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Public Sector Executive, Energy Live News 日期:109年8月14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10/P200號(商情文號:第510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8月12日宣布撥款800萬英鎊,從新的熱能網絡項目中為威爾斯南方的數百房屋和建築物提供低碳能源。這筆資金將開發一種新的分配管道系統,該系統將從中央熱源中吸收多餘的熱能(例如由Cardiff地區廢物產生的能量),並在Bridgend地區建立一個帶有蓄熱設施的熱電聯合供產工廠。該等熱源將為城鎮和市中心的公共建築提供熱能,並將來可以輕鬆連接到碳含量較低的新熱能來源。 該等新項目是英國政府3.2億英鎊熱能網絡投資項目(Heat Networks Investment Project)的一部分,用於支持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的熱能網絡建設。 目前,威爾斯9%的排放來自房屋和建築物,而少於5%的用於房屋和建築物取暖的能源來自低碳能源。透過重新利用當地廢物處理廠的熱能,與Cardiff地區網絡相連的民眾可以減少多達80%的碳排放。氣候變化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估計,為使英國能夠實現政府2050年實現淨零碳的目標,大約18%的熱量將需要來自熱能網絡。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Imperial College Healthcare, Local Gov 日期:109年8月14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09/P200號(商情文號:第509號) 商情本文: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於8月13日發表全球最大型家庭數量的抗體測試計劃的第一份報告,該報告追踪遭到COVID-19感染的英格蘭民眾。在今年6月20日至7月13日之間,超過10萬名志願者在家中使用手指點刺測試對自行進行測試,以檢查是否具有COVID-19病毒的抗體。其中,調查結果表明,到2020年7月13日,已經有340萬民眾(佔人口的6%)遭受COVID-19感染。 國家家庭測試研究報告的主要發現包括: •在倫敦,有13%的人有抗體,而在英格蘭西南部,不到3%。 •該研究表明,在養老院(16%)和衛生保健(12%)中直接接觸人群的工作人員感染比例較高,而非關鍵工人中只有5%。 •黑人(17%)、亞洲人(12%)和其他人種(12%)感染比例遠高於白人(5%)。 •96%確診為COVID-19的病例具有抗體。 •在18至34歲的人群中,抗體抗體的患病率最高(8%),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抗體患病率最低(3%)。 •生活在最貧困地區的民眾的抗體水平高於最富裕地區的民眾(分別為7%和5%)。 •相較獨居或僅兩人居住在一起(5%)的群眾相比,居住在六到七個人(分別為12%和13%)家庭中的人更容易被Covid-19感染 •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具抗體的可能性更低(分別為3%和5%)。 •32%的人報導沒有症狀,這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普遍(49%)。 此項監視研究將於今年秋季重複進行,並將進一步測試20萬民眾的抗體。該等家庭抗體測試可在15分鐘內提供結果,並且在大規模抗體監測研究中更實用。
A:參考資料: BBC News, The Telegraph, Express 日期:109年8月14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08/P200號(商情文號:第508號) 商情本文: 隨著「封城」措施逐漸放寬,英國政府宣布從本年8月15日起,將允許更多的美容護理、小型婚禮招待會和室內現場表演業者重新營運,以及保齡球館、賭場和軟性遊戲中心也將重新開放。同時,政府將對未在強制性場所戴口罩的民眾處以更高的罰款。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等區域政府有權自行設定放寬限制的時機。 最新的具体解封如下: •維持社交距離的觀眾可以參觀室內劇院,音樂和表演場所 • 最多允許多達30位客人在婚宴上坐下用餐 •少數體育賽事的試點 •允許賭場,保齡球館,溜冰場和軟式遊樂中心將恢復運作 •“近距離接觸”美容服務將恢復運作,但是工作人員必須戴上口罩和醫療用面罩 •預計最早將於本年10月1日恢復商業活動,會議地點將進行試點開放 但是,新的規則不適用於已經實施再次實施「封城」措施的地區性區域。夜店和迪斯科舞廳仍依法關閉的場所。 在目前的指導下,拒絕在強制性場所下戴面罩的民眾將面臨100英鎊的罰款,但若在14天內支付,則可減少至50英鎊。新的執法措施將使以後的犯罪屢次加倍,最高可達3200英鎊。政府還將對超過30民眾的非法聚會進行取締,此可能會使有責任的參與者受到最高10,000英鎊的罰款。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e Independent, ExecReview 日期:109年8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07/P200號(商情文號:第507號) 商情本文: 英國保守黨內約百餘位國會議員組成One Nation集團提出一份綠色政策報告,呼籲英國政府提前在2030年而不是在原先設定之2035年前禁止使用石化燃料汽車。One Nation集團並呼籲政府將電動汽車充電點作為新房屋的標準配置,及對企業投資電動汽車供應鏈提供更多誘因。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電動汽車仍僅佔英國新車註冊量的2%。 該報告還呼籲英國政府為低碳經濟發展綠色房屋、腳踏車道、就業培訓以及溫室氣體清除策略。保守黨國會議員Jerome Mayhew建議採用總體性財政措施,包括對進口製成品徵收全經濟範圍的碳稅和“碳邊界稅”,以為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籌集資金。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This is Money, Express 日期:109年8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06/P200號(商情文號:第50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部長Alok Sharma呼籲英國企業在英國政府於7月8日宣布的20億英鎊《綠色房屋補助金計劃》(Green Homes Grant Scheme)下註冊,以提供住房裝修服務。依該計畫,英國政府將補助多達三分之二的房屋裝修費用(最高10,000英鎊),以使60萬英國房屋更節能,並支持超過10萬個綠色建築就業機會,減少碳排放並幫助家庭每年可節省多達600英鎊的電費。 具體的住房裝修服務包括諸如牆壁、地板和屋頂的隔熱、更換單層玻璃改為雙層或三層玻璃以及低碳加熱(如熱泵或太陽能熱措施)等措施。 為參與該計劃並提供服務,相關企業必須在英國政府認可的非營利機構社會企業TrustMark中註冊。TrustMark首席執行官Simon Ayers表示,有2400萬套房屋待改善,以使英國能夠實現政府2050年實現淨零碳的目標。到目前為止,已有1,000多家英國企業申請該計劃。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Reuters, City A.M. 日期:109年8月13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05/P200號(商情文號:第505號) 商情本文: 隨著英國公共衛生局(PHE)調整計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死亡人數方法的審查,英國政府將從8月12日起採用新的方法來計算死亡人數並恢復每日發布數據。 舊方法被批評高估計因新型冠狀病毒的死亡人數,英國的4名區域首席醫療官建議採用統一措施,以報告整個英國的每日死亡人數。英國政府及區域政府已同意每日公佈實驗室確認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反應並在28天內發生的死亡人數。 截至本年8月12日起,在新的方法實施後,英國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造成的官方死亡人數現已降低5,000多至41,329名。
A:2020年8月13日在美國居中斡旋下,阿拉伯聯合聯大公國(簡稱阿聯)與以色列簽署歷史性協議,宣布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full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以色列承諾暫停(suspend)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未來數週內兩國官員將會面簽署雙邊投資、旅遊、直航、安全、資通訊、科技、能源、健康醫療、文化、環境以及互設大使館等相關協議。 阿聯主管外交事務政委Dr. Anwar Gargash表示,將確保以色列遵守暫停侵佔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土地,讓以巴雙方持續朝國與國為基礎解決方案前進(sustain efforts to achieve a two-state solution)。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以阿(阿聯)關係正常化有利雙邊在經濟、文化及科技領域合作,促進區域穩定與繁榮。
A: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俄羅斯邀請沙烏地主管健康官員及科學家,參訪開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疫苗Sputnik V的機構,評估疫苗準備情形。 俄羅斯主權基金-直接投資基金(Direct Investment Fund, RDIF)執行長Kirill Dmitriev表示,沙烏地規畫在8月16日當週造訪莫斯科Gamaleya研究院(Gamaleya Research Institute),準備在沙烏地進行第3階段疫苗測試(phase three test)。 沙烏地健康主管官員未特別確認該行程(the visit was not specifically confirmed by Saudi health official),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則表示,將與全球合作開發疫苗。 註: 1.俄羅斯Gamaleya流行病學暨微生物研究院(Gamaleya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and Microbiology)與俄國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 2.疫苗第1階段測試(針對38個人)於7月17日當週結束,第2階段共100個人的測試亦完成。俄羅斯主權基金執行長Kirill Dmitriev表示,預計8月進行第3階段臨床測試,受測人數將增加至上千人,沙烏地係第3階段測試目標國之一。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8月12日 2020年上半年奧地利集團Raiffeisen銀行羅馬尼亞分行淨利較2019年同期減少27%,達 5,780萬歐元。 2020年上半年羅馬尼亞Raiffeisen銀行營業額較2019年同期增加2%,達2億6,900萬歐元,貸款淨值成長率年增4%。 2020年6月底羅馬尼亞Raiffeisen銀行總資產較2019年同期增加7%,達95億歐元。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8月11日 2020年第2季羅馬尼亞出口較2019年同期減少33.5%,達115億歐元。 根據羅馬尼亞統計局的資料,2020年4月羅國出口減少47%、6月減少12%。 2020年上半年羅馬尼亞出口減少18%。 2020年第2季羅馬尼亞進口年減26.4%,達157億歐元;6月年減僅7.9%。 2020年上半年羅馬尼亞進口減少13%。
A:據澳洲統計局(ABS)頃發布之統計數據顯示,澳洲出口持續蓬勃發展,2019-20年度並締造最大貿易順差,達774億澳元,其中商品出口增加92.9億澳元,成長2.5%。本年6月澳洲商品與服務業出口保持連續30個月順差,較上(5)月增加8億6,100萬澳元,達82億200萬澳元。其中商品出口表現較佳者為金屬礦砂出口成長12億澳元(增幅11%),石油成長2億800萬澳元(增幅47%),藥品成長1億2,000萬澳元(增幅24%),商品進口亦成長12億8,900萬澳元(增幅6%),以服飾與配件、傢俱、柴汽油及太陽能面板等增長較多。 澳洲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表示,儘管國內外仍面臨新冠疫情諸多挑戰,如出口成本上漲及供應鏈中斷等,但澳洲資源、農業及先進製造業等出口仍續創佳績,並提及澳洲政府自新冠肺炎地方及產業紓困暨重建基金提撥3.5億澳元成立「國際空運協助機制」(IFAM),確保超過10億澳元產值之農漁產品,繼續輸銷中國大陸及中東等地。 中國大陸仍為澳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6月中國大陸為澳洲第1大商品出口市場,成長10億100萬澳元(增幅7%),達145億5,500萬澳元,占總出口之39%,主要出口增長產品包括金屬礦砂增長10億3,100萬澳元(增幅12%),達歷史新高之93億8,800萬澳元及汽油增長7,300萬澳元(增幅154%)。其他重要出口市場依序為日本、南韓、美國及英國。前述國家含中國大陸合計占澳洲總出口之68%。本年6月中國大陸亦是澳洲第1大進口商品來源,成長3%,達74億7,500萬澳元,占總進口之27%,主要進口產品為手提電腦、手機及電機產品等,其他重要進口來源依序為美國、日本、泰國及德國,前述國家含中國大陸合計占澳洲總進口之55%。
A:據澳洲統計局(ABS)頃發布之統計數據顯示,澳洲出口持續蓬勃發展,2019-20年度並締造最大貿易順差,達774億澳元,其中商品出口增加92.9億澳元,成長2.5%。本年6月澳洲商品與服務業出口保持連續30個月順差,較上(5)月增加8億6,100萬澳元,達82億200萬澳元。其中商品出口表現較佳者為金屬礦砂出口成長12億澳元(增幅11%),石油成長2億800萬澳元(增幅47%),藥品成長1億2,000萬澳元(增幅24%),商品進口亦成長12億8,900萬澳元(增幅6%),以服飾與配件、傢俱、柴汽油及太陽能面板等增長較多。 澳洲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表示,儘管國內外仍面臨新冠疫情諸多挑戰,如出口成本上漲及供應鏈中斷等,但澳洲資源、農業及先進製造業等出口仍續創佳績,並提及澳洲政府自新冠肺炎地方及產業紓困暨重建基金提撥3.5億澳元成立「國際空運協助機制」(IFAM),確保超過10億澳元產值之農漁產品,繼續輸銷中國大陸及中東等地。 中國大陸仍為澳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20年6月中國大陸為澳洲第1大商品出口市場,成長10億100萬澳元(增幅7%),達145億5,500萬澳元,占總出口之39%,主要出口增長產品包括金屬礦砂增長10億3,100萬澳元(增幅12%),達歷史新高之93億8,800萬澳元及汽油增長7,300萬澳元(增幅154%)。其他重要出口市場依序為日本、南韓、美國及英國。前述國家含中國大陸合計占澳洲總出口之68%。本年6月中國大陸亦是澳洲第1大進口商品來源,成長3%,達74億7,500萬澳元,占總進口之27%,主要進口產品為手提電腦、手機及電機產品等,其他重要進口來源依序為美國、日本、泰國及德國,前述國家含中國大陸合計占澳洲總進口之55%。
A:據媒體報導,阿國總統費南德茲(Alberto Fernandez)於2020年8月12日宣布,阿國將生產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製藥公司合作開發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價格每劑為3至4美元,目標為生產1.5億劑至2.5億劑(預估需2.3億劑),並將於2021年上半年上市,這對拉丁美洲而言意義重大,因所有上述區域國家都能使用(巴西因另有協議而除外)。費南德茲總統續表示,雖然這可讓阿國於6至12個月內獲得疫苗,惟仍是未來之解決方法,目前阿國疫情感染和死亡人數持續增加,請國人仍續團結共同抗疫。
A:依據阿根廷天主教大學(UCA)資料指出,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影響,阿國失業率由2020年第1季的10.4%上升至第2季的15.5%,亦即,4至6月3個月內失業率增加50%。 UCA同時指出,在疫情期間失業人數約有95萬人,其中,三分之一(約30萬人)為正職員工,超過65萬人為非正式員工,包括自營工作者、非專業人員、臨時工和中小型企業未申報工作者。
A:依據報導,多家知名顧問公司及銀行業者對阿根廷的經濟預測指出,2020年阿國全年GDP下降11.3%、通貨膨脹率高達43.9%,預估今年12月外匯官方匯率將貶至87.1披索兌換1美元。 據LCG公司預測,阿國2020年經濟衰退幅度為14.9%、Econometrica預測衰退14.2%、FIEL預測衰退14%、Invecq及Quantum預測衰退13.7%、JP Morgan預測衰退13.4%,而Julius Baer認為跌幅為8%。然而,阿國經濟部預估僅衰退6.5%,且預期2021年將呈現回升。對此,Oxford Economics 預測阿國2021年經濟將成長9.1%及Dekabank預測成長2.2%。 關於通貨膨脹,多家預估平均通膨率約為43.9%,如花旗(Citi)預估為52.6%、穆迪(Moody)為47.9%、歐睿(Euromonitor)為46.8%、惠譽(Fitch)為45.9%及Abeceb為39.1%。至於2021年預期平均通膨率為45.9%,其中花旗集團預期高達63.5%、BancTrust為61%、Empiria為55.4%及Torino Capital(32.7%)。 個人消費部分,預期2020年下降12.4%,2021年成長5.6%;2020年投資跌幅26.5%,2021年可望回升11.4%;2020年工業衰退14.3%,2021年成長6.4%。另預期,2020年及2021年的失業率將分別為13.5%及12.5%;財政赤字分別為8.7%及5.6%;債務與GDP關係占比為96.1%及91.4%。
A:海地8/14確診個案7,810例,增加29例,死亡維持192例。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412例,增加8例,死亡維持8例,疫情迅速擴散,目前醫院已收治130名個案。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92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3例。
A:巴拿馬8/14確診個案增至79,402例,增加956例,死亡1,734例,增加12例。 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稱擬專案聘用古巴醫師來巴支援,另巴商工部長Ramón Martínez確診並居家隔離,幸症狀輕微。 巴政府宣布自8/17起,恢復零售業(限外帶外送)、汽車銷售業、民間建案、美容業等,惟須遵循衛生規定,巴商工農總會對此表示歡迎。 巴勞工部表示宣布將提供25萬名因疫中止勞動契約之勞工每人50美元之補助,並估計巴國失業率已提高至20%,即約40萬人失業。 巴國於中斷5個月商業航班後,於今天有限度開放機場,首日有12班機飛離巴國,6班機飛抵巴國,過境約1,000人,離境約730人,巴國最大國際機場Tocumen機場經理表示希望該機場成為整個美洲地區的交通樞紐。
A:哥斯大黎加8/14確診個案增至26,931例,增加802例,死亡281例,增加9例。 哥政府繼歐洲及加拿大後,宣布開放中、日、韓、澳、紐等亞洲及大洋洲國家旅客來哥,開放國家增至44個,惟尚不含我國。 哥商業總會表示,母親節檔期(8/15)商機僅220億哥幣(約3,700萬美元),因疫減損約160億哥幣,目前已有13.7萬從業員工失業。哥勞工部表示,失業津貼業有53萬人受益,並即將增加首次受益者5.5萬人,惟此亦顯示失業者持續增加。
A:尼加拉瓜政府8/14未更新統計,確診個案維持3,413例,死亡128例。尼國民間醫療聯盟(UMN)亦未更新統計,迄8/5疑似確診個案達9,436例(死亡2,591例)。 俄羅斯研製完成「Sputnik-V」疫苗,且俄商在尼設有疫苗廠,尼政府積極爭取俄方技術合作在尼製造疫苗,並擬銷售至拉美各國。 尼政府調整入境規定,機組員亦須比照入境旅客提交72小時內陰性檢驗證明,措施窒礙難行,致多班原訂抵尼之包機被迫取消,航空業亦續推遲商業航班復航期程。 尼民間Funides智庫以拉美新冠病毒平均死亡率3.4%推算尼國曾有7.6萬人感染,並鑒於鄰國經驗警告尼國恐爆發第2波疫情,估計至10月時染疫人數恐近10萬人,惟此研究亦顯示尼國似已度過疫情高峰期。
A: 據日本內閣府本(8/17)日上午公布的統計數據,受到新冠疫情的嚴峻衝擊,日本2020年4-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27.8%,創戰後以來最大跌幅;反映新冠疫情重創個人消費、資本支出及外在需求等,各項經濟指標均呈現下滑的窘境。 2020年第二季日本經濟負成長27.8%,衰退程度高於市場預測中間值(萎縮27.2%),且經濟連續三季出現負成長。美中貿易摩擦加劇及日本政府於去(2019)年調高消費稅率,已讓日本經濟受到創傷;本年全球新冠疫情持續擴散,導致全球市場需求低迷不振,更進一步讓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日本4-6月個人消費較上年同期下滑8.2%,跌幅大過市場預期,主要係因去年日本政府將消費率由5%提高至8%之後續影響;受新冠疫情的影響,4-6月出口亦衰退18.5%,進口減少0.5%,企業設備投資亦下滑1.5%。 為減緩新冠疫情的衝擊,日本政府已推出全面性的財政及貨幣紓困振興方案。日本經濟專家分析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本年5月底宣布解除全國「緊急事態宣言」,惟並不代表社會能立即恢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加上近期日本境內新冠疫情再起,各地區確診病患人數屢創新高,爰預估2020年7-9月經濟將只呈現溫和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