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表示,最新款電動卡車Semi的生產計畫規模仍小,因為這款車所需的特殊電池供不應求。 馬斯克27日在財報法說會中坦承:「擴大生產規模非常困難。我們尚未加速生產Semi在內的特斯拉新產品,主要原因是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電池。」 特斯拉2017年首次公開Semi,原本承諾要從2019年開始交付,本周表示,計劃今年底前交付首批Semi,但若要擴大生產來達到這個目標,勢必考驗特斯拉擴大規模和滿足車隊業主的能力,尤其這個產業注重成本和效能更勝傳統的特斯拉買家。 馬斯克說,對公司生產電動長程卡車的能力「極具自信」,Semi的續航力可達500哩(804公里),使用電池數量將是特斯拉轎車的逾五倍。「這輛車銷量將不會是轎車的五倍,所以我們現在做這輛車並不合理,但盡快解決電池產能問題,絕對合理。」 關於何時開始生產Semi和預計年底交付多少輛車等細節,特斯拉尚未回應這些問題。 特斯拉曾說,將在德州奧斯汀新廠房生產這款電動車,並預估今年開始交車。沃爾瑪(Walmart)、聯邦快遞(FedEx)、優比速(UPS)、萊德物流(Ryder)以及JB獵戶運輸服務公司,皆已向特斯拉預訂這款電動卡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資料來源:彭博社 根據彭博社於本(2021)年2月1日報導,特斯拉將生產電動車生產目標提升至每年2,000萬,該目標為2020年產量50萬的40倍,惟特斯拉面臨電池供應短缺的問題,除自行研發電池外,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亦呼籲電池供應商增加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量。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電動車擴大生產歸規模模最大困難是電池供應,特斯拉電池供應商雖已大幅擴量,惟預期2022年仍將面臨短缺。有鑑於此,特斯拉2020年9月宣布將自行生產電池。特斯拉電池供應商包括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中國寧德時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及韓國的LG化學(LG Chem),近期均有擴產計畫滿足特斯拉對電池的需求。 日本松下電器已於去年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在特斯拉合作的美國內華達州電動車電池工廠「Gigafactory 1」增加一條生產線來供應特斯拉。松下另外計劃在挪威建立電池工廠,有意挾著與特斯拉合作的成功經驗,進軍歐洲電動車電池市場。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1.02.01) 去(2020)年12月哥倫比亞原油日產量為75萬9,394桶,較前(2019)年的88萬2,222桶,年減13.9%。去年整年平均日產量則為78萬1,300桶,較前(2019)年的88萬5,850桶年減11.8%,係近10年來平均日產能首次低於收次80桶。哥國原油產量減少主要係受新冠肺炎防疫封城措施及國際原油需求量減少等因素造成。 天然氣部分,哥國去年12月平均日產量為1,102百萬立方英尺(mpcpd),較前年同期減少2.0%;另去年全年平均天然氣日產能為1,041百萬立方英尺,則較前年的1,068百萬立方英尺,年減2.5%。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1.02.01) 哥倫比亞勞工基本社會保障制度(Piso de Protección Social, PPS)自今(1)日起正式實施,哥國政府於去(2020)年8月27日公布第1174號行政命令,宣布將建立勞工基本社會保障制度,讓每月收入低於1個月基本工資之勞工,主要為非正式就業、部分工時、臨時工及攤販等獨立工作勞工能納入哥國社會保險制度內,確保該類約900萬名勞工能獲基本醫療服務及未來退休後能每月領取年金,維持基本生活無虞。依據哥國政府統計資料,該類每月薪資收入未達基本工資勞工,占哥國勞工總數之45%至49%左右。至於每月薪資在基本工資以上之正式就業勞工,仍維持現有各項社會保限制度規範不變。 自今日起,該類每月工資不足基本工資勞工,如有雇主或合約工作者,應由資方每月提繳相當15%薪資之社保費,其中14%提繳至個人養老年金帳戶,1%則為勞工職災保險,獨立工作者則可以自願提繳方式加入該基礎社會保障制度。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2021年1月29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 of Eswatini)本(2021)年1月29日以「世界銀行已可提供疫苗基金並供史國申請」(Vaccination funds for Eswatini available—World Bank)為題,報導擔任非洲聯盟(AU)輪值主席之南非總統Cyril Ramaphosa已召集利益關係者舉行非洲疫苗財援暨部署策略之視訊會議。席間世銀主席David Malpass表示疫情造成非洲人民重大傷亡及經濟損失,數千萬人民陷入赤貧,長此以往將導致失業、在職訓練中斷、學校關閉、錯失接種疫苗時機、衛生及營養狀況退化等各項長期人力資源之損失,爰推動接種疫苗應係防疫之第一優先措施。 世銀預估在患者病故及人力資源之外,非洲每延遲1個月接種疫苗將損失GDP高達138億美元,爰接種疫苗對每一個國家均是首要之務。M主席指出,世銀已備妥採購疫苗緊急基金,可供剛果、衣索比亞、尼日、莫三比克、突尼西亞及史國等21個非洲國家申請,將以援贈或低利貸款之形式供大多數申請國;並由國際金融公司(IFC)提供財援。 世銀M主席亦說明世銀疫苗計畫,將包括直接透過疫苗製造商或COVAX全球分享疫苗平臺以採購疫苗,並將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等夥伴機構推動施打疫苗。M主席籲請夥伴國家宜專注該等援助計畫,勿因複雜之合約及諮商而延宕疫苗之施打,強調該基金已到位,疫苗製造商亟盼與各國就配送日期及直接簽署合約等項目共同合作。此外,除疫苗採購之外,世銀亦可在許多方面提供幫助,包括安全有效地運送疫苗所需之冷鏈設備、能源供應設施、物流運輸以及相關之人力資源等。
A:美國農業部2月發布的初步預測,受惡劣天氣影響,美國去年棉花產量銳減25%。彭博社指出分析師預測,本年度美國農民種植的棉花面積1150萬英畝,較去年減少約5%。 美國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主因是中國對穀物需求大增,推升穀物需求量,誘使中國棉花業者紛紛改投入其他農作物;而美國農民卻因為德州乾旱使得農民不看好棉花種植的前景,預估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出口將出現下滑。 美國農業部預估,今年全球棉花消費量將激增13%,係60年來最大增幅。美國的棉花種植面積減少、產量可能下滑,加上中國提高紡織品庫存,可能導致棉花供應更加吃緊。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2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3/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3 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1月新車註冊總數為2萬5191輛,低於去年同期3萬650輛。在傳統上1月為繁忙的新車銷售季,但受全國封城與地方管制措施影響,截至1月30日,新車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17.8%,更在1月31日出現劇烈跌幅。據統計,2020年1月31日新車註冊數為3,333輛,而今年僅有8輛,造成1月新車銷售總跌幅達17.8%。最受歡迎的新款車型雖為Hyundai Tucscon,然而在最受歡迎的10大車型排行榜中Toyota有4款車型上榜,Toyota因此成為1月份新車銷售量最好的汽車品牌。豪華汽車市場方面,Mercedes-Benz超越Audi成為最熱銷品牌,以710輛勝過Audi 699輛銷售紀錄;Mercedes-Benz E-Class更為1月份最暢銷之豪華車種。 儘管受英國脫歐與政府針對老舊汽柴油車排放制定更嚴格的法規之影響,愛爾蘭地區二手進口車在1月比去年同期增長3%。其中,Volkswagen、BMW和 Audi皆為最受市場歡迎的進口車品牌,Ford Focus則為最受歡迎的二手車型,領先於VW Golf和BMW 5 Series。另外,大部分的二手進口車皆有4年以上車齡,55%為柴油動力。在1月總數高達6,824輛的二手進口車中,只有69輛為純電動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愛爾蘭柴油新車銷量呈現持下降趨勢,5年前在境內曾佔總銷售的70%,目前僅佔35.85%。混合動力車佔所有新車25%,全電動車也以上升趨勢目前佔3.9%。在愛爾蘭農村地區,也出現油電混合動力車銷售上升的趨勢。以Kerry地區為例,在2016年油電混合動力車僅佔新車銷售的1.5%,今年1月上升至24%,而柴油車銷量已從73%降至43%。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2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2/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2 號) 商情本文: 航太科技公司Shetland Space Centre於1月18日提出建造英國境內第一座衛星發射站之規劃許可申請。據Economist 報導指出,英國境內航太工業發展雖具規模,卻在世界航空科技工業中不斷萎縮。英國政府為扭轉此趨勢,在過去10年來已在航太科技上投資超過10億英鎊,以推廣火箭和衛星測試研發,更在去年收購宣布破產的OneWeb公司,佔股45%。 英國對於航太工業的投資,有為國家戰略考量之說法,政府則堅持對OneWeb和衛星研究的投資旨為鼓舞商業目的。政府目前支持航太公司研發僅可攜帶一衛星進入軌道的小型機種,使之覆蓋全球網路,而非如大型航太公司Spacex和Arianespace等研發的大型運載機。據航空局副局長IanAnnett表示,小衛星可構成可觀市場。然而,中國政府也正積極發展小型衛星科技,法國研究公司Euroconsult更計畫將在10年內發射1萬顆小型衛星,卻稱用單次可運載60枚左右衛星的標準火箭更為經濟。業界人士如紐西蘭小型衛星公司Rocket Lab公司總裁PeterBeck則不認為市場對衛星發射之需求仍具有潛力,衛星發射之航空科技並非一筆好賺的生意。其占全球航太工業市場僅4%,更經常虧損。即使世界上最成功的航太公司Spacex在衛星科技方面也幾乎從未獲利。 事實上,仍有業界人士支持政府對衛星科技的投資,將有助於壓低價格並吸引衛星製造商前來英國發展,而除了衛星科技研發外,政府資金可用於其他航太工業用途,如發展核動力推進。與競爭低利潤、成長緩慢的衛星科技相比,核動力推進等創新科技的研發應為政府投資航太工業更好的選擇。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2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1/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1 號) 商情本文: 據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由於脫歐協議缺乏對英國金融的相關保障,英國消費者從今年10月起在與歐盟業者交易時,將面臨信用卡交易費用調漲。英國Mastercard已公告針對英國持卡人向歐盟業者消費時,信用卡交換費將從原0.3%調漲至1.5%,而簽帳金融卡(Debit Card)的交換費也將從現0.2%上漲到1.15%;Visa公司則尚未透露是否跟進調漲利率。英國自2015年曾受歐盟信用卡費率管制之幸,可將交換費維持在0.2%至0.3%之間。根據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6月公布數據,對信用卡交換費的管制可為歐盟零售業者每年省下高達12億歐元支出。英國脫歐必然將在此管制鬆挷下,為金融業帶來巨大變化。 值得深思的是,由雙巨頭壟斷的跨國金融服務業可主導交換費利率在短期暴增5倍之事實。在金融科技創新的時代,即使支付方式日益革新,新興金融科技公司並未挑戰跨國金融服務壟斷,反而鞏固該現象。英國脫歐使國內經濟更加自由之概念在此面臨扭曲;從歐盟的管制放鬆中得到的自由僅延伸到跨國金融服務公司,而非本地業者或民眾。雖金融科技公司如英國 Manzo和Starling Bank在境內快速成長,應可對跨國金融服務公司造成挑戰;事實卻顯示,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尚未有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可擺脫對現有雙巨頭金融服務公司的依賴。
A:總部位於德州的美國第四大航空公司-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2020年虧損35億美元,上次出現虧損是1972年。西南航空表示,受到疫情影響被迫取消航班,使得全年收入僅有90億美元,遽減134億美元,減幅達60%。 除了西南航空,同樣位於德州達拉斯的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年度虧損96億美元,全年收入大幅減少62%,至173億美元。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政府去年為航空業提供500億美元的補助,但2020年航空業仍蒙受鉅額損失。 全美六大航空公司包括美國(AA)、達美(Delta)、聯合(United)、西南(SW)、捷藍航空(JA)和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 )2020年虧損總額達304億美元,2019年總獲利為138億美元,則是歷來美國航空業獲利最佳的一年。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2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0/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0 號) 商情本文: 為避免嚴格的愛爾蘭邊界問題,英國和歐盟同意北愛爾蘭地區將繼續實行歐盟法規。英國本島因此正面臨國內貿易的難題。 在園藝業方面,英國約克郡植物種植場Johnsons of Whixley即表示,因歐盟禁止土壤進口,將可能進而導致公司損失每年50萬英鎊收入。其製造部門主管Jonathan Whittemore補充,為持續與北愛爾蘭客戶的交易,必須改變生產過程。如果使用混凝土或塑膠阻止植物直接接觸土壤,便符合販售條件。另將促使園藝業者普遍使用溫室空間,反而將惡化氣候變遷問題。該公司目前因原先訂單接觸本島土壤而不得向北愛出售,已承受相當損失。 在英國境內的魚類販售也面臨海關問題。來自Somerset魚類供應商J & K Aquatics叫苦連天,在向北愛爾蘭出售魚貨時,也被要求出示健康相關出口證書。一般而言,2到3桶魚的售價僅有10英鎊,健康證書卻要花費50英鎊,現在更需負擔海關申報的額外支出。 另外,對於想從英國本島將狗或貓寵物帶回北愛爾蘭的寵物主們,儘管英國全境並無狂犬病威脅,仍被要求在出發日21天前完成寵物狂犬病疫苗注射。北愛爾蘭當局相關單位目前已針對此問題向歐盟提出討論。 上述問題皆源於歐盟為保護成員國免受外國市場威脅而制定的相關規則,至今卻劃分英國本身。英國在脫歐票選時,北愛爾蘭以留歐派占多數,當前問題無疑地將造成英國本島與北愛爾蘭之間進一步的分歧。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IAR, PAP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計劃禁止電動踏板車(electric scooters)在時速限制超過30 kmh(約20 mph)的道路上行駛。當使用人行道時,電動踏板車騎士必須讓路給行人,並始終保持行駛速度低於20 kmh(約12.5 mph)。 近幾年來,電動兩輪車在波蘭大城市中已很普遍到處可見,此反映其在歐洲已更加廣泛使用的趨勢。但是法律並沒有立刻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波蘭目前還沒有管理此類電子設備使用的法規。根據波蘭政府批准的最新規範計畫,不符合該規範下騎電動踏板車是違法的。該規範亦將禁止載客或動物。波蘭的行人抱怨稱,他們有被在人行道上人群中穿梭的騎士撞擊的危險,而一些機車駕駛者則認為在公共道路上行駛電動踏板車是一種緩慢移動的滋擾。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IAR, europa.eu/eurostat 據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歐盟統計局於2月1日週一報導,波蘭12月份的失業率僅為3.3%,在歐盟27個會員國中排名第二。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捷克的失業率是歐盟排名最低的,為3.1%,而荷蘭為3.9%,僅次於波蘭。同時,該機構的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後,希臘的失業率是歐盟最高的國家,為16.7%,而西班牙的失業率排名第二高,為16.2%。Eurostat報告稱,12月份歐盟的平均失業率水準為7.5%,與11月份相比穩定,高於2019年12月的6.5%。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於上週報告稱,波蘭的失業率從11月份的6.1%微幅上升至12月份的6.2%。波蘭總理辦公室表示,由於採取包括大規模救濟及刺激配套計畫的保護措施,該措施已在全國挽救大約600萬個工作,該保護計畫旨在使波蘭經濟免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傷害。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31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The First News日報報導,波蘭家庭部部長(Family Minister) Marlena Maląg表示,政府的兒童撫養補助計畫Family 500 Plus,是對兒童未來的投資,也是對家庭日常生活的支持。從出生到18歲,都符合這項福利的資格。這相當於對每個孩子提供總計108,000波幣(23,880歐元)的撫養費。M部長表示,該計畫從2016年4月開始實施到2020年底,波蘭家庭已經獲得1,344億波幣(297.2億歐元)的援助,每月約有660萬兒童獲得這項福利。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Polish News Bulletin, wnp.pll 據波蘭新聞布告( 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長Jarosław Gowin宣布,今年將啟動支持波蘭經濟數位化的數位創新中心(digital innovation hubs)。波蘭政府將在1月29日公開的競賽中選出16個最成功的數位創新中心。這些數位創新中心將對私營企業及公共管理機構提供數位服務。 由於歐盟執委會(EC)的補貼,其將對波蘭的數位創新中心提供5,500萬歐元的補貼,而波蘭將另再提供5,500萬歐元的補貼。對私人企業提供的大多數服務將可免費使用。申請日期至3月1日止。波蘭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將於3月31日宣布獲獎者。然後,他們將向歐盟申請補貼。歐盟執委會預計,這些融資協議將在2021年第3季度簽署,此將使這些數位創新中心能夠在今年底之前開始營運。這筆資金融資將提供為期6年的時間,直到2027年止。Jarosław Gowin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長表示,此競賽已吸引很多單位的興趣。他希望申請人將特別包括由研究機構、大學、技術園區合組的財團,以及提供數位轉型服務的民營企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據波蘭新聞布告( 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Puls Biznesu日報報導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所稱的「新政」(New Deal)計畫,該項計畫將支持波蘭從COVID-19疫情大流行後的危機中復甦。該項計畫將涉及16個領域,包括克服大流行、公共財政、對企業的支持、勞動力市場、投資、住宅、家庭政策、衛生政策、教育、氣候、環境及能源政策、數字化、青年、老年人、農業、文化及科學等。 此新政的某些規定已經在執行;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愛沙尼亞式的公司所得稅(Estonian CIT)。政府正計劃採取措施支持大、中、小型企業,包括減稅、放寬取得創投資金(venture capital)及為投資者導入簡化程序的措施。M總理表示,此新政主要應透過對基礎建設及創新的投資來幫助波蘭在大流行之後重返成長之路。政府亦將提出新的家庭政策措施,例如對所有孕婦進行免費的產前檢查、免費的HPV疫苗接種、延長Maluch +育兒支持計畫,對產假及育兒假的婦女提供支持以及傳統家庭的推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29.01.2021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專家指出, 2020年GDP下降2.8%, 幅度超出該銀行原先預測之負2.5%。也較一般市場預測下降2.6%更多。Credit Agricole強調說,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發布的2020年波蘭經濟活動數據反映Covid-19大流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2020年第四季經濟增長結構與分析師的預測一致。繼第三季下降1.5%後,第四季GDP下降3%, 低於Credit Agricole預測之負1.8%。第四季投資活動顯著下降(同比下降10.6-10.8%)。第三季投資同比下降9%; Credit Agricole預測為負10.5%。2020年第四季淨出口對波蘭GDP增長的貢獻顯著下降(從第三季度的1.7%下降到第四季度的負0.5%); 消費同比下降3%, 不若原先預期差。第3季消費同比增長0.4%。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2.01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29.01.2021 世界銀行歐洲和中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Asli Demirgüç-Kunt向媒體Obserwator Finansowy表示,貨幣政策透明及對央行的有力授權是有效因應危機的必要條件。D-K氏並補充,新興及開發中市場在(政策)干預的透明度(例如規模和時限)一直低於已開發市場。D-K氏認為波蘭國家銀行(NBP)對COVID-19大流行的反應快速、果決, 並有效地抑制因大流行引起的經濟損失。因為面對第二波大流行,確保經濟中足夠的流動性至關重要。D-K氏認為,波蘭的勞動市場一直能抵抗危機的衝擊,意即波蘭政府保護就業和維持企業流動性的政策是有效的。但伊並提出警告表示,系列紓困措施(anit-crisis shields)可能只會延緩大流行的衝擊,且勞動市場的狀況可能會在2021年初惡化。伊認為,波蘭經濟要從COVID-19衝擊中成功復甦將取決於採行改革措施,包括鼓勵對有形資產和人力資本的投資、促進婦女的就業活動、支持發展友善環境的基礎設施和技術等。世界銀行1月初公布之經濟預測, 波蘭2021年將增長3.5%,2022年增長4.3%。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1年2月1日報導,奧國財政部日前公布2020年財政收支狀況:歲入736億歐元(較2019年減少8.4%),歲出961億歐元(增加21.8%),赤字達225億歐元。 2020年奧國財政收入銳減最主要因素係:新冠疫情造成之公共預算收入大幅減少,在各稅收項目中稅收減少最多者為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較2019年減少31億歐元(-32.5%),其次為:加值營業稅(VAT)減少25億歐元(-8.3%)、個體戶預估所得稅減少19億歐元(-39.5%)、薪資所得稅減少12億歐元(-4.3%)、以及石油稅減少7億歐元(-15.4%)等;2020年僅少數幾類稅收增加:煙草稅增加5%、一般保險稅增加2.1%、車輛相關保險稅增加3.1%等。 奧國政府2020年財政預算超支主要原因係:新冠疫情紓困措施支出。依據奧國財政部統計,2020年奧國政府自「新冠抗疫基金」支出達280億歐元,其中約208億歐元用於直接給付或稅收減免,例如:18億歐元用於防疫緊急援助措施,包括: 全國防疫醫療產品集中採購(1.7億歐元)、奧地利國防軍協助防疫物資及設備採購(1.3億歐元)、看護特別基金(1億歐元),以及額外用於抗疫臨床研究資金(2,070萬歐元)等。
A:依據奧媒新聞報及標準報日前報導奧地利企業家協會(IV)秘書長Christoph Neumayer及首席經濟學家Christian Helmenstein公布該會研究結果,重點如后: 一、2021年奧國經濟復甦仍面臨風險:奧國政府即使已祭出各項紓困及振興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已對奧國經濟造成325億歐元損失且經濟復甦仍面臨風險。若施打疫苗等抗疫策略有所延遲,恐使奧國每季經濟衰退1.25%,遠距上班及遠距學習將使經濟每季額外衰退0.1%。IV另對日前奧國朝野達成協議制定之「在家辦公規則」表示歡迎,認為可提供雇主及受雇者彈性及法律保障;並支持企業普篩,以及對出口業之從業人員施打疫苗。 二、2021年奧國經濟在4前題下成長可達4%: 1.有效實施疫苗施打策略。 2.供應鏈無斷鏈問題。 3.最遲自4月份起解除封鎖性防疫措施。 4.最遲7月以前恢復國際商務及私人旅行且不受邊境管制。 三、奧國經濟復甦幾個關鍵因素: 1.奧國民儲蓄率已上升為新冠疫情前近2倍,需漸降低。 2.奧國產業及旅遊業需恢復和各國市場之連結。 3.奧國內投資需恢復動能。 4.外部政經不確定因素:英國脫歐並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以及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任,經濟政治之不確定性逐漸降低。 四、奧國應積極出口拓銷:新冠疫情對全球貿易衝擊已漸消退,在亞洲國家帶動下,全球貿易仍具相當動能,而出口對奧國經濟成長極具重要性,故奧國應積極出口拓銷。儘管歐元兌美元升值,奧地利未完成訂單(unfilled order)指數自2020年第3季之10點上升至第4季之29點,顯示出口訂單成長強勁,以及奧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相當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