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金管會(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 FSA)宣布,將對瑞典Fintech企業Klarna進行有關IT及網路資安的相關檢查。該會表示,檢查目的是了解Klarna內部系統可否避免IT及網路資安等風險。 Klarna表示,該項檢查只是例行工作,並非為了任何特定案件所進行的檢查。該企業日前甫獲10億美元的投資額,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金融科技公司。  

A:馬來西亞「馬台經貿協會」會長陳榮立表示,2020年馬國在「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FSI)113個國家排行榜中,僅排名第43位,較2019年之第28名為差,渠建議馬國應與臺灣合作發展智慧農業,不但有助提升農產量,開拓高附加價值農產品市場,亦能減少農產品之進口。   在第十二大馬計畫中,馬國政府有意轉型農業至發展智農,減少依賴糧食進口,因此馬國可向臺灣取經「農業4.0」,乃至引進智農技術,以提高糧食自給率,解決糧食短缺隱憂。   陳會長另建議馬國政府在打造智農生產示範基地,並通過各項輔助計畫,吸引年輕人進軍智農領域,開創新農業時代,然後通過電商平臺外銷產品;而城市人亦可利用庭院空間,自行耕種新鮮健康蔬果。   馬國雖盛產多種蔬果與農產品,然逾14種農產品卻無法自供自給,導致每年需耗資600億馬幣(約144.6億美元)進口糧食,其中30億馬幣(約7.23億美元)用於進口蔬果,顯示馬國農業充滿發展空間,應與臺灣多合作發展智慧農業。   此外,馬國農產品過於依賴外勞,截至2020年11月,馬國農產品出口收益為1,332億馬幣(約321億美元);其中棕油產品占最大貢獻,卻因勞工短缺及其他因素,導致馬國棕油產量深受影響,甚至落後於印尼。   根據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至96億人,加上氣候變化、耕地面積減少等因素,全球糧食需求倍增壓力,尤以去(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後,更是敲醒糧食安全警鐘。臺灣智農聞名於東南亞,農民使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在溫室種植有機農產品,包括蜜棗、南瓜、香瓜、西洋芹菜等高附加價值農產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宣佈,自本(2021)年4月15日起推出5項出口商外匯兌換管制新措施:包括(一)國內出口商可按照自身的外匯需求,兌換出口收益,不再有比例限制;(二)凡涉及環球供應鏈業務,國內出口商的本地交易,亦能夠使用外匯支付;(三)在特殊情況下,國內出口商可延遲逾6個月才將出口收益匯回馬國;(四)國內出口商可以出口收益抵銷外匯義務,例如源自同一個國家買賣雙方的進口支出以及(五)國內企業可直接與外資企業進行衍生產品護盤交易。   前述放寬出口商外匯管制措施,對增強馬國在環球供應鏈的地位以及吸引更多外人直接投資(FDI)有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總裁諾珊霞(Nor Shamsiah)指出,馬國上(2020)年因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大幅萎縮5.6%,較前(2019)年成長4.3%遜色,更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萎縮7.4%)以來最嚴重衰退。但在國內消費以及疫苗接種計畫啟動支援下,馬國本(2021)年經濟可回升6%至7.5%,雖較先前預測值6.5%至7.5%為低。全球需求攀升將驅動出口強勁復甦,同時私人投資將獲防疫措施放寬、周邊需求強勁及推動多年基礎建設專案進展等因素提振,都是扶持馬國經濟走向復甦的關鍵。   馬國預期在全球經濟強勁增長、全民免疫以及消費者受抑制的需求,特別是休閒與旅遊相關支出將促進經濟復甦,看好正面經濟增長動能將延續至2022年。防疫措施和民眾對新冠病毒的恐懼,甚至是失業率飆升皆抑制私人消費,但在就業市場緩步復甦、消費者信心反彈和防疫措施放寬、疫苗接種和政策扶持等因素支撐下,預期馬國私人消費本年將強勁復甦。   馬國央行預期本年出口可成長4.8%、私人消費增長8%、私人投資反彈5.4%、公共投資銳增15.2%,公共開銷則起4.4%。從供應面來看,5大領域將重返漲勢,其中建築業將強勁反彈13.4%,領先製造業(成長8.8%)、服務業(成長6.6%)、農業(成長4.2%)及礦業(成長3.1%)。   儘管馬國經濟逐步從新冠疫情衝擊中復甦,但尚未完全擺脫經濟下跌風險。不利的風險將是大面積封鎖以遏制傳染,以及較預期緩慢的疫苗接種,因此總體上,疫苗接種是關鍵。疫苗接種對經濟復甦至關重要,因為當前的危機是一場衛生危機。馬國於2月底開始分階段推出疫苗接種計畫,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經濟增長,透過改善消費者信心和促進經濟活動逐步正常化,支持就業和收入復甦。由於經濟復甦尚不明確,馬國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穩定。為確保經濟在後疫情時代可持續成長,加速數位化和轉向綠色經濟是至關重要的。為加速數位化和創新來帶動經濟增長,馬國政府需強化網絡基礎建設、提高數位政府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和提高數位科技領域來釋放新增長動能以及吸引高附加價值投資。   為提升馬國經濟韌性及發展,馬國央行將加大力度,包括將於2022年第一季發出數位銀行執照以及加速推動數位付款措施,以支撐馬國轉型至數位經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綜合美媒及勞工部報告,美國勞工部本日(4/1)公布,截至3月27日當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71.9萬,較前一週65.8萬申請人數增加6.1萬,惟專家仍對勞動力市場及經濟復甦持樂觀態度,原因為商業活動限制持續放寬、新冠疫苗施打加速及聯邦紓困措施,均帶動企業招聘,尤其是休閒餐飲業。人力資源管理公司ADP昨(31)日發布3月全美就業報告,私營企業職缺增加51.7萬,其中休閒餐旅業增加16.9萬。 截至3月20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379.4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7%,較前一週384萬人減少4.6萬;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821.4萬,較前一週減少約151.8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賓州(5.5%)、內華達州(5.4%)、阿拉斯加州(5%)、波多黎各(4.9%)、康州(4.7%)、紐約州(4.4%)、加州(4%)、羅德島州(4%)、維京群島(4%)及伊利諾州(3.9%)。

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報告,ISM本日(4/1)發布本年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60.8增長至64.7,連續10個月成長,優於專家預期,係1983年以來最大增幅,其中新訂單指數上升至68、生產指數成長至68.1及雇傭指數增長至59.6,顯示製造業新訂單及生產表現強勁,帶動企業聘雇,雇傭指數亦連續4個月成長達到3年來最高水準,美國經濟呈現復甦狀態。 另本年3月未完成訂單指數增長至67.5,係1993年以來最高水準,出貨時間延長,供應商交貨指數增加至76.6,為近47年的最高水準,凸顯製造商面臨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及原物料價格上漲的成本壓力,半導體短缺對汽車產業的打擊尤為嚴重。市研公司IHS Markit表示,美國的指數係反映全球的製造活動,以台灣為首的亞洲製造廠在農曆年後加強生產量能、英國的PMI呈現成長趨勢,歐洲的製造業亦表現強勁。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4-01/growth-at-u-s-manufacturers-is-strongest-in-more-than-37-years?sref=1zdda0Kg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施泰德鐵路(Stadler Rail)公司自2018年起於德國Berlin-Pankow至Schildow火車站間測試純電池火車-Flirt Akku,該公司表示該測試火車從初期的80公里行程延長至目前185公里,時速為140 km/h,以及通過在高溫40度和低溫下能夠正常運作。該計畫主持人Ms. Evelyn Thiel表示,已獲得德國Schleswig-Holstein邦的訂單,將交付55組純電池火車,該訂單總價約6億歐元,以及為期30年的後續保養與維修合約,交付時間訂定於2022年底,以取代該邦的柴油火車。該公司亦開發氫氣動力火車-Flirt H2,將在2024年在美國南加州營運,另奧地利Tiroler Zillertalbahn鐵路公司也訂購5組氫氣動力火車。Stadler公司表示Flirt Akku電池火車在德國、奧地利、英國、意大利、荷蘭和其他國家有廣大市場。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1年3月31日

A: 依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2021)年3月31日發佈的預估資料顯示,2月銀行貸款總額達6,867億星元,月比成長0.46%。其中,商業貸款總額達4,247億星元,月比成長0.48%;消費者貸款則成長0.42%,達2,619億星元。經濟前景持續好轉,推動當地銀行貸款連續4個月月比上漲。隨著星國即將更進一步恢復商業活動運作,經濟分析師預期銀行貸款本年可成長2%至4%。 金管局資料顯示,建築業、製造業和一般商業領域的貸款2月份月比成長,其中製造業貸款的月比漲幅最大,達到3.1%。比重最大的建築業貸款也成長1.1%。消費者貸款方面,比重超過四分之三的房屋貸款在2月份呈現連續6個月月比成長,總額達2,026億星元,為2019年4月以來最高。然而,交通、倉儲和通信業、商業服務和金融機構的貸款則月比下跌。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表示,由於去年第2季的比較基礎較低,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將好轉,為市場帶來信心。新加坡經濟本年可望成長6%,銀行貸款也可望成長4%。商業貸款連續3個月比上漲,顯示整體商業情況已轉好。雖然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攀高,反映市場對通貨膨脹和美國財政配套的融資有所擔憂,但短期利率仍然鎖定在低水準。如果新加坡就業市場持續好轉,即使復甦緩慢且需政策扶持,消費者和房地產貸款仍會在這期間保持平穩。

A: 新加坡人力部(MOM)本(2021)年3月31日發布就業情況報告指出,去年9月至11月「招聘獎勵計畫」(Jobs Growth Incentive)推出後3個月內,企業共聘請13萬名星國當地員工,多數獲聘者得以維持或賺取更高薪資。 新加坡共2萬7,000家企業透過「招聘獎勵計畫」聘請當地員工,其中99%是中小企業。聘請最多人的5大行業依次為「餐飲業」、「批發貿易業」、「專業服務業」、「零售業」與「資訊通信業」。餐飲業共聘請2萬1,420人,占總獲聘人數16%。新加坡當地企業也聘請待業者,約50%獲聘者為待業狀態,超過25%已失業6個月以上。 人力部長楊莉明3月31日表示,餐飲業聘請的人數最多,主要是為填補職缺,除非未來餐飲業有進一步成長,否則增聘難以持續。「招聘獎勵計畫」推出後3個月內,每家企業聘用人數中位數為2個人,比前年同期多一倍,顯示計畫奏效。該計畫推出後2個月內(去年9月至10月)反應熱烈,增聘星國當地員工總數超過11萬人,但第3個月(去年11月)獲聘人數卻大幅減少至2萬人。楊莉明部長指出,已預料招聘情況會減緩,但更重要的是招聘能否維持。 「招聘獎勵計畫」原本本年2月結束,政府發表本年財政預算案時宣佈將計畫延長至9月。為鼓勵企業聘請較年長員工,聘請40歲以上員工的企業可獲得的補助金額較高,期限也較長。聘請40歲以下者,可獲得12個月的補貼;聘請40歲以上者、身心障礙者與更生人的補貼於本年3月調高且延長至18個月。 新加坡政府的「招聘獎勵計畫」以及各種培訓計畫使企業更願意聘請不同領域的員工。該計畫推出後3個月內,60%獲聘者加入不同領域。企業亦可利用勞動力發展局的轉業計畫培訓員工。

A: 據日本朝日新聞本(3)月31日報導稱,有鑑於近日大阪府等地區新冠確診人數快速增加,因此大阪府要求日本政府能讓該府適用防疫緊急事態宣言前一階段之「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 對此,日本政府表示在收到大阪府之要求文書後,將迅速召開會議聽取專家的意見並進行最終判斷。上述「蔓延防止等重點措施」,係指地方政府可縮限業種或地區,並要求或命令縮短企業營業時間。 依據厚生勞働省公布資料,截至3月30日為止,日本地區變種病毒已蔓延擴至34都道府縣,確診人數達678人,其中92%為英國型變種病毒。另外,日本政府亦將評估是否納入疫情較為嚴峻之宮城、兵庫等縣市,實施期間預定自4月5日起合計3星期,並將允許地方縣市首長可自行宣布餐飲店縮短營業時間等相關措施,若有不配合業者,將可處以20萬日圓以下的罰款。

A:穆迪信評機構:柬埔寨信用評級前景穩定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3月3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穆迪信評機構日前宣布,對包括柬埔寨在內的6個東協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保持穩定的前景。該機構在3月版的《內部東協報告》中表示,柬埔寨(B2級),印尼和菲律賓(Baa2級),馬來西亞(A3),新加坡(Aaa)和泰國(Baa1)的前景穩定。   此外,該機構還宣布,寮國(Caa2)的前景展望為負面,越南(Ba3)的前景展望為正面。

A:聯合國研究:RCEP生效將使柬埔寨貿易惡化及關稅損失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3月3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委員會(UNCTAD)日前舉辦「RCEP市場進入對東協國家的影響」的研究成果發表會,該項研究由UNCTAD高級經濟事務官員Rashmi Banga博士主導。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地區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批准和生效實施,許多東協國家將面臨貿易惡化及關稅收入損失,比如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的貿易差額將出現最大的惡化,而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則將面臨巨大的政府關稅收入損失。柬埔寨的潛在收入損失相當於該國2019年GDP的1.24%,這相當於柬國當前衛生部門的支出GDP的1.28%。   實際上RCEP在2020年11月由其15個參與國簽署,但除中國大陸和泰國已批准外,其他簽署國尚未批准。該報告側重於貨品貿易的研析,使用世界銀行的世界貿易綜合解決方案,作為分析工具,以模擬估算RCEP下關稅自由化的影響,並預估RCEP對成員國的淨出口和貿易差額(BOT)的影響,結果顯示,RCEP之後的東協BOT將是淨損失,因為東協BOT每年將惡化6%,意味著東協國家的進口將比其出口增加更多。   Banga博士表示,本研究顯明,根據RCEP實行關稅自由化將使東協國家的貿易平衡每年惡化6%。儘管RCEP的一些非東協國家的貿易平衡將改善,但淨出口增加帶來的最大收益將流向日本。此外,COVID-19疫情的不確定性也增加東協國家的發展挑戰,東協需要振興其工業部門以創造就業機會,因此需要更多的財政資源,而關稅是政府掌握簡單有效的工具,不僅可以增加收入,亦能抑制奢侈品進口。   Banga博士研究的RCEP協定中,有一些隱性成本必須納入考量,因為許多東協國家在RCEP生效後,恐將增加進口,而不是增加出口。該研究指出,從RCEP區域價值鏈中受益的國家是那些具備專有技術且強大品牌的國家,或者是向東協市場輸出製成品的出口國。工業化不發達的東協國家有可能因較低的勞動力工資和稅收而成為生產半成品的地方。另外,為了從商品國籍的角度獲得關稅優惠,有可能進行貿易規避,這是RCEP與原產地規則相關的潛在隱性成本。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3月26日   據越南工商報報導,近30年來越南中小企業的發展已逐漸為越南經濟成長帶來重要貢獻。越南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加使民間企業資本大幅度成長。同時,越南中小企業在進出口方面也有重要的貢獻,比如2019年越南中小企業出口金額達2,462億美元,約占總出口額93.4%,進口金額達2,530億美元,約占總進口額99.8%。   雖然越南中小企業發展快速,據越南計畫投資部陳煜東次長表示,越歐自貿協定(EVFTA)生效後,因競爭力未具優勢,越南企業在加入全球價值鏈上仍遇到困難。陳次長亦列明3大原因:其一,中小企業在規模上有限制,因此不敢冒險投資發展、人力調動欠佳及缺乏長期投資策略;其二,企業間缺乏朝向長期發展目標的團隊合作;其三,中小企業缺乏長遠展望、區域內連接性低導致出口效率下降。   據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經營環境及競爭力研究科阮明草(Nguyen Minh Thao)科長表示,目前越南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98%,GDP占全國40%。在EVFTA實施、4.0工業革命及多個新經營模式誕生的影響下,越南中小企業有樂觀的發展機會,但需改善經營效果、提升效率及計畫長遠發展策略。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3月31日   據越南工商部統計資料,2021年第1季越南紡織成品出口達71.8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1%;纖維及紡織紗線出口成長31%;帆布及工業用面料成長8.8%。   2021年3月前,越南證券公司VNDIRECT曾預言,隨著越南紡織業主要出口市場如美國、歐盟、日本及韓國的經濟恢復,越南紡織品出口金額也將向上成長。VNDIRECT公司表示,2021年第2季越南紡織業出口將較2020年同期成長8.4%。

A:雅虎新聞社報導,美國將立即中止與緬甸在2013年簽署之貿易與投資協定(TIFA)下之活動,直到緬甸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回歸。緬甸在2月1日發生軍事政變,隨後發生暴力鎮壓抗議活動,軍方推翻了民選政府,監禁了領導人翁山蘇姬及其他官員,並在緬甸殺害了500多名抗議者。美國貿易代表Katherine Tai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支持緬甸人民恢復民主選舉政府的努力。Tai辦公室表示,美國將立即暫停2013年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TIFA)下相關活動。根據該協議,兩國在貿易及投資問題上進行合作,努力讓緬甸融入全球經濟,這是對軍方決定允許緬甸回歸民主的回報。然而,緬甸的民主轉型在上月的政變中突然結束。 Tai於3月29日的聲明並沒有停止兩國之間的所有貿易。但美國正在對緬甸實施單獨的經濟制裁。例如,作為對緬甸軍方奪取政權的回應,美國與英國早些時候對緬甸軍方控制的兩家企業集團—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MEHL)及緬甸經濟公司(MEC)實施了制裁。白宮新聞秘書Jen Psaki支出,美國還對緬甸實施了出口管制,並將緬甸幾家企業列入了貿易黑名單。她稱將繼續與盟友、夥伴及志同道合的機構合作,譴責軍方的行動、呼籲立即恢復民主,並追究奪權者的責任。 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不大:2020年緬甸是美國在汽車及機械等商品貿易方面的第84大貿易夥伴。美國對緬甸的貨物出口只有3.38億美元;進口達到10億美元。

A:伊洛瓦底電子報報導,緬甸軍政府再次威脅要對不開門營業的私人銀行施以懲罰,並命令他們將拒絕復工的員工列入黑名單。2月1日的軍事政變發生近兩個月後,緬甸銀行系統陷入混亂,全國各地的銀行員工拒絕在軍事政權下工作,與數千名公務員一起參加了公民不服從運動(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政變領導人軍總司令敏昂萊的目標是證明緬甸的經濟在獨裁統治下可以平穩運行,但只要銀行仍然關閉,這個目標就不可能成功。 緬甸中央銀行上週通知,未能開放營運的銀行將受到每週200萬緬幣至3,000萬緬幣(約1,400美元至21,200美元)的罰款,具體金額取決於規模以及類似銀行未營運的數量。另外,央行宣布,所有金融公司,包括私人銀行及移動貨幣服務,都必須要求所有員工上班,並且必須與其他金融組織公告未復工員工的信息—換言之建立未來金融機構不能僱傭的員工黑名單。 兩家私人銀行向媒體證實,已收到CBM的指令。緬甸最大私人銀行對媒體表示,儘管緬甸政府發出威脅,但只要員工拒絕回來,銀行的業務就無法順利恢復,當讓員工返回辦公室時,大多數人選擇了休無薪假。銀行要求員工考慮銀行所面臨的壓力,結果仍要看員工稍後的反應如何。 自本年2月初以來,由於員工罷工,至少31家本地銀行及13家外資銀行的數百家分行已經關閉,除了移動銀行及ATM服務外,所有銀行服務都已停止。結果,幾乎所有的貿易公司,特別是從事海運貿易的公司,都被迫停止業務,因為銀行無法出具進出口貨物所需的單據。由於銀行不提供工資發放服務,企業也難以支付工資。儘管軍政府拘留銀行官員,並一再向他們施壓,要求恢復運營,但銀行員工堅決拒絕復工。軍政府還警告私人銀行,倘不能恢復營運,將強制把私人存款帳戶轉移到軍方控制的銀行。 此外,在緬甸政府宣佈將調查2016年4月1日以來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及非政府組織(NGOs)的所有金融交易後,銀行也在接受審查。根據通知,軍事政權將調查2016年初民盟執政以來所有此類組織的財務交易。最近,銀行在調查願意回到辦公室工作的員工數量時,只有少數員工提交了申請。上週,緬甸一些最大的銀行在有限的時間內開設了一到兩家分行,服務僅限於提現。然而,他們遭到了返政變抗議者的譴責,許多人威脅稱,如果銀行回復營運,他們將關閉所有存款帳戶。AYA銀行的員工稱,瞭解上級正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有些人可能會回去上班。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3月30日,飯店及旅遊部長Maung Maung Ohn與緬甸飯店業者協會、及若開邦Thandwe區飯店官員會商時宣布,全國的飯店及旅遊服務獲准恢復營業,但需要遵守衛生暨體育部關於新冠肺炎防控的規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飯店及旅遊業停工近1年,造成社會各階層大額經濟損失。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條例,蒲甘、曼德勒、彬烏倫、仰光、Chuangtha、Ngwehsaung、東枝、茵萊、Pindaya等地的飯店及旅遊服務已全面恢復。政府已將向飯店及旅遊業發放的新冠肺炎貸款期限再延長6個月。 聯邦部長宣佈恢復Ngapali地區的飯店及旅遊服務。Ngapali海灘對當地及外國遊客甚具吸引力,是若開邦及緬甸美麗的地標之一。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3月30日下午召開工作委員會會議因應新冠肺炎對緬甸經濟影響。會議由聯邦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長Aung Naing Oo主持,另有計畫、財政及工業部、勞動、移民及人口部、商務部等部會副部長及代表出席會議。會中聯邦部長討論,新冠肺炎貸款的寬限期將依據國家管理委員會指示延長6個月,並在各省邦組建檢測小組,審查企業對COVID-19貸款的使用情況,及修訂工作委員會的職能。會議還討論應對新冠肺炎經濟影響的措施,以及加快推進的進一步措施。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Espectador日報電子版(2021.03.31)   依據哥倫比亞能礦部(Ministerio de Minas y Energía)資料,哥國今(2021)年1至2月原油日產量達74萬5,586桶,較去(2020)年同期的88萬1,130桶,年減15.3%。其中2月份日產量達74萬5,769萬桶,較今年1月份的74萬5,403桶,微幅增加0.05%。   天然氣部份,今年1至2月份平均日產量達11億2,000萬立方英呎(mpcpd),較去年同期的11億2,900萬立方英呎,小幅減少0.8%。其中2月份日產量達11億4,900萬立方英呎(mpcpd),較今年1月份的10億9,000萬立方英呎,增加5.4%。

A:標題:巴拉圭動物健康暨品質局證明牛隻疫苗施打成效 日期:2021.03.3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動物健康暨品質局(Servicio Nacional de Salud y Calidad Animal,Senacsa)發布新聞稿表示,該局將進行2項臨床血清流行病研究,以向世人證明巴拉圭牛隻疫苗施打季節已完成100%杜絕口蹄疫病毒之傳播。同時將考核2021年疫苗施打作業成效。前述研究將自本年4月12日起執行6週時間。 (二)此次研究方法將向960個農場蒐集2萬3,000個樣本進行口蹄疫病毒之傳染途徑已消失之評估,另將再蒐集6,058個樣本針對疫苗施打作業效率進行評估。此次研究進行之所有樣本工作將由Senacsa機構公務人員執行,其中主要組成人員包括官方獸醫師及技術人員等。 (三)值得一提,2021年巴拉圭牛隻對抗口蹄疫(Fiebre Aftosa)及布魯氏菌病(Brucelosis)之疫苗施打作業自本年1月18日起,並於3月12日業已完成,依據Senacsa統計資料,原登記施打口蹄疫疫苗之牛隻為1,402萬頭,實際施打之牛隻共計1,348萬8,997頭,口蹄疫疫苗施打成效96.21%;至登記養牛業者共計12萬6,300名。另原登記施打布魯氏菌病之牛隻為100萬頭,實際施打之牛隻共計90萬7,592頭,布魯氏菌病疫苗施打成效90.76%;至登記養牛業者共計1萬5,360名。 (四)Senacsa公告自本年3月13日起禁止所有口蹄疫及布魯氏菌病疫苗之銷售,除政府特殊作業需求之特許則不在此限。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