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美國經濟復甦,企業復業急需勞工,但非裔和西裔失業率卻仍居高不下。專家表示,美國雇主偏向不聘用少數族群,加上疫情因素,使得族裔就業不平等更加根深蒂固。 法新社報導,疫苗協助減少感染病例之際,百萬以上美國人紛紛重回工作,但重獲聘用的非裔與西裔勞工卻比較少,使美國一直以來的不平等更加根深蒂固。 這樣的分歧除來自於長期雇用歧視,也因與疫情相關的獨特因素而惡化,讓許多求職勞工找不到工作或感覺衛生環境安全的職務。 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美國失業率繼去年4月因防疫限令達到高峰至14.7%後,今年6月已降到5.9%。但經濟復甦沒有平等分配,非裔和西裔勞工失業率如今分別為9.2%與7.4%,皆高於白人的5.2%。即使在疫情前、美國失業率創新低時,種族和族裔就業差距已經存在。 美國非裔人口去年失業速度和白人女性相當,但今年6月數據顯示,美國白人女性失業率已降到5%,反觀非裔重獲雇用速度則緩慢許多,西裔人口的情況也有類似趨勢。 美國目前正在尋找工作機會的非裔女性比例高於白人女性。學者將這樣的不平等,歸咎於造成非裔和西裔勞工得從事較低薪工作的種種因素,此類工作也使得他們暴露在更高的染疫風險下。 目前為止,多數美國失業勞工還能靠聯邦政府核准的擴大失業津貼勉強維持生計,有些低薪勞工還能得到比先前工作更高的收入。不過,已有約24個州停發失業津貼,全國措施也將在9月截止。  

A:尼國政府電子報(El 19 Digital)報導指出,尼國2022-2026年對抗貧窮及人類發展國家計畫(Plan Nacional de Lucha contra la Pobreza y para el Desarrollo Humano 2022-2026)規劃自2026年達成95%糧食安全。尼政府為達成目標已訂定行動計畫、策略、時程以全力發展農村之農牧產業發展。   回顧1990年-2006年間,尼國文盲率上升、基礎設施、衛生、教育、能源、自來水普及率等不佳,2007年桑定黨上台執政後,以充足穩定健康等方式以增加生產及食品消費計畫,截至目前約已足供應80%基本食品需求。此外尼政府推動歸還土地所有權、新增2,000公里公路建設及增加電力服務覆蓋率達98.7%,以達成尼國國家生產轉型計畫。2016年至2017年間尼國推動20萬戶家庭食品生產計畫,透過增加產量提升品質消除飢餓、貧窮、失業,增進對蛋白質攝取等。此外亦對農村地區家庭提供微小型信用貸款,以改善收入促進繁榮。

A: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7月下旬時宣稱,晶片短缺衝擊汽車生產的問題正逐步好轉;但供應商最新說法卻顯示,距離車用晶片荒結束,為時尚早。 彭博資訊報導,晶片業者指出,汽車業正快速轉向電動車,可能讓晶片商更難跟上需求成長的腳步,各車廠也持同樣的審慎看法。 前兩大車用晶片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均表示,供需失衡的狀況至少將持續至明年中;這代表自去年底開始受晶片短缺所苦的汽車製造商,還得面對很長一段苦日子。 恩智浦執行長席福斯表示:「我們正在增加供給,但仍供不應求,供給吃緊的狀況將延續到2022年。」 汽車製造商的怨言不多,因為營收激增讓各車廠的獲利升至創紀錄水準;然而,經銷商無車可賣,讓汽車製造商無法充分滿足疫情過後增加的需求並從中獲利。晶片短缺來帶來的不確定性揮之不去,預期讓汽車製造商今年至少損失1,100億美元營收。 晶片荒也可能拖慢各車廠轉向電動車的步調,許多品牌今年都已發表多款電動車,就連經典汽油引擎車款福特F-150皮卡也都推出電動版。電動車的電池、馬達和操作系統、新型娛樂、安全性和駕駛輔助功能,都須仰賴晶片,每輛電動車需要使用的晶片數量,遠多於傳統汽車。恩智浦今年上半年車用晶片銷售較2019年同期激增21%,就凸顯了這一點。 晶片業者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提高產能,建造新廠則耗時兩年,且須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與此同時,新冠疫情至今仍持續干擾晶片生產。 福斯汽車上周已下修全年交車量預測,原因是晶片供給問題;BMW也對晶片供給感到擔憂,財務長彼得說:「供應鏈瓶頸延續愈久,狀況可能會變得愈緊繃;我們預期下半年生產作業仍將受限,這也將對銷售量造成衝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民眾正在陸續重返新冠疫情前的工作場所,但大多數辦公室仍然基本上仍是空無一人,這對當地經濟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 無論喜歡或討厭,通勤至少有利於經濟。通勤族用地鐵票價支付列車長的薪資;辦公室旁邊的乾洗店和拐角咖啡店都依賴於基上已消失近一年半的勞工。 根據勞工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在家工作的人數幾乎翻了一倍,達到美國總勞動力的42%。 即使許多員工可能更喜歡這種工作方式,但待在家裡可能會延誤與辦公室相關的重要經濟復甦。 高盛經濟學者指出,美國大型城市的辦公室出勤率僅為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很多員工仍在遠距工作,而不是花錢買火車票或拿鐵咖啡,然後後者這種經濟活動對美國的消費支出和服務驅動型經濟至關重要。 例如,根據紐約大都會交通管理局(MTA)的統計,在疫情爆發之初受災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紐約,地鐵客流量甚至還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從這個角度來看,紐約的大眾交通系統是全美最大,也是該市經濟實力的核心。在疫情之前,它每年可帶進近170億元的收入。但由於乘客量仍然低迷,營收預測也被削減了。根據紐約州審計長辦公室今年稍早時的一份報告,MTA經由CARES法案獲得近40億元的政府資金補助,但預計交通票價和道路通行費收入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員工在上班途中經常光顧的其他企業也在苦苦掙扎。 對於星巴克而言,日常消費者的流失正在影響其獲利。上季這家咖啡連鎖店的平均店內交易量是疫情前水平的90%。 星巴克財務長魯杰里(Rachel Ruggeri)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當然有能力吸引更多顧客,但我們的機會在於這些顧客上門頻率。」 作為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擁有地方小型咖啡店所沒有的耐力。 說到午餐,沙拉連鎖店Just Salad所有門市已經重新開放,並表示業務正在穩步增加。Just Salad的CEO肯納(Nick Kenner)表示,「我們預計在勞動節之後這種趨勢會加速。」屆時會有更多員工重返工作崗位時。 ●拖累復甦 但對許多企業來說,將9月視為重返辦公室的目標是很危險的。傳染性更高的新冠Delta變種病毒的快速傳播是面對面工作的新障礙。 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已經宣布延後員工重返辦公室的日期。 讓重返辦公室更加複雜的是,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7月底推翻了之前口罩規定,敦促在高傳播地區已接種疫苗的美國人繼續在室內佩戴口罩;這項動作可能會使重返辦公室工作更加複雜並減緩整體經濟復甦的步伐。 無論這些預估何時會真正發生,許多職業的工作方式都發生恆久性的改變:遠距工作和混合辦公模式很可能會成為後疫情的常態之一。 這對大型都會區和嚴重依賴服務業的州來說是個壞消息,無論是來自勞工還是遊客,包括夏威夷、拉斯維加斯和紐約。這些地方在復甦道路上落後同儕。 甚至那些被召回辦公室上班的人也可能沒有準備好或無法完全全職上班,因為家裡仍有待照顧的兒童或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員具高風險。 就業市場也正在努力適應這一點。 高盛經濟學者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說:「徵才廣告越來越多提供遠距工作選項,調查顯示,勞工和雇主都預期在家工作比疫情前要更加普遍。」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北加州灣區居民近幾個月來若想買家具、家用電器或新的遊戲器甚至是買新車,都可能要習慣等待。疫情加上其他因素影響所構成的「完美風暴」,導致供應鏈嚴重受阻。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在企業家及業界專家看來,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導致大量民眾要留在家中遠程工作,無法出外旅遊,因此對於家具、家電等各種消費品需求大增。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體的製造業受到影響,生產原料難以及時供給,生產能力受挫,供應鏈不暢。這些因素共同形成一個完美風暴。以前消費者隨時買到的物品,都因為庫存問題可能要等上一兩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遇上無庫存情況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有商家表示,可以保住工作的民眾喜歡到商店購物,部分也得益於聯邦發放的疫情補貼金,有商家估計電器需求全國可能大漲達700%。以前民眾可能會等到家裡電器壞了,才會來買新的替代,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變。民眾反而更樂意買新品替代舊電器、舊家居用品。家具也是如此。 南三藩市家具店Giorgi Bros店主Tom Giorgi說,「這是我家的家族生意,我接手已經25年,而過去9至12個月是我們店最繁忙的一段時間。」 線上線下消費品購買量大增,也導致物資運輸尤其是海運物流的壓力倍增。屋崙港今年以來港口貨物輸送量比2020年大增26%,已創造該港歷史紀錄。港口發言人Robert Bernardo表示,全球貨物運輸量大增,已導致全球海運物流出現「交通堵塞」。 同時,供應鏈受阻可能因為其他地區出現的一些問題而被放大。像是之前深圳地區一波疫情,令深圳鹽田港運作受到影響,5%全球貨物運輸延誤。馬亞西亞、臺灣地區疫情導致芯片製造大受影響。 此外,由於海運集裝箱供不應求,從中國運輸一個集裝箱到美國的海運價格直接從1200美元左右飆升至6000美元。供應鏈不暢情況何時改善仍是一個未知數,照目前情況估算,不少業界專家認為可能要到明年才有望逐漸恢復正常。 https://www.singtaousa.com/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05   Biznes Polska,   據波蘭Biznes Polska報導,波蘭國家研究發展中心(NCBR)表示,該機構將撥款 2,000 萬波幣支持第七屆「Gospostrateg」競賽—1項戰略研究與開發計畫中的項目。作為該競賽的一部分,NCBR正在尋找創新計畫,以回應氣候與環境部提交的有關離岸風能和光伏發展的研究問題。   NCBR主任 Eng 博士表示,科學研究能夠實施造福社會及經濟的計畫。因此,該中心將刺激需要採取必要行動的領域。Wojciech Kamieniecki在新聞稿中引用Eng 博士的話稱,透過實施 「Gospostrateg 計畫,該中心希望填補國家發展所需之重要領域的空白。   該項資助申請將於9月1日開始,將持續到 2021年10月27日。此競賽將對研究單位、商業公司、基金會及協會組成的財團開放,其中最多包括五個實體。提交的計畫可能包括基礎研究、產業研究、開發工作及預先實施的工作—後者是該計畫強制性要素。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05   PolandIn, IAR   據波蘭PolandIn日報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報導,波蘭政府戰略能源基礎設施全權代表(government’s plenipotentiary for strategic energy infrastructure) Piotr Naimski 在接受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採訪談到波蘭能源安全的未來時表示、波蘭將透過零排放來源以及波蘭第一座核電廠的建設方式緩慢生產能源。   Naimski全權代表表示,零排放能源、風力發電場、太陽能電池板正在建造,但這些能源取決於天氣條件及當日時間。如果政府想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電力供應,必須擁有不依賴外部條件的發電廠,例如天然氣及核電廠。Naimski全權代表強調稱,政府確信將透過自己的道路實現零排放。歐洲沒有那個國家像波蘭一樣依賴煤炭。波蘭有一個獨特的情況。   Naimski全權代表表示,關於建設核電廠,此已被納入長期能源發展戰略。諸如選擇戰略合作夥伴及用於核電廠建設的技術等細節很可能在明年獲得明朗。在採訪中,Naimski全權代表還指出,目前美國政府支持的美國公司正在準備有關此事的提案。波蘭希望有一個合作夥伴,該夥伴將一直與波蘭一起建造及營運這座發電廠。   Naimski全權代表表補充表示,政府計劃讓波蘭的第一座核電廠運行60多年。此核電廠將成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提供獨立與持續電力來源的生態戰略的一部分。波蘭第一座核電廠的建設需要數年時間,最終6座反應爐將滿足波蘭約 25%的電力需求。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05   PAP, The First News,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The First News日報報導,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表示,如果政府被迫再次實施新型冠狀病毒限制措施,政府將首先打擊疫苗接種率最低的地區。 Niedzielski部長余8月4日週三表示,如果波蘭每日確診感染人數不超過1,000人,則不會實施新的封鎖限制。波蘭衛生部週三上午公布單日新增164例Covid-19確診感染病例。波蘭在第三波疫情高峰期,其單日確診感染人數經常超過3萬人。   但是,如果需要實施封鎖限制,那麼該限制將首先影響那些不願意接種 Covid-19 疫苗的地區。Niedzielski部長表示,由於那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風險增加,疫苗接種水準低的地區將首先面臨限制。這些地區目前包括東部Podlaskie省及 Lubelskie省、東南部Podkarpackie省及東北部Warminsko-Mazurskie省。   當被問及潛在限制的類型時,Niedzielski部長表示,該限制措施將影響與之前封鎖期間相同的行業。過去,政府限制餐廳、酒吧、咖啡館及俱樂部、體育設施、理髮店及美容院以及電影院、劇院及其他文化場所的經營。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8.05   PolandIn, Eurostat   據波蘭PolandIn日報報導,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上個月發布的最新生產統計數據,去(2020)年歐盟生產318億公升含酒精的啤酒,當中波蘭生產38億公升含酒精的啤酒,使其成為歐洲第二大啤酒生產國,佔歐盟總產量的12%。   在歐盟會員國中,德國是2020年最大的生產國,產量為75億公升(佔歐盟總產量的24%),其次是波蘭38億公升(12%)、西班牙33億公升(10%)、荷蘭25億升(8%)、法國21億公升(7%)、捷克18億公升(6%)、羅馬尼亞17億公升(5%),其餘91億公升(28%)由其他國家生產,歐盟總共生產318億升啤酒。   另2020年,荷蘭出口19億公升含酒精啤酒,佔歐盟內外啤酒出口總量的21%。這使其成為歐盟會員國中最大的啤酒出口國,領先於比利時(17億公升)、德國(15億公升)、法國、捷克共和國、愛爾蘭和波蘭。波蘭出口約4億升啤酒,佔歐盟啤酒出口總量的5%。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向非歐盟國家出口啤酒的主要目的國是美國,出口8.95 億公升啤酒(佔歐盟以外啤酒出口總量的22%)及英國(佔21%)。   歐盟最大的啤酒進口國是法國,進口啤酒8億公升,德國進口7億公升。歐盟國家進口的啤酒大部分來自其他歐盟國家。與從歐盟內部的進口相比,從歐盟以外國家進口的含酒精啤酒是微不足道的。歐盟國家在從歐盟以外進口啤酒時大多選擇英國和墨西哥。

A:Inside U.S. Trade報導,歐盟於本(8)月2日宣布,將延長對美國生質柴油(biodiesel)反傾銷稅及平衡稅5年,若不延長該措施,美國生質柴油將以「受補貼之價格」(at subsidised prices)大量輸入歐盟市場:   歐盟執委會依「歐洲生質柴油協會」(European Biodiesel Board)申請對該關稅措施進行複查,認定美國生質柴油持續接受政府補貼,以及該產品很可能傾銷至歐洲市場,爰該反傾銷稅及平衡稅仍有必要性。該關稅係於2009年開始課徵,並將延續至2026年。 該反銷稅為每噸0至235.36美元,平衡稅為每噸250至 280.59美元,歐盟不會同時課徵該反傾銷稅及平衡稅,而是課徵兩者中稅率較高者。 歐盟執委會表示,美國生質柴油接受政府補貼,包括稅額減免、補助及其他州或聯邦政府補助方案。美國生質柴油存在相當大的閒置產能,且該產品傾銷至其他國家市場。另,美國企業及美國政府於去年11月本案調查期限截止前,皆未提供相關評論意見。

A:本案背景:   (一)美國廠商約3,500家於去(2020)年9月向CIT提起訴訟,主張美國依據301條款分別於2018年9月及2019年9月對共計3,200億美元中國產品(清單3及4a)課徵關稅違反301條款規定,並應返還相關押金。 (二)美國海關對於上述中國產品進口商收取押金,海關經過約10月對於進口商應支付金額作成最終認定,即完成關稅清算,而不會退還押金。 (三)CIT於上(7)月6日發布「暫時禁制令」,要求美國海關暫停清算程序28日,並於14日內設立「專戶」(repository),並使原告廠商可申請「暫停關稅清算」。該暫時禁制令原訂於本(8)月6日屆期。   頃據Inside U.S. Trade報導,本案原告於本月2日請求CIT判決上述清單3及4a關稅係違法,以及美國政府應返還進口商繳交稅金。CIT並未依該要求作出判決,惟命令上述「暫停關稅清算」延長至本月20日,並要求原告廠商及美國政府於本月9日就本案仍待釐清之處,提出說明。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遭逢近10年來最嚴重的火災,使地中海及愛琴海沿岸的原始森林及肥沃農田付之一炬,政府並於本(2021)年8月4日誓言打擊相關基本設備價格的急遽上漲,據報導滅火器、手套、燙傷軟膏等基本設備價格已飆升近7倍。   受強風及高溫影響,自上週三開始的大火已造成8人死亡,並迫使數千名居民及旅客逃離家園或度假勝地。土耳其蔚藍海岸由松樹覆蓋的山丘被焦黑的樹木取代,許多村民失去了家及牲畜。據官員稱,32個省內超過150處的火災已受到控制,惟新的火災加劇了土耳其的困境,包括最近2天在西部地區爆發的火災。   正當救火設備需求不斷增長,媒體報導指出大多數搶手的產品價格飆升630%。抗熱手套價格自本年8月2日之前約44里拉(5.21美元)大幅上漲至330里拉,另滅火球價格自數月前的262里拉上漲至480里拉。20公尺長的消防水帶價格自7月前的426里拉增加至8月1日的490里拉、6公斤重的滅火管自7月28日的165里拉增加21%至200里拉。   活性碳過濾口罩售價自215里拉增加至8月1日的241里拉,另鋼頭鞋、帶燈頭盔及對講機等通訊設備於數日內上漲近15%。7月前燙傷軟膏售價25里拉,火災爆發當週增加180%至49里拉,有助於去除燙傷疤痕的軟膏價格亦出現類似上漲情形,8月2日售價280里拉高於1個月前的100里拉。   土耳其政府於8月4日表示在相關媒體報導後已啟動調查,貿易部長Mehmet Mus並誓言不允許任何過高的價格上漲,渠表示當國家對抗火災時,任何擾亂救災工作之濫用行為都不會逍遙法外,機會主義者將受到懲罰,貿易部下轄省級貿易局已展開必要的查核工作。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46/P200號(商情文號:第646號) 商情本文: 儘管在平板電腦初上市時,曾有人預測筆記型電腦市場可能重創,但至今筆記型電腦實仍佔據相當大的市場。根據International Data公司統計,2021年第一季電腦市場整體成長,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同期成長近56%,總出貨量達8430萬台;其中有6320萬台為筆記型電腦。International Data公司並預測,2022年銷量應會下降,但筆記型電腦需求仍將在未來數年維持強勁。針對投資新筆電時的需求考量,《愛爾蘭時報》作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1.  筆電作業系統: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及蘋果Mac作業系統為市場主流,應依個人偏好和需求為主。Windows作業系統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作業系統,約有13億台電腦運作Windows 10Windows作業系統;此意味著更多樣化的機型選擇,並有更多軟體可支援此作業系統。但也有讓人困惑之處,例如同樣為Windows 10作業系統便有不同版本,Windows 10家庭版缺少如內置Bitlocker 加密等一些安全性功能。用戶可避免使用Windows 10 Home S作業系統,除非只想下載在Windows應用程式商店中可找到的軟體產品;用戶實也可透過更改一些設定,以切換至完整版的Windows 10家庭版作業系統。Windows 11作業系統預定在今年稍晚推出。大多數運作Windows 10作業系統的裝置,應均能夠運行更新後的軟體,可在裝置上免費升級,但最好仍在購買前確認。 蘋果的MacOS尚有許多優勢,特別是對已在使用蘋果電子設備的用戶,蘋果雲端同步系統非常良好,如可將iPhone用戶手機聯絡人的數據直接顯示在Mac作業系統的筆記型電腦上,文件亦可在蘋果裝置內輕鬆地傳送;最新版本蘋果MacOS Catalina作業系統更可將與手機應用程式與服務更緊密地結合。而蘋果筆記型電腦一直是從事設計行業者的選擇,主因在於該作業系統執行Photoshop等軟體的優化功能。蘋果筆記型電腦的內置安全性功能也被認為較堅強。與Windows作業系統相比,攻擊蘋果作業系統的病毒軟體也較少。 除兩大主流,尚有Google的Chromebook作業系統。此系統成本較低,適合年輕學生族群。該系統具運作快速、可在後台運行安全更新以及輕鬆瀏覽網頁服務等優勢,最大的缺點在於支援此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相對較少。 2.  筆電設計:除傳統翻蓋設計的筆記型電腦,尚有筆電平板二合一的設計;無疑地傳統設計較便宜。許多不會將筆記型電腦當成平板電腦使用者,均傾向選擇傳統筆電。而至今大多數筆記型電腦已發展至配有觸控螢幕;除了低價筆電及蘋果Mac筆電,蘋果類似設計只有其筆電新機型的功能觸控條(touchbar)。 3.  筆電尺寸:大多數筆記型電腦尺寸為13吋左右,此為螢幕空間及攜帶便利性的完美結合,用戶可輕鬆使用13吋螢幕筆電,包括文書處理、表格編輯等工作。另過小螢幕的筆電可能配有狹窄的鍵盤。一些考量設計工作的消費者或主要為了觀賞線上影片節目者,15吋或17吋亦為不錯的選擇;只是應考慮較大的螢幕意味著較重的筆電。11至13吋的筆電大小應為一般用戶最佳的選擇範圍。 4.  筆電晶片處理器:Intel或是AMD? Core i5處理器還是Ryzen處理器?選擇筆電晶片處理器與判斷其優缺點,對一般人而言如同不可能的任務。不過,選擇晶片則是極為重要的決定。晶片處理器如同筆電的大腦,晶片越多、越好,效率便越高,筆記型電腦執行軟體程式時表現也將更流暢。針對晶片處理器應考慮幾項因素,首先必須考慮時鐘速率(clock speed),此為筆電供電給晶片的速度,以Ghz為單位,表示中央處理器單元每秒可運行多少億個週期。例如,一個1.8Ghz的晶片每秒可運行18億個週期,通常時鐘速率越高,筆電運行速度越快;但必須謹記,較新的晶片可能在書面上顯示較慢的時鐘速率,但仍可能比前幾代處理器更高效。市面上有配備雙核或四核晶片的筆記型電腦,即筆電內有兩個或四個晶片執行工作,允許電腦一次可執行多項任務。 對於日常使用,如觀看視頻、上網、基礎文字處理工作等,Intel i3 處理器、AMD Ryzen 3 處理器均可正常運作。進階為Intel i5處理器或 Ryzen 5處理器,除可快速完成一般任務外,尚可支援執行設計程式和遊戲。若欲尋找更強大的處理器,可考慮Ryzen 7處理器及Core i7處理器,甚至更高端版本的Intel Xeon處理器。與此同時,蘋果筆電現正在從Intel處理器轉向蘋果M1晶片,專為新代裝置設計,擁有八核CPU,涵蓋四個高性能核心和四個高效核心,讓筆電裝置運作更快,對電池壽命影響也更小。 5.  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此為電腦的短期記憶體;當電腦執行任何任務時,可使系統快速存取及暫存電腦中的資料。一台電腦的隨機存取記憶體越大,單次可支援的工作便越多;若隨機存取記憶體容量太小,可能出現電腦運作緩慢情形。多數平均價位的電腦至少攜有8 GB容量的RAM,若有16 GB容量就更理想。對普通用戶而言,16 GB容量的RAM便可確保筆電穩定運作。 6.  系統儲存空間:筆記型電腦儲存空間有幾種不同技術,包括硬式磁碟機(HDD),此可提供大量儲存空間,但亦有缺點,即其在磁碟機內部的旋轉磁盤和移動部件不如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可靠,且運作也較固態硬碟慢。大小方面,128 GB容量對多數人來說已非常足夠;若有大量照片和影片者,256 GB容量更好;若筆電儲存空間不足,市面上尚有許多雲端儲存服務可加以考慮。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45/P200號(商情文號:第645號)   商情本文: 英國占主導經濟地位的服務產業,7月份成長率放緩至3月份以來的最低成長規模,7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9.6,低於6月份62.4。在一份針對英國服務業者的每月調查中顯示,7月份服務業成本已達25年來的最大增幅。根據IHS Markit顧問公司和英國採購與供應學會報告,國內企業仍在努力因應供應鏈短缺造成之延誤與職場勞工短缺等情形,加上NHS疫情追蹤系統導致每週已有超過50萬人必須居家隔離。IHS Markit顧問公司和英國特許採購與供應學會表示,6月底英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的房屋印花稅減免措施,門檻從價值50萬英鎊降至僅可適用於價格25萬英鎊的房地產,亦為導致7月服務業活動成長放緩的因素之一。 Springboard零售諮詢公司統計顯示,雖國內已在7月19日大量解除防疫措施,消費者前往實體商店購物,為國內居家隔離趨勢抵消。與2019年同月相比,零售業客流量繼6月份下降22.2%後,於7月下降 24.2%。 另外,Caterer.com就業網站數據顯示,2020年約有9萬3000名歐盟公民離開英國,此更加劇服務業餐飲部門的勞力短缺問題。由於英國餐飲業長期依賴來自海外勞工,尤其在倫敦,新冠疫情爆發前尚有多達75%的勞工為歐盟公民。另一項針對雇主的調查,在餐飲業的320萬勞工中,過去18個月內歐盟公民占比已從22%降到19%。Caterer.com就業網站表示,目前有超過2萬8000個徵才廣告,自餐飲業可完全恢復營業以來相關徵才廣告暴增342%。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Telegraph, GOV.UK 日期:110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44/P200號(商情文號:第644號) 商情本文: 在英國強生首相及財政部長Rishi Sunak本(5)日聯合具名公開信,鼓勵英國機構投資者,將更大比例的資本投資於英國長期資產,從新創公司到基礎建設等,並支持英國的未來創新及綠色產業。 英國機構投資者在國內重要建設中投入不足,英國退休年金投資英國僅占英國總投資資產的20%;相反地,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世界大型退休年金基金則長期投資英國。政府尚呼籲英國機構投資者可更加支持國內成長快速的科技公司。投資者往往避免虧損風險較高的新創企業,而常錯過投資良機。今年外資對英國新創企業也大增,在2021年第一季向新公司已注入創下紀錄的51億英鎊。 政府為消除英國境內長期非流動性投資的障礙,已採取相關行動,英國基礎建設銀行已開始營業,將協同投資綠色基礎建設,且支持區域經濟成長。政府將於9月首次發行英國政府綠色債券,投資者可透過此債券為國家綠色建設提供資金。英國勞動與退休年金部正在改革確定提撥制之退休年金機制(Defined contribution schemes)可徵收之費用上限,今年已放寬0.75% 的收費上限,並致力於加速退休年金部門整合,未來將有超級基金(superfund)等措施。政府也正在檢討國內保險業監管制度(Solvency II),並在金融工作小組(Productive Finance Working Group)的支持下,金融監管局(FCA)將在今年秋季制定長期資產資金(Long-Term  Asset Fund)的框架,旨在促進退休年金的現金可投資於非流動性且長期的資產。政府更透過英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主權投資夥伴關係(UK-UAE Sovereign Investment Partnership),為英國生命科學產業吸引10億英鎊投資。 Coadec科技商業集團董事Dom Hallas表示,退休年金投資為英國新創經濟成長的關鍵,能越早討論資本轉向分配越好。退休年金終身儲蓄協會也支持政府呼籲退休年金投資者投資更廣泛資產的立場。 然而,政府立場亦受金融業的某些領域的質疑,退休年金監管機構(Pensions Regulator)前任執行董事Andrew Warwick-Thompson在5月已指控政府,通過改革職場退休年金收費上限,以迎合資產管理公司,此實將增加數百萬職場退休年金儲蓄者的費用。企業家協會(The Institute of Directors)政策主任Roger Barker也表示,許多英國投資企業的商業模式極重視達成短期業績,政府缺乏如何落實此目標的細節。 另英國企業受近期新冠疫情影響而降低估價,美國私募股權企業競相搶購英國公司,長期對英國企業將造成巨大損害。批評者指責併購者剝離資產、削減成本且未能成長投資,如美國Fortress 公司出價95億英鎊欲收購英國Morrisons 超市,導致公私投資者間緊張關係,Morrisons 超市的最大股東更拒絕此交易。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8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43/P200號(商情文號:第643號) 商情本文: 針對Pfizer公司及Flynn Pharma公司向NHS國家衛生局供應抗癲癇藥品(anti-epilepsy drugs)時要價過高案,在競爭與市場管理署(CMA)進一步收集證據且評估後,已做出反駁陳述,初步暫時認定Pfizer公司及Flynn Pharma公司確實違反競爭法,濫用其在市場的主導地位,徵收不公平的高價。該署已發現,此兩家公司鑽法律漏洞,將2012年9月前仍稱為Epanutin的藥品去品牌化,使之不必像品牌藥品般受到價格監管。由於上述公司為英國地區此藥品的主要供應商,NHS僅能選擇接受並支付高價。據統計,在上述公司提高該藥品價格後,NHS在抗癲癇藥品phenytoin sodium膠囊的支出從2012年每年約200萬英鎊,遽增至2013年每年約5000萬英鎊。四年多來,Pfizer公司將該藥品調漲780%至1600%之間。Pfizer公司隨後供應此藥品給Flynn Pharma公司,後者更以比其支付價格高2300%至2600%的價格再出售給批發商和藥局。 在2016年12月,經過深入調查,當時競爭與市場管理署已以違反競爭法向Pfizer公司及Flynn Pharma公司開罰。此兩家公司則對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的判決及罰款不服而提出上訴。在2018年6月,競爭上訴法庭(Competition  Appeal  Tribunal)的裁決則將此案退回給競爭與市場管理署,再進行審議。競爭與市場管理署和Flynn Pharma公司隨後向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提告;在2020年3月,上訴法院駁回Flynn Pharma公司的上訴,但維持競爭與市場管理署指控。此後,競爭與市場管理署決定應競爭上訴法庭重啟調查相關事項,並於 2020年6月啟動目前執行的調查。 競爭與市場管理署現階段的調查結果為初步暫時裁定,Pfizer公司及Flynn Pharma公司目前可回應反駁陳述結果,競爭與市場管理署會在正式裁決是否違法前考量其陳述。競爭與市場管理署最近才向違反競爭法供應Hydrocortisone藥品的公司,開罰2.6億英鎊,也向違反競爭法供應liothyronine藥品的供應公司,處以1億英鎊罰款。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8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642/P200號(商情文號:第642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Commission for Regulation of Utilities)將對家戶和企業雇主徵收的再生能源稅減少三分之一,就家戶而言,降至每月 4.30 歐元。 該委員會於8月3日證實,從本年10月1日起,將把目前針對一般用戶的稅費從每月6.52歐元減至每月4.30歐元;同時,亦將調降小企業的費用,從每月21.41歐元降至每月13.63歐元。大型能源用戶、製造商、大企業、醫院和其他組織等稅收亦將減少41%;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未對各團體徵收固定稅率,依據使用的電量支付費用。 隨著能源市場價格上漲,愛爾蘭的電力和天然氣業者近幾個月已提高22%的收費。公用事業監管委員會主席MacEvilly女士鼓勵電力用戶更換電力方案以省錢。bonkers.ie比價網站發言人Daragh Cassidy指出,長期下來,近期能源價格上漲已使普通家庭的每年電費增加約300歐元。儘管能源價格上漲,但能源供應商之間仍存巨大競爭;更換能源方案可使用戶平均每年節省超過500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80008號   高昂的採購價格及供應商的停產,不僅只是汽車製造商遭受其苦。材料短缺的情形幾乎令德國的所有工業部門皆受到影響,2021年第3季的前景堪憂。 根據Ifo經濟研究院的問卷調查,德國工業界近三分之二的企業抱怨提前交貨的瓶頸與問題成為他們生產的障礙。從2021年4月到7月,反映有此困擾之比例從45%升至63.8%。本項問卷調查負責人Klaus Wohlrabe表示,2021年第1季,德國企業創下銷售紀錄,預計會續攀高峰,但材料短缺恐對成長帶來威脅,另購買價格大幅上漲也是癥結所在。目前,製造商多繼續以庫存因應成品需求,不過現在庫存量也明顯變少。 半導體及晶片的短缺對電器設備製造商之影響尤為明顯,比例高達84.4%。汽車製造商暨供應商中,反映材料短缺造成問題者亦有83.4%。 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VW)預計,電腦晶片供應於2021年第3季將面臨極大挑戰,這主要是因為供應瓶頸現已轉移到東南亞。由於新一波爆發的疫情大流行,已令在半導體行業中居重要地位的數個國家生產陷入停頓。福斯集團成員奧迪汽車(Audi)也預計,未來數月重要零配件的供應情況將十分吃緊。 此外,塑膠顆粒的價格也大幅上漲,根據問卷結果,79%的橡膠暨塑膠製品製造商受到影響。至於電子設備製造商及機械製造商抱怨材料短缺之比例也各有72.2%及70.3%。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04080007號   德國第3大商業銀行Commerzbank,2021年第1季創下1.33億歐元獲利,可惜第2季表現後繼乏力,虧損達5.27億歐元,原因應與集團推行組織重整花費甚鉅,以及原訂實施之投資項目臨時喊卡有關。上(2020)年同期,Commerzbank尚寫下獲利1.83億歐元。 原本市場專家估算,Commerzbank第2季的營收約為5,600萬歐元,可能之虧損約5億歐元,不過依據該銀行公布實績,2021年4至6月,集團營收低於預期,僅及約3,200萬歐元,因此虧損也高於預期。看來2021年獲利如要翻轉,只能寄望下半年了。 就此今年1月新上任之集團總裁Manfred Knof稱,根據銀行內部評估,2021年至今的各項表現均符合原訂目標,未來半年仍會維持原訂策略,穩步前行。  Knof總裁上任後持續推行Commerzbank內部重整。預計僅在2021一年內,將於國內裁併約240家分行。集團重組完成後,分行數將由原先之790家,剩下450家。Commerzbank的全職從業人員也將由目前的約4萬人,及至2024年底精簡至32,000人。 董事會設定之目標,是到2024年底將總營運成本降至約53億歐元。這將比2020年的支出減少約20%。但組織重整與資遣人員花費不少,加上今年銀行團決定將原本的證券市場業務外包,因此相關開銷一共列計約2億歐元。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8月4日公告,自同日起,國內購物商場工作100%沙化(Saudization)/本土化,僅開放本國籍人士就業,此係落實沙烏地人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於本年4月7日所公布之新規定,盼能藉此為沙籍男性與女性提供總計51,000個就業機會。 上述100%沙化新規定適用購物商場本身及其管理單位之工作,惟商場中的飲品店及餐廳人力之本土化比例則分別訂為50%及40%,另超市及大賣場亦不受100%沙化限制,至於清潔、卸載、娛樂設施維護、理容院等雖亦不在100%沙化限制,惟人力不得超過購物商場整體人力的20%,且須穿著制服。 包括沙烏地在內的海灣地區國家近年受油價及石油收入下跌之影響,國內經濟衰退且財政吃緊,投資及就業亦受到衝擊,因此陸續實施產業本土化及經濟多元化等政策,盼能藉此降低對外籍勞力及石油之高度依賴。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