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表示,政府將繼續支持建築業,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在8月7日舉行仰光南部Dagon Myothit租房計畫動土開工儀式上伊表示,當建築項目開始推動時,每個階段皆可創造許多工作機會。緬甸建設部長 Han Zaw 表示,為了滿足仰光、曼德勒及內比都人民的住房需求,政府正計劃興建大約1萬間公寓。自1951年以來,低收入者及公務員獲房屋租金補貼。政府仍計劃邀請私營業參與發展私人房屋業,並根據私人金融倡議為民眾建設市場、學校、診所、遊樂場及公園。緬甸建築企業協會主席 Shein Win表示,在這個制度下,政府將用預算中的剩餘資金償還估計為2,500億緬幣。根據2014年收集的統計,緬甸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大多是無家可歸。Han Zaw部分稱,儘管本屆及上屆政府已推出了約3萬間廉價公寓,但住房需求仍在持續增長。 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副部長 Bharat Singh與緬甸建築企業協會討論建立公平及透明的建築行業新投標制度。與 Bharat Singh參加會議的代表 Tun Tun表示,當前的制度缺乏透明度,腐敗以賄賂及其他方式存在。由於缺乏對背景研究,在緬甸做生意的成本往往高於預期。他續稱,許多沒有列入預算的問題會突然出現,比如土地糾紛,或者公司發現由於地基不好,導致土地成本增加,造成資金短缺,最終影響投資建築業項目的品質。

A:瓜地馬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物價上漲情形 瓜地馬拉國家統計局(INE)報告顯示,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瓜國自2020年3月採取相關限制措施,3月至7月期間,瓜國擴大型食物籃(包括基本日常食衣住行物品及服務)價格增加約32美元,基本食物籃(糖、奶、蛋、麵食、蔬果等共34項)價格則增加約14美元。該局表示目前還無法確定疫情對物價的影響,因為消費習慣的改變也會影響某些產品的價格。 本年3月擴大型食物籃價格約1,099美元,7月則增加至1,131美元,約瓜國基本工資的3倍,同期間基本食物籃則由476美元增加至490美元。瓜國社會調查暨研究協會(Asies)指出,物價上漲的原因,與瓜國抗疫期間採取宵禁、關閉市場及管制車輛在各省間通行等措施有關,該等限制影響部分產品的物流及補給。瓜國自7月下旬起實施分階段重啟經濟措施,將有助反轉物價上漲趨勢。 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物價指數為0.42%,通膨率則為2.88%。瓜國 Huehuetenango、 Cobán 及 Jutiapa省受影響最深,通膨率分別為8.9%、5.6%及3.6%。以消費者物價指數12項分類來看,食品類通膨率最高,達7.25%,次為醫療(1.87%)及通訊(1.71%)。  

A:瓜地馬拉自7月27日逐步解封後上班人數已增加至4.5萬人 瓜地馬拉紡拓會(Vestex)會長Alejandro Ceballos表示,瓜國紡織成衣業於疫情解封前僅1.5萬人持續上班,自7月27日逐步解封後已增加至4.5萬人,機器運轉量並已恢復50%,盼未來數周能全數運轉,目前瓜國紡織業採輪班工作,第一班組工作4天(每天11小時,以符合每周工時44小時),第五天起第二班組工作,第一班組休息4天。C會長指出,瓜國紡織業之展望視美國需求與疫情發展而定。      依據瓜國央行統計,瓜國本年前7月僑匯金額為59億5,8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58億7,400萬美元微增1.4%,瓜國僑匯因新冠疫情3至5月呈現衰退,6至7月則逐漸回升,預估全年僑匯金額可達110億美元。      依據瓜國Laboratorio de Datos GT 訊息中心之報告,至7月23日瓜國新冠疫情低估65,000例,主因係新冠病毒倘採抗原檢測,其偽陰性介於26%至35%,準確度遠低於PCR檢測。專家表示,抗原檢測有偽陰性及偽陽性的問題,建議政府均採PCR檢測,以提高檢測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並作為經濟重啟之判斷標準。

A:瓜地馬拉因應新冠疫情就業保護基金使用情形   瓜地馬拉政府於2020年4月通過12-2020號法案,設置1.07億美元就業保護基金,以援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勞工。   瓜國經濟部報告指出,自該基金受益最多的產業為製造業,該產業已透過全國抵押銀行(CHN)申請約2,210萬美元的補助,占基金總額的20.6%。截至本年7月27日止,共有來自1.6萬家公司約17.1萬個勞工受惠於該基金。其次是觀光及旅館餐飲業共申請約1,930萬美元補助,占基金總額18%;第三名則是商業,申請1,893萬美元補助。   其他受惠行業包括專業、行政及金融服務業(16.5%);技術服務業(6.3%);建築業(6.1%);運輸及倉儲業(5.5%);教育業(3.7%);社會服務及醫療業(1.6%);不動產業(1.4%)。   本基金係由勞動部及經濟部執行,由雇主代其放無薪假之員工向勞動部申請。​

A:2020 年1至5月瓜地馬拉水果出口衰退2.3%   瓜地馬拉央行統計資料顯示,2020 年1至5月瓜國水果(鮮果、冷凍及水果乾)出口衰退2.3%,金額為1.46億美元,2019年同期水果出口金額為1.49億美元。   瓜國出口業者公會(Agexport)說明,瓜國水果主要出口美國及歐洲,項目為西瓜、木瓜、酪梨、莓果、香蕉等鮮果。該會並指出,雖然出口呈現衰退,但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習慣有改變的趨勢,越來越多人選擇吃水果來增加免疫力。另出口衰退的項目為去殼夏威夷豆、芒果、香瓜及鳳梨​。 Agexport續說明瓜國水果對北美洲出口佔總出口的84.5%;對中國、越南、薩爾瓦多、美國及瑞典出口有增加的趨勢。該會建議水果出口業者應儘速採取電子商務新貿易型態,以利加強與國外客戶的合作關係。​

A:瓜地馬拉2020年第1季家庭消費僅成長1.9% 瓜地馬拉銀行總署報告指出,2020年3月瓜國消費信貸總額達77.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6.6%;6月消費信貸金額達77.2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5.2%。 因瓜國自本年3月中起為防疫採取相關封城及限制措施,導致信用卡消費至第2季有下降的趨勢,6月金額為16.5億美元,去年同期信用卡消費為15.2億美元。 依據瓜國央行統計資料,2020年第1季家庭消費僅成長1.9%,較前幾季平均成長4.3%為低。失業與停工為經濟活動低迷主因,目前家戶消費皆以基本消費為主,奢侈品消費及信用卡的使用皆減少許多。儘管信用卡公司提供許多便利措施,但因為疫情的不確定性仍無法有效提振信用卡消費,預估需要2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消費水準。 依據瓜國經濟部統計資料,參加其就業保護計畫的無薪假人數為14.8萬人,每天領取10美元的補助,但發放作業進行緩慢。專家憂心瓜國日前在不確定是否準備好的情況下重新開放公共運輸,將會導致瓜國再度封城,經濟恢復將更為緩慢,就如同多數國家重啟經濟後,因確診人數陡增而必須再度封城。 瓜國學者認為,倘經濟逐漸恢復後,多數人將首先支付房租及水電費等欠款,信貸消費將視就業情形改善而隨之成長。​

A:海地8/11確診個案7,649例,增加15例,死亡維持183例,疫情已漸緩解,學校業於本週起復課。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295例,增加14人,死亡維持8例。千政府公布近日新增個案約百人,且呼籲民眾應確實執行疫情調查,顯示千國疫情恐有社區傳播之虞。(2)千國於8/10大選,執政黨維持國會多數席位,總理Keith Rowley將續任。   安地卡及巴布達維持確診個案92例及死亡3例。

A:巴拿馬8/11確診個案76,464例,增加1,115例,死亡1,680例,增加16例。   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本日視察Figali會展中心改裝臨時醫院工程,該中心設有160病床,另Amador會展中心即將展開改裝工程,將增設800床。Cortizo總統並期盼未來每週恢復一部分之經濟活動。   巴京Tocumen機場表示,本年1月至7月旅客僅351萬人,較去年同期970萬人衰退63.7%,尤其巴國疫情爆發迄今僅有3.3萬旅客,至盼儘速重振航空業。

A:哥斯大黎加8/11確診個案增至24,508例,增加636例,死亡255例,增加11例。   為回應民間重啟經濟要求,哥政府擬與民間對話以取得共識,惟援引聯合國拉美經濟理事會(CEPAL)及泛美衛生組織(OPS)報告指出,倘未控制疫情則難以開放經濟,似辯護政府防疫政策。   哥民航局表示,業有6家美國航空公司申請復航哥國,顯示旅運需求偏高。儘管哥國自8/1起恢復開放國際機場,惟迄今僅有來自西班牙及德國之航班。

A:尼加拉瓜政府於本(8/11)日更新每週統計,確診個案增至3,413例,較上週增加147例,死亡128例,增加5例。另尼國民間醫療聯盟(UMN)更新統計,迄8/5疑似確診個案達9,436例(死亡2,591例),較上週增加392例。   尼媒依據尼財政部統計,本年第2季尼國稅收約162億尼幣,較第1季213億尼幣衰退23.8%,其中以所得稅衰退36.7%最為嚴重,至加值稅減少12.4%、選擇性貨物稅減少5.1%則衰退較少。然而,因本年第1季稅收增加,本年上半年尼國稅收總額僅較去年同期微跌1.6%。   尼紡織業協會(ANITEC)表示,依據美國統計,本年上半年尼國輸美紡品僅6.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7.14%,以美國市場為主之尼國加工出口區曾有35,000人因疫停工,其中9,000人本年恐難復職。   尼觀光業公會(CANATUR)表示,因疫情迄今尼國尚未恢復定期航班,使觀光業本年收入恐減至1.4億美元,遠低於2017年(爆發社經危機前)之8.4億美元,旅遊業僱用人數亦恐較當時之12萬人高峰劇減10萬人。

A:瓜地馬拉恐於9月爆發第二波疫情 瓜地馬拉總統府新冠肺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Edwin Asturias指出,瓜國有可能在本年9月發生第二波疫情。 A指揮官指出,目前部分國家已面臨第二波疫情,瓜國無法免於相同情形發生。該等國家開放學校及娛樂場所導致確診案例增加,渠呼籲瓜國人民應保持警覺心防範疫情擴散。 A指揮官強調首都及其周圍的省市已逐漸脫離第一波疫情高峰,確診人數呈現下降的趨勢,而其他省市才正開始第一波疫情。瓜京目前確診比例下降至每10萬人有200個確診比例,可望脫離疫情最緊急的狀態(瓜國採用紅、橙、黃、綠燈呈現疫情急緩程度 ,瓜京將由紅燈轉為橙燈)。第一波案例居高的省分如 Zacapa 及Quetzaltenango 的確診曲線亦趨緩。 A指揮官強調增加每日採檢量的重要性。瓜國自6月24起即增加每日採檢量,有好幾天每日採檢數高達5,000人以上。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12日報導稱,在美國川普總統強力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下,2018年3月宣布對全球進口鋼鐵及鋁材課徵額外的懲罰性關稅案;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分析,目前約計有70%日本產品取得豁免,主要係因美國汽車製造商長期依賴日本高性能鋼材等所致。 美國川普政府2018年3月援引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啟動對全球鋼鐵課徵25%、鋁材10%懲罰性關稅之貿易保護措施(註:此前稅率在10%以下),當時咸認將對日本鋼鐵及鋁材出口企業造成嚴峻衝擊;惟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分析,以重量為計算標準,本(2020)年5月輸銷美國的鋼鋁計78%取得豁免,6月則有64%被豁免。 截至2020年6月底止,日本被豁免額外關稅的商品包括汽車螺栓及螺母用的高強度線材、油田油井管用之高耐久性能鋼管等;按照商品類別計算,鋼鐵領域計有1萬2,149項產品、鋁材則計114項產品。 從美國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方針可看出端倪,即使是被列入額外之懲罰性關稅的對象商品,若在美國境內難以有替代性採購商品,則將不適用額外課稅的範圍;例如若對日本產品有需求的美國汽車廠商及貿易企業申請關稅豁免,美方就會啟動審查機制給予是否豁免的要求。 美國政府關稅豁免的認可,需要每年申請更新。截至2020年6月底止,日本出口美國的鋼鐵產品計有63%取得豁免、鋁材76%被豁免,其餘大部分正申請豁免審查中。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申請更新豁免認可的進度遭到拖延,若審查程序能取得進展改善,日本豁免商品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性。 另外,全球其他國家取得美國豁免課徵額外的懲罰性關稅比率,平均僅為42%;在鋼鐵產品領域,日本計63%,德國有52%,中國大陸則為43%。

A:根據「達盟財務管理顧問集團」(TMF Group)頃發布之調查報告顯示,馬來西亞在全球經商複雜度排名第9,在亞洲則位居第3名。經商複雜度排名越高表示跨國企業赴馬國創業難度越高。   該調查本次排名係根據250項專案做評比,包括商業行政及法規條例,包括開設新公司所需的時間、稅務制度變化、薪資及福利政策以及開設銀行戶頭的程序等。   在亞洲方面,印尼及中國大陸對跨國企業而言,是設立業務難度最高的國家。在排行榜中占據第1名及第6名。相反的,分別排在第66名及60名的香港及新加坡,則是亞洲經濟體當中,跨國企業認為設立業務法規最簡易的國家與地區。   該報告指出,其中一個導致馬國複雜度高因為開設公司的過程長達1個月。在馬國設立公司須先取得所有營運場所之執照。同時,馬國在某些領域的營運還需額外執照,提高創業成本。   該集團指出,馬國政府為吸引外資企業前往馬國設立公司,也為審計和財務報表推出數位提交平臺。馬國政府雖未強制企業運用該平臺,但給予每年5,000馬幣(約合1,191美元)的稅務回扣獎勵,鼓勵企業使用該平臺。這是馬國政府簡化申請程序,以吸引外人直接投資的策略。此外,馬國的商業環境仍有不少長處。身為英國前殖民地,馬國的法律體系是依據英國的法律系統。因此,跨國企業也更易瞭解馬國的法律環境。此外,馬國的會計系統也與國際統一,其中包括遵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在馬國設立公司的過程也相對簡單,跨國企業僅需向2個部門提出申請。相反的,在日本、韓國及新加坡,外資企業則須向3個部門提出申請,在印尼則需向7個部門提出申請,方能設立公司。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內貿易暨消費者事務部(Ministry of Domestic Trade & Consumer Affairs,簡稱貿消部)部長亞歷山大(Alexander Nanta Linggi)頃發布消息稱,為遏止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並配合政府強制規定人民在14個公共場所須戴口罩的措施以及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馬國政府決定自本(2020)年8月15日起,調整三層式口罩零售價格上限,從目前每片1.20馬幣(約合0.29美元)調低至1馬幣(約合0.24美元);每片口罩批發價亦將從1.15馬幣(約合0.27美元)調低至0.95馬幣(約合0.23美元)。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馬國政府已四次調低三層式口罩零售價格上限,從原先每片零售價格0.80馬幣調高至2馬幣,再一路下調至1馬幣。   馬國國家安全理事會(Malaysian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自本(8)月1日起規定14個強制戴口罩的公共場所與地點,包括(一)清真寺及祈禱室、(二)非穆斯林膜拜場所、(三)社交活動(如婚宴)、(四)公共交通工具(公車、輕快鐵、捷運系統、電召車)、(五)動物園、(六)校車、 (七)體育及休閒中心(在大樓、公共場所、中心等,未做運動時須戴口罩)、(八) 診所及醫院、(九)市集、農民市集、夜市或佳節市集、(十) 電影院及娛樂直播場所、(十一)零售業(商店、洗衣店、食肆、購物中心、商場、修車廠、加油站等)、(十二)美容院、理髮店、(十三)美容、水療及按摩中心以及(十四)家庭式娛樂中心。   依據馬國1988年傳染病控制及防範法令(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ct 1988)第342條規定,本(8)月1日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公共場所等未戴口罩者,將面臨1,000馬幣(約合238.38美元)罰款,或被控上法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美國著名雜誌─「財富」(Fortune)發布「2020年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顯示,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以及面臨砂拉越州(Sarawak State)及 沙巴州(Sabah State)追稅案,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的排名,從2019年的第158名,下跌至第186名。   根據該雜誌數據顯示,國油公司營業額為580.27億美元(2019年為622.31億美元),盈利則為79.75億美元(2019年為118.68億美元)。馬國政府於本年3月至6月實施的「行動管制令」(Movement-Control Order)期間,國油公司盈利減少170億馬幣(約合40.49億美元)。   國油公司成立於1974年8月17日,是馬國的國有石油及天然氣公司。作為政府的全資控股公司,國油公司掌握全國的所有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負責開發及提升資源之附加價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SEAN+3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簡稱AMRO)預測,汶萊本(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達1.6%,明(2021)年則預估為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曾預測汶萊本年的GDP將達1.3%,明年則預估為3.5%。亞洲開發銀行(ADB)6月曾預測汶萊本年的GDP將成長1.4%,明年則預估將反彈至3%。   據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的評估報告顯示,隨著東協經濟體近期為振興經濟逐步開放經濟活動,導致新冠病毒疫情在部分地區再次爆發,迫使執政當局再次實施限制措施。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嚴格遏止措施已導致東協國家經濟陷入停滯,進而造成失業人口大量增加、業務中斷以及國內需求不振。此外,國際旅遊禁令使東協國家最重要的旅遊業萎靡不振。然該辦公室預測,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東協加三地區的經濟仍將以U型方式逐步復甦。該辦公室亦預測本年東協的整體經濟成長將從2019年的4.8%大幅放緩至零成長,然後於明年強勁反彈至6%。   東協區域部分地區再次受新冠病毒入侵,已引起該區域再實施另一輪封鎖措施,儘管大多數東協加三經濟體仍有一定的財政及貨幣政策空間以繼續支援經濟復甦。東協國家決策者於本年下半年面臨最大的挑戰為在經濟成長與遏止疫情間取得平衡。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越南政府頃頒布第115/NQ-CP號決議有關促進輔助工業發展等措施。其目標為至2030年輔助工業產品可滿足本國生產與消費等需求之70%,占工業生產價值約14%,以及計有約2千家供應廠商有足夠能力供應在越南投資之跨境公司與組裝廠商。其中,零組件方面,開發金屬、塑膠、橡膠以及電機電子等零組件生產產業,目標至2025年能滿足各個工業對此等零組件需求量之45%,至2030年為65%,加強供給高科技產業之輔助產品生產。紡織成衣業及皮革暨鞋業部分,開發此產業之原配料生產,目標至2025年紡織成衣業之自製率達65%,皮革暨鞋業自製率達75~80%。有關高科技產業之輔助工業,研發高科技專用輔助設備、原物料、軟體與輔助服務,以及建立相關供應商鏈。為能達成上述目標,該決議提出7項促進輔助工業之措施,包括:(一)制定、完善並有效執行有關輔助工業、優先開發之製造加工業等特殊政策;(二)保證籌措相關有效率之各種資源來協助輔助工業發展;(三)繼續落實短期貸款利率優惠措施,至於中長期貸款,則利用中央與地方預算、ODA貸款及外國優惠貸款來彌補利率差額;(四)透過有效投資招商、越南廠商與外資廠商連結等方式建立本國價值鏈,興建輔助工業聚落群區,建立研發原料產業,俾利加強原料供應之自主性;(五)促進拓展國內外市場,制定與執行各項技術標準與規範,並加強檢查進口工業品品質,以及利用各項FTA來拓展、開發國外市場;(六)透過建立及有效運作地方與區域性工業發展技術協助中心來提高輔助工業廠商能力,協助廠商創新、研發、技術移轉、提高生產力、產品品質與競爭能力,提供廠商深入全球生產鏈,並透過國家職業培訓以及廠商與培訓基地合作等計畫加強開發人力資源;(七)建置與完善此類產業資料庫與統計系統,以期促進越南供應商與各跨境公司間之連結與合作,並加強輔助工業相關法律規定擬定之效率。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本(109)年8月11日報導,該報社論呼籲:面對美國政府有意建立數位世界新秩序,以及美國與中國在數位領域衝突加劇,歐盟須加強投資IT基礎建設、軟體開發及培訓相關人才,俾於美中角力中穩住陣腳,防止受池魚之殃。 奧媒指出¸,近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實施之「清潔網路計畫」(Clean Network Program),領域包含由中資企業生產或提供服務之IT基礎建設、應用程序、雲端服務、海底光纖電纜等 ,甚至連著名之中資娛樂視頻企業TikTok等,恐將被強制出售予美國公司。 奧媒認為,美國政府向來係開放網路自由之最大擁護者,而美國企業得利於該政策進而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當屬網路全球化最大贏家,惟變局恐將來臨。在川普總統上述新政策下,美國似逐漸將捨棄以往之開放網路體系,而逐漸加入如俄羅斯及中國般之網路孤島。 奧媒質疑,美國政府指控中國IT企業如TikTok、華為等對美國用戶之個資侵犯,甚至將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然而歐盟公民及會員國家難道不會面臨同樣風險?歐洲人是否應考慮禁止使用TikTok及限制華為產品?另外一方面,美國企業如臉書、谷哥、蘋果、微軟及亞瑪遜等難道不會竊取個資甚至危害國家安全? 奧媒認為,在美、中越演越烈之數位資訊領域衝突下,網路地球村之美好時代或將結束,美國IT產業或為最大輸家。歐洲應該儘速強化自有IT軟硬體產業,自立自強,方能保持經濟長久發展。  

A: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於今(2020)年8月11日公布第二季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資料,電子業和非電子業國內出口同時成長,非石油國內出口年比成長6.5%。非貨幣黃金(non-monetary gold)、製藥以及電子產品的表現優於預期,由原本預計全年成長-1%至-4%,上修到+3%至+5%。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二季的成長主要由非電子業帶動,非電子業國內出口在第一季成長7.7%,在第二季成長5.4%,連續兩季上漲,其中以非貨幣黃金成長132.7%最多,其次是製藥和特殊機械(specialised machinery),各成長41.3%和28.1%。而電子業國內出口在第二季年比成長10.6%,扭轉第一季的-2.3%;其中磁碟媒體(disk media)、積體電路以及電信設備的出口分別成長46.7%、20%以及9.9%,貢獻最多。 整體而言,新加坡第二季對前10大市場的出口成長,其中以美國、日本以及韓國成長最多。但新加坡對中國、香港、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出口則下滑。

A:根據丹麥媒體於8月8日報導, 近日疫情感染數字不斷上升,各界關心政府是否有具體防疫措施,但是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告訴DR News目前不會提出具體計劃來減緩疫情的發展。F總理說: “我們將會陷入與在三週前完全不同的局面” ,阻止疫情感染不能單靠政府的政策,而須丹麥人保持距離和勤洗手的習慣。   F總理說: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有效的預防(她所指的是丹麥人在春季熟悉的防疫準則)。我必須對同事和新聞記者們說,要求制定具體的防疫計劃是一個奇怪的討論,因為三週前我們處於完全不同的情況,三週後我們又處於另一種情況。   因此,現在要做的是密切關注局勢,並相互提醒超抗疫之級武器實際上不是政府的決定,而是我們每個人所能做到的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F 總理說,隨著感染率的上升,大家都需要回去做春天丹麥人擅長的工作。    F總理指出,最近幾週在奧爾胡斯和林斯泰德等地爆發的新病案所需的是全民在更大程度上開展區域性的抗疫工作。 例如,現在需要在奧爾胡斯市區域搭乘公共交通中戴口罩。同時,要求一些市政當局的僱員居家工作。   F總理強調,某些情況下對全國要求在公共場所全面戴口罩是很容易。但是丹麥的城鄉之 間感染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採取的策略是展開當地和區域性的抗疫戰略。她說,也有可能對全國實施配戴口罩的新計劃,民眾必須開始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想法。   總理提出寧可提出一項命令要求丹麥人必須在公共交通工具和超市中使用口罩,而不必再次封鎖國家。我們需要保持丹麥的正常經濟運轉和就業機會,當政府當局今天宣佈說必須再次保持距離,並警告丹麥人按要求認真對待這種情況時以及可能必要按順序實施必須戴口罩的規定,這是為避免像我們在三月份所經歷的停擺。   總理將與丹麥各政黨就丹麥重新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於這週進行談判。   F 總理說,隨著疫情感染在丹麥的蔓延發展令人擔憂,現在看來,舞廳和夜店場所將很難開放,因為它不安全。F總理說,疫情的發展在夏天相對平靜,但是現在我們看到感染率上升,因此我們現在都必須再次非常認真地面對。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