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瑞典和肯亞於5月25日共同提出為了群體繁榮的健康地球 – 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機會之解決方案給聯合國大會,作為聯合國會議Stockholm+50之基礎。Stockholm+50將於2022年6月2至3日並由瑞典主辦,會議目標在於協助加速達到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of the 2030 Agenda),同時促進COVID-19疫後的永續復甦工作。 Stockholm+50同時也紀念50年前於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首次會議,並期待協助重新定義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創造地球的繁榮條件。瑞典環保部長Per Bolund表示,2022年6月舉辦的Stockholm+50離2030年的永續發展目標仍有8年,是一個反思現在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及需要做什麼以確保永續未來的良好機會,並為年輕人創造一個值得相信的未來。 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首次會議的良好成果之一是,創立設於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因此2022年舉辦的50周年Stockholm+50更形重要。瑞典近期將提交聯合國後續解決方案,詳細闡述Stockholm+50的重點、架構和實施狀況。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國安局(Swedish Security Service, Säpo)指出,近幾年外國勢力針對瑞典大學的情報工作持續增加,包括網路入侵、影響大學活動和招募人員,或吸引瑞典科技研發人員充當間諜。外國勢力經常鎖定高等教育機構來自本國的同胞為目標,較為容易吸收,其中以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為主要活動國家,通常以外交人員為掩飾。Säpo已經協助瑞典大學強化對此議題的了解和保護意識。   除了瑞典大學,根據瑞典工業總會(Swedish Confederation of Enterprise)的調查顯示,受訪瑞典大型企業集團表示每年花費數億瑞典克朗以防範商業間諜,然仍有半數以上者自承曾遭受商業間諜入侵。另瑞典工業總會亦提醒從事先進技術的小型公司,因無雄厚財力自保,其處境則較為艱險。瑞典工業總會此次調查的受訪企業為2019年營業額超過1.2兆瑞典克朗且全球員工人數超過50萬人、瑞典員工人數超過7萬人的瑞典企業。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瑞典、芬蘭及挪威三國均於去(109)年12月27日開始免費接種COVID-19疫苗,主要對象均為醫護人員、年長者、慢性病高危險群以及自願接種者,並以Pfizer/BioNTech、Moderna、AstraZeneca及Janssen等四款獲歐盟許可疫苗施打。 根據瑞典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6月1日所登記之接種COVID-19疫苗人數達373萬7,139人,約占全國人口36%,並有148萬6,834人已接種第二劑。接種年齡層已至45歲以上者;唯仍需視各地區疫苗存量與接種人數等狀況而定。 根據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的統計資訊,截至6月1日所登記之接種COVID-19疫苗人數達247萬6,248人,約占全國人口44.72%,並有50萬403人接種第二劑。接種年齡層已至45歲以上者;唯仍需視各地區疫苗存量與接種人數等狀況而定。 根據挪威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5月31日所登記之接種COVID-19疫苗人數共有164萬803人,約占全國人口30.43%,並有101萬3,247人接種第二劑,接種年齡層已至55歲以上者;唯仍需視各地區疫苗存量與接種人數等狀況而定。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為促進約旦-義大利夥伴關係,支持約旦發展優先事項,約旦計劃與國際合作部長Nasser Shraideh與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副部長Marina Sereni.於本(110)年5月26日周三簽署「指示性國家方案(2021-2023年)附屬協定」(Subsidiary Agreement for the Indicative Country Programme),其中2.35億歐元作為義大利對約旦的承諾,包括贈款與貸款。義大利駐約旦大使Fabio Cassese亦出席簽署儀式。 約旦計劃與國際合作部S部長指出,根據新協定提供之援贈款包括3,000萬歐元,用於資助收容敘利亞難民之當地社區發展專案。2,000萬歐元促進包容性與永續發展專案資金,1.85億歐元優惠貸款,5,000萬歐元國家供水專案,8,500萬歐元支助保健部門預算,5,000萬歐元支助農業部門預算。約旦非常重視與義大利雙邊及在歐盟範圍內之合作關係。此一協定顯示約旦與義大利之間夥伴關係與合作更進一步強化。 義大利外交暨國際合作部C副部長表示,義大利亦盼加強與約旦之雙邊關係,並開闢更廣泛之合作領域,無論是雙邊抑或與歐盟之多邊合作。支持約旦之發展進程,特別是加強約旦之安全與穩定,對義大利與歐盟而言,係一個重要的任務與課題。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國王Abdullah II於本(110)年5月26日於王宮接待來訪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約旦與美國之間之戰略夥伴關係以及擴大各方面合作交換意見,約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Ayman Safadi、國王辦公室主任Jafar Hassan、美國代表團、美國駐約旦大使Henry Wooster均出席會議。 約旦國王Abdullah II強調必須維持耶路撒冷之歷史與法律現狀,約旦將繼續努力保護耶路撒冷伊斯蘭與基督教聖地。讚揚美國政府最近決定重新開放其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並恢復對UNRWA(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for Pales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之支持,此些措施將有助於重建信任與解決爭端,近期美國在兩國解決方案之基礎上重啟以巴談判,實現公正與全面和平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對美國最近為結束巴勒斯坦領土爭端升級所作之努力表示讚賞。 約旦國王Abdullah II警告以色列不要繼續在耶路撒冷與阿克薩清真寺進行挑釁侵犯,並一再非法企圖將東耶路撒冷居民區的家庭驅逐出家園,特別是在Sheikh Jarrah。並指出,如缺乏政治解決方案,並給予巴勒斯坦人公正與合法權利,並保證在1967年6月4日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建立一個獨立之巴勒斯坦國,將導致該地區情勢進一步緊張、惡化與不穩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表示,美國讚賞約旦在維護該地區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之關鍵作用與努力。

A:日期:2021年6月1日 來源:斯洛伐克經濟部 本(110)年5月13日斯洛伐克經濟部與本地21家企業簽署節能協定,該21家高耗能企業承諾自願性減少能源使用,產業包括煉油、鋼鐵、造紙、礦業、汽車及電力等。 斯國經濟部長Richard Sulik對外表示,該部近年積極推展綠能計畫,已達成國內能源消耗持續小幅下降,即便斯國今年可望啟動Mochovce核電廠新機組運作,每年可提供該國7,000GWh的發電量,惟碳排放量配額將影響電價及國家支出,為支持斯國能源獨立及發電獨立,節能為斯國重要產業政策。 截至本年4月下旬,斯洛伐克政府已斥資1.14億歐元支持本地綠電發展,包括再生能源及熱電聯產(CHP Plants),本年初迄今因疫情逐漸獲得控制,經濟快速復甦使用電增加。 斯國經濟部次長Karol Galek指出,減少電力消耗為相當重要議題,斯洛伐克在2000年至2015年間,民間企業之能源消耗已降低15%,該部盼透過與企業間之自願節能協定,進一步達成且超過斯國「能源效率指令」(Energy Efficiency Directive)所設立的耗能目標19%,未來數年該部將輔導國內企業利用歐盟結構基金,以增加能源效率利用,總投資金額將高達1.2億歐元。

A: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本(2021)年6月1日發表新聞稿表示,為使租賃協議更為公平與平衡,該會推出「零售場所租約行為守則」,並於即日起生效。星國政府以及民間6家零售業場所業主皆承諾將遵守相關守則。前述業主包括凱德集團(Capitaland)、城市發展(CDL)、星獅地產零售(Frasers Property Retail)、職總創優企業合作社(NTUC Enterprise)旗下的Mercatus、華業集團(UOL)、新加坡報業控股房地產投資信託(SPH REIT),以及政府業主如裕廊集團(JTC)和建屋發展局(HDB)等。 「零售場所租約行為守則」由新加坡公平租約委員會(Fair Tenancy Industry Committee,簡稱FTIC)負責監督。安永(新加坡與汶萊)執行合夥人羅錦偉擔任主席,成員包括房地產業主、零售業者、政府機構、商會等代表,例如遠東機構(Far East Organisation)、凱德集團、華業集團、Jay Gee Melwani集團、Pure Senses、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等。 上述守則涉及11個方面,包括租金結構、合作廠商費用、業主或租戶的提前終止和數據共享,以及租賃協議簽署後解決糾紛的程序。新加坡政府也已表態支持透過立法規定所有零售場所租約必須遵循此行為守則。除了確保遵守守則之外,新加坡公平租約委員會將定期向業界進行宣導,使其瞭解行業發展的最新情況,監督各行業對守則的遵守情形,並提供政府意見,以強化該守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亦推出一站式網站(ftic.org.sg),提供資訊給業主和租戶參考。 星獅地產零售(Frasers Property Retail)總裁首席執行長劉志華表示,上述行為守則是確保零售業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所有利益相關者採用守則將有助於建立更強大的業主和租戶關係,以及充滿活力的零售生態圈。新加坡餐飲業協會會長關國忠也認為,該守則對租戶和業主而言是一個分水嶺,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從公平租賃協定中受益。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6月1日報導,「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看好澳洲的投資機會,計劃於明年在澳洲雪梨設立新辦事處,這將是GIC在全球第11個辦事處。 GIC首席執行官林昭傑表示:GIC對澳洲市場的長期成長充滿信心,在地化的團隊將增強在澳洲市場取得更多投資機會的能力。GIC對在澳大利亞的現有投資組合已經非常滿意,特別是在房地產領域,新的辦事處將更有效地支持GIC對現有資產的管理,並增加與當地合作夥伴的互動,從而創造更多的增值。 在此之前,四個加拿大基金已在澳洲開設辦事處,包括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加拿大退休金計畫投資局、安大略省市政雇員退休系統和OPTrust。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資料平臺(Global SWF)董事經理洛佩茲(Diego Lopez)表示,該平臺今年初公佈的年度報告指出,隨著全球投資者不斷增加在另類資產的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預計幾個全球投資者接下來會在澳洲設立辦事處,因為當地的基礎設施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興趣。 GIC在澳洲和紐西蘭的投資歸納在「其他市場」(rest of the world)項下,依據該公司2020年年報,「其他市場」的投資占組合比重為8%;據估計,GIC在澳洲和紐西蘭的實體資產組合價值約為140億美元(185億新元),此外,根據GIC年報公佈的資產配置估計,GIC在澳洲和紐西蘭債券和股市的投資約為300億美元。 GIC在澳洲的投資包括雪梨的赤菲理大廈(Chifley Tower)、墨爾本的Emporium商場和里亞爾托塔辦公大樓(Rialto Towers)等。近年來,更積極進軍當地物流市場:2019年,GIC和ESR成立兩個合資公司,收購澳洲物流資產,目前已有四個合資公司,總投入超過50億澳幣(51億新元);2018年GIC和澳洲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Dexus成立合資公司,收購發展澳洲物流資產,初始資產包括14億澳幣的物流地產;此外,GIC與加拿大NorthWest於2017年成立20億澳幣的合資公司,收購區位良好的醫院和醫療辦公大樓,2019年並把投資額增加到36億澳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由於COVID-19大流行,仰光首批暫停運營的飯店歡迎遊客返回。隨著國內旅遊業的發展,仰光飯店區內的許多小飯店已經重新開業。雖然目前飯店業務的利潤並不多,但重新開業至少可以支付員工的工資,維持飯店的電力及公用事業成本。據仰光飯店管理者協會主席表示,從長遠來看,長時間的關閉使它們難以維護。由於國際旅客暫停赴緬甸旅遊,外商投資飯店尚未重新開業。仰光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嚴重打擊,包括359家與國內旅遊業有關的小飯店,以及約20家針對外國遊客的外資飯店。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過去7個半月裡泰國與緬甸在提基邊境的雙邊貿易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55億美元。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當前財年2020-21年的10月1日至5月14日,該數字從上一個財年的13.6億美元急劇下降到9.11億美元。緬甸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導致泰國限制了邊境站所卡車司機的工作時間。因此,緬甸與泰國之間的陸地邊境的貿易急劇下降。商業部表示,在過去幾年中,德林達依省的天然氣出口促進泰緬提基邊境貿易的巨幅成長。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020-21財年3月份,緬甸平均出口價值達到5.65億美元,其中邊境貿易出口值達到6.38億美元,出口總額達到12.03億美元。同時,同期一般進口額為9.64億美元,邊境貿易進口額為1.59億美元,進口值共計11.23億美元。因此,緬甸在2020-21財年3月的貿易總額達到23.26億美元,產生8,021萬美元的貿易順差。 當前2020-21財年10月至3月,緬甸一般出口39.96億美元,邊境貿易出口38.29億美元,出口總額合計78.24億美元。同期平均一般進口62.92億美元、邊境貿易進口14.93億美元、進口總額77.85億美元。根據中央統計組織的月度貿易報告,緬甸在2020-21財年第1及2季度的貿易總額為156.094億美元,產生3,912萬美元的貿易順差。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本財年的過去7個半月裡,農產品出口飆升33.36%,達到34.6億美元的高點,儘管其他類別出口產品受銀行限制及邊境加強新冠肺炎病毒防控措施的影響下呈現衰退。該數字反映了本財年的8.66億美元的顯著增長。根據商務部發佈的貿易統計,2019-20財年同期農業出口額達到25.9億美元。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漁業、畜牧、礦產、林產品、工業製成品等其他類別產品出口的需求產生影響,但緬甸農產品出口仍出現意外大幅增長。在出口領域,農業表現最好,佔總出口的22%以上 。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的統計顯示,CBM在5月份以拍賣價售出了2,400萬美元,CBM此舉旨在控制市場波動。CBM在5月12日及13日分別售出600萬美元,在5月17日、18日、20日及28日分別售出300萬美元。美金兌緬甸在外匯市場持續升值,從1月底的1,330緬幣升值5月12日的高點1,730緬幣。據報道,為了控制美元每日的漲幅,CBM在2021年2月3日賣出了約680萬美元,4月22日及27日各賣出600萬美元,5月在匯市合計賣出2,400萬美元。匯率在5月底跌至1,580緬幣。根據外匯市場的規定,CBM與獲授權的私人銀行進行外匯貿易。

A:日期: 110年5月31日   來源: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5-31/has-the-gas-fired-recovery-run-out-of-steam/100177438     繼上週昆州Clallide火力發電廠機組爆炸導致昆州47萬戶陷入停電,雖發電廠商已以水力發電暫時恢復30萬戶家庭供電,預估將於本週五(6/4)一號事故機組方能重新啟動,仍對昆州供電造成相當大影響。另聯邦政府已同意於新州Hunter Valley Kurri Kurri耗資 6 億澳元開發天然氣發電廠,以補足2023年Lindell電廠關閉後之電力缺口,許多專家質疑隨著大多數老化的東海岸燃煤發電機組越來越容易出現故障、停機和強制維護狀況,除非迅速汰舊換新,否則停電事故恐將常發生。在尚未降低太陽能電池儲存成本前,燃煤發電仍需持續使用,而澳洲是否能依賴燃煤電廠發電及符合國際能源署(IEA)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之目標,備受爭議。   另於上週三(5/26)海牙法院裁定大幅削減全球第二大石油企業公司-荷蘭皇家殼牌(Shell)石油公司可排放之碳排放量目標為45%。而另一家全球石油企業Exxon 公司遭股東以開發再生能源多元化角度經營減少碳排放量為由,減少石油生產。全球能源公司Chevron亦因股東決議設定碳減排目標,皆將影響石油生產。目前對澳洲石油產業影響,仍待觀察。   專家表示,燃媒發電機無法將基本負載貨量(baseload)降至最低點,加上機組蒸汽機的不靈活,一旦超載,機組必須關閉,且需數週方能恢復至原負載量。因此,必須建造足夠多的燃煤發電機來提供足夠的電力,而耗資50億澳元之燃煤電廠恐將於10年後退役,不符成本。而澳洲目前需要的是可調度的能源,再生能源如天然氣即是。而澳洲目前最大天然氣田開發項目以西澳為主,包括西北大陸North West Shelf (佔16.7%)、Gorgon地區 (佔25%)、Browse (佔27%) 和昆州南部Arrow (佔50%)等外海。

A:日期:110年5月26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5-26/qld-cs-energy-callide-power-station/100167474     澳洲昆士蘭州發電廠5月25日下午發生渦輪爆炸,導致47萬戶家庭停電。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最新報導,位於昆士蘭州中部的卡萊德電廠(Callide C Power Station)該火力發電廠於當日下午1:45分發生爆炸,該電廠擁有八台蒸汽輪機提供動力,採用火力發電,1956年啟用,該電廠兩個廠區總共供應1,540兆瓦給國家電網。   爆炸導致從黃金海岸(Gold Coast)到卡布爾敦(Caboolture)超過40萬戶停電。   停電也影響到黃金海岸大學、市政府等機構,不過由於備有緊急發電機,尚能度過危機。另外,交通號誌亦受停電影響,市政府呼籲民眾在電力恢復前暫時不要上街,避免產生混亂。   昆士蘭能源部長Mick de Brenni表示,大約有40萬客戶停電,但有30萬戶家庭目前已經恢復供電。也表示類似情況已經演練過,已經有恢復計畫。到了當地時間下午3:10分,當地兩家配電公司Energex 與 Ergon Energy 證實25萬客戶已經恢復供電,但仍有數千戶依舊等待修復。   澳洲能源市場調度中心(Australian Energy Market Operator)稱此起事件為「重大電力系統事件」。     負責營運該電廠的CS energy表示,三個機組在事發後停止運作,目前正在調查事故原因。目前所有渦輪機可能都保持離線狀態,直到下週結束。CS能源公司執行長Andrew Bills表示,該渦輪機被大火嚴重損壞,調查人員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大火切斷了昆士蘭州大部分地區的電力。該工廠的三個工作單元中的第一個將在下週五(6/4)重新啟動。渠並表示,CS 能源公司已通知能源市場運營商(AEMO),將從6月4日起依次退還用戶電費。     昆士蘭州約80%的能源來自燃煤電站,包括Callide火力發電廠,係為該州第二大發電站,州發電量達1,540兆瓦(Megawatts),約佔昆士蘭州能源需求的10%。昆士蘭州能源部長Mick de Brenni表示,昆州已使用水力發電緊急支援供電。   澳洲聯邦能源部長Angus Taylor對此表示,昆州要擺脫對燃煤動力的依賴,必須重新評估管理燃煤發電及其他替代能源方案。隨著燃煤電站關閉,未來將由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水力、風力及氫能逐一取代。  

A:據宏國媒體指出,本年5月係宏國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之月份。5月份計有25,876個確診案例、死亡人數達1,035人、平均每日確診數達863人及每日平均死亡人數為35人。 公衛專家均籲請宏國民眾須保持警覺加強防疫,勿鬆懈掉以輕心。另宏國持續增強其檢測能量,疫期15個月以來,業進行392,271件PCR採樣檢測。宏衛生部目前計有4座實驗室,每日可作2,000件檢測。 據宏國衛生部迄至5月31日統計資料,宏國COVID-19確診個案累計超過23萬人,達238,227例,單日增加646例;其中累計死亡案例共6,353例,增加37例,疫情仍未見緩和。

A:據宏都拉斯La Tribuna等媒體5月31日報導,依據宏國中央銀行(BCH)統計資料,本年迄至5月中旬,宏國家庭國外匯款收入(即一般所稱之僑匯)增逾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此實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所致。據估計居住於美國之宏國僑民超過100萬人。

A:據宏國媒體報導,宏國建築業於2020年遭新冠疫情及Eta、Iota兩颶風侵襲受重創下,建築業營業劇減30%,且此不景氣情勢將持續至今年底。 據宏國建築產業協會(Chico)指出,該協會承包相關建案,惟發包單位積欠該協會會員廠商投入工程款約6,700萬宏幣。宏國建設公司因未收到工程款而造成營運負擔並已面臨財務危機。 另宏國政府迄至本年第一季,由宏財政部(Sefin)對外舉債金額達2.64億美元,其中57%計1.5億美元供作為天然災害暨防疫用途。另約7,000萬美元則用來強化自來水暨衛生下水道清潔用途,約佔26%。

A:據媒體報導,宏國近期森林火災頻傳,已造成宏京等各地空氣污染,民眾外出除需戴口罩防疫外,於室內亦需戴口罩,避免滲入之有毒氣體吸入體內。 據宏國政府統計資料,每年遭非法砍伐、森林火災、使用乾柴烹煮食物及工業用木材需求,損耗之森林資源估約60,000至80,000公頃。於Francisco Morazán省、中部各省、Olancho省、東部及宏北Yoro省等地,每日均有數百部拖車自山區滿載木材至鋸木廠加工。宏國政府為保護森林資源,頃於上週日舉行植樹節紀念活動,呼籲重視森林保育。

A:綜合美媒及美國商務部報告,美商務部5月28日公布本年4月個人所得與消費支出報告,顯示美國民間消費仍穩步成長,然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偏高值得留意,另政府新冠紓困措施逐漸退場導致個人所得減少,綜整分析如次: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穩步成長:本年4月商品及服務支出總額為15兆5,603億美元,較上月增加803億美元(+0.5%),其中商品支出雖減少323億美元,然由服務支出增加1,126億美元彌補,反映新冠疫情回穩及各州經濟解封,民眾已開始外出消費,帶動娛樂、餐飲及住宿等服務業復甦;另美國個人儲蓄為2兆8,142億美元,占可支配個人所得的14.9%,預期可為未來美國消費支出增添動力。   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漲幅偏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6%創13年新高,至於美聯準會密切觀察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去除食品及能源等價格波動較大類別)年增率亦高達3.1%,明顯較美國聯準會控制每年平均通貨膨脹率2%目標為高,然各界解讀有些分歧,聯準會及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物價上漲為暫時性,主要係供應面問題,一旦供應趕上消費需求,通膨壓力將隨時間消逝,且去年新冠疫情基期效應亦推升物價偏高;然部分經濟學者認為本年4月消費者支出僅增長0.5%,考量價格因素的「實質」消費支出甚至下跌0.1%,似已出現些微停滯性通膨現象。   美國個人所得減少:包括薪資、投資、政府福利等個人所得為21兆1,952億美元,較上(3)月減少13.1%,主要反映政府因應新冠疫情實施的社會福利及失業救濟等措施逐步退場,尤其本年3月發放每人1,400美元紓困支票。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