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洛杉磯港本年7月份貨運量為今年截至目前最高的一個月份,惟仍較去年同期少了6.1%。7月份碼頭裝卸85萬6,389個20英尺貨櫃,加上11次臨時增加的船班,增加當月的貨運量。 與去年同期比較,洛杉磯港進口量則下降了4.3%,為45萬6,029個貨櫃,而出口則下降21.7%,為12萬6,354個貨櫃。運回海外的空貨櫃量,今年和去年一樣保持在27萬4,000個貨櫃左右。 洛杉磯港執行長Gene Seroka表示,今年7月份的貨運量,是自洛杉磯港設立114年來的第七高。與6月份比較,也有24%的成長。7月被取消的船運僅有兩艘,8月目前只有1艘。 今年1至7月份的總貨運量,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5.3%,為461萬8,278個貨櫃。7個月份的進口總量較去年同期少了12.1%,出口量和空運量則分別落後18.3%和18.7%。 Seroka補充,過去21個月,洛杉磯港的出口量下降了20%,主要為中美的貿易局勢緊張。洛杉磯港的貨運量曾連續11個月呈負成長。在2008年到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洛杉磯港則曾有連續15個月的負成長紀錄。Seroka表示,負成長的期間長短絕非是我們想要突破的目標。 新聞來源
A:為使大眾減少身處公共場所的遭受新冠病毒疫情傳染的疑慮,飯店、航空公司、汽車租賃和運動場館開始與具知名度的清潔產品公司合作,簽署清潔合作協議,並爭取認證,以利建立消費者信心。 與政府衛生部門不同的是,清潔產品製造商係透過向商家收費或增加其產品的銷售而獲利,並且在商家張貼該品牌之標籤及貼紙,裨便消費者辨認消費場所已經過該公司的消毒、清潔以利建立信心。餐旅專家表示,企業接受這項合作係考量現今顧客注重消費場所的消毒更甚優惠價格。健康專家則指出,看到這些經認證之知名清潔品牌,將使顧客感到安心。 部分的合作協議裡,是由清潔用品公司為合作夥伴擬定消毒標準。其他協議,則由清潔專家制定認證計畫,飯店和場館等必須通過該計畫的標準,才得以張貼該清潔品牌標示。 GABC和清潔、消毒產品製造商Ecolab各自為數家飯店和體育館制定了認證計畫,旨在協助商家滿足地方、州和聯邦要求的消毒準則。 位於洛杉磯的Staple Center體育館已獲得全球生物風險諮詢委員會(GBAC)認證。其他包括南加州的Ritz-Carlton Laguna Niguel和Monarch Beach度假村,皆表示正積極取得認證中。Lysol和Clorox兩家知名的清潔品製造公司則透過合作關係,推廣其品牌形象,尋求與商家的合作以創造雙贏商機。 清潔標準和認證計畫,著重於用醫院等級消毒劑清潔、擦拭,在員工和客戶間安裝玻璃,並要求配戴口罩或面罩。申請認證的企業,須提交現有消毒程序的說明報告,包括所用產品的清單送交GBAC等認證機構審查,目前這些審核過程,皆是透過電話或視訊進行,認證機構將會提供相關協助及建議以利申請的商家通過審核。 新聞來源
A: 一、宏都拉斯: (一)宏國衛生部8月16日公布統計,COVID-19確診個案增至50,502例,較前日增加523例,死亡1575例,增加8例 (二)宏國政府於8月17日開放國際航班重啟營運,出入境旅客須進入宏移民局網站https://prechequeo.inm.gob.hn填寫移民關Pre Check-in、健康與報關表格及遵循防疫措施聲明書;入境旅客須出示入境前72小時之PCR檢測或對武漢肺炎病毒特異性(Especificidad)達85%及敏感度(Sensibilidad)達98%快篩檢測之陰性證明文件;遵循防疫措施並配戴口罩,於機場接受衛生單位人員檢查後,由衛生單位人員決定是否須進行檢疫。出境旅客須確認符合出境及目的地國家之所有規定。倘旅客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疑似感染COVID-19肺炎,將依機場防疫作業標準程序處理。 二、貝里斯:8月16日公布統計,COVID-19確診個案388例,較昨日增加32例。死亡3例,增加1例。 三、聖露西亞:8月16日公布統計,COVID-19確診個案25例,並未增加。死亡仍為0例,亦未增加。
A:日期:109年8月17日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美中貿易大戰於2018年開打,捷安特將部分中國產線轉回台灣,2019年因應歐盟對中國製電動單車課徵反傾銷稅,該公司開始在台灣生產電動單車,然美國市場對單車需求在新冠疫情爆發後激增,台灣生產無法滿足需求。捷安特無懼川普政府額外關稅費用,加快中國生產滿足市場需求:川普政府先前暫時豁免的額外單車及電單車關稅,預計本年8月7日將恢復單車關稅,9月20恢復電動車關稅。然因台灣生產供不應求,儘管需要承擔額外的關稅成本,仍有意增加在中國大陸的生產。 捷安特仍以中國為生產重心,目前在中國有5座工廠,占總產量70%,倘無美中貿易戰因素,該公司生產將回歸中國,惟面臨中國勞工短缺問題,捷安特近日在匈牙利建廠,預計明年將生產30萬單車,目前尚未有在東南亞設廠計畫,主因係東南亞市場太小。該公司杜董事長綉珍表示,在美投資設廠非常困難,然美中貿易戰開打後,該公司已不排除任何可能,強調自動化機械人的運用,有助實現在美投資設廠。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nytimes.com/2020/08/17/business/giant-bikes-coronavirus-shortage.html#
A:中國在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審查前增加採購美國原油。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Vortexa估計,下個月將有1,400萬桶(裝滿七艘超大型油輪)的美國原油運往中國,近乎8月份的兩倍。 Bloomber指出,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資料,今年前六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僅達到貿易協議承諾金額約23%。中國國企於此時大量採購美國原油,反映中方希望落實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有關增購美國能源產品的承諾。隨著中國經濟逐步復甦,煉油廠不斷提高運轉率,也是增加採購的另一個原因。 但Vortexa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原油庫存仍高,加上美元原油價格不比中東其他競爭對手便宜,研判增加對美國原油的採購應是基於政治目的。 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審查原訂於上周末舉行,由於中美關係惡化而延後。
A:資料來源: 彭博新聞 美中貿易戰及新冠狀疫情推動供應鏈移出中國,而美國蘋果公司重要供應鏈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各國未來都將會有各自的製造業生態系統,儘管中國在鴻海的製造業版圖中仍將發揮關鍵作用,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日子已經過去。 鴻海目前在中國以外的產能比率為30%,高於2019年6月的25%,該公司將逐步在中國以外,如東南亞等地增加產能,以避免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增加。鴻海表示,無論在印度、東南亞還是美洲,每個國家都將會有各自的製造業生態系。因此,雖然中國在鴻海的製造業務,仍將發揮關鍵作用,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日子也已經過去。 鴻海曾表示,倘有需要,蘋果的iPhone產品亦可以在中國以外生產。美中雙方仍在進行貿易談判,惟鴻海的評論,使人們越來越肯定,以中國為中心的電子供應鏈將隨著時間分散。鴻海計畫擴大在印度組裝iPhone產品,此將幫助其擴大印度13億美元的市場佔有率,隨著美中之間的關係緊張,該公司試圖將美國公司的部分供應鏈轉移到中國境外。
A:資料來源: 富比士 「 BP 2020年世界能源統計回顧」指出, 2019年全球再生能源消耗量繼續加速成長,與2018年相較成長12.2%。過去10年,再生能源消耗量年平均成長率為13.7%。 再生能源係過去10年,全球唯一以2位數成長的能源類別。整體來看,2009年全球再生能源消耗量為8.2 exajoules,於2019年成長4倍,達到29.0 exajoules。再生能源消費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風能、太陽能及生物燃料,第二類包括地熱能及生質能等。 水力發電代表一種成熟的能源生產方式,將其作為另一個再生能源類別。水力發電在全球成長速度比太陽能等現代再生能源緩慢。過去10年,水力發電消耗量以年平均1.9%成長。2019年全球水力發電消耗量佔世界主要能源消耗量6.4%。2019年全球現代再生能消耗量佔主要能源消費量5.0%,惟此類別可能在未來5年超過水力發電。 再生能源類別可進一步細分為再生能源電力(Renewable Power),其佔所有再生能源消耗量86%。此一類別中,風能及太陽能佔大部分消耗量,分別為51%及26%。儘管風能消耗量保持領先於太陽能,惟太陽能消耗量成長速度約為風能的2倍,並且有可能在未來10年取代風能,成為主要電力來源。 2019年,前10大國家佔全球76%再生能源消耗量。美國再生能源的每人平均消費量仍遠領先中國大陸,倘美國成長率繼續低於中國大陸的三分之一,則中國大陸超越美國也將僅是時間的問題。 2019年全球前10大再生能源消耗量排名如下表: 國家 exajoules 全球佔比 10年年平均成長率 中國 6.6 22.9% 33.4% 美國 5.8 20.1% 10.1% 德國 2.1 7.3% 9.3% 巴西 2.0 7.0% 9.9% 印度 1.2 4.2% 17.1% 日本 1.1 3.8% 13.3% 英國 1.1 3.7% 17.8% 西班牙 0.7 2.6% 6.3% 義大利 0.6 2.2% 13.2% 法國 0.6 2.1% 10.9% 目前,全球總體能源消耗量正在增加。過去10年,雖全球再生能源消耗量增加約21 exajoules,惟總體能源消耗卻增加101 exajoules。其中,石化燃料消耗成長佔大部分。10年來,各類石化燃料消耗量均增加。因此,儘管再生能源幫助減少二氧化碳排 放,惟由於石化能源消耗總體增加,全球碳排放量仍在繼續成長。
A:資料來源: 華爾街日報 因新冠疫情衝擊,美國各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航空 (American Airlines)、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等,近期表示盼聯邦政府再次伸出援手,提供資金以避免大量裁員。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3月份通過的CARES經濟紓困法案,美國各航空公司獲得250億美元援助的條件之一,為禁止在本年夏天裁員或強迫制員工休無薪假。該限制條件將於10月1日解除,屆時各航空公司極可能要求員工休無薪假,將有超過7.5萬名機師、空服員、機組人員受影響。 目前部分美國航空公司正試圖再獲得政府為期6個月的紓 困資金,俾在不進一步危及自身脆弱的財務狀況下,在明(110)年3月前避免大量裁員。美國航空首席執行官Doug Parker將前往華府遊說國會議員、西南航空Gary Kelly上週表示已親自前往國會與議員進行數次談話、聯合航空首席執行官Scott Kirby亦參與相關對話。目前聯邦參議院共和黨提出的下一波新冠紓困草案尚未包括紓困航空公司員工。
A:資料來源: 華爾街日報 美國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正式於8月3日對波音公司737 MAX飛機之復飛提出方案,要求737 Max飛機在獲准重新載客之前在需硬體、軟體、機組人員培訓及設備維護等進行全方位的改變。 美國航空管理局所提出的方案長達36頁,內容包含詳細的技術解釋和飛行員在緊急情況下需進行的多項檢查列表,基本上遵循美國航空管理局於108年3月勒令737 MAX停飛前已制定的各項飛航安全強化措施。 對737 MAX機隊、波音及其客戶而言,該方案之提出意味FAA、外國監管機構及波音已就最重要的修復措施和具爭議性的技術細節達成共識,在45天的公眾評論期後,FAA仍需花費數週時間進行分析和回應。倘進行順利,737 MAX將可能在明(110)年初恢復廣泛的商用服務。 FAA將在一系列的獨立技術審查、國際飛行員模擬器測試、以及公眾評論特定飛行員培訓要求的結果。波音發言人表示,雖然波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此方案之提出為機組認證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A:資料來源: 華爾街日報 新冠狀疫情導致旅行活動大幅減少,造成波音、空中巴士及各航空公司飛機的各類零件供應商亦開始面臨營運困境紛紛裁員。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旗下飛機引擎零件製造商Precision Castparts成為最新一家公布大裁員消息的供應商。該公司本年初以來已裁員1萬人,占員工總數30%。波音及空中巴士已經向零件供應商表示,未來幾年計畫降低飛機產量。 依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年初以來,美國航空製造商已經裁撤超過10萬個工作。廠商因仍停飛的波音737 MAX大幅減產已經面臨壓力,疫情爆發更是雪上加霜。航空產業就業人數截至2019年年底曾增加至近100萬人,本年6月30日已降至92.5萬人,近幾週的裁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 737 MAX最大零件供應商Spirit AeroSystems Holdings公司將裁員8,000人,約佔該公司商用航空部門員工總數40%。通用電氣航空部門將裁員1.3萬人,而其他各大零件供應商近幾週也紛紛披露將裁員的消息。Spirit財務長Mark Suchinski表示,本年接獲飛機製造商生產計畫調整消息比過去5年的總和還要多。 航空供應鏈企業除面臨737 MAX問題之外,也遭到其他因素的打擊。新飛機總產量下降,航班驟減(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飛機處於停飛狀態)已使市場對飛機零配件及新座椅等改良方面的需求下滑。訂單量減少的同時,供應商在早期為飛機產能及航空旅客穩定增加而已經投入資金購置新設備、招募新員工。惟疫情爆發,這些營業規劃變成多餘。波音供應鏈有超過1萬6千家供應商,其中不少廠商同時也是空中巴士及美國國防部承包商。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波音公司預計今年將生產大約240架飛機,與2019年相比減少三分之二,且本年內已經兩次下調737 MAX產量預測。該公司7月份僅交運4架飛機,MAX生產速度僅為每月12架,較上年下降三分之二。此外,空中巴士也正在削減三分之一產能。疫情爆發之前,波音為支持供應商,訂購超過需求的零件為MAX增產做準備,惟增產計畫並未實現。儘管波音加快向供應商付款速度,惟下單速度卻在放慢。零件供應商Raytheon預計2021年下半年才開始交運新MAX飛機的零件。 AeroDynamic Advisory諮詢顧問公司總經理Kevin Michaels表示,生產下滑速度比想像更恐怖。按照波音及空中巴士公布的新生產速度,本年底一些小型零件供應商將被迫縮減,甚至退出商用航空業務,而轉向軍用航空業務。航太供應商通常同時為商用及國防客戶提供零件及材料,美國國防部訂單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航空產業危機。美國國防部利用聯邦紓困經費,以加速執行與大型國防承包商的合約及付款,而對公司溢注現金。零件供應商面臨最直接的財務挑戰在售後市場服務,此為最有利可圖的業務。新零件通常以成本價或虧本出售,供應商主要通過售後市場來回收投資。 雖然航班已經從4月份低點回升,但復甦仍為局部的,航空公司也大幅削減售後零件採購支出。據OAG Aviation Worldwide數據提供廠商資料,全球航空運輸量仍比疫情前水準低50%左右。美國聯合航空表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該公司6月份維修支出下降70%以上。此意味隨著飛機閒置,維修引擎的需求也減少。同時,航空公司更換舊飛機計畫也延遲或取消。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美國製造業報佳音,7月製造業指數出爐,報54.2,高於市場預期,為連續2個月擴張。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簡稱ISM)公布最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指數達54.2,高於6月份的52.6,增幅1.4。該數值高於50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擴張。 新訂單的指數比6月大幅上漲5.1,到61.5。 生產指數漲4.8,到62.1。 積壓訂單指數漲6.5,到51.8。 就業指數漲2.2,到44.3。 供應商交貨指數下跌1.1,到55.8。 庫存指數下跌3.5,到47。 價格指數漲1.9,到53.2。 新出口訂單指數漲2.8,到50.4。 進口指數漲4.3,到53.1。 在18個製造產業中,有13個產業在7月報告中成長,以木製品、家具相關產品居首。出現萎縮的3個產業則是運輸設備、機械和金屬製品。 美聯社報導指出,雖然PMI指數連續第2個月高於50,代表製造業再次擴張,但經濟學家提醒,美國南部、西部和中西部地區的感染蔓延,或使製造業前景再度蒙上陰影。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美國租車平臺Uber近期公布財報顯示,由於核心租車業務沒有起色,其第2季再度虧損逾10億美元。不過,該公司旗下送餐業務Uber Eats營收則成長超越租車營收。 Uber表示,受到疫情衝擊,第2季租車業務毛收入與去年相比大跌75%至30.5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34.7億美元;該業務營收過去占公司總營收近2/3,第2季末僅比4月的低谷上升5%。但Uber Eats當季毛收入為6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優於市場預期的65.7億美元;該業務淨收入為12億美元,同樣成長一倍。 Uber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表示,疫情已經讓送餐從一項奢侈活動轉變為生活需要。他相信即使疫情降溫、「居家防疫」措施解除,顧客仍會繼續通過該公司的服務訂購食物及其它項目。除Uber Eats,該公司也推出Uber Connect新服務,通過UberX司機在本地遞送小件包裹。該服務自6月初推出以來,已在全球遞送300多萬趟包裹。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美國勞動力市場7月仍繼續成長,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失業率雙雙優於市場預期;連續2個月創紀錄的薪資成長在7月有所放緩,但仍優於華爾街的預期。 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就業數據,7月美國就業人數連續第3個月攀升,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6.3萬,失業率從之前的11.1%降至10.2%,優於經濟學家預期。7月薪資增加者有176萬(其中餐館的薪資增加者有50萬),超過預期的148萬,6月增幅為479萬。 7月就業人數增幅最大的是休閒和酒店業、政府、零售業、專業和商業服務、其它服務業和醫療保健業,勞動力市場數據反映因疫情減少的經濟活動持續在恢復。休閒和酒店業增加59.2萬個工作,其中50.2萬個來自餐飲業。政府單位增加30.1萬個、零售業增加25.8萬個、專業和商業服務增加17萬個、其它服務增加14.9萬個、醫療保健增加12.6萬個、運輸和倉儲業增加3.8萬個及製造業增加2.6萬個。總就業人數在7月增加140萬,達到1.435億。就業人口比率上升0.5%,達到55.1%。 該月全職工作人數為1.195億人。從事兼職工作的人數增加80.3萬人,達到2,400萬人。此外,兼職失業者的比率從18%下降到16.5%。儘管3個月來新聘或重返工作的勞工增加930萬人,但總就業人數仍比2月份少1,290萬人。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高盛在最新報告將美國2021年的GDP成長率由先前預測的5.6%,上修到6.2%,理由是疫苗將在明年第2季末以前大量普及。該報告也同時將美國失業率2021年底由先前預測的7%,下調到6.5%,較最新的10.2%明顯下降。預期2020年底失業率仍高達9%。 消費方面,高盛預期2021年上半年消費支出將加速,因疫情期間被限制的許多經濟活動將重新啟動。 皇家加勒比海國際郵輪公司(Royal Caribbean)由於停航,該公司第2季虧損16億美元,近期已籌資65億美元應急。疫情嚴重之際,人們聞郵輪而色變,多數郵輪公司迄今已5個月停航,最快也要今年9月以後才能復航。該公司執行長Richard Fain表示,疫情期間壓抑的需求將在2021年爆發,該公司目前已接到顯著的新增訂單量。 此外,美國各大航空股也表現良好,除反映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資料顯示旅遊人次攀升至3月17日以來新高之外,美國參院也同意額外紓困航空業。
A:資料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儘管新冠確診病例持續攀升,美國小型企業似乎已經適應疫情危機,開始對前景轉向樂觀,根據SurveyMonkey的最新調查,小型企業信心指數在第3季回升到53。CNBC報導,美國小型企業信心指數在第3季出現反彈,由於小企業普遍感到樂觀,並調整經營模式以適應新的經濟和公共衛生常態,該指數從第2季歷史最低點的49上升到第3季的53。該調查報告在7月20日至27日訪問2,000多名小企業主。 雖然第3季信心指數回升,但因最壞的情況尚未結束,小型企業復甦前景依舊漫長,業主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當季數據是該調查史上第2低的數據,比年初的信心指數低8%。 本季調查中,有36%企業表示目前的經營狀況「良好」,比上季的18%有很大的改善。近三分之二的企業主表示能夠維持更長的經營時間,按目前條件下,能夠繼續經營一年以上,比5月份增加一倍。接受調查的小企業中,僅13%企業仍在停工,大多數曾經裁員的企業已經重新僱用部分或全部勞工。有25%業主重新聘僱員工;其中有三分之一業主重新僱回部分員工。只有15%業主並未僱用員工,也不打算僱用。近四分之一的企業表示經營狀況不好,為年初表示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數量的3倍。 調查發現,近70%的業主認為,疫情對經營方式產生永久性影響,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不得不花更多費用購買新的防疫相關設備。有三分之一表示,這些新的防疫成本讓利潤減少,但只有9%業主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客戶。 據美國聯邦眾議院小企業委員會報告,有11萬家小企業因疫情永久關閉,全美還有750萬家企業面臨同樣的命運。目前為止,國會參眾兩院尚未就新的紓困方案達成任何協議,包括新的貸款項目和為企業提供第2次薪資保護計畫貸款。川普已經簽署的行政命令僅包括:失業援助、停徵工資稅、學生貸款減免及房屋驅逐保護令,並未包括對小企業援助。
A:根據智利央行8月18日公布今(2020)年第2季國民帳戶報告,智利今年第2季 GDP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1%,創下自1982年經濟危機以來最差紀錄。 央行報告分析,此結果係受Covid-19衛生緊急事件影響,影響人員流動和生產企業的正常運營。受影響最大的活動是個人服務、貿易、運輸、建築、餐廳和旅館、製造業和商業服務。從支出角度來看,這些影響反映在家庭消費和投資的減少(家庭消費下降22.4%,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下降15.1%),導致國內需求下降19.1%(第1季下降2.8%)。 央行報告另修正今年第1季GDP成長率為0.2%(原為0.4%)。
A:智利總統皮涅拉8月16日宣布啟動「經濟逐步恢復計畫」(Paso a Paso, Chile Se Recupera),透過擴大投資、就業協助、支持中小企業及簡化許可程序等4大面向以使智利安全逐步地全面恢復發展。 該計畫主要重點為一項總投資額約340億美元之公共工程投資計畫,涵蓋住房、道路、港口和機場、水利工程、農村飲用水、聖地牙哥首都區地鐵和鐵路網絡、城市交通以及區域之間的擴展和完善等項目,旨在於2020年至2022年創造25萬個就業機會,並恢復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失去的180萬個工作。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8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29/P200號(商情文號:第529號) 商情本文: 美國製藥企業Merck擬投資10億英鎊在英國重要交通樞紐King's Cross火車站對面的倫敦市中心著名地帶建立英國研究實驗室。該公司稱為MSD(Merck Sharp & Dohme),以區別位於德國Merck公司,該公司預計在2萬5千平方米的佔地上僱用800名員工。 若倫敦市Camden 地區政府核准該公司設立研究中心之規劃,則該公司預計將於2021年底動工,在2025年遷入。大多數員工將從位於倫敦較小的現有實驗室及其在英國Hoddesdon 及Hertfordshire地區的商業中心遷出並遷入新地點,該計畫將為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提供約120個新工作機會。 Merck公司係於2017年12月承諾在倫敦建立研究中心,當時獲得英國政府讚揚,以推動英國脫歐後生命科學策略的發展。Merck公司的英國研發中心將是其在美國以外的第一間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將進行初期階段研究以發現新藥品。位於倫敦的科學家將專注於衰老疾病,特別是神經科學。
A:參考資料:BBC News 日期:109年8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28/P200號(商情文號:第528號) 商情本文: 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英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於8月18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7輪談判中,英國將繼續縮小雙方差距,仍相信英國可以在9月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已排除延長12月截止日期以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本週的談判是預定在秋天之前進行的最後一輪談判,儘管雙方此前都表示會談將在9月繼續進行。 雙方將討論的問題包括運輸、警察合作、捕魚權和投資法規,亦將討論脫歐後的競爭法規和國家對企業的支持,這是迄今為止談判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英國將在脫歐過渡期結束時停止遵守歐盟關於國家援助的規定,且未透露其後續制度的細節。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BBC News, TheJournal.ie 日期:109年8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27/P200號(商情文號:第527號) 商情本文: 英國跨國飲料酒精公司Diageo PLC以最高可達6.1億美元之價格,併購由好萊塢演員Ryan Reynolds等人共同擁有的美國杜松子酒(Gin)品牌Aviation American Gin及其母公司酒精飲料批發商和分銷商Davos LCC。Aviation American Gin占美國第大2大高檔杜松子酒市場,以及極快速成長 。 Diageo與Aviation American Gin的交易包括3.35億美元的首期付款,並根據杜松子酒在未來十年的表現,可能會額外獲得2.75億美元。 2019年,由於北美對高檔杜松子酒的需求激增,Aviation American Gin的銷售額增長100%以上。此外,Diageo還將收購Astral Tequila,Sombra Mezcal和TYKU Sake等飲料酒精公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