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4. PolandIn, PSG, Rzeczpospolita, KGHM 波蘭西部Lubuskie省之Siedlisko、Kolsko及Nowa Sol市等地區發現新的銀及銅礦藏。 波蘭Lumida集團關係企業Miedzi Copper集團旗下之Zielona Gora Copper公司已備妥該新發現的礦藏之地質文件,該公司已表示有興趣在波蘭發展此礦業。據估計認為,此礦藏可望含有高達8.48億公噸的銅及銀礦,從該礦藏中渴望萃取1100萬公噸的銅及36,000公噸的銀。這是40年來波蘭首次發現的新礦藏。波蘭氣候部部長已批准該開採文件,此發現將可增加波蘭國家的資源。 首次在該地區的鑽探工程是從2014年開始的,自從那時起,已鑽探了20個礦井,當中19個礦井有正面的結果,該Nowa Sol礦藏是波蘭礦藏當中最深的一個。Miedzi Copper Corp.公司總經理Stanislaw Speczik表示,該公司正努力在波蘭興建另外的銅及銀礦的採礦設施。取得採礦文件的核准使該公司的此一目標更加實際。據波蘭地質研究機構(Polish Geological Institute)2018年的報告,該文件載明波蘭的銅礦資源含有約20億公噸,包括3400萬公噸的純銅及超過103,000公噸的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5. BiznesPolska 日本公司Kuraray公司已宣布在波蘭興建1家新的MonoSol生產工廠,以生產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水溶膜(water –soluble films)。據該公司表示,供單位劑量洗滌劑、化妝品、食品、農業化學、藥品等用途之聚乙烯醇水溶膜的需求正在全球擴張,其市場未來亦預期將持續擴增。 Kuraray公司表示,該公司已決定在波蘭興建1個新的生產基地,以便因應此上升的需求、將其全球供應鏈作最適化及擴大在歐洲的銷售。MonoSol公司係Kuraray公司在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子公司,生產及行銷聚乙烯醇水溶膜,其生產基地亦橫跨美國中西部。 此外,該公司計劃拓展其供應系統並將維持專注改善產品品質及開發新產品。作為聚乙烯醇水溶膜的供應商,此將可確保該公司的能力,以符合分散客戶的需求。 該公司將在Zimna Wodka投資50億日圓(4553萬美元)興建此一新的生產工廠,預期將在2022年中期開始進行。聚乙烯醇水溶膜與水接觸即會完全溶解,是生物可分解的,意即其將不會汙染再循環液流(recycling stream)。去年3月,美國包裝公司Sealed Air與Kuraray美國公司合作進行一項製造廠的食品包裝計畫。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7. PolandIn, PAP波蘭國營能源巨人PGE旗下之PGE Nowa Energia (New Energy)公司在2月17日發布新聞表示,該公司打算在2年內安裝300個新的電動車充電站。PGE公司創新業務副總裁Pawel Sliwa引用新聞稿中所述,PGE能源集團是波蘭第1個營運業者,其電動車充電站是百分之百採用再生能源電力。渠並補充表示,與波蘭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 Polska)、福斯集團( the Volkswagen )、奧迪(Audi)、Skoda及Seat Dealers Association合作發展的充電站網路是該公司邁向降低碳排放的下一步。PGE New Energy公司已經在波蘭安裝66個充電站,每個月約有1500個客戶使用。2020年發展的各項計畫目的是要將充電站的數量增加3倍。福斯集團(Volkswagen Group)打算在2020-2024年之間花費600億歐元發展油電混合車(hybrid cars)、電動車及數位化,當中約330億歐元將致力於發展電動車本身。該公司亦盼在整個歐洲開設36,000個充電站據點。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7. PolandIn, PAP 據波蘭智庫波蘭經濟研究院(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指出,今年波蘭最熱門的勞工需求是焊接工及電工。該智庫估計在2025年之前,波蘭勞動市場將會有勞工短缺150萬人。而據波蘭新聞局報導,僅有一項職業其勞工人數已超過所需,那就是經濟學家。 據波蘭經濟研究院指出,在食品服務業、醫藥及照護部門勞工短缺主要是因這類勞工的低薪資所致。波蘭教育部長上個月曾指出,電工、砌磚工-泥水工、焊接工及程式工程師是波蘭勞動市場交易中最需要的類別。波蘭大眾廣播Polish Radio’s IAR新聞機構在1月曾報導稱,地方政府將可望收到增加的教育補助經費,以供學校作為未來預期會有特定需要的行業之教育訓練之用。

A:奈國國家石油公司表示,英國為奈國出口歐洲最大原油進口國,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在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議中發表新汽車政策,宣布將於2035年禁止銷售汽油/柴油車及混合動力車政策目標。另據奈國官方表示,奈國已與2家企業合作,盼明年起開始有電動車上路。奈國企業Sun Energy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itiative表示,將服務內容擴及至太陽能發電車之組裝,並盼明年新車上市。許多奈國廠商讚同英國政策,但認為英國2035年政策目標將影響奈國原油輸出與貿易。

A: 奈國通訊及數位經濟部部長Dr. Isa Ali Pantami在參與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之非洲Study group 13表示,奈國政府盼透過新興數位科技,協助非油產業轉型。 P部長表示為運用新興數位技術協助奈國經濟轉型,奈國人需要瞭解科技可改善人們生活品質,渠並鼓勵非洲國家發展網路標準以協助數位經濟發展。 P部長感謝ITU協助改善全球電訊標準,奈國積極參與無線電通訊部門(ITU-R)、標準部門(ITU-T)及發展部門(ITU-D)活動。

A: 奈國農業部部長Mr. Sabo Nanono在接見國家魚業協會理事長Dr. Gabriel Ogunsanya時表示,2020年聯邦政府可能採取禁止魚獲進口措施,以鼓勵當地產量。N部長認為奈國有潛力捕獲足夠魚量供當地消費與出口,政府將輔導魚產品並降低進口魚產品。 去年奈國核發1百萬張執照,今年預計將砍半,並盼未來2年可以自給自足,減少魚獲進口。農業部將提供魚民相關協助。

A:資料來源: Romania-Indider.com 日期: 2020年2月17日 2019年第4季羅馬尼亞營建工程指數較2018年同期成長26.4%。2019年第4季羅馬尼亞住宅建築工程較2018年同期增加13.6%,為2019年表現最差的一季,土木工程則較上年同期減少9.7%。 2019年第3季羅馬尼亞營建工程指數成長36%,第2季成長31%。 2019年羅馬尼亞營建工程量增加27.6%,而過去3年係持續呈現負成長(-4%到-6%)。

A:資料來源: Romania-Indider.com 日期: 2020年2月17日 根據羅馬尼亞統計局的初步估計,2019年第4季羅馬尼亞GDP較2018年同期實質成長4.3%,而第3季實質成長3%。 2019年第4季羅馬尼亞GDP較第3季提高1.5%。 2019年羅馬尼亞整體GDP實質成長達4.1%。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7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眾議院於2月14日以231票贊成,217票反對而通過2020年預算法案,本年預算收支平衡,收支金額均為4353億茲羅提。預算係以GDP成長率3.7%、通膨率2.5%為基礎進行估算。平均年薪以及養老金之名義成長率6.3%。波蘭財政部保證預算支出穩定,且按照歐盟規範,財政赤字將保持在GDP的3%以下。根據該部預測,2020年國家預算的增長將取決於經濟增長、CPI以及財稅制度改革和實施之結果。有媒體報導,波蘭2019年第4季GDP成長3.1%。 另波蘭2020年平衡預算有賴許多一次性收入,例如:從開放式養老金(OFE)資金移轉到個人養老金帳戶的一次性規費、5G頻譜和CO2排放許可的標售收入,總計可能達到180-220億茲羅提。此外,2020年將開徵的稅捐,例如含糖飲料和小瓶裝酒的糖費(sugar fee)、(對大零售商之)零售稅、年收入超過100萬茲羅提者應繳納團結稅,以及塑膠袋的回收費等。整體而言,自2016年新開徵的稅捐每年創造的收入約140億茲羅提。經濟學家認為,這些特殊目的的稅捐是在不用加稅的情況下支持預算的一種方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7 Pub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初步估計,波蘭2020年1月通膨率4.4%, 較2019年12月3.4%快速上升。自2011年以來,波蘭從未出現過如此高的通膨率。此外,CPI亦從11月份的2.6%快速上升至1.8%,分析師對此也感到擔憂。但經濟學家認為,通膨率應該不會再大幅上升。由於高基期效應,未來幾個季度,該指標可望降低。波蘭1月物價快速增長可歸因於食品和電力價格的嚴重上漲。經濟放緩應該可以緩解通膨(base inflation)。分析師Piotr Bielski和Marcin Luzinski認為,第1季CPI將保持在4.0%以上,到年底將下滑至3.0%。儘管通膨率上升,但貨幣政策委員會(RPP)不太可能提高利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資料來源:2020.02.17 Pub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國鐵PKP公司計劃在2020年投入16.5億茲羅提更新鐵路車站,包括現有車站之改造及建造新車站。3/4的資金將由歐盟基金提供,而PKP和波蘭政府將負擔其餘25%。目前已有53個地方正在進行營建工程,並正在準備25個車站招標案。本案計畫範圍將涵蓋總共189個車站,其中一半係將現有車站現代化。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15個車站,費用1.13億茲羅提。PKP集中使用創新系統車站(Innovative System Stations, IDS),以平價的現代化建築取代老舊建築。PKP表示,IDS既經濟又環保,且提供無障礙設施,以利殘障人士進出。此外,計畫並打算翻新歷史建物。問題是該計畫的建設成本可能會不斷增加。

A:根據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頃轉載「日本木材貿易期刊」(JLR)之調查顯示,由於過去兩年經濟低迷,日本大幅度削減馬來西亞合板的進口。最近遭受毀滅性的「颱風海貝思」(Hagibis typhoon)侵害以及對重建工程的強烈需求,日本已增加對馬國合板的採購量。 由於原木短缺致產量減少,馬國與印尼合板工廠繼續提高出口價格,日本進口商唯有跟著提高合板銷售價格。隨著對風暴修復工作的需求旺盛,混凝土成型板及合板的價格正逐步上漲。 據報導,3個月前襲擊日本的颱風海貝思是近數十年來最大的風暴,造成至少69人死亡並留下了對房地產、公共設施及基礎設施等環境破壞。為資助風暴災後重建工作,日本內閣批准總額4.47兆日圓(約合408億美元)的額外預算支出,以支持災後重建工作並為未來的類似災難性事件制定緩解措施。 該貿易期刊預測,在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後重建活動對合板的進口將持續增加。由於印尼供應商的激烈競爭以及日本對軟木合板的需求與產量急劇增加,馬國合板製造商已失去其關鍵出口市場─日本的市占率。 根據馬國砂拉越州木材產業發展公司(STIDC)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砂拉越州合板出口量為112萬立方米,較2018年減少21.68%;出口額僅22.6億馬幣(約合5.39億美元),亦減少25.4%。日本維持其作為砂拉越州合板最大進口的地位,進口量為73萬3,051立方米,進口額為15.9億馬幣,占砂拉越州合板出口額逾70%。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2月19日報導彙整提報。 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指標之印度洋產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2月中旬大型大目鮪(40公斤以上) 800日圓/公斤,價格稍下跌,豐洲市場水產商認為市場行情下跌仍因超低溫冷凍庫空間已滿,以及貨物流通緩慢所致;此外,今後新型肺炎可能帶來衝擊,影響部分外食產業買氣,未來發展令人擔心。 豐洲市場水產商表示,冷凍庫呈塞滿狀態,可馬上出貨至超市的商品增加中。另容器占空間也排擠入庫魚獲的數量,對此等待卸貨的船隻已超過極限了。 整船購買價格的其他尺寸大目鮪行情下跌,25公斤以上為580日圓/公斤(減20日圓),小型大目鮪(15公斤以上)450日圓/公斤(減50日圓),行情價格與去年同月相比,約下跌1-2成。 另整船購買冷凍黃鰭鮪的市場行情與上個月相同,25公斤以上為500日圓/公斤,15公斤以上400日圓/公斤,10公斤以上300日圓/公斤。行情價格與去年同月相比,約下跌1-2成。

A: ●新加坡貿工部(MTI)本年2月17日發表去(2019)年第4季及全年經濟成長數據時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區域經濟,因此將新加坡本年經濟成長預估範圍從0.5%至2.5%,下調至-0.5%至1.5%。 ●前述疫情預料將從三方面衝擊新加坡經濟:(1)包括製造和批發貿易等外需導向產業,將受中國大陸及幾個主要市場疲弱影響,尤其中國大陸防疫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已對新加坡部分業者造成影響;(2)入境旅客人次銳減,尤其中國大陸旅客,嚴重打擊旅遊和交通業;(3) 民眾減少購物及外食等活動,消費下降將影響零售及餐飲服務業。 ●MTI表示,目前歐美經濟展望基本未變,美國將比去年緩慢,歐元區則大致持穩。然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更廣更久,中國大陸經濟減速將更為明顯,將對全球貿易及經濟造成衝擊。中美雖已簽署第1階段貿易協定,惟下回合談判議題更具爭議性,經貿關係依舊不明朗。另中東地緣政治局勢不穩,亦可能導致金融及商品市場動盪,影響東協區域。 ●依據MTI最新數據顯示,受製造業產值萎縮1.4%拖累,新加坡去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僅成長0.7%,創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低。新加坡製造業去年第4季連續3季萎縮,較前(2018)年同期下跌2.3%,電子業、化學業、交通工程業及一般製造業產值滑落,抵銷生物醫藥業及精密工程業產值擴張。MTI原本預期本年製造業可微幅復甦,然受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前景不明朗。 ●新加坡建築業在公共和民間項目推動下,去年第4季與前年同期相比成長4.3%,全年則成長2.8%。服務業則在去年第4季成長2.2%,全年成長1.1%。服務業成長動力主要來自金融暨保險業、商業服務業及其他服務業。另受出口貿易疲弱所累,去年全年批發暨零售貿易業萎縮2.9%。 ●荷蘭國際集團(ING)亞洲經濟分析師Prakash Sakpal預測,新加坡本年財政赤字可能達國內生產總值2%。在SARS爆發期間,新加坡經濟於2003年第2季萎縮後,即強勁復甦,本次疫情與當年情勢無法相提並論。SARS期間中國大陸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其貿易成長為全球經濟帶來極大助力,也為新加坡經濟快速回彈助一臂之力,目前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業下滑已導致全球經濟基本面遠不如當年。

A: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本年2月17日表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與油價下跌拖累,本年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預估成長範圍將從先前0至2%,下調至-0.5%至1.5%。 ●ESG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年 1月NODX較去(2019)年同期下跌3.3%,扭轉去年12月上升2.4%態勢,係因電子與非電子產品出口雙雙分別下跌,其中電子業出口下跌13%,主要係積體電路、個人電腦和通訊儀器分別下跌20.5%、32.2%和25.1%;非電子業出口則下跌0.1%,其中化工、醫療和電動機器分別下跌23.2%、5.5%和28.3%。 ●若經季節性調整,本年1月NODX較去年12月成長4.6%。整體而言,去年全年NODX萎縮9.2%,扭轉前(2018)年擴張4.2%局面,係自2009年以來表現最糟年度。經濟分析師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新加坡出口貿易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預料短期內難以復甦。 ●ESG表示,中國大陸係新加坡主要貿易國,自疫情擴散以來,新加坡和全球許多國家都受到衝擊。若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低於預期,可能影響相關受衝擊國家成長前景,並對區域經濟產生連鎖反應,導致進口需求下降,供應鏈中斷及消費者與業者信心減弱等。另按名目值計算,油價下跌亦將對新加坡石油貿易造成下行壓力,減少本年總貿易額。 ●新加坡本年1月出口至10大NODX市場,除出口至我國、韓國、中國大陸和美國分別成長5.2%、19.4%、14.7%和23.6%外,其餘均下跌,對香港、歐盟28國和印尼出口減少係造成整體NODX下跌主因,其中對香港出口下跌40.9%。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2月18日報導,新加坡民眾上網指控從國外攜帶7盒口罩入境新加坡,被新加坡關稅局徵收關稅25星元,引發網友議論。該局澄清並未對進口口罩與消毒洗手液實施額外關稅限制,旅客攜入商品若超過消費稅免稅額,皆須申報,並繳付7%消費稅(GST)。 ●依據新加坡關稅局規定,若離開新加坡未達48小時,攜入物品之消費稅免稅額為100星元,離境逾48小時之消費稅免稅額則為500星元,旅客攜入超出限額物品,皆須繳付消費稅。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馬國為高芥酸菜子或菜子油及其餾分物之(High erucic acid rape or colza oil,and fractions thereof,HS Code 1514.99)之最大出口國,出口額為2,650萬美元,全球市占率為15.8%;其他依次為德國(2,360萬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320萬美元)、英國(1,850萬美元)及愛沙尼亞(1,250萬美元)。 馬國高芥酸菜子或菜子油及其餾分物之最大出口市場為紐西蘭(1,647萬美元,占總出口額62.15%)、澳洲(479萬美元)、新加坡(401萬美元)、印尼(52萬美元)及香港(41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國際顧問公司─「尼爾森」(Nielsen)頃公布「2019年第4季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調查顯示,馬來西亞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7點,較前(2018)年同期下跌11點,亦較上(2019)年第3季下跌2點,居全球第11位,主因馬國消費者對個人財務狀況與就業前景的趨於悲觀,消費意願亦明顯降低。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馬國亦無法倖免,倘處理不當,馬國本(2020)年消費信心及整體經濟將受衝擊。 該報告指出,44%受訪者表示最關心經濟狀況,其他關注點尚包括工作保障(23%)、工作與生活平衡(19%)、健康(16%)及政治穩定(14%)等。另逾70%受訪者認為,馬國正經歷經濟衰退。37%消費者看好馬國經濟於未來12個月內得以復甦,61%消費者認為在接下來12個月內,個人財務狀況會獲得改善,60%消費者則認為工作展望會獲得改善。 基於生活成本不斷攀升,85%馬國消費者將改變消費習慣、透過減少購買新衣(57%)、減少戶外娛樂支出(50%)以及轉向使用較廉價雜貨品牌(47%),以減少家庭支出。 該報告另稱,馬國消費者除維持謹慎消費外,61%受訪者決定將多餘的錢儲蓄起來;38%受訪者決定將多餘的錢用在度假;36%的消費者表示會將多餘的錢用在清償信用卡債務和房屋貸款。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雇主聯合會(MEF)執行董事三蘇丁(Shamsuddin Bardan)頃發布消息稱,新型冠狀病毒持續肆虐全球,馬國亦無可倖免,許多產業及企業皆遭受不同程度之衝擊,其中部分企業的營收銳減50%。倘該疫情持續至本(2020)年底,可能有多達10萬名馬國員工被解僱,為上(2019)年被裁撤員工(4萬餘人)的兩倍。 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活動放緩,部分城鎮被封鎖,市場分析人士聲稱,全球許多被視為中國大陸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體皆承受巨大壓力。自該疫情爆發以來,馬國許多產業,尤其旅遊相關服務領域包括住宿、餐飲、交通旅遊、娛樂及購物等領域、零售業及製造業皆受到衝擊,迫使馬國政府決定於本年2月27日推出振興經濟配套措施,以減輕負面影響。 馬國市場分析師認為,與旅遊業及製造業相關的業務,尤其依賴中國大陸市場的業務,可能受到衝擊最大。馬中旅遊文化促進商會(Malaysia Inbound Chinese Association,簡稱MICA)頃發布消息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馬國旅遊業,隨著中國大陸本年1月27日禁止所有旅遊團出境,馬國政府也於1月28日及2月10日分別宣佈自即日起暫時凍結中國大陸武漢市、湖北省、浙江省5個城市(包括杭州市、溫州市、台州市和寧波市、樂清市)及江蘇省2個城市(包括南京市和徐州市)的居民入境措施,以有效控制該病毒在馬國爆發。本年第一季取消來馬國的旅遊團就超過5,000團。旅館、飯店、航空公司及零售商的業務均受創。 另一方面,馬國職工總會(Malaysian Trade Union Congress)主席阿都哈林(Abdul Halim Mansor)指出,馬國政府應全力以赴對抗該疫情之挑戰,並尋找中國大陸以外替代貿易夥伴。由於馬國人民並無意願在危險、骯髒和辛苦的領域工作,與當地人相較,外勞工資較低廉,因此對外勞依賴度更高並分布在製造業、農業、營造業、服務業、畜牧業及幫傭等領域。一般馬國雇主較傾向留住工資較低廉的外勞。 與此同時,馬國經濟學者咸認為,倘中國大陸無法從該疫情中復甦,預計馬國的經濟將受到更大打擊,因許多馬國企業皆仰賴中國大陸的中間財及原物料。馬國也有許多企業透過向中國大陸出口商品(諸如榴槤、燕窩等)亦蒙受業務損失。馬國政府須迅速採取振興經濟措施,並多元化產品與開發更多進出口替代市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