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非政府在拯救中小企業中發揮關鍵作用,如何重建需求驅動而非需求驅動的經濟,及如何建立一個以公民作為經濟發展參與者而非單純的消費者的經濟策略是重要議題。 迄今南非勞動部表示,失業保險基金(UIF)將透過該部所屬之勞工局(Productivity SA)提供中小企業財務紓困,確保提升就業機會,避免中小企業裁員。該UIF基金已核發僱主勞工暫時紓困金(Temporary Employer/Employee Relief Scheme )共400億斐鍰(計約23億美元)給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之企業及勞工,目前已核發77萬9429家企業,共支付908萬8133筆。本申請案已延長至本年8月15日截止,申請人若不及於期限內提出申請,得向失業保險基金申請延期,該部表示未來發放紓困之總金額將超過原先承諾金額,UIF表示此次投注大量資金,確保勞工及企業手頭有現金可以消費或償還貸款,有助於舒緩covid-19造成之經濟衝擊。 另專家建議南非政府還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將救濟金延長至六個月,以彌補收入損失,以達穩定作用並實現運營靈活性,應思考用於救助國有企業(SOE)的數十億美元或許可重新分配。 為中小企業的日常運營提供現金,在申請過程中減少繁瑣手續,立即為中小企業提供幫助,因若無此種協助,企業將需要增加貸款或削減開支(包括工資)。此外南非國稅局(Sars)應加強驗證公司的合法性,並確保執行防止欺詐活動和索賠的規則和措施。 這場疫情危機可視為政府測試勞動政策彈性和研究創造工作種類的最佳時機。例如醫療、民生必需品生產和農業等領域的長期就業可以協助南非處理疫情所引發的挑戰。

A:  南非本(2020)年2月至4月就業人數衰退18%,共減少300萬人,其中200萬人為婦女,南非國家統計局公布本年第1季全國失業率為30.1%,共710萬人失業創歷史新高,較去年第4季增加34.4萬人。本年第1季GDP成長率繼去年第4季衰退1.4%後再衰退2%。南非工商會(SACCI)日前公佈本年7月商業信心指數(Business Confidence Index,BCI)自6月之81.4上升至82.8,本年5月BCI指數跌至70.1,為35年來最低。SACCI表示指數回升係因全球經濟逐漸恢復動能所導致,本年3月至6月南非實施全世界最嚴格之封鎖管制政策,包括礦業、製造業、零售業及服務業等均暫停營業,目前已放寬管制措施,南非政府試圖在維持公共衛生及經濟發展間取得平衡,取消無利於抗疫之措施,以促進經濟發展。 社群網站Facebook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經濟合作組織(OECD)訪問全球50個國家共3萬名Facebook中小企業用戶,其中44%南非用戶對未來仍保持樂觀。受訪者42%之女性企業主及66%之男性企業主仍在營業。仍在營業者,45%受訪者認為未來數個月將面臨財務困難,45%受訪者考慮裁員,67%受訪者表示Covid-19疫情期間銷售業績較去年差。此外,疫情期間電子數位平台對中小企業扮演重要角色,59%仍在營業之受訪者表示,其25%業績來自電子數位平台。調查顯示本次受疫情衝擊最大之產業為觀光業及娛樂業,特別是個人營業者歇業之比例高於其他企業。 南非零售終端機銷售商Yoco日前公布中小企業景氣恢復指數(Small Business Recovery Monitor index)表示,本年7月8日當週南非中小企業營收已恢復至全國封鎖管制前水準之72%,較前一週指數增加2.49%,主要原因為7月1日起美髮美容業恢復營業,至於餐飲業7月4日週末餐飲業平均營收提升至全國封鎖管制前之60%。西開普省則因多數中小企業為觀光業,仍然受到管制,7月8日當週指數為61%,較前一週略升4.42%。豪登省則因美容美髮業恢復營業,7月8日當週指數則為73%。先前南非政府實施第5級及第4級全國封鎖管制措施,嚴重打擊中小企業營運,並導致消費者可支配所得減少,儘管第3級封鎖管制措施放寬許多產業恢復營業,然並未有效使中小企業恢復營業。

A:根據最新2018年非洲投資指數(AII)顯示:排名前10位的非洲國家分別是南非、摩洛哥、埃及、阿爾及利亞、波札那、象牙海岸、、伊索比亞、尚比亞、肯亞和坦尚尼亞。 近年來隨著非洲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水準不斷提高,中產階級人數上升和私人消費能力提升更推動經濟成長,再加上非洲許多國家例如肯亞、坦桑尼亞政府加大對工業化的支持力度,間接促使非洲本土的工業化水準呈現一定程度的提升。

A:坦國總人口達5仟餘萬,具人口紅利,中產階級迅速崛起,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市場開放及經濟自由化政策,推動成立「加工出口區」及「經濟特區」獎勵投資,並極力發展該國之電訊、銀行、能源及採礦等產業。農業目前仍為該國最重要之經濟支柱,約占該國GDP之20%及出口總額之80%。近年金融業發展良好,近年來坦尚尼亞政府致力發展紡織、皮革及食品加工等產業,歡迎外資踴躍前往設廠投資。

A: 肯亞位於東非交通樞紐,係重要經貿及金融中心,GDP成長率平均超過5%,國民平均所得已達世界銀行中等收入水準,人均國民收入約2000美元,人口高達5仟萬,惟貧富差距大。農業為肯亞主要產業,約占GDP的1/3,農業技術水準不高,多屬小農規模,另觀光業亦為重要經濟收入。肯亞政府採取開放經濟體制,包括開放外匯管制、停止物價管制、採取謹慎貨幣政策以吸引外資。

A:尚比亞在過去10年為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2018年經濟成長率3.7%,該國以農業、礦業及觀光為重要產業支柱。尚比亞為非洲第二大銅礦出口國,僅次於剛果,尚比亞政府為減緩對礦業過度依賴,致力促進產業結構多樣化,如發展製造業、旅遊業、農業及營建業等,促使礦產及農產品可在尚比亞進行加工處理、強化各國家公園發展成世界級旅遊景點、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已吸引更多外人投資。

A:自2016年起,政府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支出,衣國GDP每年成長率高達8%至11%,成為東部非洲經濟快速成長國家之一。衣國70%勞動力集中於農業,主要外匯來源來自出口咖啡、活體動物等農產品。由於近年經濟快速發展,服務業及製造業急起直追,占GDP比例逐年上升。政府正積極發展製造業、紡織業和能源業,以促使產業多元化發展。

A:波札那主要優勢為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藏為鑽石,其次為銅、鎳、煤、蘇打灰、鉑、金、錳等。石油勘探正在進行之中。鑽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另銅鎳礦蘊藏量為4600萬噸,煤蘊藏量170億噸。另政府治理名列非洲之首,政經情況穩定對外人投資極具吸引力。

A: 南非:南非在經濟規模、實際利率、進口補償、人口因素等方面表現良好。該國是非洲綜合實力首強及世界礦產資源大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當地發展產業如金融業、製造業及服務業等類別較為齊全。另法律體系相對完備,市場化程度高,是金磚國家及G20國集團唯一參與之非洲成員。近年來,中國與南非關係快速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全面推進。南非不僅是亞洲國家投資者赴非洲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同時因其顯著的經濟擴張力,也是亞洲國家投資者進軍非洲大陸的重要跳板。

A:資料來源:CNBC 日期:2020年9月1日 新冠疫情凸顯美國百貨公司對時尚銷售過度依賴,無法適應當前零售環境。百貨公司以往銷售多樣性商品,現在逐漸被大型連鎖零售商Walmart及Target取代;Best Buy與Amazon搶占電子商品類別;Home Goods 及Wayfair成為消費者家居裝飾首選;Williams-Sonoma在高級家電與餐具零售搶得一席之地。 服飾銷售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由於居家避疫與商店關門,很少民眾在乎新衣服購買,且許多民眾失業與支出減少,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本年6月服飾零售教去(2019)年同期下降約25%,7月則下降20%。根據市研公司Retail Metrics預估,百貨公司本季度虧損將達12億美元,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恐下降691%。 1992年百貨公司銷售占零售銷售(不含汽油及汽車經銷)的14.3%,2019年已降至3.7%,本年已有百貨公司不敵疫情宣布破產,例如:紐約的高級百貨公司Barneys New York、近2百年歷史位於紐約的Lord & Taylor準備清算所有店面。分析師表示,百貨公司須加強投資電子商務、處理房地產等固定成本問題,以及重新陳列銷售商品。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cnbc.com/2020/09/01/coronavirus-us-department-stores-could-be-in-their-last-stages.html

A: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子公司RATP Dev近日宣布與埃及國家隧道局(NAT)正式簽約,獲得首都開羅市地鐵第三號線15年的營運暨維修權,合約超過11億歐元,係埃及國家隧道局首度向外國廠商轉交營運權,加速法國企業結盟布局北非市場。 開羅都會區超過2000萬居民,為非洲人口最密集的大都會圈,長期因大眾交通不足造成塞車問題。該合作案為埃及總統2017年訪法促成的簽署雙邊合作協議之一,開羅地鐵三號線自2012年開通、本(2020)年8月延長部分路線,法商續於9月簽約移轉。RATP將設立訓練中心並允諾聘僱至少90%的在地員工,另須2024年前完成該線所有延伸工程。 埃及國家隧道局前於2015年委由軌道集團Alstom組成的法商聯盟,針對新軌道訊號系統Urbalis進行設計、製造、測試、營運與維護工程,另由泰雷茲集團(Thales)提供監測通訊整合系統。此外, Bouygues、Colas Rail、 Egis、Systra與Vinci等法國工程業者現階段亦參與開羅地鐵三號線延伸之基礎建設工程。 RATP係由法國政府持股之國營企業,負責營運巴黎都會區大眾交通系統,包括地鐵、輕軌、公車、纜車等。該集團自2010年成立子公司RATP Dev致力開發國際市場,包括參與營運倫敦都會公車、佛羅倫斯輕軌、阿爾及爾地鐵及輕軌、卡薩布蘭卡輕軌、首爾地鐵、香港輕軌、南非鐵路、杜哈地鐵、美國華盛頓及亞利桑那輕軌等計畫,集團策略已逐步邁向國際化。 鐵路軌道系統為法國工業極具國際競爭力之領域,法商近年積極投入智慧軌道解決方案,尋求與外國夥伴合作。

A:法國道達爾集團(Total)近日宣布與澳洲麥格里綠投資集團(GIG)成立合資公司,將參與南韓5座浮動式離岸風場、共計2GW之離岸風電開發案。該案為Total從石油天然氣事業轉型投入風電之第3項計畫,同時為參與亞洲離岸風電開發的首座案例。 Total在本(2020)年3月啟動與英商Simply Blue Energy合作,在英國凱爾特海域Erebus建造約96MW的浮動式離岸風場,接續6月宣布參與英國蘇格蘭海域第2座約1.1GW的浮動式風場,9月再宣布參與南韓2GW浮動式風場,展現Total跨足離岸風電之決心。同時,該集團先前併購Global Wind Power法國分公司,取得1GW陸上風場,加速在海陸風電布局。 另一方面,南韓政府則於本年7月宣布「Green new deal」綠能政策,規劃2030年前再生能源佔總能源比達20%,其中目標離岸風力發電達12GW。為配合南韓政策,Total與麥格理預計最快2023年將落成首座500MW風場,現階段刻正對風場規模及採用技術進行評估。 Total集團積極轉型投入再生能源,迄今累積開發3GW,目標2025年前將達到25GW:除前述離岸風電外,其在太陽能電場已開發1.9GW實績,遍佈日本、南非、智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另計畫在歐洲市場推展生質能計畫。 Total選擇與麥格理綠投資集團合作,係倚重其澳洲夥伴在亞洲及歐洲累積的豐富風場開發經驗,未來亦不排除有機會透過類似合資模式,投入更多亞洲國家風場開發。

A:OECD於本年8月26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各國為遏阻新冠病毒擴散採取之封鎖措施,已衝擊其會員國第2季經濟表現,相較第1季,GDP衰退幅度達9.8%。OECD稱本年第2季衰退係前所未有,程度更甚2009年第1季發生全球金融風暴之際(衰退2.3%)。   檢視G7國家第2季經濟表現,與第1季相比,受創最深之國家為英國(GDP衰退20.4%),其次是封鎖措施較嚴之法國(衰退13.8%);另義大利、加拿大、德國及美國GDP衰退幅度分別為12.4%、12%、9.7%及9.5%。OECD指出,推估可能因日本採取之封鎖措施較為寬鬆,致該國GDP衰退幅度較輕(7.8%)。   另外歐元區及歐盟區第2季GDP較第1季衰退12.1%及11.7%,對比第1季衰退3.6%及3.2%,顯示經濟表現受疫情衝擊程度嚴重。   OECD指出,會員國第2季經濟表現與上年同期相比,GDP衰退幅度為10.9%;在G7國家中,英國受創最深(GDP衰退21.7%),美國衰退程度則最輕微(衰退9.5%)。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IAR   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於9月1日週二報導,波蘭2020年7月份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2%,低於6月份的3.3%,在整個歐盟居第二低的結果。最低的失業率記錄是在捷克(2.7%)。另一方面,最差的情況是在希臘(達到17%)及西班牙(15.8%)。   根據波蘭統計局(GUS)的數據,以月計算,波蘭2020年7月份的失業率保持在6.1%的水準。GUS與歐盟統計局的數字之間的差異是由於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造成的。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顯示,7月份在勞工局登記的失業人數為544,000人,而6月份為556,000人。   歐元區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失業率從2020年6月份的7.7%上升至2020年7月份的7.9%。歐盟2020年7月份的平均失業率從上個月的7.1%上升至7.2%。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PolandIn   根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估計,2020年波蘭紡織品及鞋類的銷售額可能下降21.5%至200億波幣。而在建築領域的銷售成長10.1%至179億波幣,家具及家用電器商店領域的銷售成長11%至143億波幣。同時,零售研究所所長Anna Szmeja認為,上週日在購物中心從大量顧客所觀察到的事實證明,他們歡迎廢除週日貿易的禁令。   另據CBRE的一項調查指出,有51%的客戶希望商店每週開放7天。儘管如此,政府認為沒有理由取消該禁令。而S所長認為恢復週日貿易將對銷售產生積極影響,並幫助零售商從因疫情大流行所造成的經濟下滑中更快恢復。據估計,取消週日貿易禁令可能導致客戶數量成長4%,營業額成長1.8%。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Polish News Bulletin   由於當前的政治動盪,在白俄羅斯運營的波蘭公司企業擔心該國的長期不穩定情勢。在白俄羅斯大約有400家波蘭公司。波蘭在白俄羅斯之外人投資排名第四,僅次於俄羅斯、英國和塞浦路斯。目前,儘管有政治抗議活動持續發生,供應鍊和物流仍未中斷,企業也照常營業。唯一的問題是網際網路不穩定,因為在較大型的集會期間白俄羅斯政府當局會切斷網路。波蘭企業家指出,到目前為止,與COVID-19相關的旅行和過境限制給企業帶來的問題更大。但這並不意味著白俄羅斯的生意容易做:波蘭公司抱怨當地市場監管過度,且有遭歧視情形,未獲與當地公司相同待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衛生部和衛生檢查總局(GIS)建議民眾防範COVID-19大流行再度爆,因而引起民眾對某些防疫產品的需求。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的銷量增加外,據藥房反應,非接觸式溫度計和肺炎球菌疫苗的需求亦增加。溫度計已由學校、托兒所和其他教育機構購買,因為他們必須對進入建物之學生測量其體溫。平均每家藥房每月之溫度計銷售收入從7月份的418波幣增長到8月份的750波幣(月增率近80%)。預計9月仍將持續此趨勢。個人和企業也對溫度計有需求。衛生部和衛生檢查總局(GIS)建議傳染風險高的人施打肺炎球菌疫苗。儘管只有兒童享有疫苗補助(可免費施打),且一劑疫苗的價格達250波幣,但過去數週疫苗的供應持續減少。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Polish News Bulletin   根據波蘭中央統計局(GUS)的CPI預估,8月份波蘭的通脹率年增2.9%,月減0.1%。原先預測值為CPI年增3%,與前一個月持平。8月份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年增3%,月減1.1%。能源價格年增4.5%,月增0.1%,而私家車燃料價格則年減12.3%,月增3.3%。波蘭發展部表示,8月CPI低於預期,在9月仍會維持相同水準,可能年增3%,月增0.2%。另Pekao銀行指出,快速估算顯示核心通貨膨脹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至約4.1%。這是2018年12月以來核心通脹率首次下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9.02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從7月份的52.8點下降至8月份的50.6點。結果令分析師失望,他們本來預計8月份的PMI將達52.9點。據Markit研究公司稱,對波蘭PMI的最大負面影響是新訂單和工業產出的次級指數。該研究的作者群指出,對波蘭製造產品的需求在8月份停滯不前。但波蘭發展基金(PFR)主席Paweł Borys在Twitter上表示,波蘭的PMI仍高於50點,顯示經濟正在擴張。B氏補充說,結果證實了COVID-19大流行後經濟復甦將先出現急劇反彈,隨後趨於平緩。波蘭經濟研究所認為,8月份PMI下降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內波蘭的經濟活動復甦速度將減緩。但其他調查則顯示波蘭行業較樂觀之評估。

A:依據奧媒標準報本(109)年9月1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衝擊奧地利就業市場。依據奧國就業服務中心(AMS)資料,按奧國較嚴格定義計算,2020年8月份奧國失業人口422,910人,失業率為9%,包括371,893登記失業人口及51,017接受職業培訓者,較2019年同期增加27.9%(+92,219人)。另目前共有452,499人獲准申請縮短工時,較7月底無顯著增加。 以業別來看,受衝擊最大之餐飲旅宿業2020年8月失業人口(含接受培訓者) 50,788人,較2019年同期增加55.7%。另預計2020年低收入補助金領取人數,亦將因新冠肺炎疫情增加;2019年為267,683人,較2018年減少7.6%。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