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9 biznespolska.pl 一、自從波蘭與南韓兩國於2013年簽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來,近年來,韓國公司一直在波蘭進行大量投資。如果韓國按計畫進一步進軍房地產、核能和機場建設,波蘭可能成為韓國這個亞洲經濟強國進入歐盟的門戶。 二、根據波蘭投資貿易局(PAIH)的數據,已經有260家韓國公司在波蘭投資,這使韓國成為波蘭最大的亞洲投資者。韓國公司多年來一直在許多中東歐國家投資,波蘭顯然最受青睞:最近五年,韓商在中東歐地區的大部分投資都在波蘭(比重約56%,金額51億歐元),其次是捷克(26%;24億歐元),然後是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9 biznespolska.pl 波蘭商人Rahim Blak創建的Copernic公司將籌集1000萬波幣用於擴展太陽光電場。Copernic公司希望在2030年之前興建1,000個太陽光電場,總發電容量為1 GW。不過,由於無法快速發展傳輸網絡,因此,此可能會造成此項投資的障礙。 每位波蘭人每年產生約9公噸的二氧化碳,是瑞典人平均水準的一半。波蘭亦遠遠領先於匈牙利人和中國人。波蘭之所以擁有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水準,主要歸諸於以煤為基礎的能源。1家電廠-Bełchatów-其排放就高達10%。 Copernic公司用股東的資金興建太陽能電場。該公司透過購買COP tokens進行投資。該公司希望在2030年之前興建1000個太陽光電場,其總容量將達到1,000MW,僅比PGE的電場少2.5倍。尤其是,這些電場土地及其取得是目前最大的挑戰之一。每個容量為1MW的太陽光電場用地將涵蓋1.5公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9 biznespolska.pl 日本夏普製造商開始進入波蘭服務業。該公司有企圖心成為數位轉換解決方案的全面性供應商。夏普歐洲公司正在建立一個新的IT服務業務部門。此新部門是在收購瑞士ITpoint公司後不久創建的,該公司專門從事託管服務。該新業務的第二項重要收購案是於2019年收購英國VAR Complete I.T公司。其創始人Colin Blumenthal將領導夏普公司在歐洲的新業務。 波蘭將在夏普公司的歐洲服務業務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該公司已在華沙建立了歐洲技術支援中心(ETSC),該中心將為歐洲客戶提供多種語言服務台。國內分支機構將與波蘭中心合作,為夏普公司的歐洲客戶提供各種IT服務支持業務,包括數位安全或解決方案監控。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9 PAP, PolandIn 波蘭基礎建設部副部長Marcin Horała表示,從免護照的申根區前來波蘭的旅客將必須提供在至少48小時內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文件。H副部長在3月29日週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沒有有效的檢測,申根區的旅客將必須像所有非申根區的旅客一樣,進行檢疫。所有從非申根區國家來到波蘭的旅客都必須接受檢疫,不管他們做過任何檢測。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ueller指出,在波蘭和其他國家(包括德國),Covid-19感染確診的人數正在增加。不過,所有旅客一抵達波蘭時都能夠參加Covid-19檢測。如果在波蘭檢測的結果是陰性,那麼將可取消檢疫。H副部長警告稱,新規定將使抵達機場的時間大為延長幾個小時。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9 biznespolska.pl 波蘭Polimery Police聚丙烯工廠興建是一項龐大的投資,現有超過3,000名工人正在建築工地上趕工中,其價值超過50億波幣。Police的工廠完工後,預定將可生產約42.9萬公噸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該聚丙烯被廣泛用於食品、實驗室和醫療設備、電纜和電線絕緣、汽車零件和玩具的包裝生產。 Polimery Police的投資範圍包括:丙烷脫氫(propane dehydrogenation ; PDH)安裝,聚丙烯生產安裝,物流設施和基礎設施,以及轉運和存儲碼頭(天然氣碼頭)。 這些計劃於2023年第一季度開始進行商業營運。不幸地,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影響了投資進程,其延遲了一些訂單,但效果是可以衡量的。該公司總裁Niewiński指出,該公司的目標市場是半徑約一千公里輻射的範圍內。與其他聚丙烯裝置相比,該公司在物流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這是關鍵市場,該公司估計需求為430萬公噸。該公司將把產量提高10%。由於鄰近和較小的文化差異,以及在汽車工業,塑料加工和包裝工業中的巨大占比(這些工業是聚丙烯的主要接受者),該公司對中歐市場特別感興趣。
A: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在美國政府希望強化本土半導體產業之際,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於3月23日承諾,將斥資數百億美元提振該公司晶片製造業務。 英特爾本年資本支出將達到創紀錄的190億至200億美元,較過去5年平均年度資本支出高約45%。該公司規模數百億美元的投資計畫顯示,越來越多科技業主管認為,即便在疫情結束之後,市場對電腦晶片的旺盛需求也將持續。 G執行長表示,現今一切正變得越來越數位化之際,英特爾將積極填補此一缺口,以幫助提供所需的產能,而疫情也加快推動數位化需求普及趨勢。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也表示,隨著電腦技術深植於人們世界,現正已經進入一個全新時代。並預計,目前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 5%左右的技術支出將加速成長。未來10年,此比例將上升一倍,達到10%。 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表示,英特爾最新投資計畫發布之前,半導體產業資本支出已經創下紀錄。該機構預計,此產業對全球新工廠和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將達到創紀錄的1,294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約14%。 幾十年來,英特爾透過自行設計及生產最先進的晶片,成為美國晶片製造產業的龍頭。惟近年,該公司步履蹣跚,已經落後於一些專門從事晶片設計或生產的競爭對手。顯示晶片的競爭對手Nvidia去年超過英特爾,成為美國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Nvidia對所有晶片製造業務都外包。與此同時,台積電已成為佔據晶片代工主導地位的製造商。 英特爾計畫係將在未來幾年斥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2家晶片工廠。這些工廠預計也將生產其它公司;包括微軟、蘋果及高通等公司設計的晶片。而計畫支出重點主要集中在美國,以回應近期因晶片短缺影響美國汽車產業和其他國內企業的擔憂,以及在美中關係緊張情況下,降低美國對亞洲晶片生產的依賴。 美國總統拜登也承諾解決晶片短缺問題,並下令進行一項評估,以確定強化半導體等關鍵領域供應鏈方法。美國議員已表示將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提振美國國內晶片製造業。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表示,英特爾投資將有助於美國保持技術創新和領導地位。 但英特爾對晶片業前景的樂觀態度也存在隱患,該公司除生產自己設計的晶片外,也計畫為其它公司生產晶片。英特爾此一努力可能導致與台積電和三星的關係複雜化。兩家公司均為英特爾的重要合作夥伴,惟預計在部分業務領域與此兩家製造商形成競爭關係。 另,晶片代工大廠台積電於本年1月曾表示,今年將對工廠進行最高280億美元投資,創下該公司年度投資紀錄,較去年投資額增加47%。台積電目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家新的晶片工廠,而三星電子也考慮對其美國晶片工廠投資170億美元。英特爾公布上述計畫後,台積電股價於3月24日下跌超過3%。三星股價下跌約1%。
A: 資料來源:Startribune 美國第2大農作物需求和價格飆升之際,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里斯郊區Minnetonka的Cargill公司表示,為提高產能,將斥資4.75億美元在7個州擴建及更新其黃豆加工廠。 Cargill公司表示,大部分資金將投入在愛荷華州Cedar Rapids市、堪薩斯州Wichita市、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及俄亥俄州Sidney市等工廠。 Cargill並未透露投資金額將佔其總資本支出多少比率。惟此一宣布顯示美國黃豆市場需求已上升的一個訊號。2020年下半年,該公司高層曾警告市場已接近高點。 美國黃豆價格目前處於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主要受2020年美中貿易戰稍緩,來自中國需求增加的驅動因素。當價格在2020年秋季開始上漲時,農民將庫存銷到市場上,現在美國庫存已很較低。在此刻美國冬季期間,巴西收成預計將創紀錄,惟由於降雨,收成卻有所延遲。美國農業部於本年2月曾預測,美國農民今年將種植超過9,000萬英畝的黃豆,創歷史新高。 Cargill公司農業供應鏈部門總經理Warren Feather表示,公司將全力滿足全球及國內在食品和燃料市場對黃豆產品日益成長的需求。 該公司此前曾宣佈,斥資2.25億美元擴建其俄亥俄州的Sidney加工廠,以使黃豆加工能力提高一倍,並加快產品的裝卸速度;愛荷華州的Cedar Rapids廠房擴建工程已經完成一半,將可提高10%加工能力;堪薩斯州的Wichita廠目標為將黃豆裝載速度提高一倍;另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廠整修重點係加快卡車的裝載能力等。 美國的玉米、稻米、棉花及特殊作物如油菜籽等的價格目前均處於高位。
A: 資料來源:美聯社 鑒於美國汽車製造商逐漸提高電動車產量,韓國企業LG Energy Solution將於2025年前,擬對旗下美國電池生產事業投資超過45億美元,預估將創造1萬個工作機會。 目前,LG與美國通用汽車擁有合資企業,並正於俄亥俄州 Lordstown建造一座23億美元之電池工廠,將於明年開工後聘用約1千名員工。 該電池工廠與2個通用汽車於密西根州指定電動車廠鄰近,各位於底特律及Orion城。兩家公司皆希望於本年上半年,決定第二座電池工廠之地點。 尤其,擁有112年歷史的通用汽車,承諾2025年底於全球推出30款電動車。此舉表示通用汽車將需要更大的電池產能,以將所有旗下小客車於2035年前將汽油引擎轉換為電動之目標。 LMC汽車顧問公司預估,從2023年開始美國電動車之年銷量將超過100萬輛,並於2030年將超過400萬輛。產業分析師表示,隨著汽車產業逐漸轉離汽油動力,汽車製造商將面臨全球電池短缺之問題。而世界上大多數的電池為中國或其他國家製造。 LG Energy Solution總裁Jong Hyun Kim表示,美國拜登總統及汽車製造商之目標,將成為美國電動車與儲能系統市場成長之推手,而該公司致力於擴大其電池產能,並建造穩定的從研發到生產之在地化供應鏈。
A: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越來越多電動車上市後,非特斯拉電動車之長途車主發現,美國電動車之基本充電設施還未準備好迎接電動車世代的來臨。 一般汽車從佛羅里達州Tampa市開到科羅拉多州 Fort Carson市,一趟只要30小時的車程,用電動車卻需要近58小時,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電動車必須經常在「快速」充電站充電以繼續旅程,而「快速」充電站也只比家用充電樁快幾倍。 美國電動車車主面臨的不只是充電站的缺乏,更有充電樁數量不敷需求、損壞充電樁、複雜的付費方式、高昂的電費、及充飽電所需時間不明確的問題。若美國電動車要進入下一個世代,電動車產業必須走出先在家充電再出門的概念及限制,讓電動車也能成為長途旅程之交通工具。 目前,根據美國能源局估算,相較於全美傳統加油站有128,000家,充電站只有4,890座。此事也可由拜登提出5年建造50萬座橫跨全美的充電站窺見,車廠對解決充電站缺乏之方案興致缺缺。不僅因建造價格不斐,且不一定有利潤可賺,以一個「快速」充電站銷售市場價格的電力來說,需要20至25年才能回本,且超過8成的電動車都在家中充電。 此外,傳統車廠為了與特斯拉抗衡,採用與特斯拉不同之充電設施,導致非特斯拉車主無法使用特斯拉充電樁(特斯拉車主可利用轉換器以使用非特斯拉之充電樁),增加旅途上充電的困難。 車廠面臨的問題涵括充電站技術性的挑戰、電動車的充電筏設計、充電設定及電動車與充電樁之間的通訊,這些都能中斷或拖延消費者充電時間。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為利用聯邦政府的補助,推動私人企業增設充電站,如車潮較多的交流道附近之商家,以增加充電站之數量。 問題就是商機,專門替電動車車主規劃路線以減少充電次數的APP的出現,成為緩解現狀的一時之計,惟美國必須加快充電站設置與電動車銷售間的銜接。
A: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全球貿易已自新冠疫情初期幾近停擺的狀態中反彈,中國和其他亞洲製造業國家從口罩到自行車等各種產品出口中佔據更大的比率,並有望在疫情危機消退後繼續保持市場佔有率。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加快,各國政府、企業主管及經濟學家均表示,貿易流量將持續成長。惟由於工廠在滿足西方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方面面臨越來越大困難,此將阻礙貿易發展。 2020年4月,受疫情影響,當全球經濟的大部分區域均陷入深度停擺時,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學家曾表示,全球貿易流量可能遭遇自大蕭條以來最大降幅,將會下降多達三分之一。惟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根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 Netherlands Bureau for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新數據,2020年全球貿易總額僅減少5.3%,於2020年11月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需求猛增、居家辦公及網路上課也提振電腦需求。人們為避免感染風險而不選擇搭乘公共交通系統也推動對自行車需求。富裕國家政府的大規模刺激方案也正好推升消費需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的3個月中,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跨境銷售激增40%,去年最後3個月此項銷售進一步成長16%。大部分出口商品均來自東南亞,當地工廠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得以復工。 即使在工廠滿負荷運轉、港口適應運輸中斷情況下,零售商仍面臨產品短缺。對於全球經濟,好消息係需求依然強勁。惟根據IHS Markit對採購經理人進行調查顯示,製造商報告指出,在獲取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供應方面,延遲時間變長。儘管有跡象表明,東南亞地區貨櫃短缺問題雖暫緩和,惟全球物流網路尚未完全修復。鹿特丹執行長Castelein並表示,目前尚未恢復到正常狀態,運費非常昂貴及船期安排並非最佳狀態。 歐洲和美國出口復甦的開始時間較中國晚幾個月,經濟學家預計,歐美本年出口將繼續復甦。惟中國和其他一些東南亞經濟體增加的市場佔有率不太可能很快減少。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29日 2019年斯洛伐克浴室設備批發商Ingema淨利達20萬歐元,銷售額達2,460萬歐元。 Ingema擁有250名員工,在斯國有6個自己的工作室,並計劃再增加3個。 Ingema每年銷售130萬平方公尺的磁磚及鋪路磚,該公司為斯洛伐克市場領導者,為其他開發商建造公寓及浴室。 最近Ingema收購了位於Kosice的水傳感器製造商Aqua-Senzor;Aqua-Senzor即使在大流行期間亦有強勁需求,且沒有裁員。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富士康和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於2月底共同聲明,兩家公司已經簽署合作備忘錄,每年將聯合生產逾25萬輛電動汽車。富士康為推動汽車業務,本年初提出開放的MIH電動車技術規格平台,邀請汽車製造商加入,共同建構電動車及自動駕駛汽車軟體、硬體及零組件生態系。 目前,具體生產地點尚未確定。Fisker執行長Henrik Fisker表示,初期生產地點可能在美國,部分原因係考慮到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已經設有工廠,擁有大面積土地,較具有擴建可能性。此次合作將針對Fisker第2款車型,此為該公司計畫在2023年第4季開始大量投產的電動車。此款電動車將使用富士康開發的汽車底盤進行製造,並將在北美、歐洲、中國和印度銷售。 近年來,Fisker等一些電動汽車新創企業一直專注於設計電動車,並將汽車生產外包,此對傳統汽車產業商業模式造成挑戰,以往車廠均負責設計及生產汽車。傳統汽車產業正面臨與新創公司激烈競爭,科技公司及新創企業紛紛嘗試涉足該領域,此部分係由電動車及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所推動,這些技術正在重塑汽車產業競爭局面。 Fisker為投資者熱中的幾家汽車新創公司之一。該公司創立於2016年,創始人Fisker是知名汽車設計師,曾在BMW及Aston Martin工作。與其他擁有或正在設立自己工廠的新創企業不同的是,Fisker採取輕量資產方式發展業務,依靠承包商為其提供從製造到服務及維護中心的一切功能。此舉將幫助該公司節省組裝廠方面數十億美元資本。Fisker將專注於設計、軟體及工程領域,並預計於2022年首度出現營收。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把美中關係描述為「民主」和「專制」兩種價值觀的衝突,惟此一說法掩蓋美國政府更為務實的做法,也就是讓許多國家聯手開發科技,目標是維持在半導體、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領域領先中國的地位。 美國政府高層官員指出,美國已經開始與其他盟國展開初步對話,預計這些對話將耗時數月。美國此項策略為攻防並進,在和盟國整合彼此資源後,研發支出可大幅超越中國,並且也能協調彼此政策,阻止中國獲得成為全球領導者所需的技術。中國科技研發預算幾乎與美國旗鼓相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在任命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對於確保科技民主國家能更有效團結有強烈興趣,美國才是準則及規範的塑造者。拜登政府一名高層官員表示,美國計畫依不同領域,組成不同聯盟,但各聯盟基本上都會包括7大工業國(G7)多數工業強國,再加上一些其他國家。 例如,聚焦於AI的聯盟可能包括以色列,以國被認為是AI領域佼佼者;涉及出口管制聯盟可能包括印度,以確保阻止中國進口某些技術。為鼓勵那些擔心得罪中國的國家加入,美國可能不會公開參與聯盟國家名單。 知情人士說,這些聯盟最重要的是必須保持靈活,避免官僚體制僵化。曾任小布希時代國務院官員Anja Manuel表示,創造新的國際機構本身即是件大事,無需有任何行動。惟牽扯到科技,就必須靈活。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芝加哥地區房市在過去一年「疫」外搶手,不僅交易價格上揚,成交天數也明顯縮短,根據伊利諾房仲協會(Illinois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統計,包括芝加哥在內的附近9個郡,2月份共售出7,000多套房屋,比去年同期數量增加14.7%,房屋中位價格也比去年同期提高12.5%,成交天數則從去年2月平均58天,縮短到今年同期僅需46天。 伊州房仲協會指出,部分地區的獨棟屋尤其需求明顯,以西北郊阿靈頓高地市(Arlington Heights)為例,今年2月份當地獨棟屋成交平均天數為75天,去年同期則為131天,幾乎需要一倍時間,而當地房價中位增加15%。 橡樹草坪市(Oak Lawn)去年2月房屋成交平均天數為92天,今年同期大幅縮短將近3倍,平均僅需39天就售出。 房市上市物件少,是造成這波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據中西部地產數據公司(Midwest Real Estate Data)研究數據,2月份大芝加哥區上市出售的獨棟屋不到1萬7000個,而去年同期上市物件多達3萬2600個,「粥少僧多」導致市場可選擇的房屋物件過少,因此每次有新的物件釋出時,就有許多買主垂青。 至於公寓方面,芝加哥地區2月的公寓成交中位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5%,其中市中心的公寓單位價格出現微幅下降的情形,惟隨著經濟重啟加上天氣變暖,預料市中心房價會逐漸回升。 伊利諾大學區域經濟與實用實驗室(Regional Economics and Applications Laboratory)榮譽退休主任Geoffrey Hewings表示,以往可能有搬家計畫的屋主,因為就業市場欠佳而不敢保證未來半年是否能找到工作,因此紛紛打銷售屋計畫。 此外,包括聯邦與一些私人機構提供貸款暫停支付保護措施,讓屋主短期內不用擔心貸款壓力,這些都讓屋主在疫情期的房屋上市計畫延緩。有能力搬家者,可能會覺得目前市場可選擇的房屋物件過少,無法滿足所設定的理想房屋目標,也因此暫停新的購屋計畫,在此時同,這些人也會暫緩出售其手上持有的自住房屋。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為降低在工作時染疫風險,並鬆綁持續近1年且所費不貲的部分防疫措施,全美各地大小型企業,都試圖讓大多數員工接種疫苗,而農業公司Bolthouse Farms,正力拚群體免疫目標。 華爾街日報報導,Bolthouse開始對接種新冠疫苗的全職時薪工作者,發放500美元獎金,每週也會在其位於加州Bakersfield主要工廠,舉行疫苗接種活動。 該公司高階主管每週將舉行多次會議,以檢視接種疫苗的員工人數、全公司累計染疫人數,以及其他關於新冠肺炎指標。Bolthouse執行長Jeff Dunn描述其防疫哲學為「現在要(將防疫工作)搞大一點,如此一來才會擁有最好的機會,迅速達成群體免疫目標」。該未上市公司迄今已花費將近上千萬美元,以遵循疫情期間的安全工作準則,其中包括採買檢測工具與防護裝備、讓員工帶薪休假,並僱用新的人手來頂替居家隔離的員工。 Bolthouse位於加州的工廠,擁有約1,800名時薪工作者,此外也在該地區僱用300名辦公室員工。該公司估計,接種疫苗的工廠員工需達到約1,300-1,400人,才能實現群體免疫目標。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Impossible Foods等人造肉新創公司正試圖透過降價,搶攻肉品市場,並力拼植物肉能進入大眾市場。專家預料,人造肉零售價格將在2、3年內降至與真肉同一水準。 金融時報報導,Impossible Foods於2月宣布,旗下漢堡肉建議美國零售價格調降20%至每磅11美元。據美國農業部估計,美國牛肉漢堡肉的平均價格為每磅5美元。以色列新創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也表示,已透過生物反應器培養出每塊價格只須7.5美元的雞胸肉。 分析師表示,植物肉目前占整體肉品市場的比率,大約只有1%,且味道、標榜健康及價格成為人造肉公司擴大客群的關鍵要素。人造肉研究和遊說團體Good Food Institute表示,若植物肉的價格能降到一定門檻,所有零售通路都能上架,若人造肉無法降至特定價格,甚至難以進入多數零售商店,消費者也買不到這些食品。 企業主管和分析師預估,植物肉零售價格將在2、3年內降至與真肉同一水準,兩者價差已逐步縮小。 美國植物肉業者Beyond Meat的目標,是2024年前旗下至少有一個品項的價格,能與真肉同價。該公司執行長Ethan Brown指出,計畫發展全面整合生產設備,以降低人力和物流成本。美國銀行數據顯示,Beyond Meat漢堡肉的平均零售價格已降至每磅約9美元,低於該公司2019年掛牌上市時的約12美元。 過去1年美國牛肉價格漲價,也有助於縮小人造肉與真肉的價差。長期而言,人造肉產業的規模持續擴大,將帶來成本效益,有助於進一步壓低植物肉和培植肉價格。顧問公司AT Kearney認為,未來植物肉的上架價格可望比真肉便宜30%至40%,但若要達到此目標,人造肉產業須先經歷一番整併,才能進一步帶動對生產設備的投資。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許多在芝加哥市區的辦公大樓因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目前僅有不到20%的員工進公司上班,連帶拖累辦公大樓的使用比率降低,甚至租不出去。統計顯示,2020年芝加哥市區有15.5%(約2,140萬平方呎)的辦公室空間閒置,間接造成附近商家生意不振,商業房地產公司預估,此情況未來2年可能會更糟。 芝加哥市區有超過1億3,800萬平方呎的辦公室市場,位居全美第2,除了市區辦公大樓外,在環區內外及芝加哥河北邊地區,也有550萬平方呎的閒置辦公室空間,進城上班人數驟減,週邊餐廳、酒吧和商店營運受衝擊,還因此影響芝市摩天大樓的興建計畫、稅收和其他經濟活動。 根據商業房地產公司CBRE數據,2019年辦公室空置率為12.8%,2020年因疫情增加到15.5%,估算這些租不出去的空間損失總值,等於5棟威利斯大樓(Willis Tower)。即便疫情緩和、經濟反彈後會有公司陸續回來租賃大樓辦公,但空屋率在2022年底可能會增加到18%;加上尚未完工的大樓,整體空屋率將可能攀升到20.3%。 近期民眾疫苗接種加速普及,許多公司已在考慮恢復實體上班,但有些公司租賃即將到期,加上新開發的建築大樓加入市場,2022年底將有約800萬平方呎的額外空間釋出。辦公室市場可能需要2到4年才能回穩,但房地產公司對芝加哥中長期的辦公租賃市場仍相當看好。 新建案包括在芝加哥河畔Wolf Point地點的60層樓Salesforce Tower,聯合火車站(Union Station)旁邊50層樓的BMO Tower,及在富頓市集(Fulton Market)地區的幾棟建築。辦公大樓業主為吸引客戶,紛紛推出租賃優惠,例如在更新租約或簽新約時減免幾個月租金、改善大樓空氣過濾系統及公共設施,或增建戶外空間等。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由於管控支出有成,運動用品製造商Nike上季獲利勁增逾70%,但銷售卻因供應鏈受擾而不如市場預期,全年度營收成長預估也略低於分析師預期。 Nike公布,到2月28日止的年度第3季(上季)獲利比一年前成長70.2%至14.5億美元,每股盈餘為90美分,優於分析師預估;上季毛利率為45.6%,也高於市場預估的44.4%。 Nike上季營收年增2.5%至103.6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Nike表示,全球貨櫃短缺、以及美國西岸港口壅塞,導致貨物庫存流動遭延後超過 3週,衝擊其銷售。Nike預測,到今年5月底止的全年度營收將成長「低至中二位數」,略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5.9%。 Nike在各地市場的復甦步伐不一致。若不計匯率影響,在中國,上季銷售成長42%,優於市場預期,北美銷售則下滑11%,部分是因美國港口壅塞和全球貨櫃荒。 Nike上季直接銷售額已增加20%至40億美元,稍微減緩物流運輸的問題。Nike品牌的數位銷售暴增59%,其中北美銷售首度達到10億美元。各國實施的防疫封鎖措施,推升許多品牌的電商銷售大增,而Nike持續積極把銷售轉向線上和自家門市。
A: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推出的1.9兆美元刺激方案,旨在提振美國經濟復甦,但美國對各種進口商品的需求升高,預期也將扶助全球經濟規模重回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刺激方案將為美國帶來相當於國民所得9%的額外消費力,裕信銀行經濟學家Nelson認為,其他國家可望雨露均霑。 許多美國民眾已陸續收到1,400美元的紓困支票,但外出用餐和娛樂等活動在美國各地暫時受限,這些額外的現金可能被花用在進口的消費者商品上。安聯保險公司預測,1.9兆美元紓困資金中,有3,600億美元會被用來購買進口商品,最大受惠者將為中國,預期將占其中600億美元。美國民眾因疫情所限,待在家裡的時間更長,「購買電視、筆電、甚至是自行車和冰箱」。 美國零售銷售據顯示,前總統川普任內發放的最後一部分紓困金,使今年1月的支出增加7.6%。中國今年1、2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逾60%,瑞銀並上修中國今年出口預測,由成長10%調升為16%,理由是拜登的刺激方案和「美國與全球復甦轉強」的前景。 據巴克萊投資銀行,美、中經濟可望升溫,世界各國也將跟進;美中是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合計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40%,兩國經濟強勁成長將「帶動歐洲和許多新興經濟體」。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則在最新展望報告中預測,美國刺激方案將讓2021年全球GDP增加1個百分點。
A: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美國政府正致力於幫助國內礦商與電池業者進駐加拿大,目的是提高北美地區電動車關鍵礦物原料產量,以抵禦中國的競爭。 路透引述消息來源報導,美國商務部和礦商及電池製造業者舉行閉門視訊會議,討論如何促進在加拿大生產電動車原料。參與會議的特斯拉(Tesla)、Talon Metals、Livent等逾30家業者,商討美國政府可以如何幫助美國企業擴大布局加拿大,並克服物流方面的挑戰。 與會人士稱,並無跡象顯示商務部將對赴加拿大投資礦業或其他供應鏈零組件的美國業者,提供財務誘因。不過商務部官員強調,打造美、加電動車供應鏈勢在必行,將跟進歐洲與亞洲的步伐。 交通運輸電動化需求預料未來十年將激增,但環保人士強烈反對美國數個大型採礦項目,迫使官員將目光轉向加拿大。美政府視為對國防至關重要的35種礦物中,加拿大即供應13種。美國總統拜登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於2月時承諾,兩國將共同打造電動車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