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22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21.06.2021   根據聯合國Global Compact Network-波蘭發布的最新報告,COVID-19大流行導致灰色經濟占波蘭GDP比重提高到18-20%。該報告的作者研究了賭博、廢棄物管理和石油行業的情況。據估計,由於賭博業的非法活動,2019年波蘭國家預算可能已經損失5.7億波幣。2016 年時損失尚未超過1.5億波幣。大多數灰色經濟之賭博都是以線上賭博和非法的投幣式自動賭博機(slot machine)下注的形式。至於廢棄物管理,波蘭尚未通過詳細的回收規定。對國際廢棄物運輸的控制也不足。該報告的作者認為,波蘭政府在打擊灰色經濟上缺乏協調,且未徵求專家意見。他們估計,由於非法使用廢油作為燃料,國家預算每年損失1.5億波幣。專家們研究自上一份報告發布以來2018-2019年波蘭行政部門於為打擊灰色經濟而採取的措施。波蘭財政部的重點是修法及收緊經濟活動規則、確保企業平等經營的系列措施。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22   Polish News Bulletin, forsal.pl,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6月21日週一訪問Świdnik地區,並參加了「政府基金波蘭新政:戰略性的投資計畫」(Government Fund Polish Deal: Strategic Investments Programme)會議。他宣布,現任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因應波蘭第三共和國沒有解決的挑戰,並將對波蘭提供最需要的項目。 根據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蘭的經濟需要投資、創新、基礎設施發展、出口及大型計畫,這將為該國的每個人服務。Morawiecki總理強調投資的重要性,這將成為未來成長的主要引擎之一。他還宣布將繼續投資再生能源及供熱/暖氣產業(heat industry)。從長遠來看,政府計劃實施投資,以提高波蘭經濟的生產力,鼓勵工資成長並幫助創造數千個新工作。未來3年推動這些計畫的金額將可能超過1,000億波幣。Morawiecki總理表示,波蘭所有地方政府的總投資額為每年500億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 22   PAP, The First News   根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的1份報告,就2020年宣布的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 又稱創建投資)計畫的金額而言,波蘭在全球排名第五。波蘭在歐盟之外,僅次於美國、英國及中國。該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投資支出下降35%。在已開發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下降一半以上,而在歐盟則下降73%。   按UNCTAD數據顯示,去年波蘭吸引FDI金額為100億美元,年比率下降7%。波蘭經濟研究所(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 ; PIE)外貿團隊主任Marek Wasinski表示,這使波蘭排名第23。他補充表示,影響波蘭取得好成績的因素包括:經濟規模及狀況、儘管疫情大流行仍具有競爭力、歐盟會員國身份帶來的好處、勞動力成本及勞動力品質以及基礎設施狀況的改善。   PIE外國貿易團隊及分析師 Jan Strzelecki表示,疫情大流行增加全球對數位基礎設施及服務的需求。該領域最有價值的計畫之一是Alphabet公司(美國)透過谷歌公司在波蘭投資18億美元。PIE在對該報告的評論中,吸引注意綠地投資。PIE表示,波蘭在宣布的綠地計畫金額方面位居歐盟第二,2020年金額為2.430萬美元,僅比德國少60萬美元。就波蘭公司的外國直接投資而言,波蘭表現不佳。Strzelecki分析師補充表示,波蘭的海外投資流出約20 億美元(自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這使波蘭在全球仍處於50年代時期。這證明波蘭企業在國外的活動較低,並且不願在國外市場擴張。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 21   PAP, PolandIn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表示,根據政府新的波蘭新政經濟復甦計畫,波蘭將在未來10年內達到歐盟人均GDP的水準。此係波蘭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PiS)領導的政府旗艦計畫,波蘭新政(Polish New Deal)計畫旨在在COVID-19 大流行之後重振國民經濟。該計畫設想對公共基礎建設進行重大投資,並對稅賦及醫療保健系統進行徹底改革。   Morawiecki總理於6月21日週一在訪問波蘭東部盧布林地區時表示,波蘭經濟將在未來10年內至少達到歐盟人均GDP的水準。這是政府的目標。Morawiecki總理補充表示,新政的其他目標包括使波蘭在空氣清新、公共服務便利、通信基礎設施以及對波蘭人很重要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成為最佳居住地。   根據Morawiecki總理表示,投資將在每個縣進行,無一例外。波蘭新政的基礎是醫療保健支出佔GDP的7%、對1800萬波蘭人減稅(包括高達 30,000 波幣的年度免稅額)、將投資創造500,000個新工作、提供抵押貸款、簡化建造70 平方公尺以下房屋的手續、提高養老金免稅額至2,500波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 21   PAP, PolandIn   波蘭文化部長Piotr Gliński在6月21日週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政府已將國家閱讀發展計畫(National Reading Development Programme)的資金增加 40%,目前已為此匡列約18億波幣(3.961 億歐元)。該計畫係自 2016 年開始實施。據Gliński部長表示,政府將在2021-25年以擴展版本實施該計畫。   Gliński部長列出構成該計畫的四大支柱,即:改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的投資;為學前教育機構、學校及教學圖書館購買新的出版物;針對鼓勵人們閱讀更多的圖書館之補助計畫。   Gliński部長指出,在該計畫的前5年(2016-2021 年),將振興220多家圖書館。此外,他還宣布一項名為“Blisko”(英語:At Hand)的新圖書館資助計畫。這個想法是將當地社區整合融入圖書館,據Gliński部長表示,此圖書館即是文化中心。   在2021-2025年間,國家閱讀發展計畫2.0將撥款超過10億波幣(2.2億歐元),用於各項支持和促進波蘭閱讀的形式。

A:駐荷蘭經濟組陳報   荷蘭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速度比預期快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荷蘭中央計畫局( CPB)最新的預估顯示,荷蘭經濟前景看好,新冠病毒危機造成的永久性損害仍有限,因此將今年經濟成長率由今年三月份預估的2.2%上調為 3.2%。   荷蘭新聞台NOS 報導,CPB局長 Pieter Hasekamp表示,儘管爆發了新冠疫情,但荷蘭經濟狀況相對較好,主因是政府的各項紓困措施減緩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和產出造成的衝擊,並防止發生重大的永久性損害(謹註: 至目前為止,荷蘭政府因應新冠病毒危機相關支出已達 762 億歐元)。   起初,民眾主要擔心新冠病毒危機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但事實證明,此擔憂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根據。根據 CPB目前預計,今年失業率將下降,明年將增至 4.1%,與疫情危機爆發前幾年的平均失業率大致相同。   4 月份消費者支出成長率創新高,為9.4%,CPB預估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增加。CPB 表示,若荷蘭人開始花掉去年積累的大量儲蓄,經濟成長率可能更高,但根據荷蘭Rabobank銀行最近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多數荷蘭人沒有打算在不久的將來花掉積蓄。   未來幾年購買力將小幅成長,預計今年及明年將分別成長 0.6%及 0.3%。 CPB 另預計今年和明年的國家預算赤字將分別為 5.9% 和 1.5%,前提是屆時政府的新冠病毒紓困措施已逐步取消。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6/2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循環生產在歐洲居領先地位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根據荷蘭ING 銀行的調查報告顯示,荷蘭製造業在循環生產方面處於歐洲領先地位,但要實現 2050 年的目標,仍需更加努力。   荷蘭在使用回收材料方面表現最好,在廢物再利用方面也做得相對較好,2010 年至 2018 年間,荷蘭的廢物量減少了 7.5%,減幅高於歐盟的平均數 2%。   ING銀行分析師Gert Jan Braam對荷蘭金融報( Het Financieele Dagblad)表示,荷蘭的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原材料得以再利用的封閉式循環經濟,不再有廢物。荷蘭正逐步走向循環經濟的目標,但需要採取更多步驟和商業模式才能實現。   Braam表示,政府可考慮制定更多政策來鼓勵循環生產的創新與新創事業,並採取財政激勵措施,亦可在政府採購政策中增加更多的循環要求。   公司也可以做得更多,例如使用更少的原物料、回收、調整設計(重新設計)或產品維修。其中設計可決定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高達 80%,若一種設計更具重複使用性,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影響。  

A:依據奧地利總理府2021年6月21日新聞稿,2021年6月21日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於維也納會晤奧地利總理Sebastian Kurz,K總理指出,預估2021年奧地利經濟將成長3.4%,另依據歐盟統計局資料,目前奧國失業率為5%,就業市場已隨著解封回溫,惟尚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Von der Leyen主席宣布通過(endorse)奧地利國家復甦計畫,奧地利將從「歐盟復甦基金」(EU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RRF)獲得約35億歐元資金。Von der Leyen主席表示,總額8,000億歐元之「歐盟復甦基金」(EU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 RRF)對經濟重建極具重要性,為馬歇爾計畫以來歐洲最大規模之刺激經濟計劃,以實現歐盟所需之改革及投資。 依據RRF規定,歐盟會員國除須推動改革外,須將RRF 37%之資金投入於綠色轉型,奧地利政府規劃將總資金之59%用於綠色轉型,另53%之資金用於數位轉型有關事項,均超過歐盟規定門檻,且未對氣候、生態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害,有助於應對歐盟目前面臨之挑戰,並能強化成長潛力、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經濟及社會韌性。 奧地利國家復甦基金主要用於鐵路及寬頻擴建及綠色(氣候友善)投資,透過補助、投資獎勵、稅制改革及其他措施工具,投資於減碳、能源效率提升、中小企業、教育及政府數位化、鄉村網路基礎建設等,帶來強勁經濟復甦及創造就業。奧地利政府感謝歐盟執委會批准奧地利國家復甦計畫,以及合作共同抗疫,下一步將送交歐盟理事會於未來4週內批准,而後將先獲得4.5億歐元之首次撥款,歐盟執委會將視奧地利計畫執行及達標情形續分批撥款。

A:義大利為爭取歐盟推出之「下世代歐盟計畫(Next Generation EU)」疫情復甦基金,義國國會於本年4月底通過規模2,221億歐元之「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Piano nazionale di ripresa e resilienza)」,其中1,915億來自歐盟基金,義國政府嗣依限將該計畫送交歐盟審核。 頃據義國媒體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報導,歐盟執委會頃高票通過義大利所提計畫,且首筆資金於本年7月即可撥款250億歐元予義國,並預計於2026年完整提供1,915億歐元資金,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將於6月22日下午訪問羅馬,並與總理德拉吉共同公布旨揭消息。 據報稱,義大利提案獲歐盟高度認可,在評分制度上幾乎所有項目皆拿到最佳評級A等,僅一項評為B等(成本規劃部分),其中綠色轉型項目經費占比超過37%、數位轉型項目超過20%,皆符合規定,因此歐盟認為義大利「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可對經濟及社會問題有所回應,並且根據歐盟建議有效地解決挑戰,以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並強化整體韌性。 另為有效運用並監管該筆龐大經費,義大利政府於5月31日正式通過相關法令,成立中央跨部會管控機制,並下設技術秘書處協助處理行政事務,該秘書處不受2023年大選影響,將持續運作至2026年底,待整體計畫完成時方告任務完結。

A: 據約旦時報報導,安曼商業總會(Amman Chamber of Commerce, ACC)於本(110)年6月20日中國駐約旦大使陳傳東拜會該會時,約旦在許多經濟領域提供投資機會,為增加約旦對中國之出口及擴大生產基地,呼籲中國應增加對約旦之投資。 報導指出,安曼商業總會指出,2020年約旦對中出口額為1.15億約幣,主要為化肥、銅廢料與棉製服裝,約旦從中國進口額為19.23億約幣。呼籲中國應考慮為約旦商人提供便利之入境簽證申請,不要限制只核發接種中國國藥疫苗者簽證。安曼商業總會主席Khalil Haj Tawfiq指出代表各商業部門在該會註冊之中國企業計有14家,中國是約旦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強調啟動安曼商業總會與中國工商協會相關協定與瞭解備忘錄之重要性。 中國駐約旦大使陳傳東指出,約旦戲中國重要合作夥伴,亦是中東地區安全穩定的國家,係中國產品進入中東北非等鄰國之門戶。至於僅給予中國國藥疫苗接受者簽證,係對接種此種疫苗者之鼓勵。安曼商業總會強調,約旦除獲得中國在農業、資通訊技術與電器部門知識及技術移轉外,盼亦能考慮提供約旦青年職業教育訓練與培訓獎學金之可能性。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企業發展公司(Jorda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JEDCO)於本(110)年6月20日推出全國電子平台, http://www.smehub.jo/,以回應中小企業對設立電子平台之迫切需求,以加強對約旦中小企業之服務,並提升其競爭力。 JEDCO代理執行長Adi Ghuneim指出,此平台之設置,係為約旦中小企業提供尋找資訊、服務與連結,以協助中小企業建立永續及具競爭力之業務發展。該入口網站除提供決策者所需之資訊外,還將提供當地中小企業有用之政府與商業之資訊及服務。該入口網站的主要目標係透過改善獲得金融與技術服務,以及易於與支援企業組織與服務提供商進行連結,以加強約旦中小企業的基礎設施。未來約旦中小型企業將有秩序地、方便地整合有關服務提供者的基本資料,並加強中小企業與服務提供者之間將更有效溝通。 G代理執行長續指出,該平台用戶只需建立一個帳戶,即可依據其興趣、業務需求,獲得特定之資訊與服務。另對歐盟持續透過各類媒體管道支持約旦各省之宣傳活動,使歐盟支援約旦私營部門發展專案之成果豐碩,對提升約旦中小企業競爭力及經濟發展,助益甚大。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Volvo Cars官網       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決定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合資成立電池製造廠,第一步將先成立持股各半的研發中心,涵蓋兩家企業的電池專家,研發專為Volvo電動車,和與其主要股東中國吉利汽車集團Geely共同開發的電動車綠品牌Polestar之ᴦ採最新進技術的下世代電池┘,該中心預計於2022年初開始運行。 合資工廠將採用100%乾淨能源,預計提供3,000個工作機會,可能採用第一批電池預定為Volvo Cars的最佳銷售車型XC60。 另,Volvo Cars與Northvolt計畫於歐洲合資設立大型電池製造廠,預計每年產能50 GWh,可望於2026年正式生產。除此之外, Volvo Cars每年亦將從設於瑞典北部Skellefteå市的大型電池工廠Northvolt Ett,採購15 GWh電池,以確保Volvo Cars電動車策略的推動順利。Volvo Cars計劃在2025年所售新車50%為電動車,2030年新車銷售100%為電動車,同時達到降低碳排量的環保目標。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引述,丹麥統計局 (DST) 之最新數據顯示,就業人數已連續上升3個月。現在勞動力市場的發展如此之快,以至於丹麥雇主協會認為勞動力短缺的潛在風險較疫情爆發的風險更大。   丹麥4月份就業人數經季節性調整增加16,000名,較 3月份增加0.6%。 繼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共減少1.7萬人之後,2月至4月總共增加24,000名。經季節性調整之4月份之就業人口數據為278.7萬名,仍比2020 年春季疫情封城之前少1.4萬人。  就公私營部門 3 月到 4 月之就業人數增幅來看,私營員工人數增加 10,000 名,相當於增幅0.5%,而公部門之新員工則增加 6,000名,增幅為 0.7%。   4 月份就業人數的大幅增加主要與 4 月份重新開放相關。    Arbejdernes Landsbank 的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指出,這是瘋狂的數字,今年4 月之就業人數甚至超過去年重新開放的漲幅,並創下統計數據中的最高記錄。   丹麥商總 (Dansk Erhverv)之首席經濟分析師 Tore Stramer 表示:這是自 2008 年以來,統計數據記錄中就業增長最大的月份, 就業數據清楚地表示,丹麥經濟已經擺脫冬季停擺, 尤其是在建築和工業領域,它們並未直接受到冬春季限制的影響。  有34%的營建業於5月份表示面臨勞工短缺, 這顯著的增長,使建築業勞動力短缺達到 2007 年秋季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15% 的公司報告指出, 建材或設備的缺乏,構成生產限制,這亦是自 2007 年 1 月以來報告最高比例。此外,勞工短缺不僅整個營建行業也波擊部分服務業。 渠指出, 這是一個嚴重的警示燈,勞動力短缺在經濟剛復甦剛開始就發生,恐將導致丹麥經濟嚴重過熱的風險。因此,政府應準備好啟動快速財政緊縮政策,以抑制需求增長。   丹麥雇主協會( Danish employers Association )之首席經濟學分析師 Anders Borup Christensen指出, 對公部門之就業人數增長如此顯著感到擔憂。自新冠肺炎危機爆發以來,公部門就業人數較 2020年3月增加 22,000 人。雖然私營部門已經恢復部分失去的工作崗位,但如果高層公部門就業陷入困境並保留最適合私營部門使用的資源,這是非常不妥的。私營部門必須為丹麥創造增長和繁榮,此外還必須為大型公部門提供資金。 渠指出,不幸的是,目前沒有跡象顯示現任政府計劃縮減世界上最大的公部門之就業增長。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6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94/P200號(商情文號:第494號)   商情本文: 英國於今(22)日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之11個成員國展開英國入會談判。此為英國脫歐後,以一個獨立的貿易國家身分進行的重要談判。 CPTPP成員國擁有總計5億人口,為全球目前涵蓋亞太地區與美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2019年11個成員國的GDP總和達9兆英鎊。若英國能順利加入,預計能振興服務產業、降低汽車與威士忌等產品的關稅,也將為英國農產品開啟新商機,預計到2030年,CPTPP成員國的肉品進口量,將佔全球的25%;加入CPTPP預期將為英國增加65%的出口量,創造370億英鎊商機。 CPTPP成員國在2019年與英國的貿易量為1100億英鎊,自2016到2019年,英國與其成員國的貿易平均年增量為8%。若英國加入CPTPP,幾乎99.9%的英國產品能享零關稅待遇,英國製造業將有更多選擇,從這些會員國中進口更多低成本的商品。 此外,CPTPP在產業貿易規範上設定良好標準,保護企業與消費者,重視勞工權益,禁止逼迫勞工或雇用童工、保障最低薪資與重視企業組織。CPTPP強調依法行事,並遵守會員國之間的規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議題。英國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英國同樣重視環境保護與食物規範。Truss也說,CPTPP嚴禁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例如獨厚國有企業、實施保護主義、歧視外來投資,或是要求企業提供機敏個資。加入CPTPP能夠確保英國規劃國家利益的自主權,而不是與其他會員國妥協,這正是英國想要的國際貿易形式:依法保障各國執法的自由空間。 英國目前為全球第二大的服務輸出國,Tech Nation執行長Gerard Grech指出,2019年英國在全球的數位科技服務出口排名第五。CPTPP特別重視網路與服務貿易。目前菲律賓、泰國、臺灣與韓國也積極表達加入CPTPP的意願。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6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91/P200號(商情文號:第491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本(21)日公布其對緬甸軍政府的第六次制裁行動,宣布措施將針對緬甸當前政權的經濟利益,由於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State Administration Council, 簡稱SAC)持續破壞民主秩序,並殘酷鎮壓緬甸民眾,英國制裁措施明顯展示其訊息,將不會支持今年稍早發動政變上台的緬甸軍政府之財務。因此,現在將對緬甸兩大國有木材企業(Myanmar Timber Enterprise)和珍珠企業(Myanmar Pearl Enterprise)實施資產凍結,以防止緬甸軍政府從此兩項材料獲利,估計為該軍政府帶來數百萬美元收入。 英國外交部長Dominic Raab本日尚宣布英國針對與緬甸貿易檢視結果,確定將持續實施終止對緬甸的貿易促進策略,且政府將加強指導國內企業之海外業務風險,重申英國企業也必須加強對掌握供應鏈流向,不應建立有利於緬甸軍政府的貿易關係。本日針對緬甸制裁的新措施與歐盟態度一致。G7集團呼籲,同盟夥伴皆應對在緬甸的貿易和投資進行調查,且緬甸軍政府應盡速結束政變,並立即執行其在4月24日東協(ASEAN)高峰會上與東協國家就緬甸問題達成包括停止暴力等5項共識。

A:參考資料:BBC, The Telegraph,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6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92/P200號(商情文號:第492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5月份政府財政赤字為243億英鎊,與2020年同期的438億英鎊相比,減少194億英鎊,顯示政府放寬防疫措施後經濟復甦,然而,此金額仍為有史以來第二高的5月政府赤字。過去一年來龐大的政府借款已將政府赤字總額推高至近2.2兆英鎊,約占GDP的99.2%,為自1960年代初以來最高。截至本年3月的財政年度,政府借款總額達2992億英鎊,雖比預期少11億英鎊,但仍是自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金額。國家統計局分析,疫情期間政府針對個人及企業的支持措施使政府日常支出在去年增加2042億英鎊,達到9426億英鎊。 5月份政府收入增至569億英鎊,比去年同期增加15%。隨著零售業者陸續重新開業,增值稅收入增加近25%,燃油稅收入也增加一倍多,而房地產市場熱絡更使印花稅遽增89%。與此同時,隨著防疫措施需求放緩,政府的相關支出也正下降,政府5月支出為818億英鎊,比同期相比減少近12%;補貼措施的支出也下降一半以上,降至83億英鎊,其中薪資補貼計畫減少25億英鎊,低於其2020年5月之約100億英鎊。然而,受通貨膨脹上升影響,5月政府利息支付亦增加25%,達43億英鎊;另疫苗、檢測和追蹤等使政府採購支出仍高,達174億英鎊。 Pantheon 總體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Samuel Tombs表示,政府借款下降趨勢較監管機構預期得更快,且5月份政府收入亦高於預算責任辦公室預期之552億英鎊,公共借款金額應將持續低於預期。英國PWC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Jonathan Gillham表示,英國公共財政數據有所進步,但展望未來仍存在許多挑戰,包括需要使勞動力技能提升、淨零和增加投資,以及克服疫情等因素。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6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93/P200號(商情文號:第493號) 商情本文: 針對外派人員生活成本的調查,跨國Mercer諮詢公司將愛爾蘭首都列為全球第39名最昂貴的城市,在共200多個城市中,都柏林較去年排名上升7名。由於愛爾蘭住房成本上升,都柏林更晉升為歐元區外派人員生活成本昂貴的城市第4名。 根據本年度排名,亞洲和瑞士城市占居前10名,其中最昂貴的城市為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土庫曼(Turkmenistan)國首都阿什哈巴特(Ashgabat),其將香港擠下榜首至第2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受到新冠疫情及金融危機重創,而該城市尚在2020年遭受港口大規模爆炸摧毀,隨後飆升42名,成為該榜的第3名。 總部設於紐約的Mercer諮詢公司所列之排名,係根據生活成本以衡量城市昂貴程度,包括食品、交通以及住房成本,其排名也易受到美元匯率變動影響,隨著歐元兌換美元走高,歐洲國家2021年的排名均有上升現象。其中,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排名第5名,瑞士日內瓦排名第8名,瑞士伯恩(Bern)排名第10名,均為歐洲地區最昂貴的城市,而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排名第16名,則為歐盟區排名最高的城市,但排名第33名的法國巴黎才是使用歐元的國家中最昂貴的城市。另義大利米蘭排名第36名,奧地利維也納排名第37名。英國倫敦則排名第18名,美國紐約排名第14名。 Mercer諮詢公司資深顧問Noel O'Connor表示,都柏林一年來通貨緊縮,使之攀升速度不如巴黎、維也納、阿姆斯特丹和羅馬等其他歐元城市。影響都柏林排名上升的主因之一則在於租屋成本,高需求加上租屋市場供應有限,意味外派人員難以找到適合的租屋處,此通常為公司外派人員的最大成本。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6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490/P200號(商情文號:第490號) 商情本文: 在英國貿易法通過後,貿易救濟局(Trade Remedies Authority,簡稱TRA)於2021年6月1日正式啟用,為國際貿易部的獨立機構,其前身為貿易救濟調查局(Trade Remedies Investigations Directorate)。TRA已在昨(21)日受理英國產業提出之首項申請,將針對中國企業在英國傾銷鋁材案進行調查。上述英國產業的申請,來自生產總量占全國至少一半的製造業者,且已獲足夠證據以進行全面調查。TRA局長Oliver Griffiths表示,此次針對中國鋁材業者潛在傾銷行為的調查為該局首起貿易救濟案調查,鼓勵所有英國鋁材市場利益方可參與協助調查。 TRA負責調查及審查採取新貿易救濟措施的必要性,以因應不公平的進口行為造成國內產業不良的競爭問題。英國脫歐前,關於貿易救濟措施的調查均由歐盟執委會代表英國執行;而在英國脫歐之後,關乎英國製造業者利益的43件歐盟貿易救濟措施被納入英國法律,TRA目前尚在審查每一項原歐盟救濟措施,以評估其在英國的適用性。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 日期:2021年6月10日 匈牙利COVID-19疫苗使用情形及與擬生產俄羅斯Sputnik V疫苗 根據匈牙利媒體本4日報導,匈國總理府秘書長Gergely Gulyas公布匈國採用COVID-19疫苗使用情形及統計數據。截至目前匈國已接種第1劑約525萬人(占匈國總人口970萬人54% ),已完成2劑接種總人數約350萬人(約36%),接種2劑後死亡524人。以下為匈國使用各廠牌疫苗情形分項統計數據(依接種總數由高至低排序)。 Pfizer:接種約150萬人、接種後感染3,657人、接種後死亡268人。 Sinopharm:接種約85萬人、接種後感染2,800人、接種後死亡206人。 Sputnik:接種約80.9萬人、接種後感染697人、接種後死亡13人。 Moderna:接種約20.9萬人、接種後感染204人、接種後死亡25人。 AstraZeneca:接種約18.1萬人、接種後感染816人、接種後死亡12人。 Gulyas秘書長表示,匈國將依據歐盟規定,於6月15日完成製作匈國疫苗接種卡,載明2劑接種日期、疫苗名稱等資訊,並將可於7月1日起配合歐盟實施「數位綠色證明(Digital Green Certificate)」措施。 另匈牙利外交貿易部Peter Szijjarto部長於3日出訪俄羅斯,與俄國貿工部長Denis Manturov晤面後宣布,匈國與俄國已達成初步協議,將在匈國Debrecen市(首都布達佩斯以東230公里、鄰羅馬尼亞邊境)生產俄羅斯Sputnik V疫苗。 查匈國為歐盟會員國首國進口使用尚未獲得歐盟EMA許可之中國Sinopharm疫苗及俄羅斯SputnikV疫苗,匈國甫於本月1日宣布將於Debrecen疫苗廠生產中國Sinopharm疫苗,現可能再增加生產俄羅斯SputnikV疫苗。

A:資料蒐集:駐匈牙利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Hungarian A.M.、Hungary Around the Clock、Portfolio 日期:2021年6月10日 匈牙利中央銀行協助氣候投資及綠能發展作法 匈國中央銀行於本年3月3日公布第一期「綠色金融報告(Green Finance Report)」,匈國央行規劃發行2,000億福林(約新台幣200億元)公債協助各綠能產業優惠貸款及補助,其規劃分配比率如下: 再生能源:32%。 綠色建築:28%。 促進能源效率:16%。 交通:12%。 水資源及保護:7%。 其他:5%。 匈國央行刻著手改善再生能源產業融資條件,依據「綠色計畫(Green Program)」框架,提供再生能源產業最新優惠貸款條件,以協助產業發展。目標協助匈國企業於2040年前完成設立13 Gigawatts再生能源(以太陽能為主), 總投資金額預估達2兆福林(約新台幣2,000億元),預估將提供1.5兆福林(約新台幣1,500億元)。 至匈國金融機構之相關管理監控規定,依據匈國央行本年4月21日公告,匈國已擬定金融機構就氣候變遷及環境風險等新監理建議,相關執行細則將於本(6)月30日公告,匈國央行要求各金融機構於本年9月30前將相關自行評估及行動計劃草案擬送央行,據此匈國央行將監控各金融機構後續執行成效。各監理機構之文件後續將公布於GreenFinance.hu網站(僅匈文版)。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