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捷克內閣昨天通過了一項針對在中國或義大利因貨物運輸減少而受到打擊的貨運,及展覽會取消影響失去合約業者的資助方案,並取名為“ Covid”資助計劃。捷克摩拉維亞擔保和發展銀行(Czech-Moravian Guarantee and Development Bank ; ČMZRB)將提供6億捷克克朗的貸款,如有必要可提高到10億捷克克朗。貸款額將在50萬捷克克朗到1,500萬捷克克朗之間,並可展延一年還款利率,另借款期限為兩年。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時報,2020年3月2日 據越南「西貢時報」報道,越南總理阮春福已簽署第307/QD-TTg號有關2021年進行全國經濟普查之決定,將進行全國經濟普查,對象為各生產和經營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個體生產單位等,以全面評估越南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作為國家進一步研擬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及政策之基礎。另,該普查計畫將集中在蒐集勞動者及其收入、企業管理階層、生產成本、稅收、研究開發以及資源消耗等資料。 全國經濟普查計劃將分成兩個階段進行,初步報告將於2021年12月公布,而正式報告將於2022年第2季度公布。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日報,2020年3月6日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至2020年2月底為止,南韓三星電子位在南韓龜尾市(Gumi)之工廠已有6名確診案例。為此,三星電子總公司表示,為防止最壞情況發生,已決定將部分高階產品生產線,包括Galaxy G20及Z Flip等系列產品轉移至越南生產,待疫情緩解後再考慮將生產線移回南韓。據該公司表示,自2020年3月底開始,越南三星電子之工廠預估每月將可生產並出口20萬隻高階手機至南韓。

A: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頁經濟時報週刊,2020年3月5日 據越南紡織集團(Vinatex)通報稱,截止3月1日,Vinatex 和其他成員企業持續生產使用抗菌針織布料生產之300萬個口罩,目標為提供550至600萬個。 越南紡織集團副總經理高友孝表示,Vinatex 已向市場供應使用抗菌針織布料生產之250萬個口罩,並生產抗菌供應一次性口罩生產廠。該集團旗下3家公司(冬春針織一成員有限公司、東方針織一成員公司及Hanosimex 針織股份公司)均生產抗菌針織布料,將抗菌針織面罩原料生產量提升至每天30噸。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vnexpress.net,2020年3月4日 據越南水產品加工出口協會(VASEP)表示,2020年1月越南蝦隻對美國出口金額達3,79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7.7%,占出口額之20%;巴布亞新幾內亞排第2位,出口金額為28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3倍,較2019年12月成長2倍。 由於越南做好反傾銷稅措施,因此越南蝦隻出口至美國金額成長幅度較穩定。2019年美國蝦隻進口總量雖減少,但自越南進口數量仍高。據該協會表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部分企業除等候原有進口國家恢復訂單以外,亦主動開發新海外市場及國內市場。

A:資料來源:越南新聞報Vietnam News,2020年3月9日 蝦向為南越九龍江平原(湄公河三角洲)各省的主要出口商品,但近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對出口商帶來嚴峻挑戰。尤其是Cau Mau(金甌省)與Bạc Liêu(薄遼省)是越南蝦類出口量最大的兩個省。 據薄遼省工商廳統計,該省2020年1月份蝦類出口收入約達6,200萬美元,同比增長9%。而金甌省海鮮出口商和生產者協會(CASEP)稱,2020年1月,金甌省的蝦出口收入約5,8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 CASEP總幹事Trần Hoàng Em說,2019年該省蝦出口額超過11.5億美元。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02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7%,1月份接近700萬美元。不過近月來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中國進口商已告知越南海鮮出口商暫停交貨。 金甌省工商廳最近訪視該省的6家海鮮出口公司,發現通過邊境貿易向中國出口的海鮮遇到瓶頸,但通過水路的出口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由於運輸限制,中國進口商的購買量也有所減少,給企業分配產品造成不小的困擾。 金甌省工商廳指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將對當地出口商造成不利影響,包括取消進口商訂單的高風險。而一旦出口商面臨困難,他們將減少從養殖者那裡購買蝦類材料,從而降低蝦類價格並影響養殖者的收入。 金甌省工商廳商業管理處Nguyễn Việt Trung處長表示,該處將密切關注疫情,並及時通知企業,以便他們制定適當的因應計畫。此外,工商廳亦將與有關機構進行協調,以解決出口商面臨的困難,特別是在資金方面。 另一方面,薄遼省也將採取措施支持企業的生產和出口,並將致力維持足夠的蝦類原材料供應量,以及維持蝦類品質及其可追溯性(traceability)。 Trung處長認為,在COVID-19流行期間,企業需要增加對其他市場的出口,而不是僅將眼光侷限在中國市場上。此外,本地公司應充分利用將於2020年生效的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以促進蝦向歐洲市場的出口。 越南海鮮出口商和生產商協會指出,歐盟蝦進口量占世界蝦進口總量的31%,是一個值得樂觀期待的市場。 歐越自貿協定生效後,由於關稅降低,本地出口商將有很大的機會促進出口。不過該協會也提醒業者,要從自由貿易協定中受益,越南蝦產品仍必須符合貿易協定相關要求,尤其注意歐盟市場對於品質的要求。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年輕網報,2020年3月7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胡志明市分局統計資料,2020年1至2月胡志明市12項貨品進口金額較2019年同期減少18.4%,其中布料進口金額達2.45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4.1%;塑膠原料進口2.0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33.3%;鋼鐵原料進口1.89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3.6%。 另,2020年1至2月胡志明市消費用品進口金額亦減少,進口金額2.57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7.5%;其他貨品進口金額為5.37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2.4%。受到2020年1至2月胡志明市進口貨品減少影響,該市進出口財政收入僅達15.6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減少1.6兆越盾。 由於目前生產原料短缺,使部分企業生產線作業放慢,為因應該問題,部分產業協會協助提供企業所需之新供應商等資訊。

A:柬埔寨提撥3,000萬美元防控疫情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3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財經部公布,柬國政府已準備3,000萬美元,作為新冠肺炎等各類傳染病防控工作為期6個月之經費,包括準備醫療設備,以及尋找疑似感染該病毒的患者進行醫療和隔離。若6個月內仍未找到特效治療藥物,柬政府將另籌額外之財政預算。此外,柬國財經部正與衛生部等相關合作夥伴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Covid-19和其它傳染病防控措施。 國家銀行推動新措施助企業渡難關 柬埔寨國家銀行和銀行業、小額信貸機構代表召開會議,就應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等有關社會問題進行討論,會中呼籲銀行和小額信貸機構,繼續向受新冠肺炎影響的企業提供貸款。國家銀行期盼銀行和小額信貸積極向優先領域的企業,尤其是酒店、客棧和旅遊相關企業繼續提供貸款,以及延長他們償還債款和利息的時間。

A:東協國家(ASEAN)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為 資料來源: KHMER TIMES 社論 2020年3月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本文摘譯自柬國作者Uch Leang刊載在高棉日報(KHMER TIMES)的文章,渠係柬埔寨國際關係學院(IRIC)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高級研究員。 2020年東協各國近來遭受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的挑戰,東協在不同部門會議就防疫合作凝聚各方共識,並協調相關舉措如下: 一、 2月中旬在東協與中國外交部長特別會議上,雙方聯合聲明提出9點建議: 及時分享資訊,包括流行病學資訊、流行病預防和控制、診斷、治療和監控技術等,以加強應急準備能力。 加強東協各國內外合作,全面應對COVID-19。 加強與民眾溝通,提供COVID-19正確訊息,避免假新聞誤導。 加強關於COVID-19最新發展的政策對話和交流,包括其控制和治療以及相關研究。 加強防治傳染性疾病(如COVID-19)之經驗交流,包括培訓衛生和醫務人員,拜訪醫學專家和其他衛生工作者。 避免緊急醫療物品的供應鏈中斷,促進藥品和疫苗的研發。 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特別是微中小型企業(MSME),包括透過促進數位經濟來促進流行期間的經濟活動。 使用網路及通信技術促進公共衛生的永續發展。 減少流行病對所有受影響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二、2月19日東協國防部長虛擬會議呼籲採取區域集體行動,並發表6點聯合聲明: 加強東協防衛機構之間的實際合作。 利用東協化學、生物和放射防禦專家網絡加強專業連繫並促進科學合作,以防範傳染病的爆發。 鼓勵採取新的舉措和合作方式,避免散布COVID-19疫情的假新聞,並確保民眾了解真正情況。 除東協內部合作外,也樂意與國際組織及區域外國家合作,共同對抗COVID-19。 東協各國衛生部及相關單位應加強橫向機制之協調與合作,以處理公共衛生相關威脅。 盡力團結,戰勝COVID-19疫情,為東協人民謀福。 三、此外,越南身為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於2月20日,在越南外交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強調東協與中國在打擊Covid-19方面的合作。越 南願意並將繼續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緊密合作,以防止疾病傳播和分享治療經驗。越南將在4月初主持東協峰會,以進一步討論對Covid-19的區域措施。

A:柬埔寨金融業者參與防疫行動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3月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銀行協會及柬埔寨小額貸款協會3月9日發布聯合聲明:對柬國國家銀行採取的防治新冠肺炎措施表示支持。聲明稱,柬埔寨國家銀行鼓勵協會會員繼續對優先領域提供貸款,特別是酒店、客棧、旅遊、建築、紡織和製鞋業。協會呼籲會員應採取寬容態度,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因新冠肺炎影響而無法按時償還債務的違約案件。同時協會會員應該採取預防措施,以免感染到員工或客戶,協助減少新冠肺炎之感染。 柬銀行協會及小額貸款協會,通過財經部參與執行“聯合貸款計畫”以支持中小型企業,透過該計畫將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合理利息的低息貸款,該計畫於將近期內啟用。

A:根據丹麥警察局於3月9日公布, 當局已經決定,從高風險區(所謂的紅色區)抵達的飛機上的乘客將不被允許進入有其他乘客的機場區域。 來自上述地區的航班將被引導到機場特定區,該班機旅客及其行李將通過特殊的巴士上車領取。 到目前為止,將鼓勵丹麥乘客入境後自主居家隔離14天。 外國乘客將收到類似的要求。 如果他們無法在丹麥境內進行自主居家隔離,他們將在當局所提供軍營部隊的其中之一住宿進行自主居家隔離。 當局將具體評估是否需要提供從機場出發的特定交通工具。 旅客將被告知,他們將如何在被安排運輸至目的地期間必須遵守建議和有關適當行為建議。 有關更多信息,請聯繫國家警察的媒體專線:4174 0440

A: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波蘭四國財經首長本(109)年2月4日共同致函歐盟執委會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要求歐盟在本年夏天啟動競爭法之改革工作,以因應國際競爭。 前揭聯名信函強調,國際競爭本質上已有所轉變,當今歐洲企業需要面對的是享政府補貼之外國競爭者及各國對國內市場的保護,情勢相當嚴峻。四國財經首長呼籲,歐盟競爭法中關於「水平合併」(horizontal merger)的法規應進行現代化,並重新評估對於「相關市場」(relevant market)的定義,以確保公平競爭,並提供必要的彈性予企業。 該四國要求歐盟的競爭工具應更有效率且有效果(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才能處理歐盟以外競爭者透過國家補貼等方式與歐盟企業競爭的問題,同時確保歐盟企業及歐洲供應鏈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及數位產業發展,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波蘭亦要求歐盟面對數位產業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於第一時間採取暫行措施。事實上,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已於上年12月責成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重新檢視現行競爭法規。 上述辯論延續自上年2月被歐盟執委會否決之法國阿爾斯通及德國西門子合併案,該合併計劃目標係成立歐洲鐵路龍頭企業,以對抗中國中車的強勢地位,但最終還是遭到歐盟執委會否決,引發德法兩國要求歐盟考量全球化及數位發展等因素重新審核該案,並於本年夏天提出新競爭政策(詳本組前函)。對Google、Apple、Facebook等企業曾祭出重罰而聞名的Margrethe Vestager副主席則表示,對於「相關市場」並無特殊定義,伊強調消費者需在市場中擁有至少1種相同品質及安全保障替代產品之選擇權利,因此,基於前述準則,阿爾斯通及西門子合併案才會被歐盟否決。

A:2020年3月9日沙烏地境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病例達15例,沙烏地採取措施包括: 幾乎所有境內病例皆來自東部省Qatif,爰宣布Qatif封城,暫時禁止人員出入。 多數病例有伊朗旅遊/接觸史,要求入境沙烏地須誠實揭露旅遊史,違反者將被處以沙幣50萬里雅罰款(折合13.32萬美元)。 暫停往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科威特、巴林、阿曼、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埃及、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及南韓班機。 要求Imam在週五主麻日禮拜佈道時間縮短至少於15分鐘,並禁止在清真寺內飲食。 沙爾曼國王指示捐款1,000萬美元給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其他海灣各國疫情如下: 阿聯:新增14例,總確診病例達59例。 科威特:69例,科威特政府要求關閉所有電影院、婚禮會所及旅館會議室,並延長學校停課期間至3月26日。 巴林:110例。 阿曼:18例。 卡達:18例。 伊朗受感染人數超過7,000人、死亡人數為237人,其中27人死於甲醇中毒(methanol poisoning)。

A:2020年3月9日沙烏地境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確診人數達15例,沙烏地採取相關防疫措施如下: 禁止外國朝覲者(foreign pilgrim)進入麥加及麥地那兩聖城清真寺。 兩聖城清真寺事務總局(General Presidency for the Affairs of the Two Holy Mosques)及沙烏地郵局(Saudi Post)目前停止使用自動指紋辨識系統(autom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沙烏地疾病管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表示,民眾無須恐慌,惟須從具公信力單位獲取正確資訊。 實驗室專家Dr. Rania Shoudry建議,因COVIC-19快速傳播,一般民眾應避免至人群擁擠的地方或出席不必要的聚會。

A:2020年1月1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共同減產170萬桶/日(至第1季止),後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疫情造成的原油需求減少,沙國為首之OPEC支持擴大減產幅度(約50-60萬桶/日)。 3月6日OPEC+於維也納召開會議,OPEC與俄羅斯未達成擴大減產共識,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宣佈,OPEC+減產協議屆期後,調降4月對外國市場所有官方報價,降幅介於4-8美元/桶。國際油價因此驟跌: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 oil)下跌22%,來到35.61美元/桶;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US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crude, WTI)下跌近30%,來到32.45美元/桶。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表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C-19)疫情影響,2020年原油需求可能出現負成長,係2009年來首見。 美國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表示,(1)價格戰徹底改變石油及天然氣市場,產油成本低的國家利用備用產能(spare capacity)增加供給,迫使產油成本高的國家減產、(2)調降2020年布蘭特原油預估值至30美元/桶,不排除降至20美元/桶的可能性、(3)倘油價降至20美元/桶,美國頁岩油(shale oil)及其他高生產成本廠商將面臨嚴酷的財務壓力並停產(acute financial stress and declining production)。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Mitsubishi UFG)預測油價低於30美元/桶,可能下探25美元/桶,惟這不是第1次發生價格戰,對產油國找到可行的解決方式抱持希望。 美銀美林集團(America Merrill Lynch)表示,倘沙烏地發起價格戰係為迫使俄羅斯重上談判桌,未來油價回穩速度較快;倘係為對抗美國頁岩油,油價可能持續低迷甚至跌至20美元/桶以下。 能源產業專家Ellen Wald持不同看法,認為價格戰反映沙烏地與俄羅斯基本目標不同,渠指出原油市場存在產油國偏好高油價的錯誤概念(misconception),若干國家確因高油價獲利、但某些國家則是透過薄利多銷來達成。

A:2020年3月9日沙烏地能源效率中心(Saudi Energy Efficiency Center)聲明指出,敦促所有居民確保建築物的隔熱設備(thermal insulation)以節省能源,並鼓勵使用淡色室內裝潢以減少吸收熱能。 能源效率中心表示,安裝隔熱系統(install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ng system)雖增加5%建築成本,但可避免熱能透過牆壁、天花板、窗戶及其他物質轉移,使用隔熱原料可削減30%-40%冷暖氣等電力支出、使用雙層或反射玻璃最多可減少5%冷氣消耗電力。 維持建築物的適當溫度亦有助於降低營運/維修成本、增加建築物及設備使用年限、減少結構性龜裂、提升防火安全及環境保護等。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沙烏地目前約3,000萬人,以每年2.7%的速度成長,人口成長快速,沙國生產的石油與天然氣38%供國內使用(主要用於運輸部門及發電),因此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將能源效率列為重要項目之一。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3月5日Business Day 由於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情形更加嚴重,因此南非汽車製造商已著手評估中國汽車工業停產對南非汽車產業之威脅。中國汽車工業每年約供應南非160億南非幣之汽車零件產品。中國係僅次德國之第2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國。中國汽車零組件雖多屬售後維修市場,惟仍有部分直接供應BMW、VW、Toyota、Ford等公司當地一線組裝廠之重要供應商。目前雖尚無因零件短缺導致生產中斷之直接風險,惟南非汽車業高階主管均認為,疫情之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長期影響,使該產業受重創。 南非整體汽車產業約有60%零組件依賴進口,倘肺炎疫情中止其他國家/地區主要供應商生產,則南非所受影響將很大。依據南非官方統計資料,2018年中國出口南非汽車零組件總額超過160億南非幣,其中42億用於一線汽車裝配廠,其餘則用於售後市場。此外,南非零件製造商亦向中國出口2.54億南非幣之汽車零配件。因此,疫情對全球車市需求放緩之衝擊,亦間接對南非汽車產業產生影響。 南非汽車產業佔南非製造業產值30%,占出口總額14.5%,佔GDP約7%;且該產業僱用約12萬名員工,倘若加計該產業之衛星產業,則總就業人數約達80萬人。南非全國汽車製造商協會(Naamsa)已要求其成員著手研擬緊急應變計劃。從基本盤點現有零組件訂單、庫存水平開始,再規劃遭遇問題情境之解決方案,降低供應鏈中斷所受影響至最低。 由於汽車產業之供應鏈移動性較低,汽車工業出口委員會執行經理Norman Lamprecht表示中國港口也被疫情癱瘓,汽車業者改以空運自中國進口,其運輸成本增加很多,未來將影響最終車輛成品價格。此外,疫情對全球經濟之衝擊,將影響新車之市場需求。依據Global Data分析公司之統計,該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係造成2020年全球新車銷量急劇下降之主因,尤以中國市場最明顯。2020年1月中國新車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33%,且2月第1週更衰退96%,全球新車銷售量下降14%;可預見今年整體新車市場疲軟之情形,此對南非汽車產業將影響更大,因為南非汽車產量超過一半以上出口。(註:南非2019年汽車產業出口1,788億斐幣,其中1,275億斐幣汽車整車,513億斐幣屬汽車零組件。2019年南非出口386,683輛汽車,創歷史新高記錄。)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3月3日Business Day 由於新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之疫情爆發,南非農業部門可能損失多達392.3億南非幣(約合25億美元)出口收入。在投資方面,投資者評估疫情對全球經濟之影響而改採取觀望態度,導致撼動全球經濟。 據代表南非農業產業之南非農業商會(Agriculture Business Chamber, Agbiz)表示,中國暫時關閉部分製造中心,並限制人員自由移動,此將對當地企業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且中國企業關閉時間越長,企業暫停支付員工薪資之可能性就越大,隨即影響消費者需求。而南非農業係出口導向,2019年出口約100億美元,而中國占全球農產品進口量約8%,係全球第2大進口國,此次在亞洲爆發之疫情將嚴重衝擊南非農業。 Agbiz推論疫情衝擊南非農業之主要因素包括:需求減弱及疫情擴散情形未能控制,導致市場景氣復甦時間更長。首先,南非農產品通常出口至亞洲之供應品質良好,且南非今年天氣條件改善,農產品品質及未來銷售額有望超過2019年;惟近期大宗商品出口價格反而持續下跌。Agbiz認為此現象即反映全球需求市場疲軟之結果。 此外,中國占全球農產品進口總額8%(第2大進口國)、日本占4%(第6大進口國),倘加上南韓及香港合計占4%,前15大進口國占全球農產品進口總額約60%,而其中又約25%銷售至亞洲國家。因此,依據亞洲在全球農業貿易所占比重,亞洲疫情擴散情形勢必衝擊農產品出口市場。目前疫情雖尚未造成農產品出口運送之阻礙,惟疫情之擴散情形尚未獲得控制,可能導致未來市場情形更不樂觀。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3月10日 斯洛伐克鍋爐製造商Prothern計劃2020年擴大生產,該公司生產德國Vaillant品牌產品,將由目前員工1,300人再增加100名員工。 2019年斯洛伐克Prothern投資40萬歐元於產品測試中心,計劃增加員工至16人。 Vaillant於Trenčianske Stankovce有另一工廠,2019年Prothern及Vaillant工廠銷售額共達6億3,000萬歐元。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3月10日 2019年斯洛伐克能源供應商Slovakia Energy銷售額減少1%,達 9,570萬歐元,顧客增加11%,達29萬6,506人;該公司隸屬於Bohemia Energy。 Bohemia Energy擁有120萬名客戶,銷售額達8億4,050萬歐元。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