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亞美尼亞中央銀行3月9日發布消息表示,該行正在密切監測疫情相關的全球經濟發展。據目前估計,疫情對全球經濟和亞美尼亞經濟影響將為短期的。倘有必要,該行準備好隨時做出回應,確保亞美尼亞價格和金融穩定 參考資料:《Armbanks》2020年3月9日網站資料 http://www.armbanks.am/2020/03/09/127363/
A:中國大陸歷來係白俄羅斯鉀肥最大買家之一,現階段中國大陸未向其購買鉀肥,與疫情未有直接關係,惟疫情對簽署新合約未有助益(舊合約已於去年夏天結束)。白俄羅斯鉀肥是僅次於石油產品的第2大出口商品。現階段,該國石油產品和鉀肥出口均遭遇挑戰。 此外,疫情對白俄羅斯經濟的間接影響體現在美元積極升值上。石油價格下跌,導致盧布大幅下跌。 參考資料:網媒《intex-press》2020年3月6日報導 https://www.intex-press.by/2020/03/06/bolshoj-vyzov-eksperty-o-tom-kak-koronavirus-mozhet-povliyat-na-ekonomiku-belarusi-i-mira/
A:資料來源: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3月9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實施於本(109)年3月12日依據「口罩用過濾布(Melt-Blown)緊急供應調整措施」(3月6日至6月30日施行)第2次命令調整出貨。 依據「口罩用過濾布緊急供應調整措施」第5條規定,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得為穩定口罩用過濾布供應,必要時可命令過濾布生產業者及銷售業者調整生產、出貨及銷售數量以及出貨與銷售對象。 本次命令保有過濾布(Melt-Blown)長期庫存(4.4噸)之過濾布生產業者C公司將長期庫存供應給因過濾布庫存耗盡而面臨停產危機之9家口罩生產業者。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與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自3月9日至11日對口罩生產業者進行清查發現有過濾布短缺而面臨停產危機之50家口罩生產業者,其中過濾布庫存使用耗盡,且未來7日內無法採購過濾布之9家口罩生產業者將可使用C公司保有之過濾布庫存。C公司之過濾布庫存須自3月13日起供應給9家口罩生產業者,預定於3月14日起投入生產。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除本次措施之外,為穩定供應過濾布,另提供擴大生產、進口來源多元化及改善生產設備等支援,詳細內容如次: 擴大生產:持續鼓勵將其他用途生產設備轉換為過濾布生產設備,且提前擴充新的生產設備,藉以持續擴大過濾布供應能力。 進口:推動過濾布進口來源多元化(美國等),且支援樣品測試及簡化進口程序,儘早進口過濾布。 改善設備:活用預備費28億韓元,將其他用途生產設備轉換為過濾布生產設備(17.5億韓元)以及維修老舊設備(10.5億韓元),擴大過濾布生產能力。 韓國政府將與官民共同材料零件供應因應中心及食品醫藥品安全處共同聽取口罩生產相關問題,竭盡全力解決相關問題,尤其適時發動過濾布生產、出貨及銷售調整命令,儘量減少停工業者,並擴大過濾布生產。另外,產業通商資源部之「現場檢視小組」在生產現場確認出貨調整命令是否確實執行,並檢討是否需要追加措施。
A:資料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3月13) 韓國企劃財政部財政管理官梁忠模於本(109)年3月13日在調達廳召開「緊急財政執行檢視會議」,檢視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等經濟危機之財政及民間投資執行情況,並討論積極執行財政及民間投資管理方案。 梁財政管理官考慮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月12日宣布新冠肺炎已確定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等極為嚴重之經濟情況,強調為民生穩定及克服危機,財政必須超前部署。。 韓國政府之本年度預算較去年增加9.3%,為513兆韓元,加上4次執行預備金(9.0兆韓元)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追加預算案(3月5日已提交至國會)等,已實施積極之財政政策,但為獲得民眾能實際體驗之效果,必須迅速執行各項財政事業。 梁財政管理官表示,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方政府取消各項活動及拖延公共工程等財政執行環境並不友善,但因區域商圈為主之經濟日益困難,呼籲財政事業承辦官員必須密切檢視現況,並積極消除阻礙財政執行之因素,期使各項財政事業依照計畫執行,尤其在「若未做好防疫就無法提振經濟」之認知下,最優先執行防疫及國民安全相關預算,並先做好準備,使得追加預算通過國會之同時立即執行。 梁財政管理官另對民間投資事業,要求各主管部會積極消除阻礙民間投資之因素,並透過追加投資,協助民間投資依照計畫執行,此外韓國國會於3月6日通過「對社會基礎設施之民間投資法修訂案」,民間投資對象擴大至所有社會基礎設施,因此希望積極開發新的社會基礎設施投資案。 另外,梁財政管理官召開書面會議,檢視主要公共機關之本年度民生穩定及提振景氣相關投資之執行現況及未來計畫,呼籲公共機關必須瞭解新冠肺炎導致之經濟及金融危機,積極配合政府之提振經濟政策,並確實達成本年第1季及上半年內儘量擴大投資執行規模之計畫。因此韓國主要公共機關在本年度投資金額(60.5兆韓元)中,計劃在本年第1季內執行13.6兆韓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兆韓元),而在本年上半年內執行28.9兆韓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兆韓元)。
A:馬來西亞稅務專家認為,國際原油價格近期劇挫衝擊全球股市,馬國近20%的政府收入源自石油產業,倘國際油價持續崩跌,馬國本(2020)年稅收將銳減176億馬幣(約合41.38億美元),政府現階段很難從稅務上著手從市場取得資金來彌補相關落差。 根據大華銀行(UOB)頃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倘國際油價每桶每下跌1美元,馬國政府石油收入將下跌5.9億馬幣(約合1.39億美元),倘原油未來一年持續維持於每桶30美元水準,馬國全年的收入將銳減176億馬幣。 馬國上(2019)年擬定的2020年財政預算案,預估全年石油價格介於每桶62美元,估計政府石油收入將達505億美元,占政府總收入之20.7%,而油價折半將導致政府石油相關收入銳減。 馬國K-Konsult Taxation 稅務諮詢公司管理夥伴孔令龍指出,馬國除石油收入外,其他三大政府收入支柱分別為直接稅收(所得稅與公司稅)、間接稅收(銷售與服務稅)及非稅收收入(貸款等)。渠認為現階段政府若調整直接或間接稅收的稅率,皆可能引起市場反彈,且最終可能會讓企業盈利受損,甚至影響占政府近半收入的直接稅收。倘從非稅收收入方面著手,則需考慮到政府的負債情況,因為未來會因此有償還利息方面的支出,也需要償還債務。目前馬國政府主要支出為教育、醫療及政府公務員的薪資,而醫療支出可能因上年底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需額外增加醫療支出,因此解決收入與控制支出為政府之兩難。 另一方面,亞企理財中心稅務與財務諮詢總監蔡兆源認為,若政府以增加稅收為由來推動新的稅制或是增加稅率,必定會讓人民和企業負擔加重。至部分國會議員籲請馬國新政府重新落實消費稅(GST),蔡總監指出,倘政府恢復實施消費稅體制,目標只是做出制度上的改革,而不應增加稅收以取得稅收上之平衡。消費稅能夠讓馬國的商家在處理稅務上更為順暢,且帳目也更為嚴謹,間接提升馬國政府的稅收。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發布消息稱,由於預期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將持續,馬國自即日起,延期或取消所有國際會議、體育項目、社會及宗教等大型活動,直到本(2020)年4月30日為止。前述措施將視該疫情是否獲得改善再作檢討。 慕尤丁首相另稱,馬國政府將增加醫治新型冠狀病毒的醫院,迄今已有26間政府醫院與1間大學醫院(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負責,並計劃與更多私人醫院、國防部醫院和大學醫院合作。目前馬國擁有57間政府醫院和170家診所針對該病毒進行健康檢查,並確定雙溪毛糯(Sungei Buloh)醫院以及每個州有一間醫院作為治療該病毒的特殊醫院 另一方面,馬國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部長阿漢(Dr. Adham Baba)指出,隨著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於3月15日單日增加190件,累計確診病例上升至428件,馬國目前已進入後期遏制(Late Containment)階段。該部須採取強硬手段(drastic action),援引1988年傳染病控制及防範法令(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ct 1988)第15(1)條文採取行動,強制所有出現該病毒症狀者,包括曾參與吉隆坡大城堡(Sri Petaling)清真寺伊斯蘭傳教士集會(Tabligh)的人士以及曾與確診病例接觸的人士接受檢測及隔離14天。 馬國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也公佈出席聚會與婚宴的指南,以便主辦方和民眾在出席前述場合時,採取積極的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措施。該指南建議:(一)上述場合的主辦方和客人在打招呼時,應以右手擺放在左胸前的方式,向他人問好;(二)倘出現症狀,應採取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措施,並與客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三) 常用肥皂洗手以及使用消毒洗手液;同時,準備足夠的洗手點,並確保這些洗手點都備有肥皂以及準備消毒洗手液給客人;(四)若出現症狀,客人應於出席上述場合時配戴口罩,或最好不要出席上述場合以及(五)衛生部也建議父母在學校假期期間,展延前往擁有該疫情國家的度假行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汶萊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部長依山(Md Isham)頃發布消息稱,汶萊政府自本(2020)年3月16日起禁止汶萊公民與外籍居民出境,直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好轉為止。只有特定情況者可出境,包括就醫、有法庭案件或至國外升學等。儘管如此,相關人士仍需持有證明文件,且須事先獲得首相署的核准。 汶萊截至本年3月15日,累計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為50件。目前有9名汶萊公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接受隔離治療,當中3人的檢測呈陽性反應,一人呈陰性反應,另5人的報告尚未出爐。 與此同時,目前在馬國沙巴州亞庇(Kota Kinabalu)參加婆羅洲馬拉松賽及參加在印尼坤甸(Pontianak)舉行的大型機車集會者在返回汶萊後須即刻向汶萊衛生部報到。同時,無論是從任何管道返回汶萊者皆須居家隔離14天及接受檢驗。受指示居家隔離者,倘被發現擅自外出,汶萊警方可對相關人士採取逮捕行動。 汶萊衛生部另稱,考慮到汶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局勢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目前汶萊不准許舉行大型聚會,包括婚禮及體育賽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13日報導稱,田邊三菱製藥公司頃公布消息表示,將著手開發新冠肺炎相關疫苗,其加拿大子公司已成功研發出模擬病毒的植物微粒,預定本年8月在加拿大進行臨床試驗,並將在明(2021)年結束試驗。若上述研發製程順利,估計將可望於2022年度投入藥品市場。 據上述報導稱,日本田邊三菱製藥的子公司Medicago,已研發成功使用植物葉片在1~2個月內製作出疫苗的技術,在植物的葉片組織中植入與病毒相同的基因,待其生長後可提取出疫苗成分。 疫苗成分的形狀與真實病毒相同,若把疫苗注入人體內部,就會産生免疫反應,藉由此提前投藥,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即使發病亦可遏制病情發展為重症。一般而言,普通疫苗使用在特殊環境下獲取的雞蛋進行培養病毒,由於製作時需要清除毒性,通常耗費1年以上時間才能製作完成。
A:惠譽機構(Fitch Ratings)認為,馬來西亞近期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國際原油價格劇挫以及國內政治動盪衝擊,使新政府公共財政承受極大壓力。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馬國可能會受到流行疾病的嚴重打擊。前述因素對馬國主權展望帶來之影響端視馬國經濟受衝擊程度以及新政府採取的因應策略,尤其是在公共財政和監管改革方面。該機構先前預測馬國本(2020)年經濟成長率為4.3%,以目前情況觀察已無望實現,恐會再下修成長預測值多達1%。 隨著本年3月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談判破裂,導致沙烏地阿拉伯改變供應政策後,油價跌幅加劇,馬國又是淨石油出口國,油價的最新變化將對其石油收入產生不利影響。馬國上(2019)年擬定的2020年財政預算案,預估全年石油價格介於每桶62美元,在其他所有條件不變情況下,若本年油價穩定在每桶40美元,估計馬國政府收入可能較預算為低,約為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之0.4%。 惠譽機構指出,中期財政前景是影響馬國評級的重要驅動力,因馬國的公共債務占GDP之62%,較其他」A」評級國家的中位數(50%)來得高。馬國「希盟」(Pakatan Harapan)前政府曾嘗試在中期鞏固公共財政,並於短期內擴大財政赤字,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對該國經濟成長的衝擊。 馬國新任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已於日前宣佈其內閣陣容,但尚未公佈財政計畫,包括本年的公共支出會否超出前首相馬哈迪(Dr. Mahathir Mohamad)推出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此外馬國新政府對管理改革的態度也備受關注。希盟前政府在這方面取得進展,而新政府的表現則有待觀察,此點被惠譽機構列為信貸評估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 總體而言,惠譽機構認為,儘管政治動盪對馬國不利,但政權的過渡相對迅速及順利,且某些政策(如專注於基礎建設發展)料將維持不變。無論如何,新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仍可能抑制投資信心,從而限制經濟成長。儘管如此,馬國長期維持經常帳盈餘,加上雄厚的外匯存底,對經濟衝擊的緩衝比許多其他同級的經濟體更強。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3月16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金容範次長再度於本(109)年3月16日召集金融委員會、韓國銀行、金融監督院及國際金融中心等機構相關人員舉行「總體經濟金融會議」,擬綜合檢視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國內外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之影響,討論政府未來之因應計畫。 金次長於會議中表示,源自中國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擴散至全球140多個國家,確診病例約14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亦已宣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鑑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嚴重衝擊國內之經濟活動,並可能影響全球經濟,有必要再度檢視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經濟及金融帶來之風險,各相關部會間亦應密切合作,快速應變影響市場之不安因素。 金次長於會議致詞之重點內容如次: 全球實體經濟及金融市場之情況:因新冠病毒肺炎為嚴重之傳染病,具有潛伏期時即可傳染之特性,因此各國政府均已加強宣導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俾利預防感染,但由於管制出入境與限制人、物之移動等措施,造成全球供應鏈(GVC)混亂,需求減少,以及油價嚴重下跌,主要國家之因應政策未能達成效果,國際金融市場之變動性快速擴大,美國股市前一周兩度啟動「斷路機制(circuit breakers)」,出現史無前例一周內股價持續下跌之情況,另亞洲及歐洲股市亦遭受重創,恐慌指數(VIX)為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之最高值。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之風險增加,市場不確定性擴大,極可能連帶造成經濟蕭條,因此美國聯準會於本月16日公布於疫情解除前,將降息至0~0.25%,啟動7千億美元之量化寬鬆計畫,以期因應疫情之影響。 韓國金融市場之情況:韓國金融市場之變動性快速擴大,韓國股市為自2011年以後,上周首度臨時跌停板(Sidecar)及啟動「斷路機制」,另外國投資者淨賣亦出現快速增加之情況。若市場投資信心低落及市場價格長期變動,恐影響金融系統,但依據目前之24小時監管體制檢視結果,韓國國內短期資金、信用產品市場及外匯流動性尚未有受影響之徵兆,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之擴散更加嚴重時,必會影響總體經濟及金融,因此有必要維持警戒狀態,確實應變。 韓國實體經濟之情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加速擴散已嚴重影響韓國之實體經濟,經濟活動及經濟信心低落,嚴重影響中小企業及小型商家。雖然2月份象徵雇用情況之就業人數、雇用率及失業率等3大指標有所改善,但40歲年齡層之雇用情況仍惡化,住宿與飲食業等部分服務業之就業人數增加速度減緩,顯然係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之影響,有必要加速因應未來影響雇用減少之風險。 政府之因應方向:政府仍繼續加強支援防疫,前一周執行7,259億韓元之備用預算提供緊急防疫及支援隔離者之生活所需,並已將穩定民生及管理金融與外匯市場之風險為目前最重要之兩大課題。 (1)穩定民生:提供4兆韓元緊急支援受損害行業及領域。提供16兆韓元由行政安全部及相關機構推動可行之配套支援計畫。並提供11.7兆韓元之追加預算全力防疫、輔導企業克服損害及提振景氣。 (2)管理金融及外匯市場之風險:政府已全面禁止囤積惜售,俾利穩定股市,採取放寬投資人買入之限額等緊急措施。另因金融市場之不安恐將引發信用緊縮,嚴重影響實體經濟,因此政府及相關部會將持續盤點金融市場情況,採取依階段別規劃之應變計畫,必要時快速額外採取穩定市場之措施,並依推測之情境,實施金融系統及外匯領域之壓力測試,確實檢視政策效果。此外,政府與相關機構將加強盤點及管理外匯之流動性,俾利穩定換匯市場等外匯資金市場,依據外匯市場環境之變化,儘早研擬確實之應變計畫 (2)管理金融及外匯市場之風險:政府已全面禁止囤積惜售,俾利穩定股市,採取放寬投資人買入之限額等緊急措施。另因金融市場 之不安恐將引發信用緊縮,嚴重影響實體經濟,因此政府及相關部會將持續盤點金融市場情況,採取依階段別規劃之應變計畫,必要時快速額外採取穩定市場之措施,並依推測之情境,實施金融系統及外匯領域之壓力測試,確實檢視政策效果。此外,政府與相關機構將加強盤點及管理外匯之流動性,俾利穩定換匯市場等外匯資金市場,依據外匯市場環境之變化,儘早研擬確實之應變計畫。
A: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本(109)年3月13日發布新聞表示,韓國今年2月份汽車產業,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導致中國大陸產零組件供應中斷及消費心理萎縮等,生產、內需及出口分別衰退26.4%、18.8%及25%。 (一)生產:因中國大陸生產之零組件供應中斷及韓國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導致工廠停工等,韓國今年2月份汽車產量為189,235輛,較上年同期減少26.4%。 (二)內需: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汽車零組件供應受阻及消費心理萎縮等,韓國今年2月份汽車內銷量為97,897輛,較上年同期減少18.8%。其中韓國產車部分,SONATA及K5等品牌因推出新車款,銷量較前月分別增加6.9%及3.8%外,惟其他廠牌之銷量皆減少;進口車部分,日系品牌衰退52.5%,德國品牌則因加強行銷等較上年同期增加0.8%。 (三)出口:2月份因受工廠停工等影響,出口量較前年同期減少25%,共計出口123,022輛。其中對亞洲市場之散裝出口增加,導致整車出口減少,另對非洲及中南美市場之出口亦因該等地區經濟復甦程度緩慢而減少。 環保車市場部分,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內銷6,341輛,較上年同期減少16.2%;出口14,649輛,減少0.3%。惟電動車及氫能車之內銷(48.7%及515.3%)及出口(10.5%及136.8%)皆增加。 (一)內需:韓國車品牌因電動車及氫能車銷售佳,率退幅度相對較小(9.2%);進口車品牌因日系品牌車輛銷售減少48%,導致整體衰退16.2%。 (二)出口:因對歐洲市場之環保車出口成長等,環保車整體出口14,649輛,較上年同期微幅減少0.3%。其中電動車出口4,502輛(增加10.5%)、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出口2,130輛(增加120.3%)及氫能車出口90輛(增加136.8%)。尤其電動車及氫能車持續維持成長趨勢。 另2月份汽車零組件之出口,因對北美洲市場之運動休旅車(SUV)銷售佳及在印度啟動新工廠等,較上年同期增加10.1%,共出口18億美元。
A:本年3月6日哥斯大黎加出現中美洲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例,11日增加到22例,其中20例均居家隔離,僅2例住院,顯示哥政府參考他國防治經驗,避免發生醫院感染及後續之醫療系統崩潰。 另為防範疫情擴散,哥政府命令中止大型聚會活動,僅開放餐飲、商業及宗教活動等,另業有9間學校停課,大學則改採視訊教學。惟哥觀光局表示業有4%旅館訂房遭取消,預期疫情將進一步對哥國觀光業造成負面影響。
A:宏都拉斯加工區協會主席 Mario Canahuati宣佈,配合宏國政府防止新冠狀病毒疫情擴散之命令,該加工區將停工七天,區內生產醫療相關產品業者除外。該主席稱,照顧員工健康為首要。 由於區內紡織廠員工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上班,增加傳染風險。 資料來源:2020/03/16 Proceso Digital
A:宏國媒體報導,宏都拉斯為因應新冠狀病毒疫情,並加強防疫,宣佈防疫用品免稅購買及進口,適用至年底。 宏國政府並宣布投入約2,600萬美元購買防疫用品及協助防疫措施。 且市面上之防疫洗手乳及酒精依容量大小制定均一販售價格。
A:一個月前,灣區經濟仍舊蓬勃發展,沒想到突然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企業和勞工同時措手不及,並正要掀起一波裁員潮。 卡車司機、收銀員、演藝人員、航空公司員工、酒席承辦者等無數勞工都無法倖免,正承受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巨大經濟代價,而且似乎看不到盡頭。 一些公司實施凍結招聘或削減工時的措施來繼續留住員工,盼望風暴過後業務就能恢復正常,一些則被迫解僱員工。 酒席承辦者也受到衝擊,紐森州長已要求取消250人以上的活動。 根據三藩市主計辦公室的數據,酒店入住率從一周前的80%,急遽下降至20%,餐館亦目睹生意暴跌的情況。 三藩市勞工委員會的岡薩雷斯(Rudy Gonzalez)表示,隸屬Unite Here 2工會的酒店、活動和宴會工作人員中,約有3000人失業,如果入住率繼續迅速下滑,該數字在兩周之內可能翻增一倍。 紐森的首席經濟和商業顧問曼登卡(Lenny Mendonca)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加州希望透過小商業倡導辦公室來支持小商業,協助它們利用如特殊災難援助等紓困計劃。 曼登卡稱,加州還有一項範圍廣泛的病假政策,其中包括預防性休假,還有一些企業自願為員工提供帶薪病假。 娛樂業也受到沉重的打擊,據岡薩雷斯表示,涵蓋劇院、莫斯康中心(Moscone Center)和活動場所的IATSE 16舞台人員工會,約有2000名成員失去工作。此外,售票和票房工會也有大約500名成員失業。 IBEW Local 6電工工會由在莫斯康中心工作的工人組成,近來傳出50至100名工人失業。岡薩雷斯表示,負責裝卸工作的Teamsters工會Local 2785,也有130名成員失去工作,當地的音樂家工會有1400名成員失業。 屋崙港的GSC Logistics總裁泰勒(Scott Taylor)表示,由於業務和進口量下降,該公司已削減所僱用的合約工。GSC Logistics處理屋崙港約12%的進口量。泰勒透露,本周處理的貨櫃量減少了40%。 https://www.singtaousa.com/
A:秘魯總統於本年3月15日中午於各大媒體向全國人民宣布自3月16日凌晨起,全國因新冠病毒疫情進入緊急狀態15日,重點摘要如下: 一、公私立機構停止上班上課,僅提供公眾基本生活必須行業如食品及藥物製造供應、水、電、瓦斯、通訊、汽油、殯葬、環境衛生、金融機構等仍正常營運,餐廳及娛樂場所暫停營業。 二、人民僅於必要或緊急情形可外出前往醫院、藥局、超市及銀行等,餘者須待在家中進行隔離。 三、於本年3月16日23時59分起關閉全國邊境,及禁止經由陸、海、空之國際旅客運輸(貨運不在限制之列)。 依據秘魯衛生部統計,迄至3月16日已有86例確診病例,其中70例集中在首都利馬。
A:出處:NIS, 2020/03/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財政部長宣布新冠肺炎危機緩衝高達900億歐元 荷蘭財政部長Wopke Hoekstra準備竭盡全力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將造成的後果,荷蘭有足夠的財力為後盾,並做出全部釋出的準備。 Hoekstra部長指出:無論如何都有讓國債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60%的空間,2019年年底,國債佔GDP的48.4%,兩者之間的差額轉化為900億歐元的危機緩衝,甚至可以超過歐盟GDP 60%的上限,歐盟有商量的餘地。 Hoekstra部長認為:新冠病毒將嚴重打擊荷蘭經濟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宏觀經濟的重要性高於國庫和政府財政。 Hoekstra承諾,政府將為陷入困境的個人和公司提供危機過渡方案,並與經濟部長Eric Wiebes經濟事務和社會部長Wouter Koolmees共同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此外,政府採取行動的立場堅定不移,必要時將進行大量投資。 例如,政府將開放補貼縮短工時政策,超過100,000家公司受益,稅務局亦史無前例的允許公司延緩繳稅期限。 可能陷入財務困境的中小企業(MKB)可要求政府擔任貸款擔保人,此項貸款擔保計劃已於去年針對因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和氮氣危機而出現問題的公司開放,旨在幫助企業解決暫時的流動性短缺。 經濟部次長Mona Keijzer希望擴大此計劃,將目前政府提供50%的貸款擔保增至75%,Keizer次長希望能在兩週內生效。
A:本組綜整奧媒報導及總理府記者會宣布有關提撥40億歐元紓困之相關計畫, 奧國總理於11時舉行記者會,宣布提撥40億歐元供作「新冠病毒抗疫基金」,以應對經濟衝擊,並強調此為第一波應急之紓困計畫,可視情況需要再度擴大;已於本(3/14)日送請國會通過及修訂「流行病法」,最快3/16日可通過實施。謹摘陳重點如下: 一、該紓困基金目標及主要用途: 1.確保奧國人民之健康及健康物資之供應。 2.確保人民就業。 3.確保企業營運所需之資金,並在疫情過後可快速恢復營運及製造生產。 4確保個人之支付能力,可續支付房租、貸款及其他固定費用,讓社會續正常運作。 二、措施重點如下: 1.財政部放棄2020年零赤字財政預算及樽節目標。 2.遞延稅負。 3.對自3/16日開始之3週「14歲以下子女特別照顧假」之家長提供薪資補助。 4.編列4億歐元用於縮短工時補助。 5.提供貸款信用擔保。 6.補償雇主與雇員因應防疫維持公共秩序需要,導致之損失。 7.對於受創特別嚴重之產業,予以直接財務援助,如旅遊、餐飲業、文化產業等。 8.提供各類型企業協助,包括家庭企業、個體戶、中小微型企業。 9.修改「流行病法」有關勞動規範及防疫所需措施之相關法規:如儘可能縮短企業申請「縮短工時」之審核程序,以及縮短工時比率可達100%等。 三、另宣布與疫情相關新措施:對違反關店命令之業者處以最高3萬歐元行政罰款。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3月13日報導,奧國智庫「Agenda Austria」副主任Lukas Sustala將「COVID-19」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分為3個階段: 1.首波疫情發生於中國,使全球許多供應鏈中斷,並影響於中國經營或與中國有直接商業往來之企業。 2.疫情擴散至伊朗及歐洲,為金融市場帶來震盪,國際貨幣基金(IMF)及OECD均認為全球經濟成長將明顯減緩 3.在中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大量減少社會活動之防疫措施,亦使經濟活動大幅減少。 S副主任指出,雖然縮減航班、取消國際會展或縮短餐廳營業等將帶來成本,惟疫情在歐洲蔓延快速,當務之急是抑制病毒之擴散及避免醫療系統無法負荷,而帶來更巨大成本。另尚需透過縮短工時及其他針對受嚴重衝擊產業/企業之措施工具,減少防疫及價值鏈中斷等帶來之經濟損失。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3.16 Publish News Bulletin 最近波幣又轉趨貶值, 1瑞士法郎兌換4.16波幣,而1美元兌換3.95波幣。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爆發以來,華沙證券交易所WIG指數已下跌約35%,接近2012年的最低點。大公司的WIG20指數又下跌36%以上,非常接近2009年的空頭市場底部。華沙證交所的恐慌規模,與上一次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恐慌程度類似,反應投資者預期最悲觀的情況會發生。金融業者Millennium DM研究部主管Marcin Materna表示, 股市下跌反應投資人擔心COVID-19大流行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進而導致許多公司因資金短缺或消費需求突然下降而破產。M氏另補充,解僱工人將連帶對其他部門的(消費)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這種情況也有可能重複發生。BOS銀行之經濟學家Aleksandra Swiatkowska表示, 預計2020年上半年將出現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意即GDP將連續兩個季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