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Finans於3月9日報導,因應新冠狀病毒持續,丹麥商業領袖匯集審視如何加強其全球供應鏈戰略。 稍早前之英國脫歐和中美貿易戰等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對任何企業領導者來說都已經帶來不適。 因此,在新冠狀病毒未爆發之前,企業已經開始致力於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外加永續議題持續加溫, 使許多企業也加強管控其分包商。 Valcon諮詢公司的高級合夥人斯蒂格·耶森 (Stig Jessen) 說: “因永續議題, 貿易壁壘和目前新冠狀病毒的關係, 許多公司在確保供應鏈穩健, 有普遍減少仰賴中國的趨勢, 這一番舉動仍在持續並在加強。” 擁有六家公司之工業集團 Schouw&Co,在中國擁有四個生產產地。 Schouw&Co.的首席執行官Jens Bjerg Sørensen 預計一旦新冠狀肺炎結束,他和其他商業領袖都將致力於加強供應鏈。 S 氏說: “我相信,許多公司將會開始審視其全球供應鍊及長期計畫。我們做得好嗎? 還是應該改變自己的策略?” 科尼 (Kearney) 諮詢公司的合夥人兼丹麥經理 Christoffer Husted Rasmussen 表示,新冠狀肺炎毒將加速企業檢視其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尤其那些採即時存貨制度的公司, 其供應鏈將因改變而受到最大衝擊。 R氏說:“企業需要以一種更細分法來建立緩衝能力, 足以應用在不同供應鏈。如果原本使用海運交貨,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以空運替代。” 根據Schouw&Co.的S首席執行官的說法, 現在說冠狀病毒將帶來的損失為多少, 有點為時過早。但他預計,全球普遍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這促使企業主管調降未來之預期成長。 總而言之,該公司仍然預計收入和收益會增長,因英國脫歐和新冠狀病毒疫情之衝擊,我們必須嚴謹應對。” R氏認為未來將在交貨方面, 地區化將提供公司更大程度的穩定性,且降低公司的損失風險。以往,許多公司都是在一個國家生產產品並將其運送到世界各地擴展其全球供應鏈,但是現在,許多公司將需要尋求地區性替代的供應鏈來提交貨。 根據 Valcon 的 Stig Jessen 所說,此次的疫情將確保公司對未來面臨危機有充分的處理機制及準備。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 Finans於3月10日報導,根據丹麥統計局一月份出口數據顯示. 在新冠狀病毒蔓延到中國以外的國家之前,丹麥公司在2020年初一月份在國外銷售產品非常成功, 又以丹麥的醫藥品和風機銷售出口獲得了穩定的基礎。 在去年12月份下降之後,實際出口額增長到614億丹麥克朗。丹麥統計局季節性調整後的數字,一月出口總額為608億美元。這比2019年1月高出5.3%。特別是丹麥食品和機械,在一月份需求旺盛。 一月份進口也有所增加。但是,進口的增幅較小,只有4.7%,丹麥進口的全額要少於出口。 丹麥經季節性調整後的貿易差額總計為84億丹麥克朗。此計算不包括船舶,飛機和燃料的貿易。 Arbejdernes Landsbank,銀行的經濟學分析師Anders Christian Overvad 表示,去年貿易戰和英國退歐談判因素. 經濟成長下降, 擔心經濟衰退, 充滿著國際動蕩不安, 然而事實證明,丹麥公司在國外的銷售很好, 截至目前為止,丹麥的出口似乎與國外的不景氣完全無關。 總體而言他指出,如果不想太容易受到國際商業周期波動的影響,那就像丹麥公司出口“真實”的物品。特別是製藥業和機械類出口成長成為丹麥經濟的增長引擎。 然而 ,他不敢預測新冠狀病毒傳播將帶來之衝擊。
A:出處:NIS, 2020/03/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呼籲民眾不要再握手 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荷蘭政府緊急呼籲全體民眾暫時不要握手。 3月10日荷蘭總理Mark Rutte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暫時不要握手對現階段遏制該病毒是明智之舉,此舉與3月6日例行的內閣會議後的態度截然不同,當時Rutte總理曾表示可以正常握手。 本週內閣成員第二次開會討論冠狀病毒危機,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 RIVM)代表和警察及南部North Brabant省省會Den Bosch市市長亦列席,North Brabant省是目前荷蘭新冠病毒確診案例最多的一省。 Rutte總理呼籲North Brabant省的民眾至少在接下來的七天內盡可能在家工作,以避免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接觸,並呼籲雇主協助分散工作時間。 可笑的是,當新聞發布會結束時,Rutte轉身就與站在旁邊的RIVM主管Jaap van Dissel握手,Van Dissel尷尬地表示:以後不可再握手了。
A:出處:NRC, 2020/03/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North Brabant省宣布實施嚴格的制止新冠病毒措施 Eindhoven市市長 John Jorritsma在3月10日舉行的有關新冠病毒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Brabant省不會陷入困境,與Tilburg市和Den Bosch市的市長一起宣布所謂的安全區措施,該措施為目前荷蘭對抗新冠病毒採取的最激進的措施,包括取消大型重要活動及要求Brabant省民眾停止社交。 Den Bosch市長Jack Mikkers表示:新冠病毒正在Brabant全省蔓延,採取措施至關重要。 截至目前,North Brabant省是荷蘭新冠病毒確診人數最多的一省,荷蘭國家公共衛生與環境研究所(RIVM)3月10日報導:荷蘭已確診的382例病例中,North Brabant省佔157例,而由於該省有一半病例的感染源不明,因此有可能該病毒不僅僅是通過外部渠道(如義大利北部)傳播。 RIVM上週末已表憂心,並要求患有輕微流感症狀的Brabant人留在家中,以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並安排該省一千名有輕微呼吸系統病癥的醫院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約有百分之四員工的被感染,但醫院之間的差異很大,例如,Elisabeth-TweeSteden Hospital醫院約300名被測市的員工中,有9%呈陽性。 為了防止感染人數上升,三位市長向民眾發出緊急呼籲:接下來的7天裡,要求North Brabant省民眾「禁止社交」,Tilburg市市長Theo Weterings說:不要拜訪爺爺和奶奶,以保護免疫力較弱的老年人,希望所有民眾一起合作。 有些措施是強制性的,有些是自願性的,一些大型重要活動被取消或禁止,例如吸引上千名遊客的Brabant職業足球俱樂部的主場比賽,如PSV,Willem II和RKC及在Oosterhout的狂歡節遊行,業餘足球賽和小型賽事仍可繼續進行,為避免對父母造成困擾,學校不停課。 荷蘭衛生部部長Bruno Bruins表示:政府尚未察覺到必須採行嚴格國家性措施的理由。Van Dissel認為:首先必須要看下週Brabant省策略實施後的成效。
A:出處:RIVM, 2020/03/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截至3月11日荷蘭共有503例新冠病毒確診案例 3月10日荷蘭增加1例新冠病毒死亡案例,121例新確診案例,截至3月11日,確診病例共達503例,此外,五名死亡案例。 503個確診案例中,Noord- Brabant省223例、Utrecht省66例、 Zuid -Holland省57例、Limburg省48例, 503名確診案例中199人感染源來自境外, 目前仍有92個案例仍在溯源中,大多數感染源不明的患者住在Noord Brabant省。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勞動暨社會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Arbeit und Soziales)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94030028號 依據德國聯邦勞動暨社會部公布之資料,勞工之12歲(含)以下小孩因武漢疫情導致所屬幼稚園(Kindergarten)或學校(Schule)關閉時,如其小孩染病的話,可支薪在家照顧小孩;如其小孩未染病的情形下,依據德國民法(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BGB)第275條第3款規定,勞工可排除履行勞動義務,在家照顧小孩,無須請個人年度休假;另一個可能是,請勞工與雇主進行對話,取得一個協助。 德國設有減少工時補助金(Kurzarbeitergeld)措施,例如大量工作暫時性的減少時,影響企業全體或部分員工,本項補助金由企業主為其員工向德國政府申請。 如果企業因武漢肺炎疫情遭到停工或減產時,受到波及之勞工即使不上班,仍可領取其原本薪水。
A:馬來西亞檳城州(Penang State)曾被譽為「東方矽谷」,吸引許多跨國科技企業進駐,在美中貿易戰中受惠於大量從中國大陸流出訂單的檳城州電子產業在短短一年期間,局勢又起了新變化,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使該產業的中國大陸供應鏈中斷。 檳城州半導體測試設備製造商「騰達公司」(Pentamaster Corp Bhd)執行主席蔡春民(Chuah Choon Bin)表示,該公司上(2019)年的股價上漲逾一倍,銷售額飆升約五分之一,創該公司29年以來新高水準,主因該公司成為美中進口關稅的避風港。但隨後中國大陸遣返其國內各地工人,以減緩該病毒的擴散,使上游零組件和材料的供應中斷。騰達公司轉向日本、韓國、德國及義大利尋求替代資源,卻發現這些國家業者亦遭遇相關問題。該公司將本(2020)年營收展望從兩位數下修至持平,而自1月底中國大陸對武漢(該病毒起源地)封城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下跌逾10%。蔡執行主席稱,即使從另一個國家採購原物料,這些國家也同樣是依賴中國大陸的供應。 騰達機構的困境也是許多檳城州科技企業,諸如VS Industry Bhd公司及ATA IMS Bhd公司等所面臨的問題。檳城州為全球最大電子與電機產品樞紐之一,過去十年來,檳城州業者不斷被中國企業搶占市場,直到美中貿易戰使他們重奪優勢。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及博通公司(Broadcom Inc.)均在檳城州設有工廠,蘋果公司等跨國企業亦進駐該州,使該州約占全球後端半導體產量之8%。 2019年檳城州的外人直接投資創歷年新高。然受新型冠狀病毒衝擊,檳城州政府預測本年的目標投資額只為上年的三分之一(約為12億美元)。2019年檳城州科技企業受惠於貿易戰,廠商將中國大陸的訂單轉移,銷售額屢創新高,但檳城州科技企業卻依賴中國大陸提供高達60%的零組件與原物料,其餘來自歐洲或亞洲其他地區。本年4月至6月庫存用完時,該病毒對銷售將造成嚴重的影響。儘管許多企業警告交貨將延誤,但由於客戶繼續在中國大陸以外尋找供應商,部分企業的訂單仍劇增。 半導體產品組裝商「和泰電子」公司(Hotayi Electronic)董事經理吳月櫻(Goh Guek Eng)表示,從中國大陸轉移的產品會促成更多報價需求及訂單等外溢效應,惟壞消息則是生產所需之原物料未能從中國大陸運到。該公司為三星電子公司、LG電子公司及夏普公司自中國大陸採購60%電子零組件,例如印刷電路板和多層陶瓷電容器。上年該公司的銷售額銳增40%。由於原物料供應不濟,本年的20%成長目標可能面臨風險。 馬來西亞投資銀行(AmInvestment Bank)表示,馬國半導體企業益納利美昌公司(Inari Amertron Bhd)的射頻組件用於包括蘋果公司iPhone在內的智慧手機,該公司本年下半年的業績恐會疲弱,因蘋果公司表示中國大陸的生產與需求將放緩。該病毒確實對馬國科技企業供應鏈造成影響。許多馬國科技企業表示無法完全停止向中國大陸採購,但可能會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棕油局(MPOB)公佈資料顯示,本(2020)年2月份,馬國棕油出口量為108萬2,345公噸,較本年1月減少10.81%;產量為128萬8,515公噸,增加10%;庫存量為168萬1,599公噸,減少4.2%,創2017年6月以來新低水準。 馬國2020年2月份,棕油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15萬6,805公噸)、荷蘭(7萬8,346公噸)、菲律賓(6萬8,040公噸)美國(5萬9,072公噸)及土耳其(5萬7,020公噸)。 馬國市場分析師認為,市場憂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原油價格劇挫導致原油崩跌,棕油期貨交易於本年3月9日下跌10.64%至每公噸2,190馬幣(約合517美元),創上年10月15日以來新低紀錄。 由於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及印度調高馬國精煉棕油產品進口關稅,本年2月馬國棕油出口銳減10.81%,創2015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其中對印度之棕油出口劇挫54%至2萬1,130公噸。印度為全球最大棕油進口國,棕油占印度食用油以總進口量近三分之二。印度每年購買逾900萬公噸棕油,主要來自印尼與馬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馬國為全球錫廢料及錫碎屑(Tin waste and scrap,HS Code 8002.00)之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為1,560萬美元,全球市占率為16.1%;其他依次為加拿大(1,280萬美元)、德國(1,060萬美元)、比利時(810萬美元)及美國(450萬美元)。 馬國錫廢料及錫碎屑之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842萬美元,占總出口額53.97%)、香港(283萬美元)、菲律賓(261萬美元)、新加坡(59萬美元)及臺灣(55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19年12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上(2019)年12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3億9,080萬汶幣(約合10億120萬美元),較前(2018)年同期成長69.4%,亦較上(11)月成長24.9%;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4億1,440萬汶幣,下跌10.3%;原油出口3億8,380萬汶幣,成長29.1%。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94.07%。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6,28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139.7%)及機械與交通設備 (1,400萬汶幣,下跌8.5%)。 綜觀汶萊2019年12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新加坡 (占總出口額30.8%),其他依次為日本(25.4%)、中國大陸(11.6%)、澳洲(8.5%)、印度(8.4%)及馬來西亞(4.1%)。 2019年12月份,汶萊進口額為11億8,050萬汶幣,較2018年同期成長111%,亦較上月成長21.3%;其中燃油進口額7億2,23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2億1,540萬汶幣)、製成品(1億950萬汶幣)、化學品(5,210萬汶幣)及食品(4,16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奈及利亞(占總進口額25.1%)、中國大陸(9.3%)、安哥拉(8.9%)、馬來西亞(8.8%)、英屬印度洋(British Indian Ocean,8.6%)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6%)。 2019年12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2億1,030萬汶幣,較2018年同期下跌19.7%,惟較上月成長49.5%。 汶萊2019年總貿易額為168.43億汶幣,較2018年成長16.2%;出口額為98.86億汶幣,成長11.4%;進口額69.57億汶幣,成長23.7%;貿易順差29.219億汶幣,下跌9.9%。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Singapore Commercial Credit Bureau)每季均向本地200家企業進行調查,瞭解商家對下一季的銷售量、淨利、庫存、銷售價格、新訂單和招聘等六方面的展望,並公布商業樂觀指數(Business Optimism Index)。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商務信貸資料中心所調查的2020年第二季商業樂觀指數為負7.88%,遠低於2020年第一季的5.31%和2019年第二季的5.08%,係該指數3年來首次跌入負值,也創下歷史新低。 該中心總裁謝慧卿並指出,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不但引發公共衛生危機,也造成中國需求放緩和供應鏈中斷等情形,導致本地商家對未來前景不甚樂觀,尤其是建築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儘管星國政府日前推出40億元的「經濟穩定與援助配套」有助企業克服短期的現金流與人力問題,但伊認為冠狀病毒疫情傳播充滿太多未知數,企業需面對更加艱難的經濟前景,並為未來做好準備。 整體而言,商業樂觀指數的六項指標都呈下滑趨勢及萎縮。銷售量從6.97%跌至-9.95%,淨利從9.45%跌至-5.97%,銷售價格從8.96%跌至-8.46%,新訂單從3.98%跌至-12.44%,招聘從2.99%跌至-4.98%,庫存從-0.5%進一步惡化至-5.47%。 各業別中最為悲觀的是建築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六項指標都出現萎縮,尤以服務業的跌幅最為顯著;金融業目前僅有銷售價格一項指標呈現萎縮,從16.67%跌至-16.67%。 此外,新加坡貿工部日前已將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範圍從原本的0.5%至2.5%,下調到-0.5%至1.5%。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3月11日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經過5個月衰退後,2020年1月斯洛伐克工業產值提高0.5%。 汽車業經過6個月衰退後出現成長(+9.4%),電器產品行業產值提高20.6%。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3)月11日晚刊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頃公布本(2020)年半導體前段製程設備投資金額,自原預估7億美元向下修正至578億美元(約6兆100億日圓),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衝擊及中國市場設備投資消極等影響,預估較上(2019)年僅微幅增加3%。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擴大蔓延影響,打擊中國市場消費信心,因此半導體廠商對投資採購機器設備採取謹慎態度,且位於中國的智慧型手機的生產工廠運轉率下滑,亦被視為拉低半導體設備需求的要因;惟預估自2020年下半年起市場將緩步穩健回升,明(2021)年可望成長至657億美元規模。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3月11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政府為協助韓國企業因應出口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之影響,決定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合作推動「中堅企業全球支援計畫」,積極協助加強中小與中堅企業之出口競爭力,輔導中小與中堅企業之海外出口拓銷,培植全球性中小與中堅企業,支援內容包括海外當地之市場調查與布局流通網及註冊線上平台等。 據指出,「中堅企業全球支援計畫」擬挑選有成長潛力之企業,提供客製化海外拓銷支援。另為積極因應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響,全球市場不穩定及出口面臨之問題,將擴大支援120家企業,提供100億韓元之支援,被選出之企業每家約可獲得6,000萬韓元至1億韓元之出口券,可利用於海外拓銷業務及開發新出口市場。 產業通商資源部另表示,KOTRA駐外貿易館將協助因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難以在海外當地拓銷之出口企業,擬提供管理海外當地之交易商及代辦簽訂出口合約、申請專利及布局海外流通網等協助。此外,由KOTRA出口專門委員依企業別,提供規劃綜合出口策略之諮詢,以及市場調查、認證、宣傳、設計及參加展覽會等輔導業務。
A:馬來西亞衛生部(MOH)部長阿漢峇峇(Dr. Adham Baba)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自2020年3月13日起暫時禁止義大利、伊朗及韓國等公民入境馬國,包括其他曾經前往前述國家的外籍人士亦禁止入境馬國,以有效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在該國蔓延。 此外,曾前往前述國家的馬來西亞公民、永久居民和持長期居留證均都受促遵守1988年傳染病控制及防範法令(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ct 1988),進行居家隔離長達14天。 截至本(2020)年3月11日為止,伊朗累積病例共8,042件(死亡病例291件)、韓國7,755件(死亡病例60件)及義大利1萬149件(死亡病例631件)。馬國累積病例則有129件,25件痊癒,沒有死亡病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韓國疾病管理本部(2020年3月10日) 韓國疾病管理本部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公布截至本(109)年3月10日凌晨0時為止,確診病例為7,513例,其中247例已解除隔離。 全國病例之80.2%有關於集體感染,其他散發性感染案例或正在調查與分類中之案例為19.8%。 3月10日12時為基準,首爾市九老區之客服中心(Call Center)發生50例之確診病例,正在調查感染路徑及接觸者。46例為客服中心員工 (首爾19例、京畿14例、仁川13例)及4例接觸者(家人)。除家人外確診病例46例均為11樓客服中心(Call Center)工作,因此正在對所有客服中心員工(207名)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感染檢測,並對別的樓層(7至9樓)工作之員工預計進行檢查。 疾病管理本部國立保健研究院於本年3月10日公布,已成功製作在血液中探知新冠肺炎抗體之蛋白質(稱為「probe」)。確認人之免疫體系針對抗原(侵入人體之新冠肺炎病毒)是否能生產抗體之技術係日後評估疫苗及治療藥效能之必要技術。國立保健研究院基於新冠肺炎病例之血液,確立人體免疫學反應之檢查方法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且本次製作探知抗體之蛋白質為契機,加快研發新冠肺炎治療藥。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 DR於3月10日報導, 針對新冠狀肺炎財政部長 Morten Bødskov 向丹麥公司提供紓困三項重點方案: 遞延繳交稅款和增值稅: 政府將a-稅和勞動力市場的繳費期限延長了四個月 , 相當於企業獲得總計1250億克朗資金補助延遲稅款和增值稅 ,目的為減輕公司陷入資金周轉問題的風險 。 大型公司可以將其增值稅付款延遲30天。然而對於中小型企業將不會再放寬,因為根據歐盟法律,規則已經很優惠。 但是,財政部長B氏強調,政府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以其他方式放寬對小公司的規定,允許公司保留更多的資金周轉來,例如,用來支付租金,供應商和員工的工資。 補償取消千人以上活動之企業計劃: 針對在三月份取消了超過1000名參與者的活動的企業或組織,設立了補償計劃。 該計劃可以在四月份進行擴展,因此預計費用約為 2億丹麥克朗。 補償計劃適用於體育俱樂部,音樂會組織者,貿易展覽會或其他取消活動的人士。對於人數超過1,000人的活動或特殊弱勢群體辦理的小型活動,可以要求賠償, 但賠償 不包括預期利潤之部分。 商務部長組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 將為受災嚴重的行業製定有具體性的支持建議。 特別是運輸和旅遊業 , 政府和商業部將再討論具體性的措施,以幫助遇到資金問題的公司。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3月11日 2019年第4季斯洛伐克就業僅提高0.7%,為自2014年以來最低成長。 2019年斯洛伐克失業率維持停滯達5%,營建業及零售業甚至有裁員現象。
A:西班牙國家報報導,依據西班牙國家財經諮詢者登記處(El Registro de Economistas Asesores Fiscales,簡稱REAF)編製之「2020西班牙自治區稅收概況報告(Panaroma de la fiscalidad autonómica y foral 2020)」指出,由於社會勞工黨(PSOE)所執政之自治區支出較高之社會福利,爰該等自治區課徵地方稅之金額亦較高,其中包括加泰隆尼亞(Cataluña)、瓦倫西亞(Valencia)及阿斯圖里斯(Asturias)等自治區;前述3區亦係西班牙稅額最高之自治區。民眾黨(Partido Popular)所執政之自治區包括馬德里(Madrid)、穆爾西亞(Murcia)及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等課徵地方稅較低,爰該等自治區課稅總額屬西班牙最低。 該報告分析,以遺產稅為例,遺產稅係由各自治區自行課徵,如1名30歲單身男性繼承80萬歐元遺產,在阿斯圖里斯(Asturias)需繳納10萬3,135歐元之遺產稅,在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坎塔布里亞(Cantabria)及加利西亞(Galicia)則不必繳納遺產稅。此外,除個人所得稅(IRPF)及增值稅外,西班牙各自治區總計約有70種自行徵收之地方稅,僅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即18種;以2018年為例,地方稅總額占西班牙自治區稅款總額之2.1%。 西班牙財政部業進行研議統一各自治區稅率政策,以減少各自治區間之財政落差。
A:西班牙國家報報導,依據歐洲統計局(Eurostat)本月5日公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西班牙4個自治區,包括馬德里自治區、巴斯克自治區(El País Vasco)、納瓦拉自治區(Navarra)及加泰隆尼亞自治區(Cataluña)國民平均所得超越歐盟之平均值。加納利亞自治區(Canarias)、卡斯提亞-拉曼查(Castilla-La Mancha)、安達魯西亞自治區(Andalucía)及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Extremadura)等4個自治區及休達(Ceuta)與梅利亞(Melilla)2個自治城市則不及該平均值之75%。 2018年歐盟國民平均所得(PIB per cápita)平均值為2萬8,640歐元,馬德里自治區PIB per cápita為3萬5,000歐元,係該平均值之125%;El País Vasco、Navarra及Cataluña等自治區僅分別為該平均值之118%、112%及108%。 2018年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Aragón)與歐盟國民平均所得之平均值相同,其他平均所得低於歐盟之自治區包括:巴利阿里群島(Las Islas Baleares,98%)、拉里奧哈(La Rioja,97%)、卡斯蒂利亞萊昂(Castilla y León,85%)、坎塔布里亞(Cantabria,84%)、加利西亞(Galicia,82%)、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81%)、瓦倫西亞(Valencia,80%)及穆爾西亞(Murcia,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