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L Times, 2021/03/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2021年1月份非食品零售業營收大幅下降38% 荷蘭中央統計局(CBS)日前公佈,荷蘭2021年1月份非食品業零售業營收較2020年同期下降38%,降幅創2005年以來新高。 荷蘭政府為因應新冠疫情,於2020年12月中旬開始實施嚴格的疫情封鎖政策,非民生必需品商店因而被迫停業,2021年1月份為首個營收完整月份。 非食品零售業中以服裝店和鞋店遭受的打擊最重,營收虧損一半,而電子、娛樂和家具商店營收則虧損三分之一至一半。 CBS亦指出,實體店面及網路銷售兼具之商店,其網路銷售雖比一年前增加一倍,惟仍不足以彌補實體店面的虧損。 下週開始,允許非民生必需品商店開放預約購物,預約時間必須至少在4小時之前,且商店每層樓在預留給顧客的購物時間(至少10分鐘),只能接待兩名顧客。 荷蘭零售商公會INretail表示,此規定,特別是對大型商店而言,不值得重新開業。INretail並宣佈將在法庭上對此提出異議。該會會長Udo Deflgou對荷蘭金融報(Financieele Dagblad)表示,零售商對商店完全重新開業有很好的論據,但政府對此卻視而不見,因此,INretail正準備起訴政府。稍早,餐旅公會亦已針對政府管制措施向法院提起訴訟。
A:出處:Dutch News, 2021/03/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約7%荷蘭民眾已施打第一劑新冠疫苗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根據歐盟的統計數據,儘管荷蘭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計畫在歐盟國家起步較晚,但現在約有7%的荷蘭人已接種了首劑疫苗,使荷蘭在歐盟疫苗接種排行榜上朝前推進至第四名。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PC)表示,歐盟成員國中僅馬爾他(10%)、丹麥(8.8%)和芬蘭(7.7%)的接種率高於荷蘭。保加利亞仍敬陪末座,目前的疫苗接種率為3%。 ECDPC表示,總共已向歐盟國家配送4300萬劑疫苗,超過3000萬人已接種了疫苗。 荷蘭Leiden市的美國強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生產商,現已獲准在美國使用,預計將於3月11日獲得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該疫苗只須施打1劑,荷蘭已訂購了1,130萬單劑疫苗,其中300萬劑可望在第二季投入使用,疫苗在施打後28天后達到最大功效。 荷蘭目前正在通過家庭醫生為60至64歲族群接種AstraZeneca疫苗。
A:法國費加洛報本(3)月1日專訪雷諾(Renault)汽車前首席營運長Patrick Pelata分析歐洲汽車產業邁入電動車時代將面臨的機會與挑戰。P氏2011年4月自雷諾離職後,於2015年創設交通生態系統暨汽車產業轉型策略顧問公司Meta Consulting。費加洛的專題報導指出,至2040年或2050年前,全球所有汽車將是電動車的天下,汽車業勢必經歷一個全面轉型的年代。 轉型時程 P氏表示,若歐盟欲在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標,勢必更新全數車輛,估計將費時約10年多。以此推算,須在2040年全數銷售電動車,2030年銷售40%至50%電動車。以2020年而言,電動車銷售約占一成左右。 挑戰與機會 面對如此大規模轉型,車廠必將迎來許多挑戰與機會。若觀察目前汽車製造商之市值排名作為參考,特斯拉(Tesla)的市值比豐田(Toyota)高出3倍,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排名第10,雷諾排名第28。大陸專產電動車公司如比亞迪(BYD)或蔚來(Nio),分別排名第5及第6。相較於起步太晚或缺乏謀略之車廠,電動車廠如特斯拉明顯具備競爭優勢,多數掌握數位與軟體技術,產業價值網單純且維護成本較低。此外,最重要的是鉅額籌資均能毫不費力。 另一方面,福斯集團(Volkswagen)、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 M)與戴姆勒(Daimler)等傳統汽車公司之營運提供充足現金流,尚能因應此改革趨勢。其他業者則須靈活以對,轉型才能毫髮無損。 與美、中較勁 P氏指出,在現今電動車大規模工業化之全球競爭中面對美國與中國,歐盟戰力毫不遜色,此可歸功於歐盟法規設立明確的轉型時程目標及購車補助政策,渠有信心歐洲汽車產業將於10年後如期成功轉型電動化。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2月26日報導 南非財政部表示將公告退休基金管理法第28條修正草案供公眾評論,盼能擴大退休基金對基礎建設投資,以促進經濟發展。現行第28條規定基金管理人得以投資房地產、債券、上市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以分散投資風險,亦未規定各標的投資金額下限或比例。未來修正草案將納入基礎建設作為投資標的之一,包括投資建設公司上市股票或專案投資。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2月26日報導 南非連鎖超商Woolworth表示將擴大運動休閒服飾銷售比例,盼能提振服飾部門營業情形。Woolworth於2020年上半年營收成長5.8%至396億斐鍰,其中半數營收來自食品零售,成長幅度達12.1%,至於服飾部門營收則衰退近40%。 Woolworth表示考量該公司西裝等正式服飾占全部服飾產品20%,然一般人購買正式服飾機會不多,且該公司服飾價格偏高,為改變服飾部門營收,決定擴大銷售運動休閒服飾,減少銷售西裝等正式場合服飾銷售比重。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2月26日報導 南非財政部日前表示因投資中小微型企業免稅優惠之規定並未達成政策效果,投資人利用該規定漏洞導致財政收入減少,宣布自本(2021)年6月30日起終止適用該稅務優惠規定。該規定係為鼓勵投資南非特定產業之中小微型企業,投資人即得依據所得稅法向南非國稅局申請100%退稅。 然南非財政部表示自2015會計年度起,財政收入短收18億斐鍰,其中17億斐鍰係個人每年投資150萬斐鍰以上,而依據該規定申請退稅。資產管理業者認為該規定已成功促使55億斐鍰注入能源、學生宿舍、農業及觀光業中小微型企業,創造約1.1萬個就業機會,若政府執意終使適用該優惠規定,相關資金將轉投資外匯、債券等其他標的,甚至離開南非。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遊客協會(Visita)的數字顯示,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旅遊業在2020年受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營業額較2019年大幅減少410億瑞典克朗,過夜旅客大幅衰退55%,是該市旅遊業有史以來最大的衰退。 斯德哥爾摩市流失最多的是外國遊客,和2019年相比大幅減少80%,損失額約為220億瑞典克朗,是瑞典境內旅遊業受創最深的地區。Visita認為政府如果無法立即提供紓困補助,將嚴重影響旅遊業的工作機會與未來發展。
A:根據俄羅斯海關統計,2020年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為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達1,039.69億美元;我國為俄羅斯第22大貿易夥伴,貿易總額50.32億美元,其中俄對我出口31.03億美元、自我進口19.30億美元。 俄羅斯主要貿易夥伴及進出口額如下表。 資料來源:俄羅斯海關統計 (I)
A:(I)
A: (I)
A:依據瑞士中央銀行(SNB)發布之新聞稿指出,該行於2020年全年獲利為209億瑞郎,與2019年(獲利489億瑞郎)同期相比較,減少280億瑞郎。另該行表示,獲利主要原因是外匯投資獲利133億瑞郎,黃金儲存獲利66億瑞郎 (2020年年底每公斤黃金價格為5萬3,603瑞郎,2019年年底為4萬7,222瑞郎),及投資股票市場的獲利增加。 財經專家指出,瑞士央行主要收入為外匯貨幣、金融資本市場投資及黃金儲存,由於2020年全年的外匯投資表現良好及黃金價格上漲,導致瑞士央行持續獲利。 資料來源: 瑞士中央銀行(SNB) 日期: 2021年3月1日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發布之最新統計報告指出,2021年1月份瑞士零售業實際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下跌0.9%;經過季節性調整計算,與上月份相比較,銷售額下跌4.9%。另外,不含加油站的零售業銷售額則比去年同期下跌5.1%。 該報告中另指出,受到第二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流行及瑞士聯邦政府再度頒布之緊封鎖管制措施等影響,與2020年12月相比,在1月份銷售業績成長最多的項目為食品、飲料及菸草類產品,成長13.7%。下跌的主要項目為非食品類產品則下跌10.4%;其他類產品(服裝、藥房、鍾錶及珠寶)下跌19.2%、書籍類產品、運動器材和玩具下跌14.6%及其他家用產品、紡織產品,以及自行組裝家具類產品下跌7.2%。另電腦資訊及視訊會議產品大幅成長32.3%、物流及線上購物成長21.8%。 消息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3月1日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發表發布2020第四季瑞士國內經濟景氣統計,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為0.3%,然而第三季經濟成長率 為7.6%,因此第四季已顯現大幅衰退。衰退主要因素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第二波流行及聯邦政府再度實施封鎖管制措施之影響。 在2020年第四季私人消費衰退1.5%,政府公共投資成長2.3%,建築業成長0.1%,設備投資成長1.9%,另因受聯邦政府再度實施封鎖管制措施之影響,瑞士服務業及旅遊業遭受重大損失,其中旅館業業績衰退20.8%,文化/娛樂業業績衰退7.7%。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商品出口衰退1%,服務業出口成長0.4%,醫療保健產業衰退0.7%,零售業成長1.5%,金融理財業成長0.7%;另外製造業成長1.4%,其中鐘錶業、精密儀器、機械及金屬等產品成長最多。進口衰退0.6%。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1年3月1日
A:根據俄羅斯海關發布之數據,2020年1-12月,俄羅斯進出口貿易總值為5,719.13億美元,較2019年的 6,742.84億美元減少15.2%;其中出口金額為3,381.84億美元,較2019年的4,263.17億美元減少20.7%;進口金額2,337.30億美元,較2019年的2,479.61億美元減少5.7%;貿易順差則由2019年的1,783.56億美元減少為1,044.54億美元,減少幅度達41.44%。 (I)
A:根據俄羅斯防疫當局發布之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2月28日,俄羅斯全境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 累計確診 425萬7,650人 (單日新增1萬1,571人) 累計已痊癒 382萬3,074人 累計死亡 8萬6, 455人 其中莫斯科市疫情數據: 累計確診 98萬 573人 (單日新增 2,097人) 累計死亡 1萬5,097人 (I)
A:一月是俄國汽車銷售傳統淡季,根據此間歐洲商會發不知統計數據,2021年一月份,俄羅斯小汽車新車銷售9萬5,213輛,較2020年同期減少4.2%。 按銷售量計,前10大品牌及銷售量為: 1. Avtovaz (Lada) 2萬1,857輛 2. KIA 1萬5,051輛 3. Hyundai 1萬949輛 4. Renault 8,534輛 5. Škoda 6,036輛 6. VW 5,653輛 7. Toyota 5,333輛 8. Nissan 3,272輛 9. Mazda 2,153輛 10. GAZ LCV* 2,102輛 詳細資料請參閱 ENG-Car-Sales-in-January-2021.pdf (aebrus.ru)
A: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本(3)月1日公布統計數據,因本次國內新冠疫情擴大蔓延,迄今被解雇及停止僱用者累計達9萬185人,主要係因本(2021)年1月中旬日本政府為遏阻新冠疫情急遽增加,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導致企業在年度結束前增加解雇及停止僱用人員。 日本政府於去(2020)年5月首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期間,喪失工作機會者達1萬2,949人,居排行首位;2020年6至9月增加約1萬人;10月則增加約7,500人,之後每月平均維持約5,000人左右。 以都道府縣來看,再次發布防疫緊急宣言之東京都、大阪府、愛知縣及神奈川縣呈現較多數。若以行業別來看,製造業、餐飲業、零售業及住宿業,排行居領先。
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報告,ISM本(1)日發布本年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58.7增長至60.8,連續9個月成長,係近3年內成長速度最快,另新訂單指數上升至64.8、生產指數成長至63.2及雇傭指數增長至54.4,顯示製造業表現強勁,提供經濟復甦動力,製造商為滿足市場需求,持續聘用勞工,雇傭指數達到近2年最高水準。企業對經濟前景樂觀,預期新冠疫苗普及新一輪紓困方案,有助未來訂單成長。 惟新冠疫情造成供應鏈中斷及原物料成本上漲,製造商的成本壓力增加,2月價格指數上升至86,係2008年7月以來最高水準,未完成訂單指數增長至64,係2004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出貨時間延長,供應商交貨指數增加至72,係1979年以來第二高。製造業最大擔憂來自半導體等關鍵原料短缺,造成價格上漲或生產停滯,並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影響經濟回復。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數位經濟企業部部長Ahmad Hanandeh表示,電信監理委員會(TRC)等相關部門與私營電信商已共同提交約旦5G發展建議計畫予財政部,財政部將於近期向總理提報該項建議。 H部長強調,約旦政府歡迎5G技術在本地市場推廣相關應用,其對約旦數位化環境之建置與發展、商業活動及經濟生產力均產生重大影響。依據全球發展5G經驗顯示,大多數國家/地區都在加速為企業提供5G相關服務,而電信公司正在面臨投資回報率及競爭力下降之挑戰,然5G技術與光纖網路是推動數位化之最佳選擇。 H部長續表示,據評估5G服務提供業者需4至5年才能完成5G技術之完善運用,如延遲推動5G服務會影響約旦之競爭能力,也影響各行業技術解決方案之提供。新冠肺炎疫情使約旦網際網路使用量從7,000 TB增加至12,000 TB,政府並未向企業提供免費頻段,此舉對服務提供商提升連線速度產生極大壓力。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政府燃料價格委員會於本(110)年2月28日決定自3月起調高汽油相關產品價格。其中,90無鉛汽油由0.730約幣調升至0.760約幣;95無鉛汽油由0.945約幣調升至0.980約幣,柴油由0.525約幣調升至0.555約幣,瓦斯每桶仍維持7約幣。 約旦能礦部指出,汽油相關產品之售價,係依據國際價格,加上運費、賦稅及相關支出,計算後得出。由於本年1月國際布蘭特原油價格由每桶54.8美元上升至62.2美元,因此調升國內相關產品價格。 約旦能礦監理委員會於同日亦決定,為減輕民眾負擔,電費及相關費用級距,仍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