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於12月26日發表聲明表示: (一)菲總統杜特地(Duterte)縮短假期,提前返回馬尼拉,並於26日晚間主持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會議,討論變種新冠病毒之相關應對措施。 (二)美國製藥商輝瑞正式向菲政府申請其新冠病毒疫苗之EUA。 二、菲國衛生部食藥署(FDA)署長Eric Domingo指出: (一)該署頃於12月23日接獲輝瑞藥商申請EUA,該署需要21天時間評估及批准EUA。 (二)任何新疫苗或新產製藥物均須先獲得該署核發之在緊急使用許可,才能在菲國接種或使用。 (三)該署將要求輝瑞公司提供更多資訊,例如該疫苗在熱帶氣候下之穩定性,以及對亞洲人使用之有效性。 三、菲國媒體另報導,杜特地總統在上述會議中表示,若美國不提供2,000萬劑疫苗供菲國使用,渠將終止菲美「部隊訪問協議」(VFA)。菲外交部Locsin部長亦證實美國國務卿Pompeo前曾允諾協助提供疫苗予菲國接種。 四、謹查: (一)輝瑞係第1家向菲政府申請EUA之外國藥商;迄今為止無任1家外國藥商能順利走完申請進行第3階段臨床試驗之流程,多係因缺乏完整統計數據資料或文件不全,仍待補件。由於輝瑞已獲美國 FDA之 EUA,因此菲政府同意採認。 (二)菲美VFA係兩國每年進行大小300多次聯合軍演之重要基礎文件,倘遭菲國終止,無異撕毀菲美「共同防禦條約」,將影響區域和平穏定,後果嚴重。 菲國杜特地(Duterte)總統於12月1日簽署第121號行政命令,允許菲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發COVID-19藥物及疫苗之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核時間由6個月縮短為21日。由於Pfizer疫苗已獲得美國FDA核發EUA,其已於12月23日送交菲國FDA審核中。 四、疫苗接種優先順序: 菲國衛生部疾管署署長Arevalo表示,菲國疫苗接種可能於明年4月開始,優先施打對象為醫護人員、老人、監獄管理人員、家計貧困者。菲政府預計未來3年內每年為2,000萬人施打COVID-19疫苗。菲國衛生部另將監測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 五、疫苗預算來源: 菲國國會已撥給菲衛生部明年度預算25億披索(約合5,000萬美元,1美元約合50披索)用於防疫計畫,以及700億披索資金用於採購、分配與儲存疫苗。此外,另撥100億披索之備用基金。上述用於防疫之預算達到825億披索。

A: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於本(2020)年12月26日在內閣會議中表示,菲國刻正積極與數國政府及藥商談判,倘一切順利,預計可於明年獲取約8,000萬劑之COVID-19疫苗並開始施打。謹綜整計畫重點如次: 一、疫苗來源: (一)中國: 菲政府於本年12月11日與中國Sinovac公司進行會談,規劃向該公司採購2,500萬劑疫苗,並於明年3月交貨。 (二)俄羅斯: 菲政府與俄羅斯Gamaleya研究所協商購買2,500萬劑疫苗,盼可於明年1月前達成協議,並在第1季供貨。 (三)英國: 1、菲政府及菲大型民營企業已於本年11月27日與英商AstraZeneca簽約採購260萬劑疫苗,由民間出資,半數捐贈政府,另半數則供參與簽約之民營企業員工施打,可望於明年5月至6月間運抵達菲國。 2、菲政府刻續與A商協議,爭取另供應菲政府2,000萬劑及民間企業1,000萬劑疫苗,並盼最早可於明年5月送抵菲國。 (四)美國: 菲政府刻正與美商Pfizer協商採購1,000萬劑疫苗,約明年6月交貨。菲律賓駐美大使Romualdez頃表示,菲國可望另獲美商Moderna及Arcturus供應共2,500萬劑疫苗,預計明年第3季交貨。 (五)印度: 菲政府刻正爭取採購美國藥商Novavax與印度血清研究所(SII)合作產製之3,000萬劑疫苗,預計明年1月簽約、7月供貨,並由印商協助配送菲國各地。 二、疫苗採購簽約順序: 首先為AstraZeneca,其次為Novavax與印度血清研究所,後續為Pfizer及Johnson & Johnson,最後為Moderna、印度Gamaleya及中國Sinovac。鑒於各種疫苗有效性及價格之差異,菲國政府將提供不同之疫苗種類供民眾自由選擇。 三、疫苗審核時間: 菲國杜特地(Duterte)總統於12月1日簽署第121號行政命令,允許菲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發COVID-19藥物及疫苗之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核時間由6個月縮短為21日。由於Pfizer疫苗已獲得美國FDA核發EUA,其已於12月23日送交菲國FDA審核中。 四、疫苗接種優先順序: 菲國衛生部疾管署署長Arevalo表示,菲國疫苗接種可能於明年4月開始,優先施打對象為醫護人員、老人、監獄管理人員、家計貧困者。菲政府預計未來3年內每年為2,000萬人施打COVID-19疫苗。菲國衛生部另將監測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 五、疫苗預算來源: 菲國國會已撥給菲衛生部明年度預算25億披索(約合5,000萬美元,1美元約合50披索)用於防疫計畫,以及700億披索資金用於採購、分配與儲存疫苗。此外,另撥100億披索之備用基金。上述用於防疫之預算達到825億披索。

A:一、菲國媒體報導,杜特地(Duterte)總統已於12月28日簽署明(2021)年度國家預算案,預算金額計4.5兆披索(約合900億美元,1美元約合50披索)。渠表示,明年度預算特別編列725億披索用於採購、儲存、運輸及分配疫苗。此舉充分顯示政府對積極抗疫及推動經濟復甦之堅定承諾。 二、菲國預算部(DBM)表示: (一)明年度預算金額相當於菲國GDP之21.8%,比本(2020)年預算多出10%,創歷年新高紀錄。 (二)獲預算金額最多之政府機關前4名為教育部(7,517億披索,占16.7%)、公共工程暨高速公路部(6,957億披索,占15.4%)、內政部(2,493億披索,占5.5%)及衛生部(2,102億披索,占4.6%,較本年上修19.6%)。明年度預算分配應可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基礎建設,並支持各項恢復經濟及社會發展之措施。

A:一、菲國媒體報導,英國頃於本(2020)年12月29日成為全球第1個批准AstraZeneca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之國家,並已向該商訂購1億劑疫苗,以因應冬季疫情高峰及新型變種病毒。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於12 月30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目前英國確診案例中有60%是新型、傳染性更高之變種病毒。 二、AstraZeneca對於獲得英醫藥監管機關(MHRA)核發EUA感到振奮,刻正研究變種病毒特性,盼其疫苗亦可有效對抗。該公司表示,英國醫藥監管單位已經批准該2劑式之新冠疫苗,供緊急使用,並具信心該疫苗可以抵抗新型變種病毒。 三、謹查: (一)另據紐約時報報導,A商於11月發布消息指出,其疫苗共有2種實驗結果,一為高劑量,間隔1個月施打2劑疫苗,有效性為62%;另一為低劑量,先施打0.5劑,間隔1個月後再打1劑,有效性達90%。2種結果平均有效性為70.4%。前者實驗人數達8,900人,後者近2,800人,兩者之有效性差距甚大,實驗之設計及結果頗受學研界質疑。 (二)針對質疑,A商高層向路透社解釋,其原規劃以高劑量進行實驗,惟因計算錯誤使一部分受驗者僅獲施打低劑量,而偶然發現其有效性高達90%,惟尚未找出原因。 (三) 菲政府密切關注A商疫苗研發及獲核發EUA之進展,蓋菲政府與民營企業合作已與A商簽約購買260萬劑疫苗,在A商獲英政府核發EUA後,近日將另簽約採購3,000萬劑,並盼明年第2季交貨,供菲民眾施打。由於菲國缺乏冷鏈物流基礎建設,而該疫苗可儲存於一般冰箱內,不需儲存於零下70度之冷凍櫃內,較符合菲國全國配送、接種計畫之需要。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1月1日宣布: (一)因美國亦出現英國變種新冠肺炎病毒案例,總統杜特地(Duterte)頃核准自1月3日凌晨12時01分至1月15日止新增禁止曾在美國境內停留或轉機之旅客入境,另過去14天曾在美國之旅客亦禁止入境。 (二)為阻斷變種新冠病毒入侵菲律賓,杜特地總統日前核准自去(2020)年12月30日至本(2021)年1月15日止,禁止曾在下列20個國家(註:尚未包括臺灣)或地區境內停留或轉機之旅客入境,另過去14天曾在該等國家或地區之旅客亦禁止入境,包括英國、丹麥、愛爾蘭、日本、澳洲、以色列、荷蘭、瑞士、法國、德國、冰島、義大利、黎巴嫩、新加坡、瑞典、南韓、南非、加拿大、西班牙,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該項禁止入境清單採滾動式檢討,視疫情發展而調整。 二、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署長Eric Domingo於1月1日表示: (一)有關菲國部分閣員及總統府侍衛隊已接種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研發之COVID-19疫苗,而引發社會譁然一節,鑒於該署迄今尚未核准任何相關疫苗在菲國註冊使用,上述疫苗顯然為違法走私進口,該署將與司法部調查局及財政部關務署等機關聯合調查相關不法情事,並處罰涉案廠商及醫療院所,同時加強查緝黑市疫苗交易,以確保民眾之健康安全。 (二)迄今只有美國藥商輝瑞(Pfizer)1 家公司向該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倘經審核獲准,即可合法進口銷售並對民眾施打。

A:一、據菲媒報導,菲國RCEP首席談判代表(貿工部司長)Allan Gepty表示,該部規劃於本年完成RCEP協定之批准程序,主因明(2022)年為總統選舉年,將在此之前推動參議院批准協定生效(註:依據菲國憲法,國際條約及協定僅需參議院批准即可生效)。依規定,RCEP須有至少6個東協成員國及至少3個東協外部經貿夥伴國之批准,始可生效。成員國間已有共識,均將儘速完成國內批准程序。 二、謹查菲國於去(2020)年11月與包括中國在內之其他14國簽署RCEP,全體成員國共占全球GDP之30%,倘該協定可極大化發揮效用,將可推動區域經濟成長。據菲貿工部表示,RCEP國家去年占菲國出口市場之50%及進口來源之61%,於2019年占菲國外國直接投資之11.4%。 三、G司長另表示,RCEP除貨品及服務業貿易、投資及經濟合作領域以外,亦包括智財權、電子商務、政府採購及競爭等新興領域,係刺激菲國經濟發展之催化劑,將為菲國成衣、汽車零件及農產品等關鍵產品創造更多市場進入機會,並將吸引更多製造業、研發、金融服務、遊戲開發、電子商務及資通訊服務外包(IT-BPO)之投資。 四、菲貿工部Lopez部長表示,即便RCEP將擴大各成員國之市場進入機會,惟仍保有彈性,菲國已將農產品等敏感產品列入排除清單,以降低對國內相關產業之衝擊。此外,RCEP可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將為菲律賓專業人士及一般民眾創造就業機會,尤其是廣大中小企業可享有參與全球化價值鏈及創立新產業供應鏈等優勢,擴大市場商機。

A:一、菲國媒體報導,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頃公布之數據,菲國去(2020)年11月之國際收支(BOP)盈餘為14.7億美元,累計前11個月國際收支順差達118億美元,較前(2019)年同期之62.7 億美元激增88%,預估全年國際收支順差將達128億美元,達GDP之3.4%。 二、BSP總裁Benjamin Diokno指出,去年前11月國際收支盈餘達118億美元,主要反映政府對外舉債之資金陸續到位、貿易逆差收窄、海外移工匯款增加,以及外資持續匯入等。 三、D總裁表示: (一)根據菲國統計局(PSA)頃公告之統計,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前11月菲國貿易赤字為179.2億美元,較前年同期340.5 億美元銳減47.3%;其中進口金額僅700.4億美元,較前年同期之946億美元萎縮25%,出口金額為521億美元,僅比前年同期之595億美元衰退12.5%。 (二)貿易逆差縮減有助於國際收支擴增,迄去年11 月底,菲國外匯存底已達1,04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全年可望達1,050億美元,預期本(2021)年將續增至1,060億美元,對披索維持升值走勢構成有力支撐。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科技部與衛生部食藥署(FDA)頃發表聯合聲明指出: (一)中國國藥集團(SinoPharm)日前向其等提出2項合作建議方案: 1、首先,該公司要求菲政府資助其COVID-19疫苗在菲進行臨床試驗之所有費用,菲科技部對此回應表示,菲國僅贊助在世界衛生組織推動之聯合試驗(Solidarity Trial)計畫下進行之臨床試驗。 2、其次,該公司要求菲國承認其疫苗已在中國獲得批准,免除審批程序。對此,菲FDA回應表示,該署將快速審批經該署認定已獲「成熟國家」監管機構批准之藥物及疫苗,惟中國FDA不在「成熟國家」清單中。 (二)該署重申,迄今只有美國藥商輝瑞(Pfizer)1 家公司向該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而該藥商之疫苗已獲美FDA核准,菲國同意採認。倘獲該署核准,即可合法進口銷售並供民眾施打。 二、菲國FDA署長Eric Domingo於1月2日表示,有關菲國部分閣員及總統府侍衛隊已接種SinoPharm研發之COVID-19疫苗,而引發社會譁然一節,菲國防部已承認係走私進口。鑒於該署迄今尚未核准任何疫苗在菲國註冊與使用,該署將與司法部調查局等機關聯合調查上述不法情事,並吊銷涉案醫護人員執照,同時查緝與處分黑市疫苗交易及違法接種行為,以確保民眾之健康安全。 三、菲國副總統Leni Robredo (註:隸屬反對黨)於1月3日呼籲: (一)菲政府對SinoPharm疫苗在菲國違法走私進口並對總統府侍衛隊施打疫苗之調查應提高透明度,並警告該違法事件將損害民眾對疫苗之信任。 (二)該事件之所以引發公眾不滿,主因迄今並無疫苗獲菲FDA批准進口銷售及接種。此外,伊強調按照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之接種優先順序決議,優先接種對象應為前線醫護人員,軍警僅排名第5。政府不應知法犯法,做出不良示範。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於1月6日表示: (一)菲政府及菲大型民營企業已於去(2020)年11月27日與英商AstraZeneca簽約採購260萬劑疫苗,由民間出資,半數捐贈政府,另半數則供參與簽約之民營企業員工施打。目前菲企業界繼續集資並透過菲政府與A商協調,爭取另供應340萬劑,合計600萬劑,可望於本(2021)年5至6月間送抵菲國。依照協議,上述疫苗之半數將捐贈政府,半數供出資企業運用。 (二)杜特地(Duterte)總統批准同意地方政府可運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與疫苗製造商之三方協商管道採購疫苗。 (三)菲國盼於本年自7家疫苗製造商採購共1億4,800萬劑疫苗,以期於年底前供5,000萬至7,000萬民眾施打疫苗。此外,菲國亦將透過世界衛生組織COVAX機制,爭取2,200萬劑疫苗。 二、謹查菲政府持續與數國政府及藥商談判,原規劃於本年獲取約8,000萬劑之疫苗並開始施打,現採購目標已大幅提高至近1 億5,000萬劑,顯示談判頗為順利,可望陸續簽約並支付訂金,以確保供應無虞。 三、菲國媒體報導,據近期菲國內民調顯示,6,128名受訪者中有61%表示,接種疫苗前會考慮疫苗品牌,其中84.2%優先選擇美國輝瑞(Pfizer)、其次為美國 Moderna(6.1%)、英國AstraZeneca(3.8%)、俄羅斯Sputnik V(3.5%)、美國 Novavax(0.8%)。受調者普遍反對施打中國疫苗,寧願等待歐美先進國家之疫苗。

A:一、全球知名商業諮詢公司IHS Markit於本(2021)年1月4日發表調查報告顯示,菲國放寬疫情管制後,10月製造業營運雖陷入困境,11月已略有好轉,12月再度惡化。菲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近4個月起伏不定,由9月之50.1下降至10月之48.5後,11月又反彈至49.9,12月再度回落至49.2。雖仍跌落在標準指數50門檻之下,惟已接近穩定水準。 二、上述菲國PMI調查報告重點略以,海外訂單持續增加,去年第4季出口成長,惟國內需求受疫情社區隔離措施及連續強颱侵襲影響而降低,兩者相互抵消下訂單量變動不大。因運輸成本上升、材料短缺及供應商漲價,導致產量減少、庫存減少,企業進行裁員。 鑒於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問世,IHS Markit對菲國本年製造業產出持樂觀態度,並預期新產品推出可望帶動市場需求。 三、IHS Markit編製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係透過5個指數加權平均值來衡量製造條件,包括新訂單(30%)、產量(25%)、就業(20%)、供應商交貨時間(15%)及採購庫存(10%),指數低於50,意味製造業活動惡化,高於50則反映有所改善。 四、在受PMI調查之7個東協國家中,以新加坡表現居首(55)、其次為越南(51.7)、印尼(51.3)、泰國(50.8)、菲律賓(49.2)、馬來西亞(49.1),以及緬甸(44.7)。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貿工部(DTI)部長Ramon Lopez頃表示,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需求疲軟及產量下降,該部已將菲律賓出口發展計畫(PEDP)中設定之明年度出口目標從1,300億美元下調至1,039億美元;此新預測值仍高於發展預算協調委員會(DBCC)設定之860億美元。 二、L部長指出: (一)鑒於COVID-19已破壞商業模式,很難實現疫情爆發前所設定之目標,因此該部必須根據利害關係人提出之意見修正預測目標。 (二)該部預測去(2020)年出口總值衰退14.7%,降至805億美元,其中出口成長者主要包括汽車零組件(15.4%)、銅與鎳礦石(29.9%)、水果及蔬菜(8.6%),以及編織品(28.3%);出口受衝擊較大者,包括旅行用品、成衣及木製品。 (三)該部預測本(2021)年出口總額將成長12.4%,達905億美元,明年進一步增長14.8%,達1,039億美元。未來將專注於發展具競爭力之出口行業,例如高附加價值電子產品、汽車與電動車零組件、加工食品、礦產、資通訊產業商業流程外包(IT-BPM),以及創意產業等。  

A:一、菲國主管COVID-19檢測官員Vince Dizon於1月5日表示,菲國衛生部已核准採用檢體群檢測(pooled testing)之測試方式檢測COVID-19,以期達成在本(2021)年3月底前檢測1,000萬人次之目標。此外,菲國衛生部熱帶醫學研究所及菲紅十字會刻正分別評估以較廉價且便捷之唾液檢測(saliva test),取代昂貴且不舒適之深喉抹拭檢測(swab)。 二、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1月5日表示,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例如馬尼拉市、Makati市等宣布編列預算並計劃自行採購COVID-19疫苗,惟目前COVID-19疫苗在菲國尚無產品註冊證書(Certificate of Product Registration),僅能取得由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發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爰僅中央政府有權採購該等疫苗。此外,目前全球主要藥商亦僅與各國中央政府洽商疫苗交易事宜,盼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機關合作,切勿自行對外洽購。 三、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1月6日宣布,爲阻斷英國變種新冠肺炎病毒入侵菲國,除原列之21個國家或地區外,另自1月8日至15日止,亦禁止曾於巴西、葡萄牙、印度、挪威、芬蘭及約旦等6個國家境內停留或轉機之旅客入境,另過去14天曾於該等國家或地區之旅客亦禁止入境。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7日報導,依據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發表最新數據報告,由於新加坡民間企業營運情形轉佳,帶動去年12月整體經濟擺脫前10個月的萎縮狀態轉向擴張,因此整體經濟採購經理指數(PMI)從46.7上升至50.5(註:指數高於50顯示處於擴張,低於50則代表萎縮)。加上星國政府進一步放寬防疫阻斷措施以及啟動疫苗接種計畫,企業的經商情緒也達到該指數自2012年8月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 儘管全球疫情持續延燒,各國被迫採取各種防疫措施,新加坡經濟產值和新訂單卻增加,導致產能壓縮,積壓訂單激增。需求走高以及電子商務銷售與促銷活動增加,推動新加坡去年12月的新訂單自1月以來首次增加,海外市場的新訂單也創自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企業產值亦自11月的萎縮中反彈。 上述報告指出,儘管工作量增加,但由於自願辭職和裁員,去年12月裁員情形仍明顯持續。新加坡員工自前(2019)年9月以來每月皆減少,但最新跌幅已放緩至過去三月以來最低。採購活動在嚴控庫存的措施下已終止連續九個月萎縮,需求增加亦帶動採購活動。

A:

A: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1月5日 斯洛伐克經濟部證實,斯國將在南部Rimavska Sobota建立一新的策略工業園區,該園區將提供500個工作崗位。 位於Rimavska Sobota的工業園區將為投資吸引到斯洛伐克最不發達地區創造先例,該工業園區興建工程將耗資1,180萬歐元,投資報酬率預計將在營運最初幾年內達成。  

A: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受到主要進口國寒冬、主要生產地生產停頓、全球航運繁忙等因素之影響,亞洲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攀升至2014年以來新高,近去年4月低價的6倍。由於各國積極尋找價廉、乾淨與可靠的能源以取代燃煤,對於天然氣的需求將有增無減。去年疫情雖然打亂市場供需,但中國與印度對天然氣的需求仍持續看升。LNG貿易商預計,2021年需求將迅速反彈。 報導指出影響2021年LNG市場的重要因素如下: 各地區需求復甦程度不同 去年疫情高峰以來,運往亞洲的天然氣已幾乎恢復,預估今年此一地區的天然氣需求將反彈。 但新一波疫情和歐洲各國採取封鎖措施,預估2021年歐洲的天然氣市場將只是「中性的復甦」。  供給趨緊∶由於澳洲、沙國、卡達、馬來西亞等國的LNG出口設備進行非定期維護,預估今年下半年市場供給將趨緊,加上巴拿馬運河航運延誤,也限制對亞洲市場的供應。如果這些因素持續,將迫使價格居高不下。  取消訂單∶近年來美國LNG出口設備不斷新建,天然氣出口量持續上升,但去年夏季美國廠商遭取消約200艘LNG訂單,雖然2021年不太可能重演,但貿易商仍密切觀察,如果遭到取消,市場供需將趨於均衡。  中美關係∶中國是成長最快的LNG進口國,而美國正加緊促進LNG出口。但雙方的長期供應合約並不多。拜登將於1月20日就任,美中貿易關係逐漸恢復正常,或許有助於推動許多擬議中的LNG出口計畫。

A:一、宏都拉斯: (一)宏國衛生部迄至1月5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123,822例,較前日增加424例,死亡3186例,增加5例。 (二)宏國衛生部次長Roberto Consenza於1月5日表示,宏國政府仍續洽購新冠肺炎疫苗,估今年取得之數量,只能供16歲以上50%人口接種疫苗,疫苗來源包括:      1.英國AstraZeneca公司與牛津大學140萬劑疫苗,預計4月21日運抵。      2.新冠病毒疫苗全球基金會(covax)免費贈送180萬劑,預計5月底運抵。      3.自費採購20%人口數量的疫苗。 (三)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兩國受疫情影響,2020年外人投資在中美洲國家中排名墊底。現在外界期望之雙颶風破壞後之重建工作,可能吸引企業資金投入災後重建工作。 二、貝里斯:迄至1月5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10938例,增加37例。死亡257例,增加7例。 三、聖露西亞:迄至1月5日統計資料,COVID-19確診個案360例,增加7例。死亡5例,未增加。

A:據宏國總統府新聞稿指出,葉南德茲總統頃於1月3日於媒體平台發表全國性談話稱,宏國於2020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及連續2次災難性風災侵襲後,經濟活動及教育等體系嚴重受創,亦造成無數家庭工作機會流失及無家可歸,此等衝擊已成為宏國政府歷年來面對之巨大危機。 宏國政府將持續於民眾健康及防疫上努力,並於各地設置防疫診療中心,提供免費防疫服務。葉總統宣布將啟動國家重建計畫,主軸著重於促進中小企業及農業發展、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與社會等計畫,受風災侵襲之弱勢家庭將可因此等措施而受益。 宏國政府並已與私人企業、國家型銀行、各友好國家及國際組織共同合作,於重建計畫期程上共同努力。透過各界之參與,業於道路修復、設置教育中心、水災淤泥清理、咖啡產業發放福利券、興建社會住宅及推動社會關懷等計畫獲得具體進展。葉總統並呼籲全國同胞齊心共同努力重建家園。  

A:宏國中央銀行預估2021年經濟成長率介於3.5%至4.5%之間,經濟復甦將受惠於基礎道路等工程重建之帶動。 惟仍受宏國政府、私人企業、受雇階級等配合程度而定。另因同時受疫情及雙颶風衝擊,2020年經濟將衰退9%至10%之譜。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