2,884,557例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累計有75,289例死亡病例,波蘭已有超過1,860萬人接受這種疾病的檢測。 截至週三,波蘭共接種35,114,129劑疫苗,迄今已有17,953,396人完全接種二劑疫苗。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2 PAP, IAR, KPMG, Puls Biznesu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波蘭有超過75,000輛新的替代燃料汽車(alternative-fuel cars)註冊,比去年同期成長177%。專業服務顧問公司KPMG及波蘭汽車工業協會(Polish Association of Automotive Industry)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今年1-6月波蘭人購買4,5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cars),年比率成長226%。全電動汽車(fully electric vehicles)的銷量成長119%,2021年前六個月共售出2,500 輛此類汽車。 該報告稱,波蘭的汽車產業正在從型冠狀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危機中復甦。今年1月,Puls Biznesu日報報導稱,儘管波蘭對電動汽車的興趣正在迅速增長,但其僅佔波蘭所有新車銷售的0.48%。Puls Biznesu表示,電動汽車通常是富裕家庭的第二輛或第三輛汽車,用於城市駕駛。該報另報導稱,此類汽車的主要缺點是購買成本過高以及缺乏快速充電的基礎設施。 截至7月12日,波蘭人在購買電動汽車時可以申請約19,000波幣(4,200歐元,5,000美元)的政府補貼。對於有很多孩子的家庭,可獲得27,000波幣的補貼。 波蘭國家環境保護和水管理基金(Poland’s National Fu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已撥出5億波幣,用於補貼該倡議下電動汽車及氫能汽車的購買。氣候與環境部副部長 Ireneusz Zyska表示,該計畫的目的是減少有害排放,發展環保交通並提高波蘭人的生活品質。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0 PAP, PolandIn 根據專業顧問服務公司KPMG公司及波蘭汽車工業協會(Polish Automotive Industry Association ; PZPM)於8月10日週二發布的一份報告,2021年上半年,波蘭共有242,100輛新乘用車註冊。這意味著註冊的汽車比2020年上半年增加34.6%。其中75,800輛是使用汽油或電力等替代驅動方式的汽車。輕型商用車(成長57%)、商用車(成長96.8%)以及拖車及半拖車(trailers and semi-trailers;成長121.7%)錄得銷售額成長。摩托車的註冊數量也有所增加,比去年增加17.3%。 波蘭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 Jakub Faryś表示,觀察今年上半年註冊量的成長,可以說產業正在彌補疫情期間的損失。卡車及貨車的結果尤其樂觀,其在2021年底的註冊量可能會接近大流行之前的水準。 公共巴士註冊數量(減少4%)及輕便摩托車(mopeds; 減少20.2%)的數量呈下降趨勢。該報告的作者表示,乘用車註冊數量的大幅增加是可能的,這要歸功於機構客戶註冊179,000輛汽車(成長45%)的高需求,這些客戶構成約74%的市場。 此外,從1月到6月,波蘭高檔汽車的註冊量增加46.1%,達到48,600輛。成長是由企業購買及有更多高檔汽車註冊推動的。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波蘭共生產汽車23.47萬輛,年比率成長16.7%。乘用車產量成長14.4%,貨車和卡車產量成長21.2%。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10 PAP, IAR, PolandIn 波蘭協議黨(Agreement party)的副發言人Jan Strzeżek於8月11日週三宣布,根據國家委員會(National Board)的決定,Jarosław Gowin的協議黨將離開聯合右翼 (波蘭的執政聯盟)。該協議黨的議員將離開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Law and Justice ; PiS)-聯合右翼的主要政黨-俱樂部並組成一個議會團體。法律與正義黨(PiS)核心小組中有12名該Agreement黨政治人物。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8月10日週二請求總統Andrzej Duda解除Agreement黨負責人Jarosław Gowin的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長職務。波蘭政府發言人 Piotr Müller 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府做出決定的原因是 G氏及Agreement黨成員在對「波蘭新政」(Polish Deal)(聯合右翼的旗艦計畫)內之一些計畫上未盡力(work at insufficient space),並且正在對政府計劃的稅賦改革採取「不可靠的行動」(unreliable action)。Duda總統的發言人Błażej Spychalski宣布,總統將毫不拖延地處理辭職請求,並將按照政府首長的要求進行修改。 Jarosław Gowin於8月10日週二表示,PiS黨決定結束聯合右翼計畫。經過7年的合作,經過6年的共同治理,該黨被趕出政府聯盟,因為該黨忠於聯合右翼的價值觀。 Agreement黨的副發言人Jan Strzeżek於週三上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國家委員會的決定,Jarosław Gowin的Agreement黨將離開聯合右翼,該黨的議員將離開PiS黨核心小組並組建一個單獨的議會小團體。 來自Agreement黨的Marcin Ociepa於8月11日週三宣布,由於Jarosław Gowin 被免去政府職務,他決定辭去國防部副部長一職。他並補充表示,這是對G氏的一種團結的聲援。他還指出,他沒有參加週三決定離開聯合右翼的Agreement黨委員會會議。O氏表示,他必須仔細研究董事會的決定,才能做出關於繼續或離開PiS黨核心小組的決定。此外,波蘭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副部長Iwona Machałek和Andrzej Gut-Mostowy週三也宣布辭職。 PiS黨希望繼續聯合右翼計畫,政府發言人Piotr Müller在被問及執政聯盟的未來時表示,他確信最初參與Agreement黨的大多數議員現在都支持聯合右翼政府。他還保證,PiS黨希望在2023年的選舉期間繼續聯合右翼的計畫。M氏強調稱,只要PiS黨決定繼續共同管理及實施該計畫,團結波蘭黨(Solidarity Poland-聯合右翼的另一個資淺政黨)及Agreement黨的成員就會被列入2023 年的聯合選舉名單。
A: 據約旦時報報導,中國駐約旦大使陳傳東於本(2021)年8月8日接受該報採訪時指出,2019年中國與約旦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創紀錄之41.1億美元。由於新冠疫情之影響,2020年雙邊貿易額下降至36.1億美元,計下降12.08%,約旦對中國之出口額下降4.26億美元,計下降1.92%。雖然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及全球航運成本上升,本年中約雙邊貿易呈現回升,本年上半年貿易額達20.04億美元,雙邊貿易顯著復甦,年成長率為21.4%,約旦對中出口額為2.35億美元,年成長14.1%。 中國駐約旦陳大使指出,鑒於約旦在中東之戰略地理位置與貿易門戶,經貿合作係中約關係重要組成部分,並強調兩國具經濟互補性,近年來兩國經濟發展迅速,中國已成為約旦第三大貿易夥伴與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全球經濟下滑與消費減少,導致兩國間貿易受到嚴重影響。在投資方面,中國公司SDIC投資約旦阿拉伯鉀肥公司(Arab Potash Company),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香港公司持有之Jerrash Holdings公司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Talal Abu Ghazaleh Organisation已投資中國製造業,並且已經在中東地區銷售其電子產品。根據中國政府發佈之「2019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中國對約旦直接投資與10年前相比有較大幅度成長,其中,2018年中國對約旦之直接投資達到最高,約達8,562萬美元。 陳大使續表示,中國政府歡迎更多的約旦企業來華投資與經商,也鼓勵有實力之中國企業到約旦投資,盼約旦繼續提供更加友善及透明之經商環境。另讚賞約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願意在整個倡議發展過程中與約旦合作,加強經濟貿易與投資交流,提高交流水平,啟動更多合作項目。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自由開發區集團(Jordan Free and Development Zones Group , JFDZG)主席Khalaf Hmeisat於本(2021)年8月8日表示,約旦全國自由開發區總投資額約為14.34億約幣(20.25億美元)。投資分為經濟、商業、工業、旅遊與服務業等領域。其中,Queen Alia國際機場自由區進駐之公司成長率約12.7%,名列第一,截至2020年底,在公共及私人自由區經營之公司數目達1,953家,成長0.2%。 H主席指出,迄2020年底,公共自由區之投資總額約佔72%,Zarqa自由區在總面積之投資開發百分比達到95%,名列第一,其次是Sahab自由區佔87%,Muwaqar自由區之85%,Karak自由區之54%。QAIA與 Karama之自由區利用空間比率最低,進駐率分別為12%與3%。 H主席續指出,自由區與開發區各種投資計畫之勞工人數約為3,000人,其中約旦勞工約佔92%。在疫情期間,該集團採取特別行動計劃,採取預防措施,對投資者提供最佳服務,其中包括套裝式行政、組織與技術協助措施,以保護投資者、客戶與員工之健康與安全,並減少疫情之影響。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of Saudi Arabia, MISA)最新數據及投資亮點報告(Spring 2021 Investment Highlights)報導,沙烏地本(2021)年第1季新核准之外資許可共478件,數量創2005年有史以來新高,季增2.6%及年增36%,顯示沙烏地經濟加速自COVID-19疫情復甦。 上述數據亦顯示,此間以製造業新核准外資許可共114件佔最大宗,其次為零售及電商業佔78件、營造業78件、專業及科技服務業62件、資通訊業41件等。另沙烏地於2018年起實施改革,允許100%外資企業成立,上述本年第1季新核准之外資投資案59%即為100%外資持有,其餘則為外資及本土企業合資。 MISA部長HE Khalid Al Falih對此表示,沙烏地成功吸引投資成長,顯示外資看好沙烏地推動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所帶來之各種商機。另據財經媒體統計,沙烏地去年吸引外資量在中東及北非地區整體佔比達18%,為區域內各國排名第1。
A:據媒體引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最大且觸角遍及中東、非洲及亞洲之商業集團Majid Al-Futtaim(MAF)首次公布之商業調查季報報導,UAE本(2021)年2月至3月國內消費者支出增加17%,帶動零售業及整體經濟復甦,其中,電商產業規模較2019年倍增,本年2月則年增30%。 另上述季報亦顯示,UAE本年第1季除觀光消費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外,流行時尚及配件消費支出增加91%、手錶及珠寶消費增加207%、電子產品消費增加90%,其中數位購物與實體店面購物比率已不相上下,且66%受調之消費者具有環保意識、過半數消費者則傾向購買環保產品。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前已預估UAE本年經濟率成長可達3.1%,UAE央行則預估本年實質GDP成長率可達3.5%,MAF執行長Alain Bejjani對此表示,去(2020)年COVID-19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使消費模式快速轉變,並加速業者及消費者接受電商等創新科技,而新商業及消費模式即為帶動零售及經濟復甦之重要工具。渠並表示,前述復甦趨勢可望持續,尤其是2020世界博覽會(EXPO2020)即將於本年底在UAE杜拜登場,預估可帶動觀光及各類相關消費進一步成長。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11日報導,丹麥工總(DI)之駐美代表 Louis Funder 指出, 對美國於周二獲得參議院通過之基建法中將投資超過1兆美元的聯邦資金於新的公路,鐵路,橋樑,港口,及寬頻網路等其他基礎設施,感到高興。並且在上述建設中丹麥在修橋方面可提供特殊專業知識技能,丹麥公司不僅能在顧問諮詢,且建築及工程方面於美國開創大好機會, 惟聯邦資金只能為已在美國設有子公司的丹麥公司提供機會。 DI 希望拜登總統能有更多的綠色野心,如汰舊更新節能建築物的和為再生能源提供退稅。 F 氏說,希望美國今年下半季即將制定之新計畫能受益丹麥更多。
A:中亞五國 中亞即亞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裏海,東到中國新疆,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羅斯的廣大區域。包括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5國。 該地區國家主要出口品項包括棉花、農產品、紡織品及食品等;主要進口品項則包括機械設備、化學品、石油、食品等。中亞五國蘊藏大量礦產資源,能源業對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主要貿易夥伴為亞洲與歐洲。 巴爾幹半島國家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為歐、亞聯繫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半島三面被水環繞,西鄰亞德里亞海、南面地中海及馬爾馬拉海、東鄰黑海。 巴爾幹半島國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希臘、北馬其頓、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等國。 該地區國家主要出口品項包括石油及相關製品、電力、礦油、銅、醫藥機械、運輸設備、原材料以及紡織品及鞋類等雜項製成品;主要進口品項則包括積體電路、汽車及零組件、電機與設備及其零件、原材料、化學品及燃料、銅礦石、醫藥用品、運輸設備等。貿易夥伴仍以鄰近歐洲國家為主,部分國家仍亟須進一步發展基礎建設及經濟轉型,以及疫情過後須加速經濟復甦,因而更加重視與歐盟政策之配合與調整。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12日報導稱,日本產業機械工業會頃公布報告指出,本(2021)年7月產業機械訂單額(速報值)計1,349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大幅成長93.4%,連續9個月超越上年實績;若以單月來看,係自2018年12月以來睽違2年7個月之高水準。 7月產業機械訂單,其中來自海外訂單額計914億日圓,遽幅成長2倍之多。日本牧野Furaisu製作所表示,7月海外訂單較上年同期成長4.5倍,為65億日圓,以單月來看突破過去的高紀錄;主要係因中國汽車及美國半導體等相關訂單穩定成長外,為因應人手不足而擴大投資自動化設備等,亦是帶動成長的要因之一。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7月產業機械訂單計434億日圓,同成長75.3%;由於汽車業界將部分產業轉移至自動車製造,許多設備投資採取較觀望的態度,因此與海外訂單相比,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此外,在外需方面則因為中國市場需求較上月減少27.6%,金額計280億日圓,係5個月以來首次呈現減少。由於中國是日本產業機械外需的重要貿易夥伴,因此在本(8)月25日即將公布的地區別訂單動向報告,中國市場需求變化,將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A: 印度國總人口逾13.4億人,其中25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50%,可說是年輕且充滿生命力的「南亞巨國」。融合傳統與現代之印度,現正以「21世紀世界工廠」之姿崛起於全球經貿板塊。 莫迪於2019年連任印度總理後,力倡Make in India政策,積極到海外招商,試圖讓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吸引外商爭相赴印投資。我商可拓銷及投資印度的產業包括電子及資通訊、智慧城市、汽機車零組件及紡織等。 貿易重點資訊: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約47.9億美元,印度是我國第17大貿易夥伴、第16大出口市場與第21大進口來源。目前我國銷往印度主要產品包括汽機車零配件、各式機械設備、資訊產品、電子零組件、化工原料及高品質人纖布料等。 投資重點資訊:印度政府推動「在印度製造」、「數位印度」、「技能印度」、「智慧城市」等政策,積極吸引各國投資與技術合作,適合投資印度產業包括電子及資通訊、車輛零組件、綠能、基礎建設、醫療器材、機械、食品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