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新加坡貿工部(MTI)本(2020)年12月15日公告,星國預計從明年1月中起進一步開放邊境,各國的公務及商務旅遊人士可透過全新的「新聯繫計畫」(Connect@Singapore)入境星國14天。透過此計畫入境的旅客雖不必隔離,但在入境前和入境後都須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在停留期間也須多次接受「抗原快速檢測」(ART),以及全程使用「合力追蹤器」或SafeEntry手機應用程式。 「新聯繫計畫」預計在明年1月中開放申請,首批人員最快1月底前抵星。新加坡將嚴格管控透過該計畫抵星的人數,入境後只能在指定的設施住宿和進行商務活動,包括會見商務夥伴和舉行會議,且必須採取安全距離措施。 此等商務旅客若與外界人士碰面,例如新加坡方的合作夥伴,兩組人之間必須以從地面直達天花板的密封玻璃屏隔開,在該指定設施工作的員工也須定期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貿工部長陳振聲12月15日指出,現有防疫隔離措施已嚴重打擊全球旅遊與商務活動,未來透過「新聯繫計畫」,公務及商務人士可在不與社區接觸的情況下,在指定設施內與更多人見面,相信此計畫定能強化星國作為商務中心的地位。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12月16日報導,人力部(MOM)部長楊莉明12月15日受訪時透露,「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已開始探討解封第三階段是否能進一步放寬工作場所的限制,並將在近期宣布相關措施。 目前檢討重點包括:是否應延續以居家辦公為預設工作模式的做法,以及應否讓更高比例的員工回到工作場所辦公;雇主應如何配合推動彈性工時的安排,以利員工在非尖峰時刻通勤。 因星國社區病例持續減少,「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曾於9月23日宣布放寬工作場所限制,允許更多員工從9月28日起回到工作場所上班,但雇主須確保這類員工有至少一半的時間在家辦公,並且任何時候都不能有超過一半的這類員工回來上班,並以居家辦公為預設的工作模式。 新加坡教育部(MOE)部長黃循財於12月14日針對第三階段居家辦公安排表示新加坡當局必須做出全面檢討,以決定如何調整各種安全管理措施,而這也取決於更精確地評估疫苗對降低風險的有效程度。
A: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A/ Vietnam Plus, 2020年12月15日 編輯日期:2020年12月15日 越南全國現有約100萬公頃土地種植橡膠樹,70%橡膠樹可以取得乳膠。越南橡膠協會(the Vietnam Rubber Association)表示,每年生產約110萬公噸天然橡膠,60%生產來自小農,越南平均每年也另自柬埔寨及寮國進口50萬公噸橡膠。越南是全球第3大天然橡膠出口國,生產之橡膠80%出口,中國大陸為最大買主。其餘20%用來製造輪胎、鞋底及運動設備等。 近年來全球對橡膠製品需求轉向永續性、及環境友善之產品,因此能夠取得永續證明書之產品將創造更高附加價值,並可進入更多國際市場。但是目前越南大部分橡膠生產來自沒有取得永續性證明書之小型農場區域,對大多數農戶而言,永續性橡膠農場仍然是新的觀念。 越南橡膠協會正致力發展越南橡膠品牌、提供可永續生產天然橡膠之指導方針、及確保國際合作與貿易。澳洲林業趨勢(Forest Trends)公司分析師Dr. To Xuan Phuc表示,國際上永續性標準有很多,越南橡膠產業應從容易取得的標準著手。因此越南橡膠產業發展策略,應該是從較簡單標準開始,並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更大優先權後,再逐漸發展符合較複雜的永續性標準。對此,大企業及小農戶兩者都應該對越南橡膠產業永續發展作出貢獻。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12月16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部長兼副總理洪楠基於本(109)年12月16日召集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部長、僱用勞動部部長、國務調整室室長、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長、傳播通信委員會委員長及統計廳廳長等部會首長,舉行「關係部會部長會議」,檢視目前就業市場之情況及討論因應方向。 二、會議中檢視11月份之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27.3萬人,但減少之情況較9月(減少39.2萬人)、10月(減少42.1萬人)改善。以業種比較,服務業之就業人數減少情況已獲得改善,建築業之就業人數快速增加,但製造業卻持續大幅減少。另以職缺性質比較,臨時及日聘工作、有僱用員工之自營業者之就業人數減少情形已有改善,且正職工作之就業人數亦持續增加。以各年齡層之就業情況比較,除60歲以上之年齡層之外,青年層、30歲、40歲及50歲年齡層之就業人數持續減少,另因本年度之招聘計畫減少,青年及30歲年齡層之就業人數嚴重減少。 三、與會官員認為,韓國11月份之就業人數與去年比較,雖然連續9個月減少,卻較前(10)月份改善,就業人數減少之情況亦較其他國家少,鑒於目前因新冠疫情再度擴散,預計將影響12月份之就業指標,必須提高警覺,隨時檢視就業情況。另政府亦將全力預防新冠疫情擴散衝擊就業市場。 四、據指出,政府將創造及維持就業機會,支援因失業受影響之脆弱階層等列為經濟政策之優先課題,擬積極推動數位及綠色新政、擴大就業保險之加入對象、實施國民就業輔導制度及增加維持僱用支援,明年度全力執行與就業有關之預算,並快速研擬針對因應新冠疫情擴散之客製化損害補助對策。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12月14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09)年12月9日舉行本年度第5次「補助促進地方投資之審議委員會」,決定提供3,475億韓元(約新台幣89億3,500萬元)(國庫出資2,553億韓元、地方經費出資922億韓元)補助支援72家投資地方之企業,預計可帶動1兆7,529億韓元(約新台幣451億800萬元)之資金投資地方、創造4,074個就業機會,預計投資金額將較去年增加20.2%,並較去年增加創造21.5%之就業機會。 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本年提供之地方投資補助預期可擴大企業投資及增加就業機會外,亦擬達到①透過創造雙贏式就業機會之投資,建立新就業機會模式、②鼓勵投資產業危機因應地區,帶動景氣復甦,以及③擴大材料、零件與設備領域之生產設施,穩定供應等成果。 產業通商資源部為吸引創造雙贏式就業機會之投資,建立新就業機會模式,已於本年6月15日支援提供第1個雙贏式地方就業機會之光州Global Motors公司,於光州光綠產業園區興建11萬7千平方公尺之工廠,營造投資費用為4,197億韓元(約新台幣108億1,900萬元),相關工廠預計自明年下半年起,每年平均可生產7萬輛輕巧型休旅車,創造908個就業機會。另該部亦將持續補助投資群山、昌原鎮海等產業危機因應地區,預計本年相關地區之總投資金額為2,244億韓元(約新台幣57億8,300萬元)(國家補助772億韓元)。 韓國政府為協助建置可大量生產半導體材料及智慧手機零組件等核心策略技術項目之體系,保障穩定供應,計已吸引兩家企業分別於益山及天安投資731億韓元(約新台幣18億8,000萬元)(補助201億韓元)增設生產,顯示韓國政府為因應日本對韓國採取出口管制措施,產業通商資源部頃正全力提供支援,吸引企業投資,以期提高材料、零件與設備產業之競爭力。 促進地方投資之補助係針對企業於地方投資新、增設設施,或都會地區之企業遷移至地方時,提供設施或用地補助之制度,新、增設設施補助最高為34%,用地補助最高可補助50%。另產業通商資源部為協助民間企業投資,以及提振受新冠疫情擴散影響之地方經濟,決定擴大新、增設設施之補助對象範圍,並放寬提供就業機會之審核條件,為鼓勵增加雙贏式之地方就業機會,對投資相關領域之國家補助額度將至既有之最高100億韓元(約新台幣2億5,700萬元),提高至150億韓元(約新台幣3億8,600萬元),以期符合刺激地方投資之需求。此外,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檢視相關補助計畫之成果,提高應用補助金促進國家均衡發展之效益,修訂推動振興地方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之相關制度。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工商總會(UMFCCI)主席Zaw Min Win日前表示,緬甸中小企業協會(MSME)即將成立,以支持中小微企業之發展。UMFCCI將組建成立中小企業協會,成員包括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企業。已完成組織章程草案,儘快就會提交給投資暨公司管理局辦公室。中小微企業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其甚有助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中小微企業往往面臨財務困難,缺乏建議及信息。尚需要在發展其稅務及財務報表審查程序、投資於技術及人力資源以及實現更高品質的生產方面得到支持。截至目前為止,共有70,866家中小微型企業在緬甸MSME發展機構註冊,其中以工業及食品工業展註冊企業佔比率最高,據統計在緬甸約有90%的企業是中小微型企業。
A:緬甸時報報導,電力暨能源部長Win Khaing表示,緬甸將在本財年向100萬戶當地家庭分發液化石油氣(LPG),此係國家計畫的一部分,旨在減少烹飪時使用電及柴火。據估計,在100萬戶家庭中,目前約有10%的家庭能夠使用液化石油氣來滿足烹飪需求。近年來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家庭數量逐漸增加。根據緬甸歐僑商會EuroCharm Myanmar表示,目前89%的城市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氣,惟僅有11%的農村家庭能夠使用液化石油氣做飯。截至目前,緬甸共核發2,741件液化石油氣經銷商營業執照,同時還批准了8張提供液化石油氣儲存的營業執照。 緬甸商務部長Than Myint也敦促當地企業生產在內生產更多食用油的途徑,緬甸每年消耗100多萬噸食用油,其中60%以上係仰賴進口。因此建議國內生產量應可再擴大,由於食用油價格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Than Myint部長敦促緬甸食用油經銷商協會(MEDOA)實施一個更加透明的系統,在該系統下食用油進口、加工、分銷及銷售給緬甸消費者。MEODA主席San Lin表示,緬甸進口食用油的程序包括從出口國獲得檢驗證書,並在當地實驗室通過品質檢驗後才上架銷售食用油。這也將有助於確保進口油料的品質符合當地食品安全標準。然而,要擴大當地的食用油生產行業,需要改善從農民到工廠的整個上中下游供應鏈,此將需要政府的政策及資金融資支持才能成功。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在過去兩個月中,由於鄰國中國及泰國在新冠肺炎危機中實施了邊境貿易限制措施,緬甸的漁業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減少2,070萬美元。在本財年2020-21年10月1日至11月27日期間,緬甸向國外市場出口了價值1.46億美元的漁業產品,較去年同期1.67億美元衰退12.57%。 緬甸漁業協會(MFF)秘書長Win Kyaing表示,MFF的目標是在2020年10月1日開始的當前財年中,從漁業出口中獲得逾10億美元的收入。緬甸透過空中,海上及陸地邊境將漁產品發送到國外市場。在2019-20財年,漁產品出口額達8.5億美元。緬甸向40多個國家出口魚類、對蝦及螃蟹等漁業產品,包括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及歐盟等國家。MFF通過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漁場湖泊,採用先進的捕魚技術,努力增加漁業出口收入。MFF表示,建議透過政府之間G2G協定,積極解決在水產養殖的魚及蝦於出口中遇到的問題,並確保與各國之間的漁貨運輸順暢及促進出口。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隨著疫苗樂觀情緒的增強,當地外匯市場上美元兌緬幣的匯率鑽進升至1,375緬幣的3個月高點。一位貨幣兌換商表示,此外,國內航班的恢復及汽車進口許可證的發放也導致了美元的升值。截至9月底,美元兌緬幣的匯率約為1,300緬幣,12月12日,美元升值到1,375緬幣。自本年12月初開始,本地外匯市場的美元價值開始升值。造成美元兌緬幣升值原因包括與新冠肺炎相關的醫療器械進口高、出口下滑、國際市場美元升值,政府人員獲得汽車進口許可證以及當地外匯市場對美元的高需求。12月11日,緬甸中央銀行(CBM)將加權平均(Weighted-average WA)市場匯率設定為1,348.5緬幣。緬甸中央銀行CBM於7月24日宣佈,CBM始終關注外匯交易市場,努力控制市場波動,支持國家外匯儲備穩定。
A:據報導,FED在最近一次的政策會議論及儘管現階段全美新冠疫情險峻,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核准瑞輝公司與BioNTech SE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緊急授權,亦同步審查Moderna公司的疫苗,專家認為疫苗上市有機會改變經濟情勢,經濟將可在未來數月快速復甦,如何應對各種可能性將是FED未來的討論焦點。 FED的政策決定不僅以基本預測為指標,亦需評估如何權衡風險,自疫情爆發以來,屢見結果不如預期的情況,例如:3月份的華爾街金融危機、休閒娛樂產業遭受打擊帶來企業破產與債務違約等,這些狀況凸顯疫苗的重要性。 紐約FED前主席William Dudley表示,FED對明(110)年下半年經濟強勁反彈相當有信心,芝加哥FED主席Charles Evans認為,風險評估已獲得改善,明年年初經濟將有明顯改變。 FED經濟學者在上月的會議中針對經濟前景提出重要調整,儘管政治因素使他們從最新預測中摒除先前預期的聯邦援助支出,然許多家庭累積的儲蓄尚足維持整體支出。 FED在3月份將短期基準利率大幅調降至接近零的水準,9月份表明不會急於升息,自6月份起,每月持續購買1,200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型債券導致減損長期收益。若干分析師認為,FED可透過增加購買國債提供更多刺激措施,惟目前尚未有官員公開主張此作法。 近期FED的政策討論著重在購買債券可能持續的時間,部分官員認為,根據疫苗上市的進展,現階段不需改變資產購買計劃刺激經濟。紐約FED主席John Williams表示,貨幣政策通常需一至兩年才能發揮作用,將近期的各種發展可能性納入展望評估方可更準確的預測。 數以萬計的家庭仍面臨財務困難,且疫苗亦面臨物流配送上的問題,因此FED對於勞工失業與企業倒閉對經濟帶來的傷害仍不敢鬆懈。
A:巴拉圭主流媒體五日報(5 Días)本(109)年12月14日以「30家外國企業表現高度投資巴拉圭之意願」為題報導略以: 巴拉圭工商部出口暨投資促進局(Rediex)局長Mario Romero接受該媒體訪問時表示,儘管2020年武漢肺炎(Covid-19)造成巴拉圭經濟嚴峻挑戰,惟30家外國企業表現高度投資巴拉圭之意願。亞洲投資考察團訪問巴拉圭期間,Rediex親自派員陪同並分享投資環境;澳洲、巴西及阿根廷等為展現投資意願最高之3個國家。R局長估計,該30家外國企業將創造50億美元投資金額,投資領域分別為能源、農牧、紡織、生物燃料及林業等。 R局長續稱,2021年巴拉圭之外國企業直接投資應將成長4%,該局目前已進行超前部屬之準備工作,包括相關專業領域之能力建構,以利提供外國企業投資巴拉圭市場所需之相關專業知識,如稅務、勞工法及投資獎勵措施等語。 R局長強調,巴拉圭市場充滿投資商機,2020年2家巴西,以及智利及荷蘭各1家企業分別投資巴拉圭,投資金額共計1億1,100萬美元,直接或間接創造約827個工作機會。在前述30家外國企業中,11家來自阿根廷,其餘依次排序美國(3)、加拿大(2)、墨西哥(2)、葡萄牙(2)、巴西(1);其他9家企業分別來自西班牙、印度、以色列、日本、波蘭、瑞士及臺灣。
A:巴拉圭主流媒體國家報(La Nación)本(109)年12月14日以「巴拉圭-阿根廷商會尋求與阿根廷-巴拉圭商會加強經貿暨文化關係」為題報導略以: 巴拉圭-阿根廷商會會長Osvaldo Sánchez及阿根廷-巴拉圭商會第一副會長Marcelo Decoud本年12月14日簽署加強經貿暨文化合作協議,以促進兩國實質關係。協議簽署前,Decoud副會長經常與巴拉圭工商部主管貿易暨服務次長Pedro Mancuello及團隊會晤,就巴拉圭及阿根廷雙邊經貿整合議題上交換意見,尤其巴拉圭在經濟及法律之穩定發展上,係阿根廷新創企業最為適合投資之理想市場。 Decoud副會長強調,依合作協議內容,兩個商會可協助廠商會員進行企業會議、貿易洽談,以及促進兩國之戰略盟友關係。此外,巴拉圭於文化及創意產業領域取得相當重要之進展,商會常與阿根廷政府保持對話,並曾提出阿根廷與巴拉圭停止創意及文化產業別雙重課稅之建言,以協助兩國在前述產業之合作與整合,並向國際舞台上共同邁進。
A:海地12/11確診個案增至9,465例(死亡維持233例),較昨日增加31例。 千里達及托巴哥本日確診個案增至6,852例(死亡維持122例),較昨日增加19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本日確診個案增至147例(死亡維持4例),較昨日新增1例。
A:世界銀行批准對巴國9年期3億美元貸款,以因應疫情及振興經濟,用於改善教育、購買藥品及創造就業機會,進而提升競爭力。 巴國會批准2.1億美元專款,用於發放11月及12月電子補貼,預計有123萬民眾持續受惠。巴總統府表示,截至12/9累計已撥付445萬糧食包、226萬份補貼支票及521萬份電子補貼券,補貼款已突破7億美元。 巴京機場表示,在10/12至12/3間對19,854名旅客檢測,其中484人為陽性,並以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墨西哥等嚴重疫區者為主,使巴國控制疫情更為艱難。 巴國12/10確診個案增至185,424例(死亡3,287例),較昨日增加2,447例(死亡增加13例),現有住院1,127例及重症173例持續攀升,新增確診個案創歷史新高,疫情嚴峻。
A:哥斯大黎加國會要求哥政府應揭露擬對IMF提交資料,方同意審查哥國擬向美洲開發銀行(IDB)之2.5億美元貸款案,哥政府為免該案過期,爰於12/10向國會提交報告,惟國會第2次拒絕審查IDB貸款案。 依據哥財政部揭露資訊,哥政府擬降低政府支出(相當於GDP之1.5%),並以開徵新稅(相當0.8%)、取消免稅(相當0.5%)、出售國產(相當0.2%)等方式,力爭2023年財政轉虧為盈,俾滿足IMF健全財政要求。該部另公布至本年11月止,國債占GDP比率已升至69.16%,較去年同期增加3.54%。 哥國12/11確診個案增至150,947例(死亡1,895例),較前日增加1,132例(死亡增加13例),現有住院600例(含重症232例),疫情仍處高峰。對即將到來的聖誕及新年假期,哥衛生部重申持續禁止於夜間行駛車輛,以抑制疫情傳播。
A:尼加拉瓜財長表示,本年9月起尼國經濟已恢復成長,相信2021年將有好的開始。渠引用工商部統計稱,在免稅出口區逐漸恢復情形下,本年1月至11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3.5%。 尼國政府12/11未更新統計,確診個案維持4,709例(死亡162例)。尼國公民疫情監測機構亦未更新每週統計,迄12/2疑似確診個案達11,439例(死亡2,813例)。
A: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n於12月14日表示紐內閣原則同意明年第1季開放澳洲旅客免隔離入境紐國,明年將再宣佈開放日期。 澳洲政府自10月起已開放紐國人民免隔離入境澳洲數洲,惟紐國人民返紐後仍須隔離兩週。 另紐國與庫克群島日前宣佈將於明年3月底前成立旅遊泡泡。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2月11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去(2019)年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字。 一、直接投資存量 於去年年底,香港外來直接投資總存量(即香港直接投資負債頭寸)較2018年年底衰退5.5%至161,869億元(港幣,下同),相當於去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565%。就香港向外直接投資總存量(即香港直接投資資產頭寸)而言,則較2018年年底衰退2.3%至156,944億元,相當於去年本地生產總值的548%。去年年底香港外來及向外直接投資總存量的跌幅,主要是由於該年內某些大型企業重組活動所致。 按投資的直接來源地分析,英屬維京群島及中國大陸是最大的2個香港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在去年年底分別佔33.9%及28.1%。按有接受外來直接投資的香港企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活動分析,從事投資及控股、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香港企業集團佔最大比率,在去年年底達65.7%。其次為銀行,佔12.9%;以及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佔10.7%。 按投資的首個目的地分析,大陸及英屬維京群島是香港向外直接投資最大的2個目的地,在去年年底分別佔44.7%及34.8%。按有作出向外直接投資的香港企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活動分析,從事投資及控股、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香港企業集團佔最大比率,在去年年底達77.6%。其次為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佔8.6%;以及銀行,佔3.1%。 二、直接投資流量 在去年,直接投資總流入為4,567億元,較2018年的7,605億元為少。另一方面,去年的直接投資總流出為2,959億元,較2018年的5,877億元為少。把流入和流出一併計算,在去年呈現1,607億元的直接投資淨流入。 按投資的直接來源地分析,大陸是去年香港直接投資流入的主要來源,達3,205億元。其次為英屬維京群島,有2,591億元。按有接受直接投資流入的香港企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活動分析,從事投資及控股、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香港企業集團,在去年吸納最多的直接投資流入,達2,358億元。 按投資的首個目的地分析,大陸佔去年香港直接投資流出的最大比率,達4,110億元。其次為英屬維京群島,有1,320億元。按有作出直接投資流出的香港企業集團的主要經濟活動分析,從事投資及控股、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的香港企業集團流出的直接投資最多,達2,369億元。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2月11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因應日本農林水產省通報日本和歌山縣及大分縣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以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荷蘭南荷蘭省爆發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界暫停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2020年首9個月香港自日本進口約50公噸冰鮮禽肉、約4,300公噸冷藏禽肉及約2億個禽蛋,以及自荷蘭進口約4,600公噸冷藏禽肉。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日本及荷蘭當局,並密切留意OIE及有關當局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消息,因應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2月10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呼籲民眾不要食用2款義大利進口芝麻油,因為有關產品被驗出含有可能致癌的環氧乙烷。業界如持有受影響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或販售。產品資訊如下: 品牌:Clearspring、來源地:義大利、進口商:Awesome Foods Limited 一、產品名稱:Organic sesame oil; (一)淨重:每樽500毫升; (二)保質期限:2021年10月6日。 二、Organic toasted sesame oil (一)淨重:每樽500毫升; (二)保質期限:2021年10月9日。 該中心接獲歐盟執委會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的通報,指上述產品被驗出含有可能致腫瘤的環氧乙烷,正進行回收。預警系統資料顯示,受影響產品曾進口香港。該中心悉知事件後,隨即聯絡香港有關進口商。 初步調查發現進口商曾進口部分受影響產品,其已按中心要求將受影響產品下架及停售,並展開回收。發言人呼籲民眾如購入受影響產品,應停止食用。業界如持有有關產品,亦應立即停止使用或販售。該中心將就事件通知業界,並繼續追蹤事件和採取適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