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宏都拉斯「小型企業創業服務處(Servicio Nacional de Emprendimiento y Pequeños Negocios,SENPRENDE)」為微中小企業主管機關。宏國政府為強化微中小企業及新創企業發展,將中小企業輔導業務自經濟發展部移出,並新增企業新創服務,統由SENPRENDE專責協助微中小企業發展。 SENPRENDE現任部長級執行長Luis Colindres、次長級副執行長Delma Cruz及主任Nelson Edgardo負責該處業務,並提供微中小企業設立、融資及信用擔保等相關技術協助。 宏都拉斯「小型企業創業服務處(SENPRENDE)」負責該國微中小企業政策制定及輔導業務,致力於強化微中小型企業之經營能力提升等各項業務,包括下列項目: 1.提升宏國微中小型企業生產力及競爭力,由政府制定相關輔導措施以拓展國內及國際市場。 2.爭取國內銀行融資貸款,結合國外技術合作方案,協助國內微中小企業技術升級。 3.協助宏國國內大學院校成立創業育成中心,藉由教育管道培養學生企業經營之基本知識。 4.提供微中小企業經營Know-how與辦理相關訓練課程,以扶植微中小企業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及降低貧窮人口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A:宏都拉斯「小型企業創業服務處(SENPRENDE)」結合企業發展中心(CDE)及各地產業公協會,邀請國際專家舉辦創業研討會、展覽,以協助業者推廣產品,並辦理工作坊活動,提供業者行銷、技術等能力建構管道。 依據「宏國私人企業協會(COHEP)」統計,宏國民眾購物資訊多來自社群媒體、電視、街頭看板、一般夾報傳單及口耳相傳,其中社群媒體及電視行銷已達8成購物影響力。近年智慧型手機及平板普及,已有超過22%宏國民眾透過上網購物;商家開始大量運用社群網站增加產品曝光度,以臉書行銷占比最高,Instegram居次,接續為YouTube及推特(Twitter)。宏國電子商務行銷已逐漸發展,微中小型企業亦力求透過電子行銷管道拓展業務。 實體店面行銷亦仍為微中小企業重要之行銷通路,目前以購物中心、量販店、超市及專業連鎖店為主。其中大型行銷通路,以Mall Multiplaza、Mall EL DORADO、Edificio Torre Morazan、Plaza Las Lomas等購物中心較為知名,此類通路以中產階級及高收入族群為對象,銷售化妝品等國際高級精品;而CINEMARK、Metropolis商場,則以中低收入消費者為主力客戶。另量販店及超市亦為商品販售重要通路,美國會員制量販店PriceSmart已於宏國開設3家連鎖店;美國Walmart大型超市亦於宏京及La Ceiba開設3家連鎖店,為宏國大眾帶來質優價廉之商品。其他知名La Colonia、Paiz等連鎖超市,密集設立於社區及各城鎮商業區。近年加油站旗下連鎖超商亦蔚為風潮,如Puma加油站設有Super 7超商、UNO加油站設有Pronto超商,便利消費者購物。 宏國網路逐漸普及,宏國逾800萬民眾具網路使用習慣;其中多使用手機直接上網,亦有超過300萬人家中裝設網路,有助於電子商務產業之發展。微中小型企業經由臉書、推特等社群網站販售商品逐年增加。宏國政府亦輔導餐廳、超市及大型商城,結合手機應用服務科技,提供手機上網訂貨寄送到府服務。
A:宏都拉斯經發部與國內大學院校合作推動創業育成,藉由教育管道培養學生企業經營之基本知識,亦提供微中小企業創業課程等育成資訊。宏國經發部攜手「企業發展中心(CDE)」於汕埠成立中小企業育成中心,協助汕埠市微中小企業發展及活化國家經濟。 宏都拉斯「小型企業創業服務處(SENPRENDE)」則辦理「創業馬拉松(Emprendetón)」研討會,及與宏國科技大學創新中心合辦「企業創新週」活動,協助微中小企業新創及於各地結合新創機構辦理工作坊,強化微中小型企業新創能量。 民間育成中心已在宏國逐漸成型,如「宏京工商協會(CCIT)」已於協會總部設置育成中心,提供中小企業創業輔導環境及服務;另「社會影響力製造所(Impact Hub)」育成中心開幕,該中心藉由該組織於中美洲設立育成中心之成功經驗,協助宏國中小企業激發創業想法、厚植產業人才、增加企業競爭力及協助新創企業。另宏國師範大學科技創新處企業育成中心亦開幕,同時與「社會影響力製造所(Impact Hub)」簽署合作意向書,提供師生及新創企業硬體辦公場所、貿易諮詢及融資等服務,以協助學校師生厚植產業研發能力、增進人才競爭力及協助新創企業育成等。
A:宏國為減緩2020年發生之COVID-19疫情對微中小企業之衝擊及保障人民就業機會,於2020年4月底投入25億宏幣(約1億美元),推出「信保紓困基金專案(Fondo de Garantía)」,提供4年期低利率優惠貸款及6個月的寬限期。相關企業將可在符合衛生防疫安全規定之條件下,向主管機關申請復業,並申請本項紓困基金以助重啟營業。 依據本項專案,相關企業營運倘因疫情影響恐導致結束營業者,均可逕赴來往銀行及合作社等金融機構填寫「救助基金(Fondo de Rescate)」表格提交申請。金融機構將提供3,600萬宏幣(約合145.1萬美元)以內不同額度之貸款,宏國政府則依據業主所提內容審查並提供申貸金額65%至90%之擔保。 宏國生產及住宅銀行(Banprovi)亦於2021年初提供微中小型企業農業等優惠貸款,利率5.0%,優惠利率方案於1年後恢復為8.7%,協助中小型企業主及農民便利取得經營資金。
A:宏國政府與各省市工商協會共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各省市工商協會扮演中小企業輔導重要角色。以Santa Bárbara省工商協會為例,主要協助區內中小型咖啡產業發展,提供集貨加工廠、包裝廠及外銷服務,並定期提供區內合作社農民教育訓練,舉行該省咖啡競賽活動,行銷該區咖啡產業。 宏國經發部攜手Copán省工商協會共同舉辦可可嘉年華,邀請Copán區可可農及小型可可商展示產品;宏國觀光部亦與Yojoa湖旅遊協會舉辦第2屆「大湖節(LAGO FEST )」、2020年2月與Santa Bárbara省市政府及工商協會舉辦第3屆「Festival del Chocolate巧克力節」及2021年4月「咖啡節」,協助當地觀光業及中小企業發展。
A:宏國「小型企業創業服務處(SENPRENDE)」因應新冠疫情及2020年底颶風衝擊,造成失業人口增加,於2021年內持續推出相關計畫協助10.5萬家中小型企業發展,相關計畫計支出26億宏幣(約合1.08億美元)。 計畫內容包含提供技術協助、種子資金、融資服務、拓銷新市場等,其中14億宏幣用於融資服務,6億宏幣則用於與農牧部及農民組織策略聯盟,盼透過相關計畫協助中小型農民於疫情及風災後逐步復甦。
A:宏都拉斯葉南德茲總統以吸引外人投資、強化中小企業創業及增加就業等政策為施政重點,原預估在2020年內需市場需求增加、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市場平穩、美國景氣穩健下,仍能使宏國經濟維持成長。惟2020年因同時受新冠疫情及雙颶風重創影響,經濟衰退達9%,與上年2019年成長2.7%相較,呈現大幅衰退。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於2020年12月8日發佈信用評等報告,認為宏國投資風險降低,續維持於自2017年底調升之B1級信用評等。宏國政府獲此評等,主因在於宏國政府財政收支與債務狀況穩定。此乃經由政府致力於增加歲收、減少支出、獎勵投資、吸引私人資金並創造就業機會之成果,宏國經濟發展已逐漸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
A:依據宏國央行貿易統計資料,2020年宏國出口金額達42.58億美元,進口金額89.57億美元,逆差達46.99億美元,出口值成長0.61%,進口受疫情影響,較上年減少13.49%。宏國長期性貿易逆差均靠外人投資、觀光收入、僑匯及外援(資本帳)、發行公債挹注紓解。 宏國貿易逆差屬長期結構性問題,因主要進口產品多為戰略性物質(包括原油、能源、藥品)及高價格之資本財(包括電信設備、運輸設備、工業建材),而主要出口產品為低價之農牧產品。
A:近年來,由於宏都拉斯國民赴國外工作人數增加,僑匯收入亦逐年成長,2016年達39.58億美元,2017年達44.79億美元,2018年達48.83億美元,2019年僑匯收入達55.21億美元,2020年僑匯收入達57.29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2.08億美元,成長3.8%,亦創下歷年紀錄。 宏國僑匯收入雖然逐年成長,宏國人民赴海外工作地點以美國為首選,人數最多,占僑匯來源約近8成,次為西班牙,佔7.8%,哥斯大黎加占2.1%。僑匯貢獻外匯存底高。
A:根據宏國中央銀行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宏國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累積達4.18億美元,與2019年4.98億美元相比,減少16%。 宏國2020年外人直接投資主要來源國家及金額依序為美國2.47億美元、哥倫比亞1.56億美元、瓜地馬拉7,240萬美元及巴拿馬5,600萬美元等;來自歐盟、亞洲與大洋洲國家則呈現負成長,歐盟國家投資衰退高達22.9%,主因為咖啡業者投資減少所致。 各國投資增加項目主要為加工出口區業、服務業、供水供電業及農畜牧漁業;另製造業大幅衰退1.65億美元,已連續2年呈現衰退。
A:宏都拉斯2020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物價明顯上漲,2020年宏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4.01%,在各物價指數分項中,以醫療保健類物價上漲10.95%及教育類物價上漲9.41%最多、家用物品及家俱類上漲7.30%,運輸類、酒精飲料類、娛樂文化類、食品飲料類、衣著類、飯店咖啡廳及餐廳類物價分別上漲6.44%、5.36%、4.62%、4.01%、2.97%、2.93%。另供水供電燃料油類及通訊類物價則減少0.43%及0.39%。
A:宏都拉斯主要加工出口區大多設於北部汕埠市外圍Choloma等衛星城市,紡織及車用電子連接線等加工產業已成為該區主要產業群聚。由於靠近北部最大哥德斯港(Cortés),其港口深可停泊大型商船,且通過美國政府安全檢驗認證港口,貨櫃船2天可抵達美國邁阿密港,並享有免再受檢驗等多項優惠待遇,有利區內產品輸銷美國。 宏國加工出口區主要以美國為出口市場,近年來伴隨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帶動加工出口區穩定成長。據宏國中央銀行資料顯示,加工出口區受疫情影響,2020年出口金額為33.91億美元,較2019年出口值45.22億美元,衰退25.0%,減少11.3億美元。其主要出口產品為成衣(27.34億美元)、車用電子配件(6.19億美元)。其區內產品輸銷美國超過70%;輸銷中美洲國家約達21.2%;輸銷加拿大及墨西哥約占3.0%及1.7%;輸銷歐盟約占1.7%。
A:繼澳洲維多利亞州出現本土病例後,紐政府宣布自5月25日晚8時起,暫停與澳洲維多利亞州旅行泡泡72小時。
A: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25日報導,日本大型電力公司如JERA或電源開發公司(J-Power)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積極開發以氨作為燃料之火力發電技術,並於本年5月24日獲得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補助開發相關技術。JERA及J-Power之研發計畫概要如下: JERA: JERA與IHI公司合作取得NEDO補助,將自2021年6月至2025年3月執行約4年期的長期研發計劃,由JERA公司負責採購氨燃料,建構氨儲藏槽、氣化器等設備,IHI公司則是負責開發混燒氨燃料用的新型燃燒器(Burner),預定於2024年度將JERA碧南火力發電廠4號機(煤炭發電,裝置容量為100萬千瓦)之48支燃燒器全面改裝後,進行混燒20%氨燃料之技術實驗。 JERA公司規劃於2030年前正式商業運用氨燃料火力發電技術,並於2035年前將JERA的所有煤炭火力發電改成混燒20%氨燃料,之後將逐年提混燒比例,最終於2040年代達成氨燃料全面替代煤炭之目標。 J-Power: J-Power為提升燃煤鍋爐的氨燃料混燒比例,與中外爐工業、電力中央研究院(電中研)、大阪大學及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產總研)共同提案,並於本年5月24日取得NEDO研究補助執行3年期的長期研發計畫。由中外爐工業進行燃燒器(Burner)開發,電中研負責驗證最佳混燒方法,大阪大學負責減少氮氧化物的產生、產總研則是負責相關技術應用於火力發電廠的風險管理。 J-Power的開發計畫與JERA不同之處於,該計畫並非開發混燒用燃料器,而是開發專燒氨燃料之大容量燃燒器,並與既有燃燒器併用,實現氨燃料的混燒。倘相關技術實現,則可廣泛應用於既存之各種鍋爐。 J-Power日前訂出該公司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7年至2019年3年平均排放量減少40%,並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J-Power規劃將上述3年期研發計畫成果應用於該公司火力發電設備,以如期成功達成減排目標。 由於氨在燃燒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且具有便於運輸、採購成本低的特色,可用於推動火力發電之脫碳化。根據試算,倘將全日本之煤炭火力發電站全改為使用氨燃料發電,每年將可減少2億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故日本政府將氨與氫一樣定位為有助於推動淨零碳排之新世代燃料。日本政府已編列110億日幣預算委託新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 補助開發氨燃料混燒相關技術。
A: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25日報導,配合全球溫室企業減排風潮,被選為日經平均指數組成的225家東京證劵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有85家公司已主動將「碳中和(Carbon Neutral)」列入經營目標,佔日本具代表性大企業約4成。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社調查,自2020年12月日本首相菅義偉揭櫫日本將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之目標後,截至本年4月底,將淨零碳排(Carbon Zero)列為經營目標之大企業倍增。日本經濟新聞彙整部分日本知名企業之淨零碳排對策如下: SONY:配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訂定於2030年以前將美國境內,2040年前將全球所有據點電力來源改為再生能源。目前SONY溫室氣體排放量8成皆係在日本境內排放,減排難度最高,SONY現正督促原料、零組件供應商及代工業者亦採取減排措施。 KIRIN控股公司:KIRIN控股公司訂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減少50%,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目前正投資建設太陽光發電設備,供自家啤酒工廠使用。 日立製作所:研發以燃料電池或蓄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鐵道車輛,預計將導入日本及歐洲市場。 本田(HONDA):2040年前所有停賣所有燃油引擎車,全面改售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 第一生命控股公司:自家營業據點的排碳量於2040年達成淨零碳排。並力促該公司投資之企業削減碳排。 丸井集團:2030年前達成相對2016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的目標,並於2050年達成減排80%。所有旗下商業設施之電力來源改為再生能源。並促使租戶的外食店回收廚餘或生垃圾,藉減少垃圾焚燒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的。 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UNIQLO母公司):推動產品的回收利用。預計於2021年內針對產品製程設定具體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像SONY般主動要求供應鏈整體採取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企業,在日本將「碳中和(Carbon Neutral)」列入經營目標之企業當中僅占1/4,恐有大企業將對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之事業移轉至子公司或供應商,形成溫室氣體減排漏洞之虞。 另日本經濟新聞表示,日本企業在推動溫室氣體減排面臨最大的障礙是日本對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相較於英國火力發電占比不到4成,目前使用化石燃料的火力發電占日本電力組成(Energy Mix)約為7成。倘能增加零碳排能源占比,對企業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將大有助益。並呼籲政府應以具體政策促進低碳排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普及。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5月25日報導辦理。 日本海上保安廳(略稱:海保廳)在本年5月21日公布黃金週假期(4月29日至5月5日)海洋休閒活動海難速報值,儘管該期間日本第1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但人身事故仍有17人,是去年同期6人約3倍,該廳指出休閒活動較易迴避3密(密閉、密集、密接(密切接觸)) ,並列出主因是海釣、休閒船舶極受歡迎。 海保廳速報值以摩托艇、水上摩托車及娛樂漁船海難,以及海水浴場、釣魚、潮間帶捕魚、衝浪、水肺潛水等海邊休閒活動為對象,其中船舶事故55艘(去年54艘),惡劣天候下船隻無法順利運轉由去年2艘增至11艘,船舶事故死者及行蹤不明者1人(去年0人)。 海洋休閒發生人身事故17人中,10人係釣魚時發生,類似案件去年僅3人增幅達3倍,而前年在感染擴大前有26起人身事故,其中釣魚為11人。垂釣中事故高始於輕忽,且因可迴避3密,所以活動較為盛行。 海保廳認為,倘新冠肺炎過後,解除外出自我約束管制,本年夏天海難事件可能增加;該廳擬定防止海洋休閒事故策略,在總合安全資訊網站設立「水上安全指引」,也可使用在智慧手機,在出海前學得相關知識及技能,嘗試活用網站及周知民眾。 按我國正推展釣魚、遊艇、風帆、水上摩托車、波特浮具等海上休閒活動,惟海上潛藏諸多無法預知危險,為避免發生船難及人身事故,似應完備相關安全措施及管理機制。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nexpress網報,2021年5月24日 據越南水產生產及加工協會(VASEP),2021年4月越南鮪魚出口金額達7,40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50%。累計2021年前4個月,越南鮪魚出口金額達2.2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5%,其中以歐盟、美國、各CPTPP國及以色列為最主要出口市場。 目前美國是越南最大鮪魚出口市場,市場占有率達41%,相對於每年出口7,000噸。2021年4月,越南鮪魚出口至美國較2020年同期成長56%,多數以新鮮及冷藏鮪魚為主。至歐盟及CPTPP市場已有明顯增長。2021年4月越南鮪魚出口至上述市場分別成長37%及47%。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24日報導,日本電氣事業連合會(日本10大電力公司、日本原子力發電公司、J Power等電力相關企業組成的業界團體,簡稱電事連)於本年5月21日發表該會達成2050年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之行動計畫及路徑,除從供給面及需求面提出具體對策外,另指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之必要條件及政府須採取之政策。日本電氣事業連合會的池邊和弘會長於記者會中表示「將傾電力業界全力推動相關工作,以兼顧防止地球暖化及社會整體的進化、發展」。 供給面相關對策摘陳如下: 推動再生能源作為新世代主力電源。 持續利用核能:在強化安全性的前提下活用既有核能發電廠,並新建新世代輕水反應爐或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 SMR),持續活用核能發電。 發展零碳排火力發電技術:發展使用氫‧氨燃料發電之火力發電技術,或強化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減少化石燃料火力發電廠排碳量。 需求面相關對策摘陳如下: 推動化石燃料設備之電氣化:例如家用瓦斯或熱水器全面替換為電磁爐或電熱水器,燃油車改為電動車。 推動間接電氣化:部分產業,例如運輸業,難以將載具動力來源完全電氣化。該等產業則透過發展氫能技術,以氫能取代既有化石燃料,再透過再生能源電解製造氫,實現間接電氣化。 電事連另呼籲政府應持續編列預算,透過政策支援,鼓勵相關設備投資及技術開發,另應設計制度由國民共同承擔促成淨零碳排之相關成本。
A:依據日本電氣新聞本(2021)年5月24日報導,配合日本政府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相對2013年減少46%之目標,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於本年5月21日訂定新2030年節能目標為相對該年預估最終能源需求(換算為原油用量)減少6,200萬公秉,較原訂目標的5,036萬公秉增加約1,200萬公秉,此節能目標與前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將成為未來檢討、制定日本能源政策的基礎。 前述節能目標係由總合資源能源調查會(經濟產業大臣的諮詢機關)的節能小委員會制定草案,並由該小委員會於本年5月21日向制定下一期能源基本計畫中能源組成(Energy Mix)的總合資源能源調查會基本政策分科會報告。重點摘陳如下: 節能目標可行性:節能小委員會透過擬定可能之節能對策,如推動住宅、建築物的節能化、隔熱材的改良,實現零碳建築(Net Zero Energy House/Building);透過制定一般消費者用的節能指導方針(Guideline),促使家庭進一步採取節能措施等,評估進一步節省1,200萬公秉能源用量為可行目標。日本政府將再另行規劃具體因應政策內容以達新節能目標。 新節能作法:節能小委員會另討論將日本節能法中對「能源」的定義擴大至化石能源外的所有「能源」,使目前該法規範之化石能源合理使用可進一步擴大至所有能源的合理使用。另考慮透過新制度設計來達成進一步節能,例如設計制度確保市場持續導入非化石能源,及新設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