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奧國媒體「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3月19日報導,奧地利摩托車製造商KTM與德商Varta電池集團合簽署協議,合作開發電動摩托車電池平台。 KTM摩托車發言人表示,兩家企業共組平台目標除研發、生產、營銷電動摩托車用電池外,尚包括:電池回收系統以及回收後二次使用等領域進行合作。新冠疫情改變不少歐洲城市上班族通勤習慣,致使2020年自行車及輕型摩托車市場大幅成長,而原來以生產重型機車及越野機車為主之KTM亦開始推廣輕型機車市場,因此KTM/Varta電池平台未來生產之電池類型相當廣泛,峰值輸出功率將介於250瓦特至20千瓦。 KTM摩托車之母公司為奧商Pierer Mobility AG。該控股公司旗下尚有購併自瑞典商之Husqvarna摩托車及西班牙商之Gasgasy摩托車製造公司,這兩家公司雖仍以原有品牌及行銷通路繼續營運,惟未來生產之電動機車亦將使用KTM/Vatra平台開發之電池。 Pierer Mobility AG已將發展電動摩托車定為企業主要目標,除與印度第二大摩托車製造商Bajaj結為戰略合作夥伴外,該公司另已購併奧國高端電子公司Abatec,使其成為提供電動摩托車電子零組件重要來源。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10)年3月19日報導,奧地利橡膠業龍頭Semperit日前公布2020年集團財報:該集團歷經2年連續虧損慘澹經營下,2020年業績反因新冠疫情逆轉勝,營收創歷史新高達9億2,760萬歐元,較上(2019)年成長10.4%,營業淨利(EBIT)自上年虧損1,650萬歐元轉為盈餘2億3,70萬歐元,亦創歷史新高。 Semperit執行長 Martin Füllenbach表示,近幾年來連續虧損之醫療事業領域反成為該集團2020年主要獲利來源,當年營收近4.5億歐元(較2019年成長52.1%),其中又以醫用防護手套為主要功臣。而向來支撐該集團獲利之工業用產品部門營收卻降至4億7,840歐元,衰退12.6%。 2020年初Semperit集團原擬出售旗下連年虧損之醫用防護手套生產廠,並已與潛在買家洽談售價。惟新冠疫情爆發後,「拖油瓶」部門反成拯救集團之「金雞母」。Semperit董事會日前決定儘可能保留醫用手套生產線,另2020年股息定為每股1.5歐元,此為3年來首次發放股息。Semperit公司管理階層預估2020年之佳績可持續至2021年。
A:出處:NL Times, 2021/03/3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有五分之一的捐血者具新冠病毒抗體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根據血庫Sanquin最新的分析報告顯示,荷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捐血者已具新冠病毒抗體。比率由2月份的18.6%和1月份的13%上升到3月份的21%。 Sanquin微生物學家Hans Zaaijer警告說,由於抗體不一定能提供完全的保護,因此無法確保有抗體者免疫。由於符合捐血資格者僅有少數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可見新冠病毒在荷蘭的傳染力度。Sanquin血庫每週分析2,000次捐血樣本,以監測病毒的抵抗進程。 荷蘭南部的Noord-Brabant和Limburg省,發現有26%的捐血者具有新冠病毒抗體,比率高過荷蘭其他地區的20%,可能是12個月前荷蘭爆發第一波新冠疫情時,南部遭受的打擊最重。 Sanquin指出,女性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更高,血液樣本中含抗體者佔24%,而男性僅佔16%,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從事醫療保健業的女性人數較多。
A:奧地利媒體「信使報」(Kurier)日前報導,奧國有機農作物面積達全國農耕總面積26%,已超過歐盟執委會訂定之25%總目標;就目前奧國國內外市場飽和度評估,短期內成長空間不大。此外,歐盟有些勞動成本較低,且有機農業仍處低度發展階段之會員國(如:波蘭有機農作面積僅0.5%),這些「潛力股」國家恐將成為奧國有機農產品強力競爭對手。以上原因導致奧國有機農業面臨成長瓶頸。 奧地利「有機農業研究所」(Fibl)接受奧國農業部委託,對有機農業現況進行研究分析,並提出建言:奧國有機農業欲突破現有框架,須改革現有營銷方式,如:擴大直銷領域,開拓更多長期合作夥伴(如:學校及公部門機構食堂),以及研發更多有機加工食品等。 Fibl所長Urs Niggli建議奧國全方位大幅擴展有機農業之研究,包括:耕作、農產品加工及行銷等領域。N氏表示,丹麥、德國及瑞士係目前歐洲有機農業翹楚,惟以奧國現有基礎,極有潛力與上述國家在研發領域上並駕齊驅。N氏另建議奧國政府積極向歐盟爭取有機農業研發補助。
A:資料來源:paperjam.lu電子報2021/03/29 全球廣告業皆因疫情危機正遭受到衝擊。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ielsen與媒體聯盟Espace pub共同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盧森堡廣告業營業總額為1億2,430萬歐元,與2019年相比減少2,320萬歐元(-15.7%)。受到第1波封鎖措施影響,盧森堡廣告業所受衝擊在2020年第2季情況最為慘重,營收減少35.92%;第3季和第4季則分別為-5.58%和-6.78%。 該研究指出,比利時的廣告業也嚴重受疫情影響,平均營收減少14.7%,但該產業在德國(-2.1%)和法國(-7.8%)所受到的衝擊則較輕微。
A:據媒體報導,科威特政府通過立法,確保受COVID-19疫情衝擊企業可順利取得當地銀行貸款,法案得到33位所有國會議員同意通過。 科威特國會並同意受疫情衝擊之國民可延遲償付積欠政府及私人機構之款項,為期6個月。此外,科威特與各國政府去(2020)年迄今皆持續介入協助民間企業渡過疫情以避免破產倒閉浪潮,包括提供工資補貼、減稅、融資貸款等紓困措施。
A:據媒體報導,由於國際行旅逐漸自COVID-19疫情恢復,阿曼航空(Oman Air)除已於本(2021)年3月28日復航沙烏地阿拉伯達曼市,亦於4月1日復航沙國首都利雅德,每週提供4個航班。阿曼航空表示,為持續全面落實防疫,所有搭機旅客須配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 另阿曼民航局(Oman’s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CAA)則宣布暫時停止所有往返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之航班,理由為尚在與杜拜當局確認相關作業,惟除杜拜以外,其他UAE公國往返阿曼之航班仍可照常進行。
A:沙烏地國家工業化公司(Saudi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Co., TASNEE)執行長Mutlaq Al-Morished表示,儘管去(2020)年石化產品價格較前(2019)年下跌15%,預估本年可望回升,優於去年水準,逐漸擺脫COVID-19疫情衝擊。 A執行長並表示,TASNEE去年整體銷售較前年衰退23%至27.7億里雅(約6.05億美元),全年虧損4.45億里雅,營收較前年大幅衰退73%,主因在該公司去年將持有的Cristal Global資產低估出售予美國石化企業Tronox,惟TASNEE去年底已將2015年總計270億里雅之負債清償50%至130億里雅,顯示該公司銷售及營收逐步回升。
A:沙烏地電力公司(Saudi Electricity)表示,去年疫情使民眾長時間居家,使成用電需求上升,加上沙烏地政府修訂稅法使該公司得免付4.12億里雅稅金,公司去年淨利成長118%至30億里雅(約8.06億美元),銷售則成長5.6%至687億里雅。 沙烏地電力公司並表示,儘管去年疫情使造成許多企業歇業,造成企業用電量及整體售電下跌,民眾的用電量卻大幅增加,成為獲利來源,該公司也決定將支付超過29億里雅之7%股利回饋投資人。
A:資料來源 : 瑞典日報 (Svenska Dagbladet) 針對近日的新疆議題,全球主要紙類木材供應商之一的瑞典芬蘭紙業公司 Stora Enso宣佈,對於新疆地區有關人權及強制勞工問題深表關切,計畫停止出口纖維素(cellulose)到中國新疆地區。 Stora Enso自2017年出口紙漿(dissolving pulp)給新疆地區的紡織製造商,已賺取近32億瑞典克朗。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鑒於瑞典時尚企業 H&M因為一篇對於新疆勞工狀況表示關心的2020年舊聲明,遭中國媒體的注意,進而被當地消費者抵制,中國歐洲商會(the 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建議H&M此時應冷靜處理相關問題。 中國歐洲商會指出,中國消費者對於外商企業有關新疆問題的怒火總有消停的時候,但面對來自政治方面的壓力卻會不時出現,因此,此時應該審慎低調面對現況渡過此波巨浪,以備未來的業務發展。該商會指出,中國消費者基本上相對偏好歐洲商品。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總理Bisher Al Khasawneh於本(110)年3月30日於出席約旦銀行界為約旦資本與投資基金舉行之線上啟動儀式。宣布啟動2.75億約幣之資本與投資基金以發展經濟。 K總理指出,約旦銀行界為支持約旦經濟之發展,而結合群力籌建此項基金,在各經濟部門受疫情影響之情勢下,更顯重要。該基金完全歸屬約旦銀行所有,其投資目標為重要及有發展前竟之相關領域,特別以糧食、健康衛生安全、IT與數位創業等領域為主,顯示政府積極消除阻礙國內及外國投資障礙之決心。 約旦中央銀行總裁Ziad Fariz指出,銀行界於此一重要時刻籌資設立基金,顯示銀行界與商界之夥伴關係緊密,更為在疫情封鎖期間維持業務與商業活動提供資金管道。回顧約旦央行在因應疫情期間所採取之預防措施,該行已成功維持國內金融與貨幣穩定,至2020年底,外匯儲備已超過159億美元,足以支付約旦9個多月之商品與服務進口所需資金。 約旦銀行協會(Association of Banks in Jordan, ABJ)主席 Hani Al Qadi指出,該基金之總資本為2.75億約幣(3.88億美元),係私營部門引進之最大規模投資基金,亦是約旦銀行擁有之最大公司。
A:出處:Dutch News, 2021/03/3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新冠肺炎3月份最後一週增加12.7%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根據荷蘭公共衛生機構RIVM公佈的每週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的最後一週,荷蘭新冠病毒確診案例增加12.7%。 截至目前,確診案例已連續七週呈增加趨勢,截至3月30日的一週中,確診案例為51,866例,幾乎恢復到1月第一週的水準,當時有5.4萬人確診。所有年齡層的確診案例均增加,其中尤以70至74歲年齡層增幅最高,為27%。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10)年3月30日報導,2020年受全球疫情不可抗力的影響,急速促成義大利對於智慧遠距工作(smart working)及遠距教學在現實生活上的執行度,科技產品市場的消費至今仍持續不斷成長,反映出人們更長時間待在家裡之結果。據GFK市場研究集團所蒐集之最新數據顯示,在本年前11周的科技產品銷售表現再度迅速成長26.9%,無論係在傳統實體店販售(+18%),或網路購物渠道,皆出現兩位數增長,尤其後者之成長更高達64%。 據該集團觀察,自本年初以來成長最快之產業項目,與二波疫情再起後,將各省份以顏色區分防疫政策,與最須警戒之紅區增減數亦有密切關係,其中在2020年已創下銷售記錄之辦公資訊科技產品(IT Office)持續爆增 52.2%,其次是小型家電(+31.9%)、消費型電子(+22.7%)及大型家電(+20.1%)。 產品項目中成長最快的則係筆記型電腦(+49.1%)、吸塵器(+27.7%)、電視(+23.6%)、智慧型手機(+19.7%)、冰箱(+17.6%)及洗衣機(+10.2%)。 另外,因全球疫情致使各國關閉邊境,進而嚴重影響觀光及旅遊業,造成攝影類產品在電子類中銷售表現自去年起便持續不振,本年前11周萎縮仍達10.9%。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31日 斯洛伐克郵政儲蓄銀行(Poštová banka)將於2021年4月將63個分行更名為365banka,僅在郵政分行使用之前名稱。 斯洛伐克郵政儲蓄銀行的網路銀行成立3年來已獲得6萬名客戶,該銀行承認目前應用程式在速度及性能方面並非最佳,計劃進行改善。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31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本(2021)年2月礦工業生產指數(速報值)為95.7,較上月下滑2.1%,主要係因車用半導體晶片不足的影響,其中汽車產業2個月以來首度由增加轉為減產。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2月礦工業指數雖因新冠疫情擴大而呈現下滑,惟生產水準已逐漸轉穩回升,爰將產業景氣判斷基準定調為「逐漸回升」。 上述生產指數,以業種別來看,15個業種中有11業種呈現下滑;其中,汽車產業因2月發生的東北福島縣地震衝擊,導致零組件供應斷鏈及車用半導體晶片市場缺貨,造成汽車廠商減產而大幅下滑8.8%。另外,從主要企業提出計畫推算之生產預測指數來看,預估2021年3月將持續下滑1.9%、4月則將反轉上揚9.3%;而日商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公司在3月19日發生火災後續影響,則尚未反映在上述指標中。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31日 斯洛伐克零售商Lidl於Bardejov及Poprad開設兩家新分店,分店總數已達149家。 2020年斯國Lidl設立8家新分店,總員工數達5,500人,自2016年秋季以來平均工資已提高40%,該公司2021年並未計劃加薪。
A:資料來源: The Slovak Spectator 日期: 2021年3月30日 斯洛伐克2021年3月經濟信心較上月樂觀,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經濟信心指數增加7.9點,達85.6,回到2020年12月的水準,但仍未達新冠疫情大流行前水準。 人們對服務業的信心大為提高,對消費者及工業的信心略增,相較之下,營建業信心微幅下降;2021年3月工業信心指數提高1.6個百分點,達-3.7,主要受未來3個月產量預期增加所影響;營建信心指數下降1點,達-48.0,主因為對就業人數的不利預期。 2021年3月初斯洛伐克消費者信心較上月樂觀,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上月增加1.9點,達-36.5;與上月相較,受訪者對家庭財務狀況、整體經濟情勢及家庭儲蓄的期望略為樂觀。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瑞士零售業龍頭Migros集團於2020年的銷售業績成長,營業額約為300億瑞士法郎,淨利潤大幅成長為17.6億瑞郎,該報表示,Migros集團淨利順大幅成長主要因素為出售旗下Globus百貨公司(包括Globus的房地產)及Glattzentrum百貨公司,若不包含前述2項交易,其淨利潤則為5.55億瑞郎;稅前息前利潤約為18.7億瑞郎,若不包含前述2項交易,其稅前息前利潤約為7.18億瑞郎,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則成長4.7%。 另Migros集團表示,因受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該集團的網路購物業績成長約50%,金額約為30億法郎;另旗下餐飲部門的業績大幅下跌42%,金額4.34億法郎。此外,Migros銀行的利潤下跌16%;其旗下超商子公司Denner及其他部門的業績成長2.6%,金額為243.8億瑞郎。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 (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0年3月30日
A: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頃發布「2021年3月富時固定收益國家分類」(FTSE fixed Income Country Classification)報告,將馬來西亞從「羅素關注列表(FTSE Russel Watch List)」名單中刪除,這使得馬國可保留在世界公債指數(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簡稱WGBI)中的成員資格。 富時羅素讚揚馬來西亞中央銀行(BNM)先前為解除外資投資人進入馬國政府債券市場的入場憂慮所落實且持續中的政策與措施。 馬國中央銀行提高二級市場債券的流動性,將於本(2021)年發行更多馬國政府證券(MGS),承諾根據需要將非流動性債券轉出,並以更多流動性債券代替,讓更多的債券可在重購協議(REPO)中獲取,促進交易量走高。與此同時,該央行亦推出債券期貨的實體結算(配有現金結算的選擇),給予額外的利率對沖途徑。為增強外匯市場結構積極流動性,該央行亦透過委任海外辦事處(AOO)程序提高馬國交易時間後的價格透明度來增強外匯市場結構和流動性,將動態對沖計畫擴展到包括日本信託銀行和全球託管人,並將外匯文件資料以及精密審查過程精簡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