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南非非洲菸業政策觀察研究中心(Africa Centre for Tobacco Industry Monitoring and Policy Research)表示,南非「菸品及電子傳輸系統管理法草案」(Draft Control of Tobacco Products and Electornic Devlivery System Bill, 2018)迄未送交國會審查,未將電子菸納入管理,導致菸商透過廣告傳遞電子菸能幫助戒菸之錯誤觀念,盼政府應加快腳步將電子菸納入管理。 該中心研究表示95%電子菸使用者使用電子菸後仍持續吸菸,極少數比例受訪者能停止吸菸超過半年,另從未使用過電子菸之受訪者如停止抽菸超過半年至一年,77%可幫助戒菸,且大部分使用電子菸者仍同時使用菸草捲菸,顯見電子菸並無法幫助戒菸。2018年南非約2.71%成年人(約109萬人)使用電子菸,其中95%人口亦同時吸一般香菸 消費者使用電子菸每年支出約在8575斐鍰至19781斐鍰,高於一般菸品之6693斐鍰,而南非政府未如同一般菸草品對電子菸課徵75%特種貨物稅,導致政府減少22億斐鍰收入,若能對電子菸課徵相同稅率,將大幅提高電子菸使用成本,一定程度能抑制電子菸需求。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2021年3月8日報導 南非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公布之汽車產業指導規則將於本(2021)年7月1日生效,未來將開放汽車所有人在保固期間得以選擇車商以外其他保養廠保養及維修車輛,此外汽車保險業者需協助弱勢個人進入汽車保修產業,以促進汽車維修市場競爭。 南非全國汽車經銷商公會(National Automobile Dealers Association)表示支持該指導原則,未來會員廠商、汽車製造商及保險業者將研究如何履行相關規定,提高其他保養廠參與程度,降低汽車所有人維修費用。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南非財政部長Mr. Tito Mboweni日前於期中財政報告宣布自2022會計年度將公司所得稅率自28%調降至27%,分析家對此表示歡迎,Mboweni部長在2020年財政報告表示將以擴大稅基方式刺激景氣發展,因此調降公司所得稅率之決定,將有效減輕公司後疫情時代營運成本負擔,加上政府若能維持營業加值稅率(VAT)為15%,南非仍可吸引外人前來投資。 除調降公司所得稅率外,Mboweni部長前於2020年財政報告已宣布調高外商公司利息支付(Interest expenses)免稅額佔公司年度營收比例最高至30%,年度可預期損失(Assessed losses)最高可提列佔稅前收入80%,均有利減輕公司營運負擔。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南非ABSA銀行日前公布本(2021)年2月經理人採購指數(PMI)為53,高於1月份之50.9,為去(2020)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且超過平準值50,主要原因為政府放寬全國封鎖管制措施導致國內訂單需求增加及出口力道增強。儘管受訪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仍保持樂觀,分析家表示仍應注意油價及電價上漲對營運成本可能造成負擔。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南非全國汽車製造業公會(Naamsa)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受惠於良好氣候,本(2021)年2月農業部門對輕型及中型商用貨車需求增加,該月新車銷售與去年2月相較衰退幅度僅3.2%。 其他種類汽車銷售情形,2月小客車銷售共24270輛,較去年同期29622輛衰退18.1%,前1-2月小客車銷售共48012輛,較去年1-2月58695輛衰退18.2%,2月整體新車銷售共37521輛,較去年同期13296輛衰退13.3%,本年1-2月新車銷售共72170輛,較去年同期83709量衰退13.8%。出口方面,2月新車共出口29582輛,較去年2月32143輛衰退8%。1-2月共出口52341輛,較去年1-2月出口48446成長8%。 由於2020年汽車銷售成績不佳,而本年3月起南非調降至第一級全國封鎖管制,預期本年業績將成長12%至20%。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南非財政部於2021年度財政報告表示,由於投資新創公司免稅優惠措施未能達成促進投資新創事業之政策目的,宣布自2021年6月30日起取消個人或法人投資新創事業免稅優惠。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2021年3月1日報導 南部非洲鋼鐵工程聯盟(Steel and Engineering Federation of Southern Africa)日前公布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南非國內需求嚴重衰退,基礎建設停滯,2020年南非鋼鐵工程產業產能達到過去10年以來最低點,2020年第3季產能為66%,第2季則為52.8,均低於70%。該聯盟建議政府應提供獎勵補助措施鼓勵業者因應工業4.0擴大投資進行升級轉型,以因應類似新冠病毒疫情帶來之重大經濟衝擊。 除國內景氣衰退外,南非鋼鐵工程面臨中國製進口產品競爭壓力,政府雖對進口品課徵貿易救濟關稅,然亦同時造成國內鋼鐵產品價格居高不下,進一步侵蝕國內業者市占率,同時電價持續高漲亦加重營業負擔。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3月2日報導 綠色和平組織(Green Peach)等國際及非洲地區環保組織日前表示,由於東非油管建設計畫(Eastern African Crude Oil Pipeline)自內陸國烏干達通往坦尚尼亞之原油管線將經過東部非洲人民4000萬人之飲水來源:維多利亞湖,導致烏國及坦國至少1.4萬家庭失去土地,至少400座村莊、200條河流及野生動物園保護區可能受到影響,加上產出之原油將增加3400萬噸碳排,環保團體聯合要求南非Standard Bank、日本Sumitomo Mitsui銀行及中國建設商業銀行不提供該油管建案融資。 烏干達於14年前發現原油,然因身處內陸,欠缺相關基礎建設開採、提煉及輸送原油,去(2020)年12月烏干達政府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該案將由法國Total石油公司及中國國營離岸石油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承造,目前坦尚尼亞已同意該建案原由管線鋪設至Tanga港。

A:

A:

A:根據法國迴聲報(Les Echos)本(3)月8日報導,體積小到二指就能掐住、全球八成在亞洲製造而產業總值4,330億美元的半導體已儼然成為未來數位經濟時代的「新石油」。近來全球晶片短缺影響世界經濟,使半導體再度受到關注。   法國車廠雷諾和寶獅雪鐵龍集團因缺貨被迫停工,美國福特汽車損失高達25億美元,根據IHS Markit顧問公司數據,全球第一季汽車產量將因此減少67萬輛,連日本電玩巨頭Sony都倍感威脅,擔憂工廠將無法為今年聖誕節生產足夠的PlayStation 5遊戲機。此一危機凸顯半導體策略之重要及全球市場供需緊張。   由於人工智慧與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晶片需求暴增,但供給卻有限,有能力自主生產體積小、高效能的高單價晶片廠,放眼全球,屈指可數。兩大龍頭均在亞洲,即台灣台積電與南韓三星。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的數據,美商目前僅佔全球總產量12%,如果英特爾(Intel)再停產,產量就更少。歐洲產量為全球7%。 美商產業顧問Light Counting執行長Vladimir Kozlov 指出,20年前市場關心每桶原油價格,現在則密切觀察半導體波動,即使短缺恐慌暫稍平息,此一供需緊張之潛在基本面仍將持續。   法商半導體產業顧問公司 Yole Développement執行長Jean-Christophe Eloy分析指出,近來晶片短缺危機乃多重因素堆疊而成:隨著汽車產業發展,半導體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零組件,但一年前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各車廠驟然停止半導體訂單,因此製造商轉為其傳統客戶生產,如個人電腦、智慧手機或資料中心等。隨著封城與新興居家工作趨勢,法國個人電腦銷售竄升,2020年銷量達10年以來最高,此外5G網路啟用亦帶動智慧手機購買熱潮。去年秋季待車廠發現景氣回春跡象再重新下單為時已晚,須等待數月,賣方市場的製造商亦趁機漲價2至3成。加上華為在美國制裁生效前囤貨,更使全球供需失衡情況雪上加霜。   雖此波晶片短缺危機在今年應能逐漸緩解,但若歐洲不能記取教訓有所作為,半導體市場結構仍相當緊繃且持久,由於需求不斷增加,但供給有限,缺乏市場競爭,預估半導體價格將持續上揚。報導並指出,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及物聯網裝置的發展普及,帶動電信及能源網路智慧化等趨勢,半導體需求必然不斷增加。   相對於去年全球3.5%(IMF)的經濟成長率,半導體市場成長5.1%,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 , WSTS),2021年半導體市場將進一步成長8.4%,含全球所有地區與所有子產品類別等均將有程度不一之正面成長。法國產業分析家預測,未來數年該市場需求將維持每年30%至35%之增加。除半導體龍頭如台積電與三星均大舉投資,該產業亦掀起大規模購併風潮,以獲取先進技術或發展下一代晶片所需之關鍵經濟規模,最受矚目者如繪圖晶片大廠輝達 (NVIDIA)以400億美元收購軟銀(SoftBank)旗下的英商IC 設計公司安謀 (Arm),AMD以350億美元收購可程式設計(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晶片龍頭Xilinx(賽靈思)以及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 ,ADI)以210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美信半導體(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等,歐陸半導體公司亦成了收購目標之一,如台灣矽晶圓大廠環球晶收購德國矽晶圓廠Siltronic等。   為避免再度面臨晶片短缺窘境,同時減輕對亞洲之依賴,去年 12月包括法國在內16個歐盟會員國即宣布建立半導體產業聯盟,以提升其晶片設計與製造能力。根據歐盟市場執委Thierry Breton估計,須投入 200億至300億歐元發展最新一代晶片。但分析家認為,現在歐洲開發5奈米甚至3奈米製程就如同在杳無人煙的沙漠中蓋大教堂一般不合時宜﹐因為歐陸尚無此市場需求,建議應力援現有廠商如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提升產能應急較符實效,並引用業界「老晶圓廠永不凋零(Old fabs never die )」的說法呼籲歐洲市場依現況修正相關產業投資策略才是王道。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3月11日 2021年1月斯洛伐克外貿狀況良好,貿易順差達2億4,100萬歐元(年增2億3,570萬歐元);出口達66億歐元(年減0.1%)。 出口主要項目機械及運輸設備(包含汽車工業)約占總出口的三分之二(64.8%),其出口年增3.4%,自2020年6月以來持續成長。 進口年減3.6%,達64億歐元,其中化石燃料進口減少17.4%、工業產品進口減少 15.6%。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3月11日 2020年斯洛伐克出口達754億4,000萬歐元(-6.1%),進口達727億2,000萬歐元(-8.3%),貿易順差達27億2,000萬歐元。 主要貿易順差國為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美國;主要逆差國為越南、韓國、中國、俄羅斯。 出口歐盟年減7.3%(占總出口的78.4%),自歐盟進口年減6.1%(占總進口66.9%)。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11日 斯洛伐克鍋爐製造商Protherm Production計劃斥資650萬歐元進行大規模擴建,員工數將增加325人,達1,000人。 2014年至2019年Protherm Production的銷售額由1,500萬歐元,增加到2,700萬歐元;淨利由1,630萬歐元,增加到1,830萬歐元。 2020年Protherm Production製造了71萬台鍋爐及其他熱水設備。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10日 世界知名電子遊戲與軟體業者Epic Games已收購斯洛伐克專業3D掃描解決方案公司Capturing Reality。 2019年Capturing Reality淨利達120萬歐元、銷售額達230萬歐元。 此為斯洛伐克IT領域另一項成功,之前有Cisco收購Slido公司(聽眾互動技術平台)及Bloomreach收購Exponea公司(軟體業)

A:根據凱恩能源研究顧問公司(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的最新報告,在降低鋰電池價格以及擁有最低成本的電動車(EV)電池組方面,特斯拉相較競爭對手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雖通用汽車(GM)努力縮小差距,特斯拉在未來10年內仍將在電動車同行中擁有最低成本。 Cairn ERA總經理賈菲(Sam Jaffe)說,「特斯拉肯定會在這方面更加積極推展。目前正是關鍵時期,因此正在廣建自製能力。」「它在上海、柏林以及現在德州Austin正在不斷地興建一個又一個工廠。」 追踪電池和電動車產業的賈菲說,特斯拉的優勢不僅在於其業務規模,還源於馬斯克(Elon Musk)對降低電池成本的不懈追求。 根據Cairn ERA的數據,特斯拉從其3大電池供應商松下、LG Chem和寧德時代(CATL)採購的電池平均每千瓦時(kWh)為142元。相較之下,GM的電池平均價格為每千瓦時169元,而整體產業平均水平為每千瓦時186元。 特斯拉的電池採購價格比其他同業低得多,這讓它在生產EV電池組的成本方面領先整個產業。Cairn ERA估計特斯拉的電池組平均成本為187元,而GM電池組成本為207元,而汽車業的平均成本為246元。 賈菲說,特斯拉的電池組成本比GM便宜10%,比其他汽車同業便宜24%,這是因為馬斯克和他的團隊在過去10年中積極降低成本。 Cairn ERA預測特斯拉在2030年前仍在電池和電動車電池組的成本占有優勢,但在此同期GM將縮小這段差距,拉近與特斯拉的車價差距。賈菲說,GM趕上特斯拉的能力反映出汽車製造商全力投入電動車的決定。 GM計畫在2025年之前投資220億元發展電動車,包括在今年推出全電動凱迪拉克Lyriq。明年GM和LG Chem合資量產鋰離子電池組(Ultium)的電池廠將在俄亥俄州Lordstown郊外啟產,預計將可穩步降低其電動車成本。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由於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10日宣布已撤銷加州至香港海底光纜鋪設計劃。臉書發言人表示:「由於美國政府對於美國和香港間直接通訊連結持續存在顧慮,我們決定撤回我們向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的申請。」 該名發言人表示:「我們期待與各方合作來重新配置系統,以符合美國政府的考量。」據美國之音報道,這條名為「太平洋光纜網絡」的光纜工程,由網絡巨頭臉書和谷歌2018年首度向FCC申請鋪設許可,光纜全長約8000英里,從加州連接香港、台灣和菲律賓,透過能用極短時間傳輸大量數據的光纜,來促進跨太平洋通訊。 但華盛頓認為這項計劃存在與中國有關的潛在國安風險。 多條鋪設計劃接連調整 美國司法部去年6月曾建議臉書和谷歌計劃興建的跨太平洋海底光纜繞過香港。此前FCC於2020年4月授予谷歌許可,同意谷歌啟用北美洲與台灣之間的海底光纜。 不過據稱由於美國政府的意向,臉書參與的鋪設計劃接連發生調整,彭博社曾報道指,臉書和谷歌已於去年8月27日撤銷原計劃,並隨即提交了一份修正提案。 而臉書與亞馬遜公司一同鋪設連接美國與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光纜計劃也於去年撤回。 臉書和谷歌的修正提案中不但取消了連接香港的海底光纜計劃,且不再與香港的電訊商「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有限公司」合作。去年6月17日,美國安全機構曾指出,太平洋光纜數據通訊有限公司是中國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附屬公司,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是中國第四大電訊服務供應商,該集團與中國情報部門有關聯。同時,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與華為關係密切,兩家公司在超寬頻、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項目上均有合作。 「數字絲綢之路」引美擔憂 最近幾個月,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加劇。一條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海底光纜正引發美國的擔憂,據稱為該光纜建設提供設備支持的是華為。 據BBC報道,這條正在鋪設的「和平」海纜,從巴基斯坦經過印度洋、地中海連接歐洲,被視為「是一個中國對外向歐洲和非洲投射力量的計劃。」 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時期,美中貿易戰、科技冷戰和地區安全對峙令中美關係緊張不斷升級。拜登政府時期,中國仍然被美國視為主要的地緣政治對手。 2月初拜登總統宣布五角大樓成立了聚焦美國對華戰略的專門機構,並說美國「需要應對來自中國與日俱增的挑戰,維護和平,保護美國在印太和全球的利益。」 中國在海外建設「數字絲綢之路」,被視為中國爭取成為全球技術大國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學者趙明昊最近撰文說,美國戰略專家認定「數字絲綢之路」對美國在經濟、技術、軍事和情報多個領域形成挑戰。 因此美國在數字基建方面強化了對中國企業的打壓。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聖馬刁企業監控系統公司Verkada的保全攝影資料庫被駭客入侵,全球數千計公司行號機構內部情況資料外洩,其中包括部分灣區機構。但舊金山此次似乎倖免,部分原因是因舊金山警局與其他機構於2019年頒布禁止使用面部辨識技術法令。 據稱這次Verkada資料外洩客戶名單可能包含一些灣區市政當局與學區。舊金山安全與使用者辨認軟體公司Okta雖在名單上,但公司發言人表示,公司服務並未受到Verkada資料外洩影響,雖有5台Verkada相機遭到入侵,但攝影機與Okata生產與公司網路分開,公司未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也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直播內容被駭,Okata僅在辦公室入口處採取Verkada技術。線上安全公司Cloudflare也在部落格上透露,舊金山辦公室與其他地點使用Verkada攝影機,但公司了解到可能有駭客入侵行為時,就關閉攝影機鏡頭。 南舊金山聯合學區也在名單中,但發言人馮浩然(Peter Feng)在電郵表示,學區購買Verkada產品進行評估,但尚未安裝。學區並未接獲Verkada通知,學區目前使用其他製造商攝影機系統。資料外洩的安全疑慮,一定將影響到是否安裝系統的安全性評估。 佛利蒙聯合高中學區也在未證實名單上。學區助理總監馬洛里(Christine Mallery)表示,她尚未了解情況。米爾斯學院(Mills College)是另一家在名單內學校,校方電郵指出,學校的確使用Verkada攝影機,但並未接獲有任何資料被外洩的通知。 其他名單上的教育機構還包括莫甘山聯合學區、舊金山Mission Dolores學院、門羅學院、聖荷西長青社區學院學區。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似乎也在名單中,但發言人Julie Greicius表示,學校與院並未使用攝影機,也未受到影響。 舊金山太平洋大學發言人Liam Connolly電郵表示,學校並未在校園使用Verkada攝影機,也未受影響。桑尼維爾公共圖書館也在名單上,市經理吉內特(Jennifer Garnett)說,她正向員工詢問圖書館或其他市府部門是否使用攝影機。紅木城也名列其中,發言人山隈(Jennifer Yamaguma)電郵答覆說,警局與市府部門並未啟用Verkada裝置或軟體。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  新冠疫情驅動數百萬名加州人遠程辦公、線上購物與視訊會議,公司也採用新科技取代特定服務項目,自動化比往常更快重塑工作內容。前聯邦勞工部助理部長奧斯(Jane Oates)表示,線上運作儼然成為疫情期間的生活本質,加速科技應用,也加快部分職務消失。 麥肯錫顧問公司研究部門報告指出,疫情加快美國朝向自動化急速發展,2030年前將導致另外840萬勞工的工作被取代,情況比疫情前增加23%。報告模擬疫情對美國800多個職位自動化情況,發現加速其對電子商務、遠程工作影響甚鉅,其中銷售、辦公室支援、食品與客服等工作將面臨最大職務流失。 自動化取代人力目前並非10年長期問題,灣區經濟委員會執行主任貝利薩瑞奧(Jeff Bellisario)表示,後勤辦公室、中等薪資辦公室職務,將會於2-3年內面臨流失。遠程工作、自動化與更多工作者缺乏行銷技能,將導致灣區發生幾乎是永久性的大量工作被取代。疫情之前,包括律師助理、收銀員、簿記員、製造工人與火車駕駛都處於職務被取代的危機。麥肯錫報告指出,疫情正加速職務流失過程,也驅動包括檢查員、包裝員、銷售員、產品展示員及服務人員等工作自動化。 美國人在疫情期間創造電子商務與線上雜貨店大量訂單。倉庫、雜貨店、製造工廠與客服中心,員工仰賴機器與機器人減少直接接觸,以應付更多的消費者需求。專家認為,視訊會議將永久地減少商務旅行,更將對航空業、計程車業與餐飲業造成骨牌效應影響。 麥肯錫報告表示,這些情況也可能代表著美國消費者與食品服務產業430萬個工作永久消失,以及數萬個辦公室後援職務,例如秘書與助理等工作不再需要。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針對全球291為高階主管進行調查,有超過十分之八企業領導人表示,正在因應疫情而加快服務自動化,43%企業預期因為採用新技術而減少勞動力。 不過,於此同時,疫情也促使創造新工作機會。軟體分析公司Burning Glass Technology 發現,2019-2020年間視訊會議技術工作者需求增長177%。儘管2020年3-9月全美工作機會減少39%,但在物流部門增加18%、遠程工作相關職務如雲端運算與網路系統等人才需求,增加了兩倍。 人力資源平台HavkerRank執行長諾維森卡(Vivek Ravisankar)表示,工作需求大多分布在電子商務、遠程辦公與遠距醫療,期望所有產業在10年期間發生實體職務被自動化取代的情況,疫情加速在一年之內就發生了,也帶動軟體開發人才需求大增。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在一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冠病毒成為大流行之後,Yelp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此期間美國新開了近50萬家企業,這是美國經濟復甦態勢的樂觀訊號。 從2020年3月11日到2021年3月1日,Yelp的美國平台上有超過48萬7500家新增企業,較去年同期僅下降14%。超過15%的新企業是餐飲和食品業。 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面對疫情的作法,從完全封鎖到部分關閉到減少不必要的業務和服務。口罩和社交隔離一直是常態性要求,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十分巨大。 然而,根據Yelp收集的數據,由於疫情限制而在2020年3月11日至2021年3月1日關閉的26萬800家企業,現已重新營業。其中約有8萬5000家是餐館和食品業。 Yelp數據科學副總裁諾曼(Justin Norman)感到樂觀:「隨著越來越多人接種疫苗,病例數繼續減少,並且國會通過提供額外援助的新冠病毒救濟法案,預計去年陷入困境的企業將會重啟。」 在近50萬家新開企業中,約有59%屬於Yelp設定的「專業、本土、家庭和汽車」類別。 Yelp表示,疫情造成的某些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隨著消費者待在家裡更久,家居裝飾需求將會增加。家庭辦公室裝修的平均評論量同比增加75%,而浴室裝修則增加了80%。 Yelp的新業務數據還顯示,疫情帶來的限制加速推動企業採用科技並改變與客戶互動的方式。 在新開業的公司中,食品卡車的數量增加了12%,而食品配送業務數量增加了128%。諾曼說:「雖然可能無法預測到一年後它們會繼續增加,但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餐點外送服務的成長。」 他還對本土企業如何整合工具技術提供的產品感到驚訝,「值此充滿挑戰的時期,看到大小城鎮中的本地企業採用科技為客戶提供服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令人鼓舞。」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