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L Times, 2021/08/0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晶片短缺和脆弱的經濟復甦導致荷蘭汽車銷售量持續下降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車輛協會( BOVAG)與統計局 (RDB)的報告顯示,本年7月份汽車銷量較2020年同期明顯下降。 BOVAG 發言人表示,2020年汽車銷售是戲劇性的一年,預計今年會稍微好一些,但面臨來自各方的問題。本年7月份總計2.7萬輛新車獲得牌照,比上年同期下降 22%。 汽車銷售量下降的原因是脆弱的經濟復甦、新冠病毒防疫限制措施導致交貨時間緩慢,以及全球電腦晶片短缺等綜合因素。 BOWAG 發言人表示,荷蘭的大部份新車都是公司用車,例如為員工或企業家租賃汽車,但由於目前許多員工仍居家辦公,因此不需要汽車,此即所謂的經濟復甦脆弱。 總計本年1至7月份,新車登記共19萬輛。2021 年 7 月份銷售冠軍係KIA e-Niro,共售出 1,166 輛。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國勞工部8月5日公布,截至7月31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38.5萬,較前一週39.9萬申請人數減少1.4萬,符合市場預期,申請人數連2週下降,且自本年5月下旬起徘徊於36.8萬至42.4萬間,專家普遍認為Delta新冠變種病毒具高度傳染力,為勞動力市場與經濟復甦帶來風險,然因疫苗普遍施打,預期商業限制措施不會如同疫情初期嚴格,對經濟影響較為有限。 截至7月24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293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1%,較前一週329.6萬人減少36.6萬,更接近去年疫情爆發前177萬,主因為許多州政府緊縮申請資格,盼勞工重回就業市場;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297.5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8.1萬。 人力資源管理公司ADP於 8月4日發布7月全美民營企業就業報告,民營企業新增33萬人,遠低於預期65.3萬,係本年2月以來最小增幅,其中服務領域增加+31.8萬,製造領域僅新增+1.2萬;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休閒餐旅業增加+13.9萬,帶動整體就業人數成長,其餘增長較大類別為教育與醫療+6.4萬、專業與商業服務+5.4萬,及貿易運輸與公用服務+3.6萬。
A: 依據新加坡董事協會、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CGIO)與澳洲會計師公會本(2021)年8月4日聯合發佈之「2021年新加坡治理與透明度指數報告」(Singapore Governance and Transparency Index,簡稱SGTI)指出,星國上市公司在企業治理和透明度方面維持高標準,取得68.7分創歷年來新高。 該報告顯示,一般上市公司中,新翔集團(SATS)的得分位居榜首,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電信(Singtel)位居第2。其中,新交所是從去年的第7位晉升。不動產投資信託和商業信託中,雅詩閣公寓信託(ART)從去年的第3位躍居榜首,遠東酒店信託(FEHT)從第4位上升至第2位,而騰飛瑞資(Ascendas REIT)則從第8位,躋身第3位。 該年度指數是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企業治理資訊和做法,以及業績是否及時公佈、獲取容易度和透明程度,來進行評估。評估標準包括是否有公開執行董事和總裁的薪資報酬、主席是否為獨立董事,以及是否按時配息。表現出色的上市公司的共同點,是持續披露提名委員會評估董事的過程和標準。在披露非執行董事的薪資結構方面表現良好,並擁有完全獨立的風險委員會。不動產投資信託和商業信託在永續發展管理方面有良好表現,並披露可借多少資金做出投資以獲得更高回報的政策。 新交所監管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文仁在指數發佈會上表示,全球對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TCFD)建議的監管共識不斷提高,是對永續發展資訊披露領域的認可。因此,即將進行的諮詢將主要集中在新交所上市公司是否應根據TCFD建議披露氣候相關資訊的課題上。
A: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主席王文輝本(2021)年8月4日在「新加坡創新社區日」(SG Innovation Community Day)開幕儀式上表示,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影響,星國創業生態環境仍取得強勁成長趨勢。設於當地的科技新創公司本年上半年完成355筆募資交易,總交易額53億星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17筆募資交易和總交易額34億星元,交易額更增加超過五成。 新加坡本年誕生3個新的「獨角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分別是智慧財產權資訊軟體商智慧芽公司(PatSnap)、汽車銷售平臺Carro和跨境匯款平臺NIUM。王文輝主席表示,為保持當地創業生態環境優勢,同時支援更多優質新創公司,企發局旗下的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將委任13個共同投資夥伴在「起新—投資」(Startup SG Equity)計畫下對星國精深科技新創公司進行投資,參與該計畫的積極夥伴總數將達46個。新加入夥伴將投資「先進製造與工程」、「保健與生物醫學」,以及「城市解決方案與永續發展」等3個精深科技領域的新創公司,預計推動1億5,000萬星元以上的投資,這些投資也符合星國的「科研、創新和企業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Enterprise Plan)。 王文輝主席指出,除了資金,人才也是維持成長趨勢和星國抓住增長和創新領域的重要因素。例如Facebook、Zoom和冬海集團(Sea Group)等全球科技巨頭,過去一年在新加坡擴展業務和人才招聘,以支援該公司在區域的增長,將有助於吸引頂尖科技人才聚集,給當地新創公司提供優秀人才資源。新加坡正處於創業和創新生態系統發展中一個令人期待的階段。
A:東南亞成新冠疫情重災區,加劇全球供應鏈惡化,隨著全面封鎖、工廠禁止營運,導致馬來西亞等港口擁堵不堪,部分訂單流向中國,造成華南港口貨櫃處理再度吃緊,貨櫃航運運費亦應聲飆漲;貨運業者指出,從東南亞到美東運費飆到2萬至2萬5,000美元、到美西為1萬6,000至2萬美元。 先前東南亞到美東平均運價約1萬6,000至2萬3,000美元,到美西平均運價約1萬4,000至1萬6,000美元,到歐洲約1萬4,000美元,意味這波運費漲幅約15%至25%。隨著8月中國黃金周假期到來,貨運業者指出,運費已醞釀新一輪漲勢。 馬來西亞為全球前七大半導體出口國之一,隨著許多生產基地從中國遷移至東南亞,如今隨著防疫措施森嚴,影響製造業生產效率、航運港口營運效率,進一步衝擊全球供應鏈,引起全球關注。 2020年全球貨櫃處理量前20大港口排行榜中,馬來西亞的巴生港(Port Klang)及丹絨柏勒巴斯港(Port of Tanjung Pelepas,簡稱PTP)分別位居第12及第15名,目前塞港問題嚴重。進入第三季貿易旺季,塞港加上疫情干擾,船班周轉率大減,可提供艙位隨之下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迪耐公司(Dagang Nexchange Bhd,簡稱DNeX)董事經理賽再納爾(Syed Zainal Abidin)頃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旗下晶片製造商矽佳公司(SilTerra)與中國集創北方科技公司(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簽訂多年晶圓供應合約,總值達4億美元(約16億8,740萬馬幣)。 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公司係一家顯示晶片設計公司,為LED顯示屏、液晶顯示器(LCD)面板以及新型顯示屏提供完整的顯示晶片解決方案,包括驅動、觸控、指紋識別、時序控制、電源管理等。 根據前述合約規定,矽佳公司與集創北方科技公司將會運用矽佳公司先進的單片集成工藝技術BCD技術(Bipolar-CMOSDMOS),能夠在同一晶片上製作Bipolar、CMOS和DMOS半導體。 矽佳公司能為中國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合作,顯示新股東透過轉型推動永續的業務初見成效。這項合約除保證了矽佳公司未來幾年的供應量外,亦確保工廠使用率維持在高水平。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集團先前出價1.08億馬幣 (約2,560萬美元)收購迪耐公司約5.03%股權,崛起為大股東。 鴻海集團當時指出,在購入迪耐公司股權後,將與迪耐公司攜手在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領域深入合作,並可擴大鴻海在半導體和電動汽車領域的業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截至五月,蘋果進口總額為190萬美元,比去去年同期的160萬美元增加18.7% 根據尼國央行(BCN)統計,今年1至5月,尼國進口商支付330萬美元從國外進口蘋果與葡萄,比起2020年同期(270萬)增加了22.2%。上述進口產品屬於所謂非傳統商品,鑑於該國經濟狀況,該等產品在尼國家庭中並不常見,只有較具有購買力的人才能消費。僅本年5月蘋果進口額為24萬6,900美元,比起去年同月份的3萬2,600美元增加657.3%,在數量方面也有737.9%的成長(從 2020年5月的進口23.7噸,增加到今年同期的198.6噸)。2020年整年,尼國支付了450萬元進口3823.1噸水果。 今年前5個月尼國進口價值140萬元的葡萄,比2020年(110萬美元)高出27.7%。從數量上來看,截至今年五月進口量為651.9噸,去年同期為525.8噸,增加23.9%。僅僅五月份水果的進口總額已達252,300美元,明顯高於去年同月2700美元。這是因為去年同期進口了0.6噸葡萄,今年達到了124.5噸。到今年為止,與蘋果一樣,葡萄有兩個月的進口量最高,分別為2月(328.6美元)和4月。
A: 依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數據顯示,今年6月全美平均時薪增加至30.4元,較2020年同月成長3.6%,創下2009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惟另一方面亦出現通貨膨脹,生活必需品價格指數上漲,工資增加之實質價值卻被通膨稀釋。如將商品及服務價值納入考量,6月份推估的「實質薪資」(real wages)平均較去年同月減少近2%,實際上呈減薪效益。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實質薪資減少與否取決於個人的薪酬及購買物品之能力,通膨及購買力下降情形皆可能為暫時的。 數據顯示,6月全美平均時薪增加3.6%,用以衡量通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則上漲5.4%,創2008年8月以來最高單月增幅,勞工統計局指出,將季節性調整因素納入考量後,工資、通膨雙雙上漲的綜合結果造成購買力下降 1.7%。通膨對低收入者影響最大,因其花費多集中於汽油、食品及其他價格容易上漲的物品,而持有較多金融資產的富裕人士較不受通膨影響。 依研究顯示,雖通貨膨漲高達5.4%,然並非每人皆面臨實質減薪,主要係因年通膨率是由綜合多項商品價格推估而得,包括高漲幅項目如二手車及卡車上漲約45%,創史上最高漲幅,未購買二手車的人則不受衝擊,另油價上漲45%,搭乘大眾運輸的人則不受影響,影響面較較大的食品價格6月僅上漲2.4%,低於平均通膨漲幅。 消費者物價指數未將消費者可能規避高成本而改變行為納入考量,另一用以衡量通膨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PCE)則有將消費行為納入考量,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最近公布的5月PCE指數比消費物價指數低1.1個百分點,各是3.9%、5%,說明消費者偏好購買低成本商品。 經濟學家提醒,在全美經濟復甦之際,不須過度解讀通膨和工資數據,新冠疫情造成經濟結構破壞,如疫情初期,消費物價下跌,目前物價與一年前較低水準比較,更突顯通膨情形嚴重,且疫情期間低工資員工裁員數高,亦可能導致工資數據偏差。2020年4月即使大規模裁員,全美平均時薪仍增長8%,主因為高薪人士仍持續在工作,如今隨著經濟反彈,低薪工人被重新雇用,平均收入則可能再次降低。 目前尚不清楚消費物價及工資上漲是否為暫時,然部分通膨情形可以短期動態解釋,例如,據AAA稱,近期油價上漲部分原因是主要產油國未能在7月初達成增產協議、晶片短缺導致車價飆升,皆為供應限制及疫情後消費需求激增的短期情形。若干機構則預計通膨將持續,如安聯集團(Allianz SE)首席經濟顧問Mohammed El-Erian指出,許多與其合作的公司已經宣布提高價格,並預計進一步漲價。
A:微軟(Microsoft)表示,下月起,員工必須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才能進入該公司在美國各地的設施,而其工作場所最早要到10月4日才全部重新開放。這使得微軟成為Delta變種病毒肆虐之際、最新更改防疫政策的美企之一。 微軟發言人周二發布聲明說:「我們持續依工作的地區/國家/州省,評估當地狀況,會對日期和政策做必要調整。」 最近已有包括字母(Alphabet)旗下的谷歌(Google)以及臉書(Facebook)等科技公司宣布,員工必須接種疫苗才能返回美國辦公室。谷歌的辦公室重啟計畫從9月推遲到10月18日。蘋果公司(Apple)也延後員工重返辦公室上班的時間,最早是10月,該公司先前表示,到9月初,員工每周至少應進辦公室上班3天。 美國最大私企雇主沃爾瑪(Walmart)要求,總部和地區員工10月4日之前接受疫苗接種。這家零售巨擘還告訴第一線的門市和倉儲員工,再次戴上口罩,並將員工接種疫苗的現金獎勵增加一倍到150美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蘋果公司在過去兩個月持續推動內部自駕車技術的研發,車隊新增一輛車,以及16份用於加州道路行駛的駕駛許可。 AppleInsider網站報導,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的資料,蘋果5月在加州部署68輛測試車。新的資訊顯示,截至7月30日止,蘋果又讓測試車隊新增一輛車,相當於蘋果在2019年8月在路上部署的車輛數。 蘋果也將自駕車駕駛人員數提高至92人,高於5月的76名駕駛。蘋果在今年初曾讓持照駕駛人員的數量減少近半,如今又再增加更多駕駛人員。 蘋果在加州的自駕測試車隊規模為第三大,次於Waymo的615輛車和通用汽車自駕車新創事業Cruise的201輛車。通用Cruise的車輛數在過去兩個月穩定增加,Waymo則大增250輛;兩家業者都新增駕駛人員數量,GM Cruise新增102人,Waymo則增加373人。 長久來,蘋果打算進軍自駕車市場的消息已被廣泛報導,但外界仍不清楚該公司在這塊領域的動機。這項泰坦計畫(Project Titan)在2014年展開,謠傳規劃推出「Apple Car」品牌,泰坦計畫團隊員工規模一度超過1,000人並投入各項方案,但該計畫在2016年底被暫時擱置,原因是開發遇阻、蘋果高層產生歧見。 後來,資深主管Bob Mansfield據傳接手該部門,並且重新聚焦於自駕軟體和支援硬體;據報導,這項計畫在去年12月已交給AI和Siri主管賈南德瑞亞(John Giannandrea)。 蘋果據傳在1月曾與現代和起亞汽車協商生產事宜,但後來破局,蘋果繼續與其他車廠討論可能的協議。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Google 2日發表最新旗艦手機Pixel 6和Pixel 6 Pro,支援5G功能,將在今年秋季上市,但最大亮點是搭載自家設計的核心處理器Tensor系統單晶片(SoC),跟進同業蘋果和三星讓手機採用自研晶片的做法。 Google在2016年發表第一款Pixel手機後,各代手機皆採用高通的處理器,現在所採用的最新Tensor晶片,能夠強化人工智慧(AI)技術,同時提升語音辨識和照片、影片的處理功能,以便改善前幾代 Pixel在這些方面落後於競爭機款的功能。 Google執行長皮伽(Sundar Pichai)表示,這款晶片歷時四年開發,是「我們迄今為Pixel帶來的最大創新」。Google裝置與服務部門主管奧斯特羅(Rick Osterloh)說,Pixel 6和Pixel 6 Pro將在10月正式亮相,今年稍後上市。 除了新晶片,這兩款新的旗艦機種外觀也重新設計,包括全螢幕、金屬邊框,前置鏡頭在螢幕頂部置中,還搭載後置指紋感測器與螢幕下指紋感測器。最明顯的硬體變革,就是手機背部有一條黑色凸起條帶並嵌入相機鏡頭。兩款手機都配備了新感測器和超廣角鏡頭,感測光源會比Pixel 5多150%。Pixel 6 Pro還有額外的4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 新Pixel 6系列的色彩選擇也比前幾代機款更多,包括粉藍、粉綠、粉紅等。Pixel 6搭載6.4吋螢幕,6 Pro則是6.7吋,兩款都比去年的6吋Pixel 5來得大。目前售價和具體上市日期都未定。 要自行設計手機處理器,須耗費多年時間,並投入龐大投資與資源。蘋果自2010年開始讓iPhone搭載自研晶片,每年銷售逾1億支iPhone。相較下,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是最受歡迎的智慧手機軟體,獲得三星等多數品牌的手機採用,但Google的手機市占率甚小,儘管設計和功能獲得好評。 Pixel在頭幾年的銷售欠佳,直到2019年才有起色,當時該公司聚焦較低階手機,但稍後成長又停滯,在今年上半年,Pixel市占年比下滑7%,相較之下,另一家小型手機製造商OnePlus銷售成長逾400%,摩托羅拉、蘋果、諾基亞和三星手機銷量都見到成長。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隨著舊金山商業和旅遊景點的重新開放,即使是在Delta變種病毒肆虐的當下,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上,竟已出現遊人如織的景象,午間用餐時間,許多餐廳門外都已排起長長的隊伍。 記者隨機詢問了解到,街頭上的遊客中,大多數還是來自加州和灣區本地的遊人,且以放暑假的學生和家長為主,只有極少數國際旅行者。 廣受大家歡迎的旅遊景點的人潮,與疫情之前已無太大差異。華埠是大多數遊客的必經之地,還有金門大橋、聯合廣場、漁人碼頭、輪渡大廈、九曲花街、藝術宮等等,也都寫在許多人的遊覽清單上。 在市中心遊覽時,受大家青睞的是無頂觀光巴士(Big Bus Tours)和纜車(Cable Car)已經恢復行駛,也有部分遊客會選擇自駕。到華埠遊覽的史蒂芬.萊(Steve Love)說,他們一家就是開車從洛杉磯過來的。「不是害怕坐飛機了」,而是考慮帶著正在放暑假的兩個孩子,一家人開車遊覽市中心或景區,都比較方便。當然,還是要考慮到還在傳播的病毒,乘坐公共交通不夠安全。 一對從密歇根州來訪的大學生說道,因為纜車(Cable Car)是免費乘坐,所以他們沒有猶豫的就選擇了。 「纜車是開放的空間,就不那麼擔心染疫,還可以隨手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最重要的是我想同其他的遊客們一起欣賞舊金山沿途的風景,因為我覺得居家封閉了一年多,終於可以看到多一點人了,」琳達.霍(Linda. Ho)笑著說。 詢問過的街頭遊客,大部分都是在接種了兩劑疫苗之後出行的。他們也遵守加州官員再次戴口罩的建議。儘管舊金山和全州範圍內的冠狀病毒還在快速傳播,但因疫情封鎖太久的城市開發之後,旅行的節奏和正常的生活還是快速地恢復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擴大配送服務,不僅運送自家商品,也幫沃爾瑪、Ebay等競爭對手送貨,以搶占宅配市場,並藉此深入掌握全球消費者的網購習慣。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亞馬遜物流(FBA)知名度高,負責存放、包裝、配送商品等業務,FBA旗下亞馬遜多管道配送(MCF)的名氣雖沒那麼響亮,但也提供類似服務,差別在於服務對象是沃爾瑪、Ebay、Etsy、Shopify等競爭對手的第三方賣家。 對賣家而言,將商品存放在同一個物流系統,當然是件很方便的事,亞馬遜也能藉此從競爭對手的生意分得一杯羹。 MCF自2007年起就開始運作,如今亞馬遜再度出招,把MCF的價格定得比其他物流業者低,建立新的軟體合作關係以簡化MCF使用方式,並對客戶提出一個變通策略,讓亞馬遜能插手其他公司的物流,儘管這些競爭對手不願客戶與亞馬遜打交道。 沃爾瑪、Ebay等業者禁止賣家使用亞馬遜的物流系統,也不開放查詢亞馬遜配送網路的追蹤編號。對此沃爾瑪發言人指出,若消費者在沃爾瑪下單,卻收到另一家零售商的包裹,一定會感到一頭霧水。 不過,亞馬遜6月起提出一個方案,讓賣家能迴避沃爾瑪的禁令,在亞馬遜的倉儲存貨、理貨,並以亞馬遜的箱子進行包裝。 亞馬遜增強MCF的競爭力,意味著亞馬遜除了攻下美國近四成電商市場以外,還能深入了解全球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8月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34/P200號(商情文號:第634號) 商情本文: 在英國領先研究機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Niesr)的最新季度報告中,該所將其對英國今(2021)年GDP成長預測從原5.7%上調至6.8%。隨著英國防疫措施放寬,今年英國經濟應可成為在G7集團中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不過政府薪資補貼計畫9月終止,則可能增加約15萬名失業人口,進而將英國失業率從目前4.8%提升至5.4%。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官方上週數據,6月份申領薪資補貼計畫者已降至約190萬人。 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尚預測,英國今年通貨膨脹率將從目前的2.5%,持續上升至2022年的前幾個月達3.9%,此將成為自2011年11月以來最高點。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副主任Hande Küçük指出,隨著英國經濟復甦,產業供應鏈面臨的短缺問題等均可能導致明(2022)年多數月份的通貨膨長率統計遠高於英國央行2%的目標;現為央行研討提高銀行利率和解除量化寬鬆計劃等的時機,預計央行將在本周四公布更多有關解除資產採購策略的細節。 另IHS Markit顧問公司和英國特許採購與供應學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Procurement & Supply,CIPS)調查發現,勞力和材料短缺已阻礙英國工業目前復甦的潛力。儘管根據其數據,七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60.4,遠高於擴張和收縮部門的50.0分界標準,可見表現仍強勁;但已從六月的63.9和5月創紀錄的65.6高點下降。IHS Markit公司主管Rob Dobson認為,英國製造業目前正從因美國、歐盟、中國和中東等市場貿易受惠,另一方面則因近期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延遲問題,加劇對其的損害,且仍有國內公司表示,英國脫歐後造成之影響仍持續限制其復甦的能力。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7月30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27/P200號(商情文號:第627號) 商情本文: 英國脫歐後,貨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相比,後者受脫歐的影響尤其明顯,原因在於英國脫歐協議中對服務業貿易,相較貨品貿易保護措施較少。 評估脫歐對英國國內貿易的影響實為困難,主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6月份調查,大約25%服務貿易公司指出英國脫歐對其業務造成影響,大約75%的服務貿易公司則指稱新冠疫情對其造成影響。國家統計局盡力區別兩者對英國貿易之影響,該局在7月27日發布分析,比較英國與歐盟以及英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出口情形,與歐盟貿易者影響較深。 截至2021年3月近2年內,英國服務貿易出口至歐盟下降9%以上,占比為37.9%,而歐盟服務貿易出口至英國下降約1 %以上,占比為36.5%,其中下降最大為金融服務,英國政府原則可簽署金融業同等性原則,但卻未達成共識。因此,英國和歐盟的商務旅行現在需要通過簽證,在法律、會計、建築和工程等專業領域的服務出口更因資格互認機制隨著脫歐而受阻礙。 2019年疫情前,英國與歐盟的服務貿易中約有15%涉及人員移動,英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服務貿易則為11%,英國與歐盟的服務貿易更易受旅遊限制而受到影響。總體而言,英國與歐盟的服務貿易將變得更加複雜。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31/P200號(商情文號:第631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企業局(Enterprise Ireland)新任局長Leo Clancy表示,限制國際貿易以幫助國內產業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阻礙愛爾蘭出口商在未來數年內的潛力。Clancy局長剛上任時曾表示,全球朝貿易保護主義發展,雖非直接威脅,但仍應關注;而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將對出口商造成負面影響。Clancy局長曾任職於愛爾蘭投資發展局(IDA),竭力確保為新興公司提供支持;雖由於新冠疫情及英國脫歐等影響,其肩負的任務顯得更加困難,但Clancy局長則認為並盡然是壞事,愛爾蘭的科技、製藥等產業在過去一年的艱難時期下仍蓬勃發展。Clancy局長未來將負責鼓勵更多愛爾蘭企業放眼海外投資,以持續成長;他已意識到全球貿易正發生之巨大變化,其中大部分因素是無法控制的。該局已在2021年上半年於主要市場內重新營運29個辦公室,在這些市場的銷售規模均有所提高,尤其在營造業、製造業和生命科學等領域。 據統計,愛爾蘭2020年本國總體出口成長0.3%,略低於255億歐元;占出口總額23%的歐元區出口貿易亦成長1.6%,達58.5億歐元;出口至最大市場英國的出口貿易則下降3.8%,約75億歐元。Clancy局長指出,愛爾蘭出口商預計今年銷售額將最高成長8%。過去一年來,愛爾蘭企業局提供一系列與疫情相關的支持措施,包括批准1.81億歐元,為671家公司提供資金以維持營運,進而保留住2萬7500多份工作;該局尚提供相關措施,以協助受英國脫歐影響的企業。 在英國脫歐和新冠疫情外,愛爾蘭企業的未來尚有許多挑戰,如數位化轉型及朝永續性路線邁進,這些問題為尚無真正吸引到足夠多企業進駐愛爾蘭的主因。他的論點與最近調查相呼應,愛爾蘭公司並未認真對待這些問題。根據愛爾蘭企業局研究,受訪企業中有超過70%者未制定改善氣候變遷的計劃,56%者無數位化策略。Clancy局長認為,許多企業長久專注於維持營運等基本生存原理,而認為思考上述問題過於奢侈,實際則不然。Clancy局長表示,愛爾蘭出口商可向跨國公司學習,從目前傾向製造業朝向以服務為導向發展,如金融科技業是可為出口商帶來巨大成長機會的領域,另包括綠色經濟、食品業以及生命科學等領域。
A:南加州企業、政府機構及其他組織自本年7月12日起將可註冊參與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SCE)Charge Ready計畫,此為SCE經營的一項最大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計畫。 加州於2020年批准一項4.36億美元計畫,將在未來五年內在SCE服務轄區內增設約3萬8,000座新電動汽車充電裝置。通過Charge Ready計畫支持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而站點主機(非SCE住宅客戶)是通常擁有、經營和維護合格的充電站。 SCE電動汽車和建築電氣化主管人Carter Prescott表示,由於交通電氣化需求增加,需要安裝更多充電設備,俾使電動車駕駛者和車隊經營者可隨時隨地充電。並藉由廣設充電樁確保為社區未來清潔空氣制定有效藍圖。 Charge Ready計畫以今年5月結束的小規模試點為藍本,其中SCE與企業、地方政府和其他組織合作,在近150個站點增加2,700多個充電端口。SCE將繼續專注於在工作場所、公共停車場、學校、醫院及購物中心提供充電基礎設施,並加強重視公寓和公寓大樓的充電裝置安裝。為讓所有加州人均可便利使用電動汽車充電,Charge Ready設定目標將50%的充電裝置安裝在州指定的弱勢社區,或受空氣污染影響最嚴重的社區。 除用於電動汽車的Charge Ready之外,SCE於2020年亦啟動一項名為Charge Ready Transport的計畫,主要針對大型卡車、公共汽車和越野工業設備,增加充電裝置以支持至少8,490輛中型和重型電動汽車順利運行,本案計畫預計未來五年期間將耗資3.56億美元。
A: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有關5G 基礎建設市場規模之報告指出,到 2027 年底,全球 5G 基礎建設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800.6 億美元, 2019 年5G市場價值約為 12.5 億美元,預測2020至2027 年期間內復合年成長率為 71.0%, 多家大型公司對 5G 基礎建設的巨額投資及全球對互聯網不斷增加的需求皆有利於市場成長,惟近來5G 基礎建設進度因新冠疫情影響、勞動力短缺,安裝及測試程序進度嚴重拖延及新冠疫情間的防疫措施等因素對中小企業造成損害,而較未受影響的多為大型集團或老牌企業。 該報告指出企業間合作或合併策略為該領域趨勢,目標在於結合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促進整體市場成長,Nokia公司與Intel公司於2020 年 3 月宣布合作開發新的 5G 無線電及雲端基礎建設,兩家公司在全球皆有完善消費者覆蓋及品牌影響力, 合作將可創造更好的激發成長。5G市場大規模合作情形增加,預計在未來幾年將呈現橢圓複合年增長率成長態勢。 美國5G 基礎建設市場主要公司有 AT&T(加州)、惠普(加州)、Cisco System(加州)、Verizon (紐約州)、CommScope(北卡羅來納州)、 Corning (紐約州)、惠普(加州)、Belden (密蘇里州)等,另歐洲地區有Nokia(芬蘭),亞太地區則有NEC(日本)、中興通訊(中國大陸)等。 該報告亦指出北美、亞太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5G市場趨勢,亞太地區的市場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將佔據主導地位,截至 2019 年,亞太地區市場價值約 6 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市場價值將大幅成長。 印度、中國大陸、日本等國家具眾多 5G 公司將有助於區域市場的成長,另渠等地區對 5G 網絡的需求、不斷增加的人口、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增加等,皆有助促進5G 網絡的布建,成為該地區5G市場大幅成長的關鍵。
A:根據媒體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董事會同意將特別提款權(SDR)擴編6,500億美元,以協助成員國自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危機中復甦,此將為國際貨幣基金SDR歷來最大規模的擴編,並預定於8月23日生效。阿根廷將獲得的份額為0.67%,約43億5,500萬美元。阿國政府將會使用部分撥款償還IMF在9月30日到期之債款。 另,阿根廷經濟部長Martin Guzman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阿國目前無力償還國際貨幣基金之貸款,因此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協商。 G部長承認,當務之急是達成良好的協議,且必須避免阿國與IMF談判期間,任何阻礙談判情況發生。對於國際貨幣基金,阿國面臨著巨大的債務重擔,因為該貸款並沒用在提高國家生產能力,而是為前任政府提供資金外流。IMF的450億美元貸款將於2021年9月22日開始償還,對此政府有必要向人民解釋,以免阿根廷再陷入類似情況。
A:根據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二灣區企業計畫在疫情過後,僅讓員工一周返回辦公室三天或更少時間。此一轉變將可能導致每天永久性流失超過100萬名通勤人數。 「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針對205家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僅有1%公司計畫進行完全遠距辦公、5%計畫要求員工每周進辦公室1天、22%公司計畫要求員工一周進辦公室2天、40%計畫要求一周進公司3天、13%計畫要求一周進公司4天、19%受訪公司要求員工一周5天都進辦公室。疫情之前,有93%企業表示,員工一周有4或5天在辦公室。 灣區委員會指出,員工無須每天進辦公室的趨勢,將導致每天通勤人數減少110萬人,但是也會損害公共運輸系統。若員工持續倚賴私家汽車,也無益於緩解交通堵塞。 委員會執行長溫德曼(Jim Wunderman)在聲明中表示,可以見到灣區通勤模式可能發生結構性轉變。這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壞消息,取決於員工最終選擇返回通勤路上的交通工具。當大家都遠離疫情時,盡可能讓通勤者重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至關重要。 舊金山紀事報曾針對灣區汽車交通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交通擁塞正在接近疫情前水平,在部分情況下,周末堵車嚴重甚至超過了平日周間。於此同時,BART捷運已於本周恢復大部分服務,但客流量僅為疫情前22%水平。 灣區委員會政策與監管顧問奧布拉諾維奇(Kelly Obranowicz)認為,若結論是以增加遠距辦公作為解決交通問題的單一方法,將是重大錯誤。有42%雇主表示,員工現在100%時間都是遠程工作,但是,卻可見到一周內有許多天時間的堵車情況,已達到疫情前水平。 不過,計畫總是會改變。僅有半數公司「有信心」(confident)或「非常有信心」(very confident)他們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的天數不會有變化。 隨著新冠確診病例激增,許多公司延遲員工重返辦公室時程表。包括舊金山擁有員工人數排名第二的富國銀行,已推遲強制重返辦公室時間一個月,直至10月。在灣區擁有大量員工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也推遲重返辦公是時間到明年。 https://www.worldjourn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