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預計透過世界衛生組織COVAX機制取得之英國AstraZeneca疫苗為550萬劑,其中原訂於3月1日抵菲之首批52萬5,600劑疫苗因產製不及,已改於3月4日晚間7時10分運抵菲國,數量減至48萬7,200劑。總統杜特地(Duterte)親自赴Villamor軍用機場迎接該批疫苗,並當面向歐盟駐菲大使Luc Veron及WHO駐菲代表Rabindra Abeyasinghe等人表示感謝,蓋歐盟捐贈22億歐元,係COVAX機制最大贊助者。 二、WHO駐菲代表Rabindra Abeyasinghe於3月4日晚間表示: (一)因供應不足,COVAX原規劃捐贈550萬劑AZ疫苗予菲國,現已下修至458萬劑;雖經刪減,菲國仍係最大受益國之一。扣除已運抵之48萬7,200劑AZ疫苗,餘409萬2,800劑預計於5月底前交付。此外,11 萬7,000劑美國輝瑞(Pfizer)藥廠疫苗可望於4月運抵菲國。 (二)菲國應確實將有限之COVID-19疫苗施打於所列優先對象,尤以醫護人員居首,否則後續恐將失去自COVAX獲得疫苗之機會。 三、謹查菲國前曾傳聞總統府侍衛隊及政府官員施打自中國走私進口國藥(Sinofarm)之疫苗,日前又見政府官員公開接種中國捐贈給之科興(Sinovac)疫苗,惟渠等皆非優先施打對象,故WHO駐菲代表Rabindra Abeyasinghe特別提出呼籲。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5日報導稱,因新冠疫情導致海上貨櫃的流動停滯,衝擊日本關西地區廠商對中國等亞洲市場採購商品,且不少日本企業的進口成本上漲2倍以上。由於目前「在宅需求」而暢銷的日本家電廠商,不得不採取提前預約幾週後的船運貨櫃或調整運輸路線等因應對策。 日本中型家電企業Life on Products社長今井正史表示,「近期海上運費漲價幅度令人訝異」,該公司從中國進口銷售烹飪家電等,據悉去(2020)年12月以後,進入大阪港的貨櫃的運費是平常之2倍以上。儘管如此,消費者對家電的需求強勁,雖運費調漲幅度很大,Life on Products為確保商品能按時送抵,改提前在3周以上預約貨櫃運輸船。 據日本大阪海關公布之統計數據,按金額(速報)計算,去(2020)年亞洲發往大阪港的進口占總體的84%,東京港比重占70%,橫濱港為54%;顯示日本關西地區企業與亞洲市場經貿關係緊密,易受中國等亞洲發往日本市場調漲運費的影響。 目前有諸多日本中小企業因貨櫃短缺而苦惱,惟大型企業受影響較為有限,主要係因大型企業長期確保有大量貨櫃的管道,不容易受到近期運費變化的影響。儘管如此,日本海運相關企業被迫採取貨櫃短缺的因應對策,例如住友倉庫為保證抵達日本的貨櫃能立刻返航,開始呼籲客戶企業儘快提貨;住友倉庫海運子公司將部分貨物改存放普通貨物倉庫。 另外,依日本海事中心的統計數據,本(2021)年1月自中國上海發往日本橫濱港的40英呎貨櫃運費,較上年同期增加5成。由於邊境防疫政策,歐美部分港口有封城措施,致使來自亞洲地區等貨櫃滯留在當地,預估未來4至6月貨櫃短缺情形仍將持續。

A:緬甸計劃、財政暨工業部 (MOFPI) 於 2021 年 3 月 1 日公布第 4/2021 號通告,政府為協助業者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的衝擊,自 2020 年 4 月 1 日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期間免徵 2% 出口預付所得稅 (Advance Income Tax on Exports)。經國家管理委員會 (State Administration Council) 之批准,2% 出口預付所得稅免徵期限將延長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2020年10月1日以來,儘管冠狀病毒影響許多出口品的外國需求,但也導致全球對農產品的需求強勁。截至2021年2月19日,緬甸農業出口值已達到22.5億美元的高點,同期比大幅成長7.82億美元。 在出口部門,農業表現最好,佔全部出口的22%以上。主要出口農產品是食米、碎米、豆類及玉米。水果蔬菜、芝麻、乾茶葉、糖等。緬甸的農產品主要出口到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孟加拉國、印度、印尼及斯里蘭卡。有時,由於全球需求不穩定,出口市場仍然不確定。 農產出口依據市場供需而訂,緬甸要求每一種農產品都有具體的出口計畫,農業部官員表示,契約農作系統涉及省邦農業局、出口商、貿易商及一些種植者團體等,都需要符合生產目標。商務部正在努力幫助農民應對如高投入成本、採購系譜種子、高種植成本及不可預測的天氣條件等挑戰。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業者表示儘管西瓜在春節後賣得很好,但由於中國關閉邊境貿易兩天,大約1,300輛卡車現在被困在木姐105英里區,使西瓜的供過於求。目前,只有150-200輛卡車可以進入中國,致使市場失衡。中國在2月25日及28日關閉了檢查站,但沒有給出具體原因,導致1,300輛西瓜卡車滯留在第105英里區。現在每噸西瓜(855個品種)的最高價格是6.5萬人民幣,而正常價格是4.5萬人民幣左右。此外,每天約有200輛西瓜卡車進入木姐陸路邊境。 先前緬甸的西瓜市場只依賴於中國。緬甸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向迪拜市場運送了45噸無籽西瓜。相關協會表示,在迪拜市場取得成功後,緬甸計畫將市場擴大到香港、阿聯酋及卡塔爾。2021年1月5日,位於105英里水果批發中心發布聲明稱,運送西瓜及甜瓜出口卡車的數量將決定市場。在上一財年,由於新冠病毒引發的價格不穩定及運輸困難,種植者及貿易商遭受了損失。 除了克耶邦及欽邦,西瓜及甜瓜將在全國范圍內採收至5月底。緬甸每年向中國出口逾80萬噸的西瓜及大約15萬噸的甜瓜。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統計顯示,自10月1日以來,截至2月19日,在2020-21財年,緬甸的礦產出口價值大幅下降至4.4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21億美元。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導致本財年礦產品出口暴跌。新冠肺炎加強防控措施還導致寶石商場及展會等活動停辦。 據自然資源暨環保部表示,迄今已經有逾1,250個礦區獲准以可管理的、小型、中型及大型等規模進行開採。由於自然資源的開採受限,森林產品及礦物的出口在前幾年大幅度下降。2016年,礦區的許可證被暫停。但商務部稱,兩年後,緬甸的採礦業現在已經向當地及外國投資者開放。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19-20財年,緬甸的礦產出口大幅成長,達到18.7億美元,同期比增長4.05億美元。在2018-19財年,緬甸的礦產出口僅為14.65億美元。緬甸的礦產產品占出口總額的10%。大約80%的礦產產品通過海運銷外部市場,其餘2成透過邊境貿易管道運往鄰國。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月3日上午,緬甸央行(CBM)與仰光分行、曼德勒分行在內比都舉行協調會議。緬甸央行行長Than Nyein、副行長們、局長及副局長們出席了會議。在會議上,行長表示,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的指示已經分發到相關部會,重要的是要在規則範圍內誠信行事,以確保所有工作不中斷,同時國家正在正常化,並成功地執行國家政策。工作人員要脫離黨政,與有關部會配合。CBM一直在努力穩定金融系統、加強高效有效的支付及清算系統作為安全的發展、高效的國家支付體系在緬甸的金融經濟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CBM制定了《國家支付系統戰略(2020-2025年)》以支持支付系統的發展,並草擬支付系統法律。銀行間支付系統(CBMNET)第二階段系統及自動結算系統(ACH)均已推行,以方便付款以及大規模支付的清算系統,以允許數位支付增強服務。行長續稱,緬甸正在與東協成員國合作發展支付系統。目前,緬甸央行已指示各銀行採取臨時行動,改善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現金管理。副行長及官員另討論了與其職責有關的事項。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3月5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財務省通關統計,2021年1月鮪類進口情形,生鮮冷藏類510噸(較去年同月增1%)計6億6,000日圓(減19%);冷凍類1萬3,240噸(較去年同月減11%)計123億6,500日圓(增2%);加工品類3,627噸(增1%)計19億9,7000萬日圓(減4%)。 進口冷凍大目鮪去鰓去內臟(GG)計2,951噸(減39%),原本每個月有5-6千噸的交易,於去年11月開始量減半,減少幅度最大的台灣產於2020年12月為1,263噸(減48%),2021年1月為1,509噸(減42%)。受武漢肺炎疫情擴大影響,飲食店限制營業時間,造成市場行情崩跌。收支不划算已開始影響到部分夏季後暫停出漁的海外漁船。另外,中國產為587噸(減57%)。 台灣產冷凍大目鮪CIF單價,不僅數量減少,於去年12月反轉下跌,並較疫情第3波時期更嚴重,由11月每公斤659日圓至12月的638日圓,今年1月續跌至622日圓。 冷凍類總進口量雖減少,但單價較高的養殖黑鮪切片則增加,計2,874噸(增107%),金額也上升。馬爾他產1,004噸,與去年同期相同,西班牙產(934噸)與摩洛哥產(621噸)均提早進口。 黃鰭鮪切片計1,064噸(增24%)。中國產316噸(增79%)最多,單價970日圓,較去年同月的966日圓微升。 檢附相關剪報一份,請併參。

A:標題:2021年1-2月巴拉圭近40%牛肉出口智利 日期:2021.03.04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2021年1-2月智利已向巴拉圭採購39.1%之牛肉,巴拉圭牛肉總出口金額為2億264萬9,165美元,智利則自巴拉圭進口7,927萬6,731美元,智利成為2021年1-2月巴拉圭牛肉第1大出口市場。以出口重量而言, 2021年1-2月巴拉圭總出口重量為4萬6,463公噸,智利則自巴拉圭進口1萬7,269公噸,智利亦為巴拉圭第1大出口市場,占37.1%。 (二)巴拉圭2021年1-2月第2大牛肉出口市場為俄羅斯,該國自巴拉圭進口金額3,662萬7,942美元,占18%;進口重量則為1萬387公噸,占22%。第3大出口市場則為以色列,進口金額2,781萬2,255美元,占13%;進口重量則占10.9%。第4大出口市場為巴西,進口金額1,847萬951美元,占9.1%;進口重量則為4,382公噸,占9.4%。第5大出口市場為臺灣,進口金額為1,552萬240美元,進口重量為3,208公噸,占6.9%。 (三)另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尚有其他31個國家自巴拉圭進口金額或重量較小比例之牛肉產品,惟海上中轉途徑(Proveeduría Marítima)之牛肉產品亦為巴拉圭重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2021年1-2月巴拉圭牛肉出口金額2億264萬9,165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億8,084萬1,229美元,增加2,180萬7,936美元,成長12.06%;2021年1-2月牛肉出口重量公噸4萬6,463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3萬9,673公噸,增加6,790公噸,成長17.11%。

A:根據最新科技求職網站報導,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美國鳳凰城地區科技員工薪資仍成長。 與2019年相較,2020年鳯凰城科技工作之薪資成長7.9%,年薪達到$95,514美元,其成長率在全美各城市排名第七。美國科技薪資上漲幅度前3名依序為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成長13.8%;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成長13.4%及紐約市,成長11.6%。 亞歷桑納州2020年科技薪資平均成長率與全美相同,皆為3.6%,平均年薪達$93,787美元,在美國各州排名第16。  

A:美國眾議院通過拜登總統的1.9兆美元新冠疫情紓困方案,並將該議案送交參議院,惟民主黨人在提高最低工資問題上面臨黨內分歧。 該議案在眾議院以219票贊成、212票反對獲得通過,表決結果基本反映黨派立場,不過兩名民主黨議員則倒戈投出反對票。 參議院在通過這項議案之前可能仍將對其進行修改,此意味之後眾議院還將需要通過修改後的議案,方可送交總統簽署。民主黨刻正加緊行動,希望在3月14日之前將該議案簽署成法,因為屆時某些聯邦失業救濟將到期。 本次紓困方案包括加強和延長聯邦失業救濟、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3,500億美元、向眾多美國人發送1,400美元支票、以及為疫苗分發提供資金等措施。自疫情開始以來,美國國會已經通過一系列救濟措施,民主黨表示,這一最新方案將支持美國恢復正常。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肯塔基州民主黨議員John Yarmuth表示:"這項議案滿足了當下的需求,對挑戰作出了應對,我們認為這是美國人民的一個偉大勝利,將使我們最終擺脫我們所面臨的這場可怕的危機"。  

A: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且美國表示不符合會計標準之企業將被下市,2021年迄今已有13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數量達到2020年全年的三分之一,亦是歷年同期數量最高,若以當前速度,預期中企赴美上市IPO數量今年將達到70家之多。 中國經濟在快速成長過程中陸續出現轉型升級的新業態,惟整體經濟資本化程度較低,股權融資仍然較少,為吸引國際資金,中國企業將持續在海外市場上市。過去十年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高峰期,自2010年到2020年,共計超過210家企業在美上市。研究機構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投資者對於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的興趣在2020年達到六年來最高,此一趨勢也將延續至2021年。2021年迄今,已有霧芯科技、容聯雲、祁連國際、亙喜生物、天演藥業、庫克音樂等13家中資企業在美上市,按目前股價計算,這些中資企業總市值已超400億美元。 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趨勢下,生物醫藥類公司亦受到資本之青睞,如今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13家中資企業中,就包括祁連國際、亙喜生物、天演藥業和拓臻生物等四家生物醫藥企業。

A: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目前表示在美國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中進一步恢復前,聯準會仍將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以維持低利率及大規模購買資產作為工具以利經濟復甦。 渠指出現今美國經濟現況距聯準會設定之就業及通貨膨脹目標仍有一段距離,為取得實質性進展需更多時間,美國未來可能因為經濟走強使人民支出激增,進而導致微幅的通貨膨脹,然吾人並不預期通膨呈現大幅或持續揚升。 鮑威爾認為現階段經濟復甦之迅速亦可歸功於過往之財政措施,然其對拜登總統的財政措施提案及是否需要更多財政援助則持保留態度。

A:紐政府2月10日正式核准Pfizer/BioNTech疫苗,首2批共計13.6萬劑疫苗分別於2月15日及2月24日送達,並已於2月20日啟動施打疫苗,在邊境及隔離設施工作人員為首批接種對象。

A: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經濟部長Martin Guzman於2021年3月2 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國際貨幣基金(IMF) 提供貸款給阿根廷同時負有責任。並指出,多數人認為該貸款為協助前任總統競選活動之政治性貸款。 同時G部長表示,IMF貸款給阿國的金額如此之大,以致於難以在短期內還款,刻正努力與IMF就10年的中期貸款計劃(Extended Fund Facility,EFF)進行協商。 G部長保證政府已穩定外匯市場局勢,阿幣披索(peso)貶值幅度將於24%至25%之間,與29%的通膨率一致,並堅信不會有大幅貶值情況發生,預估2021年12月美元對阿幣匯率將約為US$ 1:$102.5。

A:根據媒體報導,阿國總統Alberto Fernandez於2021年3 月1日於國會表示,全球正致力於電動車及使用鋰或氫燃料之發展趨勢,阿根廷亦須逐步朝此方向前進,爰已提交國會「電動車法案」 (Proyecto de Ley de Electromovilidad),該法案對在國內電動車及鋰電池生產有一系列措施及獎勵機制。 F總統指出,由於鋰為生產電動車電池之原料,而阿國為全球鋰礦蘊藏量主要國家之一,將設立機動車研究所(Instituto de Movilidad)並加速投資50億美元於電動車專案。

A: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礦業署處長Alberto Santos Carpas與德國BMW汽車集團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區負責人Guillermo Areas等人,就近期BMW與鋰電池材料生產商Livent,雙方已簽署自阿國提供鋰材料協議以視訊方式進行會議。 會議中提到,阿根廷礦業署及Catamarca省礦業局所提供的技術協助,對BMW與位於Catamarca省的鋰礦公司Livent作為其全球主要鋰供應商之一的協議至關重要。Livent總裁兼執行長Paul Gives表示,此次與BMW達成重要合作夥伴關係,將有助於確保電動車鋰電池的長期供應來源無虞。 此外,阿國生產部長Matias Kulfas表示,為促進阿根廷鋰電池的製造,政府決定採取實際行動,使探勘鋰礦及生產的公司,同時也能在阿國國內製造供電動汽車、電腦及手機不可缺少的鋰電池。

A:今(2021)年1月合併為Stellantis集團之法商寶獅雪鐵龍(PSA)與義-美商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 FCA)同時於本(3)月3日各自發表年度財報。去年儘管新冠疫情衝擊全球汽車銷售市場,二集團均展現高度韌性,PSA有7.1%獲利率,而FCA帳面亦能僥倖維持正收益,業界因此普遍看好S集團之前景發展。   法國回聲報(Les Echos)分析將PSA的獲利表現歸功於執行長Carlos Tavares之「定價權(pricing power )」策略及優越的成本控管,儘管主要銷售市場的歐洲因疫情受創較其他地區嚴重,銷售量衰退27.8%,營業額僅減少18.7% 為607億歐元。由於經營節流有道,還使汽車部門實現7.1%的年度營業利潤。下半年隨著汽車市場的復甦,獲利率甚至高達9.4%,在該產業名列前茅。相對於疫情前獲利率分別為 :2019年8.5%,2018年7.6%。T執行長甚為慶幸上述良好的財務狀況,將有助於S集團贏在起跑線上。   至於擁有吉普(JEEP)和RAM兩大搖錢樹品牌的FCA去年則因北美市場的良好表現挽救整體利潤,雖遠不如2019年的27億歐元,去年年度淨利尚有2,400萬歐元。   S集團雖未公佈2020年的財務預估報表(comptes pro forma),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其起步穩健,狀況良好超乎預期,不僅持有淨流動資金頭寸178億歐元,2021年若無其他重大封城防疫限制前提下,亦設下5.5%至7.5%之營業利潤目標,同時確認發放10億歐元的股息,令投資人充滿信心。目前S股價表現亦優於法國指數CAC 40平均漲幅。   合併後的S集團旗下將有14個品牌,超過40萬名員工,去年總計銷售596萬輛汽車,較2019年減少200萬輛,全球排名第六,雖比預期降了2名,但是項聯姻將可匯集二大百年汽車集團之投資,共同迎接未來汽車的挑戰,並可充分開發利用彼此地理互補性。T執行長更保證如果工廠運作正常不關閉,中期將可望創造50億歐元以上的協同效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官網,2020年12月29日   據越南工商部官網報導,越南與英國已於2020年12月11日完成談判兩國自由貿易協定(UKVFTA),並於2020年12月29日簽署。越南-英國自由貿易協定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UKVFTA是在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的條款基礎上進行補充及修改一些條款,以確保符合越南與英國之貿易框架。   據悉,UKVFTA生效後6年英國將取消99.2%關稅項目的進口稅。同時,英國給予越南優惠關稅,其中以水產、稻米、紡織品、木材、蔬果及鞋皮為主要受益行業。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2020年越南與英國貿易金額56.4億美元,其中越南出口至英國占49.5億美元,貿易順差達42.7億美元。繼德國與荷蘭之後,英國成為越南在歐盟第3大貿易夥伴。另一方面,2020年12月英國在越南外人投資總有411項目,總金額達38.4億美元,以財政、銀行、石油及再造能源領域為主。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2月2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2021年1至2月(統計至2月20日)越南核准外人投資金額合計54.6億美元,相當於去年同期的84.4%。其中包括新投資案件126件,件數較2020年同期減少74.8%;金額33.1億美元,減少33.9%。增資件數115件,件數減少23.8%;增資金額16.1億美元,成長2.5倍;合資、股份購買件數455件,減少71.9%;金額則為5.431億美元,減少34.4%。   本期外人主要投資之17項產業項目中,包括製造與加工業30億美元,占比55.7%;電力、水、天然氣配銷暨生產業14.4億美元,占比26.5%;房地產業及科技與工藝產業則分別為4.85億美元及1.53億美元。   總本期46個外人投資來源國中,以日本投資金額最高,金額16.4億美元(占近30%);新加坡排名第2,金額10.7億美元(占19.6%);南韓排名第3,金額10.5億美元(占19.3%);其他依序為中國大陸、香港、美國等。   本期外人共對越南43個省市進行投資,其中投資芹苴省金額最高(13.1億美元,占24.1%);海防市排名第2,金額9.18億美元,(占16.8%);北江省排名第3,金額5.73億美元,(占10.5%);平陽省、西寧省及胡志明市分居第4至6位。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