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拜登政府的經濟顧問準備推動3兆元的刺激經濟、公共建設和就業法案,包括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經濟不平等,以及普通學前班、免費社區大學等高度內政優先要務,並透過向企業和富人徵稅以挹注大型基礎建設計畫等;然而,白宮22日表示,相關報導還不完整,且未反映政府的思維。 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及文件報導,經過數月內部辯論,拜登的顧問預料本周推薦形塑拜登經濟議題的多項個別法案,而非單一龐大法案。 消息人士透露,法案總金額可能高達3兆元,但不包括近期對抗貧窮的減稅新措,後者可能達到數千億元。 拜登支持且考量所有個人消費支出和稅務改革,但不清楚他是否支持分拆法案,民主黨領袖企求讓法案在眾院通關的策略也未明朗。 此法案凸顯拜登政府希望運用聯邦政府的權責,縮減經濟不平等,降低造成氣候變遷的碳排放,並改善美國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環境,以利對抗中國等外國競爭者。 拜登本月初簽署1.9兆元的金援法,協助弱勢和企業度過疫情寒冬,卻無助拜登期望的長程經濟計畫。 部分官員考慮率先推動可能獲得共和黨、企業領袖和溫和派參院民主黨青睞的法案,綜合投資製造業,加速產業發展,藉此降低碳排與對抗氣候變遷。 在基礎建設改善工程方面,則有潔淨能源、5G通訊科技、郊區寬頻,以及可負擔的高效能源住房等,還有近一兆元的造橋鋪路、港口鐵道、電動車充電站和電網改善計畫等。 基礎建設的開銷可能來自對調高現行21%的企業稅至28%,但此舉不太可能贏得共和黨的支持。 新法案也擴大補助可負擔健保(ACA),減免或免除傳統非裔大專院校的學費,普及學前教育等內政措施。 然而,白宮發言人莎奇(Jen Psaki)22日拒絕證實法案相關報導的真實性,僅表示拜登將在本周聽取經濟顧問的簡報,「任何關於未來經濟法案的猜測,都是不成熟的想法且不反映白宮的思維。」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表示,中國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會愈來愈好,並致力邁向以永續能源為特點的未來。因此,就長期而言,中國將成為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同時也將成為特斯拉生產最多輛車、擁有最多客戶的地區。 馬斯克23日接受陸媒央視連線採訪時說,他對中國「十四五」規劃所承諾的低碳經濟與永續能源經濟,感到印象深刻,而中國致力於讓碳排放在2030年前攀峰,並在2060年前實現永續能源經濟的願景,是個相當積極且偉大的目標。他盼更多國家也能跟進,並設立這些目標。 馬斯克也說,他樂觀認為中國的未來將是美好的,中國正朝全球最大經濟體邁進,並在未來變得愈來愈繁榮,而「十四五」規劃將是達成這個榮景的重要階段。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根據國際航運商會(ICS)的內部法律指南,海員無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將使全球航運業陷入「法律雷區」,並使全球供應鏈更形脆弱。 ICS警告,隨著各國開始將其作為入港條件,要求所有航運工作人員接種疫苗將很快成為必備要求。 中國外交部駐香港專員公署本月發布一項命令,規定更換組員必須接種中國疫苗。該規定不僅影響貨運輪,還影響所有海運旅遊,包括郵輪營運。 中國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更換組員國家之一。沒有疫苗,海員就無法下船,也不會進行船員更替。 3月是船員更替的關鍵月份。 這不是海員第一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疫情高峰期,有40萬名海員被困在海上。工作時間也大幅延長;正常的海員合約期限為3至11個月,但目前大多延長到18個月以上。ICS指出,目前仍有20萬名海員被困在海上或家裡,等待更替通知。 ICS秘書長普拉騰(Guy Platten)表示,缺乏疫苗接種途徑的海員正讓船東經歷一場「完美風暴」,因為缺乏接種疫苗的勞工可能會迫使航程被取消。「已經有些國家要求海員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證明。」「如果這些勞工無法穿越國際邊界,無疑將導致供應鏈的延誤和中斷。」 MSC集團海事政策和政府事務執行副總裁達爾(Bud Darr)說,擔心缺乏疫苗接種將成為今年海員自由流動的障礙,「海員帶來的影響深遠,遭到隔離、航程遭取消以及健康的限制,讓他們遠離家人和朋友。」「但這些人正為世界提供必需品。」 ICS警告,未接種疫苗的船員造成的進港延誤可能會給船東帶來法律責任,並增加成本。該組織還表示,如果船東試圖更改現有合約並要求接種疫苗,或者要求船員按照港口要求接受特定疫苗,他們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但船東的確可以在新合約中對海員疫苗需求作出解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3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報導,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3月23日週二表示,波蘭2021年2月的失業率與上個月的6.5%相比維持不變。 GUS表示,2月份的登記失業人數從1月份的1,090,400人增加至1,099,500人。波蘭家庭及勞工部稍早正確地預測,2月份的失業率將維持在6.5%不變。波蘭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週三表示,波蘭登記的失業率全年將維持在6.5%左右。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3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政府歡迎美國國務卿Antony Blinken就Nord Stream 2天然氣輸送管道方面發表的聲明,稱該輸送管道將損害波蘭和歐洲的利益。該輸氣管道將俄羅斯的天然氣田與西歐連接起來,已經成為波蘭的爭論焦點,波蘭認為這破壞歐洲的安全。波蘭外交部副部長Pawel Jablonski表示,波蘭收到美國國務卿Antony Blinken非常正面的聲明,這證實波蘭長期以來一直談論的事。他希望美國和北約對Nord Stream 2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Blinken國務卿在北約組織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外長會議上表示,此條輸氣管道可能侵犯烏克蘭和波蘭的利益。根據美國的說法,Nord Stream 2計畫對歐洲和美國都不利,並且違反歐盟能源安全的目標。Jablonski副部長表示,波蘭希望西方世界,包括美國和歐盟,以及北約國家在這一問題上將更具決定性和一致性。必須採取行動停止這一計畫,因為它是政治上和事實上的軍事行動,而不是經濟計畫。 儘管有反對意見,該輸氣管道計畫仍得到德國,奧地利和其他幾個歐盟國家的支持。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23  PAP, IAR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這次會談將是自去年9月Yoshihide Suga被任命為日本首相以來,兩國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會談。 波蘭政府發言人Piotr Müller於3月22日週一向記者表示,波蘭和日本已建立「多層戰略夥伴關係」(multi-level strategic partnership),正在為未來五年的合作計畫進行準備。    Mülle發言人表示,華沙希望與日本加強在核能研究方面的合作。他向記者表示,波蘭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與日本發展貿易,特別是對波蘭食品開放日本市場。Mülle發言人指出,日本公司是波蘭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約有300家日本公司在波蘭拓展業務,迄今為止已創造約40,000個工作。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3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36/P200號(商情文號:第 236 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在評估產業扶植措施時,應從過去錯誤經驗中吸取教訓,歷史重演之好處在於提供機會反省決策,然而英國政府在鋼鐵業之經驗中已吸取教訓則並不明確。 英國GFG Alliance集團以及其主要借貸方Greensill公司之間糾纏不清的財務問題,在後者陷入財務危機之後,導致GFG Alliance集團旗下Liberty Steel也可能須由國家紓困。撇開上述兩方的財務爭議,此為英國鋼鐵業自2015年以來重複面臨的困難:GFG Alliance集團負責人Sanjeev Gupta在過時資產上努力掙扎,鋼鐵業仍努力在供過於求的全球市場中競爭生存。 在必要情況下,政府可能介入上述案件,此舉不僅是為了GFG Alliance集團下5000名員工的生計,更因如Hartlepool及Teesside等地鋼鐵廠涉及政治敏感之事實。根據2016年政府資訊,當Tata 鋼鐵公司面臨財務危機,該鋼鐵供應鏈中就業人數超過75萬,涉及近3萬9000家公司。因此,自Tata 鋼鐵公司在威爾斯Talbot港口的工廠有糾紛以來,政府已提高對鋼鐵產業的投資意願,例如,英國鋼鐵公司在2019年曾獲6億英鎊政府資金營運,直到其被中國Jingye公司收購;或2020年Celsa 鋼鐵公司案例,該公司獲政府緊急救援金,挽救1000個就業機會。 既然政府已明示鋼鐵具有戰略重要性,應從過去錯誤中吸取教訓。 2015年,當政府致力解決鋼鐵業高能源成本、商業稅率及採購規則等長期問題,現任伯明翰大學的David Bailey以及中部地區經濟論壇(Midlands Economic Forum)的Paul Forrest等學者,提出透過「保護主義」以支持Tata集團營運。該提議雖在當時未受採用,卻在4年後由英國鋼鐵公司受益,政府則很大程度地忘記此提議之後半部分。 根據行業組織UK Steel數據,英國鋼鐵業電力成本較德國高出86%、較法國高62%;政府本月成立「鋼鐵採購推動小組」(Steel Procurement Taskforce),則反映仍缺乏實質行動。實際上,政府很幸運地在2019年為英國鋼鐵公司找到財力雄厚的買家;但同樣的機會發生在Liberty 鋼鐵公司的機會則不大,尤其當其母公司圍繞財務糾紛之下,將使買家卻步,也將面臨如航空業市場類似問題之挑戰。然而,隨著英國政府致力於淨零排放之承諾,總體情況可能有所改變。 氣候變遷委員會建議,英國鋼鐵業應在2035年前「接近」零碳排放,卻仍缺乏落實此目標的實質策略。 根據金屬材料加工廠研究機構主席Chris McDonald估計,在英國鋼鐵業技術轉型方面,無論是透過電爐進行回收鋼鐵生產,或是採用碳捕集技術,或以氫能技術煉鋼,英國鋼鐵業皆需要高達60億至70億英鎊之投資,改善行業基礎措施。 英國鋼鐵公司即將卸任的執行長 Ron Deelen曾表示,由於缺乏未來前景明確性,該公司正抑制產業投資;英國在使用綠能科技煉鋼方面,尤其落後於瑞典等其他國家。 政府先前曾反對歐盟規範束縛國內產業,國內產業卻仍未從國家工業戰略或補貼制度中受益。無論政府在這場鋼鐵業危機中,將採取何種形式支持,若無因應長期營運挑戰之措施,終皆無濟於事。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3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34/P200號(商情文號:第 234 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3月23日首度公布,針對國內化學品新規劃之英國REACH法規,將開始實施的限制內容,以避免化學品帶來之風險。英國REACH法規將包括鉛彈藥之限制,鉛彈藥在射擊業中被廣泛使用,但其對環境、野生動植物以及人類皆有不良影響。另刺青墨水及永久性化妝品中,某些有害物質也可能受到限制,如刺青墨水,有時含有造成皮膚刺激或過敏等物質。 英國REACH法規之考量,包括化學物質是否可能致癌,或對生殖系統造成傷害,或造成皮膚刺激、敏感等問題。若科學證據佐證,危害物質對人類健康及環境風險超過許可範圍,英國REACH法規將徵詢公眾意見,並採取必要限制措施。科學證據之審查工作將由英國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局(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在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的支持之下執行,以調查全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之風險,並研議因應管理措施。 全氟烷基化合物為具9000多種不同化學物質之組合,含有某些已被禁止且高度風險之物質。在工業上,常作為防污劑、塗劑以及滅火泡沫,另全氟烷基化合物在環境中生存極久,可能在動物體內積聚,並產生毒性,基於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之考量,全氟烷基化合物日漸受到關注。 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政務次長Rebecca Pow表示,此項公告僅為政府全新化學品規範之英國REACH法規,推行廣泛工作計劃的第一步,政府將以可靠的科學證據,持續審查,研討進階措施保護國民健康以及生態環境。 英國政府基於其對法律規範之承諾,始自2021年1月1日建立英國獨立化學品規範。英國REACH法規允許國內根據科學證據,研討針對化學品監督之規範,確保境內化學品之使用安全以及管理。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3月23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35/P200號(商情文號:第 235 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際貿易部部長Liz Truss於3月23日宣布,將分別在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以及英格蘭東北部地區,設立分處,以促進貿易及投資,並改善區域平衡。 分處設點於:蘇格蘭愛丁堡、威爾斯Cardiff、北愛爾Belfast以及國際貿易部第二大分處據點Darlington等地。作為英國全新策略之一,將促進國內出口貿易,使政府全球貿易政策落實於英國各地,英國出口商將可利用英國貿易政策,如英國與美、澳、紐等國自由貿易協定之益處,以及CPTPP將帶來的全球貿易前景等,且獲如印度太平洋地區快速成長的市場,專業投資團隊,提供業者所需支持和建議,協助其發展出口潛力,促進海外市場貿易,同時促進英國各地出口貿易,協助區域升級,以更好的基礎重建國內經濟。此外,新設立分處亦將協助當地政府投資辦公室建立密切聯繫,吸引投資進駐英國各地。 該部亦將於今年底協助啟動備受矚目之出口活動,尋求擴大出口潛力,促進英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之地位。據統計,2020年英格蘭北部、蘇格蘭、威爾斯以及北愛爾蘭之商品出口總額達984億英鎊。根據政府研究顯示,英國出口業領域共達650萬人口就業,且高達74%者位於倫敦以外地區;該研究也估計,受出口貿易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工資,較全國家庭收入中位數高約7%。 英國國際貿易部部長Liz Truss表示,設立分處將協助實現以出口及就業為導向的經濟復甦,無論是蘇格蘭牛肉、威爾斯羊肉之銷售,或是英格蘭北部之汽車生產,皆可從該等分處獲得進入快速成長市場所需的專業知識。2025年前,預計將有550名員工進駐各分處,並在2030年前更預期可達750名員工。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23日 斯洛伐克自行車製造商Kellys 2020年淨利增長兩倍,達310萬歐元;銷售額增加39%,達4,470萬歐元。 大流行增加人們對運動器材的需求,包括自行車。  

A:出處:NL Times , 2021/03/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央行下修2021年荷蘭經濟成長率為2.2% 荷蘭新聞NL Times報導,荷蘭央行(DNB)總裁Klaas Knot在DNB年度報告中預計2021年荷蘭經濟將成長2.2%,2022年將成長4.2%。 2020年年底,DNB曾預測2021年荷蘭經濟將成長3%,但由於疫情封鎖持續更久,且防疫措施比最初預計的更嚴格,因此現在下修荷蘭經濟成長率。 DNB預計2021年上半年荷蘭經濟將持續衰退1%,下半年則將出現反彈。 由於荷蘭的疫苗接種計畫落後其他國家,例如美國和英國,導致經濟重啟延後,且新變種病毒變種亦使放寬疫情限制措施的希望蒙上陰影。但Knot總裁強調,若未實施防疫限制措施,新冠病毒對經濟將造成更大的影響,只有疫情得到控制,才可徹底克服經濟危機。 DNB預計儲蓄帳戶和房貸利率將維持偏低,但只要利率長期偏低,銀行就會將負利率轉嫁給客戶,但現在由於銀行未對25萬歐元以下的儲蓄帳戶收取負利率,因此受到影響的人不多。

A: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2021/03/19                                                         比利時能源消費者聯盟Febeliec連續9年委託德勤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調查,比較其成員在比利時與其他歐盟國家所支付電費的差異。報告結果顯示,比利時的用電大戶需支付較為高昂的電費。2020年,比利時的平均電價比荷蘭、德國和法國等國高出7%至27%(2019年則高出8%到29%)。Febeliec主席Luc Sterckx表示,儘管持續向主管機關呼籲,高昂電價將會影響比利時工業的產業競爭力,遺憾的是至今仍未獲得正面回應。    

A:捷克貿工部長Karel Havlíček昨天指出若未來幾天新冠陽性感染率下降,那麼政府將決定增加企業新冠檢測頻率,他說在強制企業員工檢測二週後,初步結果顯示確診率下降了大約一半,目前大型企業確診率為0.5-1%,小型企業為1-2%,但H部長也承認增加檢測頻率及擴大每日檢測量將造成作業困難,且成本將十分龐大驚人。捷克衛生部長Blatný表示在新冠確診率下降後,衛生部將考慮用PCR檢測取代企業使用的抗原檢測。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30056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初步估計,2020年德國進口價值約60億歐元的口罩,且幾乎完全是從中國進口。僅在2020年4月及5月,便自中國進口價值35億歐元的口罩。6月及7月再自中國進口價值14億歐元的口罩。綜此,2020年德國80%的口罩進口時間發生在4月至7月間。 由於德國自中國進口大量口罩,相較於德國進口總額急劇衰退,2020年非服飾紡織品類的進口反增長49.4%,達到166億歐元。2019年德國非服飾紡織品類的進口額為111億歐元。 由於防護口罩在抗禦新冠疫情大流行時的重要性,歐洲各地已調整其相應的產品分類。在2021年1月起的每月報告中,口罩將與其他產品分開計算。據此,2021年1月,德國共進口14億片口罩,價值1億8,670歐元。其中11億片為有過濾功能的半型口罩(例如FFP2口罩),價值1億6,670歐元,這些口罩中94%來自中國。 另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說明,直到2020年,口罩不列入德國外貿統計商品登記的單項產品計算,而是與其他商品一起顯示在產品編號6307 90 98之下。本文提供的統計資料是透過對本產品編號下公佈數據的深入分析所獲得。自2021年1月起,編號為6307 90 93及6307 90 95的口罩數量將按產品編號顯示。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30055號   根據報導,德國長程巴士業者Flixbus將自3月25日起重啓營運。執行長André Schwämmlein表示,該公司自上週三(3月17日)起提供售票服務,首先開放約40個目的地,包括柏林-漢堡、柏林-慕尼黑等熱門路線。 Flixbus長程巴士公司正根據市場需求擴大路線服務。以往高頻率的路線現已降低車班頻率,而以往低頻率的路線則短期間暫不開放。Flixbus僅在德國一地就提供大約400次車班往返,重啓營運將不再有座位及預訂限制。除設定高衛生暨安全標準之外,該公司還提供載運量顯示屏,旅客可在預訂購票時看到哪些行程需求強旺。 此外,Flixtrain品牌的長途火車服務也將於6月24日重啟過去所有路線之營運,售票服務也自上週三(3月17日)開始。S執行長相信需求會迅速恢復,許多人渴望能再次拜訪其他城市的朋友及家人。 由於新冠危機影響,Flixbus自去年11月已完全停駛德國長程巴士服務,聖誕節的重啟計畫也因疫情限制取消。該公司在今(2021)年初預計2020年乘客人數減少50%左右。Flixbus巴士業務共涵跨 30個國家,是德國最大的長程巴士旅遊服務業者。 鑒此,Flixbus售票平臺也與其他巴士公司合作,經營旅遊路線。迄今這些合作夥伴在危機中倖存,並未面臨破產潮。 新冠危機爆發前,該公司積極拓展歐盟及非歐盟的新市場,這些計畫仍將於危機後繼續執行,惟新的目的地及路線仍有待公佈。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 文號:1104030054號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日前與加拿大環境部長Seamus O’Regan簽署能源合作協定,建立兩國能源夥伴關係。該協定旨在制定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的解決方案。德國與加拿大在氣候暨能源政策上有著巨大的共同點,例如兩國皆承諾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之目標。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與加拿大皆致力於一個目標宏大的能源轉型,將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加快氫氣的生產應用,設立更多二氧化碳定價,並在未來幾年繼續提高能源效率。特別是在氫氣領域,A部長見到巨大的合作機會。 加拿大環境部長Seamus O’Regan也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擁有與加拿大相同的自然資源財富。與德國建立這樣的新國際能源夥伴關係,將有助減少全球廢氣排放。加拿大與德國皆尋求逐步淘汰煤炭、提高氫氣生產及制定環境污染價格,希望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經濟上繼續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德、加兩國夥伴關係的重點是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供應安全、技術創新與合作,特別是未來氫氣議題。此外,兩國企業間之合作也將繼續加強。 德國綠色氫氣的生產能力正在大幅擴大。然而,未來大部分氫氣需求也將依賴進口。加拿大希望到2050年成為世界三大氫氣生產國之一。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 文號:1104030050號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與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Abdulaziz bin Salman Al Saud日前簽署德、沙建立氫氣合作之聯合意向書(Absichtserklärung),強調兩國有意願在綠氫生產、加工、應用及運輸領域進行密切合作。 德國經濟部長Altmaier表示,為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能源成功轉型,德國得依靠碳中和氫氣之進口。德國很高興透過德、沙氫氣合作,與此一領域的重要國際夥伴密切合作以奠定基礎。 德國聯邦政府氫能戰略已確定到2030年對碳中和氫能的需求為90-110TWh,其中必須涵蓋高比例的進口。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可再生能源生產的良好條件,從長遠來看,沙烏地阿拉伯將成為德國綠氫能源的重要進口國。德國及沙烏地阿拉伯兩國透過氫氣合作,實施具體的氫能專案,例如在沙國規劃中的NEOM投資據點,兩國私營部門正就計畫框架下之技術、經濟、管制等展開知識交流。 德國技術供應商為世界氫能產值供應鏈提供卓越的解決方案。例如,將氫氣進一步加工成合成燃料,如電子煤油。 2020年6月,德國聯邦政府公佈《國家氫能戰略》,氫能被視為實現能源轉型之關鍵因素,特別是在一些二氧化碳排放量難以減少的工業及運輸部門。

A:隨著巴西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再加上缺乏原材料,巴西數家汽車製造商宣布停產或減產。其中Volkswagen就位聖保羅州及巴拉那州共4個廠將自本(3)月24日起停產12天,該公司雇用15,000名員工。Scania聖保羅州工廠則將從本月26日到4月5日停產,該公司雇用4,000名員工。 另Volvo將於3月26日至4月5日就聖保羅州工廠停產,且就其在巴拉那州工廠卡車產量減少70%,措施將持續到本月底,約2000名員工受影響。GM汽車本月對南大河州工廠實施集體假期,續將在4月和5月暫停僱用合約,另一方面,其聖保羅州工廠本月起實行輪班制,促工作人員減半,該措施將持續兩個月。此外,由於缺少零組件,GM汽車在已暫停生產其在巴西最暢銷之OniX車款,Honda汽車也於本月初暫停生產Civic轎車;Fiat汽車近日則已解雇約10%員工。

A:來源:歐盟執委會新聞稿 日期:110年3月23日 歐盟執委會於本(110)年3月批准對斯洛伐克電力建設之援助,斯國將可取得10.5億歐元補助金額,在未來15年內強化其區域供熱網路的汽電共生(co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and heat)建設,鼓勵能源來源由煤炭轉向天然氣或再生能源,並加強國家對新型高效熱電聯產設施的投資。 該計畫排除燃煤設施,以符合歐盟能源和氣候目標。斯洛伐克將根據以下條件使用補助金額: 發電容量1MW或更高的新裝置將採多技術招標(multi-technology tender)。 小型安裝及現有裝置安裝將根據業者的發電成本來計算援助金額。 高於250kW的設備皆以電價差額補貼制度(feed-in premium)提供補助,低於250kW則以固定的躉購費率制度(fixed feed-in tariff)計算。 另根據「斯洛伐克2021至2030國家能源及氣候計畫」(Integrated National energy and climate plan for the years 2021 - 2030),具競爭力的低碳經濟為斯國長期能源計畫重點,國家將積極進行提高能源效率轉型建設,如建造再生能源及廢物利用的廠房,以及採低排放源或替代燃料以取代燃煤,並於2035年達到歐盟廢棄物管理目標(如家庭廢棄物回收目標65%及包裝廢棄物回收75%)。斯洛伐克並為歐盟成員國中第一批正式向聯合國提交長期戰略的國家之一,其目標為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 目前斯國電力來源分別為核能55%、石化燃料26.9%、再生能源18%(包括生質能5.04%、風力1.75%、水力8.08%、太陽能1.82%等)。

A:沙烏地政府前於本(2021)年2月宣布,自2024年起,外國企業需將區域總部設於沙國境內方可取得政府採購或合作契約,盼藉此新政策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減少經濟損失、增加支出效率及確保政府採購之貨品或服務維持一定在地化比率,此亦為「2030願景(Vision 2030)」政策重要一環。 據此間媒體報導,沙烏地政府已鎖定招商500家國際企業至首都利雅德設點,目前已有24家業者表達意願,盼藉此拓展當地市場。美國鐵軌車輛公司Greenbrier即為其中之一,該公司係於中東、中南美洲及歐洲地區從事軌車建造、租借、維修、供應及管理等業務。Greenbrier對外表示,沙烏地鐵道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該公司有信心滿足沙國市場需求,甚至可以利雅德為基礎,協助周邊其他海灣國家發展。 Greenbrier指出,由於沙烏地政府計劃將礦業發展成石油業及石化業以外的第3個經濟支柱,而鐵道產業提供發展礦業所需之重要基礎設施,加上鐵道有助減少目前沙國國內對於貨卡車及燃料之高度依賴、改善交通、降低物流成本,且有利發展國際物流中心,因此鐵道產業對於沙國經濟尤為重要。Greenbrier另稱,目前沙烏地鐵道公司(Saudi Railways Company)擁有的貨運車廂逾75%為Greenbrier供應。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