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 瑞典製造業雜誌 (Svensk Verkstad)     HYBRIT(Hydrogen Breakthrough Ironmaking Technology)試驗工廠是瑞典鋼鐵業減碳的重要實驗計畫,於2018年6月在盧里歐市(Luleå)啟動,並於今(2020)年夏季完成建置。該計畫目標是協助瑞典鋼鐵業完全不運用石化燃料生產鋼鐵,並達到瑞典減碳的目標。該計畫由瑞典鋼鐵公司(Svenskt Stål AB, SSAB)、LK鐵礦公司(Loussavaara-Kiirunavaara AB, LKAB) 和 Vattenfall電力公司共同發起參與。 LKAB在HYBRIT計畫中所面臨的挑戰和貢獻是開發無化石鐵粒(fossil-free pellet),以及提升加熱技術,進而從不同的加熱技術研發生產無化石鋼。目前,LKAB設於Malmberget的工廠之一正進行全面試驗,以生質燃油完全取代石化燃料,預計可在2021年將該廠碳排放量減少40%。 這些測試都是HYBRIT實驗計畫的一部分,總體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綠能電力和氫能源生產無化石鋼鐵產業,從而減少瑞典碳排放量10%。另外,試驗工廠也將測試不同的非化石燃料,如氫能源和電漿等。目前實驗成果相當令人滿意,但要進行全面生產無化石鋼鐵仍需進一步的發展。 SSAB指出世界人口不停增加致使鋼鐵需求量上升,但生產鋼鐵排放許多二氧化碳,因此該公司參與HYBRIT計畫是希望能改革整個鋼鐵產業,引進新的生產技術。SSAB的目標設定於2026年推出無化石鋼鐵產品,2045年該公司全面生產零碳排。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日期: 20200806   根據瑞典住宅銷售網站Hemnet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暑假公寓(condominiums)銷售量創歷史新高,該網站於7月的公寓銷售廣告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6%。但反觀7月的房屋(villas)銷售量反而破紀錄的低,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9%。 Hemnet表示,以往公寓和房屋的銷售狀況相差無幾,但今年夏季公寓銷售量便占了所有房地產銷售90%。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8月4日報導, 丹麥一家非營利科技工程智庫ATV進行以全球在科技專利上和丹麥比對 研究指出在科技專利上,丹麥無法追上全球領先科技技術之先驅, 丹麥常自豪於在氣候,水資源及醫藥方面成就非凡,然而即使在前述領域之科技仍無法與全球領導國家競爭。   智庫ATV之董事長 Charlotte Rønhof 直言 “我必須誠實地說,在我看到這些數字之前,我對丹麥蠻樂觀。 然而得知這份研究比對後, 我才認為自已錯的離譜,如同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但被當掉了。”   更糟糕的是,當分析著眼於丹麥未來的技術時,例如人工智慧或機器人技術,丹麥之落後領先群更多。   前述分析針對丹麥政府商務和創新戰略選定之11項重點關鍵技術領域進行研究,前述11項係丹麥政府自認較有競爭力者。 每年這11項技術中,竟有高達7項之每年人平均專利獲得數量比世界技術領先區域的平均水平少。 然而,毫不奇怪,我們在其餘4個領域取得巨大的成果:生物技術,食品,聲音和風能。   丹麥商業促進委員會主席兼Falck 之高級經理Jakob Riis說:“我同意,令人擔憂的是,我們似乎無法在自己的優勢領域跟上專利的步伐。”  R氏繼續說道:“但是專利並不是萬能的。”   這是分析中的重要警告:專利的比例並沒有說明單個技術領域在商業上能創造多少價值。根據R氏的說法,主要挑戰在於,我們必須好好地將丹麥的研究和專利轉為實際商業化。他認為,我們必須利用現有資源。   丹麥工總主管Mette FjordSørensen說: “我們在所有技術領域都發表了很多研究報告。但是當將研究商業化時,我們卻進展有限。”   目前,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區域分別是北京,波士頓和香港/深圳。丹麥前研究部長UllaTørnæs表示,ATV的分析應該讓國會大開眼界。她說:“這是向我們所有人發出的警示“我們需要更加敏銳地把握如何確保對未來技術的關注。”    政府中沒有人有機會站出來為此發聲,但財政不發言人 Christian Rabjerg Madsen 說:  “如果我們要投資,則有投資於能夠幫助政府實現氣候目標的東西較符合實際。”

A:緬甸時報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本年部分緬甸商品出口海外未達預期,但有些農作物出口逆向成長。例如在當前財政年度中,玉米出口同比增長了近50%,成長前景看佳。根據商務部統計,本年財年截至目前玉米出口量約為250萬噸,較去年同期150萬噸大幅成長。緬甸玉米向來以中國為主要出口市場,但自2019-20財年以來,泰國需求持續成長。根據商務部統計,本年60%以上玉米出口係透過大其力鎮(Tachileik)和苗瓦迪鎮(Myawaddy)等邊境城鎮出口至泰國。緬甸商務部副部長Khin Maung Lwin表示,泰國公司急向緬甸採購,因需要將玉米加工製作成工業原料或動物飼料,故泰國對緬甸玉米需求看增。此外越南和菲律賓等其他國家的進口需求也增加。上年緬甸海運玉米出口量僅為20萬噸,但本年同期到目前為止,出口量已超過60萬噸,國際需求趨勢已改變。過去緬甸不得不依靠中國需求,惟目前已經能夠滲透到其他東協國家海外市場。商務部在本年6月曾表示,該部正協助農民與當地銀行建立聯繫,籌集資金以推廣種植玉米,預計未來幾年需求將穩定增加。 依據緬甸酪梨生產者和出口商協會表示,酪梨國際需求令人鼓舞,新加坡和中國對在緬甸種植和採收的哈斯(Hass)酪梨興趣增加。哈斯酪梨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酪梨品種,其果實含油量高,且堅果味濃郁,每年9月至2月之間為產季,通常於緬甸撣邦南部種植,哈斯酪梨佔全世界酪梨消費量的80%。緬甸自兩年前才開始收穫哈斯酪梨,由於目前產量仍低,由於COVID-19疫情造成衝擊,出口尚未開始,但國際需求已經正逐步成長。

A:緬甸時報報導,位於仰光Ywama的聯合循環燃氣發電廠的升級已經獲得緬甸電力暨能源部(MOEE)批准。發電廠位於仰光Insein鎮,升級機器設備所需3億美元資金將由世界銀行貸款提供,該計畫將於本年內進行招標,工程將於36個月內完成,完成後可產生300兆瓦電力。 此外,緬甸電力暨能源部(MOEE)本年7月批准讓日本Marubeni公司、Sumitomo Corp公司及Mitsui & Co公司在仰光的迪拉瓦經濟特區建造一座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1,250兆瓦液化天然氣(LNG)發電廠。該工廠將由一家合資企業開發,該合資企業由緬甸當地企業集團Eden Group公司及政府共同組成,建造工程預計約需時30個月。香港上市公司VPower Group於本年6月與緬甸電力暨能源部(MOEE)簽署電力採購協議,包括位於馬奎省Kyun Chuang天然氣發電廠,以及位於仰光Thanlyin、Thaketa及若開邦皎漂的天然氣發電廠。前述電廠是電力暨能源部2019年招標的5個應急電力項目的一部分,總發電能力逾1,000兆瓦。截至本年6月計有4座燃氣發電廠開始供電商業營運。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曼德勒貿易商表示,由於中國的需求大增,使曼德勒市場上黑芝麻及白芝麻的價格大幅上漲。本年由於乾旱的影響,緬甸芝麻產區馬奎省、曼德勒省及實皆省的產量下降,在此期間,中國高需求提高了緬甸芝麻出口市場價格。自7月下旬以來,芝麻價格逐漸上漲,原因係中國乾旱導致糧食減產,自國外進口需求旺盛。黑芝麻及白芝麻價格看漲,黑芝麻價格自每3籃15萬緬幣飆升至20.5萬緬幣。同樣,白芝麻的價格也根據品質不同,價格在10.3萬至13.8萬緬幣之間。由於市場芝麻庫存不足,未來幾周價格仍居高不下。緬甸生產芝麻油90%出口到國外市場,中國是緬甸芝麻的主要買家,亦銷往日本、韓國、臺灣、英國、德國、荷蘭、希臘及波蘭等歐盟國家,歐盟市場喜歡緬甸的有機芝麻,另日本較偏好緬甸黑芝麻。 緬甸芝麻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因氣候適宜,全年均可種植芝麻,其中馬桂省是芝麻最主要產地,被譽為緬甸的油壺,另在曼德勒省及實皆省亦有生產。在緬甸種植的食用油作物中,芝麻種植面積最大,佔油料作物種植總面積的51.3%。在2015-16年度,芝麻出口量逾9.6萬噸,價值1.3億美元;2016-17年度10萬噸,價值1.45億美元;2017-18年度為12萬噸,價值1.47億美元,呈現逐年成長的走勢,前景可期。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投資委員會(MIC)發佈的一份聲明,截至今年10月以來2019-20財年的7月底止,緬甸公民國內投資包括現有企業的資本擴張,累計達1.5兆緬幣及3.4億美元投資。另緬甸各省邦投資委員會已為113家當地企業完成投資審批,估計資金為1.233兆緬幣及2.44億美元。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國內投資主要流入了房地產、製造業、飯店及旅遊、建築、能源、採礦、畜牧業、漁業、農業及其他服務企業。 雖然緬甸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在本年度截至目前,國內及外國投資均成長。緬甸投資委員會(MIC)表示,現有的企業也看到了資本的擴大及勞動力的增加。緬甸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正在邀請負責任的企業,增加在緬甸投資,以使國家產業受益。依據緬甸新冠肺炎COVID-19經濟紓困方案,緬甸投資委員會將在最快的時間內篩選審批投資申請案,以促進投資成長。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本(2020)年8月4日新聞資料及日本農業新聞本年8月5日、1日報導辦理。 依據農水省彙整,2020年1-6月日本農產食品外銷金額為4,120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少366億日圓,減幅為8.2%,其中農畜產品為2917億日圓,較去年同期增加1.8%,水產品1,031億日圓,減幅27.9%,林產品172億日圓,減少10.8%。 以品目別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食米因壽司及海苔捲等可外帶商品之銷售順暢,輸出金額(不含援外)達26億7,300萬日圓,成長28.9%,雞蛋因家庭需求旺盛,輸出金額20億日圓,成長104%,牛乳及乳製品因越南對嬰幼兒奶粉需求增加,輸出金額114億日圓,成長21.5%,反之,在外食餐飲業需求減少下,牛肉輸出金額102億日圓,減幅23%,清酒91億日圓,減少25%。農水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若仍舊持續,則目前之居家需求會呈定型化,未來將以家庭利用等為拓銷對象。 以國別來看,前5大市場之輸出金額分別為:香港879億日圓(減少21.3%)、中國大陸755億日圓(成長4.7%)、美國542億日圓(減少13.5%)、台灣417億日圓(成長3.6%)、越南245億日圓(成長16.7%),至第6-10大輸出市場分別為泰國、韓國、新加玻、荷蘭及澳洲,輸出金額減幅為4.7-37.7%。 江藤農相在記者會中表示,目前輸出亞洲地區之農產食品已有復甦傾向,惟輸美及歐洲地區之金額呈現減少,情況不樂觀,必須持續努力以不讓商流及貿易中斷,另未來將加強對中國大陸輸出牛肉及透過市場調查等方式,以達成2030年輸出農產食品5兆日圓之目標。 有關農水省之新聞稿及統計資料,請逕上農林水產省之官網新聞網頁查閱。

A:西班牙國家報報導,瑞士政府8月5日宣布自本月8日起,自西班牙本土入境瑞士之旅客(24小時內之過境旅客除外)須採行居家檢疫10天,該措施並未包括巴利阿里群島(Baleares)與加納利群島(Canarias)等兩處瑞士觀光客偏好之旅遊目的地;儘管瑞士並非西班牙國際觀光客之主要來源國,惟該決議為繼英國之後,再度打擊西國觀光業之消息,尤其是瓦倫西亞(Comunidad Valenciana)、加泰隆尼亞(Cataluña)及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等自治區,為瑞士觀光客偏好之旅遊目的地。 依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2019年來自瑞士旅客人數約180萬人,在西班牙國際觀光客中排名第11位,雖然其影響程度不如英國(英國為西班牙第一大觀光客來源國,2019年旅客人數超過1800萬人),惟瑞士政府此項決議無疑加深各國對西班牙旅遊健康安全疑慮之印象。蓋8月5日單日西班牙新增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將近3,000人,疫情持續蔓延,已拖累西國觀光業活動復甦之速度。 瑞士政府該項措施係針對過去14天曾到過西班牙之旅客,倘有旅客未主動通報旅遊史並試圖規避居家檢疫措施,則將面臨1萬法郎(約9,300歐元)之罰款。除西班牙外,瑞士亦要求來自巴哈馬(Bahamas)、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羅馬尼亞(Romanía)、新加坡(Singapur)、聖多美普林西比(Santo Tomé y Príncipe)及聖馬丁(San Martín)等近50國之旅客進行居家檢疫。 依據西班牙外交部(Ministerio Exterior)8月5日公布資料,目前要求自西班牙入境者須採居家檢疫措施之國家總計有27國,除瑞士與英國之外,尚包括芬蘭(Finlandia)、比利時(Bélgica)、斯洛維尼亞(Eslovenia)、愛爾蘭(Irlanda)及荷蘭(Países Bajos)等。此外,禁止西班牙民眾入境或停止直航之國家共104國,而要求自西班牙領土入境者須接受冠狀病毒「聚合酶連鎖反應」(PCR)之篩檢或簽具健康聲明書等之國家計34國。

A: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影響了全球的對外貿易,雖一些國家仍面臨健康威脅,但其他國家顯然設法在疫情衝擊下從經濟危機中反彈,捷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最近幾個月中國對捷克的商品出口大幅增加,僅5月份從世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到捷克的輸出總值就同比成長近25%,達到570億捷克克朗,此外從捷克對台灣出口則逐漸成長。     去年從中國出口到捷克的商品總值創造紀錄,超過五千億捷克克朗,今年是對中國貿易的轉折點,當時商品總額同去年相比下降超過一半,且中國的生產也顯著放緩。捷克最大的進出口商Gerlach報關行的Luděk Procházka先生說“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下降的速度被全球稀缺醫療設備採購的快速且明顯的成長所取代,被延緩的需求至今年第一季達到目前的飽和情況為止。”     根據專家指出今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可能再創歷史新高。為改變對亞洲國家的境內出口情況,統計數據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去年這一數字與前年相似約達到了580億捷克克朗,但與進口相比,出口總值約為進口總值的九倍。 對台灣的出口也呈現成長     相反的情況是捷克和台灣的貿易差額,從數字來看無法與中國相比,但是對台灣的出口趨勢卻以驚人的速度在成長。Gerlach報關行的Luděk Procházka先生補充說明“去年共有總值57億捷克克朗的商品從捷克運送這個亞洲島嶼國家,同比成長了近17%,關鍵的出口商品是汽車及車用輪胎。”去年台灣對捷克的出口總值從170億捷克克朗下降至150億捷克克朗,例如乃因一家台灣供應商的電腦產量下降。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09)年8月7日引述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單月數據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觸發經濟進入緊急狀態,在疫情漸緩,解除封城令後,義國6月份工業生產繼5月份強勁彈回41.6%後,再續成長8.2%,儘管數據顯示正在恢復,惟若與去(108)年同期比較,表現仍不及往日,工業指數縮減仍達13.7%。 6月份數據除藥品生產在封城數月後出現微幅萎縮1.5%外,其他所有經濟產項皆出現成長,尤其係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之產業,如交通運輸工具生產(+27.6%)、紡織服裝(+17.3%)及冶金工業生產(+10.8%),此外,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唯一顯示成長之部門係採礦業(+1.5%),而跌幅最大的則係紡織服裝(-26.7%)及交通運輸工具(-26.4%)。 此外,6月份之汽車產量雖較5月份成長36.8%,惟經日曆調整後與去年同期相較,可見其萎縮仍相當嚴重,跌幅達39.8%。 義國經濟部長Roberto Gualtieri對此表示,義國經濟持續走上復甦之路,6月份工業生產成長8.2%的表現,等同為第三季GDP創造了一個強勁反彈的成長條件,而義國將持續支持勞工並協同企業克服此次危機」。​

A:依據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知名瑞士製藥集團Vifor,該集團在2020年上半年淨銷售額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成長1%,營業額約為9.22億瑞郎。稅前利潤增加19.8%,金額為3.05億瑞郎;淨利潤增加4.3%,金額為6,790萬美元。另該集團預估2020年下半年淨銷售額將成長5%,稅前利潤將增加20%。     資料來源: 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8月7日

A:瑞士Glencore(嘉能可) 8月5日發表年中報告指出,該公司2020年上半年經營虧損。虧損原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生產及運輸中斷、原材料需求減少及原材料價格下跌。今年該公司已進行價格調整,調整金額達32億美金。   Glencore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了三分之一,達到710億美元。調整後的營業利潤(EBITDA)減少,約為48.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約為55.8億美元。   Glencore 8月6日宣佈,2020年上半年股價虧損總金額約為26億美元。而由於原物料價格下跌,去年的淨利潤已經下降至2.26億美元的新低。該公司首席執行長Ivan Glasenberg解釋,市場前景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因此今年應該不會發股息。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8月6日

A:瑞士航空公司近日宣布將減少20%-25%開銷,其中包含對地勤服務公司Swissport(瑞士國際空港服務有限公司)的支出。Swissport表示,該公司對瑞士航空及其母公司德航漢莎提供的服務量超過蘇黎世機場總業務量的四分之三,因此瑞士航空公司對Swissport十分重要。   Swissport與蘇黎世機場討論減租尚未有結果,目前請求職員自願減薪以度過難關,降幅恐超過10%。Swissport職員正在評估是否與工會合作進行談判計畫。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8月6日

A:捷克首席公共衛生官員Jarmila Rážová女士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並沒有較其他傳染病更為嚴重,她說在捷克的任何州郡皆無社區傳播的風險,新出現的病例都是地方性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嚴重,所以沒有理由採取全面的防疫措施。

A:在今年2020年4月歐洲封鎖商店營業防疫措施(Lockdown)最普遍時,瑞士人力資源公司Adecco營業額較去年減少了三分之一。   儘管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深重,Adecco在今年(2020年)上半年稅前、息前利潤達7,500萬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72%;淨利達2100萬瑞士法郎,較去年同期減少87%。     資料來源:瑞士每日廣訊報 (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8月7日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文號:1094080007號   經過數十年的政治角力,德國專業人士移民法於今(2020)年3月初正式生效,德國希望藉此能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然而新冠病毒的爆發流行暫時破壞此一希望。2020年上半年,德國僅核發3萬117件非歐盟外國人士的工作簽證,而迄今僅有2015年上半年的核發件數少於今年上半年。此外,近幾個月自歐盟赴德國工作的外籍人士中,受過良好職訓的人數也減少。   新冠病毒危機令德國專業人士短缺的問題更為加劇。儘管Ifo就業景氣顯示工商經濟連續三個月準備招聘,但許多產業仍出現職位空缺,尤其是營建業、手工藝及醫療保健體系等行業的專業人員。照護雇主協會理事長Thomas Greiner即表示,每年必須自國外招募3萬名護理人員。德國聯邦勞工部亦準備延長西巴爾幹法規(Westbalkanregelung),促使勞工赴德國工作較為容易。   德國聯邦勞工局(BA)Daniel Terzenbach強調,新冠病毒並沒有改變社會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德國仍然急需照護人員,也需要IT專家來協助進行數位化。

A:依據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09)年8月7日報導,奧地利知名人造纖維製造商蘭精集團(Lenzing)2020上半年虧損1,440萬歐元,相較2019年同期之營利7,680萬歐元,創下該集團史上半年內虧損最多之紀錄。另營收亦銳減1/4剩8.1億歐元。 蘭精集團執行長Stefan Doboczky指出,新冠疫情嚴重影響全球紡織產業及服飾業,價格競爭壓力及需求銳減導致業界哀鴻遍野。惟儘管2020年上半年業績慘不忍睹,該集團仍按原定計畫,與南半球最大合成板製造商Duratex簽訂合資企業合約,將在巴西Minas Gerais邦建造一座年產50萬噸之紙漿廠,其中蘭精集團持股51%,Duratex持股49%。此外,2020年蘭精亦將於泰國設立紙漿廠,預計上述兩座新廠將於2021年落成並投入生產。 D執行長表示,由於訂單大幅減少,蘭精於本年5月份將奧國境內1,500名員工改為「縮短工時」工作,至7月份「縮短工時」員工已不到1,000名。渠認為藍精集團營業下滑應在2020年第2季達到谷底,第3季可望回升。2020下半年業績應可出現盈餘。 蘭精集團與精品內衣商Palmers Textil於2020年4月合資成立Hygiene Austria LP GmbH,為奧國首批投入生產新冠防疫口罩之本土企業,主要產品為MNS(簡易口罩)及FFP2口罩(類似N95),目前月產量共1,200萬片,未來產能將提高至2,500萬片。D執行長反駁外界批評口罩生產係「暴利」事業,渠表示成立該事業部門純為協助奧國政府防疫,確保口罩來源不虞匱乏,亦未與奧國政府簽訂供應合約。  

A:  沙烏地基礎工業公司(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 SABIC)宣佈,2020年第2季公司收入為沙幣246.2億里雅,較2019年同期衰退29%;淨損失(net loss)則為22億里雅(折合5.866億美元)。   SABIC執行長Yousef Al-Benyan表示,第2季公司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最大,惟7-8月受衝擊程度逐漸趨緩。估計2020年下半年營運情形將與上半年差不多或有點改善,惟第2波或第3波疫情仍使需求面充滿不確定性。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疫情帶動SABI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工廠的需求,該產品可用於製造口罩,另可使用於製造於藥房、雜貨店及公共空間所需要的隔板(screens for pharmacies, grocery stores and other public spaces)。   沙烏地財金專家Abdullah Al-Barrak表示,SABIC主要出口市場(譬如中國大陸)需求逐漸提高,可望帶動SABIC未來整體銷售額。   Mad’a投資公司(Mad’a Investment Co.)首席投資長Thamer Al-Saeed表示,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石化產業已因經濟衰退而出現需求減緩現象,爰SABIC淨虧損並未完全導因於疫情。

A: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阿布達比伊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公佈,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total revenue)為17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衰退38%(惟其中航空貨運收入為4.9億美元,成長37%);營運損失(core operating loss)為7.5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5.86億美元,衰退30%;載客數則自820萬人次,減少至350萬,衰退近60%。   2020年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伊提哈德航空自3月起中止所有定期航班,至6月才逐漸恢復部分航線。   航空業係受COVID-19衝擊最大的產業之一,許多航空公司裁員、調薪或向政府申請補助。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伊提哈德航空在2020年疫情爆發前4年已虧損56.2億美元,原提出改善計畫,盼在2023年透過削減航線及裁員等降低成本方式獲利,2020年第1季,伊提哈德航空稅前獲利(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達到9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4.53億美元增加。   伊提哈德航空執行長Tony Douglas表示,公司已調整2020年營運展望,預計在9月前恢復半數航線。   阿布達比開放程度未如杜拜,目前仍禁止外國旅客入境。

Inline content