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2月22日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去(2020)年12月受訪餐飲商戶中表示營業額較上(11)月減少1%至27%;其中茶餐廳和粥麵店相應比例(29%)減少3%,中式酒樓飯店(20%)則增加2%。認為營業額按年衰退的受訪飲食商戶比例較去年11月增加1%至73%。 零售業方面,有31%受訪商戶反映去年12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或相若,比例較11月增加4%,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22%)和鐘錶珠寶零售商(39%)分別增加11%及6%,超級市場(56%)則減少11%。另一方面,認為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的受訪商戶比例較11月減少4%至69%。 餐飲業有21%受訪商戶預期本(2021)年1月營業額將較去年同期上升或相若,較去年12月增加1%;茶餐廳和粥麵店(33%)及日韓餐廳(42%)的有關比例分別增加11%及5%。同時,中式酒樓飯店預期1月營業額將按年衰退佔比較12月增加6%至96%。 受訪零售業商戶估計1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或相若的比例較12月上升12%至41%;百貨商戶(36%)的相應比例較前一個月增加27%,車商(67%)和鐘錶珠寶零售商(33%)各增加11%,成人服裝零售商(35%)亦增加10%,而超級市場(56%)則減少11%。 「餐飲業及零售業景氣調查」以營業額選取受訪對象,目前包括188個餐飲業及135個零售業的樣本,分別約佔2018年度相關行業收益的50%及65%。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25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本(2021)年1月份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呈現按年升幅,分別上升44.0%和37.7%。 繼去(2020)年12月份呈現11.7%按年升幅後,本年1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80億元(港幣,下同),較去年同月上升44%。同時,繼去年12月份呈現14.1%按年升幅後,本年1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132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37.7%。本年1月份呈現有形貿易逆差252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6.1%。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本年1月止的3個月與前3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上升9.7%。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11.5%。 一、按國家/地區分析: 本年1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輸往亞洲整體出口貨值上升49.5%。此地區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台灣(升73.2%)、越南(升60.5%)、中國大陸(升58.8%)和韓國(升25.8%)。另一方面,輸往印度的整體出口貨值則呈現跌幅(跌7%)。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其他地區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美國(升18.7%)。 同期,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越南(升83.3%)、台灣(升61.8%)、智利(升54.6%)、泰國(升41.9%)、中國大陸(升40.4%)、韓國(升40.2%)、日本(升38.1%)和新加坡(升35.5%)。 截至本年1月份為止的3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英國(升54.3%)、台灣(升38.6%)、越南(升29.7%)、中國大陸(升24.6%)和荷蘭(升18.6%)。然而,輸往印度(跌14.6%)和新加坡(跌8.6%)的整體出口貨值則呈現跌幅。 同期,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進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台灣(升37.6%)、韓國(升33.9%)、越南(升32.3%)、智利(升23.4%)、新加坡(升21.2%)和中國大陸(升17.8%)。 二、按主要貨品類別分析: 本年1月份與去年同月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571億元,升52.2%)、「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202億元,升41.8%)、「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20億元,升44.1%)和「非鐵金屬」(增59億元,升336.7%)。然而,「衣物及衣物配件」整體出口貨值則呈現跌幅(減2億元,跌2.7%)。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541億元,升45.7%)、「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188億元,升40.5%)、「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93億元,升43.6%)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58億元,升35.3%)。然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進口貨值則呈現跌幅(減33億元,跌32.9%)。 截至本年1月份為止的3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023億元,升25.6%)、「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223億元,升12.2%)、「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82億元,升17.7%)和「非鐵金屬」(增148億元,升217.2%)。然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減44億元,跌17.5%)和「衣物及衣物配件」(減41億元,跌19.7%)整體出口貨值則呈現跌幅。 同期,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進口貨值呈現升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增1,096億元,升26.4%)、「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增252億元,升14.2%)、「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增160億元,升19.0%)和「雜項製品(主要包括珠寶、金飾及銀器)」(增98億元,升16.6%)。然而,「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進口貨值則呈現跌幅(減42億元,跌14.6%)。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23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本(2021)年2月23日公布,因應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通報,指韓國慶尚南道統營市爆發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者暫停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2020年香港自韓國進口約1,19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及約1,115萬隻禽蛋。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韓國當局,並將繼續密切留意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的消息,因應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22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顯示,本(2021)年1月份整體消費物價與去(2020)年同月比較,上升1.9%,與去年12月比較則下跌0.7%。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本年1月的按年變動率(即基本通膨率)為-0.5%,低於去年12月的按年變動率(0%),主要是由於外出用膳費用下跌和豬肉價格跌幅擴大所致。 經季節性調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截至本年1月止的3個月的平均每月變動率為0.2%,而截至去年12月止的3個月的相應變動率則為0.6%。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相應的變動率為0.1%及-0.1%。
A:
A:
A:
A:
A:來源: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日期: 2021/2/23 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本(110)年2月25日報導,布里斯本一家老年療養院-Holy Snpirit Nurinng Home發生首批輝瑞新冠狀病毒疫苗誤打事件,據了解,目前有兩名老人分別為88歲男性及94歲女性被重複施打四倍劑量之輝瑞疫苗,對於老人健康狀況,尚在密切觀察中,目前涉案醫生已被停職並接受调查。 澳洲聯邦衛生部部長Greg Hunt表示,目前這位涉案醫生尚未完成疫苗接種培訓,也尚未於其他地方施打疫苗,該誤打事件則是由同行協助疫苗施打之護理師發現此錯誤,緊急呈報。而昆士蘭州州長Annastacia Palaszczuk則向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要求召開全國內閣緊急會議以討論養老機構的疫苗配套及培訓措施。H部長亦回復,已要求全國1萬5,000名執業醫護人員必須強制完成疫苗施打培訓,方能開始協助疫苗施打。 反對黨衛生部影子閣揆Mark Butler表示,政府需要加強大眾對施打新冠狀病毒疫苗的信心。西澳州州長Mark McGowan亦對州內150個偏遠社區中55歲以上之弱勢原住民及老年人施打計劃信心不足表示堪憂。惟澳洲皇家家庭醫生協會(Royal Australian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主席Dr Zak Baig則敦促澳洲人不要因为此事件而推遲接种新冠狀肺炎疫苗。
A:來源:澳洲金融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日期: 2021/2/23 全球科技研究機構-Forrester最新研究發現,受到數位資訊化及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盛行,預估到2030年澳洲就業市場將萎縮11%,並導致150萬人失業,未來數位資訊相關職缺將會愈來愈熱門。 這項研究針對澳洲境內400種職業及企業資訊數位化後影響、以及企業辦公室空間分配及人力資源管理作出分析,並將工作屬性區分為12個不同的 「自動化角色」(automation personas ),資訊數位化後,勞動力結構將產生變化,會有多達三分之一的職缺受數位資訊化的影響,如簿帳員、會計師、人力資源人員及辦公室行政人員等。 研究並預測,至2030年,這類職缺將有58%會消失。而中層管理職位亦將減少22%。未來傳統勞動力將減少,而“跨領域整合專家”(cross-domain knowledge )的職缺將大幅增加,另透過不同專業領域及資訊數位的整合策劃之職缺將顯著增長 25%,如軟體及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網絡及系統管理員,精算師及網路資訊安全專家等職缺。惟這些新職位需透過長時間培訓及專業知識累積,政府及企業則需研擬提供相關培訓,以因應資訊數位化的時代來臨。 Forrester首席分析師Sam Higgins表示,政府和企業都需更加重視未來勞動力變更計劃,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中國及印度相較,澳洲部份傳統企業因投資金額過大,尚未採用資訊數位及自動化生產。H分析師建議,澳洲政府和業界在著重於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學習應用技術研發之同時,亦可開始施行機械設備自動化,以解決高人力成本問題。另研究亦發現,目前澳州仰賴高密度勞動力之企業已紛紛轉向數位資訊化及機械自動化之目標。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2月24日 據報導,越南都市環保有限公司與胡志明市國家財政投資公司將聯名建立5項環保工程,預計在接下來5年逐漸展開,目的是採用先進技術進行廢物處理和回收,以促進永續的經濟成長。上述5項環保工程均位於胡志明市,包括:垃圾填埋場,垃圾發電廠、多福公墓公園(Da Phuoc),有害廢物處理廠搬遷項目和更換垃圾收集車。 首度展開為垃圾填埋場項目,位於胡志明市古芝縣並將於2021年第1季實施,預計3個月內完成,應用南韓垃圾填埋技術,投資金額約2,000億越南盾。垃圾發電廠位於上述垃圾填埋場內,應用德國發電技術以處理胡志明市的生活垃圾,投資金額為3兆越南盾。另一方面,46公頃的多福公墓公園將於胡志明市平政縣展開,投資金額為2兆越南盾。 2021年至2023年階段,胡志明市將進行有害廢物處理廠搬遷項目,從原來的福門縣遷至古芝縣。該項目已獲得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之批准,總投資金額約4,000至6,000億越南盾。同時,城市也計畫將更換50至100輛垃圾收集車,更換經費約1,000億至2,000億越南盾。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木姐-Man Wein邊境檢查站試行24小時無休服務的10天,使1月份將貨運成本降低了一半,大幅促進緬中之間的出口。2020年12月,木姐-Man Wein 站的出口價值為2.3億美元,而2021年1月成長至2.7億美元,增長了4千萬美元。同樣,進口也增加了1千萬美元。 此外,木姐-Man Wein檢查站在2021年1月批准了逾15,600輛卡車通行。通常,緬中關卡Man Wein在上午6點至晚上10點開放交易,符合COVID-19健康指南。經木姐與瑞麗協商後,1月5日至14日,木姐-ManWein的交易時間試行延長至24小時。受此影響,1月份出口大幅飆升。緬甸通過木姐向中國出口芝麻、花生、綠豆、礦物質及洋蔥。它進口棉花、化肥、手機及通訊產品、鋼鐵產品、機械及汽車零部件。 在2020-2021財年的10月1日至2月12日期間,通過木姐邊境的貿易額飆升至21.27億美元。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同期比增加了1.93億美元。緬甸原訂目標,木姐在2019-20財年貿易額要超過50億美元,但實際貿易額只有48.6億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過去4個月,緬泰在提基的邊境貿易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1億美元。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20-21財年10月1日至2月12日期間,提基的邊境貿易額從上一財年的6.83億美元,驟降到4.73億美元。緬甸新冠肺炎病例激增,導致泰國關閉邊境地區,並限制卡車司機在邊境站的工作時間使本財年陸路邊境的貿易急劇下降。過去幾年,德林達依省的天然氣出口促進了通過提基邊境的巨大貿易增長。 苗瓦迪邊境先前是緬泰邊境檢查站之間貿易最廣泛的地方,自2018-19財年以來,因提基邊境出口的成長,提高了緬泰邊境貿易的價值。截至11月27日,緬泰間的大其力、苗瓦迪、丹老、高當、Mawtaung、提基及Maes等主要邊境貿易站的貿易額都下降了。 緬甸主要向泰國出口天然氣、漁業產品、煤炭、錫精礦(錫含量71.58%)、椰子(新鮮及乾的)、豆類、玉米及竹筍。緬甸則自泰國進口機械等資本財、水泥及化肥等工業原材料以及化妝品及食品等消費品。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於2月24日通過視訊會議與來自中國(北京、南寧、香港、昆明)、新加坡、日本、韓國、瑞士及世界貿易組織的緬甸外館舉行了第2天的促進新商品貿易及出口會議。聯邦商務部長Pwint San博士請各外館分享在駐地推廣貿易、談判及分析貿易數據所遇的難題。 聯邦農業、畜牧暨灌溉部長Tin Htut Oo討論了出口的相關規範,如農產品的衛生及植物檢疫、相關部會的協助、實體檢查外的線上檢查實務、建立加工業及冷凍倉庫等物流設施,出口附加值更高的商品等相關事宜。聯邦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長Aung Naing Oo討論了與夥伴國家簽署雙邊協定、分析這些國家的成本效益以瞭解貿易額及貿易潛力、報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CPTPP)成員國貿易進程等相關事宜。
A:金融時報報導,緬甸日益加劇的公民不服從運動(CDM),使緬甸的銀行業務幾乎陷入停滯,已危及緬甸本已脆弱的經濟。自2月1日政變以來,銀行員工與醫務人員、公務員及其他工人暫停工作,以抗議軍隊奪取民選翁山蘇姬政府的政權。商界人士表示,自政變發生以來,因缺乏員工提供服務,多數銀行被迫關閉。目前銀行勉力維持ATM及線上服務,但員工短缺及軍方政府頻繁的關閉網路使環境更加艱鉅。 2月22日週一,出現政變後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全國各類企業均關閉。商界人士及專家警告,企業未來幾天要向員工發放月薪,銀行的問題將變得越來越明顯,銀行系統的關閉更有可能導致政治僵局。因緬甸仍以現金交易為主,危機尤其嚴重。在政變前的民主轉型時期,該體系已狀態不穩定,當時銀行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孤立之後,開始採用新技術及更好的放貸做法。 緬甸負責任商業中心(Myanmar Center for Responsible Business)主任Vicky Bowman稱,私人銀行進退兩難。他們每天都會街道國家管理委員會及中央銀行的電話,威脅說若不開分行營運,就會對其進行管理。但如果品牌在社交媒體上被人看到開放,它們的品牌就會受到損害。某銀行業高管表示,發表鼓勵銀行或其他企業開門營業言論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抗議運動的敵人,雖參與運動者的初衷正確,但作法須再議,依目前走勢看來,不久人人都將受苦。 本週,UAB、Yoma Bank及KBZ Bank這3家銀行與其他相關企業一道簽署了一份措辭謹慎的聲明,表示他們希望“根據緬甸人民的意願及利益”在對話與和解的基礎上迅速解決危機。銀行日益嚴重的問題可能會破壞敏昂萊在政變後繼續照常營業的承諾。美國、英國及加拿大已宣佈對軍事領導人及其企業實施針對性的制裁。兩家軍方所有的銀行,苗瓦迪銀行及Innwa銀行是政變後為數不多的恢復正常營業的銀行,不得不限制提款。仰光觀察人士表示,這可能是因軍方控制的企業,受進一步制裁的威脅。
A:依據日本電機工業會公布資料,2021年1月因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增加民眾居家需求及消毒意識,白色家電(冰箱、冷氣等)出貨量為1,835億日圓,較2020年同期增加20.7%,連續4個月成長及創下過去10年最高增幅。其中空氣清淨機、暖風機與暖爐、烤盤及加濕器,分別大幅增加2.7、2.4、1.8及1.4倍,冰箱、洗衣機及空調亦分別增加18.1%、15.7%及15.2%。
A:依據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公布資料,日本2021年1月筆記型電腦出貨量為127.7萬台,較2020年同期增加2.6倍,出貨金額為706億日圓,成長1.3倍。主要原因為企業鼓勵居家上班及政府推動線上學習制度,免費配給中小學生電腦設施。
A:依據NHK報導,日本IHI機械大廠從2020年11月導入「社内副業」制度,允許員工每週在不同部門最多工作8小時,以期達到透過交流提升工作能力及發掘新商業機會等目的,目前參加者約有100人。另,KDDI、東京海上保險集團及RICON等公司亦採取類似制度。
A:依據日本水泥協會公布資料,受到疫情影響住宅及大廈等建設工程,2020年國內水泥銷售量為3,923萬公噸,較2019年減少5.2%,呈現1966年以來的低水準。外銷部分則因中國大陸等需求增加,出口量為1,097萬公噸,成長6.4%。
A:日本KM Biologics公司於日前向日本政府提出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計劃,計劃3月下旬啟動以成年人為對象的小規模臨床試驗,秋冬季進行萬人規模實驗,最快在2023年度內實用化,該公司自2020年5月起投入研發金額超過60億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