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統計局於本(2020)年9月8日公布之資料顯示,約旦2020年第二季失業率上升3.8%,達23%。 約旦統計局指出,2020年第二季失業率23%中,男性失業率21.5%,女性28.5%,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增加4.4%與1.4%。總計高中以上學歷者失業率為51.6% (其中大學畢業者失業率26.6%),高中以下教育程度者,失業率為48.4%。 約旦統計局續指出,統計數據顯示,約旦男女性在職勞工,在教育程度上有很大差別,男性勞工約59.3%為低於高中教育程度,而女性勞工則為12.7%。所有女性勞工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教育程度者約為68.7%,而男性則為24.9%。

A: 根據淡馬錫於本(109)年9月8日發表的最新年報指出,在該集團投資組合中,中國市場所占比重從上個財年的26%增至29%,新加坡市場的比重則從26%減至24%。 淡馬錫國際副首席財務長兼金融服務投資總裁方靜儀表示,中國市場的比重超越新加坡,是因為中國投資組合的市值高於新加坡組合的市值。相較於中國或美國市場,新加坡的經濟規模較小,集團在新加坡以外市場的曝險增加是自然的發展。集團仍會繼續在新加坡進行投資,並支援當地生態系統。 不過,如果以新加坡為總部的公司來看,投資組合中其實約半數是當地公司。這些公司也涉足海外市場,以抓緊在星國以外的市場機會。 去年,淡馬錫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包括了大數據解決方案公司明略科技(MiningLamp)、短視頻社交平臺快手科技(Kuaishou Technology)、京滬高速鐵路,以及眼科醫藥平臺歐康維視(Ocumension Therapeutics)。 若依產業類別區分,金融服務業是該集團的最大投資領域,比重為23%,略低於去年的25%。電信、媒體與科技業是第二大投資領域,比重從去年的20%增至21%。消費與房地產、交通與工業,以及生命科學與綜合農業,則分別占了投資組合的17%、16%和8%。 淡馬錫本次年報期間截至2020年3月底,投資組合淨值為3,060億星元,新投資額為320億星元,是2008財年以來最高,新投資中以美國占比最大,其次為中國和新加坡;該集團脫售額則為260億星元,因此全財年淨投資額為60億星元;股東總回報率為-2.28%(1年期)、5%(10年期)及6%(20年期)。另外,淡馬錫的投資組合中將永續發展性作為主要考量,目標在2050年讓投資組合實現淨零碳排放。

A: 新加坡首座污水與垃圾綜合處理設施「Tuas Nexus」正式動工,預計於2025年分階段啟用,妥善處理廢物的同時,實現能源和資源最大化利用。總造價預計超過50億星元的Tuas Nexus由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管理的Tuas污水處理廠(Tuas Water Reclamation Plant),以及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管理的集成廢物管理設施(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Facility)組成。 Tuas Nexus不僅能同時處理污水與垃圾,還能讓兩者產生加成效果,污水處理產生的副產品,可作為廢物處理的資源,反之亦然。另外,集成廢物管理設施可將食物垃圾處理成漿狀,與污水處理後的污泥混合起來,能產生可發電的沼氣(biogas),效能比單獨提煉高出四成。產生的沼氣將在集成廢物管理設施燃燒,除了滿足Tuas Nexus的電力需求,多餘電力還會輸送回全國電網,預計能為多達30萬個四房式組屋單位供電。 環境局與公用局表示,將污水處理廠與集成廢物管理設施同設一處,可節省2.6公頃的土地。此外,由於廢物及污水無需另外運送至其他地點處理等因素,設施每年節省的碳排放量超過20萬噸,相當於4萬2,500輛汽車的排放量。 Tuas污水處理廠將建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可從2個獨立的深層隧道接收住家和工業用後水,每天能處理80萬立方米水量。 新的集成廢物管理設施,會是星國最大的垃圾焚化廠,可綜合處理四種不同的廢物,包括可焚燒廢物、家用回收品、廚餘,以及污水處理廠脫水處理後的污泥。

A:新聞來源 : 韓國每日經濟日報(日期 : 2020年9月9日)   一、韓國每日經濟日報於本(109)年9月9日報導,美國政府於本年5月宣布對華為採取制裁措施後,已對晶圓代工(Foundry)產業造成不小之影響,8月份再決定增加制裁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及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等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產品項目,將不可避免將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 二、美國政府為加強制裁華為,宣布自9月15日起禁止企業供應華為公司使用美國技術及軟體製造之所有半導體,但半導體產業對美國技術、專利及設備之依賴度高,若不使用美國相關技術及軟體,應難以製造半導體相關產品。 三、依據美國政府之公告,於8月17日以前生產之半導體產品至9月14日仍可供應華為,但自9月15日起,倘欲供應華為半導體產品,必須取得美國政府之許可。據部分業界人士表示,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SK Hynix)等半導體企業可能預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目前美國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已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但由於美國政府強力對華為實施制裁,似不容易取得許可。據指出,申請供應華為之半導體產品許可後,另需由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評估,預計評估所需時間長,即使預先申請許可,亦應無法於9月15日之前取得許可,因此部分企業為不對抗美國政府之措施,可能不會申請許可,並隨時注意美國之狀況,再採取相關因應對策。 四、EUGENE投資證券公司表示,2019年華為採購半導體之金額為208億美元,僅次於APPLE(361億美元)及三星電子(334億美元),占去年全球前10大相關企業採購半導體之總金額(1651億美元)之12.59%。 五、目前華為主要向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購買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及快閃記憶體等產品。三星電子去年之總銷售金額(230兆4,000億韓元/約5兆7千億新台幣)中,華為約占3.2%(7兆3,700億韓元/約1,800億新台幣),與APPLE、百思買(Best Buy)、德國電信股份公司(Deutsche Telekom AG)及威訊通訊(Verizon Communication)等企業並列為三星電子之5大銷售企業,占三星電子總銷售金額之12%。另SK海力士主要銷售RAM半導體,去年總銷售金額(26兆9,900億韓元/約6,600億新台幣)當中華為公司約占11.4%(3兆韓元/約740億新台幣),僅次於APPLE之18.3%,若無法供應華為半導體相關產品,恐會對該公司造成不少損失。 六、全球RAM業界第3大企業之美國美光科技公司總銷售量當中,華為占最高比例(12%),據美光科技經營團隊表示,美光科技將自9月14日起暫停與華為之交易。依目前之情況,全球RAM產業第1至3名之企業皆會因美國制裁華為受到嚴重影響。另半導體產業相關人士認為,美國制裁華為可能造成華為智慧型手機之生產量減少,但以全球需求量來看,其他業者之生產量則可能相對增加,長期來看制裁華為可增加相關業者之半導體供應量,但短期內仍會對半導體業者造成影響。 七、另據指出,全球半導體產業本年上半年因新冠疫情帶動非面對面需求增加而受惠,但預計本年下半年伺服器用之DRAM等半導體產品價格將會下降,加上美國制裁華為,造成RAM之交易受限,半導體產業將陷入不穩定狀態。

A:新聞來源:韓國每日經濟新聞(2020年9月9日)   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之報導,韓國三星電子公司及SK HYNIX將自本(109)年9月15日停止供應中國華為公司包含DRAM在內之半導體產品,此係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採取制裁措施,並公告自本月15日起,擬銷售半導體產品給華為之企業必須事先取得美國政府之許可,韓國企業即使擬申請許可,亦可能面臨美國施加之壓力或無法順利取得許可。   據韓國半導體業界表示,依據美國商務部公布之「華為制裁原則」,於本年8月17日以前已生產或生產中之半導體僅能於9月14日以前供應給華為,自9月15日起使用美國技術及軟體生產之半導體未事前取得許可,禁止供應華為,但目前全球生產半導體並無法不使用美國之技術、設備及軟體。   據指出,三星電子及SK HYNIX自8月17日以後即停止使用生產華為所需半導體之新晶圓,通常加工新晶圓以後至完成半導體約需40~60日,因此於8月17日以前採用晶圓生產之華為訂單至本月14日尚可供應。據悉,三星電子之銷售金額中,銷售華為零組件材料所占之比率為3.2%,約7兆3,700億韓元(約新台幣1,817億9,500萬元),而SK HYNIX銷售予華為產品之金額,則占總銷售金額之11.4%,約3兆韓元(約新台幣740億元)。

A:

A:馬來西亞網路安全機構(Cyber Security Malaysia)執行長阿米魯丁(Aminuddin)指出,本(2020)年前8個月共接獲網路罪案7,765件;其中網路詐騙案占5,697件,為馬國網路罪案榜首。該機構預測本年網路罪案,將超越上(2019)年的1萬772件。除網路詐騙案外,駭客入侵案位居第二名(933件),其他為網路騷擾(409件)及惡意程式碼(351件)等。   由於馬國政府於3月18日起實施行動管制令(Management Control Order),該期間禁止一切經濟與社交活動、關閉所有學校與宗教場所、限制公民出國及外國籍旅客入境,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在新常態下,大部分馬國公民被迫居家辦公及線上購物,因此4月份投報案件最多。   近年來,馬國大部分商業罪案均透過科技通訊產品,包括手機、電腦及網路犯罪,其中網路詐騙及駭客入侵電腦犯罪尤為嚴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種植暨原產業部(Ministry of Plantation Industries & Commodities)部長卡魯丁(Mohd Khairuddin)指出,上(2019)年馬國木材產品出口額為225億馬幣(約合55億美元);其中木製傢俱業貢獻了91.4億馬幣,占總出口額之40.62%,其他依次為膠合板(34億馬幣)及鋸木(33.7億馬幣);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日本及中國大陸。馬國盼本(2020)年的出口額將增加或至少維持上年的水準。   自2016年以來,馬國森林研究院(FRIM)、馬來西亞面板產品製造商協會(MPMA)及Plus Intervest合作開展了各項研究,以確定可以在六年內種植及收穫的森林物種。上年桉樹木材(Eucalyptus timber)的出口額為30億馬幣,但本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衝擊,其出口額減少一半至14.9億馬幣。桉樹木材重、堅固、且耐用,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木材來源。桉樹是紙漿、紙張和能源的優質原材料。桉樹人工林可望在未來滿足人類對木材的需求。據報導,在澳洲、新幾內亞、印尼與菲律賓共發現822項桉樹品種。這些物種廣泛用於生產紙漿與紙張、木炭以及園林樹木和油膏。它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可以達到100米的高度,據稱為全球開花率最高的植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交通部(Ministry of Transport)副部長哈斯比(Hasbi Habibollah)頃於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指出,馬國政府將尋求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措施下,重新規劃耗資440億馬幣(約合105.6億美元) 的東海岸鐵路計畫(ECRL),因此將與中國大陸承包商重新評估成本及進度。   哈斯比副部長續稱,馬國政府計劃恢復2017年前朝「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政府的原始路線,但在首都吉隆坡南部進行微小變動。東海岸鐵路計畫分為3段工程,即A段(吉蘭丹州哥打峇魯至龍運)、B段(龍運至文德甲)以及C段(彭亨州文德甲至雪蘭莪州巴生港)。馬國政府刻正研究及探討C段工程,尤其是原本通過文冬(Bentung)及鵝嘜(Gombak)至巴生港的路線。雙文丹(Serendah)站已確定為東海岸鐵路及馬來亞鐵道公司的載客及貨物轉換站,它將綜合及提高東海岸及北馬州屬的鐵道軌道網。馬國政府將與中國大陸政府及該項目的主要承包商重新談判,以確定成本和實施時間表。重新談判的結果將提交給馬國政府,以確定最終路線。   另一方面,倘馬國交通部計劃恢復東海岸鐵路計畫路線至2017年的原有計畫,預料成本將增加至500億馬幣或13.64%。     馬國前朝「希盟」(Pakatan Harapan)政府於2018年5月9日執政後,曾宣佈檢討包括東海岸鐵路計畫在內的多項大型基礎設施計畫。經過數個月冗長談判後,馬國與中國大陸終達成共識,並於上(2019)年4月同意重啟東鐵計畫。重啟後東鐵計畫的造價,從先前的655億馬幣(約合157.21億美元)調降至440億馬幣,減少215億馬幣(約合51.6億美元)或32.8%。   馬國鐵路公司(Malaysia Rail Link Sdn Bhd,簡稱MRL)前與中國交通建設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簡稱CCCC)簽署附加協議(Supplementary Agreement),涵蓋ECRL的工程、採購、施工和啟用(EPCC)合約,為興建東海岸鐵路計畫鋪路。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觀光局統計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肆虐、馬國關閉邊境及實施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等影響,本(2020)年上半年入境馬國之觀光客僅為425萬2,997人次,較上(2019)年同期銳減68.2%;其中新加坡觀光客排名第一(154萬1,820人次),其他依序為印尼(70萬2,082人次)、中國(40萬1,285人次)、泰國(34萬8,133人次)、印度(15萬3,873人次)、汶萊(13萬5,593人次)、韓國(11萬8,594人次)、日本(7萬3,201人次)、澳洲(7萬2,103人次)及菲律賓(6萬4,311人次)。   該報告稱,本年上半年外國遊客在馬國消費支出達125億馬幣(約合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銳減69.8%;其中人均消費達2,953馬幣(約合708美元),較上年同期下跌5.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8日報導稱,據日本總務省頃公布的統計數據,2020年7月家庭平均消費支出計26萬6,897日圓,扣除物價變動後的實質消費支出較上年同期減少7.6%,連續10個月呈現負成長,主要係因7月份日本新冠疫情確診人數再度增加所致。 以項目別視之,2020年7月日本家庭「休閒娛樂」支出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21.0%,連續第8個月呈現減少,減幅居所有項目之冠;「交通/通訊」支出衰退19.6%、「服飾及鞋類」下滑20.2%、房租/修繕等「住居」減少13.9%。 另外,2020年7月包含耐久財及雜貨的「家具/家庭用品」支出,大幅增加16.6%,且連3個月呈現正成長。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9日報導稱,日本內閣府頃公布景氣動向之調查結果,2020年8月街頭景氣判斷指數為43.9,較上(7)月景氣指數增加2.8個百分點,主要係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的餐飲業,顧客逐漸緩慢回流所致。 上述調查期間自2020年8月25日起至31日止,全體調查指數連續4個月呈現增加,已回升超過到本年1月調查指數41.9水準,咸認係新冠疫情感染人數在7月達到高峰後將開始舒緩。 在現狀判斷指數(DI)方面,「家計」、「企業」、「雇用」均較上(7)月增加,其中「雇用」上升7.4個百分點,帶動全體成長;「企業」也因汽車相關製造業回穩而上揚3.3個百分點;「家計」則提升2.0個百分點。飲食業的DI方面,則因疫情影響民眾外食活動消極等因素,較7月下滑4.4個百分點,因實施防疫的活動自肅措施,成為餐飲業的營業包袱。

A:印度政府為吸引國內外企業在印度投資,業於本(2020)年6月針對電子製造業提出總金額高達5,000億盧比(約66億美元)的3大獎勵方案,包括「生產獎勵計畫(PLI)」、「促進電子零件暨半導體製造計畫(SPECS)」,及更新版之「電子製造聚落計畫(EMC 2.0)」。根據PLI計畫,印度政府將在5年內,對當地生產商品提供4%-6%的優惠,吸引電子製造業投資。 據印度商工部之研究調查機構IBEF於本月8日新聞稿指出,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經濟事務部、財政部、資通訊部(MeitY)、商工部產業暨國內貿易推廣部門(DPIIT)及對外貿易局(DGFT)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委員會,核准我商鴻海(Foxconn)、緯創(Wistron)、和碩(Pegatron)、Samsung、Lava、Karbonn、等手機製造廠依據PLI計畫(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提出產值總額達1,000億美元在印度製造智慧手機計畫,該等申請案將於本週提交內閣批准後生效實施。 前述申請案包含7家印度本地手機製造商、5家海外手機製造商、6家零組件製造商,廠商在PLI計畫下可獲益4,100億盧比(約55億美元)之補助。鴻海、緯創、和碩、Samsung等廠商申請案預計未來5年分別創造手機出口值達500億美元,其中Samsung規劃未來5年在印度製造手機產值3.7兆盧比,其中智慧手機產值為2.2兆盧比(約300億美元)。

A:印度財政部中央間接稅暨關稅委員會(Central Board of Indirect Taxes and Customs, CBIC)本(9)月4日發布公告,將自本(2020)年10月31日起全面推動進口貨物「Faceless Assessment」通關措施,預定本年底前在全印度所有港口實施。該措施第一階段於本年6月先在清奈(Chennai)及班加羅爾(Bengaluru)兩地海關實施旗艦計畫,並於8月份進一步擴及德里(Delhi)及孟買(Mumbai)海關。 上述「faceless assessment」通關作業,即「anonymised assessment」,由進口商自我於登錄進口貨物,數位化進口報單自動通關。新措施係為提升海關行政現代化、專業化及效率,印度政府在Turant Customs計畫下推動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Faceless Assessment及Faceless Appeal等,海關人員在進口貨物通關過程利用數位科技不須與貨物及進口商接觸,希望藉由這些措施改善印度的經商環境(Ease of Doing Business),避免貪污及逃漏稅。在所有間接稅賦中,關稅是率先實施免接觸及無紙化流程,包括貨物及服務業貿易都實施免接觸估價機制。 中央間接稅暨關稅委員會將在全印度設立11個全國估價中心(National Assessment Centres, NACs),由主任委員(Principal Commissioner)及關務委員(Commissioner of Customs)組成,各轄區關務人員透過電腦系統審核不同關區或港口之進口提單(Bill of Entry)並估價,進行清關作業。

A:資料來源:中國大陸海關總署2020年9月9日 中國大陸海關統計,本(2020)年前8個月,大陸貨品貿易進出口總值20.05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0.6%,降幅較前7個月收窄1.1%。其中,出口11.05兆元,成長0.8%;進口9兆元,衰退2.3%;貿易順差2.05兆元,增加17.2%。 本年8月份,大陸外貿進出口2.88兆元,成長6%。其中,出口1.65兆元,成長11.6%;進口1.23兆元,衰退0.5%;貿易順差4,165.9億元,增加74.4%。 一、一般貿易進出口成長、比重提升: 本年前8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2.09兆元,成長0.5%,占外貿總值60.3%,較去年同期提升0.7%。其中,出口6.59兆元,成長2.5%;進口5.5兆元,衰退1.7%。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4.68兆元,衰退6.7%。其中,出口2.97兆元,衰退6.6%;進口1.71兆元,衰退6.8%。此外,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2.43兆元,成長4.8%。其中,出口8,285.5億元,成長7.8%;進口1.6兆元,成長3.3%。 二、本年前8個月對東協、歐盟和日本進出口成長,對美國進出口微降: 東協為第1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2.93兆元,成長7%,占外貿總值14.6%。其中,對東協出口1.64兆元,成長6.9%;自東協進口1.29兆元,成長7.1%;對東協貿易順差3,443.4億元,增加6.2%。 歐盟為第2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2.81兆元,成長1.4%,占外貿總值14%。其中,對歐盟出口1.72兆元,成長5.3%;自歐盟進口1.09兆元,衰退4.1%;對歐盟貿易順差6,289.2億元,增加26.9%。 美國為第3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2.42兆元,衰退0.4%,占外貿總值12.1%。其中,對美國出口1.87兆元,衰退0.5%;自美國進口5,493.2億元,成長0.2%;對美貿易順差1.32兆元,減少0.8%。 日本為第4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1.4兆元,成長1%,占外貿總值7%。其中,對日本出口6,387.2億元,成長0.3%;自日本進口7,660.6億元,成長1.6%;對日貿易逆差1,273.4億元,增加8.7%。 三、民營企業進出口成長、比重提升: 本年前8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9.21兆元,成長8.5%,占我外貿總值45.9%,較去年同期提升3.9%。其中,出口6.07兆元,成長8.3%,占出口總值54.9%;進口3.14兆元,成長8.9%,佔進口總值34.9%。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7.74兆元,衰退4.3%,占外貿總值38.6%。其中,出口4.01兆元,衰退6.2%;進口3.73兆元,衰退2.2%。此外,國有企業進出口3.02兆元,衰退13.2%,占外貿總值15.1%。其中,出口9447億元,衰退10.5%;進口2.08兆元,衰退14.4%。 四、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製品等出口成長,服裝出口衰退: 本前8個月,出口機電產品6.47兆元,成長2.1%,占出口總值58.5%。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組件出口9,014.8億元,成長8.4%;手機4,887.3億元,成長8.9%。同期,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7,375.5億元,成長37.8%;服裝5,813.3億元,衰退10.2%;塑料製品3,565.3億元,成長14.5%;家具2,343.9億元,成長1.6%;鞋靴1,524億元,衰退25.2%;玩具1,271.3億元,衰退1%;箱包887.4億元,衰退26%。此外,出口鋼材3,655.7萬噸,減少18.6%;汽車(含底盤)60.7萬輛,減少25.4%。 五、鐵礦砂、原油、煤、天然氣和大豆等商品進口量增價跌: 本年前8個月,進口鐵礦砂7.6億噸,增加11%,進口均價為每噸652.4元,衰退0.2%;原油3.68億噸,增加12.1%,進口均價為每噸2,306.4元,衰退30.1%;煤2.21億噸,增加0.2%,進口均價為每噸493.5元,衰退8.4%;天然氣6,506.8萬噸,增加3.3%,進口均價為每噸2,450.1元,衰退18.1%;大豆6,473.9萬噸,增加15%,進口均價為每噸2,718.8元,衰退0.4%;初級形狀的塑料2,623.4萬噸,增加9.4%,進口均價為每噸8,753.5元,衰退12.9%;成品油2,076.8萬噸,增加1.3%,進口均價為每噸2,890.1元,衰退23.7%;鋼材1,218.9萬噸,增加59.6%,進口均價為每噸5,915.1元,衰退27.6%;未鍛軋銅及銅材427.2萬噸,增加38.1%,進口均價為每噸4.3萬元,衰退4.9%。此外,進口機電產品4.05兆元,成長2%。其中,集成電路3,334.6億個,增加22.5%,價值1.51兆元,成長15.3%;汽車(含底盤)51.5萬輛,減少26.6%,價值1,724.2億元,衰退21.6%。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9月4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統計顯示,2020年7月份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回落,其中澳門元的份額保持平穩。同時,居民存款及貸款均按月減少。 一、貨幣供應 流通貨幣及活期存款分別減少0.3%及11.5%,M1因而較6月衰退9.1%。另一方面,準貨幣負債上升0.6%,因此包括M1及準貨幣負債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遂按月減少0.5%,金額為7,084億澳門元。若與2019年同期比較,M1衰退4.0%,而M2則上升7.0%。按幣種分析,澳門元、港元、人民幣及美元在M2的比重分別為32.7%、46.2%、4.7%及14.2%。 二、存款 居民存款較6月衰退0.5%至6,901億澳門元,非居民存款則上升3.1%至3,248億澳門元。另一方面,公共部門在銀行體系的存款減少0.7%至2,591億澳門元。綜合計算,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較6月上升0.3%至12,740億澳門元;其中,澳門元、港元、人民幣及美元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8.6%、46.3%、4.4%及27.7%。 三、貸款 澳門私人部門貸款按月減少0.1%至5,397億澳門元。同時,對外部門貸款亦衰退0.3%至6,647億澳門元。綜合計算,私人部門貸款總額較6月衰退0.2%至12,045億澳門元;其中,澳門元、港元、人民幣及美元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6.4%、42.2%、10.6%及28.4%。 四、營運比率 截至7月底,銀行的澳門居民貸存比率由6月底56.6%上升至56.9%,而包括非居民部份的總體貸存比率則由95.0%衰退至94.5%。以1個月及3個月為期計算的流動資產對負債比率,分別處於55.8%及52.0%的水平。此外,不良貸款比率由6月底0.35%上升至0.36%。

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0年9月2日 為擴大支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澳府臨時放寬「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申請條件,營業滿1年且符合其他資格中小企業,可因應疫情影響而提出申請。截至本(2020)年8月底,共有779宗申請受惠於臨時放寬措施。 「中小企業援助計劃」臨時放寬申請條件的實施期將於本年9月10日結束,呼籲有需要中小企業及早提出申請。9月11日起,營業滿2年且符合其他資格中小企業,仍可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 自本年2月1日至8月31日,「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共收到6,551宗申請,已批准5,044宗,批准貸款金額約為18.3億澳門元;其中,779宗獲批申請受惠於臨時放寬措施,涉及批准貸款金額約為2.5億澳門元。 獲批准的5,044宗申請個案中,受惠行業主要包括:零售業(27.4%)、建築及公共工程(19.7%)、餐飲業(12.8%)、對公司之服務(8.8%)、髮型屋及美容院等個人服務(7.6%)、批發業(5.6%)、教育及醫療機構(4.7%)、運輸及貨倉旅行社(4.6%)及出入口業(3.0%)。 為讓受惠企業能靈活調配資金,根據「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償還規定,援助款項以分期支付形式償還,首期還款於批給批示日起計第18個月時開始償還,往後每6個月還款一期。 另外,為協助及支持中小企業應對經濟下行及紓緩經營壓力,經濟局亦推出「調整各項援助計劃的還款」的短期措施。對於尚未完成還款的「中小企業援助計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及「受『天鴿』風災影響的中小企業特別援助計劃」的受惠企業,可提出將最近一期未償還的援助款項申請下調至1,000澳門元,餘欠款項將在餘下的還款期內平均攤還。有關措施只適用於調整本年12月31日前的還款。 自「調整還款」措施推出至本年8月31日,共收到2,760宗申請,獲批准2,724宗,涉及調整金額約為7千6百萬澳門元。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7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香港於本(2020)年8月底的官方外匯存底資產為4,500億美元(本年7月底為4,500億美元)。 連同未交收外匯合約在內,香港本年8月底外匯存底資產為4,499億美元(本年7月底為4,499億美元)。 為數4,500億美元外匯存底資產總額,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6倍多,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4%。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3日 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港口貨品本(2020)年第2季統計數字。 本年第2季港口貨品吞吐量較2019年第2季衰退2.7%,為6,750萬公噸。其中,抵港港口貨品較去(2019)年第2季上升7.2%,達4,770萬公噸,而離港港口貨品較2019年第2季則衰退20.4%,為1,980萬公噸。 本年上半年港口貨品吞吐量較去年上半年衰退2.9%,為12,460萬公噸。其中,抵港港口貨品較去年上半年上升6.4%,達8,670萬公噸,而離港港口貨品較去年上半年則衰退19.1%,為3,790萬公噸。 本年第2季經季節性調整的港口貨品吞吐量按季比較上升8.4%。其中,抵港港口貨品及離港港口貨品較第1季分別上升11.2%及2.4%。

A:資料來源: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9月2日及9月7日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因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指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庫爾斯克州及秋明州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該中心即時要求業界暫停自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香港民眾健康。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香港目前與俄羅斯只建立禽肉進口機制,並無禽蛋進口機制。根據港府統計處資料,2020年上半年香港自俄羅斯進口約140公噸冷藏禽肉。 該中心已就事件聯絡俄羅斯當局,並密切留意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發出關於爆發禽流感消息,因應疫情發展,採取適當行動。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